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郫县一中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班主任老师关注学生的心

理健康,相互交流主题班会课经验,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活,特举办此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

二、选课内容版块

班主任老师可主要在以下几个版块内容中选择,课题不宜过大,尽量切口小、内容深。课例应主题鲜明,富有新意,层次清晰,活动性强,体验思考深刻,最好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良好。

1、心理适应辅导

2、自我教育辅导(我是谁、自我的成长、自卑与自信、生活的目标和

意义)

3、情绪辅导(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表达)

4、人际交往辅导(与父母沟通、师生交往、朋友交往)

5、青春期心理辅导(身体与性别、异性之间的平等与友爱、引导学生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未来家庭生活展望)

6、学习心理辅导(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制定学习的目标与计划、学习

的方法和诀窍、提高学习效率、应对考试)

7、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素质、树

立正确的升学观、树立正确的择业态度、制定职业规划)

三、活动要求

1、班会课的主题必须符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具体题目各班可以在主题下自行命题。主题深刻鲜明,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本次主题活动必须要有详细的方案(具体格式要求见附件)。方案要全面反应整个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方案设计要能够充分挖掘活动内容的主题,并做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主题班会要充分挖掘素材。在素材的准备上要多下功夫,切实达到主题班会的效果。

4、上课教师注意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尽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避免说教式的课堂;

5、全校班主任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到赛课现场观摩至少两节课;

四、参赛教师:

蒲建明、钟林、吴晓菲、易飞、陈俊龙、郭娇

五、活动时间地点:2012年10月17日(周三)、电教厅

六、评价标准

评委参考《成都市主题班会活动课程评价标准》(见附件)进行评价,评价采取100分制,分别从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班主任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七、评奖办法:设置一、二、三等奖并推选一位参加县级心理班会课赛课。

郫县一中政教处

2012年9月

附件材料

班会课活动教案格式要求

1、标题:

(属**内容板块)主标题

——副标题

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邮箱

2、正文(请交详案,不要表格式的简案)

主要包括:

●设计意图(包括简要介绍:选课意图,学生学情,涉及的基本理论等)

●活动目标

●活动重、难点

●适用年级及课时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重点呈现,格式不拘,注意层次清晰,体现活动课特点)

●教学反思(反思点包括:教学方法、效果及感受、应注意事项、改进与提升

的空间等)

3、附件材料:

附本节课所用到的教学辅助资源,如学生学案、小组活动单;游戏、活动、小品、视频的脚本;故事、案例、绘本等文字材料等。

课例参考:成都市心理健康“1+1教研活动”课例

学习心理辅导专题

成长与跨越

——走出学习高原期

设计意图:

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的现象,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亦称高原期。而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处于高原期的学生备感焦虑,忧心如焚,却又手足无措。若不及时改善这种状况,极易使学生灰心丧气、注意力分散、身心疲惫、甚至自暴自弃。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二、初三学生,由于外部条件及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变化,“高原现象”的产生便具有了客观性。学生在度过“高原期”后也许将会跃上一个更高的海拔点,也许是一蹶不振。所以,引导帮助学生们顺利、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蓄势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活动目标:

1、认识到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学会坦然面对;

2、学会识别高原现象,掌握初步的应对措施平稳度过;

3、坚定走出高原期的信心,实现成长与跨越。

活动重点:

掌握相应的走出高原期的方法,坚定信心。

活动难点:

正确认识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学会坦然面对

适用年级及课时:初二初三或高二高三,高中更好。一课时

活动准备:多媒体

活动过程:

(“暖身活动”此课略)

一、感受高原现象(5分钟)

视频播放《马拉松赛跑A》

教师引导: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包括台湾选手在内的其他选手由于体力透支,越来越吃力,而且速度也来越慢,就如我们在登山的过程中,虽然很努力地在攀登,但越往高处,我们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现象,再要上一个新的高度就十分困难,甚至上不去,这就是登山

运动中的高原现象。

今天我们就高原现象这个话题来谈谈实现成长与跨越。

二、识别高原现象(9分钟)

(一)PPT 呈现心理实验:初学步枪者成绩曲线图

教师提问:这是初学步枪射击者前30天的成绩,从这条曲线上我们看到了

什么变化?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从这条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初五天里进步是最快的,成绩一下子提高到50多环,然而从第10天气,成绩就开始出现起伏,进步非常缓慢,到了第30天也只比第10天进步了10多环,我们把10天到30天这段时期叫做高原期,成绩进步缓慢、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二)我的高原现象

教师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高原现象的体验?

学生交流:打游戏、学绘画、舞蹈、跑步等

教师可做简单的引导: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从不会画到会画,进步特别快,成绩也特别明显。可再从会画到画得好的阶段,进步就不那么快了,成绩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三)名人的高原现象

视频播放:举重运动员张国政的高原现象

教师小结:任何人、在任何方面都可能出现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特点:进步缓慢、停滞、后退;高原现象总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如烦躁、着急等。

三、认识高原现象(10分钟)

过渡:倒底高原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通过登山活动进一步认识。

(一) 教师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山脚、山腰的地形、人在这两个阶段生理、心理及登山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 20

30

40

50

60 80 70 0 5 10 15 20 30 命中

环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