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因素探析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因素探析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因素探析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因素探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了区域经济链竞争能力的提高,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标签: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到2006年,东北三省的GDP总和只达到广东一省的75.95%,黑龙江省在全国的排位为第14位。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所以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改革滞后、国企比重过大、观念相对落后等因素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却是主要瓶颈之一。

黑龙江省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基础牢固、实力雄厚、成套设计制造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且已形成了以哈航集团、哈电集团、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齐车辆、大庆石化、哈药集团、省农垦总局等企业为龙头,围绕飞机制造、能源装备、汽车、石化、机电成套设备、医药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的制造业配套企业链,以及以大中型企业为基础,辐射国内众多企业的区域经济链,但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了区域经济链竞争能力的提高。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能不能乘势而上,把握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崛起和社会进步,有待于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力度与效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的战略目标。2008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教强国的目标。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经济质量和增长速度。深化人力资源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建设,对于实现工业化牵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初步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人力资源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全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共有4000多万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5%;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均寿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人口中高级科教人员比例最高;拥有国内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出现弱化显现,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严重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概括起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相对平稳,但关键岗位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基本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且相对比较稳定,但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岗位、卡壳环节人才素质不高甚至短缺的状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专业结构上,全省教育、卫生类专业人员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36.3%,而优势主导产业缺少相应人才支撑,

研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研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摘要:黑龙江省做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出现了经济发展渐缓、工业化水平下降、技改收效甚微、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不多等诸多问题,严重束缚了黑龙江经济在21世纪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应通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等措施,抓住“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实现再崛起。 关键词:经济发展;黑龙江;区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赶超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大量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国有在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自生能力的问题逐步由隐性变为显性,加上国有所背负的沉重的社会性包袱,使黑龙江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暴露出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一、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经济发展渐缓 黑龙江经济在国家建设初期的倾斜政策支持下,从无到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速度始终位居全国前列。直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除京、津、沪三个直辖市以及台湾省外,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的GDP总额位于全国的第二位,但到20XX年,则名列全国第15位,且人均GDP增长速度则下降到全国水平以下,全国为%,黑龙江为%,在全国的排序为第13位。值得指出的是,20XX年,黑龙江省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平均为13 786元,黑龙江为10 2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 541元,已经位居全国倒数第2位。 2.工业化水平下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曾经拥有令人称道的优势产业。但这些建设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优势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或因资源限制,或因体制制约,或因技术落后纷纷失去昔日的光彩。如黑龙江的石油产业、林业产业因资源枯竭日益陷于困境;其他产业如矿山机械、金、轻工、纺织、制药等国有大中型,因产业结构老化、耗能严重,即将被市场淘汰出局。整个老工业基地中,除少数国家特殊政策保护的骨干外,大部分都已成为夕阳产业,呈现出日益衰落的景象。与此相伴随,工业化水平也出现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前,黑龙江省工业在整个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并不是黑龙江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 摘要:产业集群强劲而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已经呈现出集群发展特征和趋势,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如何培育黑龙江省的产业集群,增强黑龙江省各个城市的城市竞争力,促 进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措施。 关键词: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支柱产业 1引言 产业集群在发达国家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美国硅谷、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世界闻名。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集群已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沿江地区初具规模:成千上万个中小企业的崛起和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了沿海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并且吸引了大量外资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浙江沿海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集聚。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培育和发展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集群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通过新兴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应该选择符合市场国际化需求的新兴产业,黑龙江省应推进龙头企业联合重组,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加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整合,做大产业集群,把我省建成技术先进、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对于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省的经济、科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 商品粮和重工业基地。 近两年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专业化特色突出。目前,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以哈药六厂、三精制药、葵花药业为核心的医药产业集群;以哈电站、齐齐哈尔一重、哈飞集团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集群;以北大荒、完达山、九三油脂公司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以光宇电池、亿阳信通、华冠科技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大庆石化公司、黑龙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大龙生态肥有限公司为核心的石化产业集群;以哈肉联、正阳河 酱油、黑龙江正大、大庆金锣为龙头的食品企业集团。 2006年,全省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医药和林木加工等六大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10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4.6%;实现利税1703.5亿元,增长17.6%, 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8.3%。 2.2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融资难,制约了基地发展。 当前,基地内的企业都存在资金紧张的问题,银行贷款十分困难,致使一些好的项目难以上 马,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 (2)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氛围。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否,某种程度于上取决创业精神与创新活动。创新氛围的缺乏,从根本上扼制了企业的产生,从而导致难以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起步很早,技术力量相对比较雄厚,但在近年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规模不够大,缺乏集聚效应和系统功能;自主创新能力不够,企业后劲不足;科技管理欠缺。 (3)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目前黑龙江省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市场法制不健全,产业集群在黑龙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教学文案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整治对中国东北老工业区振兴的意义摘要: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上积极探索,同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为我们改造、建设老工业基地服务。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鲁尔工业区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一、鲁尔区的自然资源和工业发展情况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发展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的中部,是北威州5个区之一,包括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得,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二战后德国对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目标仍是把它建成德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鲁尔区产煤量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钢产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集中了炼钢、轧钢、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和电器设备制造厂等。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鲁尔区的煤炭开采成本大大高于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加上石油和核电的应用,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从60年代起,鲁尔区的煤开采量逐年下降。由于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人才减少,钢铁生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钢铁产量也开始收缩。鲁尔区传统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开始衰落,煤矿和钢铁厂逐个关闭。煤炭工业就业人数从1962年开始下降,到1996年已减至7万人。炼钢业失去了4

万个工作岗位,造船业的就业人数减少了2/3。70年代末期,鲁尔区已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1] 。 二、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成功经验 1、以传统工业为基础,充实、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鲁尔区是德国许多大企业总部的所在地,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企业产业结构的性质和变动的影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煤、钢两大部门一直是鲁尔区发展的两大支柱,因此这两大部门陷于危机便直接导致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老化,并使鲁尔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国家的资助下,鲁尔区首先采取了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过程。煤炭生产就集中在7个大煤矿中。钢铁工业也同期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关闭和合并老厂,扩建新厂,进行企业内外调整,加强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和协作化。联邦、州政府及鲁尔区煤管协会都想方设法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这类企业已遍及全区,大多是技术精良的中 小企业。现在,鲁尔区正朝着一个既有强大传统工业做基础,又有日渐壮大的新兴产业为增长点的多部门的综合工业区方向发展。 2、合理调整区内生产力布局。 鲁尔区早先的广:业布局都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在20世纪60年代区域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划分三个不同地带,平衡全区生产力布局的设想,并规定在布局新企业时首先考虑安排在边缘发展地带,同时控制杜伊斯堡、埃森等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的从核心地区向外缘迁厂。同时,对传统产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实行关、停、并、转。

中国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纪玉山常忠诚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一系列原因,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始终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地区经济出现衰退,调整和改造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角度展开论述,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路与对策,提出以“新型工业化道路”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老工业基地,比较优势,信息化,新型工业化道路 A Necessary New Pattern Industrialization Road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Yushan Ji, ZhongCheng Chang (Center for China Public Sector Economy Research in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the economy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maintains growing at a high rate. However, for some kinds of reason, little changes occurred to the growth-mode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econom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s slowly and the whole area shows something of stagnation recently. The paper bases on the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zing the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s rejuvenation.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an idea of revitalizing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though the way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 Key words:Old Industrial Bas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formationaliz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Road 1纪玉山(1948--),男,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信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知识经济等研究;常忠诚:(1977—),男,辽宁海城人,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

东北老工业基地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若干意见》,就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作出系统部署、制定专门政策。《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于2007年8月正式发布,标志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进入新阶段。 过去5年,东北三省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被拉开的发展差距逐年缩小,经济增长逐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 截至2007年底,辽宁省40户国有大型工业企业中已有36户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地方国有大型工业企业股份制改造任务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也快速发展。 近年来,东北三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迅猛增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一批外资银行纷纷进驻东北三省;一批国内企业与国外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集团“联姻”,成功实施双向投资并购;凭借地理优势,中俄经贸合作成为东北三省对外开放一大亮点。 此外,东北三省在工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都有了稳步推进。 相关政策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东北地区振兴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重在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确定振兴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发展任务,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完善加快东北地区振兴的政策措施。 规划范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蒙东地区)。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 规划以“十一五”时期为重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一、面临的形势 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组改制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采煤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稳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三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进展。

案例1 -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案例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1.1区位条件 1.2产业基础(原有基础) 1.3存在问题(改造动因) 2、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历程 2.1改造措施 2.2改造效果 3、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或教训

1、东北老工业基地基本情况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东北老工业基地主要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以及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北的资源比较丰富,后来在一五计划中,东北产生了诸如一汽、鞍钢等国营大厂,成为了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后来随着沈飞等高科技产业在东北落户,进一步奠定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南方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出现经济滑坡,传统产业衰退,经济增长下降,失业率上升,并伴生了资源枯竭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1.1区位条件 东北地区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土质以黑土为主,有作为农业区的天然优越条件。东北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此外,辽河油田和吉林油田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地,是东北区能源工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的重要基础。东北区煤炭资源的保有储量约723亿吨,煤种虽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而且分布不均匀。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重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拥有的矿物和其它自然资源是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了特别密集的资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五周年回眸

飞越历史的光荣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五周年回眸********************************************************************* (小标题)第三步棋:老工业基地的光荣与梦想 翻开当今的中国经济版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以及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凸现东西互动、带动中部、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而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既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我国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出发,对区域经济布局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确立了以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指导思想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先后实施沿海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率先发展、加快发展,东南沿海地区在二十年间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带动了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通过第二步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2002年11月的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由此提出。人们形象地将这一战略称之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第三步棋”。 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东北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以大庆油田——这座号称支撑中国大半个世纪的血库为例,1960年4月14日,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后的四十多年间,大庆累计生产原油17亿多吨,接近全国陆上原油总产的一半,创造了连续27年每年稳产5000万吨以上的纪录,这在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算是奇迹。大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血库”,支撑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成果与“两弹一星”一同载入中国科技发展的史册时,大庆还向国家上缴了4061亿元税金,这是国家对大庆总投资的87倍。承担原油价差4190亿元,出口创汇495亿美元。 几十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铸造了共和国的辉煌。仅辽宁一省,从1953年到1994年,全省就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占同期地区财政收入的71.5%。 在“中国鲁尔”的英雄年代里,东北积聚了巨额工业资产存量和大量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的14.9%。此外,东北原油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关政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一、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一)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进一步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东北地区企业联合重组涉及“债转股”资产处置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试行新的处置方式,合理处置“债转股”股权。支持中央大型企业集团和地方企业相互联合重组。鼓励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投资主体参与老工业基地企业改革重组。优先支持实现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积极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推动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经济的融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职工在企业改制中持有一定比例股份。完善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支持东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扩展业务。 (三)做优做强支柱产业。提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比例。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重要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东北地区具有优势的大型铸锻件、核电设备、风电机组、盾构机械、先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大型农业机械、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高档数控机床等市场急需产品及关键配套件。鼓励采购国产设备和推广应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进出口银行每年安排一定的信贷额度用于支持东北地区重大技术装备出口,人民银行和外汇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努力促进东北地区汽车产业调整结构,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小排量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继续调整钢铁工业产品结构,加强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和对外合作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因素探析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因素探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了区域经济链竞争能力的提高,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标签: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沿海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到2006年,东北三省的GDP总和只达到广东一省的75.95%,黑龙江省在全国的排位为第14位。东北老工业基地之所以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改革滞后、国企比重过大、观念相对落后等因素固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却是主要瓶颈之一。 黑龙江省制造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基础牢固、实力雄厚、成套设计制造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且已形成了以哈航集团、哈电集团、一重集团、齐重数控、齐二机床、齐车辆、大庆石化、哈药集团、省农垦总局等企业为龙头,围绕飞机制造、能源装备、汽车、石化、机电成套设备、医药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的制造业配套企业链,以及以大中型企业为基础,辐射国内众多企业的区域经济链,但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了区域经济链竞争能力的提高。面临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黑龙江省能不能乘势而上,把握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崛起和社会进步,有待于人力资源强省建设的力度与效度。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源强国,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胜利的战略目标。2008年召开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教强国的目标。一个地区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经济质量和增长速度。深化人力资源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加强人力资源的整合与建设,对于实现工业化牵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初步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人力资源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在全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共有4000多万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5%;人均受教育程度和人均寿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人口中高级科教人员比例最高;拥有国内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因素,东北地区人力资源优势出现弱化显现,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严重影响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发展。概括起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人力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总量相对平稳,但关键岗位人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基本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且相对比较稳定,但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岗位、卡壳环节人才素质不高甚至短缺的状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专业结构上,全省教育、卫生类专业人员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的36.3%,而优势主导产业缺少相应人才支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宁安工业示范基地等5个工业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宁安工业示范基地等5个工业示范基地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复函 【法规类别】工业管理 【发文字号】黑政办函[2017]28号 【发布部门】黑龙江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03.27 【实施日期】2017.03.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宁安工业示范基地等5个工业示范基地升级为省级经济开 发区的复函 (黑政办函〔2017〕28号) 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人民政府: 牡丹江市政府《关于宁安工业示范基地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牡政呈〔2016〕122号)、《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桦川县工业示范基地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佳政呈〔2016〕80号)、《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关于佳木斯江北工业园区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佳政呈〔2016〕121号)、《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甘南工业示范基地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齐政呈〔2016〕18号)、《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肇源工业园区申请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庆政呈〔2016〕91号)收悉。经省政

府同意,现函复如下: 一、同意宁安工业示范基地、桦川工业示范基地、佳木斯江北工业园区、甘南工业示范基地、肇源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分别定名为黑龙江宁安经济开发区、黑龙江桦川经济开发区、黑龙江佳木斯江北经济开发区、黑龙江甘南经济开发区、黑龙江肇源经济开发区。 二、黑龙江宁安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为457.1507公顷,共计3个区块(四至范围附后);黑龙江桦川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为150.5705公顷,共计5个区块(四至范围附后);黑龙江佳木斯江北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为119.606公顷,共计2个区块(四至范围附后);黑龙江甘南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为516.0793公顷,共计2个区块(四至范围附后);黑龙江肇源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为391.6589公顷,共计6个区块(四至范围附后)。 三、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学招商,致力于发展专业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四、必须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按规定程序履行具体用地报批手续;必须依法用地,以产业用地为主,严禁房地产开发,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五、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抓紧制定发展规划,并开展对开发区发展规划的环境评价。 六、省商务厅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服务,促进黑龙江宁安经济开发区、黑龙江桦川经济开发区、黑龙江佳木斯江北经济开发区、黑龙江甘南经济开发区、黑龙江肇源经济开发区健康发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报告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全树仁主编.回眸与展望——辽宁五十年经济发展变革的思考.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10 2、周玉主编.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五十年.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12 3、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10 4、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威廉·德格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 6、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长沙:经济地理,1996(2):51-55 7、赵涛.德国鲁尔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北京:国际经济评论,2000(3-4):37-40 8、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其启示.北京:管理世界,1992(2) 9、辽宁工业转型研究课题组.借鉴法国洛林经验,加快辽宁工业转型.北京:中国软科学,1998(10):99-103 10、胡魁编著.中国矿业城市基础数据库.北京:资源产业,2002年增刊 11、齐建珍等著.资源型城市转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 12、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金太军等.寻求公共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北京:中国行政管理, 2003 (3) 14、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北京:经济日报,2004.02.06。 15、窦晴身.推进形成国有股合理流通机制.北京:经济日报,2003.07.25 16盛从锋,徐伟宣,许保光.中国省域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北京:中国管理科学,2003(6) 17、邵荣第.为国有资本流动搭建高效平台.沈阳:辽宁日报,2004.01.30; 18、王胜今.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中劳动力资源研究.长春:东北亚论坛,1992(1) 19、夏禹龙.中国亚太经济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20、李文溥.国有经济优化配置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 21、刘世锦.一项重大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北京:人民网,2003.1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研究 ------------------黄迎兰2003年9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提出了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原则、任务和政策措施。但是这个众人皆知的口号提出七年以来,成效却并不大,东北三省工业依旧没能迅速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假期里,查阅了一些资料,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首先,我们都知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资本存量巨大,战略地位突出,但其调整改造的过程具有特殊性和艰巨性,因此需要国家从全局战略上进行整体规划。1、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可以为全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探索方向。2、从发展态势看,东北可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翻两番做出重要贡献。3、适应WTO需要,东北地区将为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做出突出贡献。4、解决东北国有企业和资源型城市的问题,可以为国家长治久安做出重大贡献。 东北地区工业目前的现状是,自从中央启动振兴东北战略,祖国东北角,异常振奋。东北憧憬,可以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但是,目前的东北老工业,重工业是主体,10大行业合计占东北工业的7成以上,而且,国有经济仍然是东北工业的主体,大中型企业在东北工业中占支配地位。 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有:1、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相对缓慢2、债务包袱比较沉重。3、近4成的企业生产能力闲置问题比较突出4、效益较好的企业比重不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下,东北新工业之路步履艰辛。东北落后的最根本原因其实是体制上的落后,是市场经济观念、形态、体制在东北的发育不良、甚至不发育,是国企集群的巨大历史包袱和民营经济的盘子太小。东北能否振兴,取决于能否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培育发展民营经济的市场生态和体制环境来。仅靠政策扶持,或者单靠资金扶持,难以让东北老工业实现复兴。目前国家采取的扶持政策有:债转股、清理三角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 由于东北受前苏联经济模式影响较大,计划经济色彩较重,虽然改革已20多年,但政府、企业和个人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整个社会有浓重的官本位意识和以上思想。加上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创造的巨大阻力,改革寸步难行。 然而,改革依然有着独特的有利形势,例如,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都为改革带来了新机遇,科技革命也带来了迎头赶上的好机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调整、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要解决国企问题,同时发现非国有经济,发展过由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有必要的投入,但主要用于转换机型,改善环境,而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要靠市场。再次,既要重视发展装备工业,也要通过市场选择发展其他优势产业。同是发挥老工业地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引入外不可移动要素,促进区域经济上新台阶,抓住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加快调整、改造和振兴进程。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条曲折向前的道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三年多来,国家现有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已经基本到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积极可喜的成绩,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东北三省目前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与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较大差距,经济总量仍呈下降趋势、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深化国企改革战略重组困难重重、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面临考验、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缺少政策保障、就业民生和社会保障压力大、诸多风险依然存在等,尤其是东北三省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一)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辽宁省为例(一)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基础良好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迅速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2002年,东北三省总人口为1.2亿,占全国的8.3%,GDP则占全国的11.25%。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以苏27、苏30为代表的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辽宁省的造船产量居全国第2位,内燃机车、变压器、工业锅炉均居全国第3位,微型计算机居第4位,组合机床和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和10%,工业机器人、医疗用CT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分别达到1/3和1/4。据测算,目前在辽宁省投资装备制造业,新增1亿元投资,可以产出4.16亿的工业增加值、15.77亿元的销售收入和1.15亿元的利税总额。 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科教优势明显,积累了大工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辽宁省集中了一批全国一流的科研院所,形成了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科类齐全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其中,万人科学家工程师数列全国第4

位,普通高等学校总数列全国第3位,初等教育普及率紧随京、津、沪之后。再有,辽宁省的城市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达到54%。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在于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竞争力在下降 尽管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都未能相应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技术水平也未能得到相应的提升。结果,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原材料与装备工业主导产品的地位相对下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辽宁省的装备制造业与全国七大行业主要经济效益相比,总资产贡献率为4.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8%;资产利税率为2.75%,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03%;产值利税率为4.99%,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8.34%;人均利税3755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11%;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9140.21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8.03%;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为0.86次,而全国平均水平为1.16次;资产负债率为67.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21个百分点。(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计划经济意识依然浓厚,市场经济观念不强 作为最先迈入却最后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长期计划经济和国有经济体制下,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意识。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东北老工业基地人的市场经济观念仍然淡薄,适应市场能力较差,产业创新能力弱,有了问题还是找市

东北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其出路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境及出路 前言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历史上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自我发展潜力不足,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改造与发展,党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首次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和发展后劲,有利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世纪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要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目的,使其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点,就要从区域经济战略高度研究振兴之计,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振兴之新路。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理论,以东三省的区域发展角度,重点研究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和对策。一是回顾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及现状,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相对衰退的主要原因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二是研究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的振兴措施,从中得到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三是从现状出发,从机制、体制、行政管理等方面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第二章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 境分析 2.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现状 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已基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献。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东北是全国解放较早的地区,解放后,通过土地改革、没收敌伪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经济结构。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了一条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并将东北作为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进行建设。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点投资的地区,全国156项重点工程中,安排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共56项,其中:辽宁省23项,吉林省11项,黑龙江省22项。5年中固定资产投资123.39亿元,约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0%。以这些重点工程为核心,利用东北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全国统一计划的部署下,扩建和改建了鞍山和本溪钢铁联合企业,对东北各地的原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理论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着眼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东北老工业基地又迎来了历史上一个重大发展机遇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最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认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意义!确定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的思路!从而走出一条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新路子"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将惠及十几亿人口!$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社会%是什么样呢!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和社会全方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提前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但是!我 们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我国的社会生产还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还处在逐步缓解过程中!人均八九百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是低水平的"我国的小康水平是不全面的!主要表现为城镇还有"###万人生活困难!农村还有 $###万人口没有解决温饱!精神生 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与全面小康相比还有差距!亟待提高和改善"我国的小康水平是不平衡的!是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城镇!人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差别很大!例如!上海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多美元!而贵州省人均只达到$##美元" "##&年!我国东部&&省市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到&’##美元!而西部&"省市区人均只有’&#美元"由此!我们必须承认!今天$总体上的小康%跟完全意义上的$小康社会%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支持"因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曾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拥有相当规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和国防军工等为主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比较大!但东北在全国仍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成为我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正是基于对整体目标的宏伟规划!中央从全国战略布局出发!继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又把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提到了重要位置!目的是为了实行东中西三个区域的经济互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们的关系正如温家宝总理在黑龙江考察时阐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东北等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就如同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东西互动!协调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总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无论从战备利益考虑!还是从国内分工要求以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紧紧抓住机遇期而言!都是绝对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必然会取得长远的战略利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对策建议 实现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克服陈旧的思维定式和僵化体制的束缚!选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0+.1*-230.0+.4*5-/-!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只有在实行旧体制改造#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调整产业体系布局#走新兴工业化道路 !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体制创新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李艳红 &’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 一、土地政策 (一)提高建设用地审批效率,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用地服务 1、需报国务院批准的建设用地,在用地报批阶段,政府主管部门主要审查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耕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安置是否落实。报批资料可以根据审查的内容相应简化。征地补偿安置要符合《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2、对经国家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控制性工程,经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国土资源部审核同意后,可以先行用地。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转型改造项目,优先办理用地;对于重要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可以作为单独批次报批用地。属单独选址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涉及补充耕地的可以依据经审查批准的补充耕地方案边占边补。 (二)加大土地利用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1、国有企业依法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企业改革前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改革后的企业用地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仍保留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根据产业性质、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经批准,可采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式,合理处置企业使用

的划拨土地资产。 2、企业需要改变所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的,应当依法办理批准手续。改变后的用途符《划拨用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偿用地手续。 (三)实行稳定的土地政策,促进生态建设 将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作为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促进"生态省"建设。鼓励利用宜林宜草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实行谁造林种草、谁经营、谁拥有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单位和个人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期为50年;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可以依法申请续期。利用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进行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依法通过承包、拍卖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年期内,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租)、抵押;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权,应当及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二、税收优惠政策 (一)所得税优惠政策 1、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东北地区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除外),可在现行规定折旧年限的基础上,按不高于40%的比例缩短折旧年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