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玉米机械化宽窄行交互休闲种植模式技术要点

玉米机械化宽窄行交互休闲种植模式技术要点
I 农技推广 I l 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 l
玉米机械化 宽窄行 交互休 闲种植模式技术要点
关 兴利
( 公 主岭 市农 业机 械化技 术 推 广总站 , 吉林 公 主岭 1 3 6 1 0 0 )
摘要: 近 些年 , 由于气候 的异 常 变化 造 成天 气干 旱、 沙尘暴肆 虐 、 降 雨集 中 , 给农 业 生产 带来 了很 大损失 。为 了解 决这 个难 题 , 通过 多 年 的试验 论证 , 得 出了推 广 应 用“ 保 护性 耕 作技 术” 是 解 决这 个问题 的行之 有 效 的措 施 。

2. 2 改传统的 中耕三铲 三趟为播后 机械喷 洒除草剂 封地 . 苗 期( 拔 节前 ) 结合 追 肥 在 宽 行 进 行 的 第 一年 ,在 播 种 前 用 复 式 作 业 机 或 重 耙 将地块 整理平整压 实达到适宜免耕 播种机播 种状态 , 再 进 行 宽 行( 8 4 —9 O厘 米 ) 、 窄行( 4 O厘 米 ) 免 耕播种 ; 第 二年 , 在 上 年 的宽行进行 窄行( 4 0厘 米 ) 播种 作业 , 上年 的窄行 ( 4 0厘 米 自 然 变 成 新 的 宽行 , 这 样 就 形 成 新 的 宽 窄 行 种 植 方 式 。 以 后每年 都在上年 的宽 行进行播种 , 行 成宽窄行 交互休 闲种植 技术模式 。 底肥位置在苗带侧 下方 8 ~1 O厘 米 ,播 种 穴 数 控 制 在 按 种 子 说 明要 求 的基 础 上 增 加 1 0 % 以 上 ,每 穴 一粒 种 子 ,播 深 为镇压 后 3 ~4厘 米 ;带 施 口肥 装 置 的 播 种 机 也 可 施 入 少 量 的 口肥 , 一般不超过 4 O 公 斤 /公 顷 。

玉米大龙双行抚摸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龙双行抚摸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甘南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农业站王巨国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以下简称玉米大双覆)是指将传统的两条65 cm(或60 cm)宽的小垄合并成1 条130 cm(或120 cm)宽的大垄,在大垄上加密种植两行玉米(小行距40 cm、大行距80 cm或90 cm)的一项新的玉米种植栽培技术。

该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进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实践表明,玉米大双覆单产可达10~13 t/hm2,比常规栽培增产35%以上。

现介绍该技术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以指导农业生产。

1、地块选择与耕整地1.1 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耕层深厚、保水保肥性能好、中等以上肥力的黑土地块,且前茬作物以小麦、大豆、马铃薯为佳。

不要选择玉米连作3a 以上的地块,否则会使空秆率上升、病虫害加重。

1.2 耕整地根据耕地状况,机械耕整地可分为以下4 种方式。

1.2.1 灭茬、起垄上浆前,先用根茬粉碎还田机对垄作前茬进行灭茬作业,然后用起垄犁开出大垄,同时深施底肥并拖平,最后进行镇压保墒。

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春季起大垄时深施底肥。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壤耕层较浅、不适于耕翻作业的地区。

质量要求:1)垄型整齐,垄高一致,垄顶至垄沟15 cm 左右;2)根茬粉碎大于99%,无站立漏切根茬;3)粉碎后的根茬长度小于5 cm,掩埋率大于95%,灭茬深度在10 cm以上。

1.2.2 深翻、耙压、起垄上冻前,先进行耕翻作业,再用轻耙和“V”型镇压器进行耙压,以使表土细碎,减少水分散失。

春播前,用起垄犁起出大垄,同时深施底肥并拖平。

此方法适用于具备耕翻整地条件的地块。

质量要求:1)作业时土壤湿度要适宜;2)翻地时,翻垡要严密、扣垡均匀,无漏耕、重耕、立垡、回垡、粘条等现象;3)非双向翻转犁要配合平地合墒器,耕深达到25 cm 以上,垄高15 cm 左右。

1.2.3 灭茬、深松、起垄采用深松、旋耕、起垄复式作业机一次进地完成深松、旋耕、灭茬、起垄、深施底肥、拖平等多项作业,并要达到播种覆膜要求。

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20211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播种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和机械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DB41/T 958 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DB41/T 1938 青贮玉米机械收获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青贮玉米在玉米乳熟后期至蜡熟期间,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地上部植株,作为青贮饲料原料的玉米。

[来源:GB/T 25882—2010,定义,3.1]4 播种前准备选地与整地4.1 选择生产条件良好,地势平坦,排灌设施配套完善的生产区域,适宜机械化作业且交通方便的地块,距离青贮窖最远不超过50 km 。

河南多为一年两熟制,玉米为后茬作物,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免耕播种。

品种选择4.220212 应选用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或河南省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

种子质量4.3应符合GB 4404.1的规定。

种子包衣4.4应符合GB/T 15671的规定。

5 播种播种时间5.1夏播应于6月30日前播种。

前茬作物收获以后应抢时早播,足墒播种。

机械播种5.2采用玉米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机播种。

播种前对播种机械进行调试,行距60 cm,播种深度5 cm左右,肥料与种子间距10cm~15cm。

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1628的规定。

播种密度5.3每667 m2 播种4500~5000株。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为 保 证 播 种 质 量 , 种 作 业 主 要 采 用 两 种 方 式 : 种 是 地 播 一 表覆 盖 率小 于 4 % 采 用 免耕 播 种 ,使 用小 型 免 耕 播 种 机 作 0可 业 ; 一 种 是 地 表 覆盖 率大 于 4 %或 播 种 高 茬 穴播 作 物 时 , 另 0 一 般 需采 用 少 耕 ( 土 处理 后 ) 种 。 表 播 1 种量 : . 播 玉米 一般 亩 播 种 量 为 1 - k, 精 量播 种单 双 . 2 g半 5
本 、 善 生 态环 境 、 进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等 特 点 。主 要 应 用 于 改 促 干旱 、 半干 旱 地 区 农 作 物 生 产 。
据 中 国农 大 保 护 性 耕 作 研 究 中心 2 0 03年 对 1 0个 示 范 县
的 实施 效 果 监 测数 据显 示 ,保 护 性 耕 作 能 不 同程 度 的降 低 作
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耕作技术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传统耕作技 术相 比可 减少土壤
风 蚀 、 蚀 , 少 土 壤 流 失 和 抑 制 农 田扬 尘 的 功 效 , 高 土壤 水 减 提
肥 力 和抗 旱 能 力 ; 明 显提 高 旱 区 粮 食 产 量 、 低 农 业 生 产 成 能 降
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
●张锦 川 马 明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是 对 农 田实 行 免 耕 、 耕 , 可 能 减 少土 少 尽 壤耕 作 ,并 用 作物 桔 秆 、残 茬覆 盖地 表 ,或 保 留高 根 茬 秸 秆 3 %以 上和 作 物 残 留 物 覆 盖 率 不低 于 0 0 3 %的耕 作 技 术 。 一项 是
机械除草 。

2播种 深 度 : 种 深 度 一 般 控 制 在 3 5m , 土和 干 旱 地 . 播 -c 沙 区 播 种深 度 应 适 当增加 1 2m; —c 3施 肥 深 度 : . 一般 为 8 lc 种 肥 分 施 )即 在 种 子 下 方 - Om( ,

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要点

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要点

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要点商丘市农机推广站高级工程师:冀永祥技术内容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就是在小麦机收后不经整地,使用免耕播种机在麦茬地直接播种的一项玉米播种技术。

玉米免耕播种可一次性完成灭茬、开沟、播种、施肥、镇压等多道工序,不仅具有抢时抢墒、节省劳动力、以及株距行距播量均匀、覆土深度一致等特点,还能有效避免秸秆乱堆乱放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有直播、秸秆覆盖播种、套播三种方式。

技术规范前茬作物的基础准备前茬小麦种植时机和种植方式应同后茬玉米种植相适应小麦行宽要与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机的作业幅宽相匹配,实行前面机收后面机播,不仅抢农时,而且提高了玉米播种质量,为玉米生长管理创造条件。

(2)小麦收割时收割机应加装秸秆粉碎装置,小麦留茬高度不超过20cm,秸秆长度不超过15cm,且抛洒均匀,如果秸秆较多,则要把多余的秸秆清理出地块以外。

保证玉米免耕播种机的作业质量。

2.选择优良品种玉米品种必须根据土壤、肥力等条件的不同,精选生育期适中、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中早熟杂交品种,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85%,含水率不大于13%,并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防止地下虫害和苗期病害的发生。

3.播期的确定为了抢时抢墒,一般在小麦收割后及时播种。

播量的确定玉米的播量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品种而定,在水肥土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块,播量一般在45--52.5千克/公顷(3-3.5千克/亩),使用紧凑型品种,基本苗在7.5万-9万株/公顷(5000-6000株/亩);使用平展型品种,基本苗在5.25万-6.3万株/公顷(3500-4200株/亩)。

在水肥土条件一般的中低产地块,播量应适当降低。

行距、株距、播深的确定(1)行距:宽窄行播种的,行距一般在80cm和40cm;等行距播种一般在60cm。

因为等行距播种有利于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所以一般提倡等行距播种。

(2)株距的确定:必须以保证玉米单位面积的成苗株数为前提,行距宽时,株距要密,一般株距在20-30cm。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玉米生产也在不断的进行机械化改造。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力负担,还能够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过程和优势。

一、土地准备在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中,首先需要对土地进行准备。

这包括翻耕、耙地、平整等一系列的土地建设工作。

传统上,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但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犁耙、平地机等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些工作,为后续的种植工作做好准备。

二、播种播种是玉米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步骤之一。

传统的播种工作需要人工逐粒播种,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种植的密度难以控制。

而利用播种机、种植机等现代化设备进行播种,可以实现种植密度的精确控制,提高播种效率,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机械化播种还可以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为下一步的管理和收获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管理玉米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时的管理工作,如施肥、除草、灌溉等。

传统的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效率低下。

但是通过机械化管理,可以实现施肥、喷药、除草等工作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精度。

通过机械化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质量。

四、收获收获是玉米生产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传统的收获工作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造成玉米的损耗和破坏。

而通过机械化收获,可以大大提高收获效率,减少损耗和破坏。

现代化的玉米收获机、玉米脱粒机等设备可以轻松地完成玉米的收获和处理工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五、堆放和储存在收获完成后,玉米需要进行堆放和储存。

传统的堆放和储存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机械化的堆放和储存设备,如玉米贮存或玉米掠收机,可以更加科学和高效地进行堆放和储存工作,减少玉米的损耗和品质下降。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与应用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与应用
每 亩 收取作 业 费 5 0元 计算 , 约 有 两年 时问 即 可
收 回机具 成本 ,与小 麦联 合收 割机 的作 业 经 济
效 益相 同 。可见 , 农机 户购 买玉米 收获机 进行技
术 作 业服 务 ,有 投资 的价 值 ,会 有较 好经 济 收
入。
证 留茬 高度 小 于 l O o m,以免 还 田刀具 打 土 、 损
坏。
3 技术 实施 要点及 注事项
3 . 1 技 术 规 范
3 . 2 . 6 如 安装 除茬 机 时 ,应确 保 除茬 刀 具 的人
土深 度 , 保 持除茬 深浅一 致 , 以保证作 业质量 。
贮 或粉碎 还 田) 。 其 工艺 流程 为 : 搞穗 一 剥皮一 秸 秆处 理 ( 三 个 环节分 段 进行 ) 。
1 . 3 其 它
的茎 秆 切割 、 摘穗 、 剥皮 、 脱粒 、 秸 秆 处理 等 生 产
环节 的作 业技 术 。在我 国大 部分地 区 , 玉米 收 获
时 的籽 粒 含水 率 一般 在 2 5 %~ 3 5 % .甚 至 更 高 ,
收 获时 不 能直 接 脱粒 .所 以一 般 采 取分 段 收 获
的 方法 。第 一段 收 获是 指 摘穗 后 直 接 收集 带 苞
皮 或剥 皮 的 玉米 果 穗 和秸 秆处 理 :第二 段 是 指 将 玉米果 穗 在地里 或 场上 凉晒 风干 后脱 粒 1 玉 米机 械化 收获 的 几种 形式
和 秸秆 还 田等 项 作业 , 每 亩 作业 费 为 4 0 6 0元 单行 收 割机 的作业 生产 率 为 2 ~ 3亩/ l l , 双 行收 割

3 5・
机 的作 业生 产率 为 4 ~ 6亩/ 时 ,三 行收 割机 的作

伊犁垦区玉米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伊犁垦区玉米制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R e s o u r c e s r e s e a r c h, 1 9 9 6 , 3 2 ( 4 】 : 1 0 1 3 -1 0 2 2 .
机 总动 力 发 展 [ J ] . 农业工程学报 , 2 0 0 6 , 2 2 ( 2 ) : 1 0 7 ~ 1 1 0 .
【 6 】 刘思 峰 , 党耀 国 , 方志耕等 著. 灰 色系统 理论及 其应用【 M ] .
中 图 分 类 号: ¥ 2 3 3 文献标识码: B
元复合肥 1 5 k g / 6 6 7 m z , 接着用芬兰维美德 8 9 5 0 带悬 挂翻转 4 铧、 5 铧犁进行冬翻,耕深达到 2 5 ~ 2 8 a m,
做 到深 浅一 致 , 覆 土 严密 , 不 跑茬 , 不漏 耕 。播 前精 细 整地 , 达到 “ 六字 ” 标准 。同时结 合第 2遍 整地 , 用喷 秆 式 喷 雾 机 进行 土 壤 封 闭 化 除 ,用 5 0 的 乙草 胺
北京 : 科 技 出版 社 , 2 0 0 4 : 3 9 4 2 .
[ 1 2 】 贾萍 , 方源敏 , 卢水牯. L o g i s t i c模 型 在 高 层 建 筑 物 沉 降 监
为使玉米制种繁制产量高 , 应选择株型紧凑 、 适 应本地气候条件及栽培条件的高产 、抗逆 的品种组 合。玉米制种组合在本地繁制前 ,应进行小面积试
种 ,对 父母本 在 本地 的生 长特性 及花 期协 调情 况进 行 全 面掌握 , 以便 于及 时有 效地 采取 措施 调节 花期 , 确保 玉 米制 种 的成功 。
及 其 在农 机 动 力需 求 预测 中的 应用 【 J 】 . 农 业 工 程 学报 ,
【 9 】A m i n i a n F , S u a r e z E D .F o r e c a s t i n g e c o n o m i c d a t a w i t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步人中级发展阶段,玉米生产机械化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2009年我国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20.24%,其中机耕水平为83.55%,机播水平为72.48%,玉米联合收获机为8.17万台。

六大玉米生态区中,北方春玉米产区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3.97%,黄淮海。

夏播玉米区达54.96%,两大玉米主产区已形成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发展主流。

应重点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稳步发展玉米播种机械化,加快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进一步提高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

一、技术要点
1用播种机械完成符合玉米播种农艺要求的全部作业环节的技术,主要内容和技术环节包括开沟、播种、施肥、覆盖、镇压。

按不同的播种时期分春玉米播种和夏玉米播种:春玉米种植主要适宜于一年一作地区,播种方式为机械直播,时间在春季的4月底至5月上旬;夏玉米种植适宜于一年两作地区,播种方式和时间为麦收前机械套种和麦收后机械直播两种。

按播前对土壤处理方式和地表状况,可分为传统播种、少耕播种和免耕直播,按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可分为点播、穴播和条播。

按排种器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其中机械式包括槽轮式、窝眼式、勺轮式等多种排种方式,气力式包括气吸式、气吹式两种排种方式。

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要求一次完成全部播种作业内容和技术环节,同时还要具有破土(茬)开沟、分草防堵、化肥深施、覆土镇压等功能,并要求保
证播量适宜、深度一致、覆土严实、镇压适度等机械播种的质量要求,为种子萌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种床环境。

播种深度是机械化播种技术的—个关键质量因素,深度适宜,覆土均匀,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玉米播种深度主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来决定;播种深浅应保持一致,可以提高群体整齐度,有利于均衡发挥群体生育优势。

玉米播种机的整体结构与通常使用的小麦播种机类似,所不同的是玉米播种机一般是穴播机,每穴粒数为1~3粒,播深以4-5厘米为宜。

黏土或土墒过湿时,播深宜浅,以3-4厘米为好。

底墒不足,特别是沙土、沙壤土以及麦田套种玉米播种深度应增加播深。

一般土壤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厘米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播深宜浅,以3n4厘米为好;底墒不足,特别是沙土、沙壤土以及麦田套种玉米,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

播种机有2行、3行、4行、6行的机型;免耕播种作业机型:春玉米播种以4行、6行播种机为主,夏玉米播种以3行、4行播种机为主。

2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全部(切割、摘穗、剥皮、脱粒、集箱和秸轩还田)或部分生产环节应用机械来完成的作业过程和应用技术。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一般在25%—35%,收获时不能直接脱粒,多采取分段收获法;第一段是采摘、收集带苞皮或剥皮的玉米果穗,并进行秸秆处理,第二段是将玉米果穗经晾晒风干后进行脱粒。

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应用技术主要有联合收获秸秤直接还田技术、人工摘穗秸秆还田技术、穗茎兼收技术。

二、注意事项
1正确调整秸轩还田机的作业高度,以保证留茬高度小于8厘米。

2作业前应进行试收获,调整机具,达到农艺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式作业。

3播种作业,要行平走直和换接行距一致,及时疏通塞堵现象,保持输肥、输种管畅通,防止缺苗断垄,保证作业质量。

4播种、收获前,应做好田间调查,将水井、电杆拉线等不明显障碍安装标志。

5如安装灭茬机时,应确保灭茬刀具的入土深度,保持除茬深浅一致,保证作业质量。

6收获前3—5天对田块中的沟渠、垄台予以平整,以利安全作业,并对玉米的倒伏程度、种植密度和行距、果穗的下垂度、最1低结穗高度等情况进行田间调查。

作业时,调整摘穗辘(或搞穗板)间隙,以减少籽粒破碎;作业中,割台要对准玉米行,既可减少掉穗损失,又可提高作业效率。

注意果穗升运过程中的流畅性,以免卡住、堵塞;随时观察果穗箱的充满程度,及时倾卸果穗,以免果穗满箱后溢出或卸粮时卡堵现象。

(作者单位:155620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第三管理区、八五二农场第一管理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