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肠内营养策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ICU的营养支持策略 ppt课件

ICU的营养支持策略
PPT课件
1
提纲
■重症患者能量代谢的特点 肠外营养的利与弊 如何把握肠内营养的度
PPT课件
2
参与和调节应激反应的激素和介质
激素 胰高糖素 糖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 胰岛素* 生长激素*
细胞因子 TNF IL-1 IL-2 IL-6 INF
脂质介质 血小板活化因子 TXA2 白三烯B4 PGE2
PPT课件
27
《欧洲重症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肠内营养开始时间: 肠内营养应在患者入院后24~48h内给
予,并在其后的48~72h达到目标量。血 液动力学稳定并且胃肠道有功能的重症 患者应该早期(<24 h)给予适量的EN。
PPT课件
28
共识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 EN。 通常早期是指“进入ICU 24h或48h内”, 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EN禁忌证的情 况下开始。
肠外营养的不同阶段的认识
理念
变化: 静脉高营养(70) 全胃肠外营养(80) 胃肠外营养(00后)
观念
改变: 人工胃肠 营养支持 营养治疗
From Care To Cure.
PPT课件
11
营养治疗在治疗措施中的地位
在需要营养治疗的病人(危重、创伤、营 养不良……),营养治疗理应与其他治疗 同等重要。 --- 黎介寿
血供和氧和、内环境、微生态环境、营养要 素
PPT课件
31
胃肠功能评估
肠黏膜屏障功能_糖分子探针、血清标记物 胃排空能力_B超测残胃量、酚红排空试验 胃肠道蠕动功能_气囊记录法、应力传感器 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_右旋木糖吸收试验 胃肠道血流量_多普勒超声、胃粘膜张力仪 胃肠道功能复杂,尚无公认、统一的评价体系,不 能通过单一的指标评价,应通过多指标结合临床综 合评价!
PPT课件
1
提纲
■重症患者能量代谢的特点 肠外营养的利与弊 如何把握肠内营养的度
PPT课件
2
参与和调节应激反应的激素和介质
激素 胰高糖素 糖皮质激素 儿茶酚胺 胰岛素* 生长激素*
细胞因子 TNF IL-1 IL-2 IL-6 INF
脂质介质 血小板活化因子 TXA2 白三烯B4 PGE2
PPT课件
27
《欧洲重症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指南》
肠内营养开始时间: 肠内营养应在患者入院后24~48h内给
予,并在其后的48~72h达到目标量。血 液动力学稳定并且胃肠道有功能的重症 患者应该早期(<24 h)给予适量的EN。
PPT课件
28
共识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 EN。 通常早期是指“进入ICU 24h或48h内”, 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EN禁忌证的情 况下开始。
肠外营养的不同阶段的认识
理念
变化: 静脉高营养(70) 全胃肠外营养(80) 胃肠外营养(00后)
观念
改变: 人工胃肠 营养支持 营养治疗
From Care To Cure.
PPT课件
11
营养治疗在治疗措施中的地位
在需要营养治疗的病人(危重、创伤、营 养不良……),营养治疗理应与其他治疗 同等重要。 --- 黎介寿
血供和氧和、内环境、微生态环境、营养要 素
PPT课件
31
胃肠功能评估
肠黏膜屏障功能_糖分子探针、血清标记物 胃排空能力_B超测残胃量、酚红排空试验 胃肠道蠕动功能_气囊记录法、应力传感器 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_右旋木糖吸收试验 胃肠道血流量_多普勒超声、胃粘膜张力仪 胃肠道功能复杂,尚无公认、统一的评价体系,不 能通过单一的指标评价,应通过多指标结合临床综 合评价!
ICU患者的营养支持教学课件ppt

体组成成分,包括肌肉、脂肪和骨骼等。
膳食调查
02
了解患者近期的饮食习惯、食量和饮食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营
养不良的风险。
临床评估
03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患者的营
养状况,包括肌肉功能、免疫功能、心理状态等。
营养支持方案制定
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情和饮食习惯等,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能 量摄入、蛋白质摄入、脂肪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等。
营养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炎症 反应
营养支持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 影响
患者类型及病情分布
01
02
03
危重患者
需要长期卧床,无法自主 进食
创伤患者
由于意外事故造成多发性 创伤
大手术患者
经历大型手术,需要密切 监护和治疗
02
营养支持基础知识
营养需求量
1 2
估算标准
通常根据体重、身高和年龄来估算患者的营养 需求量,同时考虑疾病状态和活动水平的影响 。
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措施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
密切观察病人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胀 、腹泻等并发症的症状。
选择合适的营养液
选用低脂、低渗、高蛋白等适合病人的营 养液。
调整营养输注速度
根据病人耐受情况调整营养输注速度,逐 渐增加输注量。
关注病人全身状况
综合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如心肺功能、 肝功能等,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监测胃肠道反应
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出 现腹泻、腹胀、反流等胃肠道反应 ,应注意观察和处理。
保持营养液温度适宜
肠内营养液的温度应适宜,避免过 冷或过热,以免刺激胃肠道。
肠内营养的护理-PPT课件全文

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
高血 糖
• 高血糖的原因
• 危重病人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 营养液滴速过快 • 胰岛素抵抗…
ICU患者即使无糖尿病史,在应激情况下 也常伴有高血糖,并且难以控制
高血糖的护理及治疗
• 加强血糖的监测 • 营养液用肠内营养泵持续匀速输入 • 严格控制血糖在目标血糖4.4~7.8 mmol/L
范围内 • 注意防治低血糖(定义为<2.3mmol/L)
1. 赵学英, 阙呈立, 邓兰芬. 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8, 43卷(1)
肠内全营养治疗是疾病治疗的基础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2 维护胃肠道功能; 3 保护肝脏功能; 4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低高分解代谢; 6 经济又安全。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1 提供足够的能量;
2 提供安全、平衡、完全的营养素和
微营养素;
3 提供正常生理所需的多种膳食纤维
4
和谷氨酰胺;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有利于
肠内营养的护理
适用人群
胃肠道功能尚好的患者: 1. 急、慢性胰腺炎 2. 肠瘘 3. 大型胃肠手术患者 4. 肝移植、肝外伤、肝硬化 5. 短肠综合征 7. 溃疡性结肠炎 8. 脑损伤
临床治疗,从肠内全营养治疗开始 1 全面、均衡,符合生理; 2 维护胃肠道功能; 3 保护肝脏功能; 4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降低高分解代谢; 6 经济又安全。
肠内营养的护理原则
--管道护理
• 妥善固定管道,防止导管移位、脱出
• 胃造口及空肠造口处的敷料应每隔 2-3日更换1次
• 定期冲洗管道,连续输注营养液时,应 每4-6小时用无菌水冲洗喂养管1次。每日 输注完毕,应用无菌水冲洗管道。
ICU病人营养支持PPT课件

早期、有效的营养支持能 够改善病人预后,缩短 ICU住院时间,提高生存 率。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 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经济负担。
02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类型
肠内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通过口服途径给予营养补充剂, 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管饲营养
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空 肠造瘘管等管道,将营养液直接 输送到消化道内。
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转换。
营养剂的选择与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适当的营养剂,并进行
适时调整。
05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
代谢并发症
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 感染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 等。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肺部 感染、肠道感染等,评估营养支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营养支持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
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选择与转换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改进
新型肠外营养输注技术将进一步减 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方向
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研究营养支持如何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支 持方案提供依据。
营养支持与肠道微生态
研究肠道微生态在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作用,探索如何通过调整肠 道微生态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降低医疗成本
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降低 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 会的经济负担。
02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类型
肠内营养支持
口服营养补充
通过口服途径给予营养补充剂, 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管饲营养
通过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或空 肠造瘘管等管道,将营养液直接 输送到消化道内。
方式,并在必要时进行转换。
营养剂的选择与调整
03
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代谢状况,选择适当的营养剂,并进行
适时调整。
05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胃肠道并发症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
代谢并发症
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并发症与处理
• 感染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 等。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肺部 感染、肠道感染等,评估营养支持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
营养支持方案的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
者的营养需求。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选择与转换
02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状况,选择适当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肠外营养的改进
新型肠外营养输注技术将进一步减 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存率。
icu病人营养支持的研究方向
营养支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研究营养支持如何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制定更合理的营养支 持方案提供依据。
营养支持与肠道微生态
研究肠道微生态在营养吸收和代谢中的作用,探索如何通过调整肠 道微生态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可修改版ppt]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34591576a20029bc642d79.png)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肠外营养 vs. 肠内营养:生存率
30项随机对照研究组成的荟萃分析证明接受早期肠外营养 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间的总生存率相当 (死亡风险差异 RD= -0.6%, p=0.4)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 选择
重症医学与营养支持概念的发展
重症医学
定义
对住院患者发生的危及器官功能和生命的急性病理生理变化进行 全方位支持和综合治疗的学科
关键
保护和改善全身与各器官的氧输送并使之与氧消耗相适应
目的
维持全身与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
手段
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手段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演变
早期
侧重于对热 卡和多种基 本营养素的 补充
现代
超越了以往提供能量、恢复“正 氮平衡”的范畴,而通过代谢调 理和免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持 向功能支持发展,发挥着“药理 学营养”的重要作用,成为现代 危重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型
急性重症胰腺炎
高分解代谢,很快出现严重负氮平衡和 低蛋白血症,糖利用率及糖耐量降低
急慢性呼吸衰竭
代谢率高,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心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低蛋 白血症等心脏恶病质表现
肠外营养 vs. 肠内营养:生存率
30项随机对照研究组成的荟萃分析证明接受早期肠外营养 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间的总生存率相当 (死亡风险差异 RD= -0.6%, p=0.4)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 选择
重症医学与营养支持概念的发展
重症医学
定义
对住院患者发生的危及器官功能和生命的急性病理生理变化进行 全方位支持和综合治疗的学科
关键
保护和改善全身与各器官的氧输送并使之与氧消耗相适应
目的
维持全身与各器官组织的新陈代谢
手段
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手段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演变
早期
侧重于对热 卡和多种基 本营养素的 补充
现代
超越了以往提供能量、恢复“正 氮平衡”的范畴,而通过代谢调 理和免疫功能调节,从结构支持 向功能支持发展,发挥着“药理 学营养”的重要作用,成为现代 危重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型
急性重症胰腺炎
高分解代谢,很快出现严重负氮平衡和 低蛋白血症,糖利用率及糖耐量降低
急慢性呼吸衰竭
代谢率高,体重减轻是营养不良的标志
心功能不全
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体重下降,低蛋 白血症等心脏恶病质表现
SCCMASPEN重症患者营养指南解读 肠内营养 PPT

E选择合理的肠用哪种配方?
• 建议ICU患者开始EN时选择标准的聚合配方 制剂(以整蛋白为氮源的制剂,区别于以 短肽、氨基酸为氮源的制剂)
肠内营养的制剂选择
配方
整蛋白配方
预消化配方
单体配方 免疫营养配
方 匀浆膳
碳水 化合物 双糖
如果有条件且不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时,建议 应用间接测热法(IC) 确定能量需求。
当没有IC时,建议使用已发表的预测公式或基于 体重的简化公式(25–30 kcal/kg/ day)确定能量需求
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是测定机体在一定时间内的O2耗量和CO2的产生量来推算呼吸商,根据相应 的氧热价间接计算出这段时间内机体的能量消耗。实际应用中,因受试者食用的是混合膳食,此时 呼吸商相应的氧热价(即消耗 1 L O2产生的能量)为 20.2 kJ(4.83 kcal),只要测出一定时间内氧 的消耗量即可计算出受试者在该时间内的产能量。 产能量 = 20.2(kJ / L)× O2(L)
• 建议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降低误吸与VAP的风险。对于接受 EN且有气管插管的所有ICU患者,床头应抬高30-45度,每 日2次使用氯己定进行口腔护理。
D耐受性监测及肠内营养是否充足
• 如何评估ICU患者EN相关性腹泻?
• 建议不要因ICU患者发生腹泻而自动中止EN,而应 继续喂养,同时查找腹泻的病因以确定适当的治 疗。
2016年2月,美国重症医学会和美国肠外肠内 营养学会发布了新的重症患者营养指南
内容
●营养评估 ●肠内营养的时机 ●肠内营养的用量 ●肠内营养是否耐受和充足 ●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
营养风险评分NRS
NUTRIC评分量表(无IL-6版)
APACHE Ⅱ评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患者肠内营养的选择策略
[演讲姓名] [演讲时间] [演讲地点]
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
ICU患者
免疫功能损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不良
换气动力损害
换气依赖延长
呼吸肌衰弱
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肠的屏障功能
肠道菌群
sIgA
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未得 到有效控制情况下,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主要内容
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肠内营养护理及注意事项
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
长达10年的外科ICU营养支持的研究报告
“If the gut function, use the gut ! If enteral nutrition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can be saved.”
“如果肠道有功能,就可以使用肠道,如果可以有 效地使用肠内营养,这个重危病人就有救了。”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早期肠内营养比延迟肠内营养的优势小结
生存
52%
任何感染
-28%
吻合开裂
-47%
与延迟肠内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能明 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 减少住院费用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 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指:进入ICU24小时或48小 时内,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 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Mette M. Berger, MD,Ph.D.,DEAA A 10-Year Surve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 surgery ICU:1986--1995
Nutrition 13;1997(10):870-877
肠内营养的应用指征
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 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 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Q: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哪个更好?
生物屏障 免疫屏障 化学屏障
肠粘膜上皮细胞、缺血、 通透性增加
机械屏障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1
2
3
4
5
4.4
整蛋白
2.8
游离
氨基酸
0.5
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 状态,人和动物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部分 是蛋白质,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含量很少。
短肽对氮平衡的改善速度
9 是游离氨基酸制剂的 倍 是整蛋白的1.6倍
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
-1.2天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应用,应积 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功能不能应用或应用不足, 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
Koretz RL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7; 102:412-429.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Lewis SJ et al, BMJ 2001; 323:1-5.
主要内容
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肠内营养护理及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
Enteral Nutrition (Amino Acid)
指南推荐:
ICU患者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通常早期 EN是指“ 进入 ICU 24h或 48h内” , 并且血流动力学稳 定、 无EN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口服散剂 口服液体剂
口服散剂 口服液体剂
人体内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过程
(胃)
经胃蛋白酶等消化 分解成多肽
(整蛋白)蛋白质
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 蛋白质合成
(肝脏)
(小肠)
经胰蛋白酶等消化 分解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
短肽和游离氨基酸 经刷状缘吸收进入门静脉
(以短肽吸收为主)
短肽吸收是蛋白吸收的主要途径
游离氨基酸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百普系列)
Enteral Nutrition (Short Peptide)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
Enteral Nutrition (Intracted-Protein)
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剂
Enteral Nutrition (Disease Specific)
剂型
口服散剂
口服散剂 口服液体剂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的优势小结
生存 感染并发症 高血糖 住院时间
-0.6%
-8%
-30%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重症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给予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延迟营养支持将导致重症患者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并难以为后 期的营养治疗所纠正 营养摄入不足和蛋白质能量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与血源性感 染相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短肽
67%
蛋白质在正常人体 中的吸收形式主要 为短肽 (67%), 其次为游离氨基酸 (33%),而非仅仅 游离氨基酸。
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吸收及改善营养状况
0
短肽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氮平衡的改善速度(g/day)
[演讲姓名] [演讲时间] [演讲地点]
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
ICU患者
免疫功能损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营养不良
换气动力损害
换气依赖延长
呼吸肌衰弱
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肠的屏障功能
肠道菌群
sIgA
严重肝功能障碍、肝性脑病、严重氮质血症、严重高血糖未得 到有效控制情况下,营养支持很难有效实施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主要内容
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肠内营养护理及注意事项
营养支持治疗的途径
长达10年的外科ICU营养支持的研究报告
“If the gut function, use the gut ! If enteral nutrition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can be saved.”
“如果肠道有功能,就可以使用肠道,如果可以有 效地使用肠内营养,这个重危病人就有救了。”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早期肠内营养比延迟肠内营养的优势小结
生存
52%
任何感染
-28%
吻合开裂
-47%
与延迟肠内营养比较,早期肠内营养能明 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 减少住院费用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 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指:进入ICU24小时或48小 时内,并且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 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Mette M. Berger, MD,Ph.D.,DEAA A 10-Year Surve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A surgery ICU:1986--1995
Nutrition 13;1997(10):870-877
肠内营养的应用指征
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 食的重症患者,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 只有肠内营养不可实施时才考虑肠外营养 Q: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哪个更好?
生物屏障 免疫屏障 化学屏障
肠粘膜上皮细胞、缺血、 通透性增加
机械屏障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意义
促进伤口愈合
改善消化道结构
营养支持 治疗的意义
减少损伤的 分解代谢反应
降低并发症率
改善临床结果
缩短住院期
减少相关花费
Heyland DK et al, JPEN 2003; 27(5):355-373.
1
2
3
4
5
4.4
整蛋白
2.8
游离
氨基酸
0.5
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与排出量之间的平衡 状态,人和动物食物中的含氮物质绝大部分 是蛋白质,非蛋白质的含氮物质含量很少。
短肽对氮平衡的改善速度
9 是游离氨基酸制剂的 倍 是整蛋白的1.6倍
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
-1.2天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应用,应积 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功能不能应用或应用不足, 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
Koretz RL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7; 102:412-429. Peter JV et al, J Crit Care Med 2005; 33(1):213-220.
Lewis SJ et al, BMJ 2001; 323:1-5.
主要内容
常见ICU患者的类型及代谢特点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背景 ICU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选择策略 肠内营养治疗的途径 肠内营养护理及注意事项
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剂
Enteral Nutrition (Amino Acid)
指南推荐:
ICU患者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时应尽早开始肠内营养
通常早期 EN是指“ 进入 ICU 24h或 48h内” , 并且血流动力学稳 定、 无EN禁忌证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口服散剂 口服液体剂
口服散剂 口服液体剂
人体内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过程
(胃)
经胃蛋白酶等消化 分解成多肽
(整蛋白)蛋白质
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 蛋白质合成
(肝脏)
(小肠)
经胰蛋白酶等消化 分解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
短肽和游离氨基酸 经刷状缘吸收进入门静脉
(以短肽吸收为主)
短肽吸收是蛋白吸收的主要途径
游离氨基酸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百普系列)
Enteral Nutrition (Short Peptide)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
Enteral Nutrition (Intracted-Protein)
疾病特异型肠内营养剂
Enteral Nutrition (Disease Specific)
剂型
口服散剂
口服散剂 口服液体剂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的优势小结
生存 感染并发症 高血糖 住院时间
-0.6%
-8%
-30%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重症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给予营养支持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延迟营养支持将导致重症患者迅速出现营养不良,并难以为后 期的营养治疗所纠正 营养摄入不足和蛋白质能量负平衡与发生营养不良与血源性感 染相关,直接影响患者预后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到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短肽
67%
蛋白质在正常人体 中的吸收形式主要 为短肽 (67%), 其次为游离氨基酸 (33%),而非仅仅 游离氨基酸。
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吸收及改善营养状况
0
短肽
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氮平衡的改善速度(g/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