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

1、研究背景与目的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连续6年完成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连续5年完成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连续4年完成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百强企业研究等多项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其研究成果为评价房地产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去年以来,《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相继颁布实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探寻新形势下行业发展之道。

为反映行业发展最新状况和主流企业的发展态势,科学评价企业的真实实力,系统总结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决定设立专项课题,开展“2008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开展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的目的是:

(1)以客观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反映行业发展最新状况和主流企业

的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政策、有关部门加强行

业指导提供参考和依据;

(2)科学评价企业的真实实力,发掘一批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业主满意度高的优秀物业服务企业;

(3)系统总结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供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借鉴,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提升运作水平和服务质量。2、研究方法体系

2.1.标准和门槛值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坚持以客观数据和社会评价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准备、全面、自愿的研究原则。研究组按照国际惯例和《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确定现阶段纳入研究范围企业的门槛值:

(1)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2)具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一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有特色的二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

(3)凡符合入选门槛值的物业服务企业,须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数据报表,方可参与此次研究;

(4)为了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强做大,TOP10研究组鼓励企业以集团的名义参与。

2.2.评价指标体系

2.2.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

“2008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以客观数据和社会评价为依据,

坚持客观、公正、准确、全面、自愿的研究原则,遵循以下三个准则进行指标体系的设计:

(1)服务规模与服务质量相结合。规模与质量是衡量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关键因素,研究组采用物业管理项目总数、总建筑面积两项指标来评价企业的服务规模(含物业类型)。同时,研究组采用业主满意度、物业服务费收缴率及物业管理项目续约率来评价企业的服务质量。

(2)服务规模与经营绩效相结合。研究组采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收入比、人均产值及多种经营收入比例进行经营绩效评价,与服务规模相结合,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现状。

(3)企业现状与发展潜力相结合。研究级采用员工总数、注册物业管理师人数、工程、管理、经济等物业管理相关专业类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数三项指标相结合,评价企业的发展潜力,与服务规模及质量、经营绩效等企业发展现状指标相结合,全面评价企业的结合实力。

2.2.2.评价指标体系

2.3.数据来源及复核

2.3.1.数据来源

(1)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对物业服务企业填报的有关数据进行复核;

(2)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对业主进行的满意度调查(网上调查与网下调查相结合)数据;

(3)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CREIS)数据库及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4)物业服务企业对外公布的信息(包括公司年报、企业网站公布的信息和对外派发的宣传资料;

(5)有关政府部门(包括建委、房管局和统计局等)的公开数据。

2.3.2.数据复核

企业填报的数据须如实客观,同时研究组将对填报数据进行复核:(1)通过各种公开信息及统计局经济普查数据对企业填报数据交叉复核;

(2)对企业在管项目信息,通过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的项目数据库进行复核;

(3)对部分财务数据通过会计事务所出具的报表、企业年报及税票进行复核。

2.4.计量评价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为增加研究的严谨性,采用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方法进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是一种从变量方差――协方差结构入手,在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信息的基础上,用少数新变量解释原始变量方差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将原始变量分解为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之和,并通过因子旋转,得到符合现实意义的公共因子,然后用这些公共因子去解释原始变量的方差。

计算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时,主要是计算各构成要素的相关矩阵,通过相关矩阵得到特征值、累计特征值及因子载荷。根据最初几个特征值在全部特征值的累计百分率大于或等于某百分比的原

则,确定公共因子的具体个数。然后再根据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各个因子的现实意义并进行重新命名,最后根据不同企业各个因子的得分及载荷矩阵,通过加权累加构成企业综合实力指数。

3、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根据2.1中确定的门槛值,优选具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一级资质证书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有特色的二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共500家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回收的数据表中有312家企业数据填报质量较好。这312家企业总部分布于深圳、上海、北京、武汉、重庆、杭州、成都、南京、郑州、西安等21个城市,基本覆盖了国内物业管理行业较为发达、一级资质企业相对较多的城市,具有发展时间较长、管理规模相对较大、服务领域广泛、人员素质较高等特点,是中国物业服务企业的典型代表,针对样本企业的分析显示,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3.1.经营收入现金流较为稳定的企业成立时间大多在10年以上

列入此次研究对象的样本企业中,成立时间在18年以上的企业占比约为5%,成立时间不足8年的约占23%。企业成立时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历程:1980-1990第一个10年间,我国的物业管理发展较为缓慢,基本处于萌芽阶段,华南地区物业服务企业数量占比居高;第二个10年间,特别是在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之后,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物业服务企业数量放量增长,促进行业的加速度发展;2001年之后,企业成立数量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现存企业对市场份额展开激烈竞争,行业开始进入深化发展的

阶段。

从成立时间与主要经营指标的关系来看,成立时间较早、发展时间较长的企业,其管理面积、营业收入一般超过成立时间较晚的企业,在企业规模、品牌认知、人力资源等方面占有领先优势。数据表明,物业管理是一个马太效应明显的行业,虽然在行业发展初期准入门槛较低,但一旦企业成立并开始承接项目,就开始了一个优势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达到一定规模后,其各项经营指标往往出现快速增长。如成立已达18年的中海物业,2006年的经营收入较2005年增长27.1%,在此基础上,2007年同比增速达到54.9%,增长的提速现象明显。从数据来看,多数企业的成立时间在1991-2000年间,这部分企业目前大多处于规模积累阶段,由于企业实力相当,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也最为激烈。

对成立10年以上企业的研究还发现,与开发企业易受房地产市场大势影响、销售收入常常出现较大波动不同,这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费收入通常较为平稳,尤其是那些管理水平高、品牌形象好、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管理项目;而在管项目个数多,区域分布广,企业接管项目选择空间大,来自物业服务费收入的现金流也就更为稳定。

3.2.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占有优势,但国有物业服务企业规模更胜一筹

研究组按照企业性质将物业服务企业划分为国营、民营、合资、其他企业。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企业为民营企业,其次为国营企业,占比达到26%。同时,研究组选取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进行

进一步研究发现,民营企业数量在各城市均占有绝对优势,其中深圳的民营企业数量占比最高,达到63%。国营企业在各城市仍占有较大比重,上海的国营企业数量占比为30%,在三个城市中比例最高,而北京合资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其他两城市,为30%。

尽管三个城市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有绝对优势,但通过对民营、国营企业2007年主要指标均值的比较发现,国营企业无论在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营业收入均值和员工总数均值上全部超过了民营企业。以上数据表明:由于物业管理行业门槛较低,地域性较强,行业不具备垄断性质,使得近年来民营物业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取得量的优势的同时,民营物业服务企业在规模上却远远落后于国有物业服务企业。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两类企业的竞争将继续存在。

3.3.建管分离进一步推进,行业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由于中国物业管理行业诞生的特殊背景,部分物业服务企业与开发企业存在隶属关系。数据显示,在此次研究的物业服务企业中,与开发企业不存在隶属关系的企业占比已达到58%,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三个物业管理市场相对成熟且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较为集中的城市中,非隶属关系企业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62%,上海68%,最高的为深圳,达到75%,表明深圳物业服务企业在建管分离、市场化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研究组根据物业服务企业在管项目的开发企业与其是否同属一个集团或存在参(控)股关系(称二者具有关联关系),将物业服务

企业在管项目分为两类,由其关联企业开发的项目称为关联项目。数据显示,物业服务企业近年来加大了对非关联项目的拓展力度。2007年,企业所管理的项目中,非关联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为13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8%。2005-2007年,非关联项目总建筑面积占比持续增加,到2007年已上升到50.3%,相比2005年提高5.3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与开发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类企业纷纷加大了对非关联项目的市场拓展力度。数据显示,与开发企业存在关联关系的物业服务企业,2007年管理的非关联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为12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率为35.2%,高过同期所有企业在管非关联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增长率。如绿城物管,2007年管理的非关联项目超过1000万平方米,占在管项目的比重超过60%,市场拓展力度可见一斑。类似的还有鹏基物业,2005年到2007年管理的非关联项目累计增幅达146%,远高于同期关联项目的增幅。

此外,数据同时显示,市场拓展力度相对较小、管理项目均为关联项目的企业从2005年30%降为2007年的11%,而市场拓展力度较大、管理非关联项目占比超过80%的企业从30家上升到40家。以上变化表明,物业服务企业近年来积极实行市场化运作,管理规模快速上升。如长城物业、中航物业等企业,凭借对非关联项目的积极拓展(占比超过80%),管理规模已位居国内前列。

3.4.劳动密集特征突出,有效吸纳社会剩余劳动力,但专业人员较为缺乏

此次研究数据显示,样本企业2007年的员工平均数为872人,其中32.8%的企业员工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20.7%的企业员工人数在1000-1500人之间。同时,企业员工总数与营业收入、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771和0.803,即企业员工总数越多,营业收入总额和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越大,反之亦成立,表明物业服务企业以密集劳动力获得效益的局面没有发生变化。

数据同时显示,物业服务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占员工总数比例达34.2%。具体到不同企业,24.5%的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占员工人数比重超过60%;13.2%的企业吸收剩余劳动力人员占员工人数比重在50-60%之间。

此外,研究组还对企业年均人员流动率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样本企业人员流动率均值为9.7%,其中人员流动率低于10%的企业占比达67.6%。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社会背景下,物业服务企业在吸收剩余劳动力、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

物业服务涉及范围广,设备、设施多,对维护、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服务质量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相关。此次研究对样本企业员工中的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和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数(简称“相关专业人员”)等指标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相关专业人员占比均值仅为18.5%,其中7.6%的企业占比低于5%,另有21.2%的企业专业人员占比在5%和10%之间。此外,33.9%的企业物业管理专业人员占比低于10%,多达15%的企业没有

注册物业管理师。这些数据均表明,物业服务企业的各种专业人员仍较为缺乏,企业在提升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企业发展潜力等方面仍任重而道远。

4、2008中国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及其发展特点

4.1.2008中国优秀物业服务企业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从服务规模、服务质量、经营绩效、发展潜力等方面对样本企业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产生了“2008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部分优秀企业名单如下:

4.2.2008中国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特点

(1)管理项目数和建筑面积快速增长,服务规模显著提升;非住宅项目占比稳步提高

2005-2007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优秀企业管理项目数和建筑面积快速增长,服务规模显著提升。管理项目数均修值从23个增长到46个,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由250.7万平方米增至468.0万平方米,2007年项目总数和建筑面积的同比增长率分别是58.8%和43.7%,增速比上年分别提高23.5和13.8个百分点。

在服务规模整体愉速上升的同时,行业里涌现出一批管理规模突出的企业,规模领先优势持续加大。2005年,优秀企业中,67%的企业在管项目的建筑面积在300万平方米以下,仅有3%的企业管理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但到2007年时,管理面积在1500万平方米以上的优秀企业多达13%,绿城物管、中航物业更是超过2000万平方米,另有11%的优秀企业管理面积在1000-1500万平方米之间,而仅有39%的优秀企业管理面积低于300万平米。

2005-2007年,优秀企业在项目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别墅及非住宅物业项目(指办公楼、工业厂房及其他物业项目)占比稳步上升:多层住宅项目占比从2005年的31.2%下降至2007年的27.2%,降幅达4.0个百分点,非住宅项目占比提高2.9个百分点。优秀企业管理项目类型结构的变化可能有两点原因:(1)别墅、高档写字楼等物业项目相对较高的利润吸引了更多物业服务企业的争相进入;(2)由于部分普通住宅物业收费标准和收费率普遍较低,很多企业入不敷出,为了保证生存,部分优秀企业有选择地退出普通住宅物业的管理。(2)优秀企业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成本收入比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小幅下降

2005-2007年,优秀企业营业收入快速上升,2007年营业收入均值达8271.7万元,同比增长率达到37.3%,增速相比2006年提高10.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中海物业、长城物业、绿城物管、中航物业等多家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均超过2亿元,金融街物业、达文等多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物业服务费收入占比保持稳定,但多种经营收入增速更为显著。近年来,优秀企业物业服务费收入均值大幅增长,由2005年的3109.6万元增加到2007年和5769.5万元,连续两年增长率分别为35.7%和36.7%,增幅保持稳定,同时其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始终保持在65%以上,表明物业服务费收入仍是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随着部分优秀企业积极探索资产管理、特约服务等业务,多种经营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2007年优秀企业多种经营收入均值达到2502.2万元,同比增长达38.9%,增速高于同期物业服务费收入,且增速加快的趋势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长城物业、中航物业等企业的多种经营收入超过亿元,占企业同期营业收入比重超过30%,为优秀企业扩大收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数据显示,2005年来,受益于多种经营业务成本收入比快速下降,优秀企业营业成本收入比小幅下降。2005年-2007年,优秀企业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基本稳定在85%的水平,其中2007年相比2005年下降1个百分点。从不同业务的成本收入比来看,多种经营业务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这也是优秀企业近年来营业成本收入

比小幅下降的主要原因。2007年,优秀企业多种经营的成本收入比70.7%,相对2005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同时远低于同期物业服务成本收入比(89.8%)。长城物业、绿城物管等企业的多种经营收入来源于资产管理、特约服务等多种渠道,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加大了企业的发展力,而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服务企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次研究数据显示,27%的优秀企业物业服务的成本收入比超过95%,甚至部分企业在物业服务方面出现亏损,因此,通过服务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智能化程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应当成为优秀企业发展的关键。

4.3.服务规模专题研究分析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认为,服务规模是衡量物业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组通过物业管理项目总数、总建筑面积等指标,并结合企业员工总数进行分析,优选出一批规模较大、规模效应明显的企业进行专题分析。

2008中国优秀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规模TOP10

2007年,服务规模TOP10企业的物业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超过1600万平方米,2006年近1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接近50%,而优秀企业管理项目总建筑面积均值在2007年仅400多万平方米,增幅43.7%,可见服务规模TOP10企业的主要规模指标在绝对数和增长速度上均领先于优秀企业,呈现出一定的行业集中趋势。与此同时,服务规模TOP10企业2007年物业管理项目总数均值为115个,同期优秀企业均值仅为46个。服务规模TOP10企业2007年员工总数均值超过5000人,约是优秀企业员工总数均值的4倍,其中中海物业、绿城物管等企业员工总数超过6000人,管理总建筑面积均接近或超过2000万平方米。

随着服务规模的扩大,服务规模TOP10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明显,2007年人均营业收入为6.24万元,更有两家企业人均营业收入超过8万元,远高于同期优秀企业5.21万元的平均水平。在人均营业收入较高的同时,服务规模TOP10企业人均营业成本为4.3万元,低于同期优秀企业5.05万元的平均水平,表明服务规模TOP10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营优势。由此可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规模的扩大

将摊薄经营成本,带来效率和收益的提高。

在经营绩效方面,2007年优秀企业营业收入均值达8271.7万元,增长率为37.3%,同期服务规模TOP10企业的营业收入均值已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率高达41.1%,绝对量及增速均高过同期企业。以上数据表明,服务规模TOP10企业的规模优势明显,与优秀企业中其他企业的梯次关系也已逐渐形成,同时营业收入的巨大差距不仅加大了非TOP10企业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奠定了服务规模TOP10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在企业经营成本方面,服务规模TOP10企业与优秀企业的成本收入比相当,分别为85%和85.6%,服务规模TOP10企业物业服务的成本收入比91.4%,也与优秀企业89.8%的水平相当,但服务规模TOP10企业多种经营的成本收入比63.1%却明显低于优秀企业70.7%的水平,可见,服务规模TOP10企业在多种经营方面相对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体现出其依靠多种经营开拓市场化道路、提高经营绩效的思路。

4.4.服务质量专题研究分析

物业服务企业以服务为产品,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研究组通过对优秀企业的业主满意度、物业服务费收缴率及物业管理项目续约率的研究,优选出十家服务质量高的企业进行研究,这部分企业凭借先进的服务理念、扎实的服务行为创造了优秀的服务产品,赢得了较高的业主满意度。

2008中国优秀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质量TOP10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环境不断改善,业主消费意识的提高和企业在管物业项目类型结构的逐步调整,服务质量TOP10企业的物业服务费收缴率近年来稳步提高,由2005年的93.2%上升至2007年95.2%,高于同期样本企业约10个百分点。但2005-2007年,服务质量TOP10企业的物业管理项目续约率均值呈下降走势,这可能与部分企业优化在管物业项目类型结构和发展战略调整有关,如中海物业在2006和2007年主动撤出部分物业项目的管理,物业管理项目续约率从2005年的100%下降至2006年和2007年97%左右。

在2008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中,研究组对优秀企业的业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服务质量TOP10企业的总体满意度超过80%,高于样本企业60%左右的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和比

较满意的比例均高于样本企业。服务质量TOP10企业中,又以中海物业、陆家嘴物业、隆鑫物业等企业的满意度表现较为突出。

在2008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中,研究组针对基础设施的维护质量、物业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技巧、服务效率、服务礼仪、住区的清洁卫生等)、物业管理服务项目、物业小区环境氛围等多个方面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服务质量TOP10企业的各项指标满意度均高于样本企业,尤其是解决业主投诉、报修及物业服务人员素质等软件服务方面比较突出,而在消防管理、设备管理和维修及秩序维护方面差异相对较小。

在满意度调查中,对服务质量TOP10企业服务人员素质的业主满意比例超过样本企业近一倍,这与企业重视人员培训密切相关。比如龙湖物业和绿城物管独特的新员工培训模式,培养了员工优良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执行力,有力保证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服务质量的好坏也与企业硬件设施建设、管理标准、模式及社区智能化等相关,服务质量TOP10企业在这些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比如中海物业研发的e-PMIS(中海物业管理系统),陆家嘴物业的96916物业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及公开出版的《陆家嘴物业企业标准》;佳兆业物业的大盘物管模式等,均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在服务效率、社区文化等方面,服务质量TOP10企业也获得了近两倍于样本企业的满意度。其中,鹏基物业连续举办了6届“服务质量月”活动;达文和港联物业提供金钥匙管家服务等,都帮助企业拓宽了服务内涵,提升了物业服务的质量。

在服务质量的专题研究中,研究组还发现了一批在住宅质量、商业物业等不同领域有领先表现的特色物业服务企业。

2008中国特色物业服务领先企业

这些企业中,金科物业非常注重住宅的质量和服务,积极参与楼盘的研发和验收,并建立了一套迅速反应的客户服务体系;中航物业全面推行物业管理服务集成商的运营模式,在商业物业领域表现突出;金融街物业树立了在写字楼管理方面的优势;紫泰物业以高星酒店的物业管理为起点,形成了综合性大厦物业管理的特色。

5、结语

5.1.优化项目结构、规模化发展仍是目前物业服务企业提升企业效益的主要手段

此次研究的物业服务样本企业中,以住宅物业管理为主的企业占据多数。从数据来看,伴随营业收入的增长,其营业成本也在大幅提升,增速仅落后营业收入增速2个百分点,对物业服务企业经营效益

的增长造成滞绊。

为提高企业盈利,一些企业积极进行了服务项目结构的优化,包括写字楼、医院、游览区、商场、工业厂房、文化体育建筑等泛商用物业类型成为企业市场拓展的重点。与住宅物业相比,泛商业物业具有物权所有者较为单一、沟通成本低、物业服务费收缴率普遍较高等优点,因而受到物业服务企业的青睐。但另一方面,泛商用物业的数量与规模均无法与住宅物业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又会造成企业盈利增长的新瓶颈。

从市场现状来看,用工成本上升、物价上涨、公用物权收益分配等因素,造成物业服务企业短期内无法通过资产收益率的上升来大幅提高企业盈余。因此,企业目前主要还是通过规模化发展换取盈利增长。但对于那些在优化项目结构过程中,逐步走上特色化发展的物业服务企业来说,“以规模换效益”会受到区域内物业规模的限制,这些企业必然最早面临跨区发展的压力,专业特色品牌的打造无疑是未雨绸缪的良计。

5.2.专业分包升级物业服务质量,多种经营促进优秀企业向物业服务集成商角色转化

近年来,经营过程中主动采用专业分包形式的物业服务企业数量不断增,尤其在甲级写字楼、酒店等商用物业的管理上更为明显,体现了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通过保洁、绿化、工程维修等专业项目的分包,物业服务企业能够能繁琐的事务中脱身出来,集中力量发展自身的管理优势,加强对物业服务质量各环节与流程的设计、掌控。

2019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最终版)

目录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目的 (1) 第二部分百强企业研究方法体系 (2) 第三部分 2019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名单 (4) 第四部分 2019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发展特点分析 (7) 一、管理规模:管理面积均值达3718万平米,市场份额提升至38.85% (7) 1.扩张加速:管理面积均值同比增长17.52%,各层级企业分化明显 (7) 2.扩张有道:兄弟开发企业支持为基础,市场化拓展成趋势 (9) 3.精耕深拓:业务继续聚焦主流城市群,单城市管理面积均值128.21万平方米 (13) 二、经营绩效:营收均值实现8.86亿元,增值服务拓宽盈利空间 (15) 1.营业收入增长19.41%,多种经营收入增幅显著 (15) 2.技术创新与适度加大外包并举,营业成本率下降1.25个百分点 (20) 3.净利润均值超7200万元,多种经营净利润占比超四成,TOP10盈利规模增速最快 (23) 三、服务质量:重点企业满意度80.40分,收缴率、续约率维持高位 (24) 1.绿化养护、客户服务与入户维修满意度高,人员素质、安全管理受关注 (24) 2.升级建筑物维护和业主服务,助力资产保值增值 (25) 3.优质服务获认可,收缴率与续约率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 (26) 四、发展潜力:万亿级市场容量,资本、技术、人才协同推动企业成长 (28) 1.市场空间巨大,百强企业储备面积均值破千万平方米,马太效应显著 (28) 2.龙头企业加速进入资本市场,金融资本助推企业规模化扩张 (30) 3.20余家企业智能化建设费用超千万,但整体投入不足致效应难显 (32) 4.员工结构持续优化,人均产值、人均利润均提升 (33) 五、社会责任:提供就业岗位逾百万,依法纳税总额超百亿 (34) 1.解决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承接保障房服务践行社会责任 (34) 2.纳税额均值4937.27万元,投身公益事业,为业主和基层奋斗者营造美好生活 (35) 第五部分 2019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专项研究分析 (37) 第六部分结语 (51) 专题:做有价值的物业服务企业 (52)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五成企业表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或几乎不受影响 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仅四分之一的企业预计09年的业务收入可能会减少 与08年相比,53.2%的企业预测09年营业额将增加,其中18.8%的企业预计营业额将大幅增长,预计收入大幅减少的企业仅6.4% 客户资源少、推广难以有效触及目标客户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最大问题 高达51.5%的中小企业认为客户资源少是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其次是42.5%的推广很难有效触及目标客户以及33.4%的成本增加。 化工、机械、五金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与之相反,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是通讯、食品饮料及医疗卫生等行业 华南、华东及川渝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60%的广东企业受到很大或者较大影响,东北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小。 金融危机下,搜索引擎营销成为最受企业欢迎的推广方式 在已经开展搜索引擎营销的企业中,九成企业表示将在09年加大或保持在搜索引擎方面的营销投入,即使在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大的企业中间,这一比例也高达81.7%,表明搜索引擎营销正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和认可。 1. 金融危机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影响 1) 调查显示,50.5%的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影响较小。影响很大的企业仅占13.6%。由此可见,虽然这次金融危机波及的范围较广,但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还是很小一部分,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具有应对危机、实现成长的能力和信心。

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2016

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2008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中小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016我国中小企业数量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一支基础力量。我们要想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就得弄清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主要特征,然后才能找出问题并予以解决。 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基本情况 1、根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估计数据,中国中小企业总数约在1000万家左右,在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40%、60%。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doc

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报告 1、研究背景与目的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权威研究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连续6年完成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10强研究、连续5年完成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连续4年完成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百强企业研究等多项研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其研究成果为评价房地产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促进房地产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去年以来,《物权法》和《劳动合同法》相继颁布实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研究物业管理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探寻新形势下行业发展之道。 为反映行业发展最新状况和主流企业的发展态势,科学评价企业的真实实力,系统总结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单位决定设立专项课题,开展“2008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开展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的目的是: (1)以客观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反映行业发展最新状况和主流企业

的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行业政策、有关部门加强行 业指导提供参考和依据; (2)科学评价企业的真实实力,发掘一批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业主满意度高的优秀物业服务企业; (3)系统总结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供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借鉴,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提升运作水平和服务质量。2、研究方法体系 2.1.标准和门槛值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坚持以客观数据和社会评价为依据,坚持客观、公正、准备、全面、自愿的研究原则。研究组按照国际惯例和《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确定现阶段纳入研究范围企业的门槛值: (1)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物业服务活动的企业;(2)具有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一级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及有特色的二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 (3)凡符合入选门槛值的物业服务企业,须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数据报表,方可参与此次研究; (4)为了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做强做大,TOP10研究组鼓励企业以集团的名义参与。 2.2.评价指标体系 2.2.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 “2008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研究”以客观数据和社会评价为依据,

中国中小企业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8年版

报告简介【名称】

【编号】1863853 【价格】纸质版:9000元电子版:9200元纸质+电子版:9500元 【优惠价】¥8280 元 【电话】400 612 8668、0、0传真:0 【邮箱】 【网址】 【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报告,请向客服咨询。 中小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上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用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中国中小企业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8年版)》对中小企业行业相关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中小企业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中小企业技术标准、中小企业市场规模、中小企业行业潜在问题与中小企业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中小企业行业投资价值、中小企业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中小企业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中小企业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章中小企业的概述 中小企业的界定 基本概念 划型标准 中小企业的特征 经营广泛 体制灵活 竞争力较弱 中小企业的地位 社会稳定的基石

重要的创新力量 平衡区域经济结构 经济改革的试验田 扩大出口的生力军 第二章2014-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市场环境分析经济环境分析 全球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现状 出口市场情况 社会环境分析 人口结构变化带来机遇 用人成本不断攀升 科技环境分析 科技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动力 科技为中小企业带来新机遇 科技迫使中小企业经营转型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研发环境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人才资源状况 人力资源情况 企业文化环境 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章2014-201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差不多都是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演变而来。由于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总会有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寻求创业的途径和机会,因此个人和家庭创业然后形成小企业将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研究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模式,以及政府需要为之提供的政策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岗和失业人员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我们不可能对其专业素质期望太高,也不能指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能通过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因此,小企业成长需要政策和体制上的帮助。在小企业的发展中有必要克服当前流行的一个错误观点,即小企业做大了就是成功。报告认为,小企业是一种企业形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生存规律,从国内外历史上看,家庭作坊也有百年老店,证明小企业有自己的成功之路。 小企业变成大企业只是一种变化,不能作为成功的标志,大企业也有倒闭的,企业的规模与其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并不复杂,往往是由经营者直接面对员工、面对客户,所以经营者的素质就等于是企业的素质。小企业主未必都有作大的志向(尽管这种志向并不重要),但一定都有多盈利的愿望,政府的一切政策法规和支持措施应以帮助小企业盈利为出发点,抓住这个要 点,并以此为中心展开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就会形成小企业繁荣和成长的良好局面。政府不需要设定某种企业模式,也不需要设定企业成长的某种指标,政府的政策法规就是企业自我设计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时可以听到抱怨说小企业不注重品牌,不讲求信誉,报告认为不在乎自己形象的企业只能是少数,从一般经济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企业

的短期行为通常是由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引致,所以克服企业短期行为的最好办法是政府政策的长期稳定和前后一致。 应该说,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方向性政策中,不管是提供市场准入和提供资金扶持方面,都有很好的法律和法规环境。现在的问题是在个体实施这些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尚有一些体制上的不配套、程序设置上的不到位以及更重要的一点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转变未完成。以体制 为例,中国的金融体系原来完全服务于国有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在银行自身的商业化改造中,也是注重于银行自身风险的防范和提高盈利能力,还没有来的及改革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体系使之能够服务于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尽管在中央政府的指示下,各大银行均表示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但完成整个面对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设计和安排肯定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前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在十六大之前的一次讲话中明确了中国金融系统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完成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改革,预示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所改善,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还会再持续一段时间。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政府政策的变化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中小企业是中国新生的经济门类,政府的政策、法规和体制必然是随着小企业的成长壮大而不断地制定、修改、完善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存在边制定边修改的情况,这就会给小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上 述,小企业的特点就是人数比较少,不能象大企业那样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负责政府相应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工作。因此,小企业在忙于自己生意的同时,就难于拿出许多时间奔波于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之中,而且即使这样,也未必跟得上一些政策法规的变化。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小企

中国物业管理现状与发展分析

中国物业管理现状与发展分析 引言 我国の物业管理起步于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房地产行业の蓬勃发展,同时在从香港引入内地の一种新の服务行业——物业管理,据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数据显示:约10500家,其中一级资质:1168家,管理面积:约146亿㎡,从业人员:约700万人,其中全国大概有4万余人获得物业管理师资格。就是这群人为广大业主营造出一个个安居乐业の生活和工作环境,从而为和谐の社会做出一定分量の贡献。 于此同时我国の物业发展在经过一段很长时间の摸索和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物业管理法规、制度の颁布实施,物业管理市场环境日趋成熟,既为物业管理企业创造了发展の机遇,同时使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着发展の挑战,正朝着精细化の发展方向逐步发展。分化出不同の物业管理服务类型。国内优秀の物业管理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物业里の品牌建设。随着国内高端房产の涌现,物业这个与房产息息相关の服务行业,也出现了对高端物业の个性化定制の趋势,并时刻以满足物业客户の自尊与服务享受为己任。本文试就物业管理の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论证。 2,我国物业の发展现状: 2.1,什么是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对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以及建筑区划内共有建筑物、场所、设施の共同管理或者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其他管理人对业主共有の建筑物、设施、设备、场所、场地进行管理の活动。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行管理物业,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它管理者进行管理。物业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の物业管理是指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依据委托合同进行の房屋建筑及其设备,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生活秩序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活动。 首先广义の物业管理具有双重性。它是泛指一切有关房地产开发、租赁、销售及租售后の管理和服务。包括房地产开发の早期介入和前期管理,以及房屋及其设备、公共设施の保养、维修、住宅小区の治安、环卫、交通、分送信报、公共绿化,道路养护等公共事务管理内容,范围相当广泛。有の物业管理还兼营小区内の商业服务、搬家服务、家政服务、房屋の装修装饰、房屋租赁等经营性服务项目。 美国の罗伯特.C.凯尔等人著の《物业管理案例与分析》一书中所阐述の物业管理者の基本职能是: 为业主管理物业;(2)为业主创造来自物业の收入;(3)使物业保值增值。 就代表了这种广义物业管理の观点。所以广义の物业管理就包含了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双重属性。 2.2、不完善の物业管理架构: 从体制上考察我国万余家物业管理企业,80%以上の是国有体制;如果我们再从物业管理企业产生の来源来分析,全国有70%以上属于房地产开发商自办の企业,20%属于房管所或后勤单位改制,只有10%属于产权自主型の物业管企业。我们以深圳の物业管理公司为例,在深圳18家首批国家一级资质の物业管理企业中,17家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国有企业参股,只有1家是民营企业,而且,这18家国家一级资质の物业管理企业都是开发商自行开办,这种现象の出现,首先要归结于以房地产の体制内分房等历史发展轨迹,造成了开发商不但要管建设好房子还要管理房子。 2.3逐步完善中の我国物业管理の法律: 从有物业管理の企业开始の十多年の时间里,几乎没有国家级行业法规可以遵循。在退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运行报告 中小企业是中国数量最大、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创新、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企稳回升,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但受生产规模、技术和资本、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一、中小企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中小企业数量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1(以下简称“中小企业”)37.0万户,比2015年末增加0.5 万户企业。其中,中型企业5.4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14.6%;小型企业31.6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85.4%。 图 1 2016年末中小企业户数占比全部企业情况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小企业户数分别1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中小工业企业法人。

为21.4万户、8.5万户、5.0万户和2.0万户,同比分别增长0.8%、5.8%、6.6%和-18.0%,分别占中小企业户数的58.0%、23.1%、13.6%和 5.3%。分省市看,中小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的省市有江苏(12.5%)、广东(10.8%)、山东(10.7%)、浙江(10.7%)、河南(6.1%)和安徽(5.2%),6省合计企业户数20.7万户,占中小企业户数的56.1%。 分行业看,制造业中小企业34.7万户,同比增长1.8%,占中小企业户数的93.7%;采矿业1.3万户,同比下降11.4%,占中小企业户数的3.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万户,同比增长5.9%,占中小企业户数的2.6%。 制造业31个行业中,中小企业户数占比超过5%的行业有9个,分别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0%)、农副食品加工业(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7.0%)、通用设备制造业(6.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6.5%)、金属制品业(5.9%)、纺织业(5.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5.2%)和专用设备制造业(5.0%),9个行业中小企业合计户数占制造业中小企业户数的59.5%。 (二)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提高 2016年,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2万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2.7%,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比同期工业企业增速(4.9%)高1.1个百分点。其中,中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小型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7万亿元,同比增长6.5%。 图 2 2011-2016年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增速情况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8-8-18信息来源: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的柱石。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融资难、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一些不容忽视和回避且亟待解决的老问题,同时又面临不断产生的新问题的压力。正确认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 中小企业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岗位,不仅安置了大量的城市下岗职工,还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问题,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据统计,中小企业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也逐步提高。 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老大难问题亟待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天津市主委欧成中说,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局面不容乐观。一是创业条件难。截至2006年6月,中国有各类企业834.6万户。而日本1.3亿人口,就有企业660万个。在我国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出资额50万元,而德国只要25万元,德国人均收入却相当中国人均收入的50倍。所以,中国老百姓一般办不起企业。又如,我国增值税法规定,年销售额低于180万元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些地方不给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增值税发票,造成中小企业很难经营。二是准入时间长。企业登记注册最快得一个星期,有的地方长达两个月。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登记只有2-3个审批环节,而我国则多达20个左右。三是生存周期短。现在,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命力比较脆弱,据调查,小企业生存周期一般只有3-5年。

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目的 第二部分百强企业研究方法体系 第三部分 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名单 第四部分 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发展特点分析 一、管理规模:管理面积均值达2725万平米,市场占有率近三成 二、经营绩效:强化基础服务扩规模,创新多种经营提效益 三、服务质量:专业专注打造高品质服务,匠心匠技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四、发展潜力:技术和资本双轮驱动,厚积薄发掘金万亿蓝海 五、社会责任:践行企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引领行业进步 第五部分 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专项研究分析 第六部分结语

1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目的 由中国指数研究院与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开展的“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进行十年,这十年中,研究组紧扣行业发展脉搏,深入研究物业服务企业经营规律,为促进行业良性运行、企业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成为评判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实力及行业地位的重要标准,对促进市场资源向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聚集、推动开发企业与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强强联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7年3月,“两会”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指出,“进一步释放国内需求潜力,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久拉动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竞争力”。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物业管理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技术的应用和资本市场的青睐为物业服务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指数研究院以“笃实进取,创新升级”为主题,全面启动“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发掘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服务品质高的物业服务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在总结十年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指数研究院进一步完善了“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方法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综合实力。 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的目的: (1) 科学评价企业的真实实力,发掘一批综合实力强、服务水平高、业主满意度高的优秀物 业服务企业; (2) 系统总结优秀企业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供广大物业服务企业学习借鉴,促进物业服 务企业提升运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3) 以客观的数据和研究结果,反映行业最新状况和主流企业的发展态势,为政府部门研究 制定行业政策、有关部门加强行业指导提供参考和依据。

【物业品牌百强】2017中国物业服务品牌百强企业名单

【物业品牌百强】2017中国物业服务品牌百强企业名单华润置地(北京)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万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首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金科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佳兆业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成都嘉善商务服务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祥生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雅居乐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四川民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四川嘉宝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奥联物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北宇物业服务公司 广东众安康后勤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成飞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锐翔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深业集团(深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海投物业有限公司 保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加州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河南建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天安智慧园区运营有限公司 广东公诚设备资产服务有限公司 昆明银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幸福基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南京紫竹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远洋亿家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长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物业(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金房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首开鸿城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华侨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卓达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浙大新宇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诚信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佳宏物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明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狮城怡安(上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苏银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中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广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大管家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东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联发(集团)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北京金融街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浙大求是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广州奥园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中土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世茂天成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和泓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科瑞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金枫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新中物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安徽诚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文化银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泽京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恒辉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都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阳光城物业服务(福建)有限公司深圳市东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廊坊荣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特科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珠海葆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航天实业有限公司 深圳市保利物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恒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调研报告 篇一: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

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

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设想 ----020207219一滴血 中小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其优势,扬长避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等方面作用不断提高,为市场经济命脉增添了新鲜血液,但由于多年我国计划体制的统一管理和调控下,中小企业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第一,我们现阶段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下。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传统的,技术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食品、防止、加工制作等等,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已经大量涉及到高科技领域,几十载传统领域也大量涉及,产品开发,而我国大多数采用老技术,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创业资本和营运资本不足,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更新缓慢,科研创新能力薄弱,产品档次低,花色品种少。因此重复建设严重,模式雷同。淘汰率太高,与大企业之间协调配套能力差。 第二,我国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段。由于市场经济的不规则分布,我国大量存在的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占用国家大量资金,结果效率低下,往往阻挡了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发展,而大企业靠规模,小气哦也靠创新,一些中小企业在大量浪费能源同时,也形成较高的淘汰率,对产品技术流程进行更新,而一些中型企业往往更具市场变化需求生产销路好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意识。 第三,中小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中小企业往往只为既得利益招聘企业上岗员工,没有竞购基本岗位技能的培训,势必造成产品的质量低下,包装粗糙,产品不合格和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中小企业贪大求全,盲目扩张,结果副业影响了主业发展,企业很难继续声讯,举步维艰。 第四,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经营范围广泛,涉及所有竞争行业和领域,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农业挖掘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和其他行业,导致没有一个工业聚集区,无法配套同意的基础设施,男衣完善统一的共同体系和管理,形成市场方面互相排斥,恶性竞争,最终导致破产。 第五,缺乏协作能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应该成为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一个大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资金的支持,使其逐步成长,壮大,变为大企业,我国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由于处于分散,单干,封闭状态,导致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严重缺乏,造成资源浪费。 天涯论坛上有位网友这样形容到: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 1- 中国出口企业多,还是内销企业多,君不见海尔,美的,爱国者,诸多企业都去开拓海外市场? 2- 制造还是创新,产业升级,技术研发,君不见中国发展到今天,多少研发人员漂洋过海,土鳖憋死几代人能让产业真正升了级?难道我们不知道SONY,CANON赚钱吗? 3- 中国是OE还是OEM多?中小企业多还是大品牌,大企业多,中国90%都是粗放制造中小企业,中国没有一家真正意义的国际跨国企业。COPY都COPY不好,还要去做产业升级,真是笑话。更何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营管理,

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长沙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一场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传染着全球经济,无法独善其身的中国经济,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开始显现发展减缓迹象。资金紧张,能源、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压力,在“抵抗力”相对较差的中小企业群体中显露无疑。 长沙数万家中小企业的健康指标如何?8月份开始,长沙晚报联合长沙市经委、长沙市商业银行进行了一趟探访之旅,通过报纸、网络、现场走访的形式,面向400多家中小企业开展发展状况大调查,一月之后,结果出炉。让我们欣喜的是,长沙中小企业在艰难局势下赢得了生存发展空间,数目不减反增。尽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时间来探寻这个最大亮点的起源,但我们不会忘记这次调查的初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将以大部分的篇幅来阐述“问题”,以给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我们相信,在中央频频出手的利好政策及长沙市正酝酿的诸多措施刺激下,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 不减反增 ——长沙中小企业增加7000家 与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相比,“倒闭潮”并没有在长沙中小企业群体中蔓延,相反在壮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长沙市有中小企业4.2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超过2000家。而在去年底,这两个数据分别为3.72万家、1942家。 外向型不明显的特点使长沙中小企业躲过了这次危机,保持了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工业经济。长沙工业面对冰冻灾害、原材料和燃料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等困难,加强科学调度、加快项目建设,实现了健康、快速增长。1月至8月,长沙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2000亿元,这一数字接近去年全年的目标。尤为可喜的是,长沙三次产业的比重,已由去年底三产、二产、一产的产业结构占比排序,首次历史性地改写为二产、三产、一产。 市经委主任赵跃驷预测,随着新项目相继投产达效,今年长沙的工业总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同比新增1000亿元。 经营成本被推高 ——原材料支出上涨三成 统计结果显示,今年以来,长沙中小企业受成本攀升影响较大。其中工业企业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尤为明显,加之人民币升值和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使企业经营成本超出预期。 受国际市场传导和国内供需矛盾的影响,能源、原材料价格相对去年上涨幅度较大。调查显示,1月至8月,企业主要原材料支出平均同比增长31.17%,运输费用支出同比上浮25.41%,生产用煤、电、水、油等费用支出较去年平均增长27.32%,而人工成本同比上升20.18%。其中,企业原材料价格支出较去年增加超过50%的占比达14.56%,部分以钢材为原材料的汽配、铸件等企业甚至同比上涨50%至90%。受油价攀升等多重因素影响,63.73%的企业运输费用支出较去年同期上升超过10%,其中,以环保设备、消防器材为代表的9.8%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中小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小的是美的,大的是强的,两者差不多上不可缺少的。一个国家是否富强,人民是否富裕,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源于那个国家中小企业的进展程度。 一、中小企业的地位 1、中小企业差不多情形 截止2006年底,中国经工商行政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360万家(香港、台湾不包括在内),个体工商户口4242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其中95%的中小企业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制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占社会销售额58、9%,解决了75%城镇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66%的专利由中小企业发明,74%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中小企业差不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了40%的中间产品和配套服务。2004年近50%的高校毕业生在中小企业就业。 2、中小企业的作用 一是振兴区域经济,缓解区域经济进展不平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健康、快速、稳固进展的重要力量。 二是中小企业满足了人民多种多样的需求,扩大了内需,增加了购买力,搞活了城乡市场,加快了生产力的进展。 三是中小企业的进展使产权分散化、社会化、普遍化,显现了大量创业者,增加了社会资本,提升了人的素养,开发了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四是中小企业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同样是重要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是中小企业的进展解决了众多工作岗位,缓解了社会的压力,为社会的稳固做出了奉献。

调查报告: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调查报告: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 某县关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调查报告 取消农业税对闻喜县农业产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某镇苗圃花卉基地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20XX年秋收作物和三秋生产准备情况调查报告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其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0%和40%,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全国出口总额约60%于中小企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我市的情况和全国的形势基本一致,在我市工业体系中,中小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9%以上,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所占比重达到50%左右。20XX年,随着市委、市政府把“主攻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作为第一发展战略,主攻工业正成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全市思工业、谋工业、议工业、促工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中小工业企业在我市占有重要地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助推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作了一次典型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从中剖析中小工业企业发展中的难点、问题,探讨今后发展思路,以期能对促进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我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近年来,全市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工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在此背景下,全市中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1、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XX年底,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单位有4388个,完成工业总产值215788万元,同比增长%。据测算,20XX年中小企业对当地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以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安置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全市中小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中小企业局提供资料显示,20XX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47600人,占全市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约20%左右。 3、园区工业的主体。 20XX年工业园共有中小企业58户。园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市工业的%,同比增长%;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万元,同比增长%;实现税金万元,同比增长倍。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园已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的第一增长极。 4、助推工业经济实力迈入全省十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助推器。20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较20XX年增长%、%和%,全面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1.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1998年全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分别为10.27%和11.64%,均高于大中型企业。同年,私营中小企业户数同比上升25.10%,注册资本同比增长40.04%;总产值同比增长49.2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1.29%;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4.95%。 3.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1978~1996年,从农村转移出的2.3亿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中就业。全国工业就业职工1.5亿中,有1.1亿人分布在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73%。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减人员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 4.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截至1998年底,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已逾7万户,占全国中小企业总数的1 5.22%;全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6000亿元,占同口径销售收入总数的1 6.57%,1998年与1992年相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工贸总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出口创汇等分别增长了20倍、15倍、23倍和50倍。 5.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特点 1、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非国有企业为主体,决定了当前中小企业工作要以发展为重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调整,使改革前单一所有制结构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以工业企业为例,在独立核算的中小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的户数、资产总额和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