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包装电子束固化应用气味成因及解决办法

合集下载

电子束固化涂料在直接真空镀铝纸上的应用研究

电子束固化涂料在直接真空镀铝纸上的应用研究



1 7.
o ue ou ef V—c r gcans J .Ju ao e ig n- f rdvlm r c oU u n ot g[ ] or l f in i i i n Bj U
vri f hmi ehooy 9 5 4 2 2 . esyo e c T cn l ,19 ( ): 2— 6 t C l a g
S ,ZHANG Z G ,L UIG IM ,e 1 ta .Ra eo n t t n a d p o a a in t fi i ai n r p g t i o o
i lc o em cr go px eis J .Junlo B in n— ne t nba u n f oyrs [ ] ora f eigU i er i e n j
图 1 直 接 真 空 镀 铝 纸 基 本 结 构 截 面 图
原 纸
纸置于真空镀铝 机在 其表 面进 行直 接镀 铝 , 得到 一种极 强 金 属感 的纸张材料 。 由于其 无 毒 、 味 , 合 食 品卫生 要求 , 无 符 且
F g 1 Ba i ta tr ig a o ie t a t l l i u —p a e a i. sc sn e u c d a r m fd r c Cl l amn n m v lD l td p —

Lu Qn g ag i igu n
( .H ny nog eT bco Gop o , t. K n n 5 22 hn ; 1 og u hn h oac ( ru )C . L , umi 60 0 ,C i d g a 2 ou nTcn l yMaei s Y hT iC . Ld ,Y n i S ad n 6 6 0 hn ) .B y a eh o g t a ( a a) o , t. a t , h no g2 4 7 ,C ia o rl a

塑料件气味试验不合格处理方法

塑料件气味试验不合格处理方法

塑料件气味试验不合格处理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塑料制品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一些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令人不愿闻的气味。

这些气味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品质和美观,而且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本文旨在讨论塑料件气味试验的重要性以及处理不合格试验结果的方法。

我们将详细介绍常见的塑料件气味试验方法,并针对试验结果不合格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和建议。

首先,我们将对塑料件的气味试验进行简要介绍。

该试验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对塑料制品释放的气味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我们将探讨常用的气味评价方法和设备,并介绍如何正确进行试验操作以及如何解读试验结果。

其次,我们将重点讨论不合格处理方法。

一旦试验结果显示塑料件的气味超过了允许的范围或存在特定的有害气体释放,我们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改变材料配方、优化生产工艺、改进包装方式等。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分析其可行性和效果。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

通过深入理解塑料件气味试验的重要性以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有效改善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并提高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详细阐述塑料件气味试验和不合格处理方法的相关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和启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部分内容安排的方式。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在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塑料件气味试验的重要性和目的,以及该试验在塑料件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接着,在文章结构部分,可以详细说明本文的组织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的内容和安排方式。

最后,在目的部分,可以明确说明本文的目的,即探讨不合格塑料件气味试验的处理方法。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行业标准-中国核学会

行业标准-中国核学会

中国核学会团体标准《纸包装光油电子束固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2018年12月13日《纸包装光油电子束固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中国核学会于2018年3月10日召开的中国核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上,审议通过了“凹印光油电子束固化上光技术规范”立项申请。

同时,核学会于2018年4月2日下达了关于该标准编写启动工作会议的通知(【2018】40号),相关单位及专家收到通知后即落实并组织实施标准编写工作。

中国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仅次于美国,是中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17年全球包装产值达到了48.8万亿美元,并将保持年均6%的增长,中国包装联合会预计未来国内市场能保持约5% ~6%的增速。

2016年国内纸质包装业产值约7547.2 亿元,约占包装行业总产值45%。

中国纸包装广泛使用醇溶型/脂溶型凹印和UV胶印、凹印,现有的印刷工艺中仍主要使用溶剂型油墨,但溶剂型油墨中的溶剂残留易吸附于纸张的表面,乃至于渗漏到纸张纤维中间,在快速烘干过程中不可能瞬间挥发,尤其是慢干溶剂,其残留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大。

一般来说,快干溶剂挥发快、气味大,慢干溶剂挥发慢、气味低,但残留大。

因此使用溶剂型油墨印刷在包装过程中,都会在不同程度影响到内容物的味道,树脂类聚合物还会有不同程度的迁移,在制品存放过程中迁移物会对内容物产生污染。

水性凹印油墨不仅在气味还是迁移组分种类上,均较溶剂型油墨有优势。

在凹版印刷工艺中,水性凹印替代溶剂凹印是可行的,但它存在的缺陷是能耗的增加。

同时,在下机废油墨的处理上跟溶剂型油墨一样,处理难度大。

在迁移物组分分布上因配方比溶剂型油墨简单,因此,水性油墨生产的迁移风险比溶剂型的要小。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水性油墨仍需添加20% - 30%乙醇,虽然乙醇来源未必依赖于化石能源供应如石油,但现在化学属性上仍属于危化品,仍是环保税的征收范围,因此,水性油墨尚需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造纸厂臭气净化装置设备工艺原理

造纸厂臭气净化装置设备工艺原理

造纸厂臭气净化装置设备工艺原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造纸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危害空气质量的臭气排放。

为了保障空气质量和保护环境,造纸厂需要采用臭气净化技术来减少和控制臭气排放。

本文将介绍造纸厂臭气净化装置设备工艺原理。

一、臭气产生原因及成分造纸厂臭气主要来自于原料浸出液、制浆、造纸等环节,主要成分包括硫化氢、硫醇、甲硫醇、三甲胺、二甲胺、三乙胺、丙酮、酚、酚类、苯、甲酚等。

造纸厂臭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原料的污染和不完全脱除,如木材含有的树脂、粘胶等。

2.造纸生产过程所需的化学药品、添加剂使废水和废纸浆中的有机物转化成具有污染性的气体。

3.造纸生产所需的能源和生产工艺等燃烧所产生的尾气。

二、臭气净化装置设备工艺原理造纸厂的臭气净化技术主要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生物降解、化学氧化等方法,下面一一介绍:1. 物理吸附法物理吸附法是通过将臭气经过活性炭和分子筛等吸附剂进行吸附降解。

物理吸附剂具有高比表面积、较大的孔洞、良好的微孔和介孔分布,能够高效地吸附和解吸挥发有机物。

但是,其处理效果和工作成本相对较高,吸附剂容易饱和,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对可操作性要求高。

2. 化学吸附法化学吸附法是指通过化学吸附剂与臭气成分间的化学反应,使臭气得以吸附并在化学吸附剂表面发生反应,降解臭气成分。

化学吸附剂处理臭气是一种去污技术,适用于高浓度、低流量、不稳定的臭气处理。

常见的化学吸附剂主要有氧化铁、氯化铁、氯化锌等。

化学吸附法的处理效果较好,但剂量较高,污泥量较大。

3. 生物降解法生物降解法是一种采用微生物进行厌氧或好氧降解臭气的技术。

经过厌氧或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降解法技术具有对多种臭气成分高效处理、拥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和较长的运转周期等优势,同时,该技术具有占用面积小、出水水质好、投资节约等优点。

低能电子束(EB)设备及应用介绍

低能电子束(EB)设备及应用介绍

低能电子束(EB)设备及应用介绍1、EB设备照片2、自屏蔽电子束设备的基本原理3、电子束应用领中域国(按制照造国民2经02济5分重类点)4、印涂层固化应用领域5、印刷涂层固化应用领域产业背景涂饰技术6、EB/UV技术比较◆EB 和UV两种固化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技术;◆EB 和UV之间虽然具有某种相似性,然而却有本质区别。

7、EB/UV技术比较——固化机理8、EB/UV技术比较——能量9、电子束穿透深度及剂量沉积10、EB/UV技术比较——穿透深度11、EB/UV技术比较——对基材影响图2.1面漆在底漆上的附着力差导致的脱落12、EB/UV技术比较——固化环境(惰性气体保护)13、EB/UV技术比较——原材料及工艺14、EB/UV技术比较——运营成本15、EB/UV技术比较——稳定性/维护性16、EB/UV技术比较——安全性17、EB/UV/热固化技术比较18、印刷涂层固化应用实验19、国外EB固化应用情况◆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福特公司首次将EB固化技术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仪表涂层,这为EB固化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开创了先河。

同一时期,Album 印刷公司在包装材料上使用了EB固化油墨和涂层。

◆随后,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环保意识极强的区域和国家发展迅速。

据统计,2005年,世界各国拥有的EB固化生产线共800条,其中美国400多条(55%),日本300多条(包括科研开发)(38%),欧洲50-60条(7%)。

22、EB设备系列23、桌面型自屏蔽电子加速器28、CEB-150型加速器:印刷涂层固化生产线29、第二代印刷涂层EB固化设备优势30、包装印刷中EB 固化的应用EB 固化涂层取代层压印刷油墨EB 固化◆胶版印刷EB固化油墨◆卫星式柔版印刷(CI-Flexo)EB 固化油墨◆数字印刷EB 固化油墨EB 交联◆高阻隔性收缩膜(High Barrier Shrink films )◆真空贴体包装(V acuum Skin Packaging ,VSP),感谢您的观看。

再生纤维素膜异味问题分析与解决

再生纤维素膜异味问题分析与解决

94 |严重者更会放弃合作,从而影响食品包装用膜厂家的生产经营。

最后是对食品包装专用再生纤维素膜市场的不良影响。

如果该产品的技术问题或是生产问题引发了异味现象,再生纤维素膜在后续的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都将受到市场的质疑,后续的检查工作成本将会增加。

3 再生纤维素膜异味的成因针对再生纤维素膜异味问题,对生产过程影响因素逐一排查,革除弊端,做根源性介入分析,才能从源头或工艺流程进行杜绝、解决。

再生纤维素膜产生异味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受到原料处理和生产过程的影响。

以笔者所处公司为例,其曾经出现过食品包装专用再生纤维素膜异味问题,通过对原料、生产和操作等多方面的检查,对异味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影响其异味成因主要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湿部刮刀未打紧造成的异味问题。

通过对产品生产的末端因素进行核查,可以发现生产现场湿部脱硫、漂白和水洗等处理槽体的刮刀存在未打紧的现象,刮刀打不紧,上道工序化学物质残留物就会随膜带入下一道工序处理槽体,造成最终水洗困难。

当把关联槽体刮刀逐一打紧时,产品的硫化物异味有所减轻,因此,可以判断刮刀的松紧与再生纤维素膜的异味有一定关系。

二是生产过程中的水洗不充分的问题。

在生产食品专用再生纤维素膜的过程中,需要用水流对半成品纤维素膜进行冲洗以消除异味,在尝试加大水洗槽的水洗流量之后,成品膜气味有所减轻,但加大水洗量和去除异味之间并不是正比关系,不能根除,由此可以看出,水洗量和异味的去除有一定联系,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是除去硫化合物的工艺。

在对生产操作流程进行工艺参数跟踪检查之后,发现生产环节中脱硫工艺控制不稳定,氢氧化钠脱硫浓度或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影响脱硫程度,会导致再生纤维素膜存在硫化物的异味。

同时,针对再生纤维素膜的其他生产控制流程也进行分析,即使生产状况良好,但对这些因素进行严密控制仍具有现实意义:一是原材料的异味问题。

再生纤维素膜生产过程要用到较多的化工原料,包括多元醇软化剂、抗粘剂或食品级染料。

如何解决注塑加工制品产品异味?

如何解决注塑加工制品产品异味?

如何解决注塑加工制品产品异味?背景注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可以生产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塑料制品。

然而,由于塑料自身的气味和从注塑机和模具中释放的化学物质,注塑制品通常会有一些异味。

这些异味有可能会影响到用户的体验,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些方法来减轻或消除这些异味。

原因造成塑料制品异味的主要原因是释放的气体和化学物质,包括插头气味、塑料焦油气味、模具喷漆及注塑加工生产工艺所产生的化学物质等。

这些气味有可能引起头晕、恶心或不适,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降低这些气味对使用者的影响。

解决方法使用合适的原料选择合适的原料是降低塑料制品异味的第一步。

高质量的塑料原料通常会有更少的异味。

当然,也要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产品的要求和相关的标准。

加入活性炭活性炭是一种效果不错的去除异味物质。

可以将一定量的活性炭加入塑料颗粒中,然后注塑成型。

活性炭可以吸附和分解有害物质,同时也可以净化空气中的异味。

活性炭的添加量要根据塑料颗粒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调整。

去除模具残留物注塑加工中,模具是产生异味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每次生产结束后,应该对模具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没有残留物遗留在模具中,尤其是塑料残留物。

这样可以降低模具在下次使用时释放的异味。

控制加工温度加工温度对塑料制品的质量和异味都会产生影响。

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加工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塑料的分解和挥发,同时也可以减轻塑料制品的异味。

加强通风注塑加工工作室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

如果工作室中有排风装置,应该定期清理和维护。

同时,对于长时间存储在密闭的空间内的塑料制品,也应该在使用前对它们进行通风和空气清新。

结论注塑加工制品的异味主要是由于材料自身和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化学物质造成的。

我们可以采取合适的方法来减少这些异味,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和用户的满意度。

建议选择优质原料、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维护清洁的模具、控制加工温度和加强通风,同时注意对长时间存放的制品进行通风处理,以消除异味对人体的影响。

纺织品的气味去除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气味去除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气味去除技术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贴身的衣物到家居的窗帘、床单等。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新购买的纺织品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纺织品会散发出一些令人不悦的气味。

这些气味不仅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因此,对纺织品气味去除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品产生气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在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如染料、助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被充分去除,就会残留在纺织品上,从而产生异味。

其次,纺织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潮湿、高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微生物滋生,进而产生难闻的气味。

此外,一些纺织品本身的材质,如某些合成纤维,也可能会散发出特殊的气味。

为了去除纺织品上的气味,人们已经探索和研究了多种技术方法。

物理吸附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活性炭是常用的吸附材料,其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地吸附纺织品中的异味分子。

沸石、硅胶等也具有类似的吸附性能。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存在吸附容量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吸附材料等缺点。

化学氧化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气味去除手段。

常见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可以与异味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例如,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迅速分解有机物,从而去除纺织品上的异味。

然而,化学氧化法需要严格控制氧化剂的浓度和反应条件,否则可能会对纺织品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光催化氧化法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一种新技术。

在光的照射下,某些半导体材料如二氧化钛能够产生强氧化性的物质,分解异味分子。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光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回收利用等问题。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去除纺织品上的异味。

一些特定的微生物能够将异味物质作为营养源进行分解和转化。

这种方法绿色环保,但处理周期较长,且对处理环境的要求较高。

除了上述的单一技术方法,目前还有多种组合技术被应用于纺织品气味的去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技术市场I

TECHNOLOGY & MARKETj

纸包装电子束固化应用气味成因及解决办法

采用电子束(EB)固化纸包装印刷产生的气味可通过控制与调节EB

固化设备参数,

控制固化深度和固化强度。

其中,

印刷油墨的

EB吸收剂量是影响固化率的主要因素;

印刷油墨固化转化率是油墨气味产生的根本原因;因纸张多孔结构的特殊构造,

氧的产生是纸包装电子束固化应用中气味的重要来源。

•文/王可王晖罗洪文

一'电子束固化及其应用现状电子束(EB)固化即利用电子束辐照使得EB 光油从液态瞬间转化为固态的过程。

电子束平均

能量可达70000ev,是UV

(紫外光固化)能量的

20000倍,而

C-H和C-C

键能为4-5ev,

EB

电子

束通过电子束直接作用于单体和齐聚物产生,并 激发自由基聚合反应,油墨或涂料瞬间固化,形 成固态结膜。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引发剂的作用。 与常规的UV固化不同,电子是有质量,而且是 带电的,它的衰减只与物体质量密度相关,质量 密度越高,在电子束穿越过程中能量衰减越快。 因此电子束固化参数的设定主要需考虑的是需发 生固化反应的材料的质量密度和固化深度。同时,EB固化除了不需要光引发剂,在提高 产品安全性的基础上,可高效保证油墨涂层的固 化率,在性能一致性方面具有比UV固化系统更 优越的实现可能。一般来说,参与EB固化反应 的几乎所有游离态的组分均在最后结膜成一张 网,因此最终成型的包装物不容易产生异味。但

是在实践中,这个判断不是充分的:纸张包装

EB

固化印刷中,产生气味的因素不仅仅只发生在油

墨固化这个环节,参与固化反应的EB油墨本身,

不容易产生气味,

不能排除承印物本身在

EB固

化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气味的产生。

电子束固化包装应用研究在我国已经开展了 较长时间,包括塑料/薄膜印刷、陶瓷/

印铁等

44经验材料的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但是纸 张包装的EB固化应用存在较多问题。据了解

深圳、山东等地的一些厂家在之前的纸张包装电

子束固化应用研究过程中,最终都是因为气味问

题导致项目无法继续下去。到目前为止,EB在纸 包装上的应用依然处于不断探索与研究之中。

二、纸包装

EB固化的实验条件

1.实验需考虑的材料及设备要求

EB油墨的组成与UV

油墨最大区别在于:EB

油墨不需要引发剂以触发链式反应,其他组成成

分类似。主要由颜料、连结料、

辅助剂等物质组成。 EB油墨与UV油墨最大的差别主要来自于连接料, 固化机理的不同,因此EB油墨并不需要引发剂, 也造成了连接料选择需求的不同。在EB油墨连接料的选用上,其主要成分是 丙烯酸类的树脂和参与反应的活性单体。EB油墨 中使用的预聚物(含有不饱和官能团的低分子聚 合物)一般为流动性较好的丙烯酸低聚物,根据 不同的物理性质需求选配。一般情况下EB油墨 连接料中都含有活性单体,活性稀释剂单体的种 类有很多,通常活性稀释剂可以分成:单官能团、 双官能团以及多官能团活性稀释剂3类。EB油墨组分中,树脂和单体平均官能团的水 平,决定了该油墨配方所需辐照强度的大小。原 则上来说,单官能团为主的油墨配方所需电子束 束流强度比多官能团为主的油墨配方要大一些, 但是在油墨最终结膜固化后平均官能团水平较低 的油墨的柔韧性会相对更好些,其他方面的性能 亦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EB固 化设备参数设置中,束流功率的指标,和电子束 流的大小,是由相应匹配的油墨所决定的,而EB 油墨的选型和调整,亦需考虑到EB固化设备参 数所能实现的调节的范围。电子束可以在需要固化的墨层内传输时保持 稳定的能量水平,其能量衰减只与物体质量密度 相关,质量密度越高,在电子束穿越过程中能量 衰减越快。因此,电子束在油墨层的衰减速度是 比较慢的,当电子束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时,会 将氧气分子链打开重新整合,从而生成具有特征 气味的臭氧。因此,EB固化设备中驱氧装置的安 装和反应区含氧量的控制与监测在电子束固化过

程中非常重要。根据两组不同辐照强度需求材料在对实验室 验证数据的总结整理分析后,将EB固化设备参 数进行如下设定:电子束能量可调节范围设定在 50-150Kev,能量稳定性W

5%;束流强度可调节

范围设定在0. 5-200mA,最大束流功率18KW,

流稳定性0 2%,束流不均匀度10%;

使用纯度

不低于99.9%的SF6

气体作为绝缘气体,使用循

环水和绝氧系统对格栅窗进行冷却;负载运行下 真空度设定为5*10-4Pa。主要参数可调节,

且设立相对较宽松的范围,可以满足不同能量需

求的配方的充分辐照固化强度需求,在得到可靠

信号来源后实现印刷设备的联动,技术方案的参 数设定范围是合适的。

2.材料与方法

2. 1实验材料和设备

试验工艺流程采用水性卷凹8色+EB砂油。 实验条件控制在温度21-25°C,湿度50-60%

。试

45I技术市场I

TECHNOLOGY &

r

验过程中使用的油墨见表lo打样机为松德十色机,前端油墨固化采用烘

箱热固化,而后端砂油采用电子加速器固化

,来

自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型号为18KW /90Kev-200mAo联机过程中,打样机的印刷速度

与电子加速器的升流速度实现联动,保证所有的

光油都能接受相同的吸收剂量。2.2试验内容与方法

2. 2.

1

试验内容

验证电子束(EB)对光油及涂料的固化效果,

分析讨论电子束能量、吸收剂量和印刷速度对纸 张成品气味的影响。2. 2. 2

检测方法

试验主要通过纸张成品正反面气味和涂层固 化率来判定最后的固化效果。其中,气味通过选

取5-10人专门的人员直接闻固化后纸张前后面

的气味并分别打分,五分制,分值越高,

气味越大

分值越低,气味越低;最后的平均值即为气味等

级。涂层固化率釆用红外光谱法进行测定。

3固化试验及分析

3. 1

不同剂量对固化率和气味的影响

相同开机速度(30m/min)条件下,电子束

能量设定为90keV,试验中设计了 5

个不同的吸

收剂量,分别是 25kGy、30kGy、40kGy、50kGy

和60kGy,试验结果见图1。从图中可见,随着 吸收剂量的增加,

固化率也逐渐升高,并在吸收

剂量为60kGy时,固化率达到

100%o以25kGy

的固化率为基准,

30kGy、40kGy、50kGy

60kGy的固化增长率分别为1. 58%、42. 86%

57. 14%和58. 73%,其中在吸收剂量为40kGy时,

图1不同吸收剂量对油蜃固化效果的彩响

固化率得到显著提升,当吸收剂量达

50kGy以上,

固化率变化不显著。因此,从固化率层面考虑, 吸收剂量达40kGy-50kGy即可满足固化率要求。

初步判断成品性能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

气味等级,也是客户重点关注和最直接的指标之

一。从图1中发现,当能量为90keV时,不同的

吸收剂量,气味等级变化不明显

,均在2. 5左右

波动,

但均存在人可感知的气味。分析气味的大

小与固化率的变化趋势发现他们之间也没有很显 著的相关性。

分析原因可能存在以下两个原因

(1)

油墨配方自身的气味在完全固化和未完全

固化之间差别不大;(2)油墨完全固化后的纸

包装成品有其他的气味来源。从气味特征看,有

部分气味来自于臭氧。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如何有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