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氮磷钾不同调控配比模式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氮磷钾不同调控配比模式对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荇嚷 辜
应 用 方 法 论
9 5
氮磷钾不 同调控 配 比模 式对玉米性状及产 量 的影响
张 福 财
( 宁锦州 北镇 市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 ,辽宁北镇 1 1 0 辽 2 0 0)
摘 要 通 过在玉米上 实施 氮磷 钾不 同配比模式 田间试验 ,研 究其对玉 米的影响效 果 ,为北镇 地区玉米 测土配方施 肥提供理 论依据 。
表4经济效益分析表 处理 亩产 亩增产
茎 叶 重 ( gl ̄ ) k/O
1 2 3 4 5 64 1 6 1 6 29 1 伽 3 62 2 如
单位 :k、元 g 亩增效益 亩净增收
表1玉米生育性状调查表
株 高 处理 ( e ) m
1 2 3 25 7 29 7 20 8
3 42 4 . 3 50 6 . 3 60 8 .
3 2O 6 .
2 供试肥料与作物。供试氮肥为辽河牌尿素 ( 4 % ),磷肥为 ) 含N 6 过磷酸钙 ( 2 含P0 1%),钾肥为氯化钾 ( 2 6  ̄)。供试作物为玉 含K o o 米 ,品种为东裕 18 0。 3)试 验处 理 。试验 设 6 处 理 ,随机 排 列 无重 复 ,两 边各 有 个 8 保护 行 ,小 区 面积 1 0 处理 l 行 4m。 :空 白对 照 区 ( 施 任何 肥 不 料 ) ;处 理 2 习 惯 施 肥 区 N2P 2 (1 .— .— . ;处 理 3 : 2K 32 60 65) :推 荐施肥 区N1P1K1(1 — — . 2 7 75);处 理4:习惯施肥 与推荐施 肥搭 配 区 NlP 2 ( 2 60 65);处 理 5 习惯 施 肥 与 推 荐 施 肥 搭 配 区 N 2 K 1 - .— . : 2 P 1K2(1 .— — . 32 7 65);处 理6 :习惯施肥与推荐 施肥搭 配区N 2K1 2P ( 3 — .— . 1. 60 75)。 注 :习惯 施 肥 区N : 1.kr 、P :6O g ̄ 、K : 2 2 32 g ̄ 2 .kr 2 6 kr 推荐施肥区N :1kr .g S  ̄; 1 2g  ̄、P :7 、K :. g 1 k I7 kr s  ̄。 4 )田间管理 。试验 区于播种前采用 犁耕 人工深施肥 ,肥料与种子 隔离5 7m,5 J 3 l —e Y 2 播种 ,其 中氮肥 的1 和钾肥 的1 ,全部磷肥做底 E / 3 / 2 肥一次施入 ,23 /氮肥 和12 /钾肥 做追肥。播种后 出苗前用除草剂封闭灭 草。6 日出苗 ,生育期铲趟两次 ,人工除草一次 ,用颗粒剂 防治玉米 月2 螟 一 次 ,1月 8 t 获 。 O 收 E 2 试验 结果 与分 析

旱地玉米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应试验报告

旱地玉米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应试验报告

旱地玉米氮磷钾配合施用增产效应试验报告摘要:在常规旱地米玉栽培基础上,探讨进一步获得高产高效的氮、磷、钾肥料合理的配合施用比例和施用量,在大田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试验设置了12个供试配方,经分析得出当地的最佳施肥配方为:亩施纯氮31.08 kg,纯磷8.81 kg,纯钾14.31 kg,氮磷钾比例为2.17:0.62:1.0,为肥料配方设计和大田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氮肥;磷肥;钾肥;玉米;增产效应随着近几年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和配方施肥技术的示范推广,旱作区农业抗旱能力和降水利用率有了显著提高,使得玉米这一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得到大幅度增长。

为了探讨旱地玉米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水平,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根据当地实际设置开展了本试验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土壤试验地选在黄陵县腰坪乡腰坪村,海拔1 012.30 m,试验地面积430 m2,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为黄绵土土类,黄绵土亚类,黄墡土土属,其它黄墡土土种,前茬作物为玉米,pH值为8.10,有机质含量11.251 g/kg,全氮0.64 g/kg,碱解氮171 mg/kg,速效磷12.80 mg/kg,速效钾147 mg/kg。

1.2供试品种及肥料供试玉米品种为豫玉22。

供试肥料为含氮46%的尿素(陕西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含磷12%的普通过磷酸钙(陕西省略阳磷肥厂生产),含钾50%的硫酸钾(广东佛山化肥厂生产)1.3试验设计按氮、磷、钾3个因素,设4个水平(以N、P2O5、K2O量计):氮素0水平(0.0 kg/亩)、1水平(8.0 kg/亩)、2水平(16.0 kg/亩)、3水平(24.0 kg/亩);磷素0水平(0.0 kg/亩)、1水平(5.0 kg/亩)、2水平(10.0 kg/亩)、3水平(15.0 kg/亩);钾素0水平(0.0 kg/亩)、1水平(4.20 kg/亩)、2水平(8.40 kg/亩)、3水平(12.60 kg/亩),共14个小区,采用“3414”试验方案,一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30.80 m2。

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效应初探

玉米氮磷钾配方施肥效应初探

1 试验设计 . 2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 “4 4 最优回归设计 , 3 1” 即设 3 因
素4 水平 l 个处理 ,其试验 因素与水平见表 l 4 。小区面 积2 区组 内土壤肥 力一致 ( 0m , 同一农户 、 同一块地进
行) 设 2 重复。 , 次 3% 4% 以 处理 l( 白处理 ) 空 为不施任何肥料 , 处理 2 4 ~l 按 肥 ,0 氮 肥 苗 期追 施 ,0 的 氮 肥大 喇叭 口期 追 施 , 次施肥均按每6 7m 用 10 粪水加化肥 。 6 。 00 g k 照处理 内容使用化肥。3 %氮肥 、全部磷肥 、钾肥作底 上 3 0
1 分析方法 . 3
作者 简介: 代陆红 ( 9 3 ) 1 7 一 ,女 ,重庆市 武隆 县人 ,主要从 事农 业新 技 术 、新 品种 的试验 示范及 推广 工作 。E ma :q —fx 2 . m。 — i sx l @1 6 o l z c

土壤取样分析: 试验前取试验地混合农化土壤样品,
进 行 了玉 米 测土 配 方施 肥 效 应试 验 。
表 1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效应试验因素与水平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试验区简介 . 1
试验在重庆市武隆县石桥乡八角村白龙洞农业社进 行。 土壤为石灰岩土 , 肥力中等, 供试肥料尿素含氮4 %, 6
过 磷 酸 钙 含 五 氧化 二 磷 1% , 化 钾 含 氧化 钾 6 %。 2 氯 0 供 试 玉 米 品种 为渝 单 七号 。
维普资讯




第2 第1 卷 期
V O1 2 N O. . 1
2 0 年 1月 08
Jan. 200 8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效试验

玉米“3414”肥效试验摘要在田间自然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肥料试验,阐明各种肥料效应,明确了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

同时,找出了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产量的施肥方案。

关键词玉米;3414;肥料效应通过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探索氮磷钾不同用量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以筛选出最经济有效的用肥量和最适宜的肥料配比组合,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供试品种选择睢宁县主要推广玉米品种郑单958。

1.2 供试肥料为大面积生产施用的尿素(含氮46%),过磷酸钙(含五氧化二磷12%),氯化钾(含氧化钾60%),不施用有机肥。

1.3试验地点及设置试验地点位于睢宁县王集镇卜吴村,该区域地势平坦,整齐均匀,肥力差异小,给排水性好。

前茬作物小麦,供试土壤为两合土,耕层厚度20cm,土壤肥力中等,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15.8g/kg,全氮1.26g/kg,速效磷18.35mg/kg,速效钾98.91mg/kg,pH值8.0。

试验小区为长方形,面积33.3m2,采用宽窄行条播,小区设有小田埂,防止串水串肥,种植密度为6万株/hm2。

2试验方法2.1“3414”肥料效应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该实施方案是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的一种,指氮、磷、钾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见表1)。

4水平含义: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的近似值,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该水平为过量施肥水平)。

2.2肥料运筹氮肥按30%作基肥,70%作追肥,追肥在大喇叭口期,约在11叶展开时施用;磷肥、钾肥全部作基肥在耕翻前施用。

2.3试验概况试验于2007年6月14日播种,播量37.5kg/hm2,每个小区除施肥处理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均一致。

6月14日喷除草剂,7月25日追施拔节肥并防治玉米螟,9月18日进行各小区测产,9月22日收获,单收单打计产。

3 结果与分析3.1农艺性状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间,玉米农艺性状存在明显的差异。

控氮降磷增钾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效益的影响

控氮降磷增钾对提高玉米单产和效益的影响
3 、不施 底 肥 ( K 增 产 8 %、71 和 3 .1 ) C ) . 4 .% 7 %。 7
关键 词 :控 氮降磷 增钾 ;玉 米单产 ;影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验 地点 .
表 1 试 验设 计
试 验连 续 2年在 曲靖 市麒 麟 区钟 安 堡村 进 行 ,土 壤 为红 砂壤 ,中上等 肥力 ,海拔 182m,土 地 平整 , 6 排灌 方便 ,前作 小麦 。
2 1 年 第 2期 02
合 磷 钾 肥 施用 效 果 好 。
Y n a o ge K j u n n N ny ei
2 1
果 与 中 国农 科 院 发 表 的 “ 期 控 氮 对 玉 米 氮 素 利 用 前
的影 响 ”结 论 一致 。
处 理 2用 磷 钾 二 元 肥 作 底 肥 ,氮 肥 作 追 肥 ,单
35 加 大农 村基 础 设施 建 设 .
高该地区农作物产 量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改变农 民
贫 困面 貌 的一项 重要 措施 。
政 府要 加 大对 农村 基 础设 施 建设 的投 入力 度 ,
开 展 农 田水 利 基 本 建 设 ;加 强 乡村 道 路 建 设 ;加 快
五 南 农 业 斛 技
表 2 各 处理 生 育期及 抗病 性
3 讨 论
本 试 验结 果 表 明 ,改 施 氮 磷 钾 三元 肥 为
春 耕 肥 料 混 施 6 忌
()磷 矿 粉 、骨 粉 等 难溶 性 磷 肥 不 能 与 草 木灰 、石 灰 氨 、石 1 灰 等碱 性 肥 料 混用 ,否 则会 中和 土 壤 中 的有 机 酸类 物 质 ,使 难 溶 性 磷 肥更 难溶 解 ,作物 无法 吸收 利用 。 ()钙 镁 磷肥 等 碱 性 肥料 不 能 与 铵 态 氨肥 混 施 。因 为碱 性 肥 2

施氮量和磷肥运筹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施氮量和磷肥运筹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54卷收稿日期:2022-10-16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9ZG00902);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202201AT070270)通讯作者:吴伯志(1960-),https:///0000-0003-3072-9233,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耕作制度与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E-mail :*******************第一作者:饶东云(1996-),https:///0009-0008-9563-3578,主要从事作物多样性种植研究工作,E-mail :****************施氮量和磷肥运筹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饶东云,周锋,周世永,刘康,字雪靖,杨友琼,吴伯志*(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和磷肥运筹对青贮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为青贮玉米的绿色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21—2022年,以青贮玉米品种桥单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设N1(减氮20%,240kg/ha )和N2(常规施氮,300kg/ha )2个施氮处理,每个施氮水平下分别设3种磷肥施用方式:P1(100%基肥)、P2(50%基肥,50%穗肥)、P3(50%拔节肥,50%穗肥),共6个施肥处理。

测定不同施氮量和磷肥施用方式下青贮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鲜草产量、养分吸收利用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

【结果】施氮量影响青贮玉米生物量,总体表现为N1处理低于N2处理。

磷肥追施可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在N1水平下,P2处理显著高于P3和P1处理(P <0.05,下同);N2水平下,P3处理显著高于P2和P1处理。

在各处理组合中,N1P2和N2P3处理的鲜草产量较N2P1处理(常规施肥)增产显著。

氮磷素的吸收量也表现为N2处理高于N1处理,同时,追施磷肥可显著提高氮磷养分吸收利用量。

在N1水平下,乳熟期的氮磷素吸收量均表现P2>P3>P1;N2水平下则表现为P3>P2>P1。

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氮磷钾肥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收 稿 日期 : 0 10 — 4 2 1 - 12
1 2 材 料 .
基 金 项 目 : 家现 代玉 米 产业 技术 体 系资 助项 目(yyx0—3 国 n ct-23)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艳 杰 ( 9 0) 女 , 龙 江 省 绥 化 市 人 , 孙 18-, 黑 硕 士 , 理 研 究 员 , 事 玉 米 遗 传 育 种 研 究 。E ma :u y n 助 从 - i sn a + l
黑 把


业 科

zon
(4) : 5 ~ 5 7 5
He o gi gAg iutr l c n e i n j n r l a S i cs l a c u e
氮磷 钾肥 配施 对 玉 米 产 量 的影 响
孙 艳杰 , 元涛 , 国才 , 南 魏 金振 国 。 高 利 , 运强 , 石 唐 铭
配 比 施 用 对 玉米 的 产 量 和 肥 效 有 明 显 的 影 响 。最 佳 施 肥 量 为 N 1 5k ・ m P 7 g h K 9 g h -, 3 g h -、 5k ・ m-、 0k ・ m。
N: K O=I 0 :. 6 0 6 。 验 亦得 出氮 肥 是 决 定 玉 米 产 量 的 主 要 因 素 , PO : 2 .0 0 5 :. 7 试 而钾 肥 、 肥 也 是 不 可 缺 少 磷
14 0c o d n O t e d t r n t n a a y i fHe u 2 n p a th i h , h o o h l c n e t a o e r u d sr c : c r i g t h e e mia i n l sso y o ln eg t c l r p y I o t n , b v g o n o 1 b o s n h u l y,h fe t fc n r l d r la e u e ( ima s a d t e q a i t e e f c o to l ee s r a CRU) n p y il g c lc a a t rs is a d q aiy t o e o h so o ia h r c e it n u l c t o i r t de . er s lss o d t a fma z we es u id Th e u t h we h t e CRU a h s mp ra c n i r v n ieh i h . r m h st e mo ti o t n eo mp o ig maz eg t F o

氮磷钾配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施肥规律

氮磷钾配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施肥规律

目前山西省玉米生产普遍存在着氮、磷肥用量较多,钾肥用量较少,氮、磷、钾三要素不平衡,玉米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因此,研究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可为玉米生产提供平衡施肥依据。

同时,一直追求以高产为目标,但产品品质一直不高。

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新绛县小聂村实施。

试验地土壤为轻壤质潮土,0~20cm 耕层含有机质1.06%、全氮0.064%、速效磷11mg /kg 和速效钾130mg/kg 、pH 值7.23。

供试玉米品种农大108生育期100d,供试化肥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 2O 546%)和氯化钾(K 2O 60%)。

试验以不同N 、P 2O 5、K 2O 用量设置配施方案,从表1中可看出,共设8个处理,3次重复。

小区面积30m 2。

试验所用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25%,共余75%氮肥作追肥穴施。

玉米主要生育期取样测定植株高度、玉米穗位。

成熟期收获考种,测定穗长及产量。

同时又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即排列,观察玉米产量试验。

2结果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由表2可看出,所有施肥处理的玉米株高以处理N 3P 1K 2最高,N 2P 1K 1最低。

不同施氮量比较,处理N 3P 1K 2(N450kg/hm 2)的玉米株高比N 1P 1K 2(N150kg /hm 2)高16.3cm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处理N 4P 1K 2施N 量增加到600kg/hm 2时,玉米株高则比N 3P 1K 2略有降低。

说明磷、钾肥用量一定时,玉米株高在一定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高趋势。

但氮肥施用过量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衡时,玉米株高反而降低。

在氮、磷肥用量一定时,不同施钾量对于株高的影响与氮肥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N 2P 1K 3(285.0cm )和N 2P 1K 2(278.0cm)与处理N 2P 1K 1氮磷钾配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施肥规律戴静1,康宇2( 1.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山西太原030000;2.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山西太原030001)摘要:以农大10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水平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摘要通过“3414”试验,确定在邳州市岔河镇土壤类型为老黄土区的玉米品种在不同肥力水平状况下最佳的施肥量和氮、磷、钾施肥配比方案,结果表明,N2P3K2的玉米产量最高,为玉米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玉米;配方施肥;产量;氮磷钾肥
通过“3414”试验,探索适合邳州市岔河镇在主要土壤类型(老黄土)在不同施肥水平状况下,如何从施肥技术上达到高产节本增效,确定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配比,为玉米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岔河镇桥北村二组玉米地上进行(北纬34°33′19.25″,东经117°55′19.29″),土壤类型为老黄土,具备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地平整,地力均匀,肥力中等,尽量减少小区间土壤肥力差异和试验误差。

供试玉米品种为滑丰986。

试验地的氮肥为尿素(含纯N 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 12%),钾肥为氯化钾(含K2O 60%)。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表1),小区面积为30 m2。

各小区试验随机排列。

小区间设置走道和保护行。

1.3试验方法
试验前精细整地,使每个小区内的整地质量一致,并做好排沟设置[1-2]。

地整好后按试验地面积大小和形状进行试验小区划定。

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称肥下田,及时筑埂,设置走道和保护行,保护行离田边为2 m。

小区设置后,插上标牌,拍照留存,直到收获。

在田头称肥下田,试验过程中,不施有机肥,以免造成新的肥力差异[3]。

在肥料运筹上:玉米氮肥运筹,苗肥和穗肥比例为7∶3,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4]。

玉米播期为6月18日,实行板茬播种,密度55 500株/hm2。

其他管理与大田一致[5-6]。

玉米成熟后及时进行测产,收获时各小区实行人工收掰,单收单打,分区脱粒、晒干、称重,得出每个小区实际产量。

2结果与分析
试验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田块、同一茬口、同一栽培条件及同一栽培
管理措施一致的情况下,因氮、磷、钾3个因素在不同投入水平的运筹方法不同,使玉米的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结构和产投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表2)。

2.1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结果(单收单打),晒干称重分析,以N2P3K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达到7 283.33 kg/hm2,而以N0P0K0的处理产量最低,为2 783.33 kg/hm2,两者相差4 500.00 kg/hm2,最高产量比最低产量高161.7%。

在主因素氮肥不同施用水平间,磷、钾相对固定时,其产量结果比较,以N2>N3>N1>N0,即:在4个施肥水平中,以施纯N 270 kg/hm2的产量为最高,其次为施纯N 405 kg/hm2的产量,再次为施纯N 135 kg/hm2的产量,当小区不施氮肥时,产量明显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磷肥不同施用水平间,氮、钾相对固定时,其产量结果比较为P3>P2>P1>P0,即:在4个施磷水平中,以施P2O5 135 kg/hm2的产量为最高,其次为施P2O5 90 kg/hm2的产量,再次为施P2O5 45 kg/hm2的产量,以不施用磷肥的小区产量为最低。

在钾肥不同施用水平间,氮钾相对固定时,其产量结果比较为K3>K2>K1>K0,即:在4个施磷水平中,以施K2O 135 kg/hm2的产量为最高,其次为施K2O 90 kg/hm2的产量,再次为施K2O 45 kg/hm2的产量,以不施用钾肥的小区产量为最低。

2.2不同处理对玉米穗粒结构的影响
以N2P3K2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为最高,分别是525粒、284 g,其次是N3P2K2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为高,分别是520粒、280 g,而以N0P0K0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为最低,分别是235粒、252 g。

由此可知,氮素对穗粒数的影响很大,当丰产架子搭起后,即氮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时候,磷钾施用量越高,穗粒数相应的增加,但以磷施用量增加为明显。

2.3不同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动态的影响
随着氮素的施用量增加,其植株的株高呈不断增加趋势,在磷钾相对固定时,每增加1个水平氮素,明显看到同一生育期玉米的植株高度为最高;以不施氮肥的N0P0K0株高最矮,田间表现玉米植株叶片最黄,叶片偏窄,明显营养供肥不足。

在同氮水平上,磷钾的增施,使得植株紧凑、叶片上挺,光合作用好,干物质积累多,抗逆能力提高。

在生育期上,当磷钾相对固定时,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玉米的拔节期提前,抽穗期、蜡熟期、收获期越晚。

N3、N2水平较N0水平平均晚熟3~5 d。

3结论与讨论
在不同肥力水平下纯N、P2O5、K2O对玉米的产量增产效果不同;但总趋势是氮增产效果最明显,其次是钾,再者是磷。

在“3414”试验的14个小区中,以氮运筹而论,氮素越高,株高呈正相关,产量是随着氮素的逐渐增加而增加。

N2较N1水平及N1较N0水平增产明显,但N3较N2水平产量不明显。

磷钾合
成可使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

从产量分析上,N2P3K2较N2P2K3产量高是否与土壤中含钾基数高有关,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4参考文献
[1] 李劲松,丁祖政.玉米综合增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J].湖北农业科学,2000(5):16-18.
[2] 张智猛.氮水互作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品质形成生理特性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2.
[3] 孙年喜.玉米氮素效率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
[4] 景立权,赵福成,王德成,等.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8):1478-1490.
[5] 黄丽达.兴仁县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初探[J].耕作与栽培,2013(6):29-31.
[6] 徐成忠,文连臣,黄九柏,等.高油玉米氮磷钾最适施用量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2):108-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