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远程研修学习园地 简报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期)

研修时间:2014年7月

指导老师:

研修组长:

不知不觉中,研修已经进行了三天,我们开发区音乐研修组的全体老师根据研修进度开展了混合式课例研究、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和双对接远程研修课例研究的学习,几天下来,大家均感觉收获颇丰,乐在其中。天气预报,今夜烟台暴雨来袭,愿这及时雨送给大家一个清凉舒爽的夜晚,为老师们挑灯夜战助力。

本期导读—— 研修 进行时 专家 指迷津 话题 在线聊 妙语 精品文

本期导读——

研修进行时

聆听自己的脚步前行

混合式课例研究,若艰若涩;课堂观察技术的应用,似千难万难;

一篇篇美文,瞬息亿万言的评论,缤纷耀眼……这是我与研修,初初相识的迷茫……

走近研修,如列车缓缓开动,嘈杂的车箱,陌生的面孔,怯怯的窥探,以及渐行渐近……瞬间还原为清晰,上演着热闹,演绎着热论……

一篇感悟透彻的课例,一个设计缜密的观察量表……

蓓蕾一般

默默等待专家的点评

朝阳一样

熠熠散发师者的光芒

相信吧

汗水洒下

滋润的土地更加肥沃

相信吧

我们歌唱太阳,也会被太阳歌唱

相信吧

肩上越是沉重,路途越是艰难

前方

定是有不可抗拒的召唤

那是您的伟岸

那更是优胜者的彼岸

聆听着自己的脚步前行

走出一片风景

专家指迷津

静心思考、摒弃浮躁

——运用课堂观察技术作业点评

杨玉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在学习了《课例研究中的课堂观察技术应用》以后,作业要求是这样表述的:“假定你所在课例研究组(备课组或教研组),想要研究“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请设计一份该课例研究中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为了便于老师们思考,特意设计了一个便于思考和填写的“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设计表”,表中给出了完成该作业需要思考的五个引导性质的问题。

在浏览了学员们的部分作业后,惊讶地发现一个方向性的理解错误:那就是有小部分老师居然把这份研修作业当成了老师要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设计的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记录小组合作的情况!更让我惊讶的是,有极个别指导教师也这样错误地理解了!好在,大部分指导教师没有这种理解上的失误,有些学科指导小组还理解得很透彻,在给学员的指导意见中说得那么清晰明白!引用《初中语文学科4号公告》中对该作业的解读:

今天的作业是:“假定你所在课例研究

组(备课组或教研组),想要研究“学生小组

合作的有效性”,请设计一份该课例研究中运

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提醒老师们注意,

这是一份“运用课堂观察技术”的方案设计,

要求设计者站在一个观察小组的组织者的角

度,去落实组内成员如何去观察一节课的小组

合作的得失:你打算怎样明确10位课例研究组成员的观课分工,从哪些维度观察小组合作的进程,哪些人员负责哪个维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记录观察的内容,如何去整理观察得到的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做出理性的分析,等等,一定不要做出“我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的”的设计。(引自:张会,《初中语文学科4号公告》,/p-

cz2014/news.html#view/subject/53cf2f200cf24b3de7b7ef38)

课例研究本来就是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课堂观察技术又是课例研究中方法角度的支持,直白一点说,就是一群老师坐在教室里观察课堂、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某个问题。一小部分老师对这个作业的定位不清,很明显,没有看到学习导引中对该作业的要求。这让我想到,越是远离现场的学习,越需要静下心来,耐心细致地按照要求阅读学习材料,而不是为了急于完成研修任务,直接跳跃到“作业”部分。我深信,看过学习导引、看过要求阅读的ppt或者录像的老师,不会在这份作业中暴露出这份作业的主体是谁还搞不清楚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对这份作业中学员们设计的方案发表一些感受(或称之为评论)。这份作业其实让学员站在课堂观察“策划者”的角色思考:课堂中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如何被观察课堂的老师记录下来并最终反馈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究竟如何?该作业的难点在于,要发明记录“符号”——用不同的记录“符号”表明小组内合作的各种情况。

在我所看到的发明的大多数符号中,采用了简单化的处理,即把ABCD 等同于分数或等级,例如:

A表示合作好;

B表示合作比较好;

C表示合作一般;

D表示合作较差或基本没有合作沟通。

这样的符号本身就是一种等级(其实A等同于“优秀”、B等同于“良好”、C等同于“合格”,D等同于“不合格”),这样以来,其实面对学生的合作状况,无异于直接“宣判”了他们小组合作水平或者有效性,与依据经验直接判断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

运用课堂观察技术,在理念上有一个基本的站位:学会基于观察事实发表观点。因此,一个好的记录方法,应当是由符号记录不同情况事实状态(记录)、通过汇总各种符号表达的事实性的结果(数据整理)、最终得到一个判断(结果或结论)。尽管这个判断也是带有经验色彩的,但毕竟把记录到的事实前置到了经验性判断之前。例如,有老师采用了如下符号体系:

A表示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状态

A1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A2偶尔参与讨论,不是很积极

A3不参与讨论

B表示学生的合作动手操作状态

B1积极参与动手

B2偶尔参与,不是很积极

B3不参与动手

C表示学生在合作交流时对他人观点的态度

C1悉心听取他人正确意见

C2适中

C3听不进别人意见

(引自:孟庆峰,济南党家中学)

该记录的符号体系就是一种基于观察事实的记录方法(尽管还可能有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首先区分了A、B、C三类在小组合作中可被观察到的行为类别,每个类别里又分别发明了1号、2号、3号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