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合集下载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实施策略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实施策略

提高中考体育中长跑成绩的分析与实施策略摘要:中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试,而中考体育成绩也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中长跑是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项基础项目,对学生的体质素质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很多学生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态度,中长跑成绩往往不尽人意。

本文通过对中长跑项目的分析,总结了提高中考中长跑成绩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合理的训练计划、科学的训练方法、正确的心态和态度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中长跑成绩,更好地完成中考体育测试。

关键词:中考体育;中长跑;实施策略引言中考体育是中国初中学生必须参加的一项考试,其中包括了许多项目,如:体育跳远、体育引体向上、体育仰卧起坐等。

中长跑是其中的一项基础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很多学生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态度,中长跑成绩往往不尽人意,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中考的成绩。

因此,本文将分析中长跑项目,总结提高中考中长跑成绩的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中考体育测试。

一、中长跑项目概述中长跑是中考体育测试中的一项基础项目,分为800米和1000米两个项目。

其特点是运动强度适中,能够全面锻炼身体素质,对心肺功能、肌肉耐力、协调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中考体育测试中,中长跑项目的成绩往往占据了总成绩的一定比重,因此提高中长跑成绩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由于中长跑项目的训练较为复杂,许多学生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态度,导致成绩不佳。

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计划不合理:有些学生在训练中缺乏科学的训练计划,随意地进行训练,导致身体负荷过重,影响训练效果。

训练方法不科学:有些学生在训练中缺乏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注重细节和技巧,导致运动效果不佳。

心态和态度不正确:有些学生在训练中缺乏正确的心态和态度,容易放弃或者懈怠,影响训练效果。

二、关于中考体育存在的问题(一)形式化标准方法不科学中考体育的评价的标准存在过于形式化,走过场应付的情况。

影响跑步运动成绩的基本能力因素及其训练

影响跑步运动成绩的基本能力因素及其训练

1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指人们在最短时 间内完成一定运动的能力。速
度能力的表现 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 速度和周期 性运动 中的位
移速度 3种。 反应速度主要 由肌 肉的力量 、快速的肌肉神经反应 、慢 肌
的粘滞性摩擦 和动作的协调 性等诸 多因素决定 。在不显 著增 加
肌肉体 积的前提下 ,增加力量对提 高速度 能力有所 帮助 。肌 肉
人体 机能的摄氧量和最大摄氧量 ,而不是 降低 了需氧量。跑 的
力,还包含连续完成单个动作时单位时间里的重复次数 ( 即动 作频率 ) 。动作速度的快慢 ,主要取 决于中枢 神经 系统 的功能、
引起该部位运动的肌 肉力量大小 ,以及技术动作 的合理性 。
效率在长跑过程中最重要 ,因为任何能量 的浪费都会导致过早
产 生疲 劳 。
C H I N IS P l f 啪 COACHES
霜 麓 鞠 鍪 黧
l 2 0 1 6年第 4 期
暖 骥 麓
在短跑 中,协调 的动 作保 证了最高速度的发挥。相反 ,不
跳或 1 0 O i T I 、 2 0 0 m、 3 0 0 i T I 等不同段落的后蹬跑 ( 或跨步跳 ) 。
的能力与该活 动所 需的运动专项有关 。例如 :1 0 0 m跑这一短
时间、高强度 的活动 ,大多数能量都是 由能快速利 用的磷酸原
系统供给 的 ; 相反 ,时间长 而强度小 的活动 ,如马拉松跑 ,其
能量 供给 几乎 全部 由有氧系统供 应 ; 而在 中距 离项 目中,有 的 主要依靠乳酸 能系统供应能量 ,有的则需要无氧和有氧代谢结 合供 能,如 1 5 0 0 m 跑。这些运动的起跑和终 点冲 刺时,主要 由无 氧系统供应 能量,而在 中途跑或稳定状态期 间,则主要 由 有氧 系统供应能量 。上述事 实充分说 明,不 同类型运动项 目的 能量供应途径 之间,以及各 能量 系统之 间,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 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称为 “ 能量连续统一体 ” 。 不同跑步项 目的主要供能 系统是不一样的 , 各有各 的特征 。 在制订某些训练计 划中,一个必须尊重 的重要原则是训练内容 和方法应是着重发展该项活动 中起主导作用的能量供应系统的 生理能力 。如长跑运动 员主要依靠有氧氧化分解供应其所需要

速度耐力——中长跑运动员比赛的致胜法宝

速度耐力——中长跑运动员比赛的致胜法宝

速度耐力——中长跑运动员比赛的致胜法宝速度耐力是指运动员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

速度耐力在中长跑专业圈也称为运动员的“平跑能力”。

速度耐力其特点是强度大、心肺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供应足够的氧气。

中长跑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才有可能在比赛中拖垮对手,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也可以说速度耐力水平和中长跑运动员的成绩呈正相关。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800米决赛肯尼亚名将.大卫.鲁迪沙,起跑后不需要采取跟随跑战术,凭借强大的速度耐力一路领先,战胜所有对手夺得冠军,同时打破世界纪录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手段welcome乳酸,是糖酵解的最终产物。

运动中乳酸生成量越大,说明糖酵解供能的比例越大,无氧耐力素质越好。

所以,最高乳酸训练的目的是使糖酵解供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

以提高800 米1500米等强度较大的中长跑项目为例,最大乳酸训练目的是使糖酵解能量系统供能达到最高水平,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能力。

如运动员全力跑1 分30~2分钟,身体达到力竭状态时,血乳酸最高在15~20 mmol/ L左右。

因此,如果能提高运动员最大乳酸耐受力,就说明糖酵解能量系统得到了提高,这样运动员的抗乳酸能力提高了,运动成绩也就自然会提高。

业余中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时可采用400米~600米最大强度的间歇练习,6~8组,间歇时间控制在2分30秒~3分钟左右,这样基本可以使血乳酸值达到最高值。

对于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对乳酸有不同的耐受力。

乳酸耐受力提高时,机体不易疲劳,运动能力也随之提高。

诸多研究证明,当乳酸耐受力提高时,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也相应的提高。

因此,乳酸耐受能力训练对旨在加强速度耐、耐力的运动员尤其重要。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welcome目前,中长跑速度耐力训练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两种训练方法都能同时使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一种方法是:“三氧”(有氧、混氧、无氧)组合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是在一次课中用70%的强度先进行10~12公里的有氧训练,结束后,进行短间歇(3分钟内),用80%的强度进行4~6公里的混氧训练,结束后,短间歇(3分钟内),用最大强度90%~95%进行6~8个400米和600米的间歇跑,每个间歇时间控制1分钟内。

中长跑运动的要求

中长跑运动的要求

中长跑运动的要求中长跑运动是一项体力和耐力要求都较高的长距离竞技项目。

它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长跑运动的要求以及对运动员的影响。

首先,中长跑运动对心肺功能的要求非常高。

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持久的耐力,同时保持较高的速度。

这意味着运动员的心脏和肺部需要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能量供应,以支持肌肉的工作。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运动员通常需要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如长时间的慢跑和跑步。

其次,中长跑运动需要运动员具备持久的耐力。

与短跑不同,中长跑需要运动员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速度。

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肌肉耐力和心理耐力。

肌肉耐力可以通过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来提高,而心理耐力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和比赛中逐渐培养出来。

运动员需要学会控制呼吸、节奏和心理状态,以保持稳定的表现。

此外,中长跑运动对运动员的意志力也提出了挑战。

在一场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经历了疲劳、不适和痛苦,但他们需要坚持下去。

这需要强烈的意志力和决心,以克服身体上的困难和痛苦。

意志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挑战自己的极限和设立明确的目标来实现。

除了对身体的要求,中长跑运动也对个人生活和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中长跑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运动,它鼓励运动员坚持不懈地努力,并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自我提升。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比赛,运动员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而且中长跑也可以帮助运动员释放压力,提高心理健康。

总结而言,中长跑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肺功能、耐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它对运动员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包括对个人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积极影响。

通过中长跑运动,运动员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习惯,并提高心理健康。

因此,中长跑运动对运动员来说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回报的运动。

中考体育:影响女生800米跑的重要因素

中考体育:影响女生800米跑的重要因素

中考体育:影响女生800米跑的重要因素店铺中考网为大家提供中考体育:影响女生800米跑的重要因素,更多中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考体育:影响女生800米跑的重要因素一、影响普通中学女生800米成绩的内在因素1.800米跑的特点800米跑是一项耐力运动。

在800米跑的过程中,人体需氧量增加,会出现氧债。

由于缺氧,在800米跑时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回加剧。

即呼吸加快,脉搏次数剧增,血压增加,心脏每分输出量扩大。

因此,在800米途中跑,人体各器官系统正常状态下的协调作用被破坏,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不能及时提供参加剧烈活动所需要的氧量,同时也不能及时排除猛然增加的CO2。

血液内CO2和乳酸的大量积累,过度的刺激大脑皮质,扰乱了大脑的正常工作,因而出现了“极点”。

随着“极点”的到来,学生呼吸感到急促、两脚沉重,四肢不听使唤,感觉胸闷、气喘不上来,仿佛再也跑不下去了。

于是,就有部分意志薄弱的女同学就会出现走,甚至也中途退场放弃测试,宁可不及格的现象。

跑后有的严重者还会出现头疼、两眼发黑、恶心、呕吐等机能障碍,甚至于大脑暂时性贫血而发生休克。

这些反应使学生对耐力跑产生了害怕的心理。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以后只要听说乃里跑练习、测试就害怕‘缺乏信心而设法逃避2.初中女生的生理特点初中女生的年龄在13~15岁间,这正是女生的发育年龄,也是月经初潮时期。

在月经周期内回产生某些身体机能上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影响其在正常的训练,导致耐力下降。

同时,从男女生性别的差异看,女生的心脏重量不男生轻,心容积和心缩力较小,因而每次收缩的心输出量少,心跳快,女子的肺活量较小,直接影响到气体交换量的大小,所以女生在进行耐力性运动时,脉率和呼吸次数等的负担较男生多,恢复的时间较长。

3.初中女生的心理特点在这发育时期,月经初潮的到来,使很多女生变得害羞,腼腆了;原来活泼乱跳的女生也变的温柔了;对体育运动产生了害羞和害怕的心理过渡期。

最新 高校学生中长跑运动训练要点及影响因素-精品

最新 高校学生中长跑运动训练要点及影响因素-精品

高校学生中长跑运动训练要点及影响因素一、中长跑运动训练要点(一)中长跑理论研究成果中长跑作为田径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发了广大体育专业人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

从运动生知识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体在 30~150s 的高强度运动中能源来自糖酵解,150s之后的运动能量来自有氧氧化系统。

具体到中长跑项目中,800 米、1 500 米跑主要供能途径是糖酵解,3 000 米、5 000米、10 000 米跑的主要供能途径是有氧氧化系统。

由此可以看出,运动生理学对于中长跑素质的研究主要是探索供能模式。

中长跑的专业素质需要结合速度耐力以及一般耐力,其根源为人体糖酵解与有氧氧化系统的供能水平。

新时代人们对于中长跑运动的理解是:速度耐力是中长跑运动的基础,速度是核心;对于长跑运动,耐力是基础,速度耐力是核心。

(二)中长跑训练内容概述1.训练注重培养速度运动生理学指明:运动负荷是运动应激的强度。

在人体可承受的生理限度下,运动负荷量越大,对人体机能的刺激也就越激烈,因此训练相关人员要适度加大训练量,以提高训练者机体运动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高强度及长久性联系,以助于锻炼学生的高速度奔跑能力。

在实际训练期间,训练人员可采用以下方法:布置 25-75米区间内加速跑;70 米、100 米注重锻炼绝对速度,可以加入行进间负重或爬坡跑等环节。

此外,训练人员也要组织 300-500米高强度间歇跑,对训练者进行分组考察,并给予其一定的休息时间。

训练员通过这种训练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其机体乳酸储备能力,对机体糖酵解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训练注重长短距离结合在当今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中,总体奔跑距离较之前有缩短,但是奔跑负荷强度却在不断提高。

因此,在中长跑训练教学中,训练者要将长跑与短跑均衡融入训练过程中。

通过短距离奔跑训练,高校学生可以提高其绝对速度,在短时间内激发更大的机体潜能;在长距离奔跑训练中,足量的奔跑距离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耐力,对其有氧氧化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方法研究

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方法研究

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方法研究作者:刘少虎,刘梦辰来源:《成才之路》 2018年第12期当前,人们缺乏锻炼而造成不同程度的亚健康,因此,人们对运动越来越重视。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也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中长跑是一项较为传统的运动项目,已成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的考量标准。

为此,本文对影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和中长跑的训练方法进行探讨。

一、影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1)生理影响因素。

中长跑运动员受身体外部特征的影响,在先天身体形态上就决定了竞技成绩的好坏。

优秀中长跑运动员体型较为匀称,体重较轻,跟腱较为明显,在运动过程中能很快地进行糖酵解有氧代谢,肌肉疲劳程度较轻。

此外,臀围较小、身材适中以及红肌纤维较为发达的运动员能够跑出更好的成绩。

这是因为肌肉类型分为红肌和白肌,红肌纤维有较多的线粒体,其体积较大、数目较多。

线粒体中有氧代谢酶活性较高,肌红蛋白的含量也比较丰富,毛细血管网较为发达,使肌肉在长时间运动中不易疲劳。

中长跑对人体机能要求较高,不仅包括耐力素质,速度素质也尤为重要。

耐力素质是运动员从事该项目的基础和保证,在后天可以通过锻炼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而速度素质是决定能否有较高成绩的核心。

(2)心理因素。

中长跑是一项有较大难度的运动项目,心理也是决定运动员成绩的有利因素。

端正动机能有效减轻压力,使比赛拥有实质上的意义。

意志是自我支配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的强大武器,是对自身行为的控制,是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

情绪波动较小的运动员,在赛中能够减轻外界因素的干扰,使比赛顺利进行。

同时,在中长跑项目中能够调动机体积极性,保持比赛的最佳状态,是取得较好成绩的保证。

不良的情绪将会造成运动员比赛时技术动作变形,体力分配不合理,机体能量消耗较多,致使比赛无法进行或者以失败告终。

因此,在赛前应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暗示,防止不良情绪的干扰。

二、中长跑训练方法(1)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是指运动员进行一定强度的训练之后,在不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反复进行练习。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摘要:通过观察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训练、查阅图书、刊物来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中长跑的发展情况、采访中长跑运动员和教练,结合自身体会,发现训练中易出现的错误训练方案,从而找到正确的中长跑训练计划,并对现代化中长跑运动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得出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已成为中长跑训练的主流方向和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中长跑运动成绩的主要方法的结论。

关键词:中长跑;专项速度;速度耐力;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绝对速度;1.前言中、长距离跑(简称中长跑)是800到10000米之间距离的跑。

通常进行的中跑比赛有男、女800米和1500米;长跑比赛项目有男、女5000米和10000米。

中长跑运动作为田径运动中的一个比较重要项目是学校体育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中长跑运动是一项耐力与意志并存的运动项目,中长跑运动还是一种具有较大锻炼价值的运动。

长期坚持中长跑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2.结果与分析2.1中长跑运动的特点动作轻盈自然,身体重心移动平稳,向前效果好,上下起伏较小,有节奏,速度保持匀速,不要忽快忽慢,耐力性较强。

2.2影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速度与速度耐力方面:速度和耐力既是相互统一又是互相制约的,如果在训练中二者的安排不当便会对训练产生不利影响,而过于强调耐力训练会对速度素质的提高起到抑制性的作用,因而二者要对不同的人、不同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绝对速度方面:中长跑比赛的竞争日趋激烈,中长跑运动员的比赛名次往往都是最后几十米或者最后几米才能见分晓,因此中长跑运动员绝对速度的训练已经引起教练员、运动员的高度重视,只有具备较好的绝对速度才能充分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方面:在保持总负荷量不变的前提下采用高强度、短距离、间歇跑重复训练,根据不同的任务、运动员不同特点,把有氧运动、无氧代谢供能科学地结合为一体,使绝对速度、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保持同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 业 论 文

(2008 届)

研究题目: 浅析影响中长跑运动员成绩

的主要因素

院 系: 体育学院 专 业: 体育教育 年 级: 2004级 学生学号: *********** 学生姓名: *** 指导老师: * * 1

浅析影响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 (宁夏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2008届 王建国)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化,对中长跑训练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对训练方法中的手段也日益多彩。在寻求中长跑运动员达到世界水平的各种途径中,仅仅依靠某一种特别强的能力还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项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形态、心理素质、生理机能、合理的营养调配、疲劳恢复、动作技术及训练内容的合理化。能充分挖掘和动员运动员潜在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成绩;因素 Abstract: 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have their own structure, function more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training in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un continuously updated, the training methods in the means are also increasingly colorful. In seeking to achieve world-class runner in various ways, based only on a certain kind of particularly strong ability is not enough, you must hav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physical and solid physique, but also a good form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nutrition, fatigue recovery, technology and training content moves to rationalize. To fully tap the potential and ability to mobilize athletes, and make it the most efficient energy use, can b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to always maintain a high level. Key words: middle and long distance run ;performance ;factors

0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虽然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化,中长跑训练的观念、训练结构、训练负荷、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中长跑训练实际就是如何使运动员各器官、系统对训练负荷与强度的生理的适应,对体能、技能、智 2

能、心能的适应,以及对运动员训练方法、手法、负荷、能量产生的科学调控。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中长跑运动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本人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电子资料,并对其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汇总,运用了文献综述法对其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 1.2.2 专家访谈法 在以相关文献资料的理论基础上,作者与本院在田径项目中资深的专家及教授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听取了有关专家的观点和意见,采用了专家访谈法进行了研究。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影响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它包括身体形态、心理素质、生理机能、营养的合理调配、疲劳恢复、劳动技术、意志品质还有训练内容合理化等等都影响着中长跑的成绩。 2.1身体形态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中长跑运动员受身高的影响不是很大,但是身体形态也是影响中长跑运动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择,身体形态比较“干瘦”形,身体匀称,腿长体轻,骨盆小,胸围小,膝,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明显、足弓较大的运动员。体重、身高、下肢三者之间的结合关系,是评定运动过程中能量节省化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较小者为好,即体重较轻,下肢较长的运动员耗能较少。我们可以参照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这三者结合的比例。其优秀的中长跑运动员男子身高为1.70±4.5;女子为1.59±4.0,下肢长男子为87.5±2.7;女子为1.7±2.9(单位cm)[2]。此外,中长跑项目还要考虑优先选红肌纤维百分比比较高,疲劳恢复能力强的运动员,也就是说,身体形态虽然不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但是同样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中长跑运动成绩的提高。 2.2心理因素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的影响是复杂的,难以用具体的比例做出精确的估计,也难以用直接的方法解释。影响竞赛成绩表现为基础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基础因素有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三个要素。在竞赛中是通过相对技术能力、战术运用水平、体力三个要素表现出来。心理因素包括动机、认知能力、意志、情绪等因素具体的表现。它不 3

仅对竞赛成绩有直接影响,还会对基础因素中的体力和战术运用产生作用,间接的影响到竞赛成绩。这即反映了心理因素对基础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的影响的复杂性。 心理训练已成为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情绪控制是心理训练的一个主要方面。情绪稳定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能根据比赛的目的、任务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形成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以便在极度紧张的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取得优异成绩。反之,则会因情绪波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行动,致使动作忙乱,导致比赛失败。虽然他们的表现形式是因各种因素所产生的,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不良的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而产生的。特别是在赛前,大多数的运动员都会有各个方面的压力,如运动员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就会产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现象,这种紧张、焦虑一般在临赛前程度加重,帮助运动员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想象训练法、自我暗示法和注意力转移法。 2.3生理机能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基础,速度是核心,力量耐力是保证。训练实践说明,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耐力,主要依赖于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和提高。 强调在有氧代谢后进行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最后进行ATP:CP和无氧糖酵解代谢为主的大强度高速度训练,以发展快速的能力和速度耐力能力。生物化学研究表明,在现代中长跑中ATP-CP糖酵解能量代谢占20-30%左右,这就足以说明速度在中长跑中的地位。在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速度耐力的发展,二者应同步进行。发展一般耐力和速度的训练手段均可导致其对应素质生化因素的一定程度的改变。不应忽视一般耐力的训练。 2.4营养的合理调配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由于中长跑的训练量比较大,运动员在训练中往往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中长跑项目的营养补充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合理营养是运动员保持良好训练状态的物质基础,对运动员的体能状态、体力适应过程、运动后体力的恢复防治运动性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合理营养能提供运动适宜的能量物质,保证能量物质良好供应和利用,肌肉中的能源物质(糖元)的水平还与运动外伤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合理营养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同时还可以解决运动训练中一些特殊的医学问题,如赛前控制体重、运动性贫血和青少年的特殊运动营养。 4

运动营养与恢复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代训练理论认为:“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但没有营养物质的补充和恢复就没有负荷,也就没有训练”中国优秀女子中长跑教练马俊仁可谓是运动营养恢复的权威与专家。他既遵循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的基本规律力求在负荷量与强度上有重大突破,又极其重视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的新观念,刻意解决运动后营养物质的补充和恢复,为大负荷大强度训练提供充足的物质能量。训练负荷离不开恢复,恢复训练有助于完成新的训练和比赛。根据现代中长跑运动训练的特点,必须加强训练过程中的恢复训练后的恢复。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运动员训练正常的基本条件,也是训练后消除疲劳的主要因素。不同运动类型、不同运动项目则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速度型中长跑运动员需要营养素的全面和均衡;力量型中长跑运动员需要优质的蛋白质食物;耐力型中长跑运动员需要充分的糖、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混合型中长跑运动员要根据项目特点具体安排。同时要注意利用医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化学性恢复手段等,充分利用高科技、医疗手段为运动训练服务,树立“训练—恢复—营养”三位一体的现代训练观。 2.5疲劳恢复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中长跑项目训练的最大特点是大运动量。大运动量增加了训练负荷,也加深加重了机体的疲劳,如果不能很快的恢复,就不能连续完成训练任务,使训练水平下降,并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文化课学习。因此,要把青少年中长跑疲劳程度判断和训练的恢复提高到重要位置,这对教练员合理安排运动员训练量和运动强度,对运动员成绩稳定提高和运动潜力发挥,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疲劳是大脑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抑制的正常生理现象,经过一定时间、一定方式的休息,工作能力和身体功能才能逐渐恢复。然而,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对如何很好地进行疲劳的恢复经验不足,这时就需要教练员及时地、正确地引导他们。其实,提高恢复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例如: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是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占优势,能量物质的合成过程也占优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得到重新利用和排除。只有充足的睡眠,大脑皮层和其它器官系统的功能才能得到恢复。2、营养的补充:在进行长袍运动后,及时地补充一些蛋白质、糖、维生素B和C以及无机盐等,对疲劳的恢复是很有必要的。3、训练后的整理活动:在中长跑运动后,认真地进行整理活动有利于呼吸、循环系统的调节,神经的松弛,肌肉的放松。有效整理活动、运动按摩与推拿:能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肌肉中排除乳酸及其它疲劳物质,以促进疲劳的消除。4、泡温水浴:水温一般在42℃±2℃为宜,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