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子宫颈癌的方法

合集下载

宫颈癌如何筛查

宫颈癌如何筛查

88宫颈癌如何筛查陈晓莉作者单位遂宁市蓬溪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四川省 遂宁市 629100宫颈癌在妇女群体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排在乳腺癌后位居第二,严重影响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并有一种年轻化的趋势。

诱发宫颈癌的原因较为多样,与HPV感染存在密切联系,如果女性患者性生活频繁、吸烟、酗酒、口服避孕药、经济状况较差、机体免疫力不足以及性传播疾病,都可能诱发宫颈癌,如果治疗不及时,则会危害到女性的生命安全。

通常情况下,宫颈癌以30~65岁的妇女为主要发病群体,属于恶性肿瘤范畴。

宫颈癌筛查方法较多,适合在女性怀孕前进行。

但是,我国的宫颈癌筛查并非是强制性执行,加之意外妊娠的可能性,导致有很多孕妇并未接受宫颈癌筛查。

常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阴道检查。

宫颈癌发病期间,典型症状则是阴道出血,发病症状同先兆流产症状相似。

所以,孕前应该积极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发现女性出现阴道出血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阴道检查和细胞学筛查。

2. 宫颈细胞学检查。

此种方式是在阴道检查并未发现可疑情况下的一项检查项目,无论是妊娠期还是非妊娠期患者,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为女性进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指选择宫颈刮片,依据巴氏染色法来检查宫颈鳞状细胞内病变情况,以此来筛查宫颈癌。

此种报告无法直观反映出宫颈癌细胞学变化本质,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医师的诊疗需要。

加之刮片的厚度不均,阳性检出率会受到极大影响,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3. 宫颈刮片TBS报告法。

近些年来,此种方法广泛应用,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的取材方法相同,制作明确标本和诊断分类,用于辨别宫颈癌或上皮内病变,有无先细胞异常、子宫颈肿瘤和致病菌炎症等情况,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

4. 液基细胞学检查。

此种检测方式,是通过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查宫颈细胞和分类诊断。

宫颈癌诊断治疗标准

宫颈癌诊断治疗标准

宫颈癌规范化诊治及流程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子宫颈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

二、术语和定义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子宫颈癌是指发生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子宫颈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以往称子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和病变程度分为三级,它反映了子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病理过程。

该病变具有不同的转归,它可以自然消退,亦可发展为子宫颈癌,后者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三、缩略语CA125:(carcinomar antigen)癌抗原125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SCC:(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四、诊治流程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五、诊断依据(一)高危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病因,过早开始性行为、多个性伙伴、多产、吸烟、性伴侣的性行为混乱、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均是相关高危因素。

(二)症状。

最常见的症状是接触性阴道出血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白带增多。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

怎样发现早期宫颈癌早期宫颈癌是指癌变仅限于宫颈上皮层、内膜下层和浆膜下层,且仅有少量癌细胞,未累及深层和淋巴结核肿的病变。

早期宫颈癌患者病情较轻,治愈率较高,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早期宫颈癌的发现、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早期宫颈癌的发现1. 定期妇科检查宫颈癌的筛查可以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实现。

定期检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及时治疗,避免恶化。

通常建议20岁及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宫颈涂片检查或采用HPV病毒检测技术。

2. 注意早期症状早期宫颈癌的症状不明显,但仍有以下表现:(1) 阴道出血:不与月经周期有关,经期前或经期后均可能出现。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异常,可能呈黄色、棕色、血性等。

(3) 阴道异味:臭味浓重。

(4) 其他不适症状:例如腹痛、盆腔不适、排尿、排便异常等。

凡是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会进行宫颈涂片检查,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则需要进一步进行宫颈活检,以确定是否患有宫颈癌。

二、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和化疗三种方法。

1.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剖宫产术或子宫颈锥形切除术去除宫颈肿瘤。

剖宫产术适用于未生育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好。

对于已经生育的女性,子宫颈锥形切除术更适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手术创伤较小,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功能,但可能会导致宫颈管狭窄和早产。

2. 放疗放疗对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很好。

放疗分为外放和内放两种。

外放射线照射范围较广,可以覆盖癌变组织和旁边的淋巴结,一般需要接受4-6周的治疗。

内放是将放射源放入宫腔内,直接照射宫颈癌。

放疗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女性的生育能力,但可能会导致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皮肤损伤等副作用。

3. 化疗化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注射抗肿瘤药物,杀死癌细胞。

化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与手术或放疗联合使用。

化疗的副作用较大,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三、注意事项1. 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

子宫颈癌的诊断与处理

子宫颈癌的诊断与处理

Chinese Practical Journal of Rural Doctor 2018 V ol.25 No.5·12·图1 宫颈细胞学异常处理流程3.2 高危型H P V筛查 年轻女性是H P V感染的高峰年龄,建议高危型H P V检测用于30岁以上女性。

高危型HPV阳性处理见图2。

图2 高危型HPV阳性的处理流程3.3 细胞学联合高危H P V筛查 细胞学联合高危型HPV筛查异常情况处理流程见图3。

图3 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联合筛查异常处理流程加强自身保健意识,强化宫颈癌三级预防、三阶梯筛查。

定期规范宫颈癌筛查,对于筛查异常情况及时进行专科诊治,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最终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8-02-01)子宫颈癌的诊断与处理郭骞 李潇 林蓓(110000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摘要】 文章介绍子宫颈癌的诊断与处理。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7185(2018)05-0012-03doi:10.3969/j.issn.1672-7185.2018.05.005子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CC),简称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其高发年龄为50~55岁,发病年龄近年有年轻化趋势。

宫颈癌病因明确,与H P V长期持续感染有关,可以通过注射H P V疫苗有效预防(一级预防);也可以通过宫颈癌筛查(二级预防)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生;有效地早期治疗(三级预防)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本文就宫颈癌筛查、诊断及处理进行介绍。

1 宫颈癌筛查与诊断子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期,且由于宫颈易于暴露,便于取材,所以,规范的宫颈癌的筛查即可尽早地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早期宫颈癌。

简述子宫颈癌的诊断

简述子宫颈癌的诊断

简述子宫颈癌的诊断摘要】子宫颈癌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总数的半数以上,目前确切病因尚无定论,大多认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等,也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精神刺激有关。

其中95%为鳞状上皮癌,腺癌约占5%。

目的简述子宫颈癌的诊断。

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与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

结论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

主要症状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多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子宫颈癌诊断子宫颈癌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总数的半数以上,目前确切病因尚无定论,大多认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等,也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精神刺激有关。

其中95%为鳞状上皮癌,腺癌约占5%。

(一)症状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

主要症状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多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1.阴道出血早期表现为性交后或双合诊后有少量出血(称为接触性出血)。

以后则可能有经问期或绝经后少量继续不规则出血,晚期流血增多,当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阴道出血。

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较早,血量也多,内生型癌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

初期为黏液性或水样,后期混有血,晚期癌组织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白带变混浊,如米汤样或大量脓性恶臭白带。

3.疼痛为晚期宫颈癌症状,可出现严重持续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经疼痛、下肢肿胀和疼痛。

4.泌尿系及直肠症状癌肿压迫侵犯膀胱可引起尿频、血尿、排尿困难、膀胱阴道瘘。

压迫输尿管致肾盂积水、肾盂肾炎、尿毒症等。

累及直肠引起腹泻、便血、里急后重或粪瘘。

5.恶液质消瘦、贫血、发热等。

6.远处转移如肝、肺、骨等局部症状。

(二)体征1.全身检查主要是了解有无远处转移,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等,主要查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尤其是锁骨上淋巴结的大小),肝脏及肾脏有无肿大,胃肠道和泌尿系的情况,有无恶病质出现。

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完整版

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完整版

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完整版中国老年女性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子宫颈癌筛查的比率低,导致原本可防可治的子宫颈癌成为威胁其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为规范中国老年女性子宫颈癌筛查,指导临床实践,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组织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诊疗经验,形成以下中国专家共识,用以逐渐规范我国老年子宫颈癌防控。

本共识根据证据级别和共识程度进行推荐。

Ⅰ类推荐:高级别证据,专家意见高度统一。

Ⅱ类A级推荐:低级别证据,专家意见高度统一:或高级别证据,专家多数同意。

Ⅱ类B级推荐:低级别证据,专家多数同意。

Ⅲ类推荐:不论证据级别高低,专家意见有较大分歧。

一、概述全球范围内,2022年子宫颈癌新发病例为662,301例,死亡348,874例,中国新发150,659例,死亡55,694例。

一项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数据库(1989~2000)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库(2002~2018)的研究提示:中国城乡同一出生队列中不同年龄组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老年妇女。

2020年我国新发子宫颈癌病例10.97万例,死亡病例5.91万例,其中6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超过15%。

随着人均平均寿命的延长,>65岁的女性在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预计在未来10年将增加23%,并且与年轻女性相比,老年女性在诊断子宫颈癌时晚期肿瘤发生比例更高,合并症发生率也更高,且医患双方对治疗的积极性与充分性常常不足等,这些综合因素可能导致老年子宫颈癌患病群体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老年女性参加子宫颈癌筛查阻力重重,这些阻力不仅来自社会、经济、医疗水平、种族、年龄、文化水平、婚姻状态等,而且还受个体认知水平、自我效能、绝经后检查带来的身心不适感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由于中国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上市的时间比欧美晚10年,导致现阶段几乎所有的中国老年女性均未接种过HPV疫苗,此外,即使是接种了HPV疫苗,仍然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看到HPV疫苗对该年龄组人群的影响。

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

宫颈癌的筛查(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高碧燕)一、宫颈癌筛查的意义宫颈癌筛查属于宫颈癌的二级预防,进行宫颈筛查可以发现早期病变,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北美洲、澳大利亚及欧洲等有完善筛查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

我国北京、上海和天津等一些大城市已开展大规模宫颈癌筛查。

宫颈细胞在致癌因素下出现异常增生,经过癌前病变阶段(CIN)发展成为宫颈浸润癌,这一过程大约需要若干年时间。

而宫颈位于阴道顶端,借助扩阴器及妇科检查即可窥见,这就为进行宫颈筛查提供了很有利的机会。

如果定期对妇女进行的宫颈筛查,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发现病变,并通过对癌前病变的干预及处理,就可有效地阻止其发展为宫颈癌。

如果一个女性能参加规律的宫颈筛查,并在出现癌前病变时接受适当的处理,那么她的一生就不会患宫颈癌。

如果每一个女性都进行规律的筛查,宫颈癌将有可能从疾病谱中消失。

二、筛查的步骤筛查是指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通过某些方法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的癌症。

这些方法都具有安全、无创、简单易行、可重复进行的优点。

宫颈癌前病变(ClN)及宫颈癌的诊断可分“三步走”,这三步循序渐进,又称为“三阶梯”筛查法。

第一步(初步筛查)筛查的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高危型HPV检测,主要目的是从人群中筛选出宫颈可疑有问题的女性。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1) 传统的巴氏涂片医生用窥器暴露宫颈后,用木制刮板轻轻刮取宫颈表面含有上皮细胞的分泌物和细胞,涂于玻璃片上,经固定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以期发现癌变或异常增生的细胞。

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在50%~80%和85%~90%之间。

巴氏涂片的推广和运用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建立高标准细胞学检查需要相应的细胞学技术人员,需要经过长期严格的培训和若干年实践。

其次,巴氏涂片的准确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取材方法、涂片制作、染色技巧、阅片水平等,假阴性率约为15%~40%。

鉴于巴氏涂片已有多年应用基础,在已经建立了细胞学筛查系统的地区,巴氏涂片仍可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常用手段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确诊子宫颈癌的方法
作者:伍新华
来源:《家庭医学》2005年第10期
子宫颈是子宫与阴道连接的部位,呈圆形,突出于阴道内端。

阴道扩张后,肉眼可看清子宫颈的外貌。

子宫颈是妇女的多事之地,尤其到了中年以后,容易罹患肿瘤。

子宫颈癌是妇女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在40岁左右,但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在多产、早婚和多个性伴侣的性混乱者中发生率较高。

早期子宫颈癌常常少有症状,或仅有性交后少量出血或白带增多,不易为女性所重视。

因此,对于各年龄段的妇女,只要有性交后出血或渗血,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应想到有宫颈癌的可能,尽早去医院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及妇科检查,并采用以下辅助检查:
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方法,但应注意取材部位正确及镜检仔细。

可有5%~10%的假阴性率,因此,应结合临床情况并定期检查。

2.碘试验:正常宫颈或阴道鳞状上皮含有丰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为棕色,而宫颈管柱状上皮、宫颈糜烂及异常鳞状上皮区(包括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区)均无糖原存在,故不着色。

临床上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后,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涂抹宫颈及穹窿,如发现不正常碘阴性区,即可在此区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3.宫颈和宫颈管活体组织检查:在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为Ⅲ~Ⅳ级以上涂片,但宫颈活检为阴性时,应在宫颈鳞—柱交界部的6、9、12和3点处取四点活检,或在碘试验不着色区及可疑癌变部位,取多处组织并进行切片检查,或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将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4.阴道镜检查:阴道镜不能直接诊断癌瘤,但可协助选择活检的部位进行宫颈活检。

据统计,如能在阴道镜检查的协助下取活检,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8%左右。

但阴道镜检查不能代替刮片细胞学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也不能发现宫颈管内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