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队长》看美国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从漫威电影看美国文化

从漫威电影看美国文化

从漫威电影看美国文化作者:欧阳涵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11期摘要:漫威电影历时多年成为一个庞大的宇宙体系。

作为美国影业极具代表性的分支,漫威电影不仅仅是超级英雄主义和个人主义,同时也反映出了美国文化发展至今的脉络和特点。

本篇论文将从漫威电影的特点和发展出发,剖析美国文化的起源的展现。

关键词:漫威;个人主义;情怀;美国文化作为六年的漫威影迷,我对漫威的每一部电影反复观看,对漫威宇宙了如指掌。

对漫威世界的喜爱并不仅仅源于炫酷的特效和个人英雄主义能力的突出,更是感情的积累。

是超级英雄之间情感的积累,也是观众与他们之间感情的升华。

漫威是一种情怀。

截至《黑豹》为止,漫威电影宇宙已经收获了超过14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这十余部电影已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超级英雄们在不同的作品中自如地穿行,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电影观众。

汇集多种艺术形式的漫威宇宙,已然成为了当代美国不容忽视的流行文化现象。

虽是天马行空的超级英雄影片,但像所有文化现象那样,它可以成为我们窥探美国社会的窗户。

承载着如此庞大的影迷群体,漫威电影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携带着某种意识形态效果。

当我们因漫威影片的恢弘场面与惊奇特效而沉醉之后,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层面来思考这些作品:漫威电影宇宙是以怎样的方式平行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的呢?我将从战争与科技两个方面,探讨漫威电影与美国社会的关系。

在我看来,无论是《无限战争》还是《终局之战》,漫威的众多电影围绕战争展开。

而战争正是人类历史舞台上的幽灵。

超级英雄电影中,充满魅力的英雄人物与令人目眩的动作场面是不可取代的特征。

超级英雄们以一敌百的场景是漫威电影中必不可少的看点之一,观众们总是喜欢在扣人心弦的困境之中,做着被英雄拯救的幻梦。

然而,漫威影片或许不仅仅只是观众们的幻梦,同时也是一场“美国梦”。

在不经意间,漫威电影宇宙悄然塑造了世界舞台上的美国形象。

英雄们有着特定的敌手,陷身于特定的战争。

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典例

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典例

美国文化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的典例一、歌曲及作者介绍音乐影视双栖发展、游走于格莱美和奥斯卡中的Frank Sinatra,其成名曲My Way,从一位暮年者的角度出发,以沉稳舒缓又自信的口吻,对自己一生进行了回顾与总结。

歌中的叙述者回望过去:“我曾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也曾饱受质疑、惶惑不安。

但我吞下所有苦楚,昂首挺立。

我走出了我自己的路”,这道出了20世纪美国人心中的,过一种自信、拼搏、无悔的人生的诉求,并最终成为了美国第二国歌般的存在,而这种昂扬积极的人生追求,是美国个人主义中最闪耀的核心态度。

Frank来自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他出身底层最终却赢得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他身为白人却将黑人的爵士乐发扬光大,他年少混迹黑帮却凭自己的能力让帮派走上合法道路——他的名字之所以被世人铭记,一方面是因为他将来自新奥尔良的音乐传播到整个美利坚,使之成为了20世纪美国最流行的音乐体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作为意大利移民的奋斗史,承载着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奋斗情怀。

这首My Way可以看作是对他人生的写照,其中洋溢着的个人主义,是他本人,同时也是万千美国人的处事准则。

本文将从My Way这首歌的内容和演唱者的经历出发,研究个人主义的定义、产生、表现、影响等方面,并与集体主义相对比,以期能更好认识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和交流,产生一定的理解和反思。

二、个人主义的定义个人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强调自我支配的政治、伦理学说和社会哲学。

具体来说,每一个人在道义上来说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能将别人当作自己获得幸福的工具;同时,个人主义尊重个人隐私、差异、竞争、进步、落后等。

对于政治,反对权威和控制,因此,个人主义主张实行有限政府,认为政府的职责是维持好法律和秩序,但不能干扰民众的私人生活;对于经济,个人主义主张每个人或每个家庭都有权力和自由获得、转让财产。

从个人主义的文化源头来看,它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可以追溯到犹太、基督教注重个人价值的传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对其内涵进行了加工和深化,最终在英法德意等国的启蒙运动和美国的建国历程中逐渐孕育出来。

电影《美国队长》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五篇2019

电影《美国队长》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五篇2019

电影《美国队长》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五篇2019 美国队长(Casdfsptasdfsin Americasdfs)是美国漫威漫画旗下超级英雄,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电影《美国队长》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五篇2019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电影《美国队长》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五篇2019(一)电影《美国队长》主要讲述了神盾局——美国防御基地出现了内奸,他们计谋杀害神盾局局长。

在街上行刺的时候,局长中枪经抢救无效生亡。

局长在临死之前交给了罗杰斯一张u盘。

里面装着二战时期的重要机密。

罗杰斯是当时美国队长,他还是现场的目击证人,所以理所当然的遭到了通缉和追杀。

局长被刺杀后,神盾局便被“九头蛇”的黑暗组织接管了。

他们企图发明航空母舰,用来炸毁世界上的各个重要基地。

罗杰斯在逃难途中遇到了“黑寡妇”和退役的战友“鹰眼”。

在他们的帮助下,罗杰斯又进入了神盾局——他想捣毁“九头蛇”的计划。

“九头蛇”抓住了罗杰斯的好朋友巴斯,并对他进行了洗脑。

还把巴斯的手臂金属化,然后把他用来对付罗杰斯。

“黑寡妇”获得了三张芯片,只要把它与母舰的芯片对调,母舰就会攻击自己而自爆。

危急关头,罗杰斯和巴斯打了起来。

以此同时“黑寡妇”已经将两张芯片兑换了。

母舰炸毁,巴斯就会有生命危险!这时罗杰斯向巴斯伸出了援助之手,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救下了巴斯。

成功的阻止了“九头蛇”的破坏计划。

电影中最感动人的就是罗杰斯救巴斯的情节。

那时的巴斯已经被洗脑成了罗杰斯的敌人,但是罗杰斯还是义无反顾的去救他!那是何等的胸怀啊!罗杰斯是一个非常有风度修养和责任感的英雄人物。

我时常在想如果是我遇见向巴斯一样的朋友我会向罗杰斯一样去拯救他吗?人生,不仅要帮助你的朋友,亲人,还要义无反顾的去帮助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仇人!这是一种职业的道德,也是做人的胸怀!电影《美国队长》观后感优秀范文精选五篇2019(二)《美国队长:第一个复仇者》(以下简称《美队1》)讲述的是二战时期神盾局还没有成立之前,第一个复仇者诞生的过程。

从漫威英雄电影看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

从漫威英雄电影看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

具。 电影 中无处不体现 着普世 主义、 个人主 义、 危机意识 、 保 守主 义、 天定命运和 白人至上等 美国价值 观。 中N, - , L 素在 电影 中的运用也
表达 了美 国对 中国所持 的政 治立场 , 以期 实现文化 同化的 目的。
【 关键词】 文化帝 国主义 英雄 电影 意识形态
2 、 文化 帝 国主 义 的 特征
督教 , 资本主义和 民主混合而成 的白人文
化, 在 纯 美 制 造 的漫 威 电影 中无 处 不 彰 显
着 白人文化 。
1 、 普 世 主 义
( 1 ) 霸权性 。 同军事 和政 治霸权一样 , 文化也具有 霸权性 的特征 。 发达 国家凭借
更 多的资 源筹码在 国际机 制 中能够制订
美 国的普世 主义 文化源起 于 欧洲 并
经 过 长 时 间 的 发 展 演 变 逐 渐 形 成 了美 国
是通 过漫威的金字招牌和本 身的高质量 ,
最大 限度 的吸 引观众 , 扩大影 响范 围 ; 再
出更多有利于 自身利益 的条款 , 通过各种 霸王条款来为 自己谋取利益 。
生产 文 化 产 品 并 销 往 海 外 , 受 众 频 繁 的接
国观众 , 以实现“ 文化同化” 的目的。


文化帝国主义概述
1 、 文化帝 国主义的来源和发展 文 化 帝 国主 义起 源于 2 0世 纪 6 0年
代, 属于后殖 民主义思潮的分支 。 二 战后 ,
第三世界 国家通过反帝反殖 民斗争 , 纷纷 获得 了独立 , 但长时间的压迫使这些 国家 在经 济和 文化上大 大落后 于帝 国主 义国 家, 迫使它们不得不依附于以前的殖民统

地球仪三年级说明文

地球仪三年级说明文

地球仪_三年级说明文地球仪_三年级说明文300字地球仪_三年级说明文300字1星期三晚上,我在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难题。

题目是三亚、深圳、哈尔滨这三个地方哪里会出现下雪、下雨、天晴、雾霾这几种天气。

爸爸正在看书,我走过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说:“答案是哈尔滨。

”我问爸爸:“为什么?”爸爸拿来了地球仪,指了指三亚、深圳、哈尔滨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并告诉我:“地球仪上有一条赤道,赤道周围的地方都很热,常年不会下雪,这三个城市中三亚和深圳离赤道近。

地球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之分,哈尔滨在中国的最北面,靠近北极,是个很冷的地方。

所以正确答案是哈尔滨。

”我还知道地球上有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是最广的,爸爸还给我介绍了我们的首都北京和我们所在的城市浙江在地球仪上的位置。

小朋友们,你们别看地球仪很小,但是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慢慢地认识地球仪吧!地球仪_三年级说明文300字2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小巧玲珑的地球仪,它五彩缤纷的,像个花皮球。

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我的国家“中国”,它的版图形状像红色的大公鸡,旁边有像蚯蚓一样的日本岛国,它是白色的,要是日本想抢我们的固有领土,就等于鸡和蚯蚓的战斗,要知道人多力量大,他要是敢抢我们的领土,我们就可以一口啄食了他。

通过我看地球仪的外表,发现它有3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球体,月牙形支架和最下面的底座。

我看了几分钟心里有疑问:“上面各种颜色表示什么呢?”我问了老师,老师说:“绿色代表森林,黄色代表沙漠,蓝色代表海洋在地球仪上,我们的国家的背面是美国,当我们国家阳光明媚时,美国就是漆黑一片,相反,当美国是白天时,我们中国就是漆黑的夜晚。

地球仪真神奇,通过它我知道了一些天文知识。

地球仪_三年级说明文300字3我有很多的玩具,有可爱的熊猫,威风凛凛的变形金刚,呆头呆脑的玩偶等等,可是我最喜欢的是奶奶在六一儿童节送给我的地球仪。

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对比分析——以影视作品为例

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对比分析——以影视作品为例

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对比分析——以影视作品为例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对比分析——以影视作品为例引言:英雄主义是人们普遍崇尚的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代表着献身、勇敢和无私等高尚的品质。

在中西方文化中,英雄主义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中西方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分析,比较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异同之处,进而深入探讨两种文化中对英雄主义的不同诠释。

一、背景介绍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这也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二、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内涵比较1. 理念:中西方英雄主义在价值观上有所差异。

中方英雄主义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福祉,关注个人与家庭、团队、国家的关系。

西方英雄主义则更加注重个人的拯救与奉献,强调个人精神和价值的追求。

例子:中国电影《红海行动》中,英雄角色追求的是团队的安全,并为国家的和平发挥作用;而美国电影《钢铁侠》系列中,主人公托尼·斯塔克以个人英勇和技术为核心,拯救世界。

2. 行为:中西方英雄主义在行为上也表现出差异。

中方英雄主义偏向于以无私奉献和勇敢牺牲为核心,关注于群众利益和社会正义。

西方英雄主义则更多表现为个人英勇、勇猛和决断力。

例子:中国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主角高育良以反腐为己任,追求社会正义和利益最大化;美国电影《蜘蛛侠》系列中,主角蜘蛛侠则多次以个人能力拯救城市。

三、中西方英雄形象的刻画对比1. 中国英雄形象的刻画在中国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多呈现出身世低微、正义怒火、集体关怀的形象。

中国英雄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具有超强的正义感和责任感。

这种形象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传递社会正能量。

例子:中国电影《战狼》系列中,吴京饰演的英雄形象有一颗为民除害的热血心、拯救人质的能力,体现出身为华夏儿女的责任和担当。

2. 西方英雄形象的刻画在西方影视作品中,英雄形象多呈现出勇猛和超凡的形象,更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

《美国队长3》观后感:仇恨只会吞噬仇恨

《美国队长3》观后感:仇恨只会吞噬仇恨

《美国队长3》观后感:仇恨只会吞噬仇恨在这个周末,我观看了《美国队长3》这部电影,美队1,2我没有看,可是一直比较喜欢看美国的科幻动作大片,所以还是想看。

在咋舌美国队长3同样有美国标志的炫酷科技之外,我觉得这部电影带给我很多很现实的思考。

美国在当今世界中,充当&qut;世界警察&qut;的角色,影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输出,其中更是少不了带有美国的本土色彩。

美国科幻电影多设置”英雄角色“,这个英雄角色往往有着巨大的甚至是”拯救世界“的责任和非凡的能力。

而复仇者联盟,正是这样一群各自拥有超能力的人们的聚集地。

在美国队长的带领下,活跃于打击极端的反恐主义,极端势力等来拯救世界、维持秩序。

他们运用强大的科技装备、设计发明及自身的天赋奇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完美获胜。

可是”针无两头利“,通过战斗拯救了一大部分人的生命的同时,他们也正是忽略了那些在战斗中无辜死去的人,甚至是被他们的超能力所”害死“的人。

他们在维护世界和平、为自己为国家战斗的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隐患。

影片用这一现实的矛盾,让人物性格特征完全显现出来,使人物在高科技特效中显得有血有肉,增加了影片可观性,同时说明了”英雄也不好当“的这一现实。

电影通过设计这些矛盾和不完美性,使其情节紧凑真实。

”我知道无论我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打赢他们,只有通过让他们互相残杀,我才能成功。

“于是内战在恶派代表的挑拨下一触即发。

影片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仇恨的可怕性。

人类在它面前竟显得如此无力,极容易被仇恨吞噬而深陷复仇的深渊无法自拔。

很无奈,可是又无可厚非。

在你最愤怒那一刻,很难控制,即便你知道事情的真相,你知道你做的是错的,也会被仇恨驱使你继续犯错。

最后被坏医生误杀了挚爱父亲的提恰拉决定不能让仇恨吞噬自己,放弃杀死巴恩斯,这一举动触动了我。

我觉得这是电影的一个亮点,在闹得沸沸腾腾的内战和厮杀中还存在这么一个人,看到了事情的真相,并能从万恶的仇恨中抽身出来,获得那份稀有的宁静和祥和。

漫画改编电影《美国队长》的媒介暴力分析

漫画改编电影《美国队长》的媒介暴力分析

漫画改编电影《美国队长》的媒介暴力分析漫画改编电影《美国队长》的媒介暴力分析一、媒介暴力的定义从早期的研究来看,对于媒介暴力的定义广为采用的是格伯纳等人提出的“暴力是借助或不借助武器、诉诸于己或针对他人的身体力量的公开表达,是违背他人意愿、造成伤害或杀害的强制性行动。

”[1](erbner,Gross,Jackson-Beeck,Jeffries-Fox,& Signorielli,1978,p.179)后来的媒介暴力内容研究,就是此基础上不断修正、拓展这一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媒介暴力可以从内容、机构、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界定,话语分析、符号学、媒介社会学等等都可以成为其研究路径,可以说媒介暴力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

有学者对媒介暴力从媒介主体、媒介主体和媒介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将媒介暴力具体分为媒介化暴力、暴力化媒介、虚拟化暴力三个方面[2],在笔者看来更具有分析的可操作性。

媒介化的暴力主要从内容暴力的方面考量,即“大众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是经由媒介筛选、制作并传播的暴力事件,是现实中的暴力行为被媒介转述和图景化了的暴力故事。

由于媒介转述和图景化的过程往往会为了引人注目而凸现暴力的刺激性内容,所以可称之为‘媒介化的暴力’。

”[3]暴力化的媒介属于形式暴力层面,即大众媒介利用其组织、技术和渠道上的传播强势,单向、集权地掌握社会话语权、诠释社会与社会现象、占用传播资源以宣传特定观点、价值。

暴力化媒介的存在前提,是在传播媒介发展成为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后出现的。

虚拟化的暴力的概念与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有同构性,也就是说,大众媒介运用暴力的传播手段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虚拟的世界。

在电影所建构的世界里,无论对于显性暴力的展示还是涉及意识形态层面的隐性暴力的隐喻,都是通过对于特定语境下赋予暴力内容一定的合法性而展开,这样能消解受众对于暴力内容的不适感,从而达到通过暴力手段建构受众的目的。

二、《美国队长》电影个案分析(一)漫画以及漫画改编电影内容框架分析针对漫画的媒介暴力研究,早在50年代精神病专家沃瑟姆开始关注这种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翻译:
从《美国队长》来看美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电影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文化和意识形态。

美国队长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科幻英雄电影。

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史蒂夫•罗杰斯加入军队对抗邪恶,最终成长为美国队长。

史蒂夫在最初并不是作为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式英雄形象。

通过个人努力和把握机遇,他逐渐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而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不仅仅是关于战争,更关于友谊、忠诚以及爱。

史蒂夫•罗杰斯的忠诚植根于他的人生选择和效忠国家。

英雄主义影响美国人已有很长时间,这让他们更加独立,自信和富有冒险精神。

在很早的时候,美国人已形成独立的习惯。

而反过来,独立人格也深刻影响着美国人的英雄观点。

这种观点起源于殖民时期并在西部大开发时期得以发展,最终成为了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美国人来说,个人主义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特质,它代表了独立、创新和进取精神。

在众多美国电影中,英雄们展示了他们的个人主义,即从不需求他人帮助,强调独立、自我完善和自我表达。

在英雄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人看重个人奋斗,并认为只要每个人依赖自我努力,都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就是所谓的美国梦。

英雄主义渗透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美国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国传统文化的追求。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影响着美国社会的发展。

电影是文化的载体。

通过这部电影中的英雄主义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蕴含于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因此,当我们欣赏美国大片时,对英雄形象的把握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美国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