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面文化看班级文化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一个课题。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大家想必都不陌生。每一位班主任都在班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不断努力着,从教室的卫生整洁到班规班训的建立再到丰富多彩的墙面布置与班会活动,方法越来越多,越来越“花哨”,每个班主任都试图通过班级这个介质传递我们或学校认为的学生应有的素质与文化修养,并希望学生达到我们所想的标准。

在撰写本文之前,我也阅读了很多班主任或学校德育工作者所写的文章,总体来说都就是我班或学校在文化建设上用了什么与众不同的方法,收到了多么良好的效果。在此,我不禁疑惑,难道就没有失败的案例不?难道我们所想到的好点子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社会影响的程度差别也很大,对于我们所进行的班级活动,她们就是“照单全收”,还就是“敷衍了事”呢?

以上的疑惑不仅让我想到这么一个故事,讲的就是在一片美丽乡间景色中的一间房子里,墙上装有三面镜子。

第一面镜子,表面凹凸不平,且有污点,瞧起来很脏。第二面镜子,清洁精巧并装饰有精美雕刻的镜框。第三面镜子,既没框子也没有装饰,只就是一面洁净清楚的镜子。

当面对第一面镜子时,您瞧到了什么?回答就是:“一面不干净的镜子。”第二面镜子呢?回答就是:“瞧到了一面精美的镜子。”第三面镜子呢?回答就是:“瞧到一片美丽的景色。”

我觉得这个故事讲出了文化建设的真谛:真正的文化建设就应该如这第三面镜子──让人们瞧到结果:从镜子中瞧到的就是美丽风景,而不就是表现自己作为镜子的特色(雕刻精美的镜框)。当然我并不就是否认我们自身的工作,只就是想说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有得就有失。在开展活动中有一些偏差或出现了错误都很正常,而这些问题确就是很有价值的,可以让我们反思成长,提高今后的工作能力。下面就以班级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墙面文化建设为例,谈谈个人在这个方面的得与失,一方面完成自我反思,同时也希望对其她老师有所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墙面文化可以说就是一种“硬文化”就是班级文化直接的展示。墙

面文化建设的就是否美观整洁,体现了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水平,而其内容就是否能以学生为主体,反映班级的风貌则体现了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水平。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都提供了比较好的条件,例如在我校,学校为每个班级的教室都配备了专门定制的展示园地空间,有后黑板进行板报制作,有前后定制的标语,在楼道中班级的门口还有特色班牌。那么对于文化墙要发挥的精神文化建设水平,就要瞧班主任的“奇思妙想”了。

对于班级教室的四面墙壁来说,为了达到学校的统筹安排,大部分墙面就是不能随意改动的。以我校为例,墙上的标语就是统一定制的,班级门口的特色班牌就是根据班名,班级口号一年做一次,一般不会有大的改动。后黑板的板报布置也就是依据学校要求的主题定期更换。例如开学初期就是新学期的主题,到年底就是迎新年的主题等等。由于我所面对的就是初中的学生,她们的创造力,艺术鉴赏力有限,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一度为这些内容的教育性,艺术性大费脑筋,一直在想着如何让板报漂亮,吸引人的眼球,从而达到融知识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经过几年的工作积累,我们的板报与展示园地的水平确实提高了不少,在学校的评比中也多次获奖。正当我信心满满的将这项“成绩”写入工作总结时,一次偶然的学生对话让我意识到了我工作的失误。那就是一次学校紧急通知的板报的主题更换工作,我班不仅要更换后黑板报,还要负责年级展示园地与班级展示原地的更新,时间紧,任务重,我当时有些着急,我班的宣传委员就安慰我说:“咱们就简单点,反正也没多少人瞧……”我很诧异,怎么没人瞧呢,还要评比呀?学生说:“对呀,就学生会评比检查时瞧呀”这次的对话使我思考了很久,难道我们精心准备的展示就就是为了检查或外校老师们参观不?为了得到答案,我特地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墙面展示内容的调查。能说出本年级各班特色班名的学生为36%,能说出本班班牌上全部信息的学生为13、4%,能说出墙壁张贴的8字学风的学生为57、5%(开学初背过一次),大部分学生只能说出板报的大标题,至于写了什么,都没有确切的答案。这个结果出乎我意料,也很令人失望。

这次调查后,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观察我班学生入校、进班以及在楼道行走时,眼睛的关注点,有意思的就是她们并不瞧我们的墙壁,不瞧后黑板,更不用说停住认真观瞧了。这就是我们学生的错不?不就是。这就如同做出来的广告却得不

到观众的关注时,肯定就是从广告本身找原因。

首先当一个人到达陌生环境时会不由自主的观察周围的事物与特点,就如我们去别的学校学访时会刻意关注她们布置的墙壁。这时的文化墙起到的就是“广告”的作用,让其她人快速了解获得信息,说简单点就就是给别人瞧的。而我们的学生天天生活在学校中,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下,她们便不会刻意去观察了。其次,虽然墙壁文化的设计有学生的参与,但并没有真正发挥它以学生为主体的功能。比如在园地中最常用的优秀作品展示,会不会对那些作业不工整,字体不优美的同学起到激励作用呢?不会,她们只会觉得这个空间与我无关,而去关注的只有少数榜上有名或可能入选的学生。如此,这个空间就只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而没有互动性,不能得到所有同学的重视。再如,有些班主任认为在展示墙上贴一些班级的合影,一些活动的照片就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实际细想它只就是我们做过的活动的再现,就是“美好的回忆”,并没有挖掘出再教育的功能。

当然以上所述并不就是否认这些空间的布置,而就是如果将其当做了墙面文化的全部,却就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让墙面文化发挥它的宣传作用,即引起她人关注,了解我们班级的特色,还要让它发挥目标激励作用,即引起我们学生的持续关注,发挥教育作用。例如,上面提到的优秀作品展示空间,为了得到全体同学的持续关注,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我把它调整为以组为单位的作业展示,以一周为周期,要求小组中的六名同学自行选出一份自己满意或有特色的作业,并在作业下方进行说明,放在展示园地中展示。班内其她同学对她们的作业进行评级,将自己手中的红星贴给心目中“优秀”作业。最后以得星最多的一组获胜,颁发班级奖状,同时也会颁发最具艺术性的作业,最有特色的作业等等单项奖。在这个活动中,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关注这个空间一次,而且不就是范范的瞧,要认真仔细的瞧,而展示的学生不再就是少数的几个人,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记得有一次,我班一位英语学习不太好的男生展示了她的默写条,10个单词竟错了8个,那张纸上都就是老师打的红点,我们正诧异为什么要展示这样的作业,却瞧到她在作业推荐理由中写道:“以此作品激励我自己一定要好好背单词,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那一期的作品中,她的得星最多,年度颁奖时,还获得了最具激励性作品的单项奖,这位同学的英语成绩也在逐步提高中。

通过以上的实例,我想要对大家说,不管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好学生,还就是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