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基础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

幼儿教师音乐技能课程标准一、概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幼儿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论述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音乐技能课程标准,旨在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教育方案。

二、音乐理论知识音乐理论知识是幼儿教师音乐技能的基础。

教师应该掌握音符、节拍、调式、音程、音阶等基本概念,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和风格特点。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基本乐理知识,包括音符的命名与表示、节拍的计量与组织以及简谱和指法等。

三、音乐演奏技能1. 歌唱技巧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歌唱技巧,包括正确的呼吸方法、音准的把握、声音的控制等。

教师还应熟练运用不同的声音效果,例如颤音、滑音、颤音等,以及基本的嗓音分类。

2. 器乐演奏技巧幼儿教师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器乐演奏技巧,可以通过钢琴、吉他、小提琴等常见的乐器进行伴奏或独奏。

教师应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手指技巧和音色控制等,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四、音乐创作与编曲1. 音乐创作幼儿教师应具备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可以通过和声、旋律、节奏的组合来创作适合幼儿的音乐作品。

教师还应了解幼儿的音乐欣赏特点,能够创作具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音乐作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音乐编曲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音乐编曲能力,可以将乐曲进行重新编排和改编,以适应不同场合和教学需求。

教师应熟悉不同乐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能够合理运用音色和音效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五、音乐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幼儿教师应采用寓教于乐的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和创造力。

2. 情景教学法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与音乐相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音乐剧等方式,让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思想品德培养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幼儿的思想品德培养。

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操、情感,让幼儿通过音乐表达情感、陶冶情操。

初中音乐心愿教案

初中音乐心愿教案

初中音乐心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学生创作和表现音乐的热情。

3. 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阶、节奏、和声等。

2. 音乐技能:声乐、器乐、舞蹈等。

3. 音乐欣赏:中外名曲、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

4. 音乐创作:作曲、编曲、即兴创作等。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魅力。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共同完成音乐作品。

3. 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和欣赏音乐,培养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

4. 创作教学法:激发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音乐知识讲解:介绍本节课的音乐知识点,如音阶、节奏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如唱谱、敲击节奏等。

4. 音乐欣赏:播放一首名曲,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和欣赏音乐。

5. 音乐创作:分组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通过定期的音乐考试和表演,评估学生的音乐水平和进步。

2. 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提高: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表现,鼓励积极发言和参与。

3. 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评估学生在音乐创作中的表现,鼓励创新和独特的思考。

六、教学计划1. 学期初:了解学生音乐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2. 学期中:组织音乐会、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3. 学期末:进行音乐考试和表演,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音乐教材,如《音乐课程标准》等。

2. 乐器:提供各种乐器,如钢琴、吉他、鼓等,方便学生实践操作。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我是小小音乐家》 ︳人音版 (五线谱)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我是小小音乐家》 ︳人音版 (五线谱)

《我是小音乐家》一、课题歌曲《我是小音乐家》(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音乐三年级)二、学习目的:1、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并进行简单的歌曲表演。

2 、初步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等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3 、通过当一名小音家,学生参与歌词编创活动,并从中享受乐趣。

三、学习难点:掌握歌曲基本节奏,四、学习重点:歌曲情绪处理,创作歌词。

五、学法:跟唱法、聆听法六、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七、学习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观赏交响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3.说一说:请生说说自己知道的乐器。

4.演一演:请生上台模仿自己熟悉的乐器的演奏。

二、新歌教学(一)、初听歌曲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小音乐家,要出场为我们演唱歌曲了,让我们用歌声来迎接小音乐家吧。

(播放录音范唱《我是小音乐家》) 师: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非常的好听。

问:听完请大家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忧伤的?生:很活泼、欢快(二)、初步认识吉他、小提琴和法国号1、刚才三个小音乐家演奏的乐器都是什么?是怎么演奏的?(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师:第一种是吉他,吉他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吉他,一种是木吉他。

它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

让我们一起来弹起吉他,他是一种弹拨乐器,它发出的声音是:勃隆、勃隆。

师:第二种是小提琴,小提琴的音色优美、明亮,音域非常宽广,音色还比较接近人声,还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让我们一起来学学怎么样来演奏,把我们的小提琴放在我们的脖子下,小提琴是用来拉奏的,它属于拉弦乐器,它发出的声音的地隆、地隆。

师:第三个是法国号,因为它这个乐器的形状下面的圆形,所以叫做圆号,也叫做法国号。

它的音色富于诗意,表现力很丰富。

它是一种铜管乐器,在交响乐当中,称为是“交响乐之王”。

吹起它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是:嘟隆、嘟隆。

2、第二遍聆听: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城市,你知道他们属于哪个国家吗?(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法国——巴黎)3、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按节奏教读)4、师:你们能来唱唱第一段么?下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唱第一段。

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第一篇范文: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反馈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初中音乐教学的评价与反馈进行探讨。

一、初中音乐教学评价的原则1.发展性原则:音乐教学评价应以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全面性原则:音乐教学评价应全面考察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能力,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综合素质。

3.客观性原则:音乐教学评价应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4.激励性原则:音乐教学评价应以激励学生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初中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1.音乐知识:评价学生对音乐基本概念、乐理知识、音乐历史与文化的掌握程度。

2.音乐技能:评价学生的唱歌、演奏、舞蹈等实践技能水平。

3.音乐欣赏: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包括音乐鉴赏、音乐分析、音乐感受等。

4.音乐创作: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包括作曲、编曲、即兴创作等。

5.音乐情感:评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以及音乐审美情趣。

6.音乐态度:评价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包括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持之以恒的精神等。

三、初中音乐教学反馈的实施1.及时反馈:音乐教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2.多样化反馈:音乐教学反馈应形式多样,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表演评价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个性化反馈:音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促进学生特长的发展。

4.激励性反馈:音乐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应以激励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信心。

5.总结性反馈:音乐教师应在学期末或学年末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进行总结性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要求

第一章 声现象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征。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第二部分:知识提要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的物体叫做声源。

注意:(1)发声体既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气体;(2)发声体肯定在振动,但振动却不一定发声。

2.声音靠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

它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形式。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正常情况下,固体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液体,而液体中传声的速度快于气体,真空是不能传声的。

宇航员在太空舱外开展活动时,彼此之间的交流全靠无线电的对讲机,这就是很好的实例。

声音在空气(15℃)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比较:声音的传播与光的传播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光速大于声速。

一般地,声音的传播中υ固>υ液>υ气,光的传播中υ固<υ液<υ气。

注意: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可以以不同的速度独立向前传播。

如:用铁锤敲击一次注水的长水管,在另一头应能听到分别由铁管、水、空气传来的三次声响。

4.回声是声音从振动的发声体发出,遇到山崖、墙壁等障碍物反射回来使其又传入人耳的声音。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距离。

例如要测定海底的深度,可以从船上发出特定的声音,并使用特定的仪器接收到回声信号,并记录下回声和原声之间的时间间隔t,在查出声音传播速度υ的条件下,即可求出海底的深度。

易错点:海底的深度s=vt。

正确的应是s=vt/2,因为从发出的声音,到遇到海底反射回来接收到回声信号的时间间隔t内,声音传播了两个海底深度的距离。

二、乐音的三要素物体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乐音。

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1.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

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

优秀说课稿优秀8篇说课稿万能说课稿一等奖篇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大提琴》,下面我根据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对该课进行分析。

《大提琴》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主要学习内容。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抽象绘画有初步的认识,从而丰富学生的造型表现语言,提高运用绘画表达个性的能力。

教材以介绍大提琴的音色、造型特点入手,进而把对乐器造型之美的分析作为学习侧重� 安排剪贴画、线的构成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新奇的视觉效果,尝试不同的方法,逐步引入到抽象绘画的创作,体会抽象绘画的特点与魅力。

本课分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运用一定的造型表现方法获得新奇视觉的形象,对抽象绘画的形式特点与表现技巧产生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视觉形象的符号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抽象绘画需要抽象思维和造型表现能力,初中二年级正是促进学生多元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处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化的模糊边缘。

就本校学生对于抽象绘画的接触较少,大部分学生只是在七年级下册《绿洲》、八年级上册《与米罗游戏》这一课中接触到抽象艺术。

而《绿洲》侧重与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表现,《与米罗游戏》这课侧重对浮雕和圆雕作品的认识。

因此,对于利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进行抽象绘画的表现对学生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先了解点、线、面的构成再延伸到抽象造型表现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绘画的认识和表现。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打散重构的概念,尝试运用“打散重构”方法进行操作体验。

2、能够把握乐器造型的特点,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

3、学会以点、线、面的构成为基础,利用“打散重构”的表现方法绘制新奇视觉形象,对抽象绘画技巧产生初步的认识。

以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打散重组的概念,把握乐器造型特点,鼓励其运用“打散重构”方法进行操作体验,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

2023年小学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2023年小学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

2023年小学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2023年小学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以确保小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本标准将涵盖音乐教育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以指导学校和教师进行音乐教育的教学活动。

2. 目标小学义务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将能够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音乐,并逐步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3. 内容小学义务音乐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音乐欣赏学生应学习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包括传统音乐、古典音乐、民族音乐以及当代音乐。

通过欣赏音乐,学生能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2 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应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符、音阶、节拍、节奏等。

他们需要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

3.3 声乐训练学生应接受声乐训练,包括正确的发声方法、音准的培养和歌唱技巧的提高。

通过声乐训练,学生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唱水平。

3.4 乐器演奏学生可以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学习和演奏,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

通过乐器演奏,学生能够培养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4. 教学方法小学义务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评估方式小学义务音乐教育的评估方式应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情况。

评估可以包括考试、作品展示、听力测试等多种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成果。

6. 总结2023年小学义务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能力,为他们提供全面的音乐教育。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教案

一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教案

一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琶音,和弦教案教案一:一、教学标题探索C大调音阶、琶音与和弦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说出一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构成音,在钢琴(或其他乐器)上正确弹奏。

能掌握正确的指法,在规定时间(如10分钟内)流畅地弹奏音阶、琶音和简单和弦连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与模仿,提升音乐节奏感和手指的灵活性,在30分钟的练习中明显提高弹奏速度与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C大调音阶、琶音和和弦的音乐美感,培养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重难点1. 重点音阶、琶音和和弦的构成音。

因为这是准确弹奏的基础,依据课程标准对音乐基本元素的要求以及学生需先掌握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实践。

正确的指法。

影响弹奏的流畅性和效率,根据学生在弹奏时容易忽略指法规范的普遍现象确定。

2. 难点琶音的连贯性。

琶音需要手指快速转换且力度均匀,对于学生手指的独立性和协调性要求高,从学生弹奏琶音时易出现卡顿现象判断。

和弦的转换。

不同和弦之间的转换需要准确的音准和节奏把握,根据学生在和弦转换时容易出错确定。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理由:音阶、琶音和和弦的弹奏具有直观性,教师的演示能让学生快速了解正确的弹奏方法,包括指法、节奏等。

2. 练习法理由:音乐技能的掌握需要大量练习,通过练习学生能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活动:播放一段以C大调为主的古典音乐片段,如莫扎特的。

然后提问学生是否能听出音乐的明亮、和谐之感,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感觉与音乐的调式、音阶等元素的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音乐,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安排原因: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地引出课程主题。

2. 新授(20分钟)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画出C大调音阶图,讲解音阶构成音为C、D、E、F、G、A、B、C,同时在钢琴上示范弹奏,强调每个音的指法(右手:12312345,左手:543213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他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吉他基础

适用专业:全院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学 时:32

学 分:2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吉他基础》是主要面向在校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吉他基础》课程是在学生普及艺术知识与教育后的进阶课程,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并为对吉他感兴趣的学生提供继续学习的机会,使学生掌握对吉他的认识、演奏、创作等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吉他教学是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一方面通过吉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音准,另一方面,通过吉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乐理、节奏感、弹唱和声等音乐基础。最后,在学生吉他演奏与弹唱的实训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表演艺术水平。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一)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吉他的有关艺术理论、乐理知识和吉他欣赏技巧。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吉他的演奏和欣赏技能。如吉他持琴、调音、选购、吉他弹唱、指弹吉他、多吉他合奏等。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序号 内容模块 任务 学时 1 吉他导论 艺术导论 3 认识吉他(吉他的历史、构造、调弦与选购) 3

2 吉他基础能力 初级和弦学习(Em、Am、C、Dm、G等) 3 进阶和弦学习(F、Bm、Fm、Cm,Fmaj7等) 3 和弦转换、分解和弦及扫弦 3 吉他弹唱及表演 3

3 吉他进阶技巧 吉他名曲及影视欣赏 3 指弹吉他技巧 3 多吉他合奏 3 电吉他与乐队知识 3 4 考查 2 (二)课程内容要求 任务1 艺术导论 学时 3 学习目标 掌握艺术基础理论,了解艺术规律,拓展艺术视野,提高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艺术观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艺术的本质、特征、种类 艺术的起源、社会功用 艺术的鉴赏

讲述

欣赏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对艺术的想像力和感受力 精通艺术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任务2 认识吉他(吉他的历史、构造、调弦与选购) 学时 2 学习目标 熟悉吉他的组成,了解吉他购买注意事项,并能正确持琴、调弦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吉他的起源 吉他的种类 吉他的选购与保养 持琴与调弦 讨论 识谱视唱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木吉他 具备一定的吉他谱识谱能力 熟悉吉他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任务3 初级和弦学习(Em、Am、C、Dm、G等) 学时 3 学习目标 学会吉他右手练习、左手练习与左右手综合练习。认识与学弹初级和弦Em、Am、C、Dm、G等,并初步学会和弦转换,利用这些初级和弦学会一到两首简单歌曲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右手练习、左手练习与左右手综合练习 学习与认识初级和弦知识,理解大三和弦、小三和弦 学习A小调下小三和弦Am、Em、Dm 学习C大调下大三和弦C、G、F 学会和弦下的简单歌曲

这一部分是吉他课程最基础部分,应尽量放慢速度循序渐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吉他产生感性认识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投影仪 木吉他 要求学生能够使用将吉他调至标准音,使用标准姿势练习,能够理解与模仿和弦按法,养成基本的音乐思维 拥有一定吉他基础与教学能力

任务4 进阶和弦学习(F、Bm、Fm、Cm,Fmaj7等) 学时 3 学习目标 掌握进阶和弦指法及技巧,认识F、Bm和弦,并初步学会横按和弦转换,并掌握用已学的和弦演奏简单的歌曲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如何按压横按和弦 主要的大横按基本指法与小横按指法 《同桌的你》弹奏 乐曲欣赏 和弦分解 以适当节奏弹奏歌曲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木吉他 具备一定的吉他谱识谱能力 精通吉他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任务5 和弦转换、分解和谐及扫弦 学时 3 学习目标 掌握和弦间转换的基本方法,学会分解和弦的弹奏方法,左右手能够用简单的和弦协调地演奏歌曲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常用和弦的基本按弦要求,和弦间转换的方法 分解和弦的弹奏方法 扫弦方法与技巧 曲例欣赏与弹奏 和弦间转换:手指保留法、手型转换法 曲例欣赏 联系弹奏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木吉他 具备一定的吉他谱识谱能力 精通吉他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任务6 吉他弹唱及表演 学时 3 学习目标 学习吉他弹唱基本技巧,几种重要的节奏在弹唱过程中的作用。学习如何使用匹克。学习左手一切特殊技巧,如击弦,勾弦,连音,滑音,泛音等。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弹唱基本技巧,舞台表演注意事项 吉他弹唱中节奏的运用与变化原则,了解民谣摇滚,伦巴节奏,附点节奏,慢四步摇滚节奏,探戈节奏形式 如何使用匹克,匹克技巧 弹唱中的左手技巧,击弦,勾弦,连音,滑音,泛音等

提供多种节奏下的练习曲目 鼓励学生上舞台进行表演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木吉他 具备一定吉他基础能力,并初步理解一脑两用的弹唱能力 精通吉他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任务7 吉他名曲及影视欣赏 学时 3 学习目标 了解吉他名曲的特点,学会欣赏吉他名曲,掌握著名吉他曲名称和作者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中外经典吉他名曲 吉他相关影视赏析 乐曲分析、欣赏 影片欣赏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备一定艺术鉴赏能力 精通吉他知识 具备较高的教学技能、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

任务8 指弹吉他技巧 学时 3 学习目标 了解指弹弹法含义与和弦弹法的区别,学习几首经典指弹名曲。了解solo与solo音阶,以及solo的四种常用指型,学习歌曲前奏、间奏与尾奏。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指弹弹法含义与技巧,学习《爱的罗曼史》、《绿袖子》、《卡萨布兰卡》 了解solo与solo音阶,以及solo的四种常用指型 学习歌曲前奏、间奏与尾奏的作用,练习《我愿意》前奏 指弹弹法技巧较高,放慢教学进度,多做练习并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木吉他 掌握一定吉他基础与识谱能力,平时已熟练左右手吉他练习 具备一定吉他指弹弹法讲技巧

及熟练几首练习曲目的演奏

任务9 多吉他合奏 学时 3 学习目标 理解多吉他合奏与单吉他演奏的区别,了解多吉他演奏的各种类型,学习几首简单的双吉他合奏练习曲,学习《加州旅馆》合奏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欣赏多吉他演奏歌曲,理解多吉他合奏也单吉他演奏的区别 学习双吉他伴奏的四种类型:指法、节奏型;对位型;两种和弦型;装饰型 学习简单的双吉他合奏练习曲:《红河谷》、《puff the magic dragon》学习多吉他合奏《加州旅馆》 该章节难度较大,因需要多吉他演奏,可将学生按程度分组后教学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木吉他 掌握前期吉他基础课程,看懂多吉他吉他谱 具备一定吉他技巧与教学能力,两位老师需要熟练学习内容中的多吉他演奏曲目

任务10 电吉他与乐队知识 学时 3 学习目标 接触电吉他,学习电吉他的历史与现代摇滚的影响。了解现代乐队的发展史,了解历史上著名乐队的故事与成名曲。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电吉他的由来,电吉他的发展,电吉他的类型 现代乐队的发展史与对近代历史的影响 历史上著名乐队的故事与成名曲:“The Beatles”、“ Guns & roses”、“ Queen”、“ The Eagles” 中国摇滚乐历史 Ppt与视频、音乐展示为主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电吉他 基础吉他知识 具备一定电吉他技巧与乐队知识。拥有课堂教学能力

任务11 考查 学时 2 学习目标 考查学生吉他基础课程所学内容 学习内容 教学方法和建议

个人演奏一首曲目或者团体演奏一首曲目作为期末考查最终成绩 使用较好的舞台与音响设备来提供期末考查 教学媒体与设备 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要求 教师执教能力的要求 舞台、音响设备 木吉他 对之前课程的所有学习内容考查 课堂组织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张文忠编著教材《民谣吉他经典教程》,2012年8月份出版。 (二)教学组织与设计 1.公共艺术教研室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课程开设工作。 2.课程教学评估内容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与乐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吉他演奏能力、舞台表演能力为评估重点。 3.该课程为一年级学生公共艺术选修课,所有教学内容在一学期32课时内完成,每个教学内容为3课时,基本教学方式为理实一体教学,注重学生的课堂练习与指导。 课程内容由浅入深从吉他的由来,吉他的构造,基础乐理为第一部分,基础吉他弹奏技巧,和弦技巧,扫弦技巧为第二部分,最后以难度较高的指弹吉他技巧,多吉他演奏技巧为第三部分。期间还加入名曲与影视赏析,电吉他与乐队介绍等课程来增加学生对于吉他这个乐器的感性认识。在每个学期结束时各给出总评成绩。 4.在学习吉他基础课程的同时,结合公共艺术的其他教学内容,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吉他基础课程是公共艺术课程的分支,既有基础乐理学习,又有吉他技巧学习,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演奏能力。 2.课程要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堂学习与训练活动,教师展示环节要仔细,指导学生时要耐心、细心。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领悟,掌握,提升相关知识和技能,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 3.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技巧分析、小组讨论,个人演奏,团体表演等。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乐器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也可以调动社会资源,聘请有关专家,举办讲座等各类活动补充教学形式。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 1.认定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