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分考试题目和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与常规药物分析相比,体内药物分析有哪些特点?

体内药物分析(Biopahrmaceutical Analysis),是一门新兴学科,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也是现代药学的创新、延伸和发展。体内药物分析旨在通过各种分析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数量与质量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代谢方式和途径等信息。

特点:

a干扰杂质多:生物样品中含有的蛋白质、内源性物质和药物的代谢产物都会干扰分析测定,样品一般需经过分离、净化才能进行分析。

b样品量少(ng/ml — ug/ml),不易重新获得。在测定前需要浓缩、富集。

C由于药物浓度低,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专属性要求高。

d要求较快提供结果(临床用药监护,中毒解救等)

e要有可以进行复杂样品分析的设备。

f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不太容易。

g有时由于浓度太低,需要测定其缀合物及代谢产物。

②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当药物进入体内后,大多数药物借助血液分布到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药物进入体内到产生一定的血药浓度,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而这一系列过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药理效应。

1)机体因素

a生理因素(年龄、性别、妇女妊娠等)

年龄:婴幼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全,影响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动参数与成人不同。老年人——机体各组织生理功能退化,胃酸分泌减少,血中白蛋白浓度下降,肝肾血流量减少,药酶活性下降。

性别:妇女因激素水平影响生理功能,在药物吸收、蛋白结合率,分布容积及代谢方面与男性有所不同。

2)病理因素

胃、肠道疾病——影响吸收,肝脏疾病——影响代谢,肾脏疾病——影响排泄

3)遗传因素(代谢酶活性差异)

酶活性有先天差异,用药个体代谢有快型和慢型之分,如乙酰基转移酶

4)药物因素

a剂型因素

药物的粒子大小、晶型、辅料、工艺等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度。(例地高辛、苯妥英钠)b手性药物对映体相互作用

药效学和药动学相互作用(拮抗或协同作用),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和受体对两对映体的选择性作用。

5)环境因素

a化学物质和合并用药

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大气污染,烟,酒,茶,食品添加剂等

b人体昼夜节律、营养和精神状态

营养不良对药物作用敏感

精神忧郁对药物反应较重

综上所述,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很多,同一种给药方案难以对每一个病人都达到理想的治疗

效果。因此,为做到用药安全、合理、有效,必须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这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以血药浓度为指标,达到个体化用药。

③试述体内药物分析在药学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

a.在新药评价和新药开发中的意义

①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人们已认识到要达到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不仅要从管理、生产、应用等各环节对药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而且还需进行临床药理学和临床药学的研究,给新药一个确切的评价。

②代谢物研究——为设计和发现新药提供信息

部分药物生物转化后的代谢产物较原型药物活性更高,故可利用药物代谢的知识来设计新药或对原型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从而产生新的作用特点的药物。

③对药物及其制剂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也是设计新剂型的基础

④要开展以上研究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体内微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离分析方法。

b.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

药物进入体内后,大多数药物借助血液分不到作用部位或受体部位,当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

临床上的合理用药、个性化给药都与血药浓度的检测密切相关。

④常用生物样本有哪些?如何采集、储存。

1)血液

采集:待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均匀后取样,从静脉采血。

制备:

血浆(plasma):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离心——上清液(淡黄色)

血清(serum):全血静置一段时间——离心——上清液(淡黄色)

全血(whole blood):全血 + 抗凝剂(肝素等)——混合

储存:采血后即使分离,不超过2h,分离后置于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若不予先分离,血凝后冰冻保存;短期4℃,长期-20℃。

2)尿液:尿中药物以原型、代谢物或缀合物形式存在。

采集:自然排尿,常用涂蜡的一次性纸杯或玻璃杯

制备:尿液加入适当的防腐剂于储尿瓶

储存:主要成分是水、尿素、盐类,易长细菌,短期可置4℃冷藏或加防腐剂,若保存时间长则需冷冻(-20℃)保存。

3)唾液

采集:漱口15min后,用插入漏斗的试管收集口内自然流出或经舌在口内搅动后流出的混合唾液采集时间至少10min

制备:唾液除去泡沫部分——放置分层——离心——上清液。

储存:4℃以下保存

冷冻的样品测定时需解冻,最好一次性测定完毕,不要反复冷冻-解冻-冷冻-解冻,以免药物含量下降。

⑤生物样品测定前为什么要除去蛋白质?除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去蛋白质的意义:使结合型药物释放出来,以便测定药物的总浓度;得到较“干净”的提取液,减少乳化,消除对测定的干扰;保护仪器,延长使用期限。

常用的方法:

1)蛋白质沉淀法

a生成不溶性盐

加入酸类(TCA、HClO4等)

加入重金属盐(Zn2+、Cu2+、Ag+)

b盐析和脱水

加入中性盐((NH4)2SO4、NaCl )

加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甲醇、乙腈、丙酮)

c组织酶消化法(蛋白水解酶)

酶消化法是在一定的pH范围、一定的温度和一定的反应时间下完成的。

其特点是:水解条件温和,水解效率高,无乳化生成。

有时可合用一些蛋白酶增活剂,以减少酶用量和缩短消化时间。

d超滤法 e加热法:热变性蛋白质

⑥影响液-液提取和液-固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液-液提取

1)水相pH

碱性药物:PH高于药物的pKa 2~3单位;酸性物质:<pKa 2~3单位

2)提取溶剂

提取溶剂的选择既要考虑提取的选择性,同时也要考虑操作是否方便,在满足提取效率的同时选取极性尽可能小的溶剂,使既有合适的回收率,又可将干扰物质降到最低。

一般可根据相似相溶原则进行选择,选择沸点低的溶剂。

当样品中药物性质未知时,可用乙醚、氯仿分别作为酸性和碱性药物的提取溶剂。

3)离子强度

在水相中加中性盐,如NaCl,可增加离子强度,使溶液中水分子与无机离子强烈缔合,导致与药物缔合的水分子减少,使药物在水相中溶解度变小,有利于有机溶剂提取。

4)有机相和水相体积 1:1或2:1

液-固提取

分离度和回收率是反映提取效率的重要指标,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

1)洗脱液流速——流速太快,分离度下降,样品流失,回收率低,重现性差。

2)样品装载量——有效装载量取决于被测物的容量因子、固定相量和样品浓度。过载,导

致样品流失。

3)样品的前处理

血样——血清、血浆可直接上样进行固相萃取,但若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会降低萃取回收率

⑦如何根据所取样本、待测物的理化性质设计前处理方法?举例说明。

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存在形式。首先是药物的酸碱性质(pK。)、未电离分子的亲脂性、挥发性等物理参数。这些涉及药物的提取性质、是否会有挥发损失以及能否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药物的光谱特性及官能团性质涉及分析仪器的选择以及是否需要进行化学衍生化和是否需要应用特殊检测器。药物的化学稳定性也涉及样品处理条件的选择。同时应注意药物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及血浆蛋白结合率数值,以便采取适宜的预处理方法。

选用的生物样品类型样品预处理应根据所选用的待测生物样品的类型不同而变化。如血浆、血清常需去除蛋白质然后提取,而唾液样品则主要采用离心沉淀除去粘蛋白,取上清液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