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10千克,B材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4千克,B材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1782千克,B材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2元,B材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答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
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
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电大网考成本会计标准答案2

成本会计电大网考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 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
A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房屋B 本月内购进的机器设备C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D 本月减少的设备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2. 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B 分批法C 分步法D 分类法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3. 某产品生产由三个生产步骤组成,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是()。
A 2次B 3次C 0次D 4次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4. 成本还原对象是()。
A 产成品成本B 各步骤半成品成本C 最后步骤产成品成本D 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费用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5.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 )。
A 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B 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C 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D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6. 下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 分步法B 分批法C 品种法D 定额法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C;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7. 在辅助生产费用的各种分配方法中,分配结果最正确的是()。
A 交互分配法B 直接分配法C 计划成本分配法D 代数分配法参考答案:D;考生答案:D;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8. 企业成本报表的种类、项目、格式和编制方法()。
A 由国家统一规定B 由企业自行确定C 由企业主管部门同一规定D 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共同制定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B;试题分数:2;考生得分:29.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加工完成。
第一道工序月末在产品数量为100件,完工程度为20%;第二道工序的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完工程度为70%。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成本会计》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A
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是指按年度开始前预先制定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各月制造的费用的方法。
各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差异平时各月份不进行调整,到年末才进行调整。
B
包装物:为了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借以考察经济业务的想对效益的一种分析方法。
不可修复废品: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C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面发生的各项费用。
差额计算分析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的计算方法。
产品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是按照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产品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经常费用,如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等。
成本分析:根据成本核算提供的成本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与本期计划成本、上年同期实际成本、本企业历史先进的成本水平,以及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本等进行比较,确定成本差异,并且分析差异的原因,查明成本超支的责任,以便采取措施,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成本会计的对象: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成本、费用会计。
。
《成本会计》十套模拟试题和答案

成本会计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00.1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实际成本计算制度:是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产品生产成本,提供真实、有用的成本。
2·直接分配法:是指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情况,而是将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的一种分配方法。
3·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理费用在经济上核算的废品。
4·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5·成本还原:是将产成品成本还原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二、填空题(1分*15=15分)1·根据目前实际情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费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2·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对于耗用自制半成品的成本,在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反映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结转法)和(分项结转法) 两种方式。
3·由于分步法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复杂的工业生产,因而产品成本计算要按(生产步骤)在(产品品种 ) 进行。
4·产品生产中发生的(直接计入) 费用,根据费用的原始凭证,直接计入各该产品的成本;发生的( 间接计入)费用,应分配计入各该产品成本。
5·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一般划分为 ( 原材料)( 燃料及动力)(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等,这些是产品成本项目,它们构成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
6·计件工资是根据产量记录登记的(每一工人的产品产量 )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求得的。
三、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1下列哪项奖金支出,不列入工资费内容之中。
( C )A·生产奖 B·节约奖C·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 D·劳动竞赛奖2·下列哪种情况适宜使用"领料登记表"凭证。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A二、判断题: 1.× 2.√ 3.√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序一、单向选择题: 1.C 2.D 3.A 4.B 5.C二、判断题: 1.× 2.√ 3.√第三章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C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习题一材料费用分配率为1.2。
习题二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率为4。
习题三工资费用分配率为2。
习题四 1.交互分配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为5,动力车间为2;交互分配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机修车间为5.372,动力车间为2.176。
2.辅助生产计划成本:机修车间为24 960,动力车间为33 000;辅助生产成本差异:机修车间为800,动力车间为-400。
习题五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85。
习题六废品净损失为6 300。
第四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D 5.B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材料:1工序投料率为60%,2工序投料率为100%;加工费用:1工序完工率为40%,2工序完工率为90%;完工产品成本为71070元;在产品成本为16940元。
第五章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C 5.B二、判断题: 1.√ 2.√ 3.×第六章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C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工资分配率为2;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5。
第七章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C 4.B 5.D二、判断题: 1.× 2.× 3.√三、业务题:一步骤广义在产品约当产量:原材料项目为140;加工费用项目为110。
成本管理会计简答题

简答题成本会计第一章1.什么是成本?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什么?成本是由物化劳动(生产资料)和(人工)的必要劳动的价值组成的。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生产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2.成本的开支范围是什么?它与成本的经济实质有什么差异?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
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这种理论上的成本所包括的内容是有一定差别的。
例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非生产性支出从实质上看,并不形成产品的价值,它不是产品的生产性耗费,并不属于成本的范围,考虑到经济核算的要求,应将其计入成本.3.早期成本会计阶段取得的成果有哪些?(执行性成本会计) (1)建立工时记录和人工成本计算方法(2)建立间接制造费用分配方法(3)建立材料核算和管理方法(4)制造业根据生产特点,利用分批成本计算法或分步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5)组织方法4.近代成本会计阶段取得了哪些进步?(1)标准成本制度进入了实施阶段(2)除了制定标准成本外,还有预算的编制(3)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从原来的工业企业扩大到各种行业5.新型的看重管理的经营性成本会计有哪些内容?(现代成本会计)(1)成本预测和决策(2)进行目标成本计算(3)进行责任成本核算(4)实行变动成本计算法(5)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应用(6)成本会计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第二章1。
企业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什么?必须充分考虑各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管理上的要求。
2.在企业内部结算价格时,考虑的主要依据是什么?(1)内部转移的材料物资等,通常以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2)材料物资、劳务等,也可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以双方协商确定的价格作为内部结算价格;(3)企业生产的半成品,产成品等在内部转移时,可以用标准成本或计划成本作为内部结算价格;(4)在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作为内部结算价格。
成本会计教程第五版江希和教学课件与答案index

目录
首页 前页 后页
目录
第八章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 第九章 产品成本计算分类法 第十章 产品成本计算定额法 第十一章 成本报表 第十二章 成本分析 第十三章 成本控制 第十四章 其它行业成本核算
目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监制
大连工业大学职院众艺媒体工作室 邓晓新 陈新宇 制作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成本核算概述 第三章 产品成本构成要素归集与分配 第四章 在产品与产成品成本核算 第五章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第六章 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 第七章 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
成本管理会计名词解释及简答

成本管理会计一、名词解释成本会计第二章1、费用要素:为了具体反映各项耗费的构成与水平,将费用进一步划分为九个项目,把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项目称为费用要素。
2、产品成本项目: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用途可分为若干项目,在会计上称为产品成本项目。
3、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的范围。
第五章1、成本计算对象:是为计算产品成本而确定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
2、平行结转分步法:在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时,可以不计算各步骤完工半成品成本,而与完工产成品直接联系起来,计算出各步骤应诗篇产成品成本的份额,这样,各步骤平等独立地、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将相同产品的各品成本明细账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平等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产成品成本,这种结转成本的方法,称为平等结转法。
2、制造成本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基本方法,只计算产品制造活动中发生的耗费,不包括期间费用,因而计算的产品成本,都是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
3、成本还原:是将产成品成本中以综合项目反映的自制半成品成本,逐步分解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
管理会计第二章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对业务量(产量或销售量)的依存关系,即从数量上具体掌握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规律性的联系。
2、相关范围:是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性态体质不变的有关期间与业务量的特定范围。
超过这个范围,将不能保持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与单位变动成本不变的性态,所有成本都将呈现混合成本的性态。
3、固定成本:是指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业务量与时间)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增减的成本。
4、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通过管理层决策可以改变其发生额的固定成本。
这部分成本支出具有一定的弹性。
5、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决策者的决策无法改变其支出数额的固定成本。
它是为保持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而发生的,其数额与企业规模有关,而与生产能力利用程序无关。
第四章1、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依存关系的简称,是在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运用数量化的模型揭示企业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相关的业务量、销售单价及利润之间在数量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成本明细账的设置 厂部设置明细账:“厂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
和 “厂部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应设置的明细账:“机械加工车间基本生产 成本明细账”、 “装配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 账”、 “机械加工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 “装 配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该月按产品批次设置 501批、502批、503批、601批和602批五张“产品
的生产单位(车间、分厂)。
6
二、分批法的特点
(一)成本计算对象
产品批别。 签发生产任务通知单的情况:
(1)若在一张订单中规定的产品有多种, 为了分别计算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便于进 行生产管理,可以按产品的品种划分批别组 织生产,计算成本。
(2)若在一张订单中只规定一种产品,但 这种产品数量较大,不便于集中一次投产, 或需用单位要求分批交货,也可以分几批组 织生产,计算成本。
第一节 分批法的概述 第二节 分批法的运用 第三节 简化分批法
4
第一节 分批法的概述
一、分批法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1、分批法的概念 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
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 法,又叫订单法。
5
2、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分批法通常适用于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企业
(1)根据购买者订单生产的企业。 (2)经常需要变换产品种类的生产企业。 (3)承揽修理业务的企业。 (4)从事新产品试制、自制模具、工具等生产任务
其中:——基本生产成本(806批) 1 600
——基本生产成本(903批) 2 000
——基本生产成本(1001批) 8 600
贷:原材料
12 2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28 0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 040
借:制造费用
14 278
贷:有关账户
14 278
29
3、根据“制造费用明细账” 中归集的费用,月 末分配计入生产成本二级账。
类型的企业,要求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成本核算实行厂部财会部门和车间分别核算成 本的二级核算体制。 该企业设有机械加工和装配两个基本生产车间, 所有批次产品均需经两个生产车间加工才能完 成。
13
(二)该企业200×年10月份发生的经济业 务(见教材)
8
注意
如果是直接计入费用,都必须表明生产任务通 知单的编号,防止串工串料。
产品完工时,这个编号的生产任务通知单就不 能再开支任何费用。
如有余料、废料、废品,都要办理退库手续或 作价交库。
9
(二)成本计算期
产品生产周期,不定期。
(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 的分配
1、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合计在完工产品和月 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4 020 5 460 1 890 4 710 2 040 4 000 2 700
24 820
17
(3)本月车间还发生折旧费、办公费等其他制 造费用,其中机械加工车间为700元(折旧 400),装配车间为576元(折旧费296),办 公费等其他费用用银行存款支付。
借:制造费用——机械加工车间
——装配车间
——基本生产成本(903批) 28 792
32
6、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42 360
——乙产品
58 140
——丙产品
14 340
——戊产品
11 698.5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1批 42 360
——502批 58 140
——503批 14 340
——602批 11 689.5
22
第三节 简化分批法
工时
金额
1 000 1 050
1 400 1 470
700
735
2 020 2 121
800
840
5 920 6 216
分配费用 合计(元
)
3 420 4 630 1 525 3 701 1 630 14 906
19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1批
——502批
——503批
——601批
——602批
31
6、汇总完工产品各批次产品的成本,编制“完 工产品成本汇总表”,结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见表6-23。
本月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79 982
——丙产品
28 792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108 774
其中:——基本生产成本(806批) 79 982
23
简化分批法核算程序及账薄体系见图:
生产工时记录
①
工作通知单
工序进程单
原材料费用分配表
②
各项间接费用分配表
产品成本计算单 (分批)
③ ④
生产成本二级账 归集: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生产工时 计算: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
24
①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工作通知单” 或“工序进程单”等工时记录,将各批次产品 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生产工时等分别记入 “生产成本二级账”和各批次“产品成本计算 单”。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则可将生产工 人的工资直接记入“生产成本二级账”和按批 设置的“产品成本计算单”,此时的生产工人 工资是直接费用,无须累计分配。
14
2、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1)直接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1批
——502批
——503批
——601批
——602批
制造费用——机械加工车间
——装配车间
贷:原材料
19 800 17 000 16 000 25 000 18 000
3 990 2 940 102 730
15
(2)应付职工薪酬:
为了简化成本核算,企业应尽可能缩小生产批量
11
第二节 分批法的运用
一、分批法成本计算程序
分批法成本计算程序,除了产品成本明 细账的设置和完工产品成本计算的简化 处理方法与品种法的有所区别外,其他 与品种法是完全一致的。
12
二、分批法运用举例
(一)企业基本情况 某企业根据客户订单组织生产,属于小批生产
贷:制造费用——机械加工车间
——装配车间
3 420 4 630 1 525 3 701 1 630
8 690 6 216
20
5、登记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略) “和”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 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结果见 表6-9、6-10、6-11、6-12、6-13、6-14。
21
单件生产;批内产品往往同时完工的小 批生产。
10
2、需要将生产费用合计在完工产品和 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 两种处理方法
(1)分批出货情况下的简化处理 批内跨月完工产品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或
最近期实际成本 (2)选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费用 根据第四章内容选择相应方法,如约当产量、定额
比例法等
完工产品批数又很多。为了简化核算,采用不 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企业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根据客户订单 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 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 (二)该企业200×年10月份发生的经济业务 (见教材)
27
(三)成本计算程序
1、设置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及生产成本二 级账
500
840
800 200
5 500
9 240
5 920 8 880
分配费用 合计(元)
4 020 5 460 1 890 4 710 2 040 18 120
16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501批
——502批
——503批
——601批
——602批
制造费用——机械加工车间
——装配车间
贷:应付职工薪酬
本例中有5批产品,共需要设置5张产品 成本计算单,另设置“生产成本二级 账”。 为简化举例,其他明细账(略)
2、根据各项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编制 “要素费用分配表”(略),登记“生 产成本二级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
28
10月份,根据发生经济业务,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12 2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 14 278
贷:制造费用
14 278
4、计算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
累计直接人工分配率=51 548÷16 400=1.96(元/小时) 累计制造费用分配率=28 930÷26 300=1.1(元/小时)
30
5、分配结转本月完工产品应负担的间接费用, 编制“累计应付职工薪酬分配表”和“累计制 造费用分配表”,登记完工批次“产品成本计 算单”和“生产车本二级账”见表6-15、6-16、 6-17、6-18、6-19、6-20、6-21、6-22。
25
②根据间接费用分配表,将人工费用和制造费 用等计入“生产成本二级账”。
③月末,将“生产成本二级账”中的直接材料 费用、生产工时与各批“产品成本计算单”进 行核对。
④月末,如有完工批别产品,计算累计分配率, 并据此分配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
26
二、简化分批法的运用举例
(一)企业概况 某单件小批生产企业,产品批数多,但月末未
表6-4
间接计入职工薪酬分配率计算表
产品批号
501 502 503 601 602 合计
机械加工车间分配率: 装配车间分配率:
1.68
1.50
工时
金额
工时 金额
1 500
2 520
1 000 1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