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传播:1,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共享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活动

3,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4,符号说:强调传播符号是流动的

一般来说传播就是传授信息的行为过程,或者说事信息的流通过程,传播应当局限在那些向人们发出的带有一定意图性的并被对方接受的行为。

传播是传递,信息与交通的隐喻

传播是控制与驾驭大众心灵

传播是游戏给人带来快乐

传播是权力,权力包括武力,操纵与说服

传播是散播后现代的主义观念

传播是仪式塑造文化公民创造共同经验

流言与奥尔波特的流言传播方式

1,流言:流言是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的不确定,而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的时期。

2,心理学家奥尔波特:R=i x a (流言的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X证据的暖昧性)

群体感染:指某种观念情绪或行动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的过程。

虚拟环境与刻板印象:

1,虚拟环境:李普曼1922年在他的《舆论学》里指出人类生活的两个环境里一个是客观环境,一个是蓄念环境,虚拟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

进行选择加工并重新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揭示的环境。

2,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来笼统的看法。

恐惧诉求:是先陈述引起恐惧或焦虑的原因与现象,令观众不安,最后再说明如何去解除焦虑以诱导观众接受传播者说服。

偏倚时间媒介与偏倚空间媒介:媒介可以分为时间为重点的媒介和以空间

为重点的媒介,

1,时间性媒介具有耐久性,较适合于克服时间的障碍,但不适合携带流转:如砖头,粘土

2,空间媒介较轻,容易运送,较合适克服空间障碍,但不便于保存,没有持久性,如:电报广播,

睡眠效应:可信度与传播效果之间的一种变动关系,低的可信度的负面影响,内容的

说服力不能马上发挥处于“休眠”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影响趋于减弱或消失,内容的说服效果充分表现。

信息:1,信息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从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能量守恒,物质不

可变)2,信息是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即表述,3,信息是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这是狭义的围观定义)

传播制度:1,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

2,即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又包括媒介与社会群体和广大受众的关系,既包括言论出版自由与权利,也包括言论者责任和义务。

3,充分体现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受众选择性行为:

1,选择性注意又叫选择性接触,它是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竭力避开与自己观点相抵触的信息。

2,选择性理解,指受众总需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而对注意到的信息作出解释,使之同自己固有的认识相互协调而不是相互冲突。

3,选择性记忆,指受众总是根据各自需求,在已被注意和理解的信息中,挑选出对自己有利有价值的信息储存在脑海中。

拉斯韦尔5W模式:

Who :传者----- Say What :讯息--------In what channel:媒介--------To whom:受众-------With what effects :效果

传者:控制分析

讯息:内容分析

1,线性简单无反馈。

2,真空孤立性

贡献1,第一次科学的分解传播过程

2,为传播学绘制了蓝图

大众传播定义: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

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

象征或符号互动理论:米德:符号互动理论:人的社会化(由自然人变成社会

人)的过程,就是不断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以客我的身份打量校正主我的过程。符号互动理论核心问题考察以符号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基本前提

库利的“镜中我”:1,从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上说明了人际传播的重要性

2,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他人的社会互动获得的

3,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这些“认识”和评价的情感

4,即人们通过与他人交往从他人的反应中获得自我感念,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知沟理论:1970年蒂奇诺等人在《大众传播流动和知识差距的扩大》中提出了“知沟

理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1,知沟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

一是罗杰的“创新扩散”研究

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

三是国际传播秩序中的难本问题研究

四强调效果理论,20世纪80年代,强大效果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它从受众出发探讨媒介,潜在长期和宏观的影响。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由美国传播学家马尔科姆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与1972年在《舆

论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功能:1,着眼于在知识阶段

2,考察的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3,暗示传播媒介是建构虚拟环境的结构

作用机制:第一角度,“认知模式”

第二角度:“显著性模式”

第三角度:“优先顺序模式”

媒介设置理论模式

各种问题不同媒介注意受众对问题的感知。

简答题:

拉扎斯菲尔德伊利县调查:

1940年拉斯菲尔德在俄亥俄州伊利县做调查,在《人民的选择》中,结合1940至1948年的伊利县研究,拉扎斯菲尔德明确阐述了舆论领袖和两极传播理论,使强效果论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