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艺术
歌剧艺术

歌剧艺术歌剧,是一种综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音乐戏剧形式。
以歌声为主和音乐戏剧,是歌剧的最本质、最主要的特征,也就是说,音乐是歌剧的核心和支撑。
因此,研究探讨歌剧音乐的审美特征,对于整个歌剧,会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这对于我国的歌剧艺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艺术实践上,均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一、多元化歌剧音乐的第一大审美特征,就是多元化。
这种多元化,充分体现出歌剧音乐的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也充分体现出它的动态性、发展性、创新性特点。
具体而言,这种多元化又可以从以下五大层面来理解。
其一是类型的多元化。
歌剧的主要类型,有西洋歌剧、中国民族歌剧、音乐剧三种。
每一种类型,又可细分为更小的类型,例如西洋歌剧,就又分为正歌剧、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乐剧等多种。
又如音乐剧,又可细分为纯音乐剧、音乐舞剧等多种,特别是音乐舞剧,更是音乐与舞蹈的多元组合,如最近阿根廷上演的音乐剧《探戈女郎》,就是成功的范例。
其二是构成的多元化。
歌剧音乐的构成,也呈明显的多元化格局,仍以西洋歌剧为例,其音乐构成就有序曲、间奏曲、舞曲、进行曲、终曲、配乐等器乐形式;也有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等声乐形式;还有独唱、重唱、合唱、伴唱等演唱形式……如此等等,都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
其三是唱法的多元化。
歌剧的三大类型,分属于三种不同的唱法:西洋歌剧属于美声唱法;民族歌剧属于民族唱法;音乐剧则属于通俗唱法。
其四是文化背景的多元化。
三大类型的歌剧,产生的文化背景各不相同,西洋歌剧产生于16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其文化背景是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标榜,以“人文主义”文化思想体系为核心,以冲破反动宗教思想的束缚,摧毁严禁男女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旧礼教,彻底背叛崇尚“神”的观念,追求“人”的生活,要求“人的个性解放”,表现对新生活的热爱,追求真理,歌颂纯真爱情等为特点。
中国的民族歌剧产生于20世纪初“五四”运动之后,其文化背景是以“新文化运动”为核心,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以反对旧思想,提倡新思想;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猛烈冲击封建主义,广泛宣传民主主义,促进人民的思想解放等为特点。
歌剧的名词解释

歌剧的名词解释歌剧,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它结合了音乐、戏剧、舞蹈和视觉艺术等多种元素,通过声乐演唱和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和情感的复杂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歌剧相关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艺术形式。
1. 歌剧(Opera)歌剧是一种结合了音乐和戏剧的艺术形式。
它通常包括对白、唱腔、合唱和舞蹈,以及由乐队演奏的音乐配器。
歌剧的创作要素包括曲调、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通过这些要素的巧妙结合,演员可以用歌唱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2. 声乐(Vocal)声乐是歌剧表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歌唱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台词。
声乐要求演员具有广泛的音域、良好的声音发声和控制技巧,以及对音乐语言和表演理解的深度。
声乐技巧包括共鸣发声、正确的发音和呼吸控制,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演员在演唱中达到更加准确和感人的效果。
3. 剧本(Libretto)剧本是歌剧的故事情节和台词的文本。
通常由剧作家编写,剧本的内容包括对话、情感描写和指示演员表演的动作。
剧本的写作要求精确、简洁,能够清晰地表达角色的内心和情感,同时也要与音乐和舞台创作相协调。
4. 指挥(Conductor)指挥是歌剧演出中的核心角色。
指挥家负责统领演唱者和乐队,负责音乐节奏、速度、音色、动态和表情的控制。
指挥通过挥棒和肢体语言来传达对音乐的解读和情感的表达,从而指导演员和乐队合作,达到音乐和表演的完美统一。
5. 配器(Orchestration)配器是指将音乐创作中的不同乐器安排和组合在一起,以达到最佳的音乐效果。
在歌剧中,配器是非常重要的,它通过不同的乐器声部和音色的交替和重叠,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戏剧性。
配器的工作通常由作曲家或指挥家来完成。
6. 舞台设计(Stage Design)舞台设计是歌剧演出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舞台布景、道具、灯光和视觉效果的设计来创造戏剧性的场景和氛围。
歌剧艺术的心理学

歌剧艺术的心理学
歌剧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更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它融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多个领域,通过演员的表演和音乐的表现,将观众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感和情境中。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歌剧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歌剧艺术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人们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的,而歌剧艺术通过优美的音乐、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布景和演员的出色表演,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这种体验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力量,从而产生愉悦和满足感。
其次,歌剧艺术具有情感表达的功能。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语言,而歌剧则通过音乐和戏剧的表现形式,将情感传递给观众。
通过欣赏歌剧,人们可以感受到角色们的喜怒哀乐,体验到情感的共鸣和宣泄。
这种情感表达的过程能够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促进情感的发展和成熟。
此外,歌剧艺术还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歌剧的情节和角色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通过欣赏歌剧,人们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艺术的世界中。
这种想象力的发展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为创新和创造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综上所述,歌剧艺术的心理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欣赏歌剧,人们可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表达情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歌剧艺术的发展和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愉悦和启迪。
歌剧的组成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结合了歌唱、音乐、舞蹈、戏剧和舞台布景等多种元素。
歌剧通常以一个故事为基础,通过音乐和表演来呈现。
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起源于欧洲,并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歌剧的组成元素非常多样化,包括声乐部分、器乐部分、舞蹈部分、戏剧表演和舞台布景等。
声乐部分通常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用于表达角色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器乐部分则包括管弦乐、打击乐等,用于提供背景音乐和增强表演的氛围。
舞蹈部分有时会出现在歌剧中,以增强表演的视觉效果。
戏剧表演则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角色的性格和情感。
除了这些基本的组成元素外,歌剧还有许多其他的元素,如服装、化妆、灯光等。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歌剧的整体效果,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表演。
总的来说,歌剧是一种非常综合的艺术形式,它需要各种元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表演。
通过音乐、表演和视觉效果的结合,歌剧能够传达深刻的意义和情感,使观众在欣赏的同时获得深刻的体验。
什么是歌剧

什么是歌剧歌剧(英文:opera,意大利语:opera)是一门西方舞台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
外文名:opera起源: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一、歌剧的简明概况一般而言,与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
歌手和合唱团常有一队乐器手负责伴奏,有的歌剧只需一队小乐队,有的则需要一团完整的管弦乐团。
有些歌剧中都会穿插有舞蹈表演,如不少法语歌剧都有一场芭蕾舞表演。
歌剧被视为西方古典音乐传统的一部分,因此和经典音乐一样,流行程度不及当代流行音乐,近代的音乐剧被视为歌剧的现代版本。
歌剧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意大利,继而传播到欧洲各国,而德国的海因里希·许茨、法国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兰的亨利·珀赛尔分别在自己的国家,开创了17世纪歌剧的先河。
一直到18世纪,意大利歌剧依然是欧洲的主流,纵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国作曲家到法国谋生,而亨德尔最终落脚英伦。
而意大利歌剧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剧,直到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矫揉造作。
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莫扎特,少年时先以正歌剧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语喜歌剧,风行各地,尤以《费加罗的婚礼》、《唐·乔望尼》和《女人皆如此》为人称颂。
而莫氏倒数第二部歌剧《魔笛》(最后一部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语歌剧的指标性作品。
19世纪初期是美声(bel canto)风格歌剧的高峰期,当时的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人的歌剧风行一时,时至今日,依然常见于舞台。
与此同时,贾科莫·梅耶贝尔的歌剧作品则成为了法式大歌剧(Grand Opera)的典范,并风行全法。
19世纪中后叶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大利各领风骚。
关于《歌剧赏析》的知识点

《歌剧赏析》知识点
1、什么是艺术?
2、什么是歌剧
3、歌剧三度创作的过程
4、构成歌剧的四大元素
5、交响乐的特征
6、音乐的表现要素
7、交响乐队的编制
8、交响乐之父及其创作的作品数量
9、意大利歌剧三杰
10、音乐欣赏的三个阶段
11、欧洲最早的歌剧院
12、乐器之王
13、近代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及其代表成就
14、十大著名歌剧
15、歌剧的体裁类型
16、歌剧中的声乐及器乐分为哪几种形式
17、音乐史上第一位歌剧大师及其代表作
18、基督新教的代表曲目
19、《圣母颂》的由来
20、十七世纪法国歌剧的起源
21、世界上最早的芭蕾学校是在哪一年由谁创办
22、最早芭蕾完整的动作和体系包括哪些。
23、浪漫时期芭蕾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24、古典芭蕾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25、歌剧《卡门》的作者以及创作年代
26、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
27、京剧音乐的构成
28、京剧四大名旦
29、样板戏的8大代表作品
30、二十世纪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及其主要贡献
31、延安的新秧歌运动
32、新型秧歌剧的特点及代表剧目
33、中国歌剧创作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几种不同的方式。
34、如何看待新时期歌剧创作的两极分化趋势。
歌剧欣赏

一 外国歌剧欣赏
名作欣赏
《飞吧!思想, 乘着金色的翅膀》
Oh, remembrance so dear and so fatal! Golden harp of the prophetic seers,why dost thou hang mute upon the willow? Rekindle our bosom’s memories and speak to us of times gone by! Mindful of the fate of Jerusalem, give forth a sound of crude lamentation, or may the Lord inspire you a harmony of voices,which may instill virtue to suffering.
一 外国歌剧欣赏
名作欣赏
《飞吧!思想, 乘着金色的翅膀》
《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表达了 被奴役的希伯来人怀念故国、思念家园的心情。 这首四声部合唱歌词感人、旋律优美,低沉的 声音和缓慢的节奏让人们体会到了痛苦、坚韧 和力量。被奴役的希伯来人怀念故国、思念家 园的心情格外引起当时意大利人民的共鸣,歌 剧首演后引起强烈反响,被当作革命歌曲迅速 传遍全意大利。
一 外国歌剧欣赏
名作欣赏
《飞吧!思想, 乘着金色的翅膀》
歌剧《纳布科》是威尔第的第三部编写的 歌剧(四幕歌剧),始作于1841 年,被认为是 奠定威尔第作曲家地位及名誉的一部作品,描 述了犹太人被巴比伦君王纳布科(尼布甲尼撒 二世)击败并逐出家园的事件。《飞吧!思想, 乘着金色的翅膀》,也译作《希伯来奴隶之 歌》,取自该剧第三幕,是被俘的犹太人思念 家乡和祖国的群唱。
歌剧艺术常识

2. 器乐 序曲、前奏曲、间奏曲等
3. 声 乐 独唱、重唱、合唱 4. 舞 蹈
5. 舞 美
四、歌剧演员的声部划分
1.歌剧与美声
Bel Canto——意文词,直译应是“美妙的歌唱”(兼有“美丽的歌 曲”之意),在中国一向被译作“美声唱法”。其实她不仅是一种 发生或歌唱的方法,还是一种歌唱的风格和流派。 ◇美声的演唱风格与音乐术语中的“甜美、柔和”(dolce)或“充满爱 情的”(amoroso)是分不开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义语。 ◇美声唱法是歌剧的产物,歌剧是文艺复兴的产物,文艺复兴又是当 时欧洲资本主义初萌牙的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反映。
《奥菲欧》
首演: 1607年,在曼图亚宫廷举行。 演出时间:1小时40分钟 乐队编制:小提琴、古中提琴、长号、小号、竖琴等36件乐器 脚本:意大利语。该剧根据希腊的神话传说写成,亚里山德罗.斯 特里奇奥作诗。 出场人物:奥菲欧(男中音)、尤丽狄茜(女高音)、女仆(女 中音)、音乐的精灵、渡口看守人、冥王及其妻、太阳神、精灵、 妖精、牧羊人等。 时间:希腊神话时代 地点:希腊以及天国和地狱 序曲:托卡塔(Toccata)--铜管乐队的号角花彩 序唱:是扮演“音乐”的人物的宣叙调,将观众引入奥菲欧那诗 一般的神话世界。全剧共分五幕。 感情,也显示了他对爱情的追求和对亡妻的哀恸。全局的音乐抒 情流畅,旋律精美雅致,成为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法国歌剧 吕利(1632-1687)法国歌剧史上盛极一时的人物,他首创的法国民族歌剧对19 世纪的法国“大歌剧”有着影响。
英国歌剧 亨利.普塞尔(1659-1695),英国音乐大师,一生只写过一部歌剧《狄多和艾尼 斯》,这部歌剧奠定了英国民族歌剧的基础。 德国歌剧 亨德尔(1685-1759)巴罗克时期,德国最出色的歌剧作曲家,一生所写40余部 歌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剧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
2、通过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聆听,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
教学内容:
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理解歌剧音乐
教学教具:
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
教学过程:组织上课。
一、设问导入。
(5分钟)
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
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
师:哪一首是歌剧?
生:《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
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
板书课题:中国歌剧艺术
二、感知与认识。
(31分钟)
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
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
(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
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来了解。
2、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这段选段里有没有对白?
生:没有。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
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
生:器乐音乐。
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
生:歌唱最为重要。
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
师:通过刚才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
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
生:没有。
(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度性的)
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
生:感觉好美、好真实。
(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师归纳:歌剧的综合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3、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
(学生根据课本上p223材料回答: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引出:我国歌剧创作过程及特点。
教师介绍我国新歌剧简况。
1、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奠基阶段(1944-1955)、深入阶段(1956-)。
2、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下面这首作品就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为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胆探索,创作了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新歌剧:《洪湖赤卫队》
1、学生阅读课本中P225材料,结合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情景。
2、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
问题:1、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有领唱、合唱、齐唱)
(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
3、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4、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归纳: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
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5、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
(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
三、拓展与创造(8分钟)
师: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里有许多的经典唱段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熟悉。
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唱段吗?
生:《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
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好吗?(提供歌谱)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分成四组:
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B、部分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
C、《洪湖水浪打浪》部分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D、《洪湖水浪打浪》部分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两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
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
教学构想: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
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
在大量浏览、设问、演唱和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