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合集下载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二、文献综述在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主观幸福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其主观幸福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涵盖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

个人因素方面,大学生的性格特质、自我认知、自尊水平等都会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例如,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积极情绪和乐观态度能够增强主观幸福感。

个人的目标设定和成就动机也会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

当大学生能够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时,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往往会得到提升。

家庭因素方面,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例如,研究表明,来自支持性和睦家庭的大学生往往具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

父母的教育方式,如民主型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学校因素方面,校园环境、师生关系、教学质量以及课外活动等都可能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高质量的教学和丰富的课外活动也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社会因素方面,社会支持、文化价值观、就业压力等都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例如,社会支持网络的广泛和稳定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从而增强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也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综合干预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如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等),也可以开展更加细致深入的研究,以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心理概念,主要描述个体对生活的整体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平衡状态。

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一、研究背景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世人追求一生的最终目标无非就是幸福,尤其在从校园过渡到社会的大学生这个群体,他们的幸福感直接就会影响未来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人生观。

当前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课题。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最早从国外开始,我国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可追溯到20 世纪80 年代,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在2004年做的“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与2006年公布的“2005年中国城市及生活幸福度调查报告”,都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凡响和激励讨论。

从幸福感的角度去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中。

但是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并没有达到需要的层次和水平。

目前的研究和成果多是从心理学学科的角度界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利用心理技术手段测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很少涉及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本文旨在借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已有的成果,来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培养手段,寻求培养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措施,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幸福观,并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进而成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研究目标1、了解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2、调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三、研究预期:1、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2、影响当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学业、家庭、人际关系、人格特征。

四、研究范围1、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界定:当前在校大学生2、对关键概念(变量)的界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关于SWB的结构,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在家庭背景方面,家庭和睦、支持和关爱对女生幸福感有积极影响;学习压力是女生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因素之一;在人际关系方面,良好的友谊和恋爱关系可促进女生幸福感。

未来研究可从性别角度、文化差异等方面进行探讨。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议,包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倡积极的人际交往。

展望部分则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深入了解女生的幸福感,并为提升女生幸福感提供更多可操作性的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高校女生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家庭背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未来研究方向、结论、建议、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一直是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生进入大学校园,她们面临着各种生活和学习压力。

了解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她们的幸福感和帮助她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对高校女生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为提升高校女生的幸福感提供参考,并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

本文旨在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通过对家庭背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提升高校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参考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女生在不同方面对幸福感的认知和体验,为未来研究提供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提高高校女生的整体幸福感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高校女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健康地发展。

2. 正文2.1 家庭背景对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家庭背景对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目标设定与实现
设定明确、可行的目标,并制定计 划逐步实现,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1
02
03沟Biblioteka 技巧学会倾听和表达,尊重他 人意见,建立良好的沟通 氛围。
社交能力
积极参加各类社交活动, 拓展人际网络,增强社交 能力。
冲突解决
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中 的矛盾和冲突,维护和谐 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大 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研究者们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等方 法,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特 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
VS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 体呈正态分布,但个体差异较大。影 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 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 会因素等。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内在机制和干预 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和生活质量。
0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阶段特点
适应阶段
大学新生刚入学,面临新环境、新挑战,主观幸福感可能较低。随 着逐渐适应,主观幸福感会有所提升。
稳定阶段
大学生度过适应期后,生活和学习逐渐稳定,主观幸福感也趋于稳 定。此时,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校园生活,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 绪。
提升阶段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发展特点 及其影响因素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概述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 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01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的定义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身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主要包括情感和认知两个成 分。情感成分涉及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而认知成分则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主观幸福感。

而在高校女生中,主观幸福感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那么,影响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展望未来?一、影响因素1.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影响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

在资本主义社会,钱是硬道理,足够的经济支持可以让人们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因此女生们的经济条件往往决定了她们的主观幸福感。

在目前的高校女生中,家庭条件的优劣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2.家庭关系家庭关系也是影响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

和家人的和睦关系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平衡和安定,让人们感到被喜爱和支持。

相反,家庭问题会让女生们感到沮丧、孤独和不安。

3.身体健康身体健康也是关键因素之一,没有身体健康的支持,无论在其他方面再好,恐怕也难以享受主观幸福感。

身体健康可以带来活力和力量,有助于克服困难和挑战,提高幸福感。

4.学习状态学习状态同样是会影响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一项因素。

学业上的成就带来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可以激发学生的幸福感,相反,在学习方面得失不平衡或是处于紧张状态的时候,往往会使得个人体验到压力和负面情绪。

二、展望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正在逐步提升,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关注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高校女生而言,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心理辅导服务也越来越完善,这些都是大力提升女生主观幸福感的有力举措。

2.经济独立意识增强当前,女性个人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她们渐渐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经济独立。

她们也越来越体会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这一点也逐渐成为提升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助推器。

3.社交圈子扩大高校女生的社交圈子也逐渐扩大,这使得她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新的事物,结交更多的朋友,发现更多的乐趣,从而提升了其主观幸福感。

此外,在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女生们的社交圈也已经进一步扩大和多样化。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摘要】目的考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探讨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等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方法对1~4年级的300名大学生进行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等问卷测量。

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9.71)。

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总分:t=2.239,P<0.05)。

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呈显著负相关。

⑤自尊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08,P<0.05)。

⑥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163,P<0.01)。

结论自尊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较小。

�【关键字】主观幸福感;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生活满意度�追求幸福,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有很多人感受自己是不幸福的。

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可能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因为幸福是一个复杂而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概括起来,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可认为以下3种:①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

这种观点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

②以内在情绪体验为标准界定的幸福。

它认为幸福就是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

③以个人自我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得幸福,即幸福使评价者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地综合评价。

这一观点已被研究者们普遍认同并将以个体的主观判断为标准界定得幸福定义为主观幸福感[1]。

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

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

情感成分是指情绪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方面;而认知成分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人们将其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一个整体性的判断。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摘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广阔研究者对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大量研究,从不同方面讨论了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总结影响大学生主观性幸福感的因素,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大学生是社会团体中很重要的一局部,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社会未来开展中的主力军。

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这对社会开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在主观幸福感概念的研究方面,受到国内外大局部学者和专家认可的是Diener的研究。

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评价者根据某种标准,对其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评估。

这是从心理方面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是指大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家庭所在地等情况。

通过分析相关的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仅仅使用人口统计学变量来反映主观幸福感是不完全、不科学的。

采集的样本数据不同,所显示的调查结果也不同,有些结果甚至是相反的。

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与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关系。

家庭经济收入比拟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相对较高,二者呈现出正相关的特征。

但是,有些调研的情况却与这个结果相反。

有些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家庭的大学生也同样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二者呈现较少的相关性。

分析其内在的原因,这些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大学生相比收入较高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满足目前的生活,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标准相对较低,同等消费水平下更容易感觉到幸福。

社会支持是指各种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方面起到的影响。

这种社会支持可能作用于客观因素。

比方,当人口统计学变量受到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时候,往往会对原有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增强的,也可能是减弱的。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摘要】本文旨在浅析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展望。

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朋友和社会的支持对女生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自身条件包括健康状况、经济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幸福感;心理因素如自尊、自信、抑郁等情绪对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

展望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社交媒体在幸福感中的作用,建议高校女生可以通过积极社交、保持健康心态等方式提升幸福感。

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可帮助更好地理解女生幸福感形成机制,重视幸福感提升对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社会支持、自身条件、心理因素、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幸福感提升、综合分析、重要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高校女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同时还要应对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

这些压力可能会对她们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使其感到焦虑、压抑甚至失落。

而相对而言,社会支持、自身条件和心理因素等因素可能对高校女生的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使其更加快乐、满足和自信。

通过对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她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也可以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高校女生幸福感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女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从社会支持、自身条件和心理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为提升高校女生幸福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相关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女生幸福感的内在机制,为高校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幸福感提升策略,促进高校女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本研究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高校女生幸福感的认识,还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高校女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其幸福感不仅仅关乎个人心理健康,更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心身健康要面临多方面的考验。

本研究随机选取不同年级的本科女大学生32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旨在为提高女大学生的幸福感的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女大学生;人格;人际关系;主观幸福感;
1 引言
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性别角色的影响,女大学生的心身健康要面临多方面的考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2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了解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考察不同人口学特点的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差异,为切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2.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分析适合在宏观层面对被试进行统计调查,可以通过一定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对研究者事先设定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

2.3 研究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于2012年10月选取广东省三所院校的
本科女大学生320名,筛查后得到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达94.08%。

其中,年级分布为:一年级79人,二年级75人,三年级75人;专业分布为:文科153人,理科149人;城乡分布为:城市143人,农村159人;共计有效被试302人。

2.4 研究工具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共四个部分,总体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感两个分量表均包含5个问项,正性情感量表包含6个问项,负性情感包含8个问项。

四个分量表均为7点评分,1为非常不快乐或者强烈反对,7为非常快乐或者很赞成。

整个量表累计分值越高,表示其主观幸福感越高。

人口学变量采用自编人口学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专业、年级、独生与否、家庭归属地等基本情况。

2.5施测
采用团体施测,由经过培训的主试在公共课的课堂上用统一指导语组织问卷填写,匿名完成。

2.6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录入电脑,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统计分析。

3 结果
3.1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专业差异
如表3-1所示,文科女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女生(p0.05)。

3.2 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城乡差异
如表3-2所示,城乡女生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女生(p0.05)。

3.3 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如表3-4所示,女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得分存在年级差异(p0.05)。

4分析与讨论
4.1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专业因素
本研究发现在主观幸福感问卷上,文科女生的总体主观幸福感、积极情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女生。

这可能是因为文、理科学生由于所学专业的区别,分别塑造了文理科学生不同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文科学生感情细腻,情感丰富、思维更多元化,擅长与他人交往;而理科学生逻辑思维比较发达,做事趋于理性,情感不易外露,不善与人交流,因而会造成较多的情绪困扰。

另外,出现结果不一致也可能与所选的被试不同有关。

2、城乡因素
城乡女生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女生。

表明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方面的发展略逊于城镇女生。

关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否存在城乡差异问题上,目前的研究大都支持城市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且基本达成一致。

王淑
燕(2005)、范宇凤(2007)研究表明来自城市的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比农村的硕士研究生高。

张雯、郑日昌(2004)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城乡差异,城市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原因可能是来自城镇的女生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尊程度比较高,性格较为活泼开朗,也更喜欢与人交流和沟通。

3、年级因素
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表明,随着个体大学学业的发展,生活地逐步适应,个体的积极情感也随年级逐渐增加,大三到达顶峰;消极情感在大一群体较为明显,这可能和刚入大学尚未适应新生活和人际环境有关。

消极情感随年级递减,到大三降到最低。

这提示,女大学生的幸福感发展不但体现在消极情绪体验的减少,也体现在积极情绪体验的培养和提高。

4.2本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本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幸福感受专业、城乡、家庭和年级等因素影响。

心理学的幸福感内涵总是跟快乐经验、生活满意、良好关系、有意义感等内在的感受有关,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建议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相关机构可从以下方面对女大学生开展教育
和引导:
1、设计一些教导学生如何提升正向情感的课程方案,藉由提升正向情感,使女大学生心智视野更加开阔,进而可增进社会联结与建构个人资源,提升女大学生的幸福感。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多角度为大学生创造参与集体生活、提
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台和机会。

3、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为他们开设女性心理卫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婚恋心理学等课程,以帮助女大学生了解和把握自身发展特点,改善自我认识方式,从而能够促进自我调适,更好地处理学业情感生活等各类发展性问题,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greenspoon p j,saklofske d h.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pathology[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2001,54(1):81-108.
[2] 景淑华,张积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青年研究,1999,(1):21-25
作者简介:韦君如(1983.2-),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