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学生券商基金求职(根据小百合论坛整理)
基金公司社会招聘流程与注意事项

基金公司社会招聘流程与注意事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基金公司社会招聘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解基金公司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需求与招聘流程具有专业性和严谨性。
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就业

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就业介绍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项目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专业学位项目。
该项目旨在培养具备全面的企业管理知识和专业能力的研究生,为他们打开优质的就业渠道。
本文将介绍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就业情况及相关信息。
就业前景行业趋势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企业管理需求不断增加。
企业管理研究生在各个行业中的就业前景广阔。
特别是随着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拓展,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企业管理研究生可以在金融、制造业、咨询、技术、零售和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就业。
就业领域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毕业生可以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就业,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战略管理等。
他们也可以选择创业,成为企业家。
就业机会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就业机会丰富多样。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实习和就业机会,例如校内招聘会、校外企业合作、校友资源等。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就业指导和推荐服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支持课程设置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项目的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管理能力。
课程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获得在企业管理领域所需的各项能力和知识。
实习机会南京大学与各大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实习也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建立联系的机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行业需求。
就业指导学校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
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相关的职业规划建议和就业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面谈、讲座、工作坊等方式获取就业信息和技能,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校友资源南京大学企业管理研究生项目拥有庞大的校友网络。
校友资源对于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
学校通过组织校友活动、校友企业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与校友建立联系,了解就业市场的最新动态,并提供实用的职业经验和建议。
投行招聘条件 院校名单

投行招聘条件院校名单摘要:1.投行招聘的一般条件2.投行青睐的院校名单3.投行招聘对院校的要求及原因正文:【投行招聘的一般条件】投行,即投资银行,通常是指从事证券发行、并购重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投行的招聘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点:1.学历要求:投行对于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较高,通常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岗位甚至要求硕士或MBA 学历。
2.专业背景:投行青睐的应聘者专业背景主要包括金融、经济、会计、法律等,这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应聘者更好地胜任投行工作。
3.实习经历:实习经历是投行招聘的重要参考因素,具有投行或金融机构实习经历的应聘者更容易获得青睐。
4.技能要求:投行招聘过程中,应聘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例如熟练使用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以及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外语能力:由于投行业务涉及跨境交易和国际合作,应聘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如英语、日语等。
【投行青睐的院校名单】在我国,投行招聘时通常会关注一些知名院校的毕业生,以下是一些投行青睐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上海交通大学4.复旦大学5.中国人民大学6.中山大学7.华中科技大学8.南京大学9.武汉大学10.同济大学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没有机会进入投行,只是这些知名院校的毕业生在投行招聘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投行招聘对院校的要求及原因】投行在招聘过程中对院校有一定的要求,主要原因如下:1.资源和人脉:知名院校通常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和人脉,这有助于投行在项目运作、业务拓展等方面取得优势。
2.人才质量:知名院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较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这使得这些院校的毕业生更容易胜任投行工作。
3.品牌效应:投行招聘知名院校的毕业生,有助于提升投行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
总之,投行招聘对院校有一定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院校的毕业生没有机会进入投行。
一个金融研究生的求职经历

一个金融研究生的求职经历离开找工作的时间已经超过半年了,师弟师妹们开始找工作,问我有什么经验。
可我有什么经验呢?基本上是教训为主。
不过教训说出来了,对后来者总是有帮助的。
我也就总结了一下。
因为过了半年多了,很多东西记得不清楚了。
所以请谅解。
记得在我去年下半年,也就是研三上期的时候,跟朋友说过三个打算:1、最好能够出去混个博士,看看另外的世界。
学校首选LSE,然后是美国前20学校,只读金融系,一定要全奖。
2、在北京的国家主流机构或者国有主流投资型企业里面找个工作,我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好官。
3、实在不行,南下广州,学上半年粤语,去香港找个外资券商或者基金公司做一辈子打工仔。
人算不如天算,我目前的归宿不属于上面任何一个。
准备篇事实上,我在九月份的时候还在考GRE,考过大概已经是十月份了。
之后我开始做申请材料,大约到十月底的时候把材料寄出去后,才开始准备找工作。
当时很多企业申请的日子已经过了,我反正重新开始。
我最大的失误是找工作从来没准备,没看过以前的笔经,也基本没看过面经,也没有做过模拟面试,没练习过英文,反正我基本上就是裸面。
也是如此,我损失惨重。
这个是个惨重的教训。
这个和精心准备过的对手比较真是很辛苦的。
另外找工作还是要准备一些经费的。
包括服装,如果去金融机构面试的话,这个服装是要考究的;这个行当看门面的。
个人形象,比如把头发找个好的造形师打整一下,不是说要多特别的;找家美容院把面部清洁干净。
另外,交通费要准备不少,打车,还有在各个城市之间奔波的机票。
(一)中资券商这个类别的单位是我申请得最多的。
中资的申请过(按申请先后排列)安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欧国际、中信证券;呻的部门都是投资银行部。
我申请投资银行部的硬伤是没有券商投资银行部,甚至研究部的实习经历。
共同的问题先列出来:投资银行做什么业务的?对企业估值都有什么方法?你觉得一个成功的投资银行业务人员应该有哪些素质?你还有哪些地方的OFFER?1、安信证券简历投递本来是通过CHINA HR的,可我错过了简历投递时间,于是笔试的时候我直接带着简历去的,人力资源的头看了简历就同意我参加考试了。
南京大学郑某

南京大学郑某只要你心够决,梦想终会靠岸——我的求职路从08年10月到12月,回首两个月的求职之路蜿蜒曲折,犹如一场心灵的历险,从刚开始的彷徨失措到经历各种打击后的不断成长,再到接连成功后的淡然处之,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只要你心够决,则一切皆有可能”。
两个月的体验之旅让我更清楚的认清了自己,不管是简历的制作、网申的准备、小组讨论,还是与面试官面对面交流,拿到OFFER后的对比决定,抑或是与战友们的交流、相互鼓励,都是对自身的一种重新认识,从而让我发现了自身更多的优势和缺点,去不断的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简历、面试技巧、职业生涯规划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一点一滴。
回首自己的求职路,自己并不是那种顶级名校的顶级牛人,没有500强的实习经历,没有考过托福GRE,没有省级国家级奖项,也没有大型社团负责人的实践经历。
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我想能够拿到近十家大公司OFFER的原因除了幸运之外,可能就在于我的身上有两种信念是他们所看重的,一种就是信心(能泰然自若的面对每一次面试,不卑不亢),一种就是不断学习(两层意思,一是总能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学习,一是有良好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实现的意识),正是这两种信念,让我平凡而不平庸,这也是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经验。
在这里记录一些求职的感悟,是对自己的一种剖析,也希望能够对正在找工作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我是一个非常热爱运动热爱篮球的人,亦非常喜欢科比,喜欢他的领袖气质和永不放弃的决心。
所以文章题目和题记用了科比为耐克做的广告语“只要你心够决”。
因为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才让我矢志不移的去敢于追随心中的梦想,有的放矢。
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从投递的60多家企业中收获了近20个面试和笔试机会,除去主动放弃的终面,总共拿到了近10个OFFER,最终选择了招总。
高效的命中率让我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去精心准备每一次面试,这样又会让面试的成功率大大增加,从而使拿到OFFER的机率大大增加。
2021年投行面试问题及答案

There is no so-called genius in this world, and there is no reward for nothing. Every glamorous person you see has made shocking efforts behind it.(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页眉可删)投行面试问题及答案投行,投资银行简称,所有打工行业中工资最高的职业之一。
从业人员不多,看似神秘,活在金字塔尖的人,但是我在这里想告诉大家,投行对毕业生的需求也不小,而怎么进,进去选择什么部门,才是真正的问题。
我的年龄不大,有一点从业经验,有一些朋友,简单聊一下。
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对你的面试、投简历应该有一些帮助。
知己知彼嘛。
本人中文不好,在国内只念到高一。
表达上有些什么问题,请多包涵!首先,什么样的毕业生,进了投行?1类:非常名校出生,家里没背景。
非常名校,国内一般是北大、清华、复旦,连像上海交通这样的大学我所知道的也不多。
国外,美国的常春藤,英国的剑桥、牛津、LSE。
斯坦福很多时候也比不上宾大, I.e. U Penn。
除了名校出生,学校的成绩也非常重要,现在网上申请都需要详细的课程填报 + 分数填报。
如果在最后background check 的时候发现有虚假,后果很严重。
成绩要求一般平均要80%以上。
(这里澄清一下,投行也有很多国家的,例如DB德银,BNP法巴,Normura日本野村,Macquarie澳洲麦格利,这些投行也承认本国家的顶尖大学,如东大,海德堡等。
)2类:背景非常强,学校也不一般。
这类人,背景深到可以是某上市公司高管的亲属,或者国家某部高层的亲属。
大学也基本是名校,在校成绩不能太差,国内交通大学、人民大学等在范畴之内,国外的帝国理工、南加州大学等也是。
其实,超级名校的要求也不是很绝对。
非常出色的人,来自帝国理工、南加州,不靠关系进投行的也有,但是还是少数。
【南京大学简历模板】 个人简历模板

【南京大学简历模板】个人简历模板求职简历是南京大学毕业生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推销自己的敲门砖,下面是本文库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南京大学简历模板,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南京大学简历模板(一)基本信息姓名: xxx性别:女婚姻状况:未婚民族:汉族户籍:湖南-娄底年龄: 20现所在地:湖南-长沙身高: 163cm希望地区:湖南-长沙、广东-深圳、广东-广州、浙江-杭州希望岗位:卫生医疗类-护士/护理员寻求职位:护理、护士、医生教育经历20xx-09 ~至今南京大学护理大专主要课程化学,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正常人体学,药理学,解剖学,针灸学,免疫学,健康评估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内科学,五官科学, 基础操作学等.........**公司 (20xx-06 ~至今)公司性质:乡镇企业行业类别:医疗、护理、保健、卫生服务担任职位:见习护生岗位类别:护士/护理员工作描述:始终贯彻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脑勤",常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对待,不断培养医护、医患的沟通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所有带教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规范熟练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品德端正、意志坚强、思维机敏、处乱不惊,脚踏实地,具有进取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出色的医护工作者。
离职原因:要开学了。
项目经验医院 (20xx-04 ~至今)担任职位:护生项目描述: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力,熟悉医院消毒隔离等各项护理管理流程。
具备良好的护患、医患的沟通能力。
具备良好的护患、医患的沟通能力。
在工作之余,仍积极学习护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具有良好的操作技术,对待病人耐心温和。
责任描述:始终贯彻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脑勤",常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作自己亲人对待,不断培养医护、医患的沟通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留学生求职Quant?拿5个offer的quant大神面试题目总结

留学生求职Quant?拿5个offer的quant大神面试题目总结近来闲来无事,想发一篇日志总结一下这段时间找工作的总结。
一是为师弟妹找Quant 或Quant Trading的工作提供一个方向,二是为今后的自己的发展攒攒人品。
Why Quant?在北美,这个工作基本上是理工科的中国学生进入金融领域最主要的渠道。
而且,现在国内也有朝这方面发展的趋势。
如果你是理工科背景,或者对数理,编程和金融比较感兴趣,不妨尝试在就业的时候向这个领域发展。
它的一个好处是在工作的时候能不断学到新的东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而且工作时间不长,能在工作之余做其他喜欢的事或有益自己事业发展的事情。
如果你在这基础上能更勤奋一点,使自己的策略有一个比较好的profit track,对以后的发展和跳槽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何准备?1. 对 Brain Teaser的准备:这三本书是一位师兄推荐的精品:A practical guide to quantitative finance interviews, Quant Job Interview Questions and Answers, Heard on the Street.2. 对编程和金融衍生品知识的准备:C++ Primer,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 Analysis,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这本号称华尔街圣经,就是厚了点)。
不同职位对编程语言的要求不一样,要准备的编程语言有:C++, Matlab, R, Python, Perl, SAS, SQL, Excel/VBA。
3. 剩下来的就是修改简历,海投,海面来增加经验了。
我这一年来Internship和Full Time的公司不下1000家,面过70,80家以上, 至今拿到了5个Offer。
下面是我的一些公司的面试经验供大家参考:1. Bank of America, QMAP Program: 这个项目是夏洛特的美国银行的Quant管培生项目,每年全国招15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学生券商基金求职(根据小百合论坛整理)晚上收到兰兰的邀请,写一写我南大学生券商基金求职这块的情况。
说实话,现在我自己的工作都没定,似乎没什么资格写这玩意。
不过盛情难却,同时自己也希望做点对后来者有益的事儿,权当攒点人品吧。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迄今为止今年求职情况(以商院硕士为主)。
截止现在,据本人较准确目测,现在商院这边:行研——2海通、1申万、1东方、1长江、1广发、2兴业、1农银汇理、1华夏(此大牛还拿到国泰君安、重阳投资offer,不过拒了),此外生科有1博时基金offer;统计相对准确投行与债券承销——1中信(?)、1华泰联合、1国信、2招商、2广发、2中信建投,此外工程管理学院至少有1国泰君安、1中信建投;统计相对不完善。
此外,还有一些去南京证券、德邦、东海、华泰各类岗位的,商学院加起来超过10人吧。
其他略去不表其次,再说说去券商基金的方式,进而延伸一下暑期实习的情况。
研究类,以上10个案例,除博时基金本人不了解情况外,申万、长江、广发、兴业、农银汇理均为暑期实习return offer,海通的也均持有海通暑期实习,不过也走了一下校招流程,华夏(国泰君安、重阳投资)的同学持有国泰君安暑期实习。
可见,行研类岗位,主要是通过暑期实习转正,从头走校招非常艰难,对南大的同学尤其如此,去年延续至今恶劣宏观环境与市场表现,进一步加剧了艰难程度。
投行类岗位中,中信、国信、招商、华泰联合、广发都有相应公司的暑期实习,其中中投行信、招商、华泰联合象征性走了一下校招流程。
因此,与研究类相比,类通过暑期实习直接转正的比例较低,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1,这两年一级市场机会较多,因此2011年下半年至今,投行类岗位的招聘较研究类多很多;2,研究类岗位需要通过实习展现自己的“研究能力”,而投行类相关“能力”可通过面试直接考察(也可以理解为,在投行越来越草根化的今天,对新入行员工的要求越来越泛化)。
第三,上边说到了实习的情况,不妨在详细的讲一讲。
说到找实习,这对南大的每个人都是一件很头大的事情,对南大同学找实习的情况简单归纳:1,熟人介绍,包括老师、学长及家庭关系。
这也是去年大部分同学找到实习的方式,研究与投行类皆是如此。
当然,并不是说通过熟人介绍,就可以免于面试等考察,实际上,除非非常硬的关系,大部分熟人介绍的实习,也是需要通过一定的面试。
2,正式的暑期实习招聘。
大部分机构都会组织正式的暑期实习招聘,实际上越来越多的机构也把这当成其录用新人的环节之一,以去年为例,华夏(上述华夏offer是特殊情况下的补招,当然,含金量也非常高)、大成、嘉实、南方、国信、光大、农银汇理、广发证券等的行研offer都是通过暑期实习发放的(后来找关系进去的不算,光大是典型),其余的招商、兴业、长江等大部分研究offer也是通过暑期实习发放,而下半年大规模(>8人)招聘研究员的机构非常少,中信、申万、国泰、海通、招商、易方达、鹏华、博时这几家搞得声势浩大,实际上最后招的人非常非常少,鹏华我比较了解,似乎是招了3个,去年机构的心态是“有合适的就招、没合适的就不招”,去年可最惨淡的一年。
以说是研究类招聘应届生而言,要进券商基金研究、投行类岗位,因此,对找到一个暑期实习是必要条件,对南大的学生尤其如此,而熟人推荐对南大学生找实习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第四,我想整体讲一下去年券商基金招聘的情况,把散在上边的内容统一下。
中信建投研究部周金涛去年在清华宣讲时候说:相较于上一年,你们是不幸的,因为今年的券商招聘形势很差;但相较于下一年,你们又是万幸的,因为明年会更差(清华朋友转述给我的)。
当然,周的话主要是说研究类岗位,但用之于整个行业,也未尝不可。
实际上,自2007年以来,大量应届生进入这一行业,使得业内从业人员急剧膨胀,而这四五年,行业蛋糕规模没有做大,基金甚至越做越小,因此没有哪家机构真正缺人(除了正式强化卖方研究的兴业证券、回补离职潮的海通与安信)。
而去年恶劣的市场环境,直接打击了各家机构的招聘热情,普遍缩招,甚至不招,我有同学在广发证券实习后,拿到口头转正offer,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加盟。
此外,对行业研究员而言,现在的大趋势是从有实业经验的人中挑选,应届生机会并不多,看看水木上那些求转行的理工男,就知道现在竞争有多么激烈。
因此,今年(2013年毕业)研究类招聘形势估计更差,想去国内前10的券商或基金将变得更加艰难,不排除这其中大部分机构除了留用个位数(<5)的暑期实习生,不会再进节省成本,行校园招聘。
说到这里,不妨说个有趣的现象,现在机构为了越来越倾向使用日常的实习生,以长江证券为甚,目测现在广发、兴业、中信(北京)等机构(特别是其研究部门)也都开始大规模招聘日常实习生,这对南大的同学而言,算是个好消息,因为增加了南大学生的实习机会,而因此减少的正式员工岗位是所有高校的学生共同承担的。
第五,讲一下我比较熟悉高校的就业情况,由于自己只是了解些皮毛,因此直接列条显示。
1,去年UBS、GS等外资大行虽然都进行了校园宣讲,但实际上最后基本没招人,可以预测清华北大今年去外资的应该远少于去年。
2,人大汉青今年去券商做研究的很少,去投行的挺多,去银行总行的最多。
(转自汉青金融朋友)3,汇丰商学院似乎也不太乐观,听说有人去平安证券研究所……4,复旦经院今年据说比较悲催,去做研究的很少,而且普遍5000-6000的起薪,投行有一些,但各种银行更多。
上财、交大不了解,但是据我接触的同学反映,就业堪忧(需要验证,因为我接触的那几个都是求职券商失败的……)5,与上海浙江武汉高校的比较。
在广州深圳,武汉高校很强势,招商、国信的一些零散招聘都是直接在武大华科BBS上发帖招的。
在上海这边,复旦交大上财的屌丝们实习确实比较NB,但南大的学生只要有一家机构的实习(最好是TOP20的机构吧),在简历关基本没啥问题(除非这家机构BS南大,或者倾向其他机构,比如申万就特别喜欢上财)。
商学院这边,只要有机构实习、专业背景符合,普遍都拿到了申万、国泰君安、海通、东方等机构的笔试,而且南大同学的笔试通过率也很高(各高校整体都挺高,但我觉得南大至少高于上海交大),我笔试只挂过申万一家,好几家进终面(略去不表)。
因此,对南大学生而言,有个相关实习是至关重要的,基本上有实习可以保证笔试,后边的面试我感觉没有哪家机构歧视南大,个人的实习经历收获、临场表达沟通能力甚至长相的影响比较大。
如果要对华东几个主要高校在券商基金求职方面排个序,我觉得上财=交大>复旦>南大>浙大,南大靠后的主要原因是实习太少以及相应地面试时的不自信(平时实习少——暑期实习难——正式工作难,恶性循环),由于我们符合条件的人少,所以最后进终面的人也少,拿到offer的人自然更少。
至于今年券商基金求职跟往年比的情况,以及位列第几梯队。
往年不了解,上一届我还比较熟,上一届商学院去华泰的非常多(暑期实习都在华泰),我们这一届华泰本身招的少,在商学院招的更少。
但是今年去其他机构的比上一年多了,其主要原因是,各机构招聘日常实习生增多,而且大家求职券商意识增强了很多,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准备,这从大家普遍是实习的return offer可以看得出来。
此外,据我所知,一些机构也有针对性的减少了在清北复交的招聘,力求人员背景多元化。
因此,我觉得虽然我们这一年大环境不行,但是南大与其他高校的差距反而在缩小。
但是,我认为南大的就业弹性还是比其他学校低,如果一旦行情好转,受益最多的必然是清北复交人大上财的人,南大与他们的差距还会拉大。
这就好比外向型主导的国家(北清复交)更容易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一样。
至于梯队,个人看法(说实话,目测商学院跟我看法不一样的人不超过三个……):第一梯队:清华北大、北美知名高校优秀海龟第二梯队:人大汉青、交大、上财、汇丰商学院、复旦(复旦弱于前四个)、北美欧洲知名高校次优秀海龟且本科学校强(第二梯队的高富帅与第一梯队的高富帅差不多,但是第一梯队的屌丝明显比第二梯队的屌丝混得好)第三梯队,人大其他、南大、浙大、厦大、武大华科的高富帅、北美欧洲香港知名高校一般海龟(人大略好,南大浙大差不多,如果只从求职券商基金的角度而言。
)第四梯队,京沪地区其他985、海外一般高校海龟说2个小插曲:本人去面鹏华基金的时候,跟我一组的是UBS香港刚刚被离职的一个量化交易员,本科清华汽车硕士东京大学统计。
当然,我被秒杀了。
面某券商的时候(半夜想不起来了),遇到NYU的海龟,本科上海交大。
其实,以上内容都是垃圾,我觉得其全部效用不抵下边这一段:我个人认为,2007年之后,大量应届生涌入券商基金,特别是二级市场的投资研究部门,80后成为行业绝对主体。
但是行业蛋糕却没有做大,甚至越来越小。
因此大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以下只针对投研类,不点评投行类)实际上,A股是不是已经被过度研究了?这么多机构做卖方研究是否有价值?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择业。
从容投资陈宸认为3年内,卖方研究员这一职业将走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机构和研究员自身都会面临一个抉择的过程。
齐鲁证券、UBSS的一些传闻,似乎已经透露出了什么。
同样的,这是一个只见牛人笑,不见怂人哭的行业,实际上,行业里怂人远多于牛人。
由于媒体的过度报道,使我们认为这是一个躺着就可以把钱赚的行业,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实际上,无限量人才供给的且不论现在熊市,即便行情好转,在现在情况下,行业的收入也都不会显著高于其他金融业态了,目前5000-6000的起薪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如果你能出头,百万年薪不是梦,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出头的概率远小于怂。
我一直认为券商基金与IT是国内最市场化的两个行业,因此也是最早面临大规模裁员潮的行业。
如果你愿意承受这份跌宕起伏,愿意忍受各种加班,那么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只是奔着钞票、美女来,请三思,可能这一行根本不会帮你实现这些梦想。
说几个找工作的趣闻,供大家举一反三:1,本人去年应聘沪上四大券商之一的研究所的固定收益研究岗,终面完了,最后这个岗位临时决定不招人;2,我有一哥们在某TOP10券商研究所做行业首席,前一段时间他们有几个行业想补招几个应届生,于是把我的简历给了负责的副所,副所说:南大的就不考虑了,6个目标院校清北复交人上财。
实际上,他们研究所去年都有招本科生、英国三流学校的硕士海龟等,基本都是大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介绍来的,是不指望他们干活的。
他们想补招的,指标也基本被内部预定光了,不要南大的,只是推辞。
其实很多机构都是这样。
3,我暑期实习拿到某知名券商债券承销offer,没去,正式校园招聘的时候直接上了黑名单。
4,申万暑期实习招聘和正式招聘笔试是一套题,而且2年未换,但是暑期实习考试被刷地,正式招聘直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