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工作视角下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社会工作视角下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与服务

根据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16.1%。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进步,老年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学者龚雯认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是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是为维持和恢复主观心态平衡,实现充实、满足和尊严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而老年人精神需求普遍包括四个方面: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需要老年人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面对“银色浪潮”的来袭,我们应在满足物质及生理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老年人精神及心理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状况及影响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满足,既包括家庭成员提供的情感慰藉,也包括其自身通过文化生活和社会交往获得的精神支持。后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一定的精神寄托和生活动力,获得社会归属感。目前社会上针对老年人的心理服务主要是直接性服务,即由养老机构或社区直接针对老年人心理需求供给服务,如心理辅导、文娱活动等。但是,中国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满足整体而言是较低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年人活动与精神慰藉需求满足程度不高;二是家庭难以关注到其心理需求。三是老年人心理疾病相关的社会倡导及政策支持不足。由于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未得到关注或回应,容易对生活产生失落感、孤独感、无用感等心理体验,并伴随焦虑与抑郁的情绪。我國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精神需求现状的满足情况还不是很乐观,精神需求还比较匮乏,供需矛盾突出。

二、老年人心理需求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及困境

(一)老年人心理需求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从微观层面的心理需求方面的社会服务介入主要是个案、小组及社区活动。个案主要是透过个别化服务满足老人倾诉愿望,协助他们将不良情绪疏导出来,同时注重老年人精神方面的需求等。老年服务中的小组社会工作是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帮助老人弥补因退体而造成的社会脱离,克服因丧失而带来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等,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比如老年痴呆预防小组。老年社区活动是充分尊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合理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与提升老年人的自我实现感,比如老年人舞蹈表演。

(二)老年人心理需求社会服务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当前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探访、文娱康乐、志愿服务,主要的服务模式是社区照顾、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的社会服务面临的困境有:第一,心理需求服务持续性与深入性难以保障。主要是由于社工

人手有限,服务指标量重且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大,对老年人的长期的心理辅导在时间与内容上难以持续,导致心理层面服务缺乏深入性。第二,家庭及社会资源的支持力度不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及社会紧密相连,并不是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可解决的,而是需要家庭及社会的配合。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子女外出工作,特别是农村地区,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家庭成员对老年人及心理关注不足,且老年人长期照顾及心理服务相关的社会政策等支持力度不够。单纯依赖社工提供的一对一服务是无法解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问题的。第三,社会人士注重老年人身体健康照顾,忽略心理需求的观念固化。由于经济、观念、老年人身体衰退等因素,导致社会更多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照顾,而缺乏对老年人精神需求方面的理解。

三、老年人心理需求服務对策

(一)培育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伍,低龄老年人与高龄老年人的结对子服务

社工的服务侧重于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社工的并不是社区的“稳固资产”,挖掘社区的内生力量,培育社区志愿者,孵化社区老年人自组织是社区服务持续的手段。在社区老年人的时间较充足且彼此话题相近,借助低龄老年人结对高龄老年人进行探访、陪伴等服务是相对能够保障服务的延续性,社工可利用更多的时间对老年人心理需求服务进行跟进及深入。

(二)注重老年人心理需求服务的社会倡导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人士、社区资源、社会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非局限于个人层面的心理辅导。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首先需要获得关注,其次才能够为老年人心理需求提供资源支持。因此,需透过社区倡导活动,促进老年人家庭及社会人士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及重视,改变以身体照顾为主的“固化”观念。

总体,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服务从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及社区倡导上促使老年人所在的社区或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关注及接纳,从而回应老年人个体及群体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