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1例

合集下载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24页】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24页】
第二十三页
预防
3)避免在阳光直射、炎热潮湿的夏季进行大 运动量活动,避免长时间、大强度进行运动 或训练,注意劳逸结合;
4)训练后如出现晕厥、恶心、呕吐、身体不 适等情况,应注意检查血清CK、血尿肌红蛋白 ,及时诊断,早期补液治疗。
第二十四页
出现肾衰,不留后遗症。
第十二页
是不是?鉴别诊断---多发性肌炎
多发性肌炎: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结缔组织疾病。任何年龄
组均可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亚急性起病( 数周至数月内逐渐加重) 主要临床表现:对称性乏力(四肢近端颈部肌 肉咽部)伴肌肉压痛,有的病人因为咽部和 呼吸肌受累而出现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 该病首选激素治疗,效果往往在6周左右才见 效,若合并其他疾病或并发肿瘤者预后不良 。
360.5U/L
(0- 40)
2636.8 U/L (0- 40)
7348.6u/l
(0- 40)
86.3umol/L (30-110)
6.39mmol/L (1.8-7.5)
3.73mmol/L
第五页
病例介绍
临床诊断
肝功能损害
第六页
什么是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 RM是指各种
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受损使细胞内容物崩解 后释放入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有学者称为
物理性和非物理性的多种原因都可以导致其 发生,可引起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凝血障 碍、低血容量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 sepsis和MODS,严重者可以致死。
第七页
临床表现
深色尿,双下肢压痛 、水肿明显
症状表现 典型的“三联征”包括:肌痛、乏力和深色尿 短暂意识丧失,大汗,头痛、恶心、呕吐、高热
横纹肌溶解综合症
第一页

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因肌细胞产生毒性物质而导致肾损害的一种疾病,俗称肌肉溶解。

人体的肌肉分为三种:心肌、平滑肌、及骨骼肌。

其中的心肌及骨骼肌是有横纹的。

而横纹肌溶解症通常是发生在和我们的肢体运动相关的骨骼肌。

横纹肌溶解症较常发生于肌肉受到大力撞击、长时压迫、或是过度使用之后。

另有少数情况,像血管阻塞导致肌肉缺氧,以及特殊体质的患者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内科急症,指的是我们的骨骼肌(横纹肌)产生了急速的损伤,肌肉损伤的结果会导致肌肉细胞的坏死及细胞膜的破坏,肌肉的一些蛋白质及肌球蛋白(myoglobin)便会渗漏出来,进而进入血液中并随後出现在尿中。

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的状况称为肌球蛋白尿。

所以横纹肌溶解症其实只是一种症状,有许多的原因都会造成此一现象。

在临床上,受影响的肌肉通常会出现疼痛或有压痛,肌肉收缩的力量也会下降。

肌肉的表皮可能会出现肿胀及充血的现象。

当肌球蛋白出现在尿中时,尿的颜色会呈现深棕色,由于肌球蛋白的构造与血红素有些类似,所以用一般测血尿的试纸来测试也会出现阳性反应。

如果血中的肌球蛋白不多,几天内通常都会痊愈。

如果肌肉破坏的比较厉害,尿中肌球蛋白的浓度太高时,就会导致肾脏机能的损伤,甚至导致急性肾衰竭。

病因诱因基本定义肌血球素是在骨骼肌里发现的一种含成人型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铁的色素,当骨骼肌被破坏时,肌血球素被释放到血液里。

它会被肾滤过。

肌血球素可能堵塞肾组织,导致急性管状骨疽、肾衰等病变。

肌血球素分解成某些有毒物质,它们也会导致肾衰。

坏死的骨骼肌会产生大量的液体随血流转移到肌肉,降低身体内相关体液量,将导致震颤和降低肾脏血流液。

这种疾病发病率为1/10000,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性别和人种身上。

它可能发生在任何对骨骼肌的伤害(特别是外伤)的情况下。

危险因素1、剧烈的运动如马拉松或者体操等2、缺血或骨疽(可能并发有动脉栓塞,深度静脉栓塞或其它病症)3、癫痫发作4、过量服用药物,特别是可卡因、安非他明、海洛因或者PCP(五氯酚)运动引起不科学的运动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不科学的运动训练可导致机体能量耗损,自由基产生增加,组织渗透性加强,从而引起炎性因子释放,造成肌肉组织的损伤,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并发症。

救火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死亡1例

救火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死亡1例

救火致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死亡1例肯杰西;涂昌义;丁晶【摘要】某男,35岁,某年3月30日,在田里烧杂草时引发森林火灾,救火半小时许突发意识障碍、抽搐,急送医院抢救,经救治病情稳定,次日出院。

4月2日凌晨又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四肢无力等症状,送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5日死亡。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9(025)004【总页数】2页(P302-303)【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横纹肌溶解;运动性【作者】肯杰西;涂昌义;丁晶【作者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公安局,新疆,伊宁,835000;察布查尔县公安局,新疆,察布查尔,835300;新源县公安局,新疆,新源,8358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1.1 简要案情某男,35岁,某年3月30日,在田里烧杂草时引发森林火灾,救火半小时许突发意识障碍、抽搐,急送医院抢救,经救治病情稳定,次日出院。

4月2日凌晨又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四肢无力等症状,送医院救治无效于4月5日死亡。

1.2 病史摘要某年3月30日以“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抽搐”入院。

诊断:惊恐症、心律失常。

给予地西泮(安定)10mg肌注,50%葡萄糖注射液+胺碘酮注射液15 mL静脉滴注后症状好转,次日意识转清,自行进食后出院。

回家后出现下腹部及双大腿肌肉酸痛不适,四肢无力,少尿。

4月2日以“间断意识不清4d”再次入院。

查体:心、肺无异常,下腹部压痛,双侧大腿肿胀、压痛,四肢无力。

B超示:双肾肿大。

尿常规:咖啡色尿,镜检红细胞15~20个/HP,潜血(++),蛋白(++),pH 5.5,尿肌红蛋白(Mb)阳性;肾功能:尿素氮(BUN)39.47 mmol/L,肌酐(Cr)1 013.00 μmol/L,尿酸(UA)1203.00μmol/L;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2468.00U/L,磷酸肌酸激酶(CPK)6 726.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4.00U/L;肝功能:总蛋白51.80 g/L,白蛋白29.20g/L,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1812.00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5.00 U/L,谷丙转氨酶(ALT)254.00 U/L,谷草转氨酶(AST)288.00 U/L,总胆红素(STB)222.40μmol/L,直接胆红素115.50μmol/L,间接胆红素106.90 μmol/L,总胆固醇(CHO)0.73 mmol/L,总胆汁酸(TBA)107.49μmol/L。

一例武装越野致横纹肌溶解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一例武装越野致横纹肌溶解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1 病 例 介 绍
乱 、 血 容量 、 低 代谢 性 酸 中毒 、 血 障碍 以及肌 红 蛋 白( ) 凝 Mb
尿 性 肾损 伤 等一 系列 病 变 的综合 征 。 肌红 蛋 白是 横纹 肌 内 的一 种 重要 成 分 , 常 情 况下 仅 极 少量 进 入 血 液 , 克 横 正 每 纹 肌含 肌 红蛋 白4mg 当肌 肉损伤 严 重 , 。 肌红 蛋 白大 量 释 放 , 浆 浓 度 超 过 1 /时 , 出血 浆 的结 合 能 力 , 血 5mg L 超 肌红
患 者 , ,9 , 因5 k 男 2岁 主 m越 野 后 意识 障碍 5h, 高热 、
四 肢 抽 搐 3h 由 急 诊 收 入 I U 院 治 疗 ,入 院 时 查 体 : , C 住 T
3 . ℃ , 3 次 / n B 1/6m g1mm g 013k a, 84 P l4 mi, P 157 mH ( H = .3 P )
板 , 鲜 血浆 补 充凝 血 因 子 , 天 , 小板 上 升 至 正常 最 新 第6 血 低 值 , 便潜 血 正 常 , 3 , 命 体 征平 稳 , 种 检验 结 大 第2 天 生 各 果 基 本正 常 , 情 逐渐 好转 , 个 月后 患 者 出院 。 病 1
2 护 理
动度 , 给患 者更 换体 位 时 , 意调 节 呼吸 机管 道 , 注 以防 拉 出 气管 导管 。胃管 、 管每 月更换 1 , 好尿 管护 理 , 日消 尿 次 做 每 毒尿 道 口并进 行膀 胱 冲洗 2 , 日更换 尿袋 。 骨下 静脉 次 每 锁 置 管处 每 日消毒并 更换 敷料 1 , 次 发现 污染 及时更 换 。 26 重视 感 染 的护 理 降低 患 者感 染 的机 会 ,注 意 吸痰 . 时严格 无菌 操作 。每3d 换 1 更 次呼 吸机 管 道 , 协助 医 师做 痰 细菌 培养 。 呼吸 机相 关性 肺 炎是机 械通 气 患者 常 见且较 特殊 的 医院 内获得 性肺 炎 , 已成 为导 致 院 内感 染 的第 二 位 常见 原 因 ,因此 从 护理 的 角度 我 们 应 提 高重 视 ,积 极 防 范 。我们 给 予患者 床 头抬 高3  ̄ 保 持呼 吸道 通 畅 , 格 口 0, 严 腔 护理 , 于 难 以擦 洗 的部 位 进 行 口腔 冲洗 , 对 尤其 是 双 颊 部 和 口咽部 两个 易残 留污 垢 和细菌 的部 位 , 有效 去 除 口腔 黏 膜及 牙 间 隙 附着 的 食物 残 渣 、 痰痂 、 痂 及 口腔黏 膜 脱 血 落 的细 胞等 。 呼吸机 管 道 中的冷 凝水 是高 污染 物 质 , 收集 瓶 中 的冷凝 液反 流进 入 湿化瓶 或 直接 流入 下 呼吸 道 , 也是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
的复发。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横纹 肌溶解症的预防和护理 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
能力。
05 横纹肌溶解症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病因与发病机制分析
病因总结
本案例中,患者因长时间剧烈运动导致横纹肌溶解症。
详细描述
剧烈运动时,肌肉受到过度负荷,导致肌细胞膜破裂,细胞内物质进入血液循 环,引发一系列症状。
横纹肌溶解症ppt课件
目录
• 横纹肌溶解症概述 • 横纹肌溶解症的并发症 • 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方法 • 横纹肌溶解症的预防与护理 • 横纹肌溶解症的案例分析
01 横纹肌溶解症概 述
定义与特征
横纹肌溶解症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 胞受损,细胞内物质释放到血液 中,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病理生理 改变。
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护理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尿 液颜色、量及性状,及时发现
并处理病情变化。
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高脂、高糖、高盐、辛 辣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心理护理
关心、安慰患者,减轻其焦虑 、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战胜 疾病的信心。
包括少尿、无尿、水肿、高血压、恶 心呕吐、电解质紊乱等。
高血钾症
01
02
03
高血钾症
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导致大 量钾离子释放入血,引发 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的症状
包括心悸、心律失常、呼 吸困难、肌肉无力、麻木 等。
高血钾症的治疗
需要紧急处理,包括降血 钾、利尿、血液透析等, 以清除体内多余的钾离子 ,维持电解质平衡。
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 以减轻肌肉负担。

剧烈运动致体力耗竭性横纹肌溶解症

剧烈运动致体力耗竭性横纹肌溶解症
1 3 自动 连 锁 反 应 期 当 细 胞 内 C 达 到 一 定 浓 . a 度 后 , 胞 内 的 一 系 列 降 解 酶 即被 激 活 , 中 性 蛋 白 细 如
22 局 部表 现 -
1 发 病 机 制
其 发 病 机 制 目 前 尚 未 完 全 搞 清 ’ 一 般 认 5 1 为 . 发 展 过 程 可 分 为 4期 其
磷酸 和 K 、 a 等 . 不 一 定 损 害 肾 脏 ; 有大 量 C 但 只 肌红蛋 白人 血 , 同时 伴 有 肾 血 流减 少 或 循 环 血量 减 少时, 才会 导致 急 性 肾 小 管 坏 死 而 发 生 急 性 肾衰 近来 发现 , 横纹 肌溶 解 症 导 致 急性 肾衰 主要 与 下 列 因素有关 :1 肾血管 收 缩 、 () 肾血 流减 少 ; 2 F 介 () e 导 的 肾小 管损 伤 ;3 肌红 蛋 白管 型堵塞 肾小 管 。 ()
1 1 起动 期 .
剧烈 、 重复 、 时间 、 长 高强度 的机械 性
肌 肉收缩 , 尤其 离心性 肌 肉收缩 , 使肌 肉纤 维受 到过
度 牵拉 , 纹 肌结 构 受 损 , 产生 热 量 积蓄 同时 . 横 并 持续 的收缩 可 引起 肌 肉血 液循 环 下 降 , 生代 谢 障 发 碍 . P等 高能 化台物 消耗殆 尽 。 AT 1 2 细胞 内 C 超载 期 . a 正 常 细 胞外 、 c 浓 内 a 度 比为1 0 00 0:1 左右 , 烈运 动后 细胞 外 、 C 剧 内 a
起 的 肌 肉 高 热 ( 达 4 ℃ ) 不 仅 增 加 代 谢 率 和 可 3 . ATP消耗 , 而且 提 高 降解 酶 的 活 力 ( 每增 加 1 可 ℃ 提 高 l ) 使 横 纹 肌 细 胞 更 易 发 生 损 伤 。这 在 散 0 ,

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溶解症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
是横纹肌溶解症的一个常见、可危及 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有效的预防AKI可 以延缓疾病进程,改善预后。
Sever MS. Acta Clin Belg Suppl. 2007,(2):375
➢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不少见
➢ 国内尚缺统计数据 ➢ 美国国内统计RM年发病率约为2/10000人 ➢ 在战争或巨大灾难中,挤压综合征致RM发病率骤增 ➢ 约85%严重创伤者出现RM ➢ 总体死亡率约5%
Yen TH,et al. Int J Clin Pract. 2005,59:188 张改连,等.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6:751
非物理性原因--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疾病
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危象 嗜铬细胞瘤 糖尿病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遗传代谢疾病
遗传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肌肉磷酸化酶缺乏症 先天性磷酸果糖激酶缺乏症 磷酸甘油酸转换酶缺乏症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
Huerta-Alardin AL ,et al. Crit Care.2005,9:158
非物理性原因--感染
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导致横纹肌溶解。 病毒感染:流感病毒A和B感染。 细菌感染:肺炎球菌和军团菌感染所致的细菌性肺炎。
Malvy D,et al.Intensive Care Med.1992,18:132 Pesik N,et al.J Emerg Med.1996,14:425
小龙虾, 想说爱你不容易...
患者 资料
由XX,女性,34岁,已婚,管理人员
主诉 发热伴头痛、肌痛13天,双下肢麻木无力7天
T
WBC
NE
PLT
K

10^9/L %

警惕“运动杀手”——横纹肌溶解症

警惕“运动杀手”——横纹肌溶解症

警惕“运动杀手”——横纹肌溶解症
朱丽;董兰
【期刊名称】《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年(卷),期】2024()5
【摘要】横纹肌溶解,一种看似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疾病,实际上正在无声无息地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

2021年我科收治两例横纹肌溶解患者,16岁的王同学和卢同
学因2天前参加校组织的运动会5km长跑、做俯卧撑后出现双下肢疼痛,活动受限、乏力,伴发热及腹痛、酱油色尿,神志淡漠,休息后症状仍未见好转,立即由120送入
我院就诊。

给患者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发现两位同学的血肌酐、肌酸激酶、乳酸脱
氢酶等指标都严重偏高,综合所有检验报告患者最终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院后遵医嘱给予大量补液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保肝、护胃、营养、抗氧化、碱化尿液等一系列对症治疗,患者急性肾损伤被一点点纠正,尿液量和颜色逐步改善至恢复。

经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护理,患者的病情发展被及时遏制,治疗效果非常好,不久便康复出院。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朱丽;董兰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相关文献】
1.训练要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2.夏季训练应警惕横纹肌溶解症
3.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用增加横纹肌溶解症风险
4.警惕治疗乙型肝炎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横纹肌溶解症
5.警惕辛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训练相关性横纹肌溶解症1例
横纹肌溶解症通常发生于肌肉严重受创之后,尤其是肌肉压砸伤之后而产生
横纹肌溶解症,进而造成急性肾衰竭。其他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情形包括:
运动过度、高压电电击、全身性痉挛、酗酒或服用过量安眠药导致长期维持某一
睡姿而造成局部肌肉压迫、某些降血脂药物等等。较少见的情形,例如大量蜂螫、
甚至近来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都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下面介绍我科收治于
剧烈运动后横纹肌溶解症1例。

标签:运动训练;横纹肌溶解
1 临床资料
病例:患者王某,男,16岁,主因”体育运动后双下肢肿胀、酱油色尿2d”
来院。既往体健。查体:T:36.8℃,BP:110/70mmHg,神清合作,巩膜无黄染,
双肺呼吸音清,HR:70bpm,律齐,腹软,全腹无压痛,肠鸣音4次/min,双下
肢水肿、肌痛。

入院实验室检查:CK(肌酸磷酸酶)4600U/L, AST(天門冬氨基酸):978U/L
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 130U/L,HS-CRP:3.4mg/L尿:畸形红细胞3520
个/ml Ca::2.21 mmol/L,血白细胞:10.19×109/L。肾功能:血肌酐90umol/L。
钾离子:5.73mmol/L。

诊治经过:入院后予以碱化尿液、防治肾衰竭、纠正电解质失衡、大量补液、
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避免肌肉运动及局部肢体按摩,1w后复查CK 247U/L,
AST(天门冬氨基酸):38U/L 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 40U/L,病情好转
出院,嘱出院后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训练;复查1次/月肾功能,连续3
个月。

2 讨论
该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等细胞受损、溶解,使细胞膜的完整性受破
坏,细胞内物质稀放入血,最后由尿排出。其后果是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
液及血液循环中,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组由于过度运动后所致的骨骼肌损伤。临床表现为
肌痛、肿胀、无力、棕色尿。主要特征是血清肌酸激酶、肌球蛋白升高,以及肌
球蛋白尿,常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病因的治疗,恢复血流,防治急性肾功
能衰竭对改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肌肉里的肌红蛋白会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影响肾脏功能;肌
红蛋白流入肾脏,对肾脏会产生毒性,轻则产生血红蛋白尿,严重的会引起肾衰
竭。横纹肌溶解症多出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身上。运动过量打破了人体自身和
谐,比不运动带来的危害甚至更大。为避免运动过量,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量力
而行。

参考文献:
[1]史艳莉,何小玲,郭莉.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
康复,2007(06).

[2]王建辉,武海英.5km越野训练致重症中暑38例救治体会[J].人民军医,
2005(03).

[3]王丽晖,吴广礼,史永红. 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
治,2003(06).

[4]黄颂敏.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诊治[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
(04).

[5]Wappler F, Fiege M, Steinfath M. Evidence for susceptibility to malignant
hyperthermia in patients with exercise induced rhabdomyolysis ,2001(01).编辑/
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