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饮食新概念临床营养学会讲稿091016
低蛋白血症的症状与护理 ppt课件

皮肤护理
低蛋白血症患者皮肤容易干燥、 脱屑,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
润,避免刺激和摩擦。
定期复查
低蛋白血症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 查血浆白蛋白水平及相关指标,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PART 04
低蛋白血症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
呼吸困难
严重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 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引 起呼吸困难。
症状的严重程度
轻度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在3035g/L,症状较轻,可能 仅有乏力、水肿等表现。
中度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在2030g/L,症状较为明显, 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免疫 力下降等表现。
重度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 20g/L,症状严重,可能 出现出血倾向、呼吸困难 等表现,甚至危及生命。
药物治疗
补充白蛋白
对于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医生 可能会建议补充白蛋白,以提升
血浆白蛋白水平。
利尿剂
对于伴有水肿症状的低蛋白血症患 者,医生可能会开具利尿剂药物, 以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
抗感染药物
低蛋白血症患者容易感染,医生可 能会开具抗感染药物以预防和治疗 感染。
生活护理
休息与活动
低蛋白血症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 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适当进
02
探讨低蛋白血症的病因和治疗方 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
低蛋白血症的定义
• 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中蛋白质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水分滞留于组织间隙,引起水肿、乏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PART 02
低蛋白血症的症状
常见症状
乏力
医学课件低蛋白血症的症状与护理

护理
(四)大小便护理 病人排便时给予便盆,保持便盆清洁、干燥,避免刺
激损伤皮肤,要求控制时间,每次使用应小于8 min ,且动 作应轻柔,以免压伤、擦伤皮肤。便后注意会阴部清洁, 可用温水清洁会阴,消除异味。对于会阴部水肿的病人,每 日可用50 ℃~52 ℃温开水清洗2次,肿胀严重者可用50 %硫酸镁局部湿热敷,能有效减轻水肿,缓解病人的不适。
护理
(二)生活护理 病人卧位应安全舒适,符合病情需要。保持床单平坦、
整洁、干燥、柔软,床面不得存有碎屑、残渣等,以免损伤 皮肤。对出汗较多的病人,更要做好臀、背部的护理。及 时更换湿、污的衣服、被褥。经常用温水擦洗受浸渍部位, 保持皮肤光滑、干燥。指导病人穿宽松舒适的全棉内衣, 以薄为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定时叩背,鼓励病人自主咳 嗽,及时排痰,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严重全身水 肿的病人,首先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其热量与蛋白质的消 耗,当水肿有所缓解后,则宜鼓励病人适当地进行活动。保 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15 min~30 min。
若血浆总蛋白质低于6g%,可证断为低蛋白血症。
病因
蛋白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 :各种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及 厌食
蛋白质合成障碍 :各种原因的肝损害使肝脏蛋白合成能 力减低,血浆蛋白质合成减少。
长期大量蛋白质丢失 :血浆,腹膜,尿,消化道 蛋白质分解加速 :长期发热、恶性肿瘤、皮质醇增多症、
诊断
血浆总蛋白质<6.0g%,有相应临床表现即可确诊。
治疗措施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 发疾病。
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 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千卡/日 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低蛋白饮食培训计划书

低蛋白饮食培训计划书一、培训目的低蛋白饮食是针对一些特殊人群设计的,比如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儿童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和肾后性糖尿病等患者。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低蛋白饮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低蛋白饮食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二、培训对象本次培训主要面向医院内的营养科医生、护士以及相关病区的医护人员。
培训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于低蛋白饮食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其指导水平和专业知识。
三、培训内容1. 低蛋白饮食的概念和原理2. 适应症和禁忌症3. 低蛋白饮食的营养价值4. 低蛋白饮食的注意事项5. 低蛋白饮食的食物选择与搭配6. 低蛋白饮食的营养计划和食谱制定7. 低蛋白饮食指导的方法和技巧8. 低蛋白饮食在临床应用中的案例分析9. 低蛋白饮食指导中的沟通与引导技巧四、培训形式本次培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既有专家授课讲解低蛋白饮食的相关知识,也将组织实际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培训时间预计为3天,第一天为理论课程,第二天为实践操作,第三天为结业考核及总结交流。
五、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国内知名的营养学专家和临床医生担任主讲人,同时组织一些具有低蛋白饮食指导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案例分享和指导。
培训人员将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其实践操作技能。
六、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将对参训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评估。
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情况和案例分析能力。
通过考核合格者将颁发结业证书,并纳入医院相关岗位认证体系。
七、培训后续跟踪培训结束后,将建立低蛋白饮食指导专家团队,为参训人员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并定期组织相关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低蛋白饮食指导水平。
八、培训计划本次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将在后续通知中确定。
医院有关部门需协助做好培训前的宣传工作,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
CKD患者的饮食

低蛋白饮食的目的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减少肾脏的负担,供给了充足的 蛋白质,防止体内组织分解,避免加重肾脏损害。
供给充足的热量,矿物质和维生素,預防缺乏症狀之 出現,以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
控制鈉與液體的攝取量,以減少水分滯留在體內,而 造成高血壓、水腫、肺積水之現象。
控制鉀之攝食量,可避免因高血鉀而引起心律不整或 心跳突然停止。給予美味、可口、易消化飲食
午餐 大米25g 淀粉75g 瘦肉50g 叶类蔬菜 250g
晚餐 大米25g 淀粉75g 瘦肉50g 瓜类蔬菜 200g
加餐 水果200g
全日用油40g,用盐3g
精品课件
食品秤
精品课件
食品秤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让我们像抚育婴儿一样, 给予患者最多、最持久 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 们从简单的改变开始, 养成最有利于他们健康 的饮食习惯。
精品课件
肾小球滤过率15-29ml/min
0.4g/kg/天
精品课件
I↘ II↗ IV↘
蛋白
CKD分期及蛋白质的摄入
DN 显性蛋白尿 0.8g/kg/天
DN GFR下降0.6g/kg/天
腹膜透析
1.2-1.4g/kg/天
血液透析
1.0-1.2g/kg/天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分配各类食物及餐次
根据营养治疗需要,个人喜好及饮食习惯荤素、
Ccr63.5ml/min尿蛋白定量1.3g/L CKFIII期
精品课件
肾小球滤过率及病人CKD分期
精品课件
计算步骤
1、计算标准体重 170-105=65kg 高于标准体重23%属于肥胖 2、每日所需热能及蛋白质 每日所需热能65x30=1950Kcal/90Kcal=22份 3、每日所需蛋白质65x0.6=40g 优质蛋白占60%-70% 40x0.6至0.7=24-28g 是360Kcal,4份 1份 7g 90Kcal 非优质蛋白12g 100g谷类﹙360Kcal 8g﹚+ 绿叶蔬菜250g﹙50Kcal
低蛋白血症

主要临床表现是营养不良。病人日益消瘦,严重者呈恶液质状态。食 欲差。疲乏、无力,体力下降,反应渐趋迟钝,记忆力衰退。多有轻 、中度贫血,经常头晕,可有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治疗措施:
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 的原发疾病。
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 使每日摄入蛋白质达60~80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2500 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
治疗方案
每日能量:Bee=1100kcal 每日所需能量=Bee X 1.2(卧床系数) X 1.2(应激系数)
=1584kcal 营养支持方案: 根据患者目前病情,考虑予肠外1000Kcal+肠内650Kcal;予乳清蛋白: 0.3g/Kg.bw X 52Kg=18g, 近期检查结果: (6月17日)血常规:血红蛋白77g/L↓,淋巴细胞绝对值 0.33X109/L↓。
(1)生长发育快速阶段。
(2)急、慢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如伤寒、麻疹、肝炎等)。
(3)双胎、早产儿。
4. 消耗量过大: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恶性肿瘤等均可使营养素的消耗 增多。
病例:褥疮并发症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和丢失过多所致,而蛋白质丢 失过多是引起褥疮病人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由于褥疮病人有较大 的褥疮创面,血浆蛋白可直接从创面渗出而丢失。巨大褥疮和多发性 褥疮每日可丢失20~30克的蛋白质。蛋白质摄人不足是褥疮病人易 并发低蛋白血症的另一个原因。褥疮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慢性消耗, 加上精神压抑,食欲下降,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造成蛋白质热 补充不足,且摄入蛋白质的质量铰低,使存在的负氮平衡得不到纠正 ,从而加重加快了低蛋白血症的出现。另外,因创面感染、发热等,可 使机体蛋白质消耗明显增加,一般可增加20%~50%。
低蛋白血症PPT课件

诊断依据
• 主要依据有;血浆总蛋白质<6.0g%有相应临床表 现即可确诊。或有褥疮病史、饮食习惯史及临床 表现。已出现相当程度的水肿,血浆蛋白低下诊 断不难确立。早期蛋白质缺乏的病人血浆蛋白可 不低应选择更敏感的指标如24小时尿肌酐/身高 比值或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静脉输入血浆浓缩白蛋白仅有30的量可以存留在血液内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但作用快速对暂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则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作为褥疮病人术前和术后用于临时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创面愈合
低蛋白血症的护理
概念
• 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总蛋白质,特别是血浆白蛋白的减少 。低蛋白血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原因所致氮 负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营养不良。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 是血浆蛋白质及红细胞所含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包括 血浆白蛋白、各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少量结合蛋白如 糖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为6.5~7.8g%。若血浆总蛋白质 低于6.0g%,则可诊断为低蛋白血症。
小时尿肌酐(umol)/身高(cm)比值降低,男性正常值为928umol/cm,女性正
常值为512.7umol/cm,本项检查是一个相对较敏感的指标,可以反应潜在的
蛋白质缺乏。③视黄醇结合蛋白和甲状腺合成白蛋白减少,这两种蛋白半寿
期短,生物特异性高,可更早地反应蛋白质的潜在性缺乏,是目前最敏感的
指标白血症的主要病因是大量蛋白从 褥疮创面丢失,只有积极根治疗褥疮,减少或完全阻止血浆蛋白经褥 疮创面丢失,才可能从根本上纠正低蛋白血症。尤其对褥疮面积大及 多发性褥疮,应努力创造条件,尽早采用手术方法来闭合创面。
3.治疗并发症及原发病 并发有感染的褥疮创面,尤其是并发败 血症者,应采用局部扩创、引流及大剂量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来控制局 部及全身感染;对有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应积极治疗,以增加蛋白 合成和减少蛋白从尿中丢失。
低蛋白血症的症状与护理PPT优质课件

(五)各种导管的护理 病人身上有吸氧管、胃管、导尿管,将会导致病人床
上活动受限,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必须定时查看、 定时冲洗、定时更换。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严密观察病 情变化。
11
(六)药物护理 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
并观察了解病人的反应。输入血浆或白蛋白,酌情给予利 尿剂,排除过多的体液。湿润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 化瘀、生肌止痛作用,且湿润烧伤膏很容易清洗干净,不需 用力擦洗,不会加重对局部皮肤的机械损伤。50 %硫酸镁, 可使血管扩张,纠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促进水分吸收, 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抗感染、止痛、 消肿的目的。
12
(七)对症护理 观察病人各部位水肿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
施。上肢水肿严重时,应防止肢体弯曲影响血液回流;下 肢水肿严重时,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抬高双下肢,适当 在床上做主动、被动运动。各种治疗应严格遵守无菌技 术操作原则,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严防医 院感染。每日仔细观察水肿部位皮肤有无发红或苍白,及 时发现破溃处,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7
(二)生活护理 病人卧位应安全舒适,符合病情需要。保持床单平坦、
整洁、干燥、柔软,床面不得存有碎屑、残渣等,以免损伤 皮肤。对出汗较多的病人,更要做好臀、背部的护理。及 时更换湿、污的衣服、被褥。经常用温水擦洗受浸渍部位, 保持皮肤光滑、干燥。指导病人穿宽松舒适的全棉内衣, 以薄为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定时叩背,鼓励病人自主咳 嗽,及时排痰,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严重全身水 肿的病人,首先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其热量与蛋白质的消 耗,当水肿有所缓解后,则宜鼓励病人适当地进行活动。保 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15 min~30 min。
低蛋白血症的治疗及护理

输血治疗
输血指征:血浆白蛋白低于20g/L,或血红蛋白 低于60g/L
输血方式:静脉输血,可采用全血或血浆
输血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重计算,一般每次输 血200-400ml 输血反应:注意观察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输血 反应,如发热、过敏等,及时处理
低蛋白血症的护 理
饮食护理
增加蛋白质摄入: 选择优质蛋白质 食物,如瘦肉、 鱼、蛋、豆类等
A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了解血蛋白水平
及时就医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 及时就医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治疗和护理
及时治疗:出现症状时,及时 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汇报人:_
谢谢
全
低蛋白血症的预 防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保 证营养均衡, 多吃富含蛋白
质的食物
适量运动:坚 持适量的运动,
增强体质
戒烟限酒:戒 烟限酒,减少 对身体的伤害
保持良好的作 息:保证充足 的睡眠,避免
熬夜
定期体检
D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C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B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03
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药
输血前准备:核 对患者信息,检 查输血设备,准
备输血用品
02
输血过程中:密 切观察患者反应, 及时处理输血不
良反应
03
输血后护理:监 测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输血效果,
做好记录
04
输血注意事项: 严格遵循输血原 则,确保输血安
01
增加维生素和矿 物质摄入:多吃 新鲜蔬菜和水果, 补充维生素和矿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