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康养产业情况汇报
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Ecological Protection生态保护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安 琪 金 花*(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旅游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摘 要: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资源众多,且民众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
文章基于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归纳出其当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分析。
结果表明,长白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吉林省内没有出台具体的森林康养标准,相关旅游产品的特色不鲜明且宣传力度不足。
所以在现有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问题,从建立吉林省的森林康养平台、引进人才、完善服务设施、打造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开发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策略;长白山景区中图分类号:F592.7;F326.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要建立起1 200个国家级的森林康养基地,建成覆盖全国的森林康养服务体系;到2050年,要使全民享受到更加全面的森林康养服务,把森林康养的概念深入人们心中。
森林康养旅游是以森林对人体的特殊功效为基础,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森林资源为依托,配备相应的休闲养生与医疗康体服务设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一种旅游活动[1]。
森林康养旅游是把森林旅游形式和康养旅游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二者融会贯通的产业。
一方面对森林旅游改良和升级,另一方面将两种旅游形式有机融合。
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是实现林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长白山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每年的6—9月气候宜人,且湿度较高,是进行康养活动最好的季节,具备发展森林康养旅游的优势。
森林康养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森林康养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一、森林康养现状分析1. 森林康养的发展现状2. 森林康养存在的问题尽管森林康养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源利用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森林康养项目大多集中在一些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而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依然空白。
这导致了森林康养资源的不平衡利用,也限制了该项活动的全面发展。
其次是专业化不足的问题。
一些地方在开展森林康养活动时,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导致了服务质量不高、活动内容单一等问题。
最后是宣传推广不足的问题。
虽然森林康养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推广,但在大多数地区,对于森林康养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仍然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1.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针对资源利用不均衡的问题,需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森林资源优势,开展森林康养活动。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和支持资源匮乏地区开展森林康养项目,确保资源的平衡利用。
还可以借鉴先进的森林康养管理经验,提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推动森林康养活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2.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为了解决专业化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相关专业学院、培训机构等,对森林康养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
政府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职业认证体系,推动专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森林康养服务质量。
可以引入国外的森林康养专家,帮助提升国内的森林康养水平,促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针对宣传推广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举办森林康养主题活动、开展科普宣传、举办森林康养体验游等方式,提高人们对于森林康养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各种宣传推广活动,扩大森林康养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旅游旅居养老工作计划及汇报发言稿(讲话稿)

旅游旅居养老工作计划及汇报发言稿(讲话稿)XXX是一家综合运营商,致力于提供多元化、集团化、产业化、信息化的养老服务。
公司下设多家分支机构,包括老年公寓、养老服务评估中心、哈尔滨市助老公益服务平台、XXX、XXX、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及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等。
公司还中标建设和运营哈尔滨“敬老服务一卡通”、“老年人智能腕表”、“助老服务信息平台运营服务”等多个为老服务项目。
我们的旅居养老项目主要依托哈尔滨市助老公益服务平台,整合为老服务加盟企业540余家,可提供100余项为老服务,是黑龙江省内服务半径最大、服务人口最多的智慧化养老服务平台。
我们在黑龙江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生态优势、历史文化优势,致力于打造一个北方旅居养老中枢基地和XXX。
为此,我们坚持智慧健康理念,创新旅居服务模式。
一方面,我们开发了旅居养老服务平台,与哈尔滨市助老公益服务平台融合对接,具备面向全国老人提供养老机构和景区景点线上咨询、下单、支付等功能。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热线,对服务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回访和打分,形成闭环服务模式。
平台以整合的养老机构和景区景点资源为依托,为外地老人来哈避暑休闲、赏冰玩雪、旅居养老提供了优良的转介服务,为本地老人XXX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促进了周边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
总之,XXX致力于为老服务,通过智慧化、健康化的模式,为老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
我们将继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老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产业为了推进“银山”项目的发展,我们提出了构建大界江康养旅游产业带的构想。
这个产业带以界江沿线各市县为支撑,以沿线山水为自然景观廊道,以边防路、旅游公路为交通廊道。
我们以康养游、自助游、休闲游为切入点,通过“旅游+文化+康养”的发展模式,构建一江、两岸、三点、四季、五线、六区的大界江旅游养老产业带。
这将为黑龙江旅居养老产业发展、打造国际化养老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建设五个特色小镇,每个小镇建设1个康养项目,每个项目投资额1~1.5亿元。
森林康养研究报告

森林康养研究报告森林康养研究报告摘要:随着都市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通过对森林康养的调查,发现森林康养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森林康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森林康养的方法与技巧。
研究结果显示,森林康养对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且适度的接触自然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正面的影响。
一、森林康养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 改善呼吸系统功能:长时间呆在森林中,人们呼吸到的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可以有效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2. 提高免疫力:森林康养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并且对慢性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 缓解眼睛疲劳:长时间盯着电子设备或办公室里的亮度较高的灯光容易导致眼睛疲劳。
而在森林中,人们可以远离电子设备,让眼睛得到充分放松,缓解眼睛疲劳。
二、森林康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 减轻压力与焦虑:森林环境的自然景色与声音可以有效减轻人们的压力与焦虑,使人感到放松和平静。
2. 改善睡眠质量:一些研究表明,与自然接触可以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问题。
3. 提升心情与幸福感:森林康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心情与幸福感,使人们更加积极向上。
三、森林康养的方法与技巧1. 森林浴:在森林中漫步、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舒缓身心,提升健康感。
2. 森林冥想:在森林中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沉浸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达到冥想的效果。
3. 森林运动:可以选择在森林中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既锻炼身体,又享受自然环境的美好。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森林康养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特别是接触自然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
因此,我们建议人们适当地融入森林康养活动,以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
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云南省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森林康养产业在云南省逐渐兴起,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目前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浪费的问题。
由于各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并不平衡,一些地方的森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避免资源浪费,可以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机制,对各地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评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确保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价值。
其次,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差异化不明显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的森林康养产品和服务种类繁多,但很多产品和服务之间差异不明显,缺乏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推出更具特色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再者,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在设施和设备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些森林康养企业在设施和设备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服务质量不高,影响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受。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加大对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和设备的质量水平,提升服务的舒适度和便利性,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此外,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在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
由于宣传推广力度不足,很多消费者对森林康养产业的了解程度较低,导致市场认知度不高,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宣传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森林康养产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省森林康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
只有不断提升产业的服务水平和品质,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森林康养产业健康发展,为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情况汇报

关于全面推进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情况汇报自2018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积极探索以生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发展模式。
目前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首先,全国各地区纷纷响应“林长制”号召,并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
各地森林资源保护得到明显加强,大量生态修复、防治荒漠化、固沙造林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位于新疆的鄯善县沙漠绿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铲除了大面积非法移民区,恢复了该区14万亩沙漠绿洲、128个荒漠湖泊和25条沙漠河道。
多地还开展了植树造林、森林康养、旅游观光等项目。
其次,森林生态效益明显提升。
降低森林采伐、完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拓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均使我国森林生态效益得到明显提升。
例如,改进林业经营方式、扩大森林经济开发等双重发展实践,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森林覆盖率达到21.66%。
最后,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推进森林经济转型升级。
提供了强大保障和推动力量。
例如,新型高效机械装备广泛应用、植树育苗技术革新、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等,极大地提高了森林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效益。
总之,全国构建“林长制”,显著提高了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和我国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加强林长制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不仅注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还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精细管理和多功能利用,加强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的森林生态新发展。
一方面,我国加强森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资源保护能力。
政府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林业信息化,林区公路建设,电气化建设等,保障了林业基础设施设施完善和运转顺畅。
此外,针对一些育种、繁育等重点森林资源保护项目,我国在国内先进的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推进研究和实验室工作。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

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关于康养产业调研报告1】为落实5月4日市政协主席会议精神,市政协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成12人的调研专班,在分管副主席带领下,从5月9日至5月24日,先后走访了10个市直部门和2个乡镇,召开了5次座谈会,共60人次参加。
对全市康养产业现状、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康养是健康和养老的统称。
由康养产生的康养产业,是指以康养活动为中心形成的综合性产业,包括直接或间接为康养提供多种服务和支持的行业和部门。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健康、养老、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科技信息、绿色农业等多领域、多方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就全市养老、医疗、旅游、绿色农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
养老截止201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 9.7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第 1 页共 1 页8.88万人。
占比22.38%。
截止目前,全市已有11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达到1762张;9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456张;32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7家农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
目前在建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3家,床位1210张。
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市域现有老人的养老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我市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
医疗截止目前,市域重点医院4家、床位1500张,市级、乡镇、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
拥有省级重点专科2个、宜昌市乙类重点专科12个、妇幼保健重点专科2个。
建立健康电子档案302402份,建档率76.2%。
可以向市民提供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已有15家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健康管理师23人、营养师22人。
我市现有医疗机构服务市域总人口的能力仍有富裕。
在医养融合服务上,正在从医疗机构内部开设老年病专科、居家养老医疗服务、托管养老机构医疗业务、兴办医疗融合机构等4种模式进行尝试和探索。
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研究

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需求也逐步增加,而近年来森林康养旅游逐渐兴起,成为了人们疏解压力、放松身心的新选择。
森林康养旅游是一种以森林资源为主要旅游资源,通过赏景、休闲、健身等方式,达到人们身心健康的目的。
本文将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研究进行探讨。
一、森林康养旅游概述森林康养旅游是指将森林、草原、湖泊等自然环境作为旅游景点,通过户外活动、康体养生、体验农耕等方式,提高旅游者的身心健康。
森林康养旅游并非单一的旅游形式,而是集多种旅游形式于一身,如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等。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森林资源,因为森林是自然界中最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舒适的旅游资源。
二、森林康养旅游的优势森林康养旅游的兴起得益于其独特的旅游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美丽的自然环境森林康养旅游更加注重的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旅游景点的环境一般为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因而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自然风光,享受视觉上的快感。
2. 促进身心健康森林康养旅游通过自然环境、户外活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旅游者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舒缓压力、改善心情,达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3. 丰富的旅游体验与传统的旅游相比,森林康养旅游更加注重旅游的体验和情感交流,通过亲近自然、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拉近了旅游者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使旅游者能够亲身感知并且体验到自然的神奇之处。
三、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森林康养旅游的兴起,各地纷纷开始进行相关的政策制定和实施。
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要推广森林康养旅游,呼吁人们在休闲时多走走路、呼吸新鲜空气。
此后,各地区也相继推出了一些相关政策和规划,如贵州省出台了《贵州省森林旅游规划(2018-2022年)》、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森林康养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等。
这些政策都有力地推动了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从市场需求上来看,森林康养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落实保障机制,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 成立领导班子
2017年7月为进一步加快我市林业发展,局党组研究决定,大力发展 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木本油料林、栎碳、森工“四大百亿林业支柱 产业”,由副局长负责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
同年9月,市林业局深化林业产业发展,将“四大百亿林业支柱产业” 发展为“林业五大产业”,“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深化成为 “森林旅游(康养)和林下种养殖产业”,并经局党组研究决定,由负责该 产业工作 。
2018年2月,根据《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实现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实施意见》(滁政〔2017〕83号)文件 要求,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由孙大庆副局长负责森林旅游(康 养)产业工作。
二、落实保障机制,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 组织专项小组
根据《滁州市林业局关于成 立七大产业领导小组及产业专项 小组的通知》(林办(2018)63 号)文件精神,成立森林旅游 (康养)产业工作组,副局长担 任组长,包括市森林公安局局长、 造林科科长、市森林公安局、市 林业站等4名组员。
二是摸底调研
对我市现有的国 有林场、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森林城镇、现代林业 示范区和千亩以上林 业经营主体等资源进 行调研,切实摸清家 底,探索如何利用好 现有的森林、湿地等 旅游资源,发展森林 旅游(康养)产业。
三、多举并措,聚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三是座谈研讨
根据“两增一创” 文件的要求,结合 “林长制”工作推进, 对全市8个县(市、 区)重点旅游区域开 展研讨、座谈,结合 各地实际情况,按照 “一场一策”、“一 镇一策”、“一区域 一策”的原则,制定 重点区域的森林旅游 (康养)产业规划, 推进全域协同发展。
四是认真核查
由滁州市森林公 安局牵头,于3月底前 完成对皇甫山国有林 场和老嘉山国有林场 的防火通道(旅游步 道)的全面核查工作。
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
一、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牢固树立全域旅游理念, 充分挖掘、发挥滁州区位、交 通、绵延起伏的地形地貌和丰 富的资源优势,以国有林场、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现代林 业示范区和千亩以上林业经营 主体为重点,建设色彩斑斓的 百家森林旅游(康养)和休闲 度假基地,提升滁州旅游品味, 打造森林旅游(康养)滁州样 板。
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实保障机制,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 制定实施方案
2017年7月,副局长率造林 科、森林公安局等相关科室着 手编制专项方案。在通过调研 摸底的基础上,对接市旅游局 《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 规划》,同时结合巴中市森林 康养产业发展成功经验,经相 关业务科室讨论研究、修改完 善后,于8月底,形成了《森林 康养(森林旅游)百亿产业建 设实施方案(审议稿)》。
森林旅游(康养)产业情况汇报
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小组 2018年3月23日
汇报内容:
一、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二、落实保障机制,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三、多措并举,聚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一、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滁州市森林旅游资源丰富, 有琅琊山、皇甫山、老嘉山、 神山、韭山等5处国家级森林 公园,白鹭岛、龙窝寺、紅 琊山、南屏山等4处省级森林 公园,皇甫山、女山湖2个省 级自然保护区,来安池杉湖 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 全市森林面积680万亩,湿地 面积136万亩,保障了森林旅 游(康养)产业发展的资源 基础 。
3月21日,副局长在局5楼会 议室主持召开了森林旅游(康养) 产业工作小组会议。会议研究、 讨论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的发展 方向并部署当前工作。
三、多举并措,聚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一是做好衔接
进一步对接市 旅游局,按照《滁 州市旅游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 要求,明确与“森 林旅游(康养)” 相关的主要任务及 2018年度的工作重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