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底泥生态综合处理抑混技术研究(郑州贾鲁河项目)
贾鲁河河道治理工程管理措施

贾鲁河河道治理工程管理措施
石志鹏;高杰
【期刊名称】《大科技·科技天地》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目前贾鲁河河道内排污严重,污泥脏物堆积,河槽不断淤积,水环境条
件差,防洪除涝能力很低,存在着防洪除涝安全隐患,不能满足城市防洪要求。
为美化环境,为沿岸群众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河道亟待治理。
本文主要就贾鲁河河道治理工程的工程质量保证、工程安全保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予以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旌。
【总页数】2页(P295-296)
【作者】石志鹏;高杰
【作者单位】周口市水利建筑工程局;周口市水利建筑工程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723.3
【相关文献】
1.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施工管理措施探析 [J], 李正军
2.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施工管理措施探析 [J], 段良庭
3.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施工管理措施探析 [J], 段良庭;
4.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J], 张栋;邵尉
5.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施工管理措施研究 [J], 张栋;邵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截污效果研究》

《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截污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河道污染尤为突出。
细颗粒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的潜入是河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细颗粒物质通过雨水冲刷、污水排放等途径进入河道,沉积在河床底泥中,对水体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因此,研究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的截污效果对于河道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河道底泥污染及其治理方法进行了广泛研究。
其中,底泥截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后,会与底泥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研究底泥截污效果对于提高河道水质的修复效果、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以某受污染河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的截污效果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样品采集与制备:在受污染河道不同位置采集底泥样品,制备成不同浓度的细颗粒物质与底泥混合样品。
2. 实验室模拟: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细颗粒物质潜入河道底泥的过程,观察其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
3. 现场试验:在受污染河道设置不同截污措施,对比分析各措施的截污效果。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细颗粒物质潜入底泥后的截污机制。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室模拟结果通过实验室模拟,我们发现细颗粒物质在潜入河道底泥过程中,受到水流、底泥粒径、有机物含量等因素的影响,其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具有明显差异。
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细颗粒物质更容易在底泥表层沉积,并逐渐向下迁移。
同时,底泥中有机物、重金属等与细颗粒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影响其环境行为。
2. 现场试验结果在受污染河道设置不同截污措施后,我们发现各措施的截污效果存在差异。
其中,物理截污措施(如设置拦河坝、底泥疏浚等)能有效减少细颗粒物质的输入;生物截污措施(如种植水生植物、培养微生物等)则能通过生物作用降低底泥中细颗粒物质的浓度。
贾鲁河生态治理的技术措施研究

贾鲁河生态治理的技术措施研究作者:王华震史静静来源:《河南科技》2020年第02期摘要:在郑州贾鲁河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人们采用多样化的河道防护形式,并对生态材料使用量进行验证计算,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生态治理是一种新型的水环境治理理念,能够改善水生态环境,最终达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本文分析了贾鲁河的不同河道防护形式和生态材料选择方法,探讨了河道生态治理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贾鲁河;生态治理;生态材料中图分类号:X171.4;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20)02-0080-03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Zhengzhou Jialu River channel management, people have adopted various forms of river protection and verifi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mount of ecological materials used, which has certain promotion value. Ecological governance is a new type of water environment governance concept that can improve the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ustainable use of water re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erent channel protection forms and ecological material selection methods of the Jialu River, and discussed the feasibility measures of river ecological management.Keywords: Jialu River;ecological management;ecological materials贾鲁河是郑州市的母亲河,同时也是郑州市的主要排水河道,流经郑州,入开封,至周口市入沙颍河,最后流入淮河,全长255.8km,是河南省境内除黄河以外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贾鲁河流域郑州段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贾鲁河流域郑州段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童玲;陈伟胜【期刊名称】《灌溉排水学报》【年(卷),期】2017(36)9【摘要】为了确定贾鲁河流域郑州段水域生态健康的主要制约因子,以为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参考,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在环境保护部《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技术指南(2013试行)》基础上,制定贾鲁河流域郑州段水域生态健康评估的指标体系,结合遥感解译、采样监测及实际调查数据,对区域内4个评价单元进行了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结果表明,贾鲁河流域郑州段水域生态健康整体处于"较差"水平,上游索须河和源头段水域生态健康状况优于中下游的市区段和中牟段,主要限制因子为河道连通性,其中市区段水质状况指数影响更显著;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压力主要来源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和生态需水保证率。
贾鲁河流域郑州段水域生态修复应重点从补充生态需水、保障河道连通性和控制入河污染物3方面展开。
【总页数】7页(P108-114)【关键词】健康评价;水域生态系统;贾鲁河流域【作者】童玲;陈伟胜【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相关文献】1.河流健康评价标准研究——以贾鲁河流域郑州段为例 [J], 曹欠欠;王兴科2.福建敖江流域水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J], 张玉珍;黄文丹;王智苑;鲍秋萍;姜炳棋3.郑州市城市化对贾鲁河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 [J], 王慧亮;吴泽宁;孙若尘4.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贾鲁河流域水体达标方案的通知 [J],5.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条件价值评估研究——基于下游地区郑州段的WTP测算 [J], 徐大伟;刘民权;李亚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生态理念探索与实践——以贾鲁河为例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生态理念探索与实践——以贾鲁河为例熊永磊;王元森;盛拥国;崔春晓
【期刊名称】《环境生态学》
【年(卷),期】2022(4)8
【摘要】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城市河道的治理投入持续加大。
通过对郑州市贾鲁河治理中的创新理念及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我国类似城市河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贾鲁河治理中,创新“五河”设计理念,注重生态与景观融合设计,并把滨河景观作为历史文化展示的载体。
同时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通过集成生态净化强化关键技术,开发水环境工程BIM 管理系统、构建智慧水务管理平台,提高河道治理建设及运营效率,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
在施工过程中,坚持绿色施工、加强环境保护、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贾鲁河经过治理后带来了显著的防洪、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总页数】6页(P70-75)
【作者】熊永磊;王元森;盛拥国;崔春晓
【作者单位】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TU986.2
【相关文献】
1.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生态景观工程设计探讨--以河北省迁西县城段滦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2.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措施——以德州地区农村
河道治理为例3.多维度考量下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探索--以深圳丁山河河道整治工程为例4.基于生态河道理念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思考与实践
——以北京市永引渠滨水绿地为例5.“城市双修”理念下城市水体修复策略探索--以武汉市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水系综合治理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措施研究 贾军

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措施研究贾军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增加,但水利过程施工阶段常受到各种因素干扰,进而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进度及质量,其中河道底泥对于整体工程质量影响较为明显,所以有必要加强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及处置措施研究。
本文首先阐述各种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然后解析水利工程中河道底泥处置措施,以期为确保水利工程排沙去淤效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底泥处理技术;处置措施;淤泥水利建设的先决条件为淤泥清理,将河道内的淤泥清理干净之后,并使用有效方法治理河道可以避免对以后施工带来的影响,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一、河道底泥的处理技术1.1污泥浓缩法传统方法的脱水技术有限,不能完全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使用淤泥压缩法,将淤泥中的水分尽量挤出,这样为接下来的淤泥清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淤泥压缩法的关键是提升浓缩程度,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挤压,挤压即不断对淤泥施加压力,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挤压出水分,减少水分含量,减重约30%,还能便于接下来的运输过程,节省资源。
在做以上处理之前应首先检验淤泥的性质,观察判断处理是否合适。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工业排放问题,到目前为止,污水处理厂能够解决此问题,通过合理处理生产阶段排放的污染物,将其再次投入使用来实现安全、环保的使用过程,同时促进了水利建设的积极发展。
但是受限于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是每个地区都有污水处理厂,在没有污水处理厂的条件下,大部分现场常用风干失水的压缩方法来处理,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会出现二次污染环境,但是缺点是处理效果不理想,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风干,这样会造成进度缓慢,延长水利建设工程的工期。
不仅如此,为了减少污泥的水分需要修建污泥干化厂,污泥干化厂占用面积较大,并且还要根据各地情况选择自然风干或者是设备处理[1]。
1.2抛泥法该方法主要将河道内的污泥运输到另一指定的区域内,保证后续工作高效顺利进行,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建设污泥处理厂也不需要建设风干厂,所以在我国沿海地区水利建设中普遍使用,但会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淤泥长时间的堆积不处理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会导致新污泥无堆积场地,导致占用更大的土地面积,由于这些局限性,此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没有被普遍推广,也终将被现代技术所取代。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对下游河道影响评价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对下游河道影响评价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贾鲁河郑州段河道泄洪能力将增大,发生同频率洪水时,经贾鲁河郑州段下泄洪水的洪峰流量将比综合治理前有所增大,从而使下游段洪峰流量有所增大,水位有所提高,将对下游段河道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文章采用马斯京根法对工程实施前后贾鲁河50年一遇洪水进行演进,对比分析后评价工程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并提出了补救措施建议。
标签:河道综合治理;洪水演进;马斯京根法;影响评价1、项目概况由于贾鲁河现状防洪除涝标准较低,不满足郑州市城市防洪的要求,两岸生态环境效果差,不满足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郑州市实施开展了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一是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对贾鲁河尖岗水库至中牟陇海铁路桥段进行综合治理,综合治理长度49.67km;二是为了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开挖贾鲁湿地、祥云湿地、圃田泽湿地等3处湿地湖泊;三是为使汛期洪水平稳下泄,对陇海铁路桥至大王庄弯道段河槽进行疏挖,长13.1km。
2、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分析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贾鲁河郑州段河道泄洪能力将增大,发生同频率洪水时,经贾鲁河郑州段下泄洪水的洪峰流量将比综合治理前有所增大,从而使贾鲁河下游段洪峰流量有所增大,水位有所提高,将对下游段河道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农科所桥、陇海铁路桥、大王庄弯道及开封界作为典型断面,采用洪水演进方法分别计算工程实施前后典型断面的洪峰流量,以评价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对贾鲁河下游河道的影响程度。
2.1 河道洪水演进河道洪水演进可从水量和流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相应的计算方法为水量平衡法和马斯京根法。
2.1.1 水量平衡法水量平衡法是进行河道洪水演进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对任一河段、任一时段Δt的水量平衡方程为:河段槽蓄方程可简化为:河段上、下断面流量与过水面积关系为:A上= f(Q上)A下= f(Q下)式中:Q上,1、Q上,2、Q下,1、Q下,2——时段初、末上、下断面流量,m3/s;A上,1、A上,2、A下,1、A下,2——时段初、末上、下断面过水面积,m2;ΔL——河段长度。
贾鲁河污染治理研究

贾鲁河污染治理研究1城市及河流水系概况1.1城市概况1.1.1地理位置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东连开封,西接洛阳,北隔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与许昌、平顶山接壤,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全境东西长166千米,南北宽75千米,面积7446.2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千米。
1.1.2地形地貌郑州地区地形比较复杂,总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
西南部登封县玉寨峰高达海拔1512m,中部郑上路北侧为邙山与嵩萁山的山前平原,海拔高达110~115m左右,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海拔高程只有70~90m,境内高低相差1442m。
总体上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高、中、低三个阶梯,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区丘陵与平原分界明显。
郑州地貌横跨我国第二级和第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坦的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后部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带,则构成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边坡。
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
地形呈阶梯状降低,地貌结构的基本轮廓是西部多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全市自西向东从中山→低山→丘陵→平原过渡,相互之间分界明显。
中山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低山多在400~1000米之间,丘陵一般为200~400米,平原则在200米以下,其中大部分低于150米。
1.1.3水文地质全区分嵩箕山侵蚀构造中低山裂隙岩溶水水文地质区、伊洛河断陷盆地冲洪积孔隙水水文地质区、嵩箕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及黄河冲积平原孔隙水水文地质区四部分。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1。
表1-1 郑州市水文地质分布情况表1.1.4气候特征郑州市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气象灾害频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二
试 验 段 100m 河 道 底泥部分挖除→剩 余底泥隔离覆盖后 卫生填埋→河道蓄 水
方案三
试 验 段 100m 河 道 底泥固液分离→仿 生团粒结构构建→ 有益菌播植→河道 蓄水
5.2方案比对(方案一)
方案一
1、试验段100m河道积水排除; 2、挖除河底淤泥; 3、河道蓄水。
方案一 河底淤泥挖除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材料管理
9 刘海丰 男 28 本科
助理工程师 组 员 现场实施
备注:以上小组成员受QC教育时间均达到48h以上,出勤率100%。
2.2小组获奖情况
2018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2018年河南省工程建设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
2018年水利工程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类成果;
3 .2课题选择
我们借鉴查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城 市河道底泥污染处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标准并借鉴国 内外城市黑臭水体处理的施工工艺和经验。目前暂无 对城市底泥污染处理的有效方法,从而引发了本小组 成员针对“河道底泥生态处理”问题进行工艺创新的 想法。
选择课题
查阅资料
我们选定本次QC课题为:
目录
CONTENTS
1 工程概况
2 小组简介
3 选择课题 5 提出并确定
最佳方案
7 对策实施
4 设定目标 6 制定对策 8 效果检查
9 效益分析 10 标准化
11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PART.01】
工程概况
Engineering survey
1、工程概况
贾鲁河平面图 河道效果图
改造后实况图
贾鲁河是淮河支流沙颍河的主要支流,是 河南省中部地区的一条骨干排水河道,也是郑 州市的主要排水河道,流经荥阳、郑州、中牟 、开封、尉氏、鄢陵、扶沟、西华、周口,在 周口市汇入沙颖河,全长256km,流域面积 5896km2。郑州市境内总长137km,其中:尖 岗水库以上长度41.5km、尖岗水库以下95.5km 。在贾鲁河项目实施过程中,开挖后河道仍存 在大量黑色底泥,经现场观测和试验检测,该 部分底泥N、P等含量超标,对成型河水存在返 混影响。经与参建各方沟通,在那考河项目较 好治理效果的前提下,我 小 组 引入河道底泥生 态综合治理。
③质量可控
可行
④资金有保障
委托河南广电计量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现场试验, 确保试验结果准确有效,施工质量良好。
科技项目总费用66万元,其中公司批准资助 16万元,同时项目部自筹50万元新工艺研究基金。
【PART.05】
五、提出并确定
最佳方案
Propose and determine the plan
5.1 提出方案
4.1设定目标
效果确认
为明确河道水质的具体浊度指标,我们邀 请专业检测单位选择出8.0、7.0、6.0、5.0、 4.0 五组不同浊度效果的样品,邀请业主、设 计、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比选确认,发现只 有在河道水质≤5.0时,才符合参建各方对河道 水质的要求。
不同浊度样品效果对比分析情况表
样品编号 样品1
2018年度电力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奖三等奖;
2019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2019年度电力建设优秀质量管理QC成果奖三等奖;
2019年度天津市建设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一等奖;
【PART.03】
三、选择课题
Select topic
3 .1课题背景
课题背景
在贾鲁河项目实施过程中,开挖后河道仍 存在大量黑色底泥,经现场观测和试验检测, 该部分底泥N、P等含量超标,对开挖成型后 河水存在返混影响。经与参建各方沟通,在那 考河项目较好治理效果的前提下,QC小组引 入河道底泥生态综合治理,保证水质符合设计 及规范要求,以及降低河水不断返混对施工效 率的影响。
不存在底泥挖除装运晾晒等施工时间,固液分离5天, 仿生团粒结构构建约20天,有益菌播植约10天, 总施工周期约50天。周期短。
环保
无土方作业,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且不会对河道水质造成 二次污染,环保好。
选用
5.2方案比对
方案分析、评估、选择表
序 号
方案
分析
技术可 行性
综合 得分
技术上可行。
1、试验段河道排除积水约10万元;2、试验段河底30m 宽,约3000m2,淤泥底泥固液分离药剂90元/kg,按照100 g/m2计算;3、仿生团粒结构构建人工洒布药剂150元/kg 喷撒密度为600g/㎡;4、人工配合药剂喷洒器操作,均匀 喷洒光合复合菌和EM菌70元/kg,比例为100g/㎡,总成 本=2万元+3000(90*0.1+150*0.6+70*0.1)=42.8万元。 成本低。
2 泥部分挖除,剩余 要求且易造成河水返混影响,技术上不可行。的描述说明
底泥隔离覆盖后卫 ;总成本213.2万元,施工成本高;总施工周
生填埋
期约80天;易造成空气及水质污染,不环保。
方案三
在此施录入工上方述图便表的,综施合描工述方说明便,,在此且录有入 大量的国内外施工
3 试 泥验固段 液分10离0m,河仿道生底上述总经图表成验的本;综合4各描2述项.8说指万明。标元在满,此录足成的入规本描上述述范低说图要;明表 求总。施技工术周期上可50行天。;
提出方案
2017年1月25日贾鲁河一标项目部召 开河道底泥生态综合处理抑混技术研 究会,各参建单位代表、专家和全体 QC小组成员等参加会议。大家运用 ‘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根据工程 实际情况提出三种处理方案。
方案专题讨论
5.1 提出方案
方案一
试 验 段 100m 河 道 底泥全部挖除→河 道蓄水
2 底泥固液 供基础数据。根据河道底泥中有机质成份组成及颗粒分级信息,调整固液分离药剂。
分离 (2)用药剂先行洒出方格边线,然后人工洒布药剂,喷撒密度为100g/㎡。(3)静置30分钟后,
通过人工或机械原位物理搅拌约1分钟,使浮泥层的水体溢出,实现浮泥层的固液分离。
(1)勘查取样,分析物化性质、粒级、沙土比、有机比等,确定仿生配方的实施方案。
5.2方案比对(方案一)
方案一 效果检
查
技术可 行性
经济合 理性
时间性
1、河底淤泥挖除、装运、晾晒等工作技术要求低,河水 总N、P含量及浊度满足要求,技术上可行。
1、试验段河道排除积水约2万元;2、河底淤泥挖除、装 运按照河底30m宽,1m厚计算,试验段约3000m3淤泥,淤 泥挖除按40元/m3,装运按运距8公里,50元/m3*公里; 3、淤泥晾晒工作按10元/m³*天,总成本=2万元+3000* (40+8*50+10*60)=314万元。成本高。
方案一
总成本约314万元,成本高;总施工周期需60
1 试验段100m河道底 天;河底淤泥挖除装运以及晾晒等容易造成空
泥全部挖除
气及水体污染。不环保。
点击此处添加标题
12分
方案二
河底淤泥经部分挖除、装运、晾晒以及土方填在此录入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
试验段100m河道底 筑压实等工作后容易造成各项指标不满足规范上述图表的综合描述说明。在此录入上述图表
“河道底泥生态综合处理抑混技术研究”
【PART.04】
四、设定目标
Set goals
4.1设定目标
河道底泥处理需要 保证河水pH值、悬浮物、 化学需氧量、总硫、氯 化物含量、重金属含量、 粪大肠菌群、蛔虫卵数 等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 和规范要求的前提下, 满足业主对浊度的要求。
请专业检测单位对水质进行检测
试验段河底淤泥挖除、装运、晾晒及土方填筑压实等工作 耗时较长,总施工周期约需80天。耗时长。
环保
河底淤泥挖除、装运、晾晒以及土方填筑等工作容易造成 空气及水质污染,不环保。
不选
5.2方案比对(方案三)
方案三
1、试验段100m河道积水排除; 2、底泥固液分离; 3、仿生团粒结构构建; 4、有益菌播植; 5、河道蓄水。
邀请专业检测人员对河道水质进行
检测,效果良好,浊度不高于4.3,满足
参建各方要求的≤5.0。
5.2方案比对(方案三)
方案三 效果检
查
技术可 行性
经济合 理性
时间性
1、施工方便,且有大量的国内外施工经验;2、河水pH 值、悬浮物、溶解氧、总N、P含量、粪大肠菌群等各项 指标符合规范要求;3、浊度低于5.0,满足要求。
3 仿生团粒 (2)用生态改性剂先行洒出方格边线,然后人工洒布药剂,喷撒密度为600g/㎡。
结构构建 (3)静置30分钟后,通过路拌机(旋耕犁或小型土方拌合设备)机械原位物理搅拌约1分钟,
使得药剂和底泥充分混合并静置30分钟。静置后进行二次拌合,保证施工质量。
4
有益菌 播植
目众多,使用底泥原位生物、生化技术对底泥进行清
以往的工程建设中坚持开展QC活动,积累了一定的
理修复,并对水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底泥,我们可
创新和攻关经验,其中有多位工程师,专业技能高,
借鉴其相关经验,加之公司邀请了该方面的专业人员
目 标 其它人员亦具有较高的技术改进及质量控制能力。
对本课题理论和实际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试验段河底淤泥挖除、装运、晾晒等工作耗时较长, 总施工周期约需60天。耗时长。
环保
河底淤泥挖除装运以及晾晒等容易造成空气及水体污染。 不环保。
不选
5.2方案比对(方案二)
1、试验段100m河道积水排除; 方案 2、挖除60cm厚河底淤泥; 二 3、剩余底泥隔离覆盖后卫生填埋
4、河道蓄水。
方案二 部分淤泥挖除厚卫生填埋覆盖
陈明
男
3
刘涛
男
4 孙承坤 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