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配合

药物后,症状消失。
3例患者在检查结束后出现药液渗漏,给予50%硫酸镁外敷。
注意事项:3.0T超高场强MRI与1.5T高场强MRI相比,其静磁场强度增加1倍,信噪比提高2倍,所以要杜绝一切磁性物体与装置进入磁体间; 30T MR射频能量蓄积(S AR值)较1.5T MR增加4倍,几乎全被人体吸收而转化为热能,故高热患者属绝对禁忌;梯度场强度越大噪音越大,3.0T MR 比1.5T MR噪音增加明显,所以一定要保护患者的听力[1]。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磁共振;护理[中图法分类号]R44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9674(2010)06-0592-02[参考文献][1]吴育锦.3.0T磁共振新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09,16(3):182-192,243-247.[2]李晶,马芬兰,续晋铭.MR高压注射器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2(6):131-132.[3]孙仁燕,吴强.MR I增强扫描的护理[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2):117-118.[4]李慧华,邱秀玲,曲蕾,等.磁共振高压注射器的使用体会[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11):929-932. [5]刘定西,于群主编.MR成像分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20-129.[收稿日期]2010-09-02(本文编辑:孙万群)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配合张旭(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湖北丹江口442700)肝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1],由于发病隐匿,确诊时多属中晚期,根治性手术已不能进行。
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高温热疗新技术,适用于无法进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实体肿瘤的治疗,我科自2005年开始应用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21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治疗中体会到对患者实施正确和及时的护理对治疗的成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笔者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肝癌消融治疗是怎么回事?

肝癌消融治疗是怎么回事?由于工业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也增加了人们发生癌症的几率。
肝癌在人体消化道中的恶性程度非常高,我们一旦发现患有肝癌,一定要尽快进行有效的治疗。
治疗肝癌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肝癌消融治疗、放化疗以及肝癌介入等。
在众多治疗肝癌的方法中,肝癌消融治疗属于相对较成熟的治疗方法。
肝癌消融治疗主要包括射频消融以及微波消融。
肝癌射频消融的手术适合2~3公分的肿瘤,而微波消融适合3~5公分的肿瘤。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射频电磁波来传输能量,使负极板和电极针在肝癌患者的体内形成回路,升高肿瘤局部组织的温度,并使其蛋白质发生变性,能够使肿瘤细胞凝固处于坏死的状态,从而达到消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1 肝癌消融治疗肝癌消融治疗主要是通过电极针穿进肿瘤患者体内中的肿瘤组织中心,经过交变电流的作用,使肿瘤组织中心的离子因摩擦发生热量,升高其温度,使局部能够控制的组织发生坏死的治疗方法。
将肝癌患者细胞的温度控制在60℃以上,能够破坏并杀灭肿瘤患者体内的细胞。
当细胞的温度在60℃以上时,就会改变患者体内肝癌细胞蛋白质的性质,融化双脂质膜,肝癌细胞就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电极针周围组织的区域就会出现坏死。
一般来说,肝癌消融治疗能够治疗巨大的肿瘤,也能够治疗直径在3cm左右的肿瘤。
肝癌消融治疗中使用高温除了能够直接消除肝癌细胞,还能够凝固患者细胞周围的血管,阻止对患者肿瘤组织细胞的供血,并在临近正常的组织以及治疗区域的肝癌组织之间建立反应带,对患者体内的肿瘤进行分隔和包裹,不仅能够避免肿瘤的进一步发展并发生转移,还能够降低对细胞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程度。
虽然肝癌消融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由于射频消融治疗时产生的热量会刺激肝癌患者的肝脏包膜以及肝脏内部的神经,导致患者的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发生心率缓慢、血压下降或者心律不齐的现象,严重的情况还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所以在射频消融时,为了能够达到肿瘤细胞坏死的目的,可以通过人工胸水或者人工腹水的方法,也可以在射频消融前阻止患者体内肿瘤的供血,这样就会降低热量对神经带来的损伤。
【优秀文档】肝癌射频消融术PPT

比妥100mg和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 密切观察病情:观察患者面色、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及时设定射频功率,准确记录射频治疗时间。
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是最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优点是定位准确、实时监测,且无放射性损伤、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检查冷循环射频仪及备好冰冻的蒸馏水; 此时应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38℃时可不予特殊处理,但当体温超过38.5℃时,应给予物理或药物降
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认识不足,导致心理恐惧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 过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使其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④避免了切除治疗过程中挤压和触摸肿瘤可能会 引起的医源性转移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认识不 足,导致心理恐惧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 疗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过程及 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使其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②肝癌患者多是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比较小,肠管易于覆盖肝 表面,为了避免术中损伤相邻脏器和刺激引起 呕吐。所以要求患者术前需禁食。
床边备齐氧气、中心吸引器等抢救物品; ①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认识不足,导致心理恐惧和焦虑,害怕疼痛,担心治疗效果,因此我们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
过程及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使其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尿、腰痛.提示可能误穿肾脏。
术前禁食4-6h,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 术前禁食4-6h,术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100mg和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
肝癌射频消融手术记录

***医院
***HOSPITAL 手 术 记 录
姓名:*** 住院号:***
第(1)页
姓名***,性别男,年龄72岁,病室肝胆外科,床号09。
手术日期: [手术时间] 至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1.
术中诊断: 1.
手术名称:[手术名称]
手术指导者:[手术指导者]
手术者:[手术者] 助 手:[助手]
麻醉方式:[麻醉方式] 麻醉者:[麻醉者]
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核查无误后,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术野,铺巾。
超声定位肿瘤位于[新建L 单元],超声引导下置射频针于肿瘤内,多点多次射频治疗共[填写时间]min ,治疗过程中可见肿瘤局部呈强回声表现。
清点器械敷料无误。
手术顺利,术中出血少,麻醉效果好,术后病人送PACU 。
给予补液对症治疗。
术者签名:[术者签名]
记录者:[记录者]
日期:[日期]。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原发肝癌34例分析

do hrp ui 公 司) 行 R A治 疗 。 iT e et s a c 进 F 较 胞 进 行 等 离 子 震 荡 , 子 相互 撞 击 产 生 级 , 离 但全身情况较差, 合并糖尿病 、 凝血 大 病 灶 需 要 重 叠 治疗 , 垂直 及 侧 向移 位 的温 度 可 达 8 0~ 10 ℃ , 肿 瘤 细 胞 功 能 障 或 不 愿接 受手 术 切 除 者 。 ) 硬 0 使 (肝 4 均 为 2c m。退 针 时 予 针 道 消 融 。瘤 体 发 生 凝 固 性 坏 死 。 高温 作 用 后 灭 活 的肿 化失代偿期 , 术前肝功能 C i B级 。 ) hl d ( 5
正 常 值 2倍 以上 , 后 1 月 内恢 复 正 伤 。 ) 于 肝脏 深面 肿 瘤 可 用 术 中 内镜 术 个 (对 2
P r u a e u r a me to m a lh p tc e c t n o st e t n f s l e a i
tmo s ya x a d beR e deee . u r b n e p n a l F n e l lc
细 胞 具 杀 伤 作用 … 。 32 L F 治 疗 的优 缺 点 . RA 大 量腹 水 、 以纠 正 的凝 血功 能 障碍 、 难 上 经 皮 R A 消化道出血或黄疸等属于肝硬化终末期 F
3 4例 4 瘤 体均 顺 利 完 成 腹 腔 镜 治 疗 肝 癌 创伤 小 、 复 快 , 疗 效 果确 患 者 。() 并严 重心 、 、 2个 恢 治 3合 肺 肾功 能 障碍 。 射 频 消 融 (R A L F )治 疗 。7例 因 肿 瘤 累 切 。 对 于 位 于 肝脏 表 面 紧 贴 膈 肌 或 临 ( 肝癌晚期, 但 4 ) 门静脉主干癌栓, 全身多处 及 胆 囊 床 或 接近 第一 、 二肝 门影 响 射 频 近 胆 囊 、 肠 等 空腔 脏 器 的病 灶 进 行 经 广泛转移。5上腹 部手术史为相对禁忌 结 () 治 疗 操 作 ,2例 因肿 瘤 靠 近 胆 囊 行 腹 腔 皮 R A 治 疗 时 , 造 成 腹 腔 内 出血 、 F 有 空 证 。 镜 胆 囊 切 除 术 后 同 时予 射 频 消 融 术 。 单 腔 脏器 损 伤 、 肌损 伤 等 危 险 , 膈 因而 射 频
肝肿瘤最佳治疗方法

肝肿瘤最佳治疗方法
肝肿瘤是指肝脏内发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手术切除:对于早期肝癌或单个肿瘤结节,手术切除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如果肿瘤较大或已扩散到周围组织,可能需要进行部分肝切除或肝移植手术。
2. 射频消融术:通过导入射频电流,使电极产生高温,从而破坏肿瘤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或肿瘤结节。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和局部消融等方法。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或高能量射线直接输送到肿瘤部位,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4. 靶向治疗:通过靶向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关键分子,如血管生成抑制剂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某些肝癌患者。
5. 化疗:化疗是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方法。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放疗的患者,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并控制肿瘤的生长。
6. 放疗:放疗使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破坏肿瘤DNA以抑制
肿瘤生长。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化疗的患者,放疗可以起到控
制肿瘤的作用。
综上所述,肝肿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化疗和放疗等。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病理诊断结果来确定。
提前发现和治疗肝肿瘤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12 4 手 术 配 合 及 术 中 用药 ..
要 配 合 好 肾移 植 手 术 , 先 必 首
2 结
果
须 熟悉 该 手 术 的操 作 步 骤 及 技 术 要 点 , 游 离 血 管 、 管 吻 即 血
所 有 患 者 术 中未 出现 严 重 并 发 症 , 1例 受 者 术 后 1 4个 月
和应 用 仪 器 较 多 , 加 强 对 房 间 管 理 , 术 应 安 排 在 百 级 洁 净 应 手
[] Nerl i,0 3 2 ( ) 1 5 4 J . f o a2 0 ,3 2 :4 —19 og
大手 术 问 。与 手 术无 关 的人 员 谢 绝 入 内 , 以减 少 感 染 机 会 , 尽
合 、 尿 管 再 植 3个 环 节 , 有 这 样 才 能 配 合 得 准确 无 误 。 术 输 只 中器 械 护 士 护理 应 注 意 : ①术 中器 械 比较 多 , 求 台 上 护 士熟 要 悉 手 术 步骤 , 管 器 械 应 轻 拿 轻 放 ; 注 意 无 菌 操 作 , 止 术 血 ② 防 后 感 染 ; 血 管 缝 合 针 较 多 , 真 清 点 , 后 及 时 夹 好 ; 器 械 ③ 认 用 ④ 护 士 在 术 中应 用 无 菌 巾 将 暴 露 在 器 械 车 上 的 无 菌 器 械 盖 好 , 防止 由于 长 时 间暴 露 使 器 械 污 染 。 在 血 运 尚 未 开 放 之 前 , 对 移 植 肾 的保 护是 一个 不 容 忽 视 的 问 题 , 要 将 其 置 于 冰 屑 袋 即 中 , 4℃ 的冰 屑 灌 注 液 灌 注 , 用 以防 高 温 加 速 供 肾 的 热 缺 血性 损 害 , 时也 应 注 意 过 低 温 引 起供 肾 的冻 伤 , 响 移 植 肾 功 能 同 影 的恢 复 。在 移植 肾恢 复血 运 前 , 脉滴 注 甲基 泼 尼松 龙 1 0 静 0 0
我国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治愈率达国际领先水平

气胸有以下主要优 点 : 切 口小 , ① 符合 微创 外科 美容范 畴; ②
在胸 腔镜光源辅助下 , 观察术野 清晰 , 有利 于发 现隐蔽的病 更
[ ] 王 俊. 5 胸腔镜 和纵隔镜手术 图谱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人
2 03: 4—6 . 0 6 5
灶; ③通过小切 口直视 下手 术 , 作灵 活简便 , 操 确保将肺 大疱 从根底部切除或缝扎 , 减少术后气 胸复 发的机会 ; 可使用胸 ④
腔镜器械及普通胸 科手术 器械 完成手 术 ; 避免使 用肺 切割缝
( 收稿 日期 :0 00 —2 修 回 1期 :0 062 ) 2 1-51 3 2 1 --7
员、 运动员等 ; ⑦长期居住或 工作 在没有 医疗急救条件 地区的 人员 , 如野外工作 者 、 偏远 地区居 民等 ; 一个或 多个 巨型肺 ⑧ 大泡压迫肺组织 , 导致呼吸困难 , 尤其 是巨型肺大泡 占据同侧 胸腔一半 以上 , 在严重 压迫 症状 时 , 应及早 手术 ; 存 更 ⑨肺 大 泡并发囊 内感染 , 经保守治疗无法 控制时 , 应及时行 弓 流或切 l 与病例少及与病种单纯有关 。 通过本组研究 , 我们认 为 V MT治疗 自发性气 胸 的疗 效 A 确切 、 安全 、 创伤小 、 复快 、 恢 费用 低 , 宜在基层 医院推广应 适
并且并发症少 , 院时问短 。近年 来 , 住 电视胸腔镜 下手 术 已经 活动 , 减少肺部并 发症 的发生 率 ; 术后 并发 症少 , ⑥ 疗效安全 成为治疗 自发性气 胸的手 术首选 方 法 , 由于需 要使 用一次 可靠 。从本组研究 中可 以看 出, 腔镜辅 助组较 常规剖胸 组 但 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发表时间:2010-01-12T13:40:35.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30期供稿 作者: 黄晓春 余溪华[导读]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FA)、微波、激光、等方法不断涌现。黄晓春 余溪华 (江西省修水县中医院外科 江西修水 332400)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09)30-0044-03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能行手术的病人还不到20%。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射频消融(RFA)、微波、激光、等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射频消融,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和效果直观可靠,近年倍受关注,本文就对该方法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 射频肝癌原位灭活的原理
射频(Radiofrequency,RF)是一种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由射频发生器产生。射频组织灭活(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射频电流从插入电极末端的未绝缘部分向周围组织发射,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引起周围局部组织中离子振动,相互磨擦产热(称为电阻产热),使局部温度增高,从而发挥治疗作用。RFA可在以下几方面发挥治疗肿瘤的作用:1. 高温直接杀灭肿瘤细胞;2. 高温影响肿瘤细胞质膜的相变及流动性,从而影响质膜的各种功能;3.使肿瘤周围的血管组织凝固,减少或阻断肿瘤血供,防止肿瘤转移;4.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坏死肿瘤组织可作为肿瘤灭活瘤苗,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1]。 2 常用RFA设备及其疗效评价
自从Rossi[2]等1993年首先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报道了超声引导下射频治疗肝癌的经验, 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后,目前已经有很多种射频治疗设备上市,较广泛的大概有以下四种:
2.1 RF2000TM(美国Radiotherapeutics公司)
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一种肝癌射频消融设备,由射频发生仪(功率90瓦特)、电脑控制系统和EVB射频电极针组成。10个微电极在肿瘤内张开如锚状, 连接RF2000TM射频仪,在电脑程序控制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2.2 RITA (美国RITA公司) RITA射频刀的基本原理是将直径仅2毫米的射频电极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并呈星状展开9根小电极“锁定”肿瘤,直径可达5厘米.通过发射460千赫兹的射频波,使肿瘤组织中离子产生振荡发热,从而达到彻底灭活肿瘤的目的。美国学者Berber E等报道使用该设备在星状展开时为5厘米的射频针能达到5.6+/-0.2厘米直径的组织毁损范围[3]。 2.3 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 RFA(美国Radionics公司)
该设备是由一个能产生最大200W功率的射频发生器和一个17-G的三个冷却集束针组成的电极,该电极能持续灌注冷盐水,从而使电极能在射频治疗过程中保持低于25℃的针尖温度,防止过热后针周炭化,从而达到更大的组织毁损范围.美国的Iannitti DA1998年到2001年共治疗
123个病人168个肿瘤,直径平均为5.2厘米,取得了良好的完全毁损率和治疗效果[4]。 2.4 Hitt治疗仪(德国Berchtold Elektrotom公司)
由一个最大功率为60W的射频发生装置,一个能够根据外周阻抗自动调节的灌注泵和一个14-G单针电极组成。电极上有三组共六个侧孔,各组之间相距120度.可以从三个不同方向灌注盐水和各种药物. 德国的Diethard Schmidt等在离体牛肝实验中发现可以达到约5.5厘米的组织毁损范围[5]。 Alban L. Denys等对上述四种射频设备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活体猪肝和离体牛肝中,四种设备的射频毁损体积没有统计学差异,但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 RFA治疗仪(美国Radionics公司)在活体猪肝中产生的毁损更接近椭圆形,体积稍小[6]。
3 RFA治疗肝癌的优势 3.1 RFA治疗小于5厘米特别是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的疗效和肝切除术相当,但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和安全性更高。 Elias D等2004年报告在88个病人中行手术和射频消融治疗,发现手术和射频的术后复发率相当,他们认为射频后的肿瘤的复发和肿瘤的直径>3CM及临近大血管有关,同手术一样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7]。
3.2 并发症少而且比较轻 2003年Livraghi T等对意大利41个协作中心2320个接受射频治疗的患者行荟萃分析。结果:死亡6例(0.3%),其中2例死于肠穿孔后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各有1例死于金葡菌引起的感染性休克、肿瘤破裂出血、继发于右胆管狭窄的肝功能衰减和不明原因猝死。重要并发症50例
(2.2%),主要有腹膜出血、肿瘤细胞种植、肝内脓肿和肠穿孔等,轻微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超过5%,认为肝癌射频治疗是一种并发症少而轻、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8]。
3.3 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德国学者WissniowskiTT等在荷VX2肝癌家兔模型中发现射频治疗能诱发肿瘤特异性T细胞反应,而且导致隐匿性肿瘤抗原的暴露,从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提高疗效[9]。国内汪东文等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及sIL-2R 的改变,发现肝癌组患者治疗前
CD+3和CD+4降低,CD+8和sIL-2R增高,CD+4/CD+8比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患者治疗后C+3和CD+4升高,CD+3和sIL-2R 降低,CD+4/CD+8比值增高,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10]。
4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和改进措施 4.1 射频消融设备的欠缺
初期传统单极射频针产生的凝固坏死区最大仅达到1. 6厘米, 尽管增加射频能量亦不能产生更大的坏死范围, 因为能量提高引起组织在电极周围炭化, 大大增加电极周围组织的阻抗, 而降低射频能量的释放, 降低热能的传导性及对肿瘤的固化坏死能力。经过近十余年来的设备改进,现在出现了如上所述的RF2000 TM、RITA、Cooled-tip triple-cluster needle和HITT等治疗设备,但目前的治疗设备射频范围一般都在6厘米以内,而且毁损的形状往往不规则,很难和肝癌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相匹配[3-5]。所以进一步改进治疗设备,仍是非常有价值的课题。 4.2 射频范围偏小
一般适合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肿瘤,疗效最好的是肿瘤直径小于3cm。针对这一缺陷,人们通过与TACE及PEI联合,双相加热,改进布针方法(如用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和多针穿刺多点治疗等)经动物试验和临床研究证明,可以增大射频毁损范围,减少复发率,对于大于5厘米的肿瘤也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但仍难免有漏空现象存在,这也就是部分病人影像学显示完全毁损后仍有复发和转移的原因之一[11-14]。 4.3 解剖位置不佳
如肿瘤位于膈顶处可因肺的干扰,肋骨限制而影响探查定位,射频针的穿刺;或肿瘤位于肝门区或肝表面或临近重要的组织器官如门静脉、下腔静脉等大血管等,为避免治疗时造成损伤,而不能象外科手术时一样覆盖肿瘤外约1厘米的范围;同时靠近大血管的肿瘤可能因热量散失而影响疗效,而靠近胆管的散热效应小而造成胆瘘、胆管狭窄等并发症[15]。目前通过开腹及腹腔镜术中行射频治疗,能更好的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对这类肿瘤能达到更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7-18]。 4.4 影像学引导的不精确性
二维超声和CT在引导穿刺时不能很好的把电极针置放在肿瘤的中心;以及RFA治疗过程种产生的气泡,干扰成像;术前经皮超声造成的肿瘤遗漏使射频不彻底完全,有漏空存在,成为以后复发和转移的隐患[15 16]。近年来三维超声和CT的应用,以及腹腔镜和术中超声的应用,能更好的辅助定位,探及经皮超声不能发现的隐匿病灶,减少遗漏,使治疗更彻底完全,进一步改善远期疗效[19 20]。 4.5 组织血流的影响
活体组织因为有血流灌注,带走一部分热量,称为“热丢失”。因此有血流灌注的组织RFA灭活的体积较同等条件下无血流灌注的组织要小。所以体内RFA灭活灶要比离体组织的灭活灶小许多。采取某些阻断或减少肝组织血流的技术,如Pringle’s 肝门血流阻断、肝动脉栓塞
(TAE)、球囊阻断肝动脉、使用减少肝脏血流量的药物,可不同程度增大组织灭活范围,提高治疗效果[21 22]。 4.6 操作技巧及其他因素
医生操作技巧和经验良莠不齐,可影响了肝癌射频治疗的疗效。另外,病人的年龄、体质和肝病背景,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针道转移等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射频治疗的效果。 5 展望
通过近十余年来的发展,肝癌射频治疗已经成为肝癌治疗中不能行手术切除患者最有效、微创、安全和经济的补充方法之一。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肝癌射频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更大的毁损范围、更完全彻底的毁损、更贴近肿瘤的形状和更少的并发症,仍是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射频治疗设备的进展,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的探索, 以及治疗经验的积累,能进一步提高射频毁损范围和彻底性,拓宽肝癌射频治疗的适应征。参 考 文 献 [1]陈孝平,李东华. 射频灭活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及疗效评价.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3年6月第3卷 第3期: 189-191. [2] Rossi S, Fornari F, Buscarini L,et al. Percutaneous ultrasound guided radiofrequency electroaut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small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Intervent Radiol 1993; 8: 97- 103. [3]Berber E, Herceg NL, Casto KJ, et al. 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ic tumors: prospective clinical evaluation ofablation size comparing two treatment algorithms.Surg Endosc. 2004 Mar;18(3):390-6. [4]Iannitti DA, Dupuy DE, Mayo-Smith WW, et al. Hepat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rch Surg. 2002 Apr;137(4):422-6; discussion 427. [5]Diethard Schmid, ochen Trübenbach, Jens Brieger, et al. Automated Saline-Enhanced 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Initial Resultsin Ex Vivo Bovine Livers .ARJ 2003 JANUARY ,180:163-165. [6]Alban L. Denys,Thierry De Baere,Viseth Kuoch,etal .Radio-frequency tissue ablation of the liver:in vivo and ex vivo experiments withfour different systems. Eur Radiol (2003) 13:2346-2352. [7]Elias D, Baton O, Sideris L, et al. Local recurrences after intraoperativ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a comparativestudy with anatomic and wedge resections. Ann Surg Oncol. 2004 May;11(5):500-5. [8]Livraghi T, Solbiati L, Meloni MF,et al . Treatment of focal liver tumors with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plicationsencountered in a multicenter study. Radiology. 2003 Feb;226(2):441-51. [9]Wissniowski TT, Hansler J, Neureiter D,et al . Activation of tumor-specific T lymphocytes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the VX2hepatoma in rabbits. Cancer Res. 2003 Oct 1;63(1荷9):6496-500. [10]Gasparini D,Sponza M,Marzio A,et al.Combined treatment,TACE and RF ablation, in HCC: preliminary results. Radiol Med(Torino).2002 Nov-Dec;104(5-6):412-20. [11]Kurokohchi K, Watanabe S, Masaki T,et al.Combined use of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effectiv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ar carcinoma. Int J Oncol. 2002 Oct;21(4):841-6. [12]Lin SM, Lin CJ, Chung HJ, et al. Power rolloff during interactiv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an enhance necrosis when treating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JR Am J Roentgenol. 2003 Jan;180(1):151-7. [13]陈敏华,杨薇,严昆等肝癌射频治疗计算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2月2日 第84卷 第3期:203-208. [14]Goldberg SN,Gazelle GS. radiofrequency tissue ablation:physical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for increasing coagulation necrosis.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1,48(38):359-67. [15]solbiati l, Goldberg SN,Ierace T, et al. Hepatic metastases: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cooled-tiplectrodes.Radiology.1997,205(2):367-73. [16]Elias D Sideris L, Pocard M, et al. Intraductal cooling of the main bile ducts during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events biliary stenosis. JAm Coll Surg. 2004 May;198(5):717-21. [17]Scott DJ, Young WN, Watumull LM ,et al.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laparoscopic vs open hepatic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SurgEndosc. 2001 Feb;15(2):135-40. [18]Sjolie E, Lango T, Ystgaard B,et al. 3D ultrasound-based navigation for 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ivermalignancies. Surg Endosc. 2003 Jun;17(6):933-8. Epub 2003 Mar 14. [19]Santambrogio R, Opocher E, Costa M,et al. Survival and intra-hepatic recurrences after laparoscopic radiofrequency of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J Surg Oncol. 2005 Mar 15;89(4):218-25; discussion 225-6. [20]Horkan C, Ahmed M, Liu Z, etal.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Effect of pharmacologic modulation of hepatic and renal blood flow oncoagulation diameter in a VX2 tumor model. J Vasc Interv Radiol. 2004 Mar;15(3):269-74. [21]Yamasaki T, Kurokawa F, Shirahashi H, et al.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during occlusion of hepatic blood flow:Comparison with standard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rapy .Cancer.2002 Dec 1;95(11):23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