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用建筑结构节能设计

合集下载

浅议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

浅议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

浅议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的设计方式。

节能设计既能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首先,建筑结构中的绝热设计是一种常见的节能设计方法。

通过选用合适的绝热材料和构造方式,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上形成有效的隔热层,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和室外热量的传入。

在炎热的夏季,绝热设计可以降低空调能耗,使室内保持较低的温度;在寒冷的冬季,绝热设计可以减少供暖能耗,保持室内温暖。

此外,绝热设计还能减少热桥效应,避免冷热空气对流,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

其次,建筑结构中的自然通风和采光设计也是一种重要的节能设计方法。

通过设置通风口、天窗、阳台等设施,利用自然风力和自然光线,降低人工供暖和照明的能耗。

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排除室内的湿气和有害气体,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自然采光可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源,减少室内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和能耗。

此外,自然通风和采光还能改善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增强居住者的舒适感和健康水平。

第三,建筑结构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节能设计方法。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能源在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设备,将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电能或热能,满足建筑物的能源需求。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最后,建筑结构中的智能控制设计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法。

通过安装智能灯光控制系统、智能空调控制系统、智能窗帘控制系统等设备,实现对建筑物的能源使用进行智能化管理。

智能控制设计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光照强度、人员活动等因素自动调整室内的照明、空调、通风等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能耗,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中的节能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建筑的整体规划、结构设计、围护结构、供暖通风、照明采光等多个方面。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随着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节能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结构设计是决定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1.使用节能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使用节能材料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传统建筑结构材料如混凝土和钢材能量消耗较大,并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而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钢材等,不仅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而且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优化结构布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结构布局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措施。

通过调整柱、梁等结构的位置和布置方式,可以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建筑物的自重,从而减少能耗。

3.采用组合结构采用组合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节能措施。

通过使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等不同类型的结构材料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结构材料的优点,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量,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4.考虑建筑物功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建筑物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例如,将厨房和洗衣间等热源集中布置在一起,可以减少输送热量的损失。

5.优化采光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采光设计是一种能有效减少建筑物能耗的节能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门窗、天窗、面窗等,可以增加建筑物的自然采光,减少对电照明的依赖,从而降低能耗。

6.采用节能隔热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节能隔热材料是一种常见的节能措施。

通过使用保温板、断桥铝等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热量传输,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7.考虑建筑物的气候适应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考虑建筑物的气候适应性是一种重要的节能措施。

通过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形状,优化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屋顶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物与外界气候的能量交换,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浅议民用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浅议民用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浅议民用建筑中的节能设计摘要: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建筑节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民用建筑中更要注重建筑节能的设计。

本文在民用建筑中的几个方面来阐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居住环境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紧张,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人们都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环保节能的概念已经逐渐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推行在节能环保上,建筑行业应该首当其冲,把其理念融入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温室效应、减少大气污染、改善人的居住环境。

民用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更成为一项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在就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谈谈民用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一、墙体设计我国建筑行业一般都采用的是实心黏土砖作为墙体材料,保温要求主要是用增加砌筑厚度来满足,这对于能源和土地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在节能的前提下,对于复合墙体和空心砖墙技术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绝热材料主要有矿棉、岩棉、聚苯乙烯、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

(一)各种体系均有其优缺点,目前对于住宅我们常采用的为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及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

1、采用B1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保温材料,以玻纤网为加强层,以胶料和水泥混合为胶黏剂,以纯丙烯酸弹性涂料为两层,外突防污染罩面组成,具有良好的粘接、装饰、防水性能、施工简便、灵活。

2、无水泥基聚苯板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以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保温材料,以粘接或粘钉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外墙上,以无水泥高弹性纤维增强抹灰胶复合高强度纤维网格布为增强防护面层,以抗开裂,抗撞击性能好的厚质涂料,专用柔性面砖等材料为饰面层构成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防护面层具有较高的抗开裂性、抗冲击性、耐候性和低吸水率等特点。

(二)目前复合墙有三种做法:1、内保温,将绝热材料复合在外墙内侧。

目前,此方法应用较广泛,其施工简易;2、中间保温,就是指在外墙和内墙中间设绝热材料,从而取得良好的保温性,但是,为了避免内部空气对流,必须填充密实;3、外保温,在承重墙外侧复合绝热材料,此方法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居住也比较舒适,但是必须保证这些保温材料要能够承受得住日晒雨淋和冰冻的侵袭。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2、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3、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4、两层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5、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探析全文总字数:20292 字篇一: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摘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和主要的施工方法,从供热规划、调节水力平衡、降低热损失、推广分户计量等方面,阐述了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技术,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既有建筑加上每年新建房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建属于高能耗类建筑,其单位面积的采暖耗能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3倍以上,加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产业在我国的潜力巨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民用建筑在其使用当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体现的功能性能耗,例如制冷、供热、给排水、建筑照明、家用电器、通风、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供暖、制冷、通风这三项的能耗量,几乎可以占到总建筑耗能的2/3左右。

建筑节能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购了空调等设备,住宅越来越舒适的同时,所消耗的能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相对较差,供热系统效率也不高,这样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热期间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这个矛盾现在已经十分突出,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都有了较强的意识,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各地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同,也导致了此项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民用建筑中结构节能设计探讨

民用建筑中结构节能设计探讨

民用建筑中结构节能设计探讨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节能也成为了新的热门话题。

而在民用建筑中,结构节能设计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探讨。

首先,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应该注重设计材料的选择。

在当前的市场中,环保高效的建筑材料已经成为了主流。

我们可以选用一些钢筋混凝土等高强度材料,以及一些新型墙板,比如说保温板等。

这些材料不仅相对环保,而且可以有效的缓解建筑内部温度变化过快的问题。

其次,建筑外立面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外立面应该采用一些隔热的设计,以有效的保证建筑室内的温度。

例如可选择保温材料制造室外墙体,这样可以减缓墙体与室外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异,进而减弱热传递,起到保温作用。

另外,建筑的采光设计也会对建筑整体的能耗产生重大影响。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使得建筑在日间更好地利用自然光,而减少人为照明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能耗。

同时,室内墙体的涂料颜色、窗户的形式、尺寸以及窗框的材质等都是会影响采光的因素,这些因素也需要在节能设计中考虑到。

最后,建筑中的空调系统也是这个话题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一环。

在选用空调装置时应尽可能选用节能的空调,同时也需要对采用的空调进行安装、使用和维护等各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和服务,以使得空调系统可以更好地发挥节能的作用。

总之,结构基础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过程,需要考虑到很多的技术和要素。

但是,如果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和要求,持续不断的提升设计水平,相信能够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推动建筑节能发展。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节能专篇-结构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实施节能措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使用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些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的能源消耗影响巨大。

例如,使用轻钢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轻量化结构可以降低建筑物整体质量,减小了地基荷载,减少了施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施工速度。

此外,适当采用大跨度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也有助于减少建筑的能耗。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场地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

第二,提高结构的保温性能。

结构的保温性能对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加强结构的隔热,可减少建筑物在冷热季节内因传热引起的能耗。

例如,在结构中加入保温材料,如外墙外保温板、屋面保温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热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此外,适当使用保温窗、隔热门等也是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的有效手段。

第三,优化结构的通风设计。

通风是建筑能量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室外新鲜空气,减少对空调的依赖。

例如,在结构设计中,可增加自然通风设备,如风口、空调附属设施等。

此外,建筑结构中加入通风井、通风塔等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

对于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屋顶风力发电、立面曲线设计等手段,利用风能进行通风。

第四,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

结构材料的使用量直接影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同时提高材料的效果。

例如,适当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如钢材、轻质砖等,以减少结构材料的用量。

此外,可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以提高结构材料的使用效果。

第五,合理利用结构的太阳能和地热能。

太阳能和地热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减少建筑的能耗。

节能建筑中的建筑结构设计

节能建筑中的建筑结构设计

节能建筑中的建筑结构设计在节能建筑中,建筑结构设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布局和绝热设计三个方面探讨节能建筑中的建筑结构设计。

一、材料选择在节能建筑中,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考虑材料的隔热性能。

优质的隔热材料可以有效地阻挡热量的传递,减少建筑内外温度差异,降低室内空调的使用频率。

其次,要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如高性能保温板、岩棉等,以减少能量损失。

此外,还应注意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选择可以循环利用、回收再利用的材料。

二、结构布局在节能建筑的结构布局中,应尽量减少冷、热桥的形成。

冷、热桥是指建筑结构中导热性能较高的部位,容易形成能量损失的通道。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细节处理,可以减少冷、热桥的产生,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同时,应合理布置建筑中的通风口和采光窗,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效果,减少人工供暖和照明的需求。

三、绝热设计绝热设计是节能建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高建筑外墙、屋顶和地面的绝热性能,减少外界环境对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绝热设计的关键是隔热层的设置和细节处理。

保证隔热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避免热量的泄漏,是绝热设计的基本要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绝热材料、采用多层隔热结构等方式提高建筑的绝热性能。

总结起来,节能建筑中的建筑结构设计涉及材料选择、结构布局和绝热设计三个方面。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减少冷、热桥的形成、优化绝热设计,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节能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节能建筑的研究和推广,以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水平。

略析民用建筑结构节能设计

略析民用建筑结构节能设计

略析民用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空气恶化问题的加剧以及人类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入,建筑节能研究已从减少能量消耗,转向积极地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建筑物对环境综合效益的关注[1]。

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民用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建筑物的能耗是由其围护结构的冷风渗透和热传导两方面造成的。

民用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指墙体、屋面、窗户(玻璃幕墙)、外遮阳设施等。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作用是防热御寒,使室内受到遮护,形成温暖、舒适的环境,以不受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

房屋内外的热流方向在冬季和夏季截然不同,但都要求外围护结构具有绝热的性能,使流出或流入的热量减少。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在减少建筑物冬季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夏季空气渗透得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物内部得热。

建筑的围护结构直接影响民用建筑的能耗,据调查,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占建筑采暖热耗的1/3以上。

1.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1.1建筑规划阶段的节能设计在建筑规划阶段,建筑的节能设计应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以利于改善热环境。

在建筑的平面布局方面,朝向的选择特别重要。

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人室内,以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应尽量减少太阳对室内及外墙面的直射,并具备良好的通风。

因此,从节能和热环境两方面考虑,建筑物应避免东西向,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为好。

若不能都为南北向,应将主要房间设在冬季背风和朝阳的部位,以减少围护结构散热量的影响。

同时,还应注意建筑间距与节能的关系,使建筑南墙的太阳辐射面积在整个采暖季节中不因其他建筑的遮挡而减少。

1.2建筑设计阶段的节能设计(1)在建筑设计中,应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适当控制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面积之比(即建筑体型系数),以减少建筑面的宽度,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

(2)建筑外形应选用长条型,避免使用体型复杂、凹凸面过多的塔式住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用建筑结构节能设计
发表时间:2016-10-13T14:54:05.17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作者:曾凡熙
[导读] 努力使建筑能耗最低化,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沈阳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做为我国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在能源消耗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当下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节能建筑做为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被提上日程。

本文主要从墙体、门窗、屋顶及其它围护结构等方面,探讨了民用建筑设计的节能技术,以期望对建筑设计师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被破坏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能源的短缺已不容忽视,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已受到世界性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亦不例外。

因此,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

1民用建筑结构节能的技术原理
建筑物的能耗是由其围护结构的冷风渗透和热传导两方面造成的。

民用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指墙体、屋面、窗户(玻璃幕墙)、外遮阳设施等。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作用是防热御寒,使室内受到遮护,形成温暖、舒适的环境,以不受室外气候变化的影响。

房屋内外的热流方向在冬季和夏季截然不同,但都要求外围护结构具有绝热的性能,使流出或流入的热量减少。

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在减少建筑物冬季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夏季空气渗透得热量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和建筑物内部得热。

建筑的围护结构直接影响民用建筑的能耗,据调查,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占建筑采暖热耗的1/3以上。

因此,对于民用建筑物来说,节能的主要途径是:应从墙、门、窗、顶等围护结构着手,通过逐步优化围护结构设计,尽量减少其能量散失,更好地满足保温、隔热、透光、通风等各种需求,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2民用建筑规划阶段的节能设计
在民用建筑规划阶段,节能设计应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布局、体型、间距、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

在朝向方面,从节能和热环境两方面考虑,建筑物应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避免东西向,以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为好,对争取日照有利。

如果不能为南北向,将主要房间设在冬季朝阳和背风的方向,以减少围护结构散热量的影响。

在建筑布局方面,应建立气候防护单元,形成优化微气候的良好界面。

节能建筑的形态要求体形系数小(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面积之比),尽量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

建筑物平面形式应平整、简洁,外形应选用长条型,避免使用凹凸面过多、体型复杂的塔式建筑。

在节能规划中,不宜采用点式住宅和单元式住宅错位拼接,以防止形成较长的外墙临空长度而不利于节能。

同时,还应注意建筑间距与节能的关系,间距的确定首先要以能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为前提,使建筑南墙的太阳辐射面积在整个采暖季节中不因其他建筑的遮挡而减少。

3民用建筑结构节能的主要措施
3.1 民用建筑规划的节能设计
3.1.1 合理选址
民用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

建筑设计中,既要使建筑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适宜的微气候环境,为民用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3.1.2 正确选择朝向
日照及朝向选择的原则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

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会历史文化、地形、城市规划、道路、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满足夏季防热和冬季保温是困难的,因此,只能权衡各个因素之间的得失,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出这一地区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较好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3.2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组成部分(屋顶、外墙、门和窗、遮阳等设施)的设计对建筑能耗与用户所处热舒适环境有根本的影响。

一般增大围护结构的费用仅为总投资的 3%~6%,而节能却可达 20%~40%。

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可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可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热环境得以改善,从而减少建筑冷、热消耗。

3.2.1 屋顶节能
屋顶是住宅第五立面,对民用建筑造型起着重要作用。

住宅做斜坡顶屋面,可借助屋面坡度与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点,可再降低住宅顶层的层高。

在维持平屋面住宅日照间距的条件下,既取得了改变建筑轮廓、有效地解决了屋面防水和扩大屋顶部位使用空间的效果;也减少了住宅之间的日照间距,节约了建设用地。

平屋顶可采用北向的退台,既获得露天活动空间,也可缩小日照间距。

3.2.2 墙体节能
墙体是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功能主要是承重、防水、防潮、隔热、保温。

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一般情况下,单一墙体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保温、隔热要求,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

其一般做法是,用砖或钢筋混凝土作承重墙,并与绝热材料复合。

3.3 民用建筑材料节能设计
合理选用民用建筑节能材料也是全面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用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健康、高效、经济、节能的原则。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新型高效材料不断被研制并应用到民用建筑设计中去,更好地起到节能效果。

另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掘出一些地方节能材料,更好地应用到建筑节能中去。

3.4其他节能措施?
3.4.1 与室外接触的楼板。

常见的与室外接触的楼板有挑板、过街楼等,进行保温节能设计时应注意:与室外接触的楼板通常有梁,如不对其作保温,则需对其会否造成冷桥进行计算;立面设计的凸窗的窗顶、窗台板板应作保温。

3.4.2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是建筑外观设计重要的创作手段。

它有高耗能的缺点。

节能设计规范对玻璃幕墙高隔热节能性能有严格规
定,会大大增加玻璃幕墙的造价,应淘汰低档产品,避免玻璃幕墙的滥用。

玻璃幕墙分为不透明和透明两种,对不透明部分,可以在幕墙和建筑构件之间设保温材料,类似于外保温。

对透明部分,节能措施可以采用Low-E玻璃、中空玻璃、断热金属型材等。

3.4.3 遮阳设施。

遮阳设施是窗、玻璃幕墙的配套设施,这对于调节日照、节省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开窗面积越大,遮阳要求越高。

遮阳方式分玻璃外遮阳和自遮阳两种。

外遮阳包括遮阳百页窗、遮阳构件(挑板)等。

与窗配套的百页窗技术简单,在欧洲被广泛使用。

玻璃自遮阳就是降低玻璃的透射率,例如镀膜玻璃、着色玻璃。

4 结束语
保护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能源、削减能源负荷是新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民用建筑设计中应用节能技术是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最好回应,节能民用建筑将成为今后民用建筑设计的主打方向,民用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新方向已成为我们既定的基本国策,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从实际出发,设计出与实际生活和社会相适应的设计,努力使建筑能耗最低化,大力发展节能建筑,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加平,武六元.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01
[2]周炜.小议建筑节能设计[J]陕西建筑,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