Castleman病1例

合集下载

直肠系膜Castleman病1例

直肠系膜Castleman病1例
8 0 3 .
宫壁 近似 , 于邻 近 主动 脉 C 低 T值 ( 15HU) 图 约 5 (
1 B) 8 。静 脉 期 肿 物 进 一 步 强 化 ( 1 C) 图 8 。肿 物 周
围可 见较 粗血 管影 长人 ( 1D) 图 8 。手术 所 见 : 肠 直
上段 见一 质偏 硬肿 块 , 大小 约 6c 5c × m, m× m 5c 暗 红色 , 物 与肠 管 关 系密 切 , 法 分 离并 切 除肿 块 , 肿 无
回声 区 , 边界 清楚 , 形状 规整 , 膜见 丰 富血流 信号 。 包
C T平 扫 +增 强 : 腹腔 内子 宫右侧 可 见一 近似 椭 圆形 软组 织肿 块 影 , 大小 约 6 4 c 4 7c × . m, . m× . m 4 0c 边
腹部 C D的 发 生 原 因不 清 , 般 认 为 与 慢 性 炎 一 症、 病毒 感染 和 免疫 系统 异 常 等 有 关 l 。故 对 腹 部 3
但 都缺 乏特 异性 表 现 , 终 应 结 合 病史 和病 理 结果 最 作 出明确诊 断 。C 的 主要 病 理 学 改 变是 淋 巴组 织 D
和小血 管肿 瘤样 增 生 , 为透 明血 管型 、 细胞 型和 分 浆
混合 型 。局 灶 型影像 学 和术 中检查 常 被考虑 为淋 巴
瘤、 间质 瘤 、 肉瘤 等 富 血 供 性 肿 瘤 J 。该 病 例 超 声
故行 结直 肠肠 管部 分切 除 吻合术 , 后 1 愈 出 术 0d痊 院 。病 理 检查 ( 见封 三 图 1 )镜 下见 大量 淋 巴组织 9 :
增生 , 泡 中心含 多量 玻璃 变性 的毛 细血 管 , 发 中 滤 生 心 消失 或 大 部 分 消 失 。免 疫 组 化 : D (+) C C , D。

Castleman病误诊为左髂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Castleman病误诊为左髂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

.病例报告•Castleman病误诊为左骼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徐一丁,邹岚,邢越,吴嘉瑜,曹建强,朱峥喋,罗灿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广东佛山528000)患者,男性,62岁,因“左下腹部疼痛6d”于2020年8月12日收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患者于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部疼痛,当地医院腹部CT平扫提示左下腹部占位,为求进一步诊治转至本院就诊。

有高血压病史,规律口服药物控制,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史。

急诊腹部增强CT提示左侧骼窝处异常密度影,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191HU,静脉期强化程度稍低,CT值101HU;考虑假性动脉瘤形成,骼外动脉局部破裂可能性大(图1)。

患者初步诊断为左骼动脉假性动脉瘤。

患者入院查体示左下腹部局限性压痛,无反跳痛,左下腹部可触及大小3.0cmx2.5cm肿物,质地尚光滑,边界不清,无活动,有触痛。

患者血、尿、大便常规以及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均无异常;经评估后发现无外伤等诱因,诊断骼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诱因不明,遂请感染科、CT 室、风湿免疫科会诊,继续完善风湿指标+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三项、抗心磷脂抗体、多肽抗体谱、巨细胞病毒DNA、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红细胞沉降率等相关检查,结果均正常,未见明显异常指标。

患者于2020年8月21日在DSA下行左骼动脉造影明确肿物性质。

造影提示左侧盆腔肿物血运丰富,由左侧骼内、骼外动脉双重供血,未见骼动脉瘤破裂或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形成(图2)。

再次请CT室、胃肠外科会诊,考虑Casdeman病的可能性较大,遂于2020年8月27日开腹行左下腹部肿物切除术。

切下标本肿物大小6.0cmx5.0cmx2.0cm,切面灰红色,结节状,质韧。

对标本送病理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镜下见淋巴组织增生,可见淋巴滤泡,部分滤泡萎缩,滤泡生发中心内可见小血管长入,滤泡间区成片的成熟浆细胞(plasma cell,PC),D01:10.3969/j.issn.l674-7429.2021.01.016通讯作者:罗灿华,电子邮箱:****************.com 可见多核及双核PC,间质见玻璃样变的大血管,诊断符合PC型Castleman病(图3)。

胸腔Castleman病1例报告

胸腔Castleman病1例报告

d i s e a s e u s i n g C HO P c h e mo t h e r a p y[ J ] .C a n c e r R e s Tr e a t ,
2 0 0 9, 4 1( 2 ): 1 O 4 1 O 7 .
患 者 女 ,2 O岁 。 已婚 。以 “ 产 后 2个 月 ,下 腹 痛 1 周” 为 主 诉 人 院 ,血 常 规 示 白 细 胞 计 数 1 2 . 5 6× 1 O / 1 、血 沉
E 6 1 T u r c o t t e L M。 C o r r e l l C K,Re e d R C,e t a 1 .S u s t a i n e d r e mi s —
s i o n o f s e v e r e mu l t i c e n t r i c c a s t l e ma n d i s e a s e f o l l o wi n g mu l t i a g e n t
6 2 . 0 mm/ h ;降 钙 素 原 正 常 范 围 ;妇 科 彩 超 提 示 双 侧 附件 区
混 合 性 包 块 ,考 虑 双 侧 卵 管 炎 伴 脓 肿 形 成 可 能 ,拟 “ 盆 腔 脓
c h e mo t h e r a p y a n d t o c i l i z u ma b ma i n t e n a n c e E J ] .P e d i a t r B l o o d
c o 1 ,2 01 0, 2 ( 5 ): 7 .
[ 9 ]He r r a d a J ,C a b a n i l l a s F ,Ri c e L,e t a 1 . Th e c l i n i 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l o c a l i z e d a n d mu l t i c e n t r i c C a s t l e ma n d i s e a s e[ J ] . An n I n t e r n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报告 任雪康

腹膜后Castleman病1例报告 任雪康
结,常无特异性表现,多为体检时影像学检查或自觉肿大淋巴 [8] SHI CY, FENG Y, ZHANG L, et al. Case of mesorectal Casfle 结发现,如果肿大淋巴结侵犯周围组织脏器,则可出现压迫症 man disease[ J]. Chin J Gen Surg, 2018, 33 (1): 29. ( in
理学检查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诊断此病的金标准[9]。目 前普遍认为,对于腹膜后Castleman 病在内的单中心型Castle
disease: A report of 13 cases and literature review [ J] . Chin J Min Inv Surg, 2018, 18(9) : 787 -791. ( in Chinese) 东洁, 徐维锋, 周敬敏, 等. 腹膜后 Castleman 病 13 例报告并
[1] LIU Y, CHEN GZ. Recommend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Cas
因不明。Castleman 于1956 年首先报道,其他作者随后用
tleman’ s disease [ J] . Chin J Pathol, 2013, 42 ( 9 ) : 644 -
Castleman命名此类疾病[1]。
647. ( in Chinese)
大量文献[2]认为IL - 6 的异常表达以及卡波西肉瘤疱疹
刘勇, 陈国璋. Castleman 病的诊断标准建议[ J] . 中华病理学
病毒感染是 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中 是目前已 Castleman
IL - 6
杂志, 2013, 42(9) : 644 -647.
’ A case of retroperitoneal Castleman s disease

Castleman病

Castleman病

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首先由Castleman于1954年报道,是一种少见的交界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

本文报道4例CD,并结合文献进行相关的分析。

1病例报道病例1 患者男性,31岁。

1996年2月因左腮腺肿块3年就诊。

患者自述10多年前有一次同侧腮腺混合瘤的手术史,术后病理不详。

查体:左腮腺区扪及一肿块,大小4 cm×4 cm×3 cm,质中,无压痛,界尚清,活动度差。

颌下及颏下淋巴结未扪及,表面皮肤色泽正常。

临床诊断:左腮腺混合瘤复发、恶变?手术:行腮腺及肿物切除术。

病理:送检组织一块,大小6 cm×6 cm×3 cm,美蓝通过的腮腺组织中可见椭圆形实性肿物一个,大小4.2 cm×3.5 cm×3.2 cm,有不完整包膜,与腺体紧密粘连,切面灰黄,质中。

镜下:部分为淋巴样细胞弥散分布,部分为淋巴滤泡增生、散在,伴丰富透明变性的毛细血管(图1左),并长入滤泡内(图1中);生发中心细胞呈同心圆样排列,套区细胞呈环状排列如“洋葱皮”样(图1右);另见少量浆细胞、免疫母细胞浸润。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增生的淋巴细胞显示LCA(+)、CD3(+)、CD43(+)、CD45RO (+)、CD20(+)、CD79α(+)、bcl-2(-)、Ki-67(滤泡中心为主,+)。

病理诊断:左腮腺CD(透明血管型)。

术后随访3年无复发。

病例2 患者男性,32岁。

1996年4月因左颈部肿块发现半月余就诊。

查体:左颈中部可触及4 cm×3 cm×3 cm肿块,质中,可活动。

既往无手术史及其他病史。

临床诊断:左颈部肿物性质待查。

手术:行左颈部肿物切除术。

病理:椭圆形肿物一个,大小5.5 cm×3.3 cm×2.8 cm,有包膜,切面实性,灰红、灰白,质软。

镜下:为淋巴结组织,增生的淋巴滤泡散在,伴丰富透明变性的毛细血管,并长入滤泡内;生发中心细胞呈同心圆样排列,外套细胞呈环状排列。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

多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

C 4及 自身抗 体 等 均未 见 明显 异 常 。2 1 0 1年 6月 3
日肺 C T示 : 肺 多发大 小不 等 的结 节 、 片 及肿 块 双 斑
影 , 大 的位 于右 上 叶 , 小约 4 3c 最 大 . m×3 0c 纵 . m; 隔 内见 多发 肿大 淋 巴结 ( 2 见 封 三 ) 脾 大 。腹 膜 图 , ;
性 变黑 变 硬 , 2 1 于 0 1年 3月 3 1日在 新疆 某 医 院行 左 前臂 淋 巴结 活检 示 慢性 炎 症 改 变 。期 间行 肺 C T 示: 右肺 上 叶前 段 肿 块伴 肺 内多 发 斑 片 、 节 灶 , 结 纵
管 旁 可 探 及 多个 低 回声 结 节 , 大 的约 3 5a × 较 . m 2 5c . m。下肢 淋 巴结 超声 检 查 提 示 ; 侧 腹 股 沟 区 双
月 患者 左前 臂 、 双下 肢先后 出现硬结 , 瘙痒 及局 部 伴
结 节 , 大 的 约 15c 较 . m×12c 左 侧髂 血 管旁 可 . m;
见 大小 约 3 5c . mX1 9c 的低 回声 结节 ; . m 右侧 髂血
皮 温升 高 , 下肢 及 左 足 第 一 跖 趾关 节 处 皮 肤 进 行 后
次 报道 了 1 3例表 现 为 纵 隔淋 巴结 增 生 病 例 之 后 而 被 正 式 命 名 。 目前 认 为 是 淋 巴器 官 中 B淋 巴 细胞
和浆 细 胞异 常增 生 的 良性 淋 巴系统疾 病 。该病 临床
表 现 多 样 , 临 床 少 见 , 易 出现 漏 诊 和 误 诊 。现 且 容 将 我院 收治 的 1例 表 现 为 多 系 统 受 累 的 多 中心 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腋窝淋巴结Castleman病1例

腋窝淋巴结Castleman病1例
p ma r a tc c r a d a i a y lmp o e me a t i :i i a i y e r r b s a e n x n r y h n d t a s ntl n ss i
e p — e c .ItJRa itOn o o h s 0 3, 7:6 x e r n e n da clBilP y ,2 0 5 3 2—3 3. i 6
虽然 P TC E / T进 入 临床 应 用 的时 间较 为 短 暂 , 并且 对乳腺癌 的临床 诊 断 尚需要大 宗 的病 例分 析报 告来 积累经 验 , 它 的解 剖 与代 谢 功 能 相 融合 的综 但 合 性 能 已对 肿瘤 的早 期诊 断和 准 确分 期 , 以及 在 治 疗计 划和 治疗 后随 访 等 方 面产 生 了 巨大 的影 响 , 同 时对 提高 患者 的 生存 和 生命 质 量 也 起 着 重要 作 用 。 相信 随着分 子 影像 学在 肿瘤诊 断和 治疗领 域研 究 的 不 断深入 ,E / T在 乳 腺 癌 临床 上 的应 用 前 景 将 PT C
61 8—6 3. 2
[] 7
Bc u kA ,S h r me se e ir i rH ,Ku nT, ta t h e 1.FDG p a e i r a t u tk n b s e c n e :c re ai n wi il gc l d c i ia r g o tcp r me a c r o r lto t b oo i a ln c p o n si a a ・ h n a l
Eu e d Mo ma ig,2 0 rJNu lMe lI gn 0 4,31 9 2 —9 9 :3 3. l DG— E i ntr g P T n mo i i on [O Bes c J B n e ,P me o H. F 1 ] ira k H , e d rH a d h rp fb e a e . tea yo ratc c r Eu c d lI gn ,2 0 s n rJ Nu lMa Mo ma ig 0 4,

腹膜后Castleman病附一例报道

腹膜后Castleman病附一例报道

楚 , 泡 内 血 管 壁 有 玻 璃 样 变 , 乏 浆 细 胞 。 泡 间 有 散 在 纤 维 滤 缺 滤 化 。 D 0 C 7a C 2 , D 9 均在 滤 泡 内表 达 。 本病 呈 C s e n , 管 透 明 at ma 病 血 l
变性 型 。 病理 切 片 见 图 12 ,。
临 床


Cl RI EI L H A OE N O A N F GM C
盛圃
腹 膜 后 Ca t ma l n病 附 一 例 报 道 se
冷 双 芝
宗 民
(. 1 山东 省青 岛市胶 州 中 心 医院 急诊 科 山东 青 岛 2 6 0 2 山 东省 胶州 市 疾病 控 制 中心 综 合 科 山东 胶 州 2 6 0 ) 630 . 6 3 0
外侧 与 右 肾 上 腺 紧 密 相 连 , 二 指 肠 位 于 瘤 体 上 方 , 体 左 缘 与 十 瘤
图1
图2
注 : 1 图2 腹 膜 后 肿 块 的 术 后 病 理 切 片 , 图 , 为 图中 可 见 淋 巴 滤泡 结 构 , 泡 内血 管 壁 有 玻 璃 样 变 , 泡 间 有 散 在 纤 维 化 滤 滤
( ) 文 所 报 道 的这 例 C s ea z 患 者 临 床 上 无特 殊 症 状 , 3本 ad ral 病 属于 局 造 型 。 灶型 C se n 外 科 手术 切 除后 , 局 ad ma 病 较少 有 复发 , 预 后 较 好 。 中心 型 或 系 统 型 病 外 科 处 理 效 果 不 肯 定 。 多 放化 疗 的效
C I A F R IN ME IA R A ME T 中外医疗 HN O E D C L T E T N 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stleman
病1例
发表时间:
2013-04-16T13:10:10.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6期供稿 作者: 肖斌 张银灿 赵华
[导读] 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血清白蛋白正常;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肖斌
张银灿 赵华 (保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 云南保山 678000)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306-02
1.
病案摘要

患者男性,57岁,农民。患者2011年5月无诱因出现颈部,腋下肿大包块,且颈部包块呈渐进性增大。患者无畏寒,发热,无盗汗,疼
痛。
2011年11月患者入住我科取颈部淋巴结病检示:Castleman(CD),不排除为多中心型(免疫组化:

CD20+,CD79a+,CD3+,CD45RO+,CD38+,Ki-67+>80%,CD21
显示滤泡生发中心FDC增生,CD34显示滤泡生发中心有小血管插入)。体格
检查:
T:37°C,HR:86次/分,R20次/分,BP:130/80mmHg,一般情况尚可,双颈部、双腋下、双腹股沟均可触及多枚直径约1cm—

3cm
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有轻触痛,活动度差,质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部触及肝肿大,于右肋下
5cm出触及,质软,无触痛,脾脏于左肋下2cm处可触及,质软,无触痛。相关辅助检查资料:查胸腹部CT
示:纵隔内及双侧腋窝多发增大及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约
2.4cm),肝脏增大,脾脏增大;双肺、冠状动脉、心脏、双肾、前列腺、膀
胱、精囊腺未见异常。血生化肝肾功、心肌酶、乳酸脱氢酶、电解质、血沉均为正常值,
HIV-Ab、HCV-Ab、TP-Ab、HBS-Ag

均为阴性;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血清白蛋白正常;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于2011年11月—
2012
年3月予患者6周期化疗,方案为CHOP方(52Kg,156cm,1.5m²,CTX1.1d1,EPI 70mg d1,VCR 2mg d1,PDN 100mg d1-5)。治疗后疗
效评价为
CR。2012年3月—6月予“干扰素a-2b 300万µ i.H B.i.w”治疗,因经济困难未继续治疗。目前门诊随访复查病情,未发现病情复发
迹象。
2.
讨论
Castleman
病( Castlemanps disease, CD) 又称巨大淋巴结增生或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是一种介于良恶性之间的少见的慢性淋巴
组织增生性疾病。
[1]有研究显示, 人类疱疹病毒-8( HHV28 ) 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 IV ) 感染、白细胞介素-6 ( IL-6 ) 过度分泌及免疫紊乱

CD 发病密切相关。 临床上根据肿大淋巴结分布和器官受累情况分为单中心( LCD) 和多中心型( MCD) 。MCD的治疗也已成为研究的焦
点。
LCD以透明血管型最多(90%以上),好发于青年,单个的腹腔或浅表淋巴结缓慢增大,形成3-7cm的巨大肿块,多数无全身症状,发
生于纵隔及后腹壁时可有压迫症状。
MCD表现为多浅表淋巴结,腹部和纵隔多个部位淋巴结肿大,95%患者有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
轻),肝(
50%)脾(75%)肿大;皮疹,水肿,胸腹腔积液。患者不同程度伴有淀粉样变性,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骨髓纤维
化,口角口腔炎,干燥综合征,副肿瘤性天疱疮。文献报道半数以上
POEMS综合征患者可合并CD, 甚至有报道把CD作为诊断POEMS综合
征的次要标准之一
[2]。
Castleman
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如下,Frizzera[3]1988 年提出CD的诊断标准:LCD:①单一部位淋巴结肿大;②特征性增生的组织病理学改
变并除外可能的原发病
;③多无全身症状,无贫血、血沉加快及γ-球蛋白增高等异常(PC型除外);④肿物切除后长期存活。MCD:①具有特征
性增生的组织病理改变
;②显著的淋巴结肿大并累及多组外周淋巴结;③多系统受累表现;④排除已知可能的病因。鉴别诊断由于该病术前很
难确诊
,临床上需要与以下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发生在纵隔和腹腔内血供丰富或合并钙化的肿瘤及瘤样病变,如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
瘤、胸内甲状腺瘤、胸腺肿瘤、副神经节瘤、炎症假瘤、血管内皮瘤、神经纤维瘤等
,这些病变可有其原发病的特殊表现,根据有无典型特征
性分枝状钙化和
CT增强扫描强化程度明显不同,可初步鉴别,但主要还需依靠良好的组织病理切片、免疫组化及基因分析等检查鉴别。
Castleman
病在治疗选择、疗效和预后方面,LCD和MCD有很大不同。LCD治疗较为简单,一般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多可治愈。

LCD有伴发淋巴瘤的风险,从诊断LCD到发生淋巴瘤的平均间隔时间为46个月。MCD治疗一般以化疗为主,常选择CHOP方案,也有以激
素、
α-干扰素或沙利度胺治疗者,手术主要用于减轻压迫或梗阻等症状。近年对MCD患者开始尝试生物靶向治疗,如抗CD20单抗和IL-6受体
抑制剂等。对难治性病例亦可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
[4]。MCD预后较差,病死率大约50%,中位生存期约为14~30个月,严重感染、多脏器功
能衰竭及向恶性肿瘤
(特别是非霍奇金淋巴瘤)转化是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于HIV相关MCD患者,若一般情况较差或无需迅速起效的
患者
,可选择单药化疗,包括口服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长春碱类或依托泊苷,干扰素也有一定疗效。
Castleman
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可表现为连续的疾病谱或不同疾病的集合。疾病的异质性和少见性对治疗提出了挑战,未来针对CD病理生
理机制的新式治疗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克晓燕.淋巴瘤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6-429
[2].Dispenzieri A, Kyle RA, Lacy MQ, et al . POEMS syndrome: definitions and long-term outcome [J] .Blood,2003, 101 (7) : 2496-2506.
[3].Meador TL,Mclarney JK.CT features of of the abdomen and pelvis£ÛJ£Ý.AJR,2000,175(7):115
~118.
[4].DispenzieriA, Moreno Asp itia A, Suarez GA, et al.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 lantation in 16 patients with POEMS syndrome,
and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 J].Blood,2004, 104 (10) : 3400-34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