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现状
山西古城旅游现状分析报告

山西古城旅游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山西省位于中国中北部,素有“中国古城博物馆”的美誉。
这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古城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报告将对山西古城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提供有关古城旅游发展的参考和建议。
2. 山西古城概述山西省拥有众多的古城,包括太原、大同、平遥、晋城等,这些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这些古城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城墙、古街、庙宇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山西古城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选择。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山西古城旅游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古城旅游的投入,提升了古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古城旅游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4. 古城旅游存在的问题然而,山西古城旅游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古城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乱建乱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其次,古城旅游的商业化趋势明显,有些地方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
再者,部分古城旅游项目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导致游客体验感不强。
5. 古城旅游发展的机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旅游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首先,政府的支持和发展策略有助于提升古城旅游的品质和形象。
其次,山西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是其吸引游客的独特优势。
除此之外,古城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上仍具有很大的潜力,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将进一步推动古城旅游的发展。
6. 古城旅游发展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山西古城旅游,我们提出以下建议:6.1 加强管理和保护政府应加大对古城管理和保护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监管,防止乱建乱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6.2 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古城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留古建筑的原始风貌,还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游客有更多的文化体验。
6.3 创新和差异化古城旅游项目应加强创新和差异化,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

山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山西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自古以来,山西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艺术精品。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推动了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趋势与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如平遥古城、悬空寺、云冈石窟等,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游览。
近年来,山西省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目前,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主要特点和问题如下:1. 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虽然山西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资源,但是目前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一些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2. 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山西省加大了对旅游服务的培训和提升力度,但是一些旅游景区和旅游企业的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与国内外一流旅游目的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3. 文化旅游宣传推广不够。
山西省政府在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导致一些文化旅游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
4.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一些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如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尽管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目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对行业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发展趋势。
1. 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未来,山西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力度,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例如,通过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平遥古城,打造山西文化旅游的品牌项目。
2. 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
山西将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服务的培训和提升力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提升山西文化旅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依托,融入人文元素的旅游方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生态旅游市场逐渐兴起。
作为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区,山西省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本文将对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首先,山西省地处中国北方,气候条件适宜,具备发展四季生态旅游的条件。
其次,山西省保存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价值。
再次,山西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五台山、云冈石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3. 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不少景区实施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提升了旅游体验。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生态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山西省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4.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4.1 市场需求增长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对绿色、环保、健康的旅游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
山西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的地区,具备满足这种需求的潜力。
可以预见,未来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4.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已经意识到生态旅游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支持、减免税收、土地使用优惠等,将为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4.3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山西省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相继建设了高速公路、旅游车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
这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竞争力。
4.4 山西省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山西省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拥有多个世界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恒山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山西省打造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市场在山西省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将对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生态旅游资源概述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其中包括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知名景点,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山西省还拥有许多原生态资源,如黄河、太行山等,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2. 生态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望超过XX亿元。
3. 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重视,生态旅游市场在山西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未来,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1 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将加大对生态旅游项目的扶持和引导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高生态旅游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3.2 智能科技应用随着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也将受益于智能科技的应用。
未来,游客将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3.3 旅游融合发展山西省将推动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农业、文化艺术等。
通过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打造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生态旅游市场面临的挑战尽管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山西旅游发展现状

山西旅游发展现状山西地处华北腹地,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山西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山西的自然风光非常丰富多样。
山西境内有五岳之一的恒山,以及太原盆地、大同盆地等地的风光。
恒山是中国佛教名山,拥有众多古建筑、古刹,每年都吸引大批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太原盆地是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每年举办的太原国际植博会和太原国际农博会都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大同盆地以雁门关和云冈石窟闻名于世,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宏伟的规模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其次,山西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大量的古建筑、古寺庙、古墓葬等文化遗址。
太原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许多历史文化名胜,例如晋祠、柳巷、大槐树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大同有云冈石窟、九龙壁等文化景点,被誉为“华北文化圣地”,吸引了众多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游览。
再次,山西的传统民俗文化独具特色。
山西有着丰富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例如太原的宋庆龄纪念日、大同的纺织节、晋中的舞龙舞狮表演等。
这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不仅活跃了山西的文化氛围,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
最后,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太原、大同等城市的交通系统日益完善,酒店、商场、景区等接待设施大幅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总之,山西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同时旅游基础设施也不断完善。
在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山西正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吸引力不断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关注和青睐。
未来,山西旅游业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为山西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位于华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山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旅游资源丰富
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主,如太原古城墙、晋祠、壶口瀑布、五台山、云冈石窟等,这些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山西发展旅游产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包括道路、酒店、餐饮、旅游车辆等配套设施。
三、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山西的旅游产品已经较为丰富,游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旅游消费综合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四、乡村旅游得到发展
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挖掘乡村资源和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强
山西的旅游品牌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的来说,山西旅游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热点。
山西省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本文将以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山西省乡村旅游概况1.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山西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大量的古村落、庙宇、山水景区等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同时,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政府支持力度大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乡村旅游品牌等,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和引导。
二、现状分析2.1 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晋祠古建群、云冈石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2.2 存在问题然而,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还不够成熟,缺乏规划和设计,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其次,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游客的出行和生活条件受到限制。
此外,市场营销和宣传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3.1 加强规划和设计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定期评估和调整现有项目,确保项目的专业度和可持续性。
此外,可以引入专业的设计机构和顾问,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乡村旅游项目的质量和吸引力。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乡村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护好乡村旅游资源,维护好生态环境。
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山西位于中国的中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旅游业在山西省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目前,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下:首先,山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山西的自然景观主要以大片的美丽山水为主,如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这些景点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山西还有古老的黄河,以及碧绿的万荣苗家沟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其次,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山西有许多古建筑、文化遗址以及传统民俗,如山西的古建筑群、太原的古城墙等,这些文化资源保留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此外,山西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山西的传统戏曲、民间艺术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再次,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近年来,山西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此外,山西还修建了许多旅游景点内的便民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餐饮店等,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
最后,山西通过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山西是资源型省份,靠煤炭等资源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山西的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旅游业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山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西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提高地方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并提高山西的知名度和形象。
同时,旅游业还能够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总之,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较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并且旅游业对于山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山西的旅游业将继续朝着多元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
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
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逐渐上升,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对景点的走马观花,而是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因此,研究和探讨山西省旅游文化的内涵、现状,对于加快山西旅游发展,把山西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大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1985年我国正式把文化艺术列入第三产业行列,确认了文化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经济文化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发展旅游业,就是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二)山西省精神文化需要的急剧增长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无止境,社会的需求是产业增长的基本动因。
随着社会进入上中等发达水平,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文化产业的最基本推动力。
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美元,人们的文化需求就会迅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
2003年山西省人均GDP2445.6亿元,比2002年增长13.2%。
但现阶段文化产品的生产,已经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求。
所以,只有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形成多门类、多层次、多类型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才能从数量、质量、多样化等方面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
(三)国内旅游韭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内相继成立了多个旅游业集团,在发展旅游业上先行了一步。
面对将来必然出现的“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局面,发展壮大山西省的旅游业已经迫在眉睫。
据统计,1990年至1998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增长了6倍;文化产业机构由6.8万个增加到9.2万个,增长了35%;从业人员由49.5万人增长到72.1万人,增长了46%。
二、山西省旅游资源概况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其间高山峻岭,丘陵纵横,山环水绕,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气候适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处处绚丽多彩的景色。
山西省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文献之邦”的美称,保留有全国70%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的美誉。
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和新时期建设成就,共同构成了山西省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一)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概况自然旅游资源概况: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造就了山西雄伟壮丽、引人人胜的自然景观。
山西名山遍布,除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国家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和五老峰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外,还有绵山、灵山、历山、仙洞沟等展示着各自的雄姿秀态。
山西河流纵横,黄河、汾河穿山越岭,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光画卷。
被称为黄河和中华民族象征的吉县壶口瀑布、龙门三激浪、娘子关瀑布等都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山西现有1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芦芽山、庞泉沟、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达1000多种,区内栖息着400余种野生动物。
其中,褐马鸡为世界珍禽,被定为山西省省鸟。
山西复杂的气候幻化出一幅幅独特的自然景观:五台山东台、历山舜王坪观“东海日出”可与泰山媲美,五台山西台观月,黄河孟门山的“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佛光”更是令人神往。
人文旅游资源概况:山西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已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4处。
其中现存辽、金以前地面木构建筑106处,占全国的70%以上。
五台山集唐、宋、元、明、清历代古建文物之大成,珍品荟萃,博大精深。
大同华严寺、恒山悬空寺、太原晋祠、平遥、双林寺、交城玄中寺、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临汾尧庙、洪洞广胜寺、运城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永济普救寺、唐开元铁牛群、万荣飞云楼、秋风楼、平遥古城等都是闪烁着古代文明光芒的艺术珍品。
山西境内历代古塔多达280余座,其中以应县木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山西境内规模较大的石窟近50处,以大同云冈石窟、太原天龙山石窟、龙山石窟、长治羊头山石窟为代表。
山西物华天宝,历史上杰出人才若群星璀璨。
传说中炎的活动地带在上党地区;黄帝、螺祖、后稷和史前三王尧、舜、禹就活动与建都在晋南一带,在山西留下众多的遗址和动人的传说故事。
民俗旅游资源概况:山西还拥有丰河孟门山的“孟门月夜”景色迷人,五台山“佛光”更是令人神往。
民俗旅游资源概况:山西还拥有丰富独特的民俗风情。
晋中的民间社火、临汾的威风锣鼓、运城平陆的地窨院、忻州河曲的乡曲民歌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与沉积。
近年开发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馆,集中反映了晋南、晋中、晋北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义风习、民间工艺和文化娱乐,成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古老文化的缩影。
(二)山西省旅游资源特征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有:①多样性。
山谣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溶洞、清泉、湖泊、瀑布等,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山西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寺庙宫观、彩塑壁画、城垣关隘、古塔石窟等。
②生态性。
山西生物旅游景观极为丰富独特,不少动植物类型观赏价值极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褐马鸡、猕猴、娃娃鱼都是罕见的珍奇动物。
目前全省已建成12个自然保护区。
③广博性。
山西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具有不同的文化,如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晋商文化等。
山西可分为3个文化旅游区,即北部大同五台的古建佛教文化,如云冈石窟、五台山、寺庙群;中部晋中的晋商文化,如乔家大院、平遥日升昌;南部临汾、运城的寻根祭祖文化,如洪洞大槐树、尧庙、舜帝陵、禹都等。
④古老性。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既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又是华夏文明的摇篮。
史前山西就是中华原始人类聚居的地方,遗留下一系列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开创和推动华夏文明发展的伟大领袖人物的活动中心都在山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建立于山西南部。
还有象征中华民族力量的黄河,具有浓郁寻根情结的洪洞大槐树等无一不体现出山西旅游资源的古老性。
⑤丰厚性。
山西旅游资源的丰厚性得益于悠久的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先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在山西都有丰富的遗址遗存,迄今已发现的仅旧石器地点与遗址达300多处,数量居全国之首。
山西宗教文化的发展演变记载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史,即佛教宗派禅宗、净宗、密宗在中国的继承与变迁,以及儒、道、佛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并诞生了大批佛教高僧,给世界留下了丰富的佛教建筑和文物,成为世界著名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中国古代从北魏到明清各个朝代各种类型的建筑典范都有遗存,其建筑艺术造诣和在各个历史时期储量上的丰富,成为全国古建筑之冠,被誉为“中国古建艺术的宝库”。
⑥潜力性。
山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绝大多数仍未加以开发利用,可利用和挖掘的潜力很大。
全省已知旅游资源总量约1000处,而目前进入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经营利用者大约只有150处,约占山西已知旅游资源总量的15%。
初步进入开发状态或实施规划行为者大约近200处,约占20%。
目前仍未引起注意,还处于未开发或未实施规划状态的旅游资源区(点)数量大约为650处左右,山西仍有大量的旅游资源需要进一步深度开发,不断补充内涵,赋予新的生命力,挖掘其潜力。
三、山西旅游文化开发现状旅游业是中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许多学者把旅游文化视作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器,认为旅游是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而获取经济效益的文化经济,只有把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使中国旅游业发展得更快、效益更好。
因此,从本质上看,对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精细阐释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旅游三要素是: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三者都涉及到旅游文化的因素,而且旅游文化是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三者中又以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为重心。
而如何挖掘、培育、开发文化资源,使它为旅游业发展服务,就是山西旅游业目前和未来面临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文化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旅游资源。
资源是旅游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
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
对于山西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
丰富的资源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资源不等于产品,要把资源转变成产品就需要开发。
山西旅游业之所以滞后,并不是因为没有资源,而是没有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
我们在抱着金饭碗讨饭吃,还在沿袭过去简单地利用煤炭资源的思路,吃能源、吃资源、吃旅游资源,而且是单纯地、“赤裸裸”地吃啊! 开发旅游资源的资金投入量还是太少,开发的层次还不高、深度还不够,没有形成吸引力很强的主导产品。
山西旅游资源开发的主体形象不够鲜明,不够突出,更重要的是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欠缺,产品结构还很单一,没有形成真正多元化的旅游产品。
山西旅游开发大多局限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初级开发,对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商业价值挖掘不够,开发不足;旅游产品单一,大多为依托人文景点的传统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旅游、都市旅游、红色旅游等新型旅游品种开发不足;旅游景区中文化娱乐和旅游购物两大消费水平低;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项目没有变成产品进入旅游市场;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比较落后,旅游商品档次低、品种少、购物环境差。
目前,山西省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整体旅游形象设计不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云南的旅游形象是“七彩云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山东的旅游形象是“走近孔子,扬帆青岛”;大连的旅游形象是“浪漫之都”。
山西省和各市、地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定位和策划,各景区也缺乏这种意识,打不出能够代表自己形象、简明扼要、富有吸引力的旗帜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