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医学知识

合集下载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及特点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及特点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及特点小伙伴们!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以及它的特点哈。

一、啥是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二、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特点。

1. 生物相容性好。

这可是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特点之一呢!啥叫生物相容性好呀?就是说这种材料放到人体里,不会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不会让咱们的身体产生排异现象。

就好比是一个友好的“外来客”,能和咱们身体里的各种细胞、组织和平共处。

比如说,有些人工关节用的复合材料,放进人体后,就像和身体“打成一片”,不会让咱们感觉到不舒服,也不会影响关节的正常活动。

2. 力学性能优良。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那也是相当不错的哦!它既要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承受人体的各种活动带来的压力,又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弹性,不会太脆容易断裂。

就拿固定骨折的材料来说吧,它得足够结实,能把断了的骨头固定好,让骨头在愈合的时候保持正确的位置;同时呢,又不能太硬,不然骨头在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材料的应力遮挡效应而长得不好。

所以呀,这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恰到好处,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卫士”,保护着咱们的身体。

3. 可降解性。

有些生物医用复合材料还具有可降解性哦!这可真是个很神奇的特点呢。

这种材料在完成它的使命后,比如说在伤口愈合或者组织修复完成后,就会慢慢地在人体里分解,最后被人体吸收或者排出体外,就像一个“临时工”,任务完成后就自动消失啦,不会在身体里留下什么“后遗症”。

比如说,有些用于缝合伤口的可降解缝线,不用再像传统的缝线那样,等伤口愈合后还要拆线,多方便呀!4. 生物活性。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还常常具有生物活性呢!这意味着它能够和人体的组织发生相互作用,促进组织的生长和修复。

比如说,一些含有生物活性因子的复合材料,能够吸引人体的细胞过来,让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繁殖,就像给细胞搭建了一个温馨的“小窝”,帮助组织更快地愈合。

5. 多样化的性能。

由于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所以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性能。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生物复合材料是一种将生物组织与其他材料结合以获得优良性能的复合材料。

它利用生物的天然结构和特性,结合人工材料,创造出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生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推动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生物复合材料的概念、种类、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概念生物复合材料是指在生物体内或受到生物体启发制备的,以生物组织为基质,添加一定量的人工材料,通过复合而形成的新型材料。

生物组织可为动物的骨骼、皮肤等,也可为植物的细胞壁、木质部等。

人工材料通常为合成材料,如金属、陶瓷、塑料等。

通过将生物组织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生物复合材料具备了生物体特有的功能和优良性能。

二、种类根据生物组织和人工材料的不同组合,生物复合材料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1. 骨复合材料:将生物源性的骨组织与人工材料相结合,用于制备人工骨、骨修复材料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

2. 皮肤复合材料:以皮肤组织为基质,添加适量的合成材料,用于皮肤修复、组织工程等,能够更好地模拟天然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3. 细胞复合材料:在生物细胞或细胞外基质中添加适量的人工材料,用于细胞培养、生物传感等,可以提供细胞生长和分化所需的支持和调控。

4. 植物纤维复合材料:以植物纤维素为基质,结合合成纤维或塑料,用于制备纸张、纤维板等,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机械性能。

三、制备方法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共沉淀法:将生物组织和人工材料的溶液混合,在适宜的条件下共同沉淀析出形成复合材料。

2. 堆积法:依据生物组织的形态和尺寸,逐层堆积人工材料,并通过交联等手段将其固定在一起。

3. 生物组织工程法:将细胞和生物材料一同种植于支架上,通过生物组织的增殖和分化,使其与支架共同构成复合材料。

4. 3D打印法:利用3D打印技术,将生物组织和人工材料按照设计的模型以逐层堆积的方式打印成复合材料。

四、应用前景生物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一些应用领域包括:1. 医学领域:生物复合材料可用于人工骨、人工关节、皮肤修复、心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的制备,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

生物医学材料学 第七章 复合材料 知识总结

生物医学材料学  第七章 复合材料 知识总结

第七章生物医用复合材料7.1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概述1 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分子、无机非金属、金属或天然生物材料通过各种方法组合而成的生物材料。

2 意义:结构增强、功能增强、生物功能化。

3分类:(1)按基体材料分类:陶瓷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高分子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金属基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2)按材料植入体内后引起的组织材料反应分类:近于惰性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可吸收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4特点:增进材料的韧性、断裂形变或改善其生物学性能。

一般性能改善:比强度、比模量高、抗疲劳性能好、抗生理腐蚀性好、力学相容性好等。

7.2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界面与复合准则1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界面(1)复合材料的界面:复合材料中增强体与基体接触所构成的界面。

(增强相与基体间的交接面);是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纳米以上)、结构随基体和增强体而异、与基体有明显差别的新相——界面相或界面层。

(2)复合材料组分①基体:复合复合材料中至少有两相,在复合材料中呈连续相的,为基体。

②增强相(增强材料):被基体所包容的一相。

③界面相:界面附近的基体与增强体由于复合时的物理及化学等原因,具有不同于基体及增强材料的复杂结构,该部分的结构随交界面的距离而逐渐向本体结构变化。

界面附近也被独立看成一相,即界面相。

(3)界面产生原因:增强体与基体相互接触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物理化学或化学反应,如:①两相间组元的相互扩散、溶解,产生不同于原来两相的新相;②由于基体的固化、凝固所产生的内应力;③由于组织结构的诱导效应,导致接近增强体的基体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或堆砌密度上的变化等;因而导致局部基体的性能不同于基体的本体性能,形成界面相。

(4)界面影响复合材料界面相的结构与性能对复合材料整体的性能影响很大,增强体与基体构成复合材料的界面时,二者之间产生一定的物理与化学作用,若二者不具有构成良好的复合材料界面的相容性,就不会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及结合强度。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课程总结一、生物医用材料定义生物医用材料:对生物系统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外科修复、理疗康复、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人工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本身并不必须是药物,而是通过与生物机体直接结合和相互作用来进行治疗;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种植入躯体活系统内或与活系统相接触而设计的人工材料。

研究内容包括:各种器官的作用;生物医用材料的性能;组织器官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分类方法:按材料的传统分类法分为:(1)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聚酯、聚乳酸、聚乙醇酸、)(2)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丝蛋白、纤维素、壳聚糖)(3)金属与合金材料(4)无机材料(5)复合材料按材料的医用功能分为:(1)血液相容性材料(2)软组织相容性材料(3)硬组织相容性材料(4)生物降解材料(5)高分子药物二、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生物相容性,是生物医用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各种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反应的一种概念。

生物医用材料必须对人体无毒、无致敏、无刺激、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等系统不产生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1.组织相容性:指材料用与心血管系统外的组织和器官接触。

要求医用材料植入体内后与组织、细胞接触无任何不良反应。

典型的例子表现在材料与炎症,材料与肿瘤方面。

影响组织相容性的因素:1)材料的化学成分;2)表面的化学成分;3)形状和表面的粗糙度:2.血液相容性:材料用于心血管系统与血液直接接触,主要考察与血液的相互作用材料,影响因素:材料的表面光洁度;表面亲水性;表面带电性,具体作用机理表现在: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激活、凝血机能增强、凝血系统加快、凝血时间缩短;红细胞膜破坏、产生溶血;白细胞减少及功能变化;补体系统的激活或抑制;对血浆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主要发生在凝血过程,生物材料与血小板,生物材料与补体系统的作用过程。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是指将生物材料与无机或有机材料相结合,以满足医疗领域对材料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要求。

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可以被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再生和替代。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组织工程、药物传输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医疗器械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生物降解聚合物与金属或陶瓷材料复合制成的支架可以用于血管成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这些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地支撑和修复受损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组织工程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降解聚合物与细胞支架复合材料可以用于修复骨折、软骨损伤等组织缺损。

这些复合材料可以提供适当的支撑和导向作用,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重建。

此外,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药物传输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生物降解聚合物与药物载体复合材料可以用于控制释放药物,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这种复合材料可以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需要进行设计,实现药物的定向、持续和可控释放,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最后,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在生物传感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生物降解聚合物与生物传感器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监测生物体内的生理参数、疾病标志物等。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亲和性,可以与生物体组织有效地结合,实现对生物体内信号的灵敏、稳定和持续监测。

综上所述,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相信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将会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医学材料重点

生物医学材料重点

生物医学材料:一、我们给生物医用材料明确的定义:对生物系统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外科修复、理疗康复、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人工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

生物医用材料本身并不必须是药物,而是通过与生物机体直接结合和相互作用来进行治疗。

另一种说法是:生物医用材料是一种植入躯体活系统内或与活系统相接触而设计的人工材料。

二、生物医用材料的分类:由于生物材料应用广泛,品种很多,所以会有不同角度的分类。

按材料的传统分类法分为:(1)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氨酯、聚酯、聚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共聚物)(2)天然高分子材料(如胶原、丝蛋白、纤维素、壳聚糖)(3)金属与合金材料(如钛及钛合金)(4)无机材料(如生物活性陶瓷、羟基磷灰石)(5)复合材料(如碳纤维/聚合物、玻璃纤维/聚合物)按材料的医用功能分为:(1)血液相容性材料用于人工血管、人工心脏、血浆分离膜、血液灌流用的吸附剂、细胞培养基材。

因为与血液接触,所以不可以引起血栓、不可以与血液发生相互作用。

主要包括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含聚氧乙烯醚的聚合物、肝素化材料、尿酶固定化材料、骨胶原材料等。

(2)软组织相容性材料如果用作与组织非结合性的材料,必须对周围组织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如软性隐形眼镜片;如果用作与组织结合性的材料,要求材料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粘结性、不产生毒副反应,主要用于人工皮肤、人工气管、人工食道、人工输尿管、软组织修补材料。

这样的材料有聚硅氧烷、聚酯、聚氨基酸、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改性甲壳素。

(3)硬组织相容性材料硬组织生物材料主要用于生物机体的关节、牙齿及其他骨组织。

包括生物陶瓷、生物玻璃、钛及合金、碳纤维、聚乙烯等。

(4)生物降解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在生物机体中,在体液环境中,不断降解,或者被机体吸收,或者排出体外,植入的材料被新生组织取代。

可以用于可吸收缝合线、药物载体、愈合材料、粘合剂、组织缺损用修复材料。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biomedical composite materials) 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材料,它主要用于人体组织的修复、替换和人工器官的制造[1]。

长期临床应用发现,传统医用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不具生物活性,与组织不易牢固结合,在生理环境中或植入体内后受生理环境的影响,导致金属离子或单体释放,造成对机体的不良影响。

而生物陶瓷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相容性、高的强度和耐磨、耐蚀性,但材料的抗弯强度低、脆性大,在生理环境中的疲劳与破坏强度不高,在没有补强措施的条件下,它只能应用于不承受负荷或仅承受纯压应力负荷的情况。

因此,单一材料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利用不同性质的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不仅兼具组分材料的性质,而且可以得到单组分材料不具备的新性能,为获得结构和性质类似于人体组织的生物医学材料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途径,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必将成为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和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1.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选择要求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设计,由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或功能材料组成,复合材料的性质将取决于组分材料的性质、含量和它们之间的界面。

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医用高分子、医用碳素材料、生物玻璃、玻璃陶瓷、磷酸钙基或其他生物陶瓷、医用不锈钢、钻基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增强体材料有碳纤维、不锈钢和钛基合金纤维、生物玻璃陶瓷纤维、陶瓷纤维等纤维增强体,另外还有氧化锆、磷酸钙基生物陶瓷、生物玻璃陶瓷等颗粒增强体。

植入体内的材料在人体复杂的生理环境中,长期受物理、化学、生物电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组织以及器官间普遍存在着许多动态的相互作用,因此,生物医用组分材料必须满足下面几项要求:(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物理相容性,保证材料复合后不出现有损生物学性能的现象;(2)具有良好的生物稳定性,材料的结构不因体液作用而有变化,同时材料组成不引起生物体的生物反应;(3)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人体的机械作用力,所用材料与组织的弹性模量、硬度、耐磨性能相适应,增强体材料还必须具有高的刚度、弹性模量和抗冲击性能;(4)具有良好的灭菌性能,保证生物材料在临床上的顺利应用。

复合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

复合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特点是具有多种性能,如高强度、高韧性、耐热、耐腐蚀等,广泛应用于建筑、航空、新能源等领域。

而近年来,复合材料也逐渐被应用于医学领域,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病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1. 生物材料领域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生物材料方面。

复合材料能够与生物体相容性良好,可以被用来制造人工骨、人工心脏瓣膜和人造耳鼻喉等。

生物材料方面的复合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材质组合,可以提高医疗器械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少重复手术的情况,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保障。

2. 人工关节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工关节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而很多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制造人工关节,例如碳纤维等材料都可以用于人工关节的生产。

这些人工关节可以取代病毒性、感染性等伴随有病症的关节,提高老年人和需要多次关节手术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医疗设备方面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生产。

例如,复合材料可以制造医用镜头,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抗撞性和抗污性,可以更好地保护医疗设备,减少设备的重复维修和更换。

此外,复合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心脏起搏器、除颤器等相关医疗设备,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预防疾病和健康提升。

二、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的优势1. 高性能的稳定性复合材料具有高性能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应对人体多种情况,使人体在受到外伤时得以保护。

由于复合材料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它可以使医疗器械做到更好的长期性能稳定,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器械的损坏。

2. 优秀的生物相容性复合材料可以与人体相容性良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的制造等方面。

与普通材料不同的是,这种材料完全不会产生病毒、化学反应等有害物质,不会对人体产生害处,使人体更加健康和健康。

3. 制造革新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可以制造更轻的医疗器械,提高医疗器械的防护能力和医疗器械的易操作性,这对医疗保健的推广足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1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按增强体的形态和性质
纤维增强医用复合材料
–碳纤维和其他陶瓷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和高 分子纤维
颗粒增强医用复合材料
–氧化锆、氧化铝、氧化钛等氧化物颗粒 –羟基磷灰石(HA)等生物活性颗粒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用生物碳
碳纤维、碳化硅晶须 人工骨、人工牙根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3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例材
用途
别 基材
增强体或填料
生 生物玻璃
不锈钢纤维、钛纤维
人工骨
物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氧化锆颗粒、碳化硅晶须 人工骨、骨填料
活 HA 生物活性陶瓷 聚乳酸、胶原、氨基酸、 人工骨
以氧化物陶瓷、非氧化物陶瓷、生物玻璃、生物玻 璃陶瓷、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等材料为基体,
引入颗粒、晶片、晶须或纤维等增强体。
一、生物陶瓷与生物陶瓷复合材料
二、生物陶瓷与生物玻璃复合材料
三、生物活性涂层无机复合材料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10
一、生物活性陶瓷与生物活性陶瓷复合材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HA-TCP复合材料的组成与性能
试样 A100 A95 A35 A30 A5
Ca/P 摩尔比
1.68 1.66 1.56
1.55
1.51
烧结温度 (℃)
1150 1200 1250 1300 1250 1300 1150 1200 1250 1300 1150 1200 1250 1300 1150 1200 1250 1300
机械结合力——摩擦力:存在于所有复合材料 中。决定于增强体的比面积和粗糙度以及基体 的收缩。比面积和粗糙度越大,基体的收缩越 大,摩擦力越大。
物理结合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力:存在于所 有复合材料中。
化学结合力——化学键力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7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界面结合类型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类别
例材
用途Leabharlann 基材增强体或填料近 惰 聚乙烯等
碳纤维
人工关节臼、骨水
性生
泥、人工骨
物 医 环氧树脂
碳纤维、氧化铝/不锈钢 骨水泥、人工骨
用 复 聚酯等膜
LTIC、ULTIC 涂层
人工血管
合 材 不锈钢、钛合金 LTIC、氧化铝、氧化锆 人工心瓣膜、人工

等涂层
关节股骨头和柄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类别
例材
用途
基材
增强体或填料
可 吸 收 聚乳酸
碳纤维
人工韧带、肌腱
生 物 医 聚乳酸/乙醇酸 聚乳酸/乙醇酸纤维、 骨填料等
用复合
羟基磷灰石
材料 明胶/水杨酸盐 β-磷酸三钙
骨水泥
硫酸钙(石膏) 羟基磷灰石
骨填料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5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HA晶须具有明显增韧效果,但其相对密度随晶 须含量增加而降低(92.5-95%)
界面结合类型
反应结合: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在截面形成牢固的化学 结合。
–借助偶联剂(既有与基体反应的官能团又有与增强体反应 的官能团),把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材料牢固的结合起来。
混合结合:
–是实际的复合材料中最普遍的结合形式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9
第一节
生物无机与无机复合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料
2. 性能特点
– 比强度、比模量 – 抗疲劳性能好 – 抗生理腐蚀性好 – 力学相容性能好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6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的界面
– 界面侵润性:增强体与基体侵润与否是制备 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的必要条件
– 界面结合力:机械结合力、物理结合力、化 学结合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HA-HA晶须复合材料:
– HA晶须增韧效果与材料的气孔率有关
无压烧结的HA-HA晶须复合材料,气孔率较高,无 明显增韧效果
如含0-30% HA晶须(Ca/P=1.66)的复合材料, 1000-1100OC,30MPa,1-2h热压烧结,断裂韧 性提高40%,

骨髓细胞
复 羟基磷灰石/胶原 明胶/对苯二酚/甲醛
注入固化骨填料
合 聚乙烯、胶原
羟基磷灰石颗粒
人工骨、骨填料
材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磷酸盐/硅酸盐/磷灰石/ 骨水泥

玻璃纤维
钛合金、钴合金、 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 人工关节、人工
不锈钢
璃陶瓷涂层
种植牙、接骨板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4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机械结合: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纯机械性连接的结合方式。 –存在于所有复合材料中。
溶解和润湿结合: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溶解并伴随一定程度的相互溶解(基体 与增强体之一溶入另一种之中)而产生的结合方式。
–靠原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实现。 –可利用无机材料中的玻璃相实现该结合。
第五章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
8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47±9
3.06 150±13
3.07
140±9
155±14
3.07
151±18 133±14
145±11
3.03 138±11
3.05 119±12
3.06 153±10
3.07 137±10
弹性模量 (GPa)
80.63±.8 70.3±4.1 76.4±4.4 79.6±3.1 63.8±4.3 64.2±2.1 79.8±4.0 84.5±4.2 83.9±3.6 79.7±3.7 81.7±3.2 80.9±2.6 80.4±1.2 81.4±1.8 89.2±5.3 72.7±6.2 84.6±6.1 83.5±51.19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概述
生物医用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用材料
1. 分类:复合材料一般有基体材料和增强材 料组成
– 按基体:陶瓷基医用复合材料、高分子基医 用复合材料、金属基医用复合材料
– 按组织反应:生物惰性医用复合材料、生物 活性医用复合材料、可吸收医用复合材料
相组成(%质量)
HA
β-TCP
100
0
95
5
35
65
30
70
0
100
0
100
5
95
第五5章 生物医用复9合5材料
密度 抗弯强度
(g/cm3) (MPa)
3.05 142±15
3.07 125±14
3.08
128±9
3.09 131±11
3.08 116±13
3.07
128±7
3.07 130±12
3.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