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20 0 8焦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 报
第 4期
1 9 ,9 1 :5 9 9 7 3 ( )6 —6 . l1 LuDY, uP es P, a uuP ,e a. eueo 3] i D lssY N yd L t 1 Th s fn i i

fnt n[] F riSe l18 ,9 2 :7 —2 7 u co J . et t i 9 8 4 ( )2 2 7 . i l r,
[2 B kr 3 ] a e HWG, i LuDY, o re e a. i ns o em B un H, t 1 Da oi fp r g s s
l 宫颈细胞学检查 1 1 巴氏涂 片细胞 学 检查 临床 实践证 明巴 氏涂 片 简单 易 .
行、 经济有效 , 为宫颈癌首选和不可 缺少 的检 查方法 , 前仍 在 目 延用 。传统 的巴氏涂片按 5级分类法 。许 多年来 这种 5级分类 法尽管在 宫颈癌筛查 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 但也逐渐 显示 出一些

能从微生物角度对炎症细胞及疱 疹病毒 、 乳头 状瘤病 毒感 染等 作 出诊断 。此外 , C C T适用 于大样 本的 宫颈 癌普查 工作 , 避免 肉眼观察 的人为 主观误差和大 工作量时 疲劳所 引起 的差错 , 做
到 准确 、 速 。 快
平 。笔者就 目 宫颈癌 筛查 方法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前
Z t at ni l oose iif te n[ ] Hu P i e ci noi zopr cne i me J . m nr o g m rl 收稿 日期 :0 7—1 —0 20 1 7
dfcsn sl t g p tnsf s s d f ti t n [ ] e t e i ai t o as t e iz i J . e i ec n e r i e rl o a

宫颈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收稿 E l 期: 2 0 1 3 - O 1 — 2 1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0 5 2 2 )
E l o ]胡 忠 义 , 倪莲娣. 噬 菌 体 生 物 扩 增 快 速 检 测 结 核 分 枝 杆 菌 方法学研究E J ] . 中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 2 0 0 4 , 2 7 ( 7 ) : 8 0 1 —
之一【 】 。宫 颈 癌 的形 成 是 一 个 由 量 变 到 质 变 的 过 程 , 因此 早 发 现、 早确诊对于l 临床 的病 情 分 析 、 诊 断 治 疗 极 其 重 要 。现 就 宫
颈 癌 的检 测技 术 方 法 综 述 如 下 。
1 细 胞 学 法
肿 瘤 标 志 物 是 反 映 肿 瘤 存 在 的 化 学 类 物 质 。 它 们 或 不 存
[ 9 ] 吴 龙章 , 蔡杏珊 , 吴幸怡 , 等. 四 种 检 测 方 法 对 结 核 病 诊 断 价值的探讨 [ J ] . 中华 检 验 医 学 杂 志 , 2 0 0 7 , 3 0 ( 6 ) : 7 4 2 —
7 45 .
价值[ J ] . 中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 1 9 9 7 , 2 0 ( 1 2 ) : 1 8 6 .
细 胞 学 试 验 (T C T ) 。
在 于 健 康 成 人 组 织 而 仅 见于 胚 胎 组 织 , 或 在 肿 瘤 组 织 中 的含 量
大 大 超 过 在 正 常 组 织 里 的含 量 , 它 们 的 存 在 或 量 变 可 以提 示 肿 瘤 的性 质 , 借以了解肿瘤 的组织发 生 、 细胞分 化 、 细 胞功 能 , 以 帮 助 肿 瘤 的诊 断 、 分类 、 预 后 判 断 以及 治 疗 指 导 。从 方 法 学 来 看, 肿瘤标志物测定方法很多 , 有放射免疫测定法 , 酶 联 免 疫 测

C反应蛋白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C反应蛋白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10.19368/ki.2096-1782.2024.05.184C反应蛋白在宫颈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宋彬1,陈黎2,陈晨31.淄博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山东淄博255300;2.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山东淄博255000;3.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科,山东淄博255000[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临床上已采取各种实验技术手段进行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一种正向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机体感染或炎症状态时急剧升高,并在不同类型恶性肿瘤中显示出诊断和预后价值。

最新研究表明,CRP可用于宫颈癌预后评估、疗效观察和并发症预测,CRP检测能够帮助识别宫颈癌进展和相关死亡风险增加的患者,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CRP对抗肿瘤免疫、促癌基因的表达、化疗耐药等过程的调控,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PI3K/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等众多信号通路。

本文则围绕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助于指导基于CRP 检测的宫颈癌筛查和靶向CRP的宫颈癌治疗新手段。

[关键词]C反应蛋白;宫颈癌;预后;分子机制[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782(2024)03(a)-0184-06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ole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reactive Protein in Cervical CancerSONG Bin1, CHEN Li2, CHEN Chen3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Zibo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300 China;2.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Zib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000 China;3.Department of Medical Genetics, Zibo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Zibo, Shandong Prov⁃ince, 255000 China[Abstract] 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of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Although vari⁃ous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have been adop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screen early cervical lesions,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ervical cancer are still high. C-reactive protein (CRP) is a positive acute phase reaction protein, which in⁃creases sharply in the body during infection or inflammation, and shows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in different types of malignant tumors.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RP can be used to assess cervical cancer prognosis, ob⁃serve efficacy, and predict complications, and that CRP testing can help identify patients at increased risk of cervical cancer progression and associated death.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mainly includes the regulation of CRP anti-tumor immunity, oncogene expression,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and other processes, involving many signaling pathways such as phospho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 (PI3K/Akt),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ERK), nuclear factor-κB (NF-κB).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latest progress of relevant research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is field, which will help guide the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based on CRP detection and the new cervi⁃[作者简介] 宋彬(1980-),男,本科,主管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基础和生化学检验与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工作。

HP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HP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HP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摘要: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严重危害女性的生命健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宫颈癌的人数近5万之多。

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宫颈CIN)的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因此,HPV檢测是临床上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

现就,近些年HPV检测方法及研究情况进行整理概括作一综述。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在人类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粘膜鳞状上皮细胞是其天然宿主,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长期以来,已知HPV感染可引起人类良性肿瘤和疣。

目前已发现超过200种不同的HPV亚型,根据其致病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

与宫颈癌有关的高危型HPV有16,18,31,33,35,39,45,52,56,58,59,68。

低危型有6,11,42,43,44。

还有HPV6,11,42型与生殖道疣有关。

近些年来,我国对宫颈癌越来越重视,其防治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发展,HPV疫苗迅速崛起,只是我国还没有广泛普及。

目前,宫颈癌的筛查仍是主要预防,控制宫颈癌的手段,根据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ists,ACOG)最新的宫颈癌筛查和预防实践指南,强调以下几点:1、宫颈癌筛查应从21岁开始。

HIV感染女性除外。

年轻女性感染HPV后几乎均可通过免疫系统在1-2年内清除病毒而不发生病变。

过早的筛查可能会增添患者的焦虑及花费,导致过度随诊。

2、21-29岁女应单独行细胞学检查,每3年筛查1次。

30-65岁女性建议每5年行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

3、以前筛查结果阴性且无HSIL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65岁以后停止宫颈癌前筛查。

4、已行子宫全切且以前没有HSIL及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应停止宫颈癌筛查。

5、有HIV感染、免疫缺陷、子宫内己烯雌酚暴露及既往HSIL或更高级别病变的女性,可能比常规筛查指南推荐的需要更频繁的筛查。

宫颈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宫颈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10 。P T C . E / T显示 的肿 瘤边 界和肿 瘤对周 围组 织侵犯 较 c T清楚 。郑航等 研究 显示 ,0例初 诊患 者 中,9例 最 3 1 终被确诊为宫颈癌 患者的 F—F G P T C D E / T显像 结果显示 ,
1 呈 阳性 , 呈 假 阴 性 , E / T诊 断 宫 颈 癌 的 灵 敏 度 、 7例 2例 PTC

生率 已大 幅下 降。临床实践表明 , 过筛查可 以发现宫颈癌 通 前期病变 , 而阻断宫 颈癌 的发生 , 从 宫颈 癌是世 界卫 生组织 ( O 唯一建议在世界范 围内开展筛查 的恶性 肿瘤 发展 WH ) 中国家没有建立有效 的宫颈癌筛查体 系, 大部分 宫颈癌被发 现时 已经形成浸润癌 , 这已成为发展 中 国家妇女 死亡的主要
62 3
生 !旦
筮 鲞
釜_ 7期
Me hnP P V 12 N . Jl,0 2 dJC i A F, o.3, o7, y 2 1 u
宫 颈癌 早 期诊 断研 究 进 展
王 辉 综述 曹冬 焱 审校
【 关键词】 子 宫颈癌 ; 期筛查; 早 人类乳头瘤病毒 ; 细胞 学 【 中国图书分类号】 R 1 .4 7 17
自 17 9 7年 Lvr aet y在电镜 中观察 到宫颈癌活检组织 中存 在 H V颗 粒 , P 以及 Z rH ue u a sn提 出人 乳 头瘤 病 毒 ( u a hm n
pp l ai sH V) 宫 颈 癌 发 病 相 关 联 的 假 设 后 , 内外 aio v u , P 与 lm r 国
原 因 … 。发 展 中国 家 肿 瘤 资 料 分 析 ,0 ~ 0 的 宫 颈 癌 发 8% 9% 生在 3 6 5~ 0岁 。我 国患 病 率 及 病 死 率 约 占世 界 13 具 有 年 /, 轻 化 的趋 势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目前检查 H V的方法很多 , P 有细胞学法 、 荧光原位 杂交法 、 核酸印迹原位 杂交法 、 斑点 印迹法 、 多聚合 酶链反应扩增法 、 杂交捕获法等。 中二代杂交捕 其 获法( C 2更敏感 、 H ~) 特异性 强 、 准确率高。 它能同时检测 l 种 高危 型 H V该 3 P, 方法 已经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 。其原理是利用对基因杂交 、 化学发光、 信号放 大的原理在分子水平上定性定量检测病毒 D A 是用特制小 毛刷在宫颈处采 N 。 集细 胞 , 操作分 为 5 : N 步 D A分解 、 N — N D A R A杂 交 、 抗体捕 获 、 化学发 光检 测、 计算 机判读结果 。 51 . 宫颈癌筛查对象 51 起始年龄 经济发达地区 : ~ O ; .1 . 2 3 岁 经济欠发达地 区:5 4 岁 ; 5 3—O 高危 人群 : 起始年龄应相应提前 ; 终止年龄 :5 以上危险 陛极低。 6岁 51 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 2 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 ;经 L T 测出 A C .2 . l C检 S— U( S 原因未 明鳞状 上皮非典型增生 的患者 )手术后 随访 : ; 宫颈癌术 后病人六 个月 、 十二个月检测 H v P 。提示病变是否完全切除、 预测癌变是否可能复发 。 5 . 2随访对象 细胞学 L I 、 SL 组织学 ≥c N 1 ” I 一 、特殊职业” 人群 、 P H V感染者。 53筛查 宫 颈 癌 的最 佳 方 案 ” C一 P N . H 2 H V D A检 测 + 基 细胞 学 诊 断 液 (C ) , T T ”结合免疫学 、 基因诊 断等技术多参数分析 , 彻底消灭宫颈癌。 5 . 4筛查问隔 每年一次 , 连续 2 次细胞学正常 可改至 3 ; 续 2 H V和 a连 次 P 细胞学正常可延至 5 8 ; - a 筛查重点放在高危人群而不是筛查次数。

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及其新进展

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方法及其新进展

将 目前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及进展综述如下 。
1 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进展

巴氏涂片一样 , 在减 少宫 颈癌 的发病 率的作 用上 , 尚需 相 当的 时间探讨 。薄层液基细胞学具有很高 的特异性 和 阳性 预测值 ,
其不仅为细胞病理学检查提供细胞形 态改变依据 , 而且为分子 水平检查提供核酸来源 , 采用液基细胞 学所提供 的细胞做 杂交 捕获 实验检测 H V D A, P .N 其检出率 大大提 高 , 予宫 颈细胞 学 赋 检查一个展新 的意义 , 助于宫颈癌病 因学的研究 。史鹏 等… 有 报道 P P液基细胞学 与病理检 查结果符合 率分别 为 6 .3 A、 13 %、 8 .9 假 阴性率分别 为 2 % 、.5 4 6 %, 8 2 5 %。液基细 胞学在宫 颈癌 的筛查 中, P P的敏感 性高 7倍 , 比 A 必将在 宫颈癌 及癌前 病变
前列 , 这一特点使宫颈癌 的筛查具 有 了更加重 要的意义 。现 就
薄片,5 9 %酒精 固定 , 巴氏染色后 , 然后 由医师显微镜 下 阅片诊
断。此法提高 了对低 度 以上病变 的诊 断率 ( re,9 8 。虽 Wa r19 ) n 然 Ti Pe 涂片与常规涂 片相 比, h n rp 有很少 粘液及 残渣 , 有细 没 胞重叠 , 背景清晰 , 减少 了影响ຫໍສະໝຸດ 断的因素 , 还不规范 。正如 但
离心后 , 自然沉淀法将标本 中的粘液 、 经 血液和炎 细胞分离 , 收
集余 下细胞放置于玻璃片上 , 其细胞标本直径为 1 i 制成超 3B n,
病变或早期即给予预 防性或 彻底 治疗 , 患者 生活 质量可 提高 , 而且早期宫颈癌的治疗 效果 和五年 生存率 也位 于恶性 肿瘤 的

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1 0 1年 1 第 3 0月 3卷
第 5期

4 7・ 2
度鳞 状上 皮 内病 变 (o rd q a o si re i e 1 ga esu m u t pt — w na h
1 . 1 , 异性 是 9 . 6 , L I 出的敏感性 9 1% 特 1 1 % 对 SL检 是 8 . 1 , 异 性 是 5 . 7 。 由 于 阴道 镜 的敏 2 1% 特 8 1%
8.4 ¨ VA方 法 筛 查 CNI 以上 宫 颈 病 变 5 1% ; I II级
和宫颈 癌 的灵 敏度 为 6 . 5 , 异度 为 9 . 9 , 2 1% 特 5 1%
阳 性 预 测 值 为 1.5 ,阴 性 预 测 值 为 3 1%
9 .1 9 6% l8 1]

目前 我 国许 多 地 区应 用 V A V L 作 I / II
llei ,L I 和 高 度 鳞 状 上 皮 内 病 变 ( i i s n , SL) al o hg h gaesum u tei ea ls n H I) ③ 鳞状 rd qa osir pt llei , SL ; n a h i o
细胞 癌 (q a o scl ac o a S C) ( ) 上 su m u e scri m , C ; 3 腺 l n
感性 和特异 性均 较低 , 因此 西方 国家并 不将此 种检
查方法 作 为筛查 方法 。
4 光 学 内聚断 层摄 影术 ( C ) O T
皮细胞异 常 : 不 典型腺 细胞 (t i l l dl ① a p a g nu r y c a a
cl , G ; 不典 型腺 上 皮细 胞 倾 向瘤 变 (t i el A C)② s a p— y cl l dlr el f o epat ) ③ 宫 颈 腺 原 位 a ga ua l a rnolsc ; n c s v i 癌 (edcri l dncrio ai i , I) ④腺 noevc eoac m su A S ; aa n n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颈癌筛查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
2011-11-04T10:32:22.2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5期供稿 作者: 李怀宽
[导读]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筛查手段的不断推广,宫颈癌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真正可以防治的恶性肿瘤。

李怀宽(广西贵港市中医医院
537100)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263-01

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二位,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认为,从CIN发展为宫颈癌的自然演变病
理过程需
10年左右,因此宫颈癌是可以预防及早期治愈的疾病[1]。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工作的不完善,宫颈癌的发生率是发达
国家的
6倍,其中8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浸润癌。所以熟练掌握宫颈癌的筛查技术与诊断方法,对妇产科医生来说尤为重要。本文就宫颈癌
筛查的方法、新进展做一综述。
1
细胞学检查进展

传统的宫颈巴氏涂片法已经历了半个世纪,为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存在15%~40%的假阴性,其中53%~90%
的假阴性是由于涂片中没有能诊断的细胞。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取材器上的病变细胞没有被转移到载玻片上,有
80%以上细胞随取材器被
丢弃;②涂片质量差,不均匀、过厚、过多的粘液、血液或炎症细胞遮盖了不正常细胞
,影响了正确诊断。而液基细胞学恰恰避免了这些弊
端,标本更具备代表性,避免了细胞重叠遮挡,大大提高了薄片的清晰度。它使用标本刷取材,取样后立即放入细胞保存液中,这样保证
了取材器上的细胞几乎全部保存下来,也避免了常规涂片过程中所引起的细胞过度干燥造成的假象。保存液中的细胞经
2000S程序化处理
粘液、血液、炎性细胞与上皮细胞分离,经高精密度滤过器过滤,收集余下的上皮细胞,制成超薄层细胞涂片,使细胞学专家更容易观察
每个视野,大大提高了细胞学制片质量,以发现早期病变的征兆。作为妇女每年一次的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能及早发现宫颈早病变,是预
防宫颈癌的发生、降低宫颈癌死亡率的关键。
2 HPV
检测作用与进展
1976
年Zur Hausen H首次提出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病密切相关[2]。在几乎所有的宫颈癌标本中可检出HPV DNA,
HPV
阴性者几乎无罹子宫颈癌之忧,因此,HPV被确认为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能够引发宫
颈癌
,其中主要的13种HRHPV(HPV16、18、31、33、35、39、45、5l、52、56、58、59、68)占98%以上,各国各地区致癌种类有差别。
这种方法在宫颈癌高危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初筛更具价值,开辟了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新领域。但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不能单
独作为临床治疗的依据。
3
肉眼醋酸/碘实验(VIAVILI)筛查技术
VIA/VILI
是在宫颈表面涂抹醋酸或碘液后,无放大条件下直接肉眼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或碘液的反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
适宜在农村地区推广,能使更多的贫困地区的妇女及时得到宫颈癌的早诊早治。且可作为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定位选择辅助依据。
4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宫颈癌常规筛查诊断程序是以宫颈细胞学检查或细胞学结合人乳头瘤病毒
DNA
检测作为初筛,可疑或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进行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早期宫颈癌肉眼难以识别,取材时带有盲目性,常规
宫颈
3,6,9,12点,组织活检法阳性率较低,易漏诊、误诊。电子阴道镜应用放大技术提高分辨率,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处的转化区是宫颈癌癌
前病变及慢性宫颈炎早期病变的好发区,在高倍放大
(6~10倍)下可看到宫颈表层的微细变化,在发现异常图像显示部位活检,结合肉眼醋

/碘实验,可增加组织活检阳性检出率。由于阴道镜是一种视觉技术,有赖于检查者严格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一般的炎症和人乳头瘤病
毒感染也可产生阴道镜异常图像,故阴道镜诊断的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
[3-4]。
5
宫颈癌筛查系统

(TruScreen)是一种检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新技术,它利用光电特性通过探头轻触宫颈表面,以低强度的电和光探测宫颈直接找
出宫颈组织内癌变或癌前病变细胞。其操作方便,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筛查方法。
宫颈癌常规筛查诊断程序是以宫颈细胞学检查或细胞学结合人乳头瘤病毒
DNA检测作为初筛,可疑或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进行活体
组织病理诊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筛查手段的不断推广,宫颈癌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真正可以防治的恶性肿瘤。

考 文 献
[1]
郎景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1-263.
[2] Zur Hausen H.Condynomataacuminata and human genital cancer[J].Cancer Res,1976,36(2):794.
[3]
白枫花,象锋.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J].实用诊断与治杂志,2006,20(2):128-129.
[4]
常桂荣,吕丽娟.阴道镜在宫颈病变及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诊断治疗杂志,2006,20(8):61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