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匹配比较
第8章 柴油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2013

NT NK
mTCpT (TT T0)Tm' K mkCpKT kT 1
RTT
(1
T0 TT
)Tm' K
mk
k
k 1
RT0
(TK T0
1)
mT
kT kT 1
RTTT
[1
(
p0' pT
kT 1
) kT ]Tm' K
mk
k
k 1
曲线2是柴油机最低转速运行线。这时废气能量 很小,所以πk和mk都较小。Pe受到排气冒烟极限的限制 ,而且pe↑→运行线愈接近喘振线,此时应防止其穿过 喘振线而落入不稳定工作区。
曲线3是柴油机外特性线。这时保持喷油量为最大 值,随着n↓→mT↓→πk、pk↓;增压器流量随发动机转 速下降快速下降,但这时循环供油量仍保持最大值,故排 温TT较高→nTk和pk下降相对地较缓慢,此时运行线易穿过 喘振线。
三、增压参数的初步确定(图表法)
功率平衡:
mk
k k 1 RT0
k 1
k k
1
mTm
kT kT
1
RT
TTm
1
pT0 pTm
kT 1 kT
T
'
mk
式中,β——脉冲涡轮功率放大系数
K1
kT kT 1
k 1 k
k 1
压气机压比 涡轮流量
涡轮膨胀比
mTm
T FT
2 TTm RT
* pTm * T
pTm * T pTm *
2 kT
内燃机两级涡轮增压技术的研究

内燃机两级涡轮增压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客户要求的提高,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提出更高的标准,同时为了兼顾日趋严格的法规要求,两级涡轮增压技术成为增压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论文针对某型号两级增压柴油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级增压有效提高了柴油机全工况性能,尤其是低速工况及部分负荷工况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标签:两级增压;涡轮;发动机性能0 引言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明显,且为适应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对内燃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内燃机节能减排是备受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环节。
通过两级涡轮增压降低内燃机的排量,是内燃机节能和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
1 两级涡轮增压技术的研究现状两级增压系统(Two-stage System)两级增压技术将两台涡轮增压器(大小可异同、可有无放气阀、可废气涡轮或机械、电力驱动)联合运行,通过控制系统可以按不同顺序、不同比例的多种调节措施对空气进行一级或两级压缩。
某两级涡轮增压是两个WGT增压器进行串联,通过真空调节器对增压器的高、低压技术进行控制,从而满足内燃机各工况下进气量的需求。
因此,近年来两级涡轮增压成为内燃机增压领域受到关注的热点之一。
但两级增压匹配复杂且难度大,是两级增压技术研究的主要难点。
两级增压系统有大小、类型不同的两级增压器,两级增压器之间以及它们与发动机的气动联系更为复杂,对匹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高低压两级增压器在不同发动机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及变化趋势是不一致的。
2 两级增压器性能试验及验证2.1 两级增压器性能试验论文选用某型号两级涡轮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发动机主要参数见下表:2.2 试验结果:(匹配两级增压器与VGT增压器的区别)2.3 试验总结从以上图示可以看出,为兼顾低速与高速的动力性,两级增压器是非常完美的一个选择。
低速段,通过增压器高压级的工作来满足动力性;高速段,通过增压器低压级的工作来满足动力性。
涡轮增压器的原理使用参考资料

涡轮增压器的原理和使用目录前言一、为什么要安装增压器1、柴油机增压的原理2、柴油机涡轮增压的优点二、涡轮增压器解绍1、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结构2、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工作原理3、废气涡轮增压器的指标和特性4、涡轮增压柴油机和自然吸气柴油机主要区别5、柴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的匹配三、怎样使用增压器1、增压器的安装安装前的准备安装时注意事项主要螺栓扭矩和主要配合间隙2、增压器的使用起动运转停机四、怎样维护保养涡轮增压器1、日常维护保养2、定期维护保养3、折检和调整五、怎样诊断和排除涡轮增压器的故障1、噪声异常2、振动异常3、压气端漏油4、涡轮端漏油5、压气机喘振6、轴承烧损7、转子转动不灵合8、叶轮断裂9、增压压力过低10、增压压力过高一、为什么要安装涡轮增压器1、柴油机增压的原理所谓柴油机增压,就是将进入柴油机气缸内的空气,利用一种装置予先进行压缩,提高其密度,并在供油系统的合理配合下,使更多的燃料得到充分燃烧,从而使柴油机发出更大的功率。
由于空气量增加,燃烧充分,所以还可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减少柴油机有害成分的排放。
根据增压方式的不同,有机械增压,气波增压及废气涡轮增压及复合增压等形式。
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废气涡轮增压。
所谓废气涡轮增压,就是利用柴油机排出的废气,来驱动涡轮高速旋转,使空气的压力提高,从而提高了空气的密度,达到了增压、提高柴油机功率的目的。
2、柴油机涡轮增压的优点(1)提高了柴油机经济性,降低油耗率在5%--10%以上。
这是因为:●涡轮增压回收了部分废气能量,所以使有效功得到提高。
由于回收废气能量可使油耗率降低3%--4%●涡轮增压后,进入柴油机的新鲜空气温度较高。
改善了燃料的蒸发,加之空气量增加,油气混合更加均匀。
使燃烧更完善充分,从而降低了燃油耗率。
●涡轮增压后,加之柴油机功率提高,机械摩擦损失相对减少,因而使机械效率提高。
从而提高了柴油机的经济性,降低了油耗率。
(2)提高了柴油机的动力性。
2024年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使用与保养(2篇)

2024年柴油机涡轮增压器的使用与保养不同品牌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包括卡特、惠远、盖瑞特等)在各种大、中型柴油卡车、平板运输车、自卸车以及各种工程机械上应用广泛。
如ZL-50装载机的上柴6135柴油机上装有GJ110、J112增压器;PY-180平地机的D6114柴油机上装有HIE增压器;解放工程王自卸车装有WHIC增压器;斯太尔重型车装有盖瑞特增压器等。
它们使柴油机在结构尺寸不变的条件下明显提高功率、增大扭矩,同时降低油耗,减少排气污染,尤其在高原地区效果更加明显。
在工作过程中,增压器的转速高达每分钟数万转,并且长期在排气高温下运转,因此其工作条件恶劣。
上述车辆在使用中,都不同程度出现过由于增压器使用不当造成的动力下降、油耗上升,进而导致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下降。
笔者根据常年在工程实践中对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器各种故障的研究,就其常见故障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特作如下讨论。
1正确使用柴油机首先是柴机油的质量等级,对于低增压柴油机,应选用不低于CC级的柴机油;对于中增压柴油机,则应选用不低于CD级的柴机油。
其次是柴机油的粘度等级,应根据气温条件、机件磨损状况等选用合适的粘度牌号。
再次是柴机油的清洁性,因为废气涡轮增压器的转子轴与其轴承(轴套)的配合较为精密,若柴机油过脏或变质,会将杂质或磨粒等带入增压器内,轻则加速轴承磨损,重则不能形成润滑油膜而使转子轴与轴承咬死。
因此一定要保持机油的清洁,经常清洁机油滤清器,及时更换变质失效的机油。
2正确的冷车起动方法车辆起动后,应让柴油机怠速运转几分钟(取决于发动机温度和外界大气温度),待机油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流动性能改善,增压器轴承得到充分润滑后,方可提高转速,起步行驶或投入施工作业,这一点在外界气温较低时尤为重要。
对于停车时间较长(如超过数天)的车辆,起动前应该松开增压器进油管接头,向进油口加注适量与油底壳同牌号的机油,以防起动时因润滑不良而使转子轴发生烧蚀。
车用柴油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研究

优点 , 应用 范 围 日益 广泛 , 目前 大 、 中型 载 重汽 车 及
2 VN 技 术 介 绍 T
传统 涡轮增压器 的喷 嘴截面积是 固定 的 . 这样就 很难 同时满 足发动机在 低速和 高速时 的全面要 求
而 VN ( 1 的喷嘴截 面积是 可变 的 . T图 ) 通过对 其精确
城 市公交 车 中柴油 机 占有着绝 对优 势 柴油 车 的普 及一 方 面加 重 了柴油 的消耗 . 另一 方面 . 柴油 机也 存 在 NO 和 微 粒 排 放 高 、 速 冒烟 、 污 染 环 境 等 现 加 易
控 制就能 很好 地解 决不 同工况 下对 柴油 机 的控 制要 求 。它 的工作原理是 : 在发动机低速时 , 通过关 闭喷嘴 环 以减小涡轮流通截面积 . 而改善发动机低 速特 性 : 从 当发动机高速时 . 喷嘴环逐渐打开 . 涡轮流 通截面积随 之增大 . 废气的流速 减小 . 使增压压力也相应变小 。采
了实 车 道 路 试 验 , 出 了 C 6 E柴 油 机 V T电控 系统 的控 制 策 略和 最 优 MA 在 V T电控 系统 中采 用 适 合 于柴 找 AD N P N 油机 上 控 制 的 硬 件 电 路 和 PD 控制 算 法 , I 以达 到对 V T喷 嘴 环 开 度 进 行 精 确 的控 制 。试 验 结 果表 明 . 采 用普 通 涡 N 与 轮增 压 器 相 比 , 用 V T电控 系统 可 以 提 高 柴 油机 扭 矩 2 %、 低 烟 度 2 % 5 %、 低 油耗 5 采 N 0 降 5 ~0 降 %。
Ke r sDi e n ie V ra l n zl tr o h r e ( T) E eto i o to ytm, ywo d : e l gn , a ibe o ze u b c a g r VN , lcr ncc nr l se s e s
基于GT-Power的车用柴油机增压器匹配模拟分析

构。 通过 G T — P o w e r 模块 库 建立 增 压器 模 型 , 并通 过
合 理 的 涡轮 增 压 系统标 示 方 法 . 实现 仿 真 数 据跟 实
测 数据 的一 致性 。最后 对 比不 同增压 器方 案 的发动
机性能, 达 到匹 配最优 方案 。
2 . 3 增压器 模 型的建 立
比. 验证 了此模型 以及标定方法的可行性。 然后通过备选增压器方案给 出柴油机性能仿真分析 , 得
出增 压 器 匹配的 最佳 方案 。 [ 关键 词 ] G T— P o we r柴 油机 废 气涡轮 增 压 器 标 定 匹配
Ke y wo r d s :G T — P o we r Di e s e l e n g i n e E x h a u s t g a s t u r b o c h a r g e r C a l i b r a t i o n Ma t c h i n g
达到 匹配 最优 方 案 。
2 发 动 机 及 增 压 器 建 模
2 . 1 发 动机 的技 术参 数 本 文 以某 一 直 列 6缸 增 压 中冷 柴 油 机 为 分 析 对 象 。该 柴 油机 及 其 匹 配 的 增 压 器 已经 量 产 .现
需 要 对 该 机 型 匹配 的增 压 器 进 行 优 化 选 型 .以得
1 Βιβλιοθήκη 刖 舌 表 1柴油机 主要技 术 参数表
额定转速 ( r p m) 2 5 0 0
发 动 机增 压 技 术 是提 高 发 动 机动 力 性 、 经济 性 的一 种 有效 办法 。要 实现 这一 目标 必须 使 发动 机 和
额定功率( k W) 低怠速 ( r p m) 高怠速 ( r p m)
车用柴油机舌形挡板变截面增压器的特性与匹配

引 言
车 用柴 油机 采 用增 压 技术 可 有效 地 增大 发 动机 功 率 , 高扭 矩 , 善燃 烧 , 提 改 提高 经 济性 , 减少 废 气 中 的 HC、 O 及 C 粒 , 低噪 声 。 C 降 在世 界 能 源 日益 紧缺 和 排 放 指 标 日益 严 格 的今 天 , 展增 压技 术 已成 为 发
o n f a o e,a d t e f r r c n me t t e n e f a v h ce d e e n i e b te . n h o me a e h e d o e il i s le g n e t r
Ke y wor Di s le ne ds e e ngi s,Tur c r r,M a c ng bo ha ge t hi
f r t e d s g nd o i ia i n o o ue s a d bo r o h e i n a ptm z to ft ng — h pe a d VGT ,a l a h t h ng wih di s l s we l s t e ma c i t e e e ie ng n s. By c m p rng t t hi e uls of t e s n e bo r o a i he ma c ng r s t h i gl — a d VG T t ha h ou e wih t t of t e d bl — bo r a d VG T ,i a oncud d t tt e p r or nc fa dou e b r tc n be c l e ha h e f ma e o bl - oa d VGT s be t r t a h t i te h n t a
o e c e Di s l Eng ne n V hi l e e i xa g ix a g
涡轮增压器与L360柴油机的优化匹配研究

第 3 期 2o 0 8年 6月
内燃 机
I tr a o u t n E gn s ne n l mb si n i e C o
No .3
J n 2 o u.0 8
摘 要 : 绍 了涡 轮 增 压 器 与 L 6 介 3 0空 对 空 增 压 中 冷 柴 油机 的优 化 匹 配研 究 过 程 。 究 表 明 : 过 模 拟 计 算 和 优 化 匹 配 研 通 可确定 L6 30柴 油机 用 的 涡轮 增 压 器 型 号 ; 拟 计 算 结 果 非 常 接 近 试验 结 果 , 差 2 模 误 %左 右 , 可 接 受 范 围 内 ; 拟 计 在 模 算 可 节 省产 品研 发 费 , 短设 计 开 发 周 期 。 缩 关 键 词 : 轮 增 压 器 ; 油 机 ; 拟 计 算 ; 化 匹 配 涡 柴 模 优
S - h u X AO B n Z HU Yu z o , I i, HENG Gu — h , HOU Nin d n , o s iZ a — o g GAO J n u
(o ge gC mm n n ieC t.X a ga 4 1 0 , hn ) n
.
T e r s l s o s fl ws t r o h r e y e c n b e e mi e y smu ae a c l t n & o t z d mac i g frL 6 h e u t h wsa o l : u b c a g r p a e d t r n d b i lt d c lu ai o t o p i e th n 3 0 mi o
表 1 I6 J 0柴 油 机 的 基 本 参数 3
直列 、 冷 、 冲程 、 水 四 直 喷 式 、 置 四气 门 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 词 : 油机 ; 柴 涡轮 增 压 器 ; 配 匹
中 图分 类 " :K 2 *  ̄ T 4 1. 8
文 献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63 34 (o o — 0 4 0 17 — 12 l)5 0 4 — 3 2 1
St y o M a c n fDi s lEn i ud n t hi g o e e g ne Tur c r e e i Au o bo ha g rUs d n t motv s ie
压 器 , 转速 为 10 ~ 6 0/ n时尤 为 明显 . 在 4 0 10 r 力平 均下 降 约 1k a 8 P 。进气 中冷 温度 下 降后 , 气 密度 增加 , 入 气缸 的空气 量增 空 进
加, 有利 于提 高柴 油机 的功 率
转 速 //f ri nn
p f r n e p r me es o e e ngn spo r tr e, it r c oi g t mp r t e, it r o ln e s r ero ma c a a t r fdis le ie' we , o qu n e - o ln e e aur n e -c oi g pr su e,f lc s ue on umpi n to rt ai ee tdi e e o ai g s e d a e m e s e o, t a f r ntr ttn p e r a urd.The c mpa aie e u t ft eatv e o an e paa o rtv rs ls o he r l ie p r rm c rmetr f i o td f e so mp re
S hiLu
(in d n a oieE gn n fcuigC . t. Ja g o gG sl n ieMa uatrn o,L d,Ya c e g2 4 0 n n h n 2 0 3,C ia hn )
Ab ta t w i d fs p r h r e s e p c iey d me t n mp r d a e a o t d T r u h de e n i e b n h ts ,t e s r c :T o k n s o u e c a g r ,r s e t l o si a d i ot r d p e . h o g is le gn e c e t h v c e
图 4 两 种 增 压 器 的排 气 温 度 对 比
4 结 论
1中、 ) 低转 速 时 , 口增 压器 和 国产增 压器 的 进 功 率 和扭 矩基 本一 致 , 高转 速 时 , 口增压 器 的动 进
图 2 两 种 增压 器 的 中冷 温 度 、 力 对 比 压
力 性指 标 更 佳 , 率 约增 加 4 k , 功 W 扭矩 约 增 加 1 8
图 1 两 种 增 压 器 的 动 力 性 对 比
32 中冷温 度和 中冷 压 力 . 图 2为 分 别 采 用 国 产增 压器 和进 口增 压 器 . 不 同转 速 时 , 油机 中冷 温度 和 中冷 压力 的对 比 。 柴
可 以看 出 , 各个 转速 下 。 油机 采 用进 口增压 器 的 柴
s p r h r e n o si s p r h g ra ih,me i m n o oa ig s e d a e a h e e . u e c a g ra d d me t u e c a e t g c r h du a d lw r tt p e r c iv d n
行 对 比 ,如 图 9蒸 汽换 热 系数 的 比较 其相 对误 差 在 -0 + %内 , 明拟 合情 况 良好 。 2 说
8o o 0
6 x】 【 O
5 结 论
1 由于 离 心 力及 二 次 流 的影 响 , 头 处壁 面 ) 弯
4 000
2 x) ( 0
温度 外侧 温 度高 于 内侧温 度 , 上壁 温 最低 。 且
—— —
型式
四 冲程 直 列 、 水冷
6 1 0x1 1 25
气 缸 数
缸 径 x 程/mm 行
进 气 方式 标 定 功率 / 速 / W/r i) 转 k (r n / a 最 大扭 矩 , / m ( m n 转速 N・ /r i) /
增 压 中冷
2 / o 4o21 o 1 O0 1 3 , )
Ke ywor s:d e e ngne;t b c r e ;m ac n d i s le i ur o hag r thig
引言
近年 来 ,我 国汽 车工 业 发展 迅 速 ,0 0年 我 21 国汽车产 销量 均 突破 10 0万 辆 , 8 内燃机 全 年总产
究, 提出了废气旁通 、 可变截面涡轮 、 进排气旁通 以及相 继涡轮增 压等 多种改进措 施I 。
涡轮增 压技 术 可 以在保证 柴 油机动 力性 的前 提 下缩 小排 量 , 幅度 提 高经济 性【 大 2 ] 。现代 柴油 机
2 试 验设 备 与 方 案
21 试 验设 备 .
试 验 设 备 : V 3 0测 功 器 : V 一 3 A L5 A L 4 9烟 度 计 ; S 9 0油耗 仪 ; S 一 数 字式 转速 表 ;表 1 MC 一 6 DZ6 为试验用 柴油机 的主要技 术参数 。
22 试 验方案 . 试验 时分别 采 用 国产 和进 口两 种增 压 器 . 测
4 ・ 4 — —
石 露 :车 用 柴 油 机 涡 轮 增 压 器 的 匹配 研 究
21 年 5月 01
量 了不 同转速 时 , 油机 的功率 、 矩 、 柴 扭 中冷温 度 、
不 同转 速 时 ,柴油 机燃 油 消耗 率 的对 比。可 以看 出, 当转 速 低 于 10 m n时 , 4 0r i / 国产增 压 器 的燃 油
表 1 柴 油机 的 主 要技 术 参 数
型 号 YC 6 9 N M2 0
技 术不 断要 求提 高其 单位 质量 功率 ,涡轮 增压技 术 已成 为 内燃 机节 能减 排 的核心关 键 技术 。废气 涡轮增 压 技术是 提 高发 动机 功率 、减少 单位 功率 体 积 和 重量 以及 降低 燃 油 消 耗 率 的一 项 重 要 措 施。 随着 高功率 密度 、 宽转 速运行 范 围柴油机 的不 断 发展 ,增 压系统 与柴油 机匹 配的要 求 也越 来越
2 1 年 第 5期 01
农业装 备与 车辆工 程
A R C L U ALE UP N G IU T R Q IME T& V H C E E G N E IG E I L N IE R N
No5 0 1 . 2 1
( 总第 2 8期) 3
( o l 3 ) T t l 2 8 ay
幅 出现 在 10 mi . 4 0r n时 降低 约 4  ̄ 当转速 高 于 / 0C:
2 0 mi , 口增 压器 的排 气温 度 略低 于 国产 0 0r n时 进 /
增 压器
中冷 温度 均低 于 国产 增压 器 ,平均 降 低 3 ℃左 右 :
柴 油机 采用 进 口增 压 器 的 中冷 压 力也 低 于 国产增
高 , 内 、 学 者 围绕 提 高柴 油 机燃 油 经 济性 、 国 外 瞬 态 响应性 、降低碳 烟 排放 等课题 开展 了大量 的研
收 稿 日期 :0 0 一1 2 1_ 3 0 l 作 者简 介 : 石露 (9 2 )工程 师 , 要从 事 内燃机 性 能 匹配 与开发 。 17- , 主
33 燃油 消耗 率 .
N・ 各个转速下 , 口增压器的中冷温度均低 于 m; 进
( 下转 第 4 9页)
- — —
图 3为 分别 采 用 国产 增 压 器 和 进 口增 压 器 ,
45 ・ — —
王晓艳 等 :水平蛇形管 内单相流传 热特 性研 究
1)( ( ) oo
2 1 年 5月 01
矩 大约 增加 1 N・ 8 m
重
料 拦 涎
要
蓉
转 速/ / f r i nn
图 3 两 种 增 压 器 的 燃 油 消 耗 率 对 比
34 排气温 度 .
基
圭
排 气 温度 反 映 了柴 油机 的 负荷 和燃 烧完 善 程
度, 由于 S R、 P C D F等 后处 理 装置 在 柴油 机上 的 推
基础。
辆、 船舶动力 、 工程机械等装置的主要原动机【 内 1 J 。 燃 机消耗 了我 国 6%以上 的石 油 ,我 国的能源使 0 用 效率 仅 为美 国 的 2 .%, 6 9 日本 的 1. 2 1 1 %,00年 5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 5%,因此 ,内燃机的 2 “ 能减排 ” 节 具有 重大 的战略 意义 。
d i1 . 6 /.s. 7 — 122 1.5 1 o :03 9js 1 3 3 4 . 1 . 2 9 in 6 0 0 0
车 用柴 油机 涡轮增 压器 的 匹I 1较 i1  ̄5 :
石 露
( 江动 汽 油 机制 造 有 限公 司 , 江苏 盐 城 2 4 0 ) 2 03
摘要 : 用国产和进 口两种增压器 , 采 通过进行柴油机 台架试验 , 测量 了不 同转速 时, 柴油机 的功率、 扭矩、 中冷 温度、 中冷压力、 燃油消耗率等性能参数 , 得到 高、 低 转速 时, 口增压 器和 国产增压 器相 关性能指标的 比 中、 进
中冷压 力 、 油消耗 率 、 燃 排气 温度 等性 能 参数 。
3 结 果 与分 析
31 功 率和 扭矩 . 图 1为分 别 采 用 国产 增 压 器 和进 口增 压 器 . 不 同转 速 时 ,柴 油机 功率 和扭矩 的对 比 。可 以看 出 , 、 转 速 时 。 油机 分别 采 用 进 口增 压 器 和 中 低 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