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14•【字号】冀政字〔2022〕23号•【施行日期】2022.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扶贫、救灾、慈善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人民政府2022年4月14日河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根据《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先后出台《河北省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积极推进《河北省养老服务条例》立法。
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发《河北省老年人优待办法》《河北省“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基本构建起养老服务发展法规政策体系。
兜底养老服务长足发展。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218家,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
高龄津贴和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护理补贴制度全面建立,惠及142.9万余名老年人。
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省级70%以上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
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有养老机构1671家,城镇社区建有养老服务设施3474个,不断探索农村互助性养老模式,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强化。
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河北省 沿海经济 隆起带滨海旅游 发展战 略研 究
张 葳
(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旅游研究 中心, 河北 石家庄 0 05 ) 5 0 1
摘 要 : 北省拥 有 丰 富的滨 海旅 游 资源 , 河 但是 在 资 源开发 利 用 、 济发展 等 方 面明 显滞后 于 经
沿海发达省份 , 沿海优势 未得到有效利用。河北的秦皇岛、 唐山、 沧州三大港 口城市衔接天津滨海 新 区. 建设 以天津 滨海新 区为极 点 , 以秦 皇 岛 、 山、 州滨 海地 区为 支撑 的 “ 唐 沧 滨海旅 游通 道 ” 实施 ,
通 道各 节点分级 发展 战略 . 有利 于全 面提 高滨海旅 游 的 经济 效益 、 会 效益 和 生 态效 益 , 滨海旅 社 让 游业成 为带动 河北省 沿海 经济 隆起 带旅游 经济和 海 洋经 济的新 亮 点。
关键 词 : 沿海经 济隆起 带 : 滨海旅 游 : 滨海旅 游通 道 中 图分类号 :5 07 F 9.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17 (0 8 0 — 0 9 0 17 — 9 2 2 0 ) 4 0 0 — 6
维普资讯
第 1 O卷 第 4期
20 0 8年 7月
石 家 庄 学 院 学 报
J un l f h i h a gU iesy o r a o ia u n nvri S jz t
V 11 No4 o .0, .
-1 0 8 『 . 0 u2
河 北省 有着 丰 富 的滨海 资 源 . 目前设 有 国家 自然 保 护 区 1 、 自然 保 护 区 2处 , 有 秦 皇 岛 ( 新 处 省 拥 含 港 )京唐 、 、 曹妃 甸 、 骅 四大海港 。滨 海旅游 资 源是 黄 河北 省沿海 经 济隆起 带 的优势 资源 , 有 观光型 、 拥 度 假型、 科考 型 、 业 型 、 产 会展 型 等多种旅 游功 能 , 是 但 在 资源 开发 利 用 、 经济 发 展等 方 面 明显 滞后 于沿 海 发 达省 份 , 海优 势未 得 到有 效 利用 河 北省 希 望 沿 整合 港群体 系 , 推进 曹妃甸 工业 区 、 沧州 临海工业 区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14•【字号】冀政办函[2012]14号•【施行日期】2012.02.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的通知(冀政办函〔2012〕14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河北省沿海地区总体规划第一篇序言一、规划背景(一)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全球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
国际产业转移日趋加快,依托上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效应和逐步完善的投资环境,中国将依然是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
西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普遍收紧,国际资金急于寻找安全出路,中国是最坚实、最广阔的投资市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某些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河北沿海地区是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必将在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资本转移、技术转移中大有作为。
(二)中国经济发展重心北移。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形成了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资源环境条件的改善,未来二十年将是中国区域经济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特别是制约北方沿海地区发展的因素正逐渐化解,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北方沿海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环渤海地区的重化工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产业和要素南资北移,河北沿海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必将成为资本、产业由南向北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梁霄孙耀明王斌【摘要】县域经济在河北省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发展县域经济有助于减少各地经济差距,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三农问题的解决等。
通过采取大力发展工业、服务业,民营经济措施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服务业;民营经济【作者单位】梁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孙耀明,河北大学;王斌,建设银行保定分行县域经济在河北省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是河北省最重要的区域经济,也是最薄弱的区域经济,同时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
河北省拥有136个县域(不含市辖区,下同)仅次于四川,排全国第二位,其中县级市22个,县108个,民族自治县6个;截止到2008年末,全省县域人口5,851万人,占全省人口比重的85.55%;县域面积17.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98%;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1.54%。
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河北省占3席,分别是第24位的迁安市、第51位的武安市、第81位的三河市。
一、发展河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一)有助于减少各县经济发展差距,解决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中的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是第一层面,发展县域经济将是第二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第一个层面的延伸和深化。
第二层面可以利用非均衡的“势能”,并充分考虑县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施县域经济的赶超和突破战略,从县域层面上缩小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
大的发展空间和吸纳就业的空间;从就业弹性来看,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弹性为正,数值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对就业具有正向的“拉动”效应,现代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速度比其就业增长速度要快,原因是现代服务业属于资本密集相对较高的产业,其容纳的劳动力有限;从结构偏离度来看,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结构偏离度近六年均为负值且数值绝对值较高,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说明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潜力,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存在较大空间。
新时代背景下河北省沿海港口发展的新要求及主要任务

新时代背景下河北省沿海港口发展的新要求及主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时代背景下,河北省沿海港口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要求和主要任务。
作为华北地区的经济门户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河北沿海港口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功能和战略地位,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外贸往来以及提升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沿海港口发展,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新时代下沿海港口发展的新要求1.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随着“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河北省沿海港口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提升港口的物流运输能力,支撑国家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
2.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北沿海港口作为重要的港口集散地,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通道,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 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
在港口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港口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实现港口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4. 提升综合竞争力。
河北沿海港口需要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优化港口设施和服务能力,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
1.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港口码头、堆场、进出口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撑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和外贸往来。
2. 优化港口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港口管理体制和运输服务体系,推动港口的信息化建设和自动化装卸设施,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强化港口物流通道建设。
加强港口与内外部物流通道的衔接,推动港口物流通道的畅通和便捷,优化港口货物运输模式,提升港口货物吞吐效率。
4. 推动港口产业升级。
发展港口相关产业,促进港口与周边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港口经济产业园区,推动港口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6. 加强港口安全管理。
加强港口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港口运输秩序,提升港口安全保障能力,确保港口安全稳定运营。
河北省与国内发达省份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及“十四五”经济发展思路

一、河北省“十四五”面临宏观形势的客观评价为更清晰、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河北省宏观经济在国内所处的战略地位,找出发展中的不足与短板,本研究以2008—2019年统计数据为依据,通过河北省主要经济指标与国内先进省份的对比分析,从中找寻10多年来河北省宏观经济运行特点及其内在规律,以便让我们更清晰、更全面地了解过去、把控现在、预见未来。
(一)河北省经济总量与先进省份对比分析工业化初期,在资源、投资的双重推动下,河北省走过了“十一五”“十二五”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阶段,此阶段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和工业效益均创有史以来最好水平。
经济总量在2003—2004年跃升到全国第5位。
2005—2015年,河北省座次后移1位,排名第6,与同时期排在前5位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属同一层级。
2015年之后,形势发生逆转,河北省作为国内第6经济大省的地位开始发生动摇,以至于到2016年先后被四川、湖北、湖南超越,且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2015年四川GDP 为30103亿元,河北GDP 为29806亿元,两者差距不到300亿元,但到2018年底,四川为40678.1亿元,河北为36010.3亿元,短短几年,河北省与国内发达省份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及“十四五”经济发展思路王亭亭【摘要】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更是河北省以积极昂扬的姿态打好基础,创造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追赶的奋进之年。
面向新的历史起点,河北省以何种姿态定位,拿什么来保住“家底”,如何在这一阶段不失误、不掉队,找出发展中的不足与短板,是关系到河北信心与未来前途命运的宏大命题。
所以,“十四五”时期,如何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将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做得优、做得高、做得远,对于转型艰难的河北而言具有重大的战略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河北省;主要经济指标;对比分析【作者简介】王亭亭,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研究员,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城镇化、产业经济等。
河北省沿海港口发展战略

. 主要 体现为 _业 港特色 ,即适合临港 发展的产业 主要 2 1 明 确 发展 的政 策 导 向 丁
是冶金 、 石化 、 能源 、 材和装备制造业 , 建 主要运输特 征
20 年 1 月 1 07 2 3日, 河北 省政府下发《 于进一步 关
是原 材料 、 配件 、 零 产成 品 、 生产辅料 的大进 大 出, 产 加快沿海 港 口发展 的意见 》 以下简称《 生 ( 意见》 , )提出实 流程 和运输流程 紧密结合 。产业的调整 和升级需要 加 现 3 目标 , 大 即建成全 国最大 的输煤港 口群 ; 建成 环渤 快港 口建设 并完善煤炭 、 石油 、 铁矿石 等大宗能源 、 原 海地 区以金属矿石 、 油 、 N 石 L G等 3大物资为 主的重要 材料 物资 的专业化 运输系统 ,要求港 口在 继续扩大 规 中转接卸基地 ; 建成 3 个在全 国具有重要影 响的现代化 模 的 同时不断完善 功能 ,为港 口发展创造 需求条件 和 综合性亿 吨大港 。这是河北 省首次将港 口、 临港产业 、
河北省应 注重发挥港 口 际物流 的枢纽 , 是城市 和区域 发展的强大引擎 。 海洋经 于腹地 经济的外 向发展水平 。
首先加快港 口建设 , 优化港 济是陆地经济 的延伸 , 陆经 济在空问上相互衔接 , 海 在 作为海 陆互动节点 的作用 , 进一步加强各港 口问的协调与合作 。 产业上相互渗透 , 互动 发展。 口功能的 日益综合化使 群功 能 , 港 海陆一体化成 为必然趋势 ,海 陆一体化发展 往往 遵循 “ 以港 口为轴心 , 以海域 和海岸带 为载 体 , 以港兴城 , 以 海促陆 , 陆海 一体 , 梯次 推进” 原则 。实践证 明 , 通过港 口的集 聚与扩散带动腹地 经济发展 ,是实现 沿海经济 与陆地经济最 有效 的接轨方式 。现代化港 口作 为海陆
河北省乡村振兴规划

河北省乡村振兴规划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河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制定了乡村振兴规划。
这个规划旨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讨论河北省乡村振兴规划。
一、乡村振兴背景河北省是中国农业大省,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全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
因此,河北省乡村振兴规划的提出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河北省计划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供水、电力等方面,提高农村的生活条件和生产环境。
同时,河北省计划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农村产业,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三、农村土地利用乡村振兴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河北省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有效整合农村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同时,河北省将加强农村土地管理,保护农村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
四、农村人才引进和培养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河北省将加大对乡村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回到农村,培养农村人才,提高农村的发展潜力。
同时,河北省还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五、乡村文化保护乡村振兴不能忽视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河北省将加强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推动乡村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提升乡村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六、农村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必须与农村环境保护相结合。
河北省将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同时,河北省还将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七、农村文化旅游农村文化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河北省将重点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农村的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农村旅游景点,提升农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八、农村教育改革农村教育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 / 30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到2001年底,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45种矿产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玻璃和陶瓷产量、化学原料药产量、公路通车里程、干线公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均在全国位居前10名以内,有的还是全国第一……但与此不相呼应的是,河北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2001年底,反映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各种指标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位居10位之后,而能够从一定角度反映区域未来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化指标则位居20名之后。
展望未来,我省既面临国外经济力量对域内资源和市场的激烈争夺,又面临东部先进省份的竞争挤压以及中西部的加速追赶,可谓形势已极为严峻.面对如此局面,我们必须集中一切精力,下大力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要适时研究和制定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极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此提高河北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深圳特区的发展实践表明,突出重点区域经济的战略是区域获得广泛的社会生产力要素汇集动力的根本。随着区域内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不断聚集,区域市场机遇就会持续涌现,区域发展创新路径也会持续拓宽,先进的产业优势就必然凸现.而先进的产业优势正是区域经济产生跳跃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 30 为此,本报告试图通过系统梳理各区域的产业优势,结合未来市场竞争走向,确定河北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和突破点。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一)河北省宏观生产力布局演变及其框架 从建国起至今,我省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都是在强调自然资源禀赋与地理条件主导下的布局。
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河北省基本上实施的是“提高两线"(京广、京山铁路沿线)、“狠抓两片”(黑龙港与坝上)、“建设山区”(太行山和燕山)、“开发沿海”的思路,使得全省几近半数一上的大型骨干基建项目在这些区域落地生根。1978年开始,河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生产力布局方针以“两环"为目标逐步演变,经由“山海坝”(1985)、“环京津”(1986)、“以城带乡、铁路与沿海两线展开”(1988)、“一线(沿海)、两片(石廊开放区)、带多点(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建设产业园区、旅游开发区和保税区)”(1992)、“环京津、环渤海”(1993)、“外向带动、两环结合、内联入手、外引突破"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2 / 30 (1994),1995年正式确定“两环开放带动战略”。
由于宏观生产力布局的这种自然资源禀赋或地理位置的侧重以及内涵的多变性,尽管在特定时期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最终为全省经济发展造成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重点不突出,全省经济缺乏规模特色;二是区域分散力均大于凝聚力,资源资本优化途径不畅,经济中心区域难以形成;三是经济发展的极化作用的发挥缺乏有效载体,致使我省各区域综合竞争实力始终未得到明晰那提高;四是各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相关性与协调性较差,经济差距拉大,相互带动乏立;五是政策跟进难以及时有效,产业发展形成人为阻碍。
(二)河北省现行生产力布局下的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经过50年的积累,我省生产力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地市级行政区划为基本界限而各自为战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格局的最大特点即在资源和市场上相互封锁、争夺,利益性矛盾和问题较多,区域间的功能协调性几乎无从谈起。具体体现为如下三个矛盾性特征:
1。协作式的相对大经济区域尚未成型 多年以来,我省众多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我省目前已经形成五大经济区各领风骚的结局,即冀东经济区包括唐山、秦皇岛,环京津经济区包括保定、廊坊,张承经济区包括张家口、承德,冀中经济区包括石家庄、沧州、衡水,冀南经济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 30 区包括邯郸、邢台,并从各经济区占全省GDP比重、产业的趋同性特色、区域内各增长极的天然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了具体化的统计和研究,指出五大经济区的各自特点是:
(1)冀东经济区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又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
(2)冀中经济区是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医药、化工、机械、电子等都有一定的优势;
(3)冀南经济区也是一个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又有晋、冀、鲁、豫四省交界中心市场;
(4)环京津经济区以服务京津和接受京津辐射的形式形成了蔬菜、副食基地,高新技术疏散地和区域性中心市场;
(5)张承经济区则形成了以旅游、畜牧、食品和边贸中心市场为优势的区域。从上述可以看出,前三者产业结构的趋同较为严重,在如此近距离的地域内,这种特征若以市场的角度而论不应是健康或良性的;而后两者的产业特色确为独到,但关键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适度的经济规模.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 30 我们认为,大经济区域的内在一体性不是靠以上因素支撑的,而应是靠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为科学的辐射带动机制以及较强的相互促动能力。也正是由于缺乏这样的支撑,致使所谓的“五大经济区”在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形成了经济发展成果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各单元间功能协调性较差的明证.比如冀中经济区,石家庄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综合生产率等指标1985年之后大部分在全省前4名内,沧州则大部分在5名之后,衡水则在7、8名之后;2000年,石家庄的人均GDP为11365元,沧州、衡水为7135、7225元;石家庄的财政收入与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377137万元、427.3元,沧州、衡水分别是156046万元、241。3元和91819万元、222。8元。由此可见,在号称以省会为龙头的冀中经济区,区内的经济实力差异十分悬殊。令人担忧的是,其同期产业结构却明显趋同,三市所设定的支柱产业中为同一行业的就有化工、机械和电子三种之多。在其他所谓现有的经济区内,类似问题几乎是普遍存在的。或许可以这样说,石家庄与唐山完全称得上是全省的经济龙头,但却并非所在“经济区"的龙头。有鉴于此,“五大经济区各领风骚"的结论有失深入。
2.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及各地区发展平衡显现刚性化特征 首先是省级新的经济增长极“后继乏人”。自建国以来,石家庄、唐山两市凭借政策、资源优势多年以来在全省经济建设中屹立潮头,除个别市在个别指标方面近来方有冲击潮头之势外,拥有港口优势的秦皇岛与沧州,近临港口与省会的衡水,近环京津的保定等市完全有潜力发展成为省级经济发展重心区域,但从总体上看至今还尚无明显突破迹象,且与强势地区的差距继续拉大(具体数据参见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 / 30 表一、表二)。
表一:河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位次变动 GDP总量人均GDP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农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8888 石1111121332111111、32、14、44、35、3 唐2322212411322223、43、32、23、22、2 秦8177575、31、41、31、41、6 邯3244443598234444、85、86、98、78、5 邢665769610109788766、98、57、107、910、9 保443331、—6、—3、55、64、4 张788158107、104、105、1111、1111、10 承11711118101011118、57、99、89、119、11 廊977675424499998-、29、18、12、13、1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 / 30 沧55655871166566659、110、710、76、56、8
衡11999811109—、6-、6-、610、87、7 表二:河北省2000年各地区人均指标比较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 / 30 人才密
度指数人均财政支出(元/人)人均固定资产 (元/人)人均GDP (元/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人)农村人均纯收入 (元/人)人均财政收入 (元/人)劳动生产率 (元/人) 石8.93569。354084。5618427.2949471 唐7。52581.342871.3411400。7841239 秦9。18692.712987。3613483.7336323 邯5。77347.412530.21653753562575256.3533630 邢6.25317.722012。22565449342467194.3038136 保5.05378.722081。43667166592652255。8433085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 / 30 张7.03494.061646.365463。6428450
承6.94434.521848。334614.2625000 廊6.96489。763909.307306。9046857 沧6.32382。732058。12979455482518241。3442920 衡6。32368.052694。17722553762529222。7950934 以上两表不仅反映了我省宏观生产力布局决策缺乏创新和务实,而且反映了我省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难度依然坚挺,更反映了各市之间各自为战导致的发展脱节。
3.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严重致使空间效率损失较大 1980年以来,我省各地区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实际中,大部分地区的二次产业比重却变化不大,且工业行业趋同明显,并呈现出浓厚的重化工业色彩,说明经济发展对资源优势的依赖性过于明显,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通,并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进而使得区域经济效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具体参见表三、表四)。
表三:河北省各地区二次产业比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