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通信基础知识》课件

《通信基础知识》课件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技术经历了从多模光纤到单模光纤,从短波长到长波长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光纤通信技术的传输速 度、传输容量、传输距离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
光纤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等领域。同时,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 物联网等领域,光纤通信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信基础知识》ppt课 件
CATALOGUE
目 录
• 通信概述 • 通信系统 • 通信协议与标准 • 通信网络 • 通信技术与应用 • 未来通信技术展望
01
CATALOGUE
通信概述
通信的定义与目的
总结词
通信是信息传输和交换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详细描述
通信是指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主要 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使得人们能够进行交流、协作和信息获取。
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通信技术概述
数据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 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它具有传 输速度快、传输质量高、抗干扰 能力强等优点,已成为现代通信 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 历程
数据通信技术经历了从有线数据 通信到无线数据通信,从窄带数 据通信到宽带数据通信的发展历 程。在这个过程中,数据通信技 术的传输速度、传输容量等方面 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系统概述
有线通信系统通过有线介质传 输信息,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
有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有线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 光纤通信等高速传输技术,提高 了数据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有线通信系统的组成
有线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线路、交 换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固 定电话、宽带接入等多种应用。

第一章 通信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第一章 通信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 193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为美国军方制成了世 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手机
• 1942年,对讲机应用于二战
微波通信
• 1931年,英国多佛尔和法国加来之间在 建立世界上第一条超短波接力线路
• 20世纪50年代出现微波接力通信
光纤通信
• 1966年,英籍华裔学者高锟和霍克哈姆发表了关于传输介 质新概念的论文,指出了利用光纤进行信息传输的可能性 和技术途径,奠定了现代光纤通信的基础。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 数字系统:每秒所传输的位数来计量(bit/s)
• ADSL上网的速率: 上行:0.54Mbit/s 下载: 8Mbit/s
• 以太网上网的速率: 10Mbit/s 、100Mbit/s 到桌面
• 宽带:2Mbit/s 作为划分点
1.4.2 模拟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消息。模拟通信系统框 图如图1-2所示: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信息与信号
• 信息←→冗余
– 消息中不定的部分
• 信号
– 信息的物理载体: 电、光信号
•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 号

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严晓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第3版)-严晓华-清华大学出版社
Bd),每秒钟传送一个符号的传输速率为1波特。
通信系统的质量评价
注意:在给出码元速率时需说明是何进制的码元。 符号传输速率和信息传输速率可换算;若是二进制码,符号
传输速率则与信息传输速率相等。 若两个系统的传输速率相同,其信道效率有可能不同。信道
效率用单位频带的信息传输速率或符号传输速率来表示,其
用以代表信息的物理量。
返回
1.1.2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模型如图1-1所示。 信息源(信源)
作用:把待传输的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发送设备(发送机)
作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使原始信号(基带信号)适应信道传输特性的要求。
通信系统模型
信道(通路) 作用:在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在通信中主 要是传递信息的通道,又是传递信号的设施。 分类:有线信道(如明线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信道(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无线接入等)
据波长不同可分为中/长波通信、短波通信和微波通信等。
3. 按调制方式分类
基带传输:将未经调制的信号直接在线路上传输。 频带传输(调制传输):先对信号进行调制后再进行传输。
通信系统的分类
4.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模拟通信 数字通信
5. 按收发者是否运动分类
固定通信 移动通信
内容简介
1.4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4.1 ICT技术产业概述 1.4.2 ICT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返回主目录
内容简介
1.5 国家通信职业资格制度简介 1.5.1 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 1.5.2 通信行业职业(工种)资格 1.5.3 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
内容简介

通信ppt课件

通信ppt课件

无线通信多址技术概述
无线通信多址技术是指多个用户共享同一通信信道时,为 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地址以实现多路复用的技术。
FDMA(频分多址)
FDMA是一种将频率带宽分成若干个小的频带,并将每个 频带分配给一个用户的通信方式。它的优点是实现简单、 保密性好,但频带利用率较低。
TDMA(时分多址)
TDMA是一种将时间分成若干个小的时间段,并将每个时 间段分配给一个用户的通信方式。它的优点是频带利用率 较高、能够支持实时业务,但实现较为复杂。
信道编码
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提高传输的 可靠性。
调制
将基带信号转换为适合信道传输 的频带信号。
信息源解码
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 。
信道解码和误码检测
在接收端解码信号并检测是否出 现错误。
解调
将接收到的频带信号还原为基带 信号。
02
CATALOGUE
通信系统组成
信息源和信宿
信息源
产生信息的设备,如传感器、终端等。
通信的发展历程
古代通信方式
如烟火、书信等,这些方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如传递速度慢、 易出错等。
近代通信的发展
随着电报、电话等技术的出现,通信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现代通信的革命性进展
如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使得现代通信更加便捷和高效 。
通信的基本原理
信息源编码
将原始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格式。
01
02
03
04
05
无线电波传播特 性概述
大气层对无线电 波的影响
建筑物对无线电 波的影响
地形对无线电波 的影响
电磁干扰对无线 电波的影响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 气层、建筑物、地形、电 磁干扰等,这些因素会导 致无线电波的衰减、折射 、反射和干涉等效应。

《通信基础知识》课件

《通信基础知识》课件

通信协议的标准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OSI模型:定义 了七层通信协议, 包括物理层、数 据链路层、网络 层、传输层、会 话层、表示层和
应用层
TCP/IP协议: 定义了互联网通
信协议,包括 TCP、IP、
UDP、ICMP等
IEEE 802系列 标准:定义了局 域网通信协议, 包括802.3(以
报文交换网络:通 过存储转发方式进 行数据传输
分组交换网络:将 数据分成多个分组 进行传输
混合交换网络:结 合电路交换、报文 交换和分组交换的 优点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协议与标准
通信协议的概述
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 定
通信协议包括传输协议、网络协议和应用 协议
传输协议负责数据传输,如TCP/IP协议
数字信号传输
数字信号:由0和1组 成的信号
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和 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如电话线、 光纤等
无线传输:如无线电波、 微波等
传输速度:取决于传输 介质和传输技术
传输质量:受干扰、噪 声等因素影响
数据压缩技术
定义:通过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降低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 目的: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 常见方法:Huffman编码、LZW编码、JPEG压缩等 应用领域: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
核心网:负责处理和转发数据,包括基站、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接入网:负责将用户终端连接到核心网,包括基站、无线接入点等设备 传输网:负责将核心网和接入网连接起来,包括光纤、电缆、微波等传输介质 用户终端: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通过接入网连接到核心网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接入网和接入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现代通信技术ppt课件-接入网和接入技术
B-NT1
NT1
复 用 / 数 字 交 叉 连 接 设 备
传 输 系 统
复 用 / 数 字 交 叉 连 接 设 备 QAN
ET ET ET
QLE

16
9.1.3 接入网的接口
1、接口类型
接入网有三类主要接口: 即 用户-网络接口 UNI、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维护管理接口Q3。
⑴业务节点接口 UNI 是用户和网络间的接口,主要包括二线音 频接口 (接模拟话机)、64kbit/s 数字接口 ( 接数 字话机)、2048kbit/s数字接口接集群电话用户或 中速数字用户), ISDN 基本速率接口 BRI、 ISD N基群速率接口 PRI (接窄带ISDN终端用户) 以及B-ISDN的各种接口(接B-ISDN用户终端)。
■ 22
·链路控制协议:支持 V5.2接口的 2048kbit/s 链 路的管理功能。 · 保护协议:支持在合适的物理 C 通路之间切换 逻辑 C通路,提供在接口出现故障时,C 通路切 换的保护程序。 3、VB5接口 VB5接口是 ATM业务节点的标准化接口,由ITU-T 建议G.967规定。VB5接口作为宽带接入网的一种 业务节点接口,按照ITU-T的 B-ISDN体系,采用 以 ATM为基础的信元方式传递信息并实现相应的 业务接入。VB5 接口分为VB5.I和VB5.2两种类型.
现代通信技术
第九章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
2007年6月
1
9.1 接入网概述
9.1.1接入网的演变及发展 1、接入网的产生 接入网AN,也称为用户接入网,位于电信网的 末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 接入网是由传统的用户环路发展而来。也可以 说传统的用户环路就是接入网的早期形式。 传统的电信网是以电话业务为主而设计的,由 长途网和本地网组成,从本地交换机到用户一般 使用铜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中间经交接箱和分 线盒等配线设备及引入线与用户终端相连,称为 用户环路。传统的用户环路网结构如图9-1所示.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课件:数据通信网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课件:数据通信网

数据通信网
5. 数据电路(Data Circuit) 数据电路连接两个数据终端设备,负责将数据信号从— 个数据终端设备传输到另一个数据终端设备。 6. 数据链路(Data Link) 数据电路加上数据传输控制功能后就构成了数据链路。 7. 通信控制器 通信控制器是指那些把计算机/终端信息处理系统与数 据传输系统连接起来,并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通信控制器 的功能包括:
数据通信网
3.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是对报文交换的改进,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交换 技术。它结合了“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两者的优点, 使其性能达到最优。分组交换也属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它是将数据分割成分组后,以分组为单位将信息从源端发往 目的地。分组交换是将长报文分成若干个固定长度的小分组 进行传输。不同站点的数据分组可以交织在同一线路上传输, 提高了线路的利用率。由于分组长度的固定,系统可以采用 高速缓存技术来暂存分组,提高了转发的速度。
数据通信网
其缺点有: (1) 电路接续时间较长,短报文通信效率低。 (2) 电路资源被通信双方占用,电路利用率低。 (3) 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 通信规程等方面应完全兼容,这就限制了各种不同速率、不 同代码格式、不同通信规程的用户终端之间互通。 (4)有呼损。 (5) 传输质量较多地依赖于线路的性能,因而差错率 较高。 所以电路交换非常适合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场合,如 语音通信。
数据通信网
其缺点有: (1) 报文通过交换机的时延大,且时延抖动也大,不 利于实时通信。 (2) 交换机要有能力存储转发用户发送的报文,其中 有的报文可能很长,这就要求交换机要有高速处理能力和大 的存储空间。因此,报文交换机的设备比较庞大,费用高。 (3) 报文交换不适于实时交换数据的场合。 报文交换的上述优缺点使其主要适用于公众电报和电子 信箱业务。

《现代通信新技术》课件

《现代通信新技术》课件

推动经济发展
现代通信新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撑,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 经济增长。
现代通信新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从电报、电话的发明到数字通信 、移动通信的普及,现代通信新
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当前发展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 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通信新技术正 在向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时 延的方向发展。
ABCD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
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长和数据处理需求的提升, 推动边缘计算技术的发展。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助力通信行业实现更高效 的数据处理、存储和管理。
技术挑战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和隐私保 护的难度也在增加,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
防范措施。
A 网络覆盖与容量
智能环境
智能家居系统可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空气 质量等,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能家电
智能家居系统可控制家电设备,如空调、电 视、冰箱等。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智慧政务
通过智慧城市系统实现政务信息共享、流程优化等功能。
智慧医疗
智慧城市系统可提供远程医疗、预约挂号等服务,提高医疗效率。
智慧教育
智慧城市系统可提供在线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
03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广播 、电视、无线局域网等领域。
04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速率、大容量、低功耗和低成本。
有线通信技术
01
02
03
04
有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金属导 线或光纤等介质传输信号,实
现通信目的的技术。
有线通信技术主要包括双绞线 通信、同轴电缆通信、光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通信发展概述
法罗斯灯塔复原图
旗语
1.1 通信发展概述
近现代的通信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是电通信阶段,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
第一阶段的通信技术包括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 19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机,并设计莫尔斯电报码。1895 年,马可尼和波波夫发明无线电设备,从而开创了无线电 通信发展的道路。
1995年ITU 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或3G 系统命名为 国际移动电信2000(IMT-2000)。具体3G技术包括 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系统,2008年 中国正式颁发3G运营牌照。
1.1 通信发展概述
【程控交换技术发展历史】 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它是借助话务员进行话务接续。
1.1 通信发展概述
二. 通信发展历史
人类的通信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人与人之间的语 言、肢体交流就是最早出现的通信。
通信的发展历史则可以分为古代通信和近现代通信。
在中国古代,飞鸽传书,烽火传信,利用驿站的邮驿 系统等都是属于常见的通信方式。
1.1 通信发展概述
信鸽 台遗址
玉门关烽火ຫໍສະໝຸດ 1.1 通信发展概述上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公用移动通信业务开始问世。 1946年,根据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计划,贝尔系统在圣路易 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称为“城市系统”。
PS:联邦通讯委员会(FCC)负责授权和管理除联邦政府使用之外的 射频传输装置和设备。
1.1 通信发展概述
1978年底,美国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先进移动电话系统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20 世纪80 年代中 期,欧洲和日本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蜂窝移动通信网络, 主要包括英国的ETACS 系统、北欧的NMT-450 系统、日 本的NTT/JTACS/NTACS 系统等。这些系统被称为第一 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1G 系统。
1.1 通信发展概述
电话


1.1 通信发展概述
第二阶段是电子信息通信阶段。主要的通信技术有移动通信技术, 程控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数据通信与数据网技术,接入网与接入技 术。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1928 年,美国普渡大学学生发明了工作于2MHz 的超外差式无线
电接收机,并很快在底特律的警察局投入使用,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可 以有效工作的移动通信系统。
所谓通信是指通过某种媒质进行的信息传递。 什么是信息?对于信息的定义非常多,在中国国家标 准GB4894-85中关于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 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 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 事件的不定性减少。
1.1 通信发展概述
什么是媒质?媒质即“介质”,当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种 物质内部时,后者就是前者的介质。在通信中所指的媒质 是能传输信息的渠道。如有线介质、无线介质。其中铜介 质、光纤介质等属于有线介质,而空气则属于无线介质。
网络结构及工作情况 建立全程全网的概念
课程学习方法与目标
自学、上网查找资料 开阔眼界 扎实基础 把握原理 提升素质
课程评价方法
平时作业——20% 期中测试——20% 期末考试——60%
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述
1.1 通信发展概述 1.2 通信基本概念 1.3 全程全网概念 1.4 固定电话通信过程 1.5 移动电话通话过程 1.6 数据通信过程
第一章 通信网络概述
本章内容 1. 通信的发展历史 2. 目前的通信技术 3. 基本的通信技术概念 4. 通信系统中全程全网的概念和组成 5.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通信中通信 的过程
1.1 通信发展概述
自从人类存在开始,通信就已经存在,通信的目的一直 没有发生过改变,变化的只是通信的方式。
一. 通信的概念
1.1 通信发展概述
【通信塔】
18世纪,法国工程师克劳德.查佩成功地研制出一个加 快信息传递速度的实用通信系统。该系统由建立在巴黎和 里尔230千米间的若干个通信塔组成。在这些塔顶上竖起 一根木柱,木柱上安装一根水平横杆,人们可以使木杆转 动,并能在绳索的操作下摆动形成各种角度。在水平横杆 的两端安有两个垂直臂,也可以转动。这样,每个塔通过 木杆可以构成192种不同的构形,附近的塔用望远镜就可 以看到表示192种含义的信息。这样依次传下去,在230 千米的距离内仅用2分钟便可完成一次信息传递。
1.1 通信发展概述
【旗语】 1777年,英国的美洲舰队司令豪上将印了一本信号手
册,成为第一个编写信号书的人。后来海军上将波帕姆爵 士用一些旗子作"速记"字母,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旗语字母。
1817年,英国海军马利埃特上校编出第一本国际承认 的信号码。舫海信号旗共有40面,包括26面字母旗,10 面数字旗,3面代用旗和1面回答旗。旗的形状各异:有燕 尾形、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旗的颜色和图案也各不 相同。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电信概要》
课程内容简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通信网络概述 接入网技术 交换技术 传输技术 支撑网 网际互连 通信新技术
课程特点
知识面广、知识点多 内容难度较低,以了解为主
课程要求
掌握通信基本概念及知识点 了解接入网、交换网、支撑网、传输网的基本
苏州横塘千年古驿站
驿使壁画
1.1 通信发展概述
国外古代常见的通信方式包括灯塔、通信塔、旗语等。 【灯塔】
灯塔起源于古埃及的信号烽火。世界上最早的灯塔建 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达尼尔海峡的巴巴角上。公元前280 年,古埃及人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对面的法罗斯岛上修筑灯 塔,高达85米,日夜燃烧木材,以火焰和烟柱作为助航的 标志。法罗斯灯塔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1.1 通信发展概述
1992 年,欧洲开始铺设全球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网络——GSM(Global System Mobile),由于其优良 的性能,GSM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GSM 用户数一度 超过全球蜂窝系统用户总数的70%。此后,美国的 DAMPS 和日本的JDC 等2G 系统也相继投入使用。1993 年,美国推出了IS-95 CDMA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