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市场现状研究与分析
2024年动漫展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动漫展市场分析现状概述动漫展是指以动漫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日渐兴起。
动漫展市场作为动漫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对推广动漫文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动漫展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动漫展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全球动漫展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10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00亿美元。
这主要得益于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全球观众对动漫文化的热爱。
市场特点动漫展市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元化内容动漫展市场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动漫作品、漫画、游戏、周边产品等。
展览内容的多元化使得不同类型的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增加了市场受众的广度。
2. 明星效应许多动漫展会邀请知名动漫创作者、演员、声优等明星参与,吸引更多观众参与。
明星的到访不仅增加了展览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也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
3. 互动体验动漫展市场强调观众参与感,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活动。
观众可以参与角色扮演游戏、签售会、专题讲座和研讨会等活动,丰富了展览的内容,增加了观众的体验价值。
市场发展趋势动漫展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域扩展动漫展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快速扩张的趋势。
除了传统的市场主要在亚洲地区发展外,北美、欧洲等地区的动漫展市场也在持续增长。
未来动漫展市场将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
2. 融合创新动漫展市场将与其他文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
未来动漫展可能融合音乐、电影、电子竞技等元素,呈现更多元化的展览内容,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3. 数字化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普及,动漫展市场将逐渐向数字化发展。
虚拟动漫展、线上展览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参与方式。
4. 全产业链发展动漫展市场将进一步拓展动漫产业链的其他环节。
与动漫相关的衍生品、游戏、影视等产业将与动漫展市场相互交融,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总结动漫展市场作为动漫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具有充分的发展潜力。
动漫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动漫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nime Industry Marke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动漫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Introduction:介绍:The anime industry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growth and popularity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 With its unique art style, compelling storytelling, and diverse range of genres, anime has captured the hearts of millions of fan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anime industry market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近年来,全球动漫行业在增长和受欢迎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和多样化的题材类型,动漫赢得了数百万粉丝的心。
本文旨在分析动漫行业市场的现状,并提供未来三到五年内其发展趋势的见解。
Current Status of the Anime Industry Market:动漫行业市场的现状:1. Increasing Global Demand: The demand for anime content has been growing steadily worldwide. As streaming platforms like Netflix and Crunchyroll continue to invest in anime series and movies, the accessibility and exposure of anime have expanded. This has resulted in a larger global fanbase and increased revenue for the industry.1. 全球需求增加:全球对动漫内容的需求稳步增长。
2024年上海动漫市场发展现状

上海动漫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动漫产业是一种以动画、漫画、游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城市之一,动漫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将介绍上海动漫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上海动漫市场概述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动漫产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
动漫产业链在上海逐渐形成,包括动画制作、漫画出版、游戏开发等环节。
上海动漫市场以其独特的特色和多元化的内容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和消费者。
上海动漫市场的发展历程上海的动漫市场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个时候上海开始引进外国漫画作品并进行翻译和出版。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动漫市场开始逐渐崛起。
2002年,中国第一部原创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在上海首映,标志着上海动漫市场的崭新起点。
此后,上海动漫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各类动漫展览和活动层出不穷。
上海动漫市场的现状产业规模扩大随着近些年来观众对动漫的需求增加,上海动漫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众多动漫企业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或总部,各种动漫作品层出不穷,为市场增加了新鲜的内容。
市场细分化上海动漫市场的观众群体逐渐细分化,各类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动漫的需求和口味也不同。
因此,动漫作品的类型和风格也趋向多元化,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衍生品市场繁荣动漫衍生品市场在上海非常繁荣。
动漫人物形象的授权、周边产品的销售等带动了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动漫衍生品,为市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上海动漫市场面临的挑战市场竞争激烈上海动漫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许多国内外动漫公司都看中了上海这个市场的潜力,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布局。
因此,上海的本土动漫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实力,提高作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作人才缺乏动漫是一个需要创作人才的产业,然而上海动漫市场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虽然上海有一些优秀的动漫院校,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创作人才的需求。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首先,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视听资源委员会的报告,2024年中国动画产业市场规模达到550亿元,同比增长17%。
其次,技术水平逐渐提升。
中国的动漫产业正逐渐摆脱依赖外国技术和故事情节,自主创作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许多国内优秀的动漫作品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
再次,观众需求不断提高。
随着年轻观众群体的增加,观众对于动漫作品的品质和内容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促使动漫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提升。
未来,中国动漫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且有几个趋势值得关注。
首先,国际合作将更加频繁。
中国动漫产业将积极寻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学习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原创动漫作品将得到更多关注。
中国动漫产业将加大对原创作品的发展和支持,培养更多有创意和故事性的作品。
比如中国将举办国际动画博览会等全球性活动,来增加国际间的动漫作品交流。
再次,动漫衍生品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动漫周边产品在中国已经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未来将有更多的衍生品推出,满足观众的消费需求。
最后,虚拟现实与动漫产业的结合也将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动漫产业带来更多的创作和展示方式,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总的来说,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政府的支持下,动漫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并且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更重要的文化产业之一、同时,随着观众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中国动漫作品将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为国内动漫产业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
2024年动漫周边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动漫周边市场分析现状引言动漫周边是指基于动漫IP(知识产权)开发和衍生的产品以及相关服务。
近年来,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动漫周边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动漫周边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
1. 动漫周边市场规模动漫周边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动漫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良好的市场基础为动漫周边市场提供了充足的需求和潜力。
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交媒体的普及,动漫作品的传播途径更加广泛,进一步促进了动漫周边市场的扩大。
此外,年轻人对于动漫的喜爱程度不断提升,他们愿意购买动漫周边产品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进一步推动了动漫周边市场的增长。
2. 动漫周边市场的发展趋势2.1 线上销售渠道的崛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动漫周边产品。
线上销售渠道具有便捷、多样、全球化等特点,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且方便了动漫周边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2.2 定制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增加随着消费者对动漫的需求不断提升,对于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动漫周边市场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型、T恤等产品,而是朝着更加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消费者可以通过定制化的方式将自己喜爱的角色或剧情反映在周边产品上,进一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独特性。
2.3 动漫周边衍生内容的丰富度动漫周边市场不仅仅只提供产品,更多地开始提供衍生内容。
例如,推出动漫主题的游戏、音乐、电影等,进一步扩大了消费者对动漫周边的购买和关注范围。
这种衍生内容的丰富度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对动漫周边的兴趣,也为动漫周边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3. 动漫周边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动漫周边市场的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了动漫制作公司、动漫周边制造商、电商平台等。
不同竞争者之间通过提供各自的优势产品和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同时,不同的动漫IP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优秀的IP更容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粉丝,从而带动周边市场的发展。
2024年动漫展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动漫展市场环境分析引言动漫展已经成为了近年来全球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动漫文化的普及和受众的增加,动漫展市场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动漫展市场环境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发展现状和潜在机遇与挑战。
市场概述动漫展市场是指以动漫作品为核心,组织并展示相关内容的展览活动。
动漫展的形式多样,包括展览、演出、听讲座等,吸引了大量观众和参与者。
随着动漫作品的多样化和观众需求的变化,动漫展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
市场规模动漫展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动漫展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
预计未来几年,该市场规模还将继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动漫展市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下几个驱动因素:1.动漫产业的繁荣: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动漫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推广渠道得到了广泛关注。
2.观众需求的增加:动漫作品受众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参与动漫展活动。
3.传媒技术的进步: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创新,动漫展的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和生动。
市场机会动漫展市场的发展为各类参与者带来了机会。
1.动漫制作公司:动漫展是展示动漫作品的重要平台,对于动漫制作公司来说,动漫展是推广和宣传作品的有效方式。
2.广告商和赞助商:动漫展受众众多,各种品牌和企业都希望通过赞助动漫展来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3.观众和消费者:动漫展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接触动漫作品和文化的机会,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
市场挑战动漫展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市场竞争激烈: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动漫展市场竞争激烈,各类展会争夺观众和参与者的资源。
2.版权保护问题:动漫展市场存在着版权保护的问题,一些侵权行为对动漫产业造成了损失。
3.活动创新的需求:观众对动漫展活动的期待不断提高,因此,动漫展组织者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活动形式,以保持观众的兴趣和吸引力。
结论动漫展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中 国动漫产业分析报告

中国动漫产业分析报告一、引言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中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早期的少数几部经典作品,到如今多样化、高质量的动漫作品层出不穷,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展望进行深入分析。
二、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和消费升级,动漫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涵盖了动漫影视、动漫游戏、动漫周边等多个领域。
(二)作品质量显著提升在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的推动下,中国动漫作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无论是画面制作、剧情设计还是角色塑造,都逐渐向国际水平靠拢。
一些优秀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还成功走向国际市场。
(三)产业链不断完善动漫产业的产业链包括创作、制作、发行、播出、授权、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
目前,中国动漫产业链逐渐完善,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
(四)受众群体日益广泛动漫不再只是儿童的专属,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成年人也成为了动漫的忠实粉丝。
受众群体的扩大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趋势(一)技术创新驱动发展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动漫的制作方式和表现形式将不断创新,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和沉浸式的体验。
(二)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漫作品中,既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又能为动漫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多平台传播格局形成除了传统的电视和电影院,网络平台成为动漫传播的重要渠道。
同时,移动终端的普及也为动漫的传播和消费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四)国际化合作加强中国动漫企业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四、中国动漫产业面临的挑战(一)原创能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原创作品,但整体上原创能力仍有待提高。
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分析与研讨及发展策略

内容创新不足
缺乏原创性和深度
中国动漫在内容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多数作品缺乏独特的创意和深度,往 往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缺乏文化内涵
中国动漫在表达和传递中国文化内涵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强对于 传统文化的挖掘和现代价值的融合。
产业链不完整
产业链各环节脱节
中国动漫产业的各个环节如创作、生产、发行、销售等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 合。
05 中国动漫产业典型案例分 析
成功案例介绍
《熊出没》
一部以保护森林为主题的搞笑动画片,深受儿童 喜爱,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
《大鱼海棠》
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获得 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绩。
《秦时明月》
一部以秦朝为背景的武侠动画片,拥有庞大的粉 丝群体,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
案例分析:成功因素与经验教训
质量是生命线
制作精良的作品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和信任。
营销不可忽视
良好的营销策略能够让作品得到更好的推广 和传播。
案例启示与借鉴意义
启示
中国动漫产业需要注重创意和制作质量,同时采取有效的营 销策略,以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和受众范围。
借鉴意义
学习成功案例中的创意、制作和营销经验,推动中国动漫产 业的健康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要点一
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动漫产业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升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要点二
交流平台
搭建国际动漫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外动漫创作者、企业和 观众的互动与合作。
政策支持与产业扶持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国动漫产业的健康发 展。
产业扶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漫市场现状研究与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一、政策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扶持,动漫产业有了蓬勃的发展,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办发[2006]32号)文件,明确指出:将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范围.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动漫企业上市融资,对原创动漫产品进行减免税政策,对资金相对较弱的企业进行扶持,企业动漫产品出口退(免)税政策等。
各地方政府也相继推出地方扶持政策,如:每在央视播出一分钟将享受1500元的奖励,在省级电台播放一分钟将享受800元等奖励,在场地方面各当地政府一般都实行前三年免收房租等政策,政府的扶持能够有效保证企业的生存和良好发展。
二、人才目前我国从事动漫制作行业的专业人员已经过万,并以每年数千计的大量毕业生加入进来,使得有效的保证了动漫企业的用人需求。
相对于制作来讲动漫产业推广营业人员少之又少,各企业都把重点放在制作生产上,并没有太看重市场营销策略,这也是当前的严重问题之一,目前各企业生产出的动画片紧占中国动漫市场的11%,受孩子喜欢的5%,这就是严重缺乏市场研究与营销人员的弊端。
高端管理人员在整个动画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必须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人员才能做好对整个项目的把控。
三、动漫成为IT之后新经济增长点相关统计的数据显示,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已经突破4万亿美元,与游戏、动画产业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为数字内容产业产值的2-3倍。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刚刚兴起,市场容量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存在的还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将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
动漫产业登陆我国内地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一带,近年来在长三角、湖南等地也逐渐出现产业化的趋势。
正在启动的中国内地动漫产业市场,2004年总创收约为117亿元人民币,2005年达600亿元人民币。
有人称,动漫产业是继IT产业之后的又一大经济增长点,动漫及衍生产品的巨大产值及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周边产品,包括以游戏文化、动漫为特色的服装、游戏仿真玩具、食品、饰品、装饰品等等实物产品,同时,也包括音乐、图片、书籍等文化产品。
这些不同形式的产品,在游戏及动漫周围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在为动漫游戏厂商带来游戏以外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把动漫游戏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推动着整个连带产业共同向前发展。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整个动漫游戏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中,有70%至80%的利润是靠周边产品来实现的。
动漫市场的迅猛发展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IT之后看动漫”。
根据有关部门对京、沪、穗三大城市有关动漫产品消费的调查表明,其每年由14-30岁的城市青年的消费额即可超过100亿元(这还不包括3-13岁消费群体),所以整个动漫产品消费市场极为可观。
据了解,目前的国际动漫产业,美、日、韩呈争先态势。
美国的网络游戏业已经连续4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的娱乐产业;日本动画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位列第六,动画产品出口额超过钢铁业。
自2001年以来,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0%以上。
四、本土动漫衍生品市场空间大开发力度小据了解,目前,国内动漫市场仍然呈现以迪斯尼为代表的欧美系、日本系和中国本土系三大势力,而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利益之争,亦在此三者间此消彼长。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通知,从5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播出境外动画片及资讯节目的时段,由原来的17时—20时延长至17时—21时。
这无疑对本土动漫及衍生品产业来说,是一则利好消息。
市场空间大开发力度小据相关统计数据,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已经突破4万亿美元,与游戏、动画产业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是数字内容产业产值的2-3倍。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刚刚兴起,市场容量至少有1000亿元人民币,同时还有3.67亿未成年人,他们都是动漫产业潜在的消费群体。
同样,有关部门对京、沪、穗三大城市有关动漫产品消费的调查也表明,每年由14-30岁城市青年创下的消费额,即可超过100亿元(这还不包括3-13岁消费群体)。
整个动漫产品消费市场极为可观。
然而,在如此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大部分市场份额却被欧美和日系动漫形象占据。
的确,在国内的玩具、儿童用品、文具展柜,充斥的往往是机器猫、hellokitty、米奇等卡通形象,甚至不少品牌已经形成专卖,产品从普通日用品、服装、食品乃至小家电,一应俱全。
相对于这些成熟的动漫衍生品产业,本土动漫产品则显得有些可怜。
“欧美、日本系动漫衍生品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尤其是日系动漫形象,几乎网罗各个年龄段,甚至拥有一大部分忠实的成年消费群体。
与海外动漫形象相比,国内动漫形象虽然十分丰富,但多数知名形象都局限于老动漫范围,新动漫则知名度不高,也没有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这是导致本土动漫衍生品市场份额丢失的重要原因。
”一位市场观察人士分析道。
“上世纪80年代,《黑猫警长》热播,并引起强烈反响,黑猫警长、一只耳、食猴鹰等形象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可是播出后,没有人继续开发其衍生产品,如果开发好,相信现在市场上哪个猫都抵不过它。
想来的确可惜。
”资深动漫人士认为。
不仅《黑猫警长》如此,没有得到进一步开发的知名动漫形象比比皆是,包括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哪咤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谭》等知名动漫形象也是如此。
2008年深港动漫嘉年华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嘉年华期间,由动漫形象衍生的玩具、公仔、糖果、服装展览等,大多来自海外,而来自本土的动漫形象只有麦兜、憨八龟、神探威威猫等少数几个。
除了专业人士指出,本土动漫形象开发乏力,消费者也在抱怨,本土动漫衍生品过于单薄。
在北京鼓楼大街一家电玩店里,一位买家感慨:“变形金刚之后,就是机器猫,然后是哈利??波特。
中国有那么多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怎么就比不过‘变形金刚’?《哪咤闹海》、《快乐星球》和《小樱桃》都应该具有挖掘潜力吧?”该店店主同样表示:“变形金刚系列、圣斗士系列、哆啦A梦系列等,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
这些动漫衍生品,每年从国内卡通市场中卷走数十亿元人民币。
”有专家认为,动漫及衍生产品的巨大产值及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周边产品,包括以游戏文化、动漫为特色的服装、游戏仿真玩具、食品、饰品、装饰品等实物产品,同时,也包括音乐、图片、书籍等文化产品。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整个动漫游戏这个庞大的产业链中,有70%%至80%%的利润是靠衍生产品来实现的。
本土产品不要急功近利看到如此之大的动漫衍生品市场,国产动漫企业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开始市场突围。
曾有动漫业内的分析人士说:“在中国的动漫以及衍生品市场上,迪斯尼有些尴尬,它努力实现本土化并不顺利。
”而这一尴尬来自于中国广电总局的一则规定。
规定中明确,各地电视台及其频道,黄金时段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从而限制迪斯尼动画等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五、打通动漫产业链目前,中国动画产业链处于缺失与断裂状态。
巨资打造的好动画片并不能产生应有的、好的市场效应,使得许多优秀的动画资源在市场开发上浅尝辄止,白白浪费。
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哪咤传奇》,其每分钟制作成本高达2万元以上,是市场平均成本的两三倍。
同时,央视为其提供了优秀的播放平台,反复播出。
但是,最后除了图书销售达到800万册外,其他产品并无起色。
实际上,如果运营得好,各种版本的图书销售、音像销售、地方台播出费用、服装授权、文具以及其他衍生产品授权,品牌总产值应该在3年内迅速达到5~8亿元人民币(不算海外授权)。
就因为动漫产业链的脱节,时至今日,中国动画仍然在低水平、浅产业化阶段徘徊。
这严重困扰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严重束缚了有志于中国动画事业的高端人才的手脚,已经成为业界同仁公认的弊端。
动漫产业链因何脱节首先,过去的3年,中国动画整体处于市场培育期。
除了个别资历悠久的动画公司外,中国大部分动画公司(或者可以说动画产品)是在国家近几年大力扶植下发展起来的,过去3年基本上处于一个市场培育期。
随着中国动画事业的高速发展,产业链缺失与断裂现象越来越凸显。
产业链脱节,直接导致品牌的市场价值缩小,应有的价值不能体现。
第二,目前国内还缺少专业动漫运营公司。
近年中国动画之发展可谓雨后春笋,但从赢利模式上讲,又可以形容为一哄而上,不讲方法。
做动画的人多是从艺术家、导演、设计师等身份转换过来的,他们做动画时,主要还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考虑,对市场考虑不多。
这样一方面做出来的片子市场畅销因素很可能缺失,另一方面他们无力运营动漫周边产品,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图书项目。
于是,产品授权便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
动画公司往往会把一个动画片授权给图书出版发行商、音像制品出版发行商、电视节目播放商、文具生产企业、玩具生产企业等多个行业的不同企业,这些企业各自为政,抱着“能挣一把算一把,挣不到不赔本也行”的“一锤子买卖”的想法来做事,效果自然难以保证。
中国动画要继续健康发展,必须上下游战略合作,共同倾力打通产业链。
然而,不管是动画公司还是品牌运营公司,目前都还面临着很多难题。
现状:运营困境缺创意、缺资金、缺运营,困扰着国内绝大多数动画公司。
缺创意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创意脱离市场。
在一些有关国产动画片的调查中,孩子反映最多的是,国产动画片太幼稚!中国动画缺乏创意已经形成一个普遍现象,而这个现象直接制约了中国动画的发展,因为,没有创意的动画片不能吸引孩子的消费眼球,这为“洋动画”提供了无比丰美的市场空间。
同时,中国动画目前呈现出如下发展状态:投资高、制作周期长、回报慢、运营难。
运营越难,资金回笼越慢,导致动画创作资金越来越吃紧。
寻求投资已经成为动画公司老总们的第一要务,至于做什么动画,怎样做,与此相比已经显得不再重要,这种状况令人忧虑。
笔者认为,投资作为动画公司资金的一个原始来源,毕竟是有限的。
真正的、更大的资金来源在于创收与周转,只有从市场上拿来的钱才是有生命力的钱,这样的现金流才能是企业生生不息,把品牌做强做大。
这就要求在产品运营上做文章,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综合的上下游合作机制才能保证源源不断的创收与周转。
运营方面,综合运营公司的出现解决了动画产业链缺失的问题。
综合运营公司一般囊括了电视节目播放、音像代理发行、图书开发与销售、衍生产品开发与销售这样较为全面的授权范畴。
在上游动画公司的指导与配合下,基本上可以主宰动画品牌的命运,在整个产业链中充当着救活动画品牌、推广动画品牌、造就动画品牌的任务。
但是,现在动画界的综合产品运营商较少,大部分还都是单一品牌运营商。
而且,目前国内流行的买断授权存在很大的弊病。
虽然此种做法使动画公司暂时获得了一些回报,但这相对于动画的投入来讲仍然是杯水车薪,他们更期望得到长远的回报。
而运营商对高昂的授权费用加上生产和营销的投入往往感到力不从心,结果经常是资金断流,草草操作,不大赔本就收手,然后东山再起,再做别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