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五名句翻译、背诵

合集下载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翻译

必修五语文文言文翻译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觉悟到过去的事已经不能挽救,知道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修。

羡慕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及时生长繁荣,感叹我的一生将要过去了。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姑且顺着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犹豫什么呢?4、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倚靠着南窗来寄托傲然自得的的心情,觉得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

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人世与我已经背离了,还要驾车出去探求什么呢?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寄身于天地之间还能有多少时候,何不随心所欲地生活而不用管他生死呢?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我向行人问前方的道路,恨天亮得太慢。

看见自己的房子,心中欣喜,奔跑过去。

(一边欣喜,一边狂奔)8、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

10、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

爱惜(趁着)美好的时光,独自出去,有时在田里除草培苗。

1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的心灵被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1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颜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明白了兴衰贵贱都由命中注定。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

5、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地面的积水已经消尽,寒冷的潭水清澈见底,(山中的)烟雾和(晚霞的)余光凝结在一起,傍晚的山峦呈现出(高贵的)紫色。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考会考范围的句子翻译(必修五)

高中语文文言文高考会考范围的句子翻译(必修五)

1、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家叔因为我贫困悲苦,于是我被推荐到小县做小吏。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去得到东西。

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可以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算远,明白现在辞官是对的,而过去做官是错的。

4、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端起酒杯自酌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使自己高兴。

5、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农夫把春天到了(这件事)告诉我,将要到西边的田地里去耕种。

6、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谷,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山丘。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心神不定,想要到哪里去呢?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我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9、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系疑。

姑且顺应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以知天命为乐,还怀疑什么呢?1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年老应当志向更加高远,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能失去远大崇高的志向。

11、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早年的时光虽已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12、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向半空中放眼远望,在闲暇之日尽情娱乐游玩。

1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鹏鸟迁徙到南方大海之时,(翅膀)在水面上激起的浪花达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北海)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14、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然后才开始乘风,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它了,然后才开始计划着往南飞。

1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往南飞呢?16、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到郊外去的人,一天就可以回来,肚子还是饱的。

17、之二虫又何知?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18、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句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外面没有什么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

起初太守逵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我为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疾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的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如果我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如果祖母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的成功,那总是可以期待的吧!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瞻仰回顾这些往事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造成的状况。

必修五翻译默写

必修五翻译默写

必修五翻译和默写练习一·翻译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5.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6.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7.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8.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0.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11.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2.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4.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5.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16.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17.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

必修五重要文言句子翻译《陈情表》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因为命运不好,幼年时就遭到不幸。

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长到四岁,舅舅强迫母亲改嫁。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孤苦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得到儿子。

3、外无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在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

4、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做太子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以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7、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不料诏书急切而严厉,责备我逃避怠慢。

8、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刘氏的疾病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允许。

9、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己的名誉节操。

10、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的提拨,恩惠优厚,怎么敢徘徊不前,有非分的企求呢?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我的辛酸苦楚,不仅仅是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得见/明察。

12、愿陛下矜愍愚臣,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拙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侥幸地安度余年。

必修五课内翻译

必修五课内翻译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译】外面没有什么近戚,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到了晋朝建立,我沐浴在清明政治的教化之中。

先前有个名叫逵的太守举荐我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又推举我为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我想接受任命赴京就职,可是刘氏的病情一天天沉重;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译】只因为祖母刘氏已经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奄奄一息,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会怎样。

我(如果)没有祖母,就无法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顾,也就无法安度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译】我的辛酸苦楚,不仅蜀地的人和二州的长官所目睹明知,连天地神明,也都能看见。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译】我们家人读书,很长时间不见成效了,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期待了吧!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译】瞻仰回顾这些旧日遗物,就像发生在昨天似的,真叫人忍不住放声痛哭。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译】猛虎在深山里,足以使百兽震恐,一旦落进陷阱或笼子里,便摇着尾巴向人求食,这是由于威势的逼迫造成的状况。

1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必修五翻译背诵

必修五翻译背诵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幽情。 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 也足用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深内藏的感情。
1、(04全国1)落霞与孤鹜齐飞, 。 2、(04天津卷)云销雨 霁, 。 ,秋水共长天一色。 3、(05湖南卷)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 心? , 。 4、(05江西) 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08福建卷) ,烟光 凝而暮山紫。(五勃《腾王阁序》) 6、(08辽宁卷)落霞与孤鹜齐飞, 。 渔舟唱晚, ;雁阵惊 寒, 。(王勃《滕王阁序》)





3、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古今都一样,他们不受辱表现在哪里呢? 4、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 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 妻子儿女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 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 也。 我之所以克制忍耐,苟且偷生,被囚禁在牢狱之 中而不拒绝,是因为遗憾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 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露。
7、(07 四川卷)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 “ , 。”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 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8、(07山东卷)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9、(07 湖南卷)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鹤 汀凫渚, ,桂殿兰 宫, 。(王勃《滕王阁序》) 10、(07安徽卷)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11、(06辽宁卷)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 潭清, ”两句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色。 12、(10年北京卷)云霄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我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 谢不接受任命。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 的职务,这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的。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诏书急切而严历,责备我逃避怠慢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诏书马上赴京就职,但是祖母 刘氏的疾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 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不被准许。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本来就是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自 己的名声节操。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 蒙拔擢,宠命优渥(wò),岂敢盘 桓,有所希冀!
12.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况且全世界上的人们都赞誉他却不会更加努力, 世上的人们都否定他,却不会更加沮丧。他清楚 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 限,不过这样罢了!
13.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 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
8.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 匹之,不亦悲乎?
而彭祖如今因为活得长久而特 别被人知晓,一般人与他比, 不也可悲吗?
9.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且适南冥也。
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样以 后才打算向南飞去,将要到达 南方的大海。
10.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 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现在我是卑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 陋,得到过分提拔,恩惠优厚,怎敢徘徊 不前,有什么非分的企求呢!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 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 共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会考复习——必修五翻译、名句名篇默写练习
一、文言文翻译
1、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无以,则王乎?”
2、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不识有诸?”
4、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
何择焉?”
5、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6、“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
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


8、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以若所为,求若所
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9、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
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

1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
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名句默写
1.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庄生晓梦迷蝴蝶,。

,蓝田日暖玉生烟。

4.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扪参历井仰胁息,。

7.连峰去天不盈尺,。

8.剑阁峥嵘而崔嵬,,。

9.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10.长太息以掩涕兮,。

11.亦余心之所善兮,。

1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鱼翔浅底,。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3.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高二会考复习——必修五翻译、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答案
1、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


没有听说过这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2、(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3、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

”您说:
“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

”(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

”‟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4、(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

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
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5、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
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6、“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
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

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7、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家的孩子。

(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


8、(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
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9、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
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

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

10、(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
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江河之殇》节选(王开岭)
子见大水必观焉。

——孔子
河流一词,我惜的是个“流”字。

流,既是水的仪表,更是水的灵魂。

有次在朋友的画里,发现一条极美的河,我问,你是怎么想象它的?她说,画的时候,我在想,它是有远方的水。

这念头太漂亮了。

流水不腐,当一条水有了远方,有了里程,才算真正的河罢。

水,在天为星,在地为溪。

每一滴水,都有跑的欲望,哪怕一颗露珠。

水的冲动,水的匀细,让古人发明了滴漏,收集光阴。

河姆渡出土的陶罐,早期刻的是水波纹,后来是浪花纹、漩涡纹、海水纹……人类最初的美,是从水里捞起来的。

翻开汉语字典,偏旁部首中,消费量最大的是那个叫三点水的“氵”。

我以为,人有两个层面的时间觉悟:生物的,哲学的。

在遥古,人的生物时间是被季节惊醒的,二十四节气,俨然二十四刻度的农业闹钟。

而哲学维度的光阴意识,则是被流水之鸣启蒙的。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


江河不息,皆东逝之付。

万象倏忽,盖无常有常。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流,是水的信仰。

逝,是生的本质。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水字头上驻一点,就是永。

永远的永。

最美的水在《诗经》,最俏的女子在溪畔。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最深的心事锁于水。

最远的眺望付于水。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这男子爱得神魂颠倒,近乎绝望。

诗很美,只是感情有点绕,我更喜欢那首大白话——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这是我最怜惜和欣赏的一位妇人。

她的露骨,她的裸,她的痴,空前绝后。

秋水涟漪,乃尘间最大诱惑。

临波之人,必心生荡漾。

水,是爱的基因,情的种子。

“水性杨花”“鱼水之欢”,多美的词!汁液饱满,动感十足。

除了情草缠绵,水中还藏何玄机?还能带来更大的精神视觉和冲击波吗?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其实,无论仁智,都会对水寄予厚望,向浩荡江河呈上敬意。

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荀子则在《宥坐》中讲一故事——
子贡问:“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卑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大水,必载大势大象、大道大德、大情大义。

观瞻江河,实乃一门人生大课,可悟玄机、铸品格、升境界、晓事理。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毋须再多说了,江河,既是满载神性和诗意的实体,亦是伟大的精神智库和美学资源。

当然,这一切一切,源于水之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