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13年博士研究生考博考研真题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马哲原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
(40分)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30分)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
(30分)原者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
(15分)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0分)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
(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马哲原理: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
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3 •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
马哲史: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 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3•“考察的客观性。
”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04年马哲原理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者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05年马哲原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
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
原者1、《提纲》第二条。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
3、《终结》“过程集合体”。
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资料真题)(1).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3至2017考研真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2017)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
“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
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答案】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
C选项错误,实践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
D选项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始终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并不能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2017)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
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
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答案】C【解析】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选项表述正确,但是与题干不符。
B选项错误,题干中的错误在于认为意识的内容直接等同于现实存在,并没有看到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来源于客观外部世界,但是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可以创造出现实中没有的东西。
D选项与题干无关,人的意识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由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A. 物质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物质C. 物质与意识相互决定D. 物质与意识没有关系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高级存在形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因此,正确答案是A。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矛盾分析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其活的灵魂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这三个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论,因此,正确答案是A、B、C。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所有以上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这些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意义。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这一过程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阶段,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相继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在于,它指导中国成功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中国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
2.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优势。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国家治理的特点。
其优势在于:能够有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广泛的人民民主;能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湘潭大学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湘潭大学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长 60分钟专业:金融学年级:2020级学号:姓名:【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 马克思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政治经济学D. 科学社会主义【答案及解析】D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 理论联系实际是()A.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B.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答案及解析】B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实际。
3. 下列各项中表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是()A. 事物的量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C. 事物的量发生巨大的变化D. 事物的质发生根本变化【答案及解析】B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相对静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一个事物对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第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
4.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说()A. 联系具有客观性B. 联系具有普遍性C. 联系具有复杂性D. 联系具有多样性【答案及解析】A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5.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作用的范围和领域是()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 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C. 思维领域和自然界D. 自然、社会和思维等所有领域【答案及解析】D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等所有领域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湘潭大学马哲试卷

湘潭大学2005年下学期2004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适用年级专业 2004级各专业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考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成绩一、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简答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及其相互关系。
2、怎样理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什么是辨证的否定观4、简述人的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二、辨析题(每题7分,共28分)1、意识既是物质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
2、辨证矛盾就是前后不一致。
3、相对真理就是包含错误成分的真理。
4、人们可以自由选者某一社会形态。
三、材料题(共18分)材料1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社会制度中的任何变化,所有制关系中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同旧的所有制关系不再适应的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2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3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要害是性‘资’还是性‘社’的问题。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说明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3分)(2)根据材料1说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什么为什么(5分)(3)分析材料2,请说明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及对生产力的影响作用。
(5分)(4)材料3提到的“判断的标准”实质是什么确立这个“标准”的根本依据和重大意义又是什么(5分)四、(每题15分,共30分)1、试述“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思想的理论依据和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
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
3、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原著:
1.引文为马克思《1857-1858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2、引文为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
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
04年
马哲原理
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
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
原著
1、《提纲》的伟大变革。
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
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
2、笛卡儿是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下提出他的形而上学基础的?他是如何构建他的形而上学基础的?
3、贝克莱的“存在即感知与被感知”。
4、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
07年
马哲原理
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
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
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
原著
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
西哲:
1、柏拉图理念论。
2、斯宾诺莎实体学说。
3、康德“哥白尼革命”。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阶级斗争理论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案:A解析: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其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世界,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马克思主义哲学答案:A, B, C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解析:这一基本路线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制定的,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
三、论述题1. 论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答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全面的,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