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乡村旅游的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介绍乡村旅游的起源以及我国乡村旅游的历史演变、现代乡村率业的迅速发展,阐述我国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即:乡村旅游目的地乡村性、产品的体验性、开发的扶贫性、资源的可持续性和时空的多变性。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自然风光与乡村人文活动为吸引物,以农户为经营服务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学习、购物等各种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西欧发达国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中期,而在国内的兴起却是近十年来的事情,尤其是进入后工业文明以来,都市的喧嚣、环境的恶化、工作节奏的加快,使城市人生活在麻木的状态中,人类思想最深处贴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潜意识时刻传递着远离城市,走进田园的信息。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98华夏城乡游”之后,乡村旅游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乡村旅游始于1855年,法国参议员欧贝尔带领一群贵族到巴黎郊外的农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学习制作农家食品,欣赏游鱼飞鸟,学习养蜂,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但学术界通常把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全国旅游协会”的成立作为乡村旅游起源的标志。可见早期乡村旅游具有明显的贵族化特征,普及型不强。现代乡村旅游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70年代之后开始在欧洲国家大规模发展。近年来伴随着绿色生态、回归自然、体验传统、文化复兴等一系列思潮的影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又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目前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为2180亿美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占5%-10%;属于稳定性较强的主要旅游方式之一。乡村旅游最稳定的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经济条件也很好的人。因此,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来说,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高档次的旅游度假活动。

我国乡村旅游的诞生应早于欧洲,到乡村、田野郊游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远古先民就有到郊野农村踏青(春游)的习俗。《管子・小问》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就记录了齐桓公到郊野农村娱乐身心、享受明媚春光的情况。这是我国春游一词的最早出处。春游登高是唐朝社会普遍的游乐风气,仕宦游览城郊山水名胜,到郊外游居更是文人时尚和高雅的文化旅游活动,金陵文人“春游牛首秋栖霞”在唐朝时就已盛行。我国古代先民的踏青活动已具有乡村旅游的特性,可视为现代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

解放后后,我国的一些地区采用定点接待方式开展了一些具有乡村旅游性质的政治性乡村旅游活动;但不能视为真正意义的大众化乡村旅游。如: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接待需要,在山东省石家村搞过乡村旅游类型的活动。70年代,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经常举行类似乡村旅游活动接待外宾。80年代,政府出于招商引资的目的,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观光旅游项目。如:深圳开办的荔枝节及采摘园、北京郊区民俗村、山东枣庄的石榴园、广西阳朔荔枝园等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于是各地纷纷效仿,开办了各具特色的观光农业项目。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21世纪,我国乡村旅游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目前我国工薪阶层享受的节假日已有114天,约16周多,占全年日数的31.2%,进入拥有余暇时间的小康阶层。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自然回归的本性、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使生活在城市化地区的人们对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需求增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迅速提高,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以上,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政府政策性扶持加速了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2004年,“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有益尝试开始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省区在发展规划中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农村地区的旅游收入已经占到国内旅游收入总额的21.5%,农民获得了旅游收入份额的11.6%。“五一”、“十一”、“春节”3个旅游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中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在每个黄金周可形成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在乡村旅游较发达地区,很多农民家庭七天旅游纯收入达万元。不难看出,乡村旅游在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的特征

(一)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性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和独特卖点,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和界定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标志。绿荫掩映下的村舍、袅袅升起的炊烟、敦厚古朴的风土人情、优美的田园生活和纯朴的乡村风味是乡村旅游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广大农村地区保持了原始的自然风貌、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乡风民俗,使乡村旅游在活动区域和活动的对象上具有乡村性的特点。古朴的乡村作坊,原始的建筑风格,真实的民风民俗,土生的农副产品,构成了乡村地域的“古、始、真、土”的独特景观,是游客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重要吸引力。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性

乡村旅游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功能复合型的旅游活动,除了具备传统旅游项目的共性外,乡村旅游使旅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娱乐性,它的本质在于体验。乡村旅游的客体主要是以城市平民为主的城市人群,他们或者对乡村生活完全陌生以致于对乡村充满好奇,或者本人就出生在农村试图找回渐渐失落的记忆,或者曾经在乡村生活过可以重新获得一种曾经熟悉而如今已经陌生的体验。同时生活在城市快节奏、高压力环境下居民对自然的渴求更为强烈,在满足“怀旧”和“回归”追求的同时,不仅能够体验到乡村的民风民俗、劳作方式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民间文化,而且能够在劳作的欢愉之余购得自己满意的土特产品和民间工艺品。既增长知识又丰富旅游情趣。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扶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