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哎呀,说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这玩意儿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你知道吗,我最近就碰上了这么个事儿,让我对这玩意儿有了点新的认识。
那天,我正在街上溜达,突然看到一家新开的汽车修理店,门口停着几辆看起来挺高科技的车。
我好奇地凑过去,发现这些车不是普通的汽油车,而是氢燃料电池车。
我心想,这玩意儿不是只在新闻里听说过吗,怎么就跑大街上了?我走进店里,跟老板聊了起来。
老板是个挺热情的人,他给我介绍了这些车的秘密武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他说,这玩意儿可不简单,是氢燃料电池的心脏。
我问他,这玩意儿怎么个不简单法?他就开始给我娓娓道来。
他说,这质子交换膜啊,得要既导电又防水,还得耐得住高温和腐蚀。
我心想,这要求也太高了吧。
老板看我一脸疑惑,就继续说,这膜得用特殊的材料做,比如全氟磺酸膜,这玩意儿能耐得住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而且导电性能好。
我问他,这膜是怎么工作的?老板就给我比划起来,他说,这膜就像个筛子,氢气和氧气从两边进去,但是只有质子能穿过膜,电子就得绕道走,这样就能产生电流了。
我听着觉得挺神奇,就像变魔术一样。
老板还告诉我,这膜的制作工艺也特别讲究,得控制好膜的厚度和孔隙率,这样才能保证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我问他,这玩意儿贵不贵?他笑了笑说,以前是挺贵的,但现在技术进步了,成本降了不少。
我看着那些车,心想,这技术要是普及了,那得多环保啊。
老板也说,是啊,这技术不仅能减少污染,还能提高能源效率,是未来的趋势。
离开修理店,我还在想,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虽然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其实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一样,都是一点点技术进步积累起来的。
就像这膜,虽然只是电池的一部分,但它的改进和优化,对整个氢能源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啊,别看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听起来挺复杂,其实它就跟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样,都是科技进步的见证。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开上这种既环保又高效的车,那时候,天空会更蓝,空气会更清新,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第二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精选全文完整版

Seminar Ⅱ
氢和氧在燃料电池里,同时发生两个“半反 应”,一个是在阳极发生的氧化反应(失去电 子),另一个是在阴极发生的还原反应(得 到电子),这两个反应构成了一个总的氧化 -还原反应(氧化还原作用),反应生成物 为水。
Seminar Ⅱ
阳极反应:2H2
-
4H++ 4e
阴极反应:O2+ 4e-+ 4H+
Nafion是由疏水材料聚四氟乙烯链(商品名 Teflon)形成膜的骨架,及附在Teflon端部,具有 磺酸(HSo3)基团的侧链组成,环绕在磺酸侧链周 围的含水区成为电解质
Seminar Ⅱ 3 .膜电极总成 膜电极总成通常由电极(又叫气体扩散层)、催化剂 层、电解膜层等组成
铂微粒固定在相对较大的炭粉 粒子上,催化剂一般为铂,目 前,用量为0.2mg/cm2,
Seminar Ⅱ
• 在阴极,进入燃料电池的氧分子也是首先与电极表面 的催化剂铂接触,氧分子分被分裂并键合在铂表面, 形成弱的O-Pt键,使得还原反应能够发生。然后每 一个氧原子离开铂催化剂,与来自外电路的两个电子 和从膜穿过来的两个质子化合成一个水分子。至此氧 化还原反应就被完成。阴极上的催化剂再一次获得自 由,等待下一拨氧分子的到来。
Seminar Ⅱ
加压燃料电池系统里,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是“压缩 -膨胀机”。可以选用的压缩机类型很多,有双螺杆 式、罗茨转子式、叶片式等。膨胀器用来回收排出空 气中的能量。图为压缩膨胀器一例。
Seminar Ⅱ 加压燃料电池的电压--电流曲线
Seminar Ⅱ
7.环境压力燃料电池
这种燃料电池对阴极供应略高于大气压的大流量空气,采用特 殊的燃料电池供水方法,和独特的蒸发散热方法,具有系统简 单、成本低、工作安静、燃料效率高、尺寸紧凑,安装空间 小,容易装入车辆等优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材料的研究及应用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转换设备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燃料电池,其原理是通过将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产生电能和水。
质子交换膜是PEMFC的核心材料,它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性能、高稳定性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已成为PEMFC技术发展的关键。
一、质子交换膜的种类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质子交换膜材料有:聚四氟乙烯(PTFE)、氟化磺酸聚合物(PFSA)、聚苯并咪唑(PBI)等。
其中,PFSA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性能最为优越的质子交换膜材料。
PFSA的共聚物结构中含有苯环,并且与磺酸化的氟碳化合物链相连,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耐久性和酸碱稳定性。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质子交换膜材料正在研发中,如磺化聚苯乙烯(SPS)、酸催化聚合物(ACP)、高分子/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材料等。
二、质子交换膜的性能指标质子交换膜材料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质子导电性、耐久性、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等。
其中,质子导电性是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需要高,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
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质子交换膜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以保证其长期运行稳定。
三、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发和制备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已经出现。
其中,高分子共价网络(CPN)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质子交换膜材料。
CPN材料是将可溶性高分子与二胺在酸性介质中缩合形成的网状结构,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
此外,金属有机骨架(MOF)复合质子交换膜材料也备受关注。
MOF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以有效地提高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四、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前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一种非常环保、高效、低碳的能源转换设备,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材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一种能够高效地将水和氢气转换成电能的设备,在现代绿色能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催化层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它起到着催化反应的作用。
因此,优化催化层材料的合成方法和性格能够有效地提高催化层的催化性能,并使整个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
催化层材料的种类和性质对PEMFCs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常用的催化层材料包括铂,铂基合金,以及非铂系材料。
其中,铂是最常用的催化层材料,因为铂在PEMFCs中显示出了很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但是铂作为一种昂贵的材料,会限制PEMFCs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因此,寻找替代铂的材料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除铂以外,铂基合金也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铂基合金的优点在于其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而且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与铂单质相比,铂基合金在催化氧气还原反应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抗毒性,因为铂基合金能够减少催化剂表面氧原子的吸附,从而减少催化剂的失活。
所以铂基合金在催化反应方面具有很强的前景。
非铂系材料也是研究的重点。
非铂系材料有着良好的催化性能和高的稳定性,并且价格较低。
目前非铂系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过渡金属材料,另一类是碳材料。
在过渡金属材料方面,一些稀土元素如镝,铽和普鲁斯特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等,已经被证明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在碳材料方面,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良好的自我修复能力。
这些优秀的特性使得非铂系材料成为PEMFCs中具有潜力的催化层材料。
总之,优化催化层材料的选择和性能是促进PEMFCs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精确地控制催化剂合成方法和性质,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催化层材料的可持续性和实用性。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PEMFCs有望加速实现能源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材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材料简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一种先进能源转换技术。
催化层是PEMFC中关键的组成部分,它在电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材料的研究进展、性能要求以及最新的发展方向。
催化层材料的研究进展传统催化层材料1.Pt/C催化剂:铂基催化剂是催化层中最常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电化学稳定性。
然而,铂是一种稀有贵金属,价格昂贵,限制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发展。
2.非贵金属催化剂:为了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稀有资源的依赖,研究者们开始寻找代替铂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例如,过渡金属氮化物和碳氮化物具有相当的催化活性,但其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新型催化层材料1.单原子催化剂: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单原子催化剂。
单原子催化剂具有高的原子利用率和催化活性,可以有效降低铂的使用量,并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抗中毒性。
2.二维催化剂:二维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优异的导电和传质性能,因此被广泛研究用于催化层材料的设计。
例如,石墨烯和二硫化钼等材料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催化层材料的性能要求1.催化活性:催化层材料需要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以促进气体分子的电化学反应。
高催化活性可以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和效率。
2.电化学稳定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工作在严酷的电化学环境中,催化层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以防止催化剂的氧化和溶解,从而提高催化层的寿命。
3.抗中毒性:催化层材料需要具有抗中毒性,以抵抗来自燃料和氧化剂中含有的杂质对催化剂的中毒作用。
抗中毒性的提高可以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
4.倍流性:催化层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以确保燃料和氧化剂在催化剂表面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反应速率的差异,从而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
最新的发展方向1.复合催化剂:将不同类型的催化剂组合成复合催化剂,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催化剂的优点,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在实现高效能源转换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而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材料是其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质子交换膜材料的性能和结构对于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进行讨论。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中用于传递质子的关键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将氢气和氧气之间的电化学反应催化剂隔离开来,并且通过质子传输促进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能。
因此,质子交换膜的性能直接影响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和能效。
目前,广泛应用的质子交换膜材料主要有聚四氟乙烯(PTFE)、聚苯醚(PPO)、聚氟磺酸酰胺(Nafion)等。
然而,这些传统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高成本、低稳定性、传质阻力大等。
为了克服传统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缺点,研究人员近年来开始关注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开发。
其中,高温聚苯醚类材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替代材料。
这类材料在高温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传质性能,能够有效提高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和性能稳定性。
此外,研究人员还尝试利用杂化结构和纳米材料来改善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和耐久性。
这些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为燃料电池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除了开发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研究人员还致力于改进现有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调控方法。
比如,通过控制质子交换膜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形貌,可以有效调控其传质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利用功能化改性技术和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还可以提高质子交换膜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这些制备工艺和性能调控方法的改进,为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总的来说,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新型质子交换膜材料的开发和现有材料的性能改进为提升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比如质子交换膜材料的成本、稳定性和耐久性等问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技术,它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排放、高效率等优点,已成为国际燃料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为 PEMFC 的关键组件,质子交换膜是这种燃料电池能否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质子交换膜的研究已成为 PEMFC 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1. 质子交换膜简介质子交换膜是 PEMFC 中的关键组件之一,它是将氢气和空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媒介,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决定了 PEMFC 的输出性能和使用寿命。
目前,质子交换膜主要采用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和氟化聚合物等,其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温耐受性和电化学活性。
2.质子交换膜的主要问题2.1 水分管理问题作为 PEMFC 中的关键组件之一,质子交换膜的工作需要高水分环境,但是过量的水分会导致质子交换膜膨胀,从而影响PEMFC 输出性能。
同时,水分还会引起PEMFC 中的冷凝水问题,进而导致 PEMFC 短路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如何有效地管理质子交换膜中的水分成为了质子交换膜研究的重点。
2.2 电化学稳定性问题在 PEMFC 的工作过程中,高温、高压等环境极易导致质子交换膜的失活和降解,从而降低 PEMFC 的使用寿命和输出性能。
此外,不同的燃料、氧化剂反应产生的化学物质和杂质也会对质子交换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质子交换膜的电化学稳定性也是当前 PEMFC 技术研究的难点之一。
3.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前 PEMFC 领域的研究人员一直在积极研究质子交换膜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制备工艺等关键技术。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微孔介电质法制备质子交换膜,该方法能够实现微米级别的膜厚度和纳米级别的孔隙结构,从而提高质子交换膜的分子筛选性和水分管理能力。
同时,近年来还涌现出许多新型的质子交换膜材料,如共聚物、离子性高分子等,其在改善质子交换膜电化学稳定性和水分管理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材料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简称PEMFC)是一种能够高效转化化学能为电能的绿色能源技术。
其中微孔层材料在质子传输和氢气传输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材料的特性、功能和制备方法,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材料的特性1.比表面积大:微孔层材料需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以便能够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来促进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并提供通道来传输电子和质子。
2.优良的导电性:微孔层材料需要具有优良的导电性,以便能够迅速将电子传输到电极上,从而实现电能的输出。
3.足够的机械强度:微孔层材料需要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便能够承受外部压力,并保持稳定的结构。
4.耐腐蚀性:微孔层材料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便能够抵抗燃料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酸碱环境对材料的侵蚀。
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材料的功能1.促进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微孔层材料能够提供足够的活性位点来促进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从而加速电化学反应的进行,并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
2.提供质子和电子传输通道:微孔层材料不仅提供气体通道,还提供了质子和电子的传输通道,使得燃料电池的工作更加高效。
3.增强质子交换膜的稳定性:微孔层材料还可以增强质子交换膜的稳定性,减少其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提高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4.优化燃料电池的工作条件:微孔层材料能够优化燃料电池的工作条件,提高其耐久性和稳定性,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的运行成本。
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孔层材料的制备方法1.喷涂法:将微孔层材料的溶液通过喷涂技术喷洒到电极表面,并通过干燥和退火过程形成微孔层。
2.滚筒涂覆法:将微孔层材料的浆料涂覆到电极表面,并通过滚筒的滚动将其均匀覆盖,然后通过烘干和退火形成微孔层。
3.电化学沉积法: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沉积微孔层材料,通过控制电极电位和反应时间来调节微孔层的厚度和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材料之三:催化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属铂/碳
高分子诺贝尔奖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H.Staudinger(德国) 把“高分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领域,并确立了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与分子量之间的关系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K.Ziegler(德国), G.Natta(意大利)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 面的基础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 (美国人) P.J.Flory 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 Alan J.Heeger 、 麦克迪尔米德(美 国人) Alan G.MacDiarmid 、 白川英树(日本) H.Shirakawa 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Bipolar plate Bipolar plate
阳极
2H2 4H 4e
O 2 4H 4e 2H 2 O
阴极
总的电池反应为:
2H2 O 2 2H 2 O 电能 热
关键材料之一:质子交换膜
nn
关键材料之二:双极板
85
90 75
340
310 300 305
复旦 北航 北理 天大 南开 华工 浙大
50
80 85 80 80
90
315 305 310 320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2006年复试 包括专业知识和外语口试 以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折算 成总分,按此总分由高到低择优选拔。 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复试 1.复试成绩为各方式测试成绩之和。复 试成绩不合格者(<120),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得出入学 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满分为200分。其中 外语听力考核成绩满分为20分,外语口语 交流能力考核成绩满分20分,专业素质和 能力、综合素质和能力考核满分160分。
英语,政治各100分 业务课(包括数学课)共两门,各150分 总分500分 2007年复试分数线:41,62,290 2006年复试分数线:45,68,305 2005年复试分数线:44,66,290 2004年复试分数线:41,62,290
2007年复试分数线
政治
川大
英语
43 45
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
65 65 90 65 65 300 300 320 80 310 305 320 290
43 45 50 50
重大 武大 中大
50
80 75 80 62
厦门大 45 中科大 50 国家 41
政治
上海交 大
英语
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
55
50 45 46 50 50 50 51
55
50 45
85
90 75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