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护理工作,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严谨的职业精神和优良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就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血液透析前的准备工作在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肾功能、血液透析史等方面进行了解,以便对患者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护理。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的透析器、透析器的导管、透析器使用的水源等进行检查,确保透析器无损坏、漏水等情况。

二、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1. 导管的操作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导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操作。

护士需要根据透析器的类型、导管的类型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大小不合、角度不妥等操作不当的情况发生。

2. 透析器的维护和保养透析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

护士需要对透析器内部的滤网、血管通道、血泵等进行清洁,同时需要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安全。

另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体重变化等实时调整透析器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透析效果。

3. 预防感染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抵抗力较弱,血液透析过程中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护士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消毒和防护措施,避免病原体在操作过程中传播和污染。

4. 监测和记录护士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状态,记录患者生命体征、透析时长、透析次数等详细信息,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是否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

在血液透析后,护士需要安置患者,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症状,及时发现任何异常状况。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指导,提供更好的生活建议,促进患者恢复和健康。

总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和细致的工作,要求护士在参与过程中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抱有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以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肾小球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及肾间质纤维化等一系列肾脏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而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平衡酸碱平衡、电解质和水盐平衡的治疗方法。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需要严格的护理措施,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在进行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患者的病史、病情变化、血压、心率、体温、体重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同时还要对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进行检查,确保通路通畅并没有血栓形成。

另外还要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是否有明显的皮肤损伤、感染等情况。

只有了解了患者的全面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二、严格控制感染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通路开放,容易引起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感染。

首先是对透析通路进行无菌操作,定期更换透析管道,并对透析通路进行消毒。

在透析过程中要做好个人卫生,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对于有感染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对透析室、仪器进行定期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

三、适当的饮食护理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饮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饮食调整,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高钠等对患者健康有害的食物。

由于血液透析会导致蛋白质丢失,因此要适当增加患者的蛋白质摄入,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要。

还要注意控制患者的水分摄入,避免水盐代谢紊乱。

饮食护理不仅要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还要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导致的代谢紊乱。

四、合理的药物管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往往会需要长期使用一些药物来维持稳定的病情。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做好对药物的管理工作。

首先是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解,包括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剂量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糖尿病肾病患者是血液透析的常见人群之一,其特殊的病情要求我们在护理中要更加细心和专业。

以下是我在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在透析前,我们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压、血糖、尿量等指标的监测。

并且要关注患者的皮肤情况,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易受损,容易感染,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皮肤的清洁和保护。

在透析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透析机的工作状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因为其血管病变可能比较严重,所以我们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我们应立即停止透析并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血流量、给予透析液中钠的补充等,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透析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

由于糖尿病患者患有高血糖的情况,而透析会导致血糖降低,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血糖的变化,如果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应及时给予合适的补充,以避免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在透析后,我们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复苏情况,特别是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因为透析后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和尿量减少的情况,需要我们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如观察是否有肠麻塞导致腹胀的情况,给予适量的液体补充以增加尿量等。

在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因为血液透析需要长期进行,患者可能会感到疲乏、焦虑和抑郁,所以我们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与其交流,给予患者温暖和鼓励,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增强对疾病的信心。

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细心的观察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法,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流出来,经过一系列的滤过和洗涤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清除体内毒素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效果。

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人员,我在和患者共同度过的日子里,深刻体会到了这种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以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过程中,需要经常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这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每次治疗通常需要花费数小时,患者需要早起赶往医院排队等候,而且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平躺,不能随意活动。

这对于部分有工作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需要他们请假或调整工作时间。

有时候,患者的人际交往也会受到影响,不能随意参加聚会或社交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护士,我觉得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会提醒他们治疗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只有通过坚持治疗,才能控制好病情,保持健康。

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每次治疗的时间和流量,保证治疗效果与患者的耐受能力相符。

通常,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红蛋白水平、血压、体重等,以便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而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控制透析液的流速和温度,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心率等指标,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尤其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伴有血糖异常,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变化,必要时进行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护理的细致和耐心的重要性。

只有认真观察和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透析后的患者往往表现出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容易出现贫血、感染等并发症。

作为护理人员,我们需要及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保证患者的饮食摄入足够,减少贫血的发生。

我们要教育和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疾病。

还要定期进行血液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作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我们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我们需要做好完善的术前评估工作,包括对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等,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我们还需要对透析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我们需要在术中严格遵循操作规范。

血液透析是一项繁琐的操作过程,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进行透析治疗时,我们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正确执行。

特别是在患者的静脉通路授予、透析器的连接和监测等环节上,我们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我们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特别是对于一些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其透析治疗后的反应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我们还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低血压、贫血、疲劳等,因此我们需要对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并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温暖。

在术后护理中,我们还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和饮食指导,协助患者合理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沟通。

在进行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疾病知识和治疗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特点和治疗原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我们还需要与患者进行及时、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为患者提供更合理、更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需要我们充分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在给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我们应该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生理反应。


析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我们要及时观察和处理,以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透析过程中的护理还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
征的变化,了解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和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透析参数,保证透析治疗的效果。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我们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关心。

透析治疗是一种持续性的
治疗方式,患者需要每周多次进行透析,治疗时间通常较长,患者可能会感到疲惫和焦虑。

作为护士,我们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想法,给予他们足
够的关心和支持。

在透析过程中,我们还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治疗的目的和过程,帮助他们
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中,我们还要注重预防和控制感染。

透析过程中,
患者的血液会与透析机接触,透析器和导管等设备可能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潜在来源。

在进
行透析治疗前,我们要做好手卫生和无菌操作,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在透析过程中,我们还要保持透析器和导管的通畅和干燥,防止细菌滋生和感染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1. 引言1.1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重要性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会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甚至发展成为慢性肾脏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血液透析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疾病进展。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液透析不仅可以改善肾功能,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定期血液透析,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尿毒症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1.2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糖尿病肾病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受损而引起的疾病,严重的肾脏受损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从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工作,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2. 正文2.1 透析前的准备工作透析前的准备工作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成功进行非常重要。

在透析前,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 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糖、血压和体重等指标,确保病情稳定。

特别要注意血糖控制的稳定性,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出现血糖波动过大的情况。

2. 确保透析器和透析液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 患者需要提前忌口,避免摄入高磷、高钠和高钾食物,以免影响透析效果。

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4. 在透析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评估,确保患者能够适应透析治疗并正常进行。

5. 给患者做好精神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透析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提高血液透析的效果和保障患者的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负责地完成这些工作,并在整个透析过程中给予患者最全面的照顾和关爱。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同时也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血液透析治疗占到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的主要内容。

1.透析前准备透析前准备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护士要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以确保患者身体状况适宜透析治疗。

在透析前,还需为患者进行采血、装置导管等操作,护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护士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和观察,注意患者的身体反应和透析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血透速率、血压、心率、脉搏等。

同时,护士要配合医生进行血透液配方,确保血透液中各项成分达到正常水平。

除此之外,在透析治疗过程中还需帮助患者进行必要的疼痛缓解、体位调整等操作,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3.透析后护理透析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身体状态需要我们的关注和护理。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体征监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身体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在透析治疗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也需要得到合理的管理和指导,以维持患者的健康。

护士还需要为患者进行定期的血液检查,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保持稳定。

总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护士能够更好地掌握透析治疗的核心技术和操作流程,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发表时间:2018-04-09T14:57:07.86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期 作者: 孙磊[导读] 透析效果与患者透析后症状有密切的关系,针对不同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透析引起的不适。

天津市和平区中医医院 300050 摘要:目的 描述本科室血液透析患者的症状发生率、发生频率、严重程度3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与统计,针对不同的症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本科室透析的18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透析症状。结果 本研究中,取患者所有症状中的7种(中位数),其中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皮肤干燥(73.3%)、疲乏(71.2%)、低血压(70.9%)、瘙痒(66.6%)、口干(53.3%)、易醒(46.7%)、入睡困难(40.0%);发生频率:43.2%患者过去一周频繁出现皮肤干燥,居所有症状发生频率之首;严重程度最高为疲乏,在过去一周,53.2%的患者自觉严重疲乏。结论 透析效果与患者透析后症状有密切的关系,针对不同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透析引起的不适,可以降低疲乏可能引起的摔倒等危险的发生,减少低血压、皮肤瘙痒等引起的烦躁和缓解睡眠问题带给患者的焦虑。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人数已达3.7亿,预计到2030年全球罹患糖尿病的人数将会达到约5.5 亿[1]。据报道,2010年糖尿病的花费占全球卫生支出的12%[2]。因此,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需要重点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而糖尿病众多综合症之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指由于血糖升高而引起的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的主要原因之一,DKD发展到尿毒症时大多伴有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及持续性糖代谢紊乱等[3],其主要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4]。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症状;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透析治疗>3个月的糖尿病患者18人。纳入标准:开始透析年龄>18岁;意识清楚,能配合研究,如实回答问卷内容。排除标准:有精神病史者;严重全身感染;急性左心衰竭、严重脑血管后遗症;肿瘤等急、危重症患者。研究人员详细讲解本研究的目的后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所有的量表、问卷当场填写和回收。 1.2 方法 1.2.1研究工具

使用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目的在于测量患者的症状,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该量表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重测信度(1周)为0.70;记忆症状简表,主要测量过去一周内患者症状的发生频率。

1.2.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连续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性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两组比较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数据采用百分比(率)进行描述,统计量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的18名血液透析患者完成了所有的问卷,完成率100%。18例研究对象中,女性8例,男性10例,年龄为32.2~77.5岁,平均年龄为55.2±3.18岁,平均患病时间33.5±2.78月,5(27.8%)人吸烟(男性4人),8(44.4%)人饮酒。期间,3人死亡(1例过敏引起的心脏骤停,2例心衰)。婚姻情况:已婚患者10例,未婚2例,离异3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及中专5例,大专及以上6例。职业情况:有工作者7例,无工作者(包括退休)8例。透析年龄:1年以下1例,1~5年7例,5~10年3例,>10年4例。每周透析时间:每周透析时间≥12h者7例,8h≤透析时间<12h者 5例,<8h者3例。

2.2 患者各种症状的发生率为发生频率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43.2%患者过去一周频繁出现皮肤干燥,居所有症状发生频率之首;严重程度最高为疲乏,在过去一周,53.2%的患者自觉严重疲乏。18例DKD患者低血压、疲乏11人,皮肤干燥10人,9人瘙痒,8人口干,7人易醒,6人入睡困难,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疲乏最高,达5.3分,见表1。

3 讨论 3.1 分析结果和既往研究对比

本研究表明在1周内,患者出现症状>50%的有5种,包括皮肤干燥、疲乏、低血压、瘙痒、口干。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乏力最高。 3.1.1 皮肤干燥、瘙痒

有研究发现,这些临床症状与PTH、β2 微球蛋白、炎症因子等大、中分子物质蓄积有关,PTH及其相关蛋白mRNA存在于组织中可加重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而许俊等[5]通过研究发现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因子有积极效果,可改善磷代谢水平,付慧等[6]本研究皮肤干燥的发生率为73.3%,与李英娜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 3.1.2 疲乏 Jhamb等[8]研究发现,疲乏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准确制定透析方案,在透析过程中严密监测和调整患者的各项透析指标,以保证患者的透析质量,减轻透析后疲乏的症状。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对于血红蛋白水平较低者,应补充或调整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从而提高其体力储备。 3.1.3 低血压

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发现其发生率约为25~50%,多发生在血透后1~2 h[9],原因与患者心血管功能差、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有关,表现为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恶心、呕吐、出汗等,在透析间期低血压与多发性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及左心室顺应性下降有关;低血压的也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此外,还与中动脉钙化、胃轻瘫、应用低钾透析液等因素有关,同时,也是触发心脑血管事件(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的重要因素[10]。文献报道透析患者的平均脑血管并发症发病年龄较普通人提前10年,这可能与透析过程中脱水所致血压快速下降和血液浓缩有关。 3.2 护理措施 3.2.1皮肤干燥、瘙痒

研究提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于中分子物质具有更好的清除效果,并可减轻微炎症状态对机体造成的损害,能更全面地清除体内中分子毒素,可使更多糖尿病透析患者减轻失眠、纳差、皮肤瘙痒等痛苦。 3.2.2 低血压

因此在其进食后及HD结束前易发生低血压,对易发生低血压患者,应特别注意,指导其HD前暂停服用降压药;HD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冷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一旦发生,应将患者床头摇低,停止超滤,降低血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静脉注射高渗盐水.输血浆或清蛋白,并结合低血压病因,积极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在HD过程中每小时监测1次血压,发现血压下降时,监测时间改为30min 1次。对于存在低血压高危因素的患者症状加重、年龄>65岁患者要减慢泵速,停止超滤,改为平坐卧位,可先给予含钠145mmol/l的透析液透析,随后每小时减少5mmol/l,直到135mmol/l为止,无效者应及时结束透析,并注意选择合适生物相容性较好的透析器,透析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11]。 3.2.3 饮食护理 DKD患者饮食比普通肾病患者要控制的更为严格,由于患者体质普遍较弱,一般均存在消瘦及营养不良,因此需加强饮食护理,嘱患者早期加强营养,保证热量的摄入,应以优质蛋白(瘦肉、鱼肉、鸡蛋等)、低糖(含糖量低的蔬菜和水果)、低磷、限水、少食多餐为原则,食物以清淡为主,荤素合理搭配,控制蛋白质及水、钠的摄取量,其对透析效果尤为重要。指导患者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食物,将点心放在两餐中间摄取,进行正确的饮食分配,以控制血糖的水平,低亦糖对患者损害远大于高血糖,因此主张HD阶段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8.25~11.11mmol/l,餐后2h控制在11.1~16.5mmol/l较为安全。在蛋白质摄取量方面,若患者透析充分,病情稳定的维持血液透析在3次/周者,蛋白质摄入量可达到1.2~1.4g/(kg·d),其中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占1/2以上(如鸡肉、牛肉、鸡蛋等);水、钠摄入量方面,针对高血糖患者口渴感比较强,易饮水过多,且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水肿特点,要对患者反复教育其在透析期间要控制体重增加的重要性,体重增加率要控制在标准体重的3~5%,每日尿量应严格控制在500~l000ml。而为减轻尿毒症代谢紊乱的症状,应尽量少食动物内脏、油脂、植物蛋白等[12]。 3.2.4 心理护理 DKD患者病程长、透析后身体不适、无力感、担心病情控制不好、长时间患病给家人带来的困扰、费用等问题,且糖尿病患主要与患者均存在水钠潴留,患者血液粘稠度较高,应多饮水,而血透必须严格限制饮水,患者不知究竟该怎么做等种种问题,导致患者易出现烦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护士应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针对性的提供护理。若对病情不了解,护士需耐心解释并做好安抚工作;嘱其家属多关心患者;在不引起患者劳累和保证其安全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参加锻炼和适当户外活动,比如慢走、打太极、扭秧歌、广场舞等,分散其注意力;定期举办讲座,将DKD患者聚集到一起,大家交流一下最近身体状况,恢复好的分享一下是如何治疗、饮食、运动或调解的,彼此交流沟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小结

糖尿病患者比同龄非DKD血液透析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皮肤干燥、疲乏、瘙痒、口干等并发症,因此患者透析前和透析中要停用降压药,有低血压现象者给予胶体液补充缓解,嘱变换体位时动作宜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血液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早发现、处理并发症。王敏[13]研究发现,患者的病情取决于治疗、护理和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综合因素决定患者的恢复情况,适合的锻炼,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而且能够增加患者与他人的交际,增强其社会属性,有利身心放松。因此,除了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外.还应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因为患者更需要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应对患者进行详尽的护理指导,增强其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意识,在透析治疗的同时,合理的饮食与适合锻炼,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08):2-42. [2]Zhang P,Zhang X,Brown J,et al. Global healthcare expenditure on diabetes for 2010 and 2030[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10,87(3):293-301. [3]马祖福,刘慎微.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2,8(1):10. [4]吴巧萍,李风. 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营养护理干预[J]. 现代护理,2004,10(10):936. [5]许俊,彭红英,冯志鹏,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与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8):1808—1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