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汽车试验学 第2版 第七章 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CO是燃料燃烧氧化不充分的产物,是汽油机排出的主要有害成分。柴油 机的CO排放量相对较少,约为汽油机的1/10~1/5。CO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人 吸入后和血液内的血红蛋白迅速结合,妨碍血红蛋白的输氧能力,引起头晕、 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排放性试验——汽车排气污染物的 主要成分及危害
2.碳氢:氢火焰离子分析法 3.氮氧化物:化学发光分析法
一般了解
四气体与五气体分析仪 感兴趣了解
4.烟度 滤纸式烟度和不透光烟度(下页)
五、排气污染物的试验方法(操作与工况) 自阅了解
1.汽油车 怠速法、双怠速法和工况法
2.柴油车
稳态法(仅适用于台架试验)
非稳态法 包括自由加速法和加载减速法
8
排放性试验——汽车排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第四节 排放性试验
排放包括:排气、曲轴箱污染物、燃油蒸发污染物
一、排气污染物:CO、HC、NOx和碳烟等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表示方法P182 主要区别在于“分母不同”
三、排气污染物的取样方法 认真阅读并拓展,需完成课程作业
四、排气污染物的检测原理(理化方法)
√ 1.一氧化碳:不分光红外分析法(下页) 电容式传感器
排放性试验——汽车排气污染物的 主要成分及危害
4. 碳烟(微粒PM) 碳烟是燃料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的固体颗粒物,主要是多孔性碳粒,有白色、
蓝色和黑色等不同颜色。由于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以及燃烧机理的不同,柴油机 的碳烟排放量比汽油机大得多,可达30~80倍。碳烟及其吸附物对人的呼吸系统 有刺激和毒害,同时黑色碳烟还会妨碍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破坏环境美观。
四、测量方法 直接法(油耗仪)与间接法(碳平衡法)
工况

工况法测油耗市区工况市郊工况解释所谓市区、市郊工况油耗是在标准状态(标准的温度、湿度、大气压等)下,在实验室里,用标准的仪器设备得到的精确的、可复现、具有可比性的试验数据。
而实际道路状态的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太多,得出的试验数据不能用于具有法律、法规意义的认证等领域。
在实验中,汽车分别要在怠速、减速、换挡、加速、等速等状态下运行。
市区工况下,平均车速只有19公里,而且怠速行驶时间较长。
市郊工况下,平均车速超过60公里,而且等速行驶时间较长。
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是按照国家标准GB/T 19233-2008《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通过在试验室内模拟车辆市区、市郊等典型行驶工况测定的。
燃料消耗量试验所采用的行驶工况与排放试验相同,分为市区运转循环和市郊运转循环两部分。
市区运转循环由一系列的加速、稳速、减速和怠速组成,主要用于表征车辆在城市市区的行驶状况;其中,最高车速为50km/h,平均车速为19km/h。
市区运转循环的行驶里程约为4km。
市郊运转循环由一系列稳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组成,主要用来表征车辆在市区以外的行驶状况;最高车速为120km/h,平均车速为63km/h。
市郊运转循环的行驶里程约为7km。
工况法:对于轻型汽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3.5吨的车辆)是指将整车放置在试验台上,模拟车辆在道路上实际行驶的车速和负荷,按照一定的工况(如怠速、加速、等速、减速等工况)运转,测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按照碳平衡法测量油耗。
对于重型汽车(最大总质量大于3.5吨的车辆)而言,则是指将发动机放在发动机测功试验台上,按照一定的转速负荷工况运转。
对于符合国Ⅲ和国Ⅳ排放标准的车辆,按照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对于符合国Ⅱ排放标准的车辆,按照GB 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测量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
基于某混动车型的整车电平衡测试

②安全装置,如车灯、雨刮;③舒适配置, 如空调、收放机、音响;④短时使用用电器, 如车窗升降、喇叭等。依据工况的选择、电 器负载类型,编制出测试时车辆用电器开启 情况,见表 1。
2.3 试验场所及路谱选择 目前进行电平衡测试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实车路试,即在真实道路上对车辆进 行电平衡试验,这种方法优点在于能真实的 还原用车场景,缺点在于环境和道路的选择 较为困难,冬夏两季的季节跨度长,整车开 发成本升高,不建议采取该种方法。第二种 验证的途径为在带转毂的温度试验舱中模拟 冬夏两季的温度,使用典型工况进行路试, 该方法能有效缩短开发周期,为目前主流测 试途径。 在路谱的选择上,各家的怠速工况与高 速 工 况 测 试 方 案 大 体 相 同, 高 速 工 况 采 用 (100±10)km/h,而电平衡试验的关键在 于城市工况的路谱选择,城市工况路谱选择 得越合理,越能反映出车辆在实际道路中的 表现。目前国内试验室采用较多的工况有: NEDC 工况、FTP75 工况、JC08 工况以及一 份国外某知名品牌汽车制造商所用的工况 [4]。
2 某混动车型电平衡试验理论设计
电平衡试验设定需要从车辆行驶工况、 试验环境温度和整车电器负载工作状态这三 个基本方面进行规范要求 [2]。
2.1 行驶工况的选择 为尽可能多的涵盖车辆用户的行驶状况, 首先应该从行车环境入手,分为夏季与冬季 两个季节,依照我国冬夏两季平均气温指数, 可将冬季温度假定为 -10℃,夏季温度假定 为 38℃。根据汽车行驶状况大致可分 8 种: 平常日间、平常夜间、冬季日间、冬季夜间、 夏季日间、夏季夜间、冬季雪夜、夏季雨夜 [3]。 结合电平衡的试验目的,在考量电气系统性 能时,应采取极端工况,即大量用电器开启 的情况。最终行驶的工况确定为:一般高速 工况:①冬季雪夜②夏季雨夜;一般城市工况: ①冬季雪夜②夏季雨夜;怠速工况:①冬季 雪夜②夏季雨夜。 2.2 负载运行情况确定 不同的用电器本身功率不尽相同,一些 用电器需要长时间工作,一些用电器则是短 时工作。结合每种工况电器的负载可划分为 4 类:①动力系统,如发动机、各类传感器;
重型商用车发动机测试用典型工况

重型商用车发动机测试用典型工况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装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所排放的气态和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测试工况。
本标准适用于装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的M2、M3、N1、N2和N3类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2、M3类载客汽车和N2、N3类载货汽车及其发动机的型式检验、生产一致性检查和新生产车排放监督检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3730.2 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 17692 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B/T 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试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3730.1、GB/T 15089、GB/T 3730.2、GB/T 17692和GB/T 27840-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3730.1、GB/T 15089、GB/T 3730.2、GB/T 17692和GB/T 27840-201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整车行驶循环 vehicle driving cycle在特定交通环境下,描述特定车辆(如乘用车、城市客车等)行驶特征的运行工况(车速、功率)。
3.2 基准车型 parent vehicle从车型系族中选出的,能代表该车型排放特性,并通过型式检验的汽车车型。
3.3 中国重型商用车辆行驶工况 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CHTC)在中国交通环境下,针对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2、M3类载客汽车和N2、N3类载货汽车使用的中国重型商用车行驶工况总称。
整车行驶工况与性能匹配

电动汽车基本技术的应用谢卫星樊嘉炜2009年4月8日第一章整车的行驶工况与性能的匹配当电动汽车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时,它们行驶时的车轮与地面之间相互接触所产生的力学过程有着无本质上的区别,而且这两类汽车在传统的汽车转向装置系统、悬架装置系统及制动装置系统﹙传统汽车有着五大装置系统,动力装置系统、电器控制装置系统﹚也有着基本相同之处。
但它们的差别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动力源和电子接口控制装置系统。
这里我们不讨论电子接口控制装置系统技术的应用,指对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加以讨论和应用。
我们知到传统的汽车动力是有内燃机所产生的热能而转换成机械能,从而推动汽车的行驶,而现代的电动汽车则是全部或部分由蓄电池、燃料电池等作为电能而转换成机械能驱动汽车的行驶。
因此,电动汽车在制动性能、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及通过性与内燃机汽车应当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的电动汽车在动力性﹙动力有现﹚、续驶里程﹙行驶里程有现﹚、成本和可靠性﹙有由电子接口控制装置系统技术在振动下可靠性就差,提高可靠性成本就要有所增加。
当前的电动汽车单价都在百万以上﹚等方面还与内燃机汽车有这一定的差距。
为了设计制造出性能优越、价格便宜的电动汽车,首先需要对电动汽车的实际使用工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燃后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提出各个部件的参数要求,使各个动力源可在较优的工作范围内工作,并且优化和提高电动汽车的各种性能,而降低成本。
例如,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上,根据对应行驶工况下的均衡功率和功率范围,使可以大致确定出燃料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容量,通过控制策略的伏化,可使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变化的范围较少,从而有利提高燃料电池的总体效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
十五工况EUDC工况

十五工况、EUDC工况简介 2019.03工况法是评价车辆(或发动机)排放状况的最为科学的实验方法,被各国广为采用。
并且,各国都遵循同一规律:轻型车测试整车的排气污染物排放量,重型车测试发动机的排气污染物排放量。
不同的是,各国采用的试验工况(即车速、发动机转速、负荷)是因国情而异。
1989年我国颁布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现标准编号为GB 14671.1-93),要求采用工况法检测新定型汽车和新生产汽车的尾气排放,并在相应的试验方法中规定试验工况是十五工况。
由于该限值和试验方法标准是参照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制定的,所以,其试验工况有时也被称为“ECE工况”或“ECE十五工况”。
十五工况是由怠速、加速、等速、减速等共计15种不同车速和负荷组成一个试验循环的一种试验工况,如图19所示。
按规定试验车辆必须在195秒的时间内,完成这15个工况一个循环的运行,完成全部试验需要进行4个循环的十五工况运行,约需时间780秒。
即试验员驾驶试验车辆,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给定的十五工况车速运行4个循环约13分钟的时间;与此同时,取样系统用环境空气连续稀释车辆排出的尾气,并将一定比例的已稀释样气送入取样袋;待全部15个工况计4个循环的车辆运行结束之后,综合分析仪对取样袋中样气的污染物(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CO2)浓度进行分析,并计算出整个试验过程中(指780秒)各种污染物的平均排放量——单位:克/试验或克/公里。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十五工况法。
十五工况的最高车速是50公里/小时,平均车速为19公里/小时,与当时我国一些大城市城区内的平均车速较为接近。
1999年国家环保总局对GB 14671.1-93《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试验方法都进行了修订。
因为,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十年前制定的标准不能满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修订后的标准号为GWPB-1 1999《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汽车整车试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汽车整车试验,验证汽车在各项性能指标上的表现,包括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制动性能、操控稳定性、噪声水平、平顺性等,以评估汽车的整体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性能测试已成为汽车研发和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整车进行全面的性能试验,可以确保汽车在实际使用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汽车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车辆本次实验车辆为一款国产中型轿车,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备6速自动变速器。
2. 试验项目(1)动力性能试验① 最高车速试验:测试汽车在特定路段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
② 加速性能试验:测试汽车从静止起步到特定车速的加速时间及加速距离。
③ 爬坡性能试验:测试汽车在特定坡度上的爬坡能力。
(2)经济性能试验① 油耗试验:测试汽车在特定工况下的油耗水平。
② 续航里程试验:测试新能源汽车在满电状态下的续航里程。
(3)制动性能试验① 制动距离试验:测试汽车从特定车速到完全停止所需的距离。
② ABS制动试验:测试汽车在ABS系统作用下,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4)操控稳定性试验① 转向试验:测试汽车在高速和低速下的转向性能。
② 操稳性试验:测试汽车在直线行驶、弯道行驶和紧急制动时的稳定性。
(5)噪声水平试验测试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水平,包括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和风噪。
(6)平顺性试验测试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平顺性,包括车身振动和座椅振动。
3. 试验条件(1)试验道路:选择清洁、干燥、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2)气象条件:试验当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3)车辆状态:试验车辆技术状态良好,轮胎气压、胎面花纹高度、制动、转向性能及发动机工作状态等符合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动力性能试验(1)最高车速:实验车辆在特定路段上达到的最高车速为200km/h。
(2)加速性能:实验车辆从静止起步到100km/h的加速时间为8.5秒,加速距离为35米。
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的构成。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车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 1589-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3术语和定义GB/T 3730.1、GB/T 15089和GB 1589-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Typical test cycle for automotive test在中国交通环境下,描述特定车辆(如乘用车、商用车、城市客车等)行驶特征的时间-速度曲线。
3.2 乘用车行驶工况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 for passe nger car(CLTC-P)M1类车辆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3.3 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Chi 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 for commercialvehicle (CLTC-C)N1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2类车辆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3.4 客车行驶工况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for bus andcoach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客车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总称,包含中国城市客车行驶工况(CHTC-B )和中国普通客车行驶工况(CHTC-C )。
3.5 货车行驶工况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for truck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总称,包含中国货车(GVW < 5500kg)行驶工况(CHTC-LT )和中国货车(GVW > 5500kg)行驶工况(CHTC- H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的构成。
本标准适用于M类和N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30.1 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 1589-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3 术语和定义GB/T 3730.1、GB/T 15089和GB 1589-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Typical test cycle for automotive test在中国交通环境下,描述特定车辆(如乘用车、商用车、城市客车等)行驶特征的时间-速度曲线。
3.2 乘用车行驶工况 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 for passenger car (CLTC-P)M1类车辆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3.3 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 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 for commercial vehicle (CLTC-C)N1类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2类车辆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3.4 客车行驶工况 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for bus and coach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客车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总称,包含中国城市客车行驶工况(CHTC-B)和中国普通客车行驶工况(CHTC-C)。
3.5 货车行驶工况 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for truck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总称,包含中国货车(GVW≤5500kg)行驶工况(CHTC-LT)和中国货车(GVW>5500kg)行驶工况(CHTC-HT)。
3.6 自卸汽车行驶工况 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for dumper (CHTC-D )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 的自卸汽车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3.7 半挂牵引车列车行驶工况 China heavy-duty commercial vehicle test cycle for tractor-trailer (CHTC-TT )最大设计总质量大于3500kg 的半挂牵引车列车使用的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
3.8 加速acceleration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a 大于等于0.15 m/s 2的工况,其中加速度计算公式如下:+1113.62,3,,T 1T0-()/20i i i i i i v v a -==-=⎧⎪⎪=⎨⎪⎪⎩式中:i ——采样时刻,单位为秒(s );v ——车辆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 ); T ——工况总时长,单位为秒(s )。
3.9 减速 deceleration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a 小于等于-0.15m/s 2的工况。
3.10 匀速 cruise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a 的绝对值小于0.15 m/s 2,且车辆的行驶速度v 大于等于0.5 km/h 的工况。
3.11 怠速 idle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度a 的绝对值小于0.15 m/s 2,且车辆的行驶速度v 小于0.5 km/h 的工况。
3.12 加速比例 acceleration ratio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工况时长占总工况时长的比例。
3.13 减速比例 deceleration ratio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减速工况时长占总工况时长的比例。
3.14 匀速比例 cruise ratio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匀速工况时长占总工况时长的比例。
3.15 怠速比例 idle ratio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怠速工况时长占总工况时长的比例。
3.16 平均速度 average speed车辆行驶过程中所有工况速度的平均值。
3.17 运行平均速度 average running speed车辆行驶过程中所有非怠速工况速度的平均值。
3.18 加速段平均加速度 average acceleration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所有加速工况的平均加速度。
3.19 减速段平均减速度 average deceleration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所有减速工况的平均减速度。
3.20 相对正加速度 relative positive acceleration (RPA )描述工况曲线动力需求的特征参数,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i ——采样时刻,单位为秒(s );v i ——车辆在第i 秒的速度,单位米每秒(m/s );a i +——加速度大于0 m/s 2的加速度值,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2); x ——车辆运行里程,单位为米(m )。
4 工况构成 4.1 概述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包括:乘用车行驶工况、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客车行驶工况、货车行驶工况、自卸汽车行驶工况和半挂牵引车列车行驶工况。
4.2 乘用车行驶工况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 )包括低速(1部)、中速(2部)和高速(3部)3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秒,工况曲线如图1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xta v ii⎰⋅⨯=+Td RPA速度(k m /h )时间(s )图1 CLTC-P 工况曲线 表1 CLTC-P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4.3 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轻型商用车行驶工况(CLTC-C )包括低速(1部)、中速(2部)和高速(3部)3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秒,工况曲线如图2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2所示。
图2 CLTC-C 工况曲线速度(k m /h )时间(s )表2 CLTC-C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4.4 城市客车行驶工况城市客车行驶工况(CHTC-B )包括低速(1部)、高速(2部)2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310秒,工况曲线如图3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3所示。
图3 CHTC-B 工况曲线 表3 CHTC-B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车速(k m /h )时间(s )4.5 普通客车行驶工况普通客车行驶工况(CHTC-C )包括市区(1部)、城郊(2部)和高速(3部)3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秒,工况曲线如图4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4所示。
车速(k m /h )时间(s )图4 CHTC-C工况曲线表4 CHTC-C工况曲线统计特征4.6 货车(GVW≤5500kg)行驶工况货车(GVW≤5500kg)行驶工况(CHTC-LT)包括市区、城郊和高速3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652秒,工况曲线如图5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5所示。
图5 CHTC-LT 工况曲线 表5 CHTC-LT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速度(k m /h )时间(s )4.7 货车(GVW >5500kg )行驶工况货车(GVW >5500kg )行驶工况(CHTC-HT )包括市区(1部)、城郊(2部)和高速(3部)3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秒,工况曲线如6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6所示。
图6 CHTC-HT 工况曲线 表6 CHTC-HT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车速(k m /h )时间(s )4.8 自卸汽车行驶工况自卸汽车行驶工况(CHTC-D )包括低速(1部)和高速(2部)2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300秒,工况曲线如7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7所示。
图7 CHTC-D 工况曲线 表7 CHTC-D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车速(k m /h )时间(s )4.9 半挂牵引车列车行驶工况半挂牵引车列车行驶工况(CHTC-TT )包括低速(1部)和高速(2部)2个速度区间,工况时长共计1800秒,工况曲线如图8所示,工况曲线统计特征如表8所示。
图8 CHTC-TT 工况曲线 表8 CHTC-TT 工况曲线统计特征车速(k m /h )时间(s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整车测试用典型工况数据A.1 CLTC-P工况数据见表A.1。
表A.1CLTC-P工况数据表A.1CLTC-P工况数据(续)表A.1CLTC-P工况数据(续)表A.1CLTC-P工况数据(续)表A.1CLTC-P工况数据(续)表A.1CLTC-P工况数据(续)A.2 CLTC-C工况数据见表A.2。
表A.2CLTC-C工况数据(续)表A.2CLTC-C工况数据(续)表A.2CLTC-C工况数据(续)A.3 CHTC-B工况数据见表A.3表 A.3 CHTC-B工况数据表A.4CHTC-B工况数据(续)表A.4CHTC-B工况数据(续)表A.4CHTC-B工况数据(续)表A.4CHTC-B工况数据(续)表A.4CHTC-B工况数据(续)表A.4CHTC-B工况数据(续)A.4 CHTC-C工况数据见表A.4表A.4CHTC-C工况数据(续)表A.4CHTC-C工况数据(续)表A.4CHTC-C工况数据(续)表A.4CHTC-C工况数据(续)表A.4CHTC-C工况数据(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