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1-9.5m顶管-施组

合集下载

工作井及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工作井及顶管专项施工方案

工作井及顶管专项施工方案工作井及顶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监理审批:主审批:目录工程概况………………………………………第一节顶管工艺………………………………………第二节一、项进施工工艺图……………………………………二、顶管机选型…………………………………………三、顶进设备安装………………………………………四、顶管中断间施工方案………………………………五、出洞技术措施……………………………………六、顶管机出洞………………………………………….七、项进施工工艺………………………………………八、管节接口处理措施…………………………………九、供电及照明…………………………………………十、通讯、监控…………………………………………十一、项管进洞技术措施………………………………项管纠偏………………………………………第三节一、纠偏装置……………………………………………二、实用偏技术…………………………………………顶进测量及控制………………………………第四节一、轴线测量方法………………………………………二、顶进中顶管机前进趋势测定……………………减阻措施………………………………………第五节一、压浆孔布置…………………………………………二、泥浆配制……………………………………………三、压浆方法……………………………………………顶管质量保证措施……………………………第六节安全技术措施…………………………………第七节一、项管安全抚摩………………………………………二、顶管施工按全措施…………………………………三、保护周围建(构)建筑及地下管线安全措施…工程概况第一节本工程为五爱变进线电缆顶管施工,施工地点为五爱变电所一浑河南岸,顶管采用直径3500mm、单节长度为2.5米钢筯管。

管道安装采用D610mm×12.7mm直缝钢管。

项管全长70米。

经甲方、监理、设计、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决定,工作井采用上海市隧道工程交通设计研究院顶管通用图。

石家庄地铁1号线10标雨季施工方案

石家庄地铁1号线10标雨季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 (4)三、雨季期间施工部署原则 (4)三、雨季施工准备工作 (5)四、分项工程技术措施 (6)五、应急组织准备 (8)石家庄地铁1号线10标雨季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西王站,东至南村站。

全长23.9km,共设车站20座。

由中铁五局施工的石家庄地铁1号线10标工程为“两站一区间”标段,分别为火炬广场站、石家庄东站站和两站之间的盾构、暗挖、明挖区间。

标段位于石家庄市长江大道与秦岭大街上。

火炬广场站:位于石家庄市高新区长江大道与峨嵋街交口,沿长江大道东西向布置。

车站型式为地下双层双跨侧式车站,本站设置4个出入口和2组风亭。

车站中心里程为K21+840.000,车站总长208.0m,标准段宽度22.7m,大里程端外扩段宽度26.1m,建筑面积14956m2。

车站顶板覆土3.5m,标准段底板埋深17.49m,大里程端外扩段底板埋深17.79m。

本车站为双层双跨(大里程端外扩段为双层三跨)框架结构,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基坑采用φ800@1300围护桩+3道钢管支撑的支护型式;标准段基坑宽度约22.9m,平均深度17.64m;大里程端外扩段基坑宽度约26.3m,平均深度17.94m。

车站两端均与双线单洞矿山法区间连接。

本站位于长江大道与峨嵋街交叉口处,受南北向管线影响,故采用倒边施工。

一期施作车站大里程部分,待主体结构浇筑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二期基坑施工。

石家庄东站站:位于秦岭大街与和307国道交叉路口,沿秦岭大街南北方向布置。

车站形式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本站设置4个出入口和两组风亭。

车站中心里程为K23+462.000,车站总长225.62m,标准段宽度21.1m,盾构端头井段宽度24.6m,建筑总面积13514 m2。

车站顶板覆土3m,本车站为两层三跨框架式结构,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车站标准段基坑采用φ800@1300围护桩+3道钢管支撑的支护型式(第一道采用Φ609,壁厚14mm,第二、三道第一道采用Φ630,壁厚16mm),盾构井端头井段基坑采用φ800@1300围护桩+3道钢管支撑的支护型式(盾构端头井范围内第3道钢支撑需倒撑施工);标准段基坑宽度约21.3m,平均深度16.29m;盾构端头井段基坑宽度约24.8m,平均深度17.83m。

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污水管道顶管施工方案

冀州市绿园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顶管施工方案污水工程顶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根据河北省有关政策及法规;2.给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3.设计图纸及要求;4.线路沿线地质勘察资料;5.现场实地考察情况;6.我单位从事顶进施工的经验和技术能力。

二、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位于东湖大街(人和大道-冀新路段),管道埋设最深处达到3.57米,管材d800mm,顶管施工,Ⅲ级钢筋混凝土钢承口管,橡胶圈密封。

WB—1-WB-5全长218。

595米,WB-1坐标X=4157509。

907、Y=509199。

423,高程点=20。

275,坡度0。

8%。

(二)工程地质条件(1)地理位置该工程位于106国道东侧.(2)地形、地貌该段污水管顶管沿线,道路完整,地形较平坦,建筑物稀少,相对高度差0.8米左右。

三、施工部署我们将组织高素质精干队伍,强有力的管理机构,精良的施工机械设备迅速进场,建立健全施工所需相应职能部门,完善管理结构层,满足该工程的需要,确保一个月之内完成该污水工程。

四、施工方案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人工顶管,进行管道顶进施工方法. 首先对已经开挖工作坑进行沉井护壁,防护处理后进行管道顶进,完毕后对管道与砂层之间进行处理,防止原地层下沉,对穿越的路面造成破坏。

五、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图六、主要施工方法顶管施工主要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场地平整—-设置施工标志和隔离带——工作坑开挖设置——设备安装—-管道顶进——闭水实验。

(一)施工准备1、进场后迅速进行临时设施搭设,及时解决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

2、熟悉图纸,了解顶进管道的实际长度,埋深,管道的设计要求和结构要求,掌握穿越段地质情况.3、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办理有关手续,了解穿越段地下管线,障碍物实际情况,确保施工正常顺利进行.4、配备相关的设备、材料及各种辅助设施.5、做好围护搭设,设置明显施工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注意行人安全。

DN1500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设计

DN1500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设计

七滦铁路下穿桥附属工程—雨水提升泵站工程D1500管由人工掏土顶管改为采用泥水平衡法顶管的申请河北新隆基项目管理公司:七滦铁路下穿桥附属工程—雨水提升泵站工程中雨水出水管线共有两段需采用顶管法施工,分别是下穿205国道的D1500×12 钢管,长44.436米,管道埋深9米;东城路和南五道交叉口的Y13—Y14,采用D1500钢承口顶管,长70.574米,管道埋深7.3米。

该两段顶管不但管道埋深较深,且地下水位较高,地层含水量较大,并且含有不透水层,采用大口井降水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人工无法在水中掏土,因此计划由人工掏土顶管的方法改为泥水平衡顶管,即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械将顶进工作面的土方在水和旋转刀头的作用下转换成泥浆,通过泥浆泵排至地面的方法进行顶管。

请批复。

河北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2017年7月15日七滦铁路下穿桥附属工程—雨水提升泵站工程D1500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2017年7月一、编制依据1.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及变更。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4.《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7.《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8.《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13(J)53-2005、DB13(J)57-2005、DB13(J)58-2005。

11.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行业标准《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12、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土压平衡和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规程》BD/T29-93-2004;二、工程概况七滦铁路下穿桥附属工程—雨水提升泵站工程中雨水出水管线共有两段需采用顶管法施工,分别是下穿205国道的D1500×12 钢管,长44.436米,管道埋深9米;东城路和南五道交叉口的Y13—Y14,采用D1500钢承口顶管,长70.574米,管道埋深7.3米。

热网顶管施工方案

热网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XXXX目录一、工程概况 (4)1.1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4)1.2施工平面布置 (6)1.3施工要求 (6)1.4技术保证条件 (7)二、编制依据 (7)2.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 (7)2.2设计文件 (8)三、施工计划 (8)3.1施工进度计划 (8)3.2材料与设备计划 (9)3.3机械设备配备计划 (10)四、施工工艺技术 (11)4.1技术参数 (11)4.2工艺流程 (11)4.3施工方法 (12)4.4操作要求 (20)4.5检查要求 (25)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9)5.1组织保障措施 (29)5.2技术措施 (31)5.3监测监控措施 (32)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34)6.1施工管理人员 (34)6.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5)6.3特种作业人员 (35)6.4其他作业人员 (36)七、验收要求 (36)7.1验收标准 (36)7.2验收程序 (37)7.3验收内容 (38)7.4验收人员 (39)八、应急处置措施 (39)8.1目的 (39)8.2应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39)8.3应急反应预案 (39)8.4常见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40)8.5应急通信联络 (41)九、计算书 (42)9.1顶管施工计算书 (42)9.2基本参数 (42)9.3土层参数 (44)9.4管道参数 (44)9.5主顶工作井 (45)9.6注浆压力计算 (46)9.7导轨间距 (46)一、工程概况1.1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1.1.1工程基本情况栾城区热网项目自裕华公司新建10km采暖供回水管道及配套设施,管径DN1000~DN800,与宏源热电、华阳供热及腾达供热现有主管网相连,为栾城区提供冬季采暖热负荷。

本段供热管道在K4+807处下穿省道S392衡井线,交叉角度90°。

管道采用DN2200混凝土管顶管穿越。

管顶距省道S392路面埋深8.5m。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大兴区芦求路(京良公路-黄良路)供水工程位于大兴区黄村镇芦城,起点为京良公路芦城段,终点为永华路南侧周村村口,主要设计功能为供水。

本工程共分三个系统,其中a系统供水管道干管长2848m;b系统供水管道干管长4377m;c系统供水管道干管长2329m;支管长度2096m。

在穿越京良公路、黄良铁路、芦求路和埝坛灌渠采用顶管施工,顶管材质为d1050mm加重钢筋混凝土套管。

本工程顶管段涉及穿市政道的只有京良路一段,设计管径为d1050,总长54m,管线走向由南向北,北高南低,北侧埋深3.267m,南侧埋深4.727m。

二、施工计划本施工段计划施工时间为2008年3月27日至2007年4月27日。

三、施工组织1、人员项目经理:郭文武现场技术负责人:谢海涛质控负责人:王安安全负责人:张连清测量负责人:孙向杰详见《项目部织机构框图》2、施工设备配备320T顶镐2套;2T卷扬机2台;5T卷扬机1台;压浆泵1套;16T吊车一台;8T吊车1台;Z50装载机1台;50KW发电机1台;电焊机2台。

3、现场布置在京良路与芦求路交叉部位丁字路口绿化带上设置顶管工作坑,工作坑临时占地东西长12m,南北长20m,接收坑临时占地东西长12m,南北长15m。

工作坑及接收坑临时占地全部设置在京良路两侧,施工临时占地不会影响京良路及芦求路车辆通行,施工期间,车辆全部正常通行,不做导行路,只在围挡上设置警示灯及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行人和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详见《穿京良路顶管平面布置示意图》。

四、施工方法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工作坑开挖、支护→后背、导轨、顶进设备布置→管道顶进→检查井砌筑→闭水试验→土方回填。

2、测量放射线采用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批复的测量控制网进行施工放样,固定保护好控制点,并经常复核。

工作坑定位采用全站仪,管道中线控制采用经纬仪,标高控制采用水准仪。

地面坐标点导入井下采用直接导入法,利用坑口埋设的坐标点和测量控制网控制点,以支导线的形式,建立井下顶管掘进使用控制点。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12.25•【字号】石政办函〔2015〕157号•【施行日期】2015.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石家庄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石政办函〔2015〕15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石家庄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贯彻落实。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意见为推进我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明显改善反复开挖路面的“马路拉链”问题,逐步消除主要街道架空线路,显著提升管线安全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6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发〔2015〕3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主城区、正定新区、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晋州市、新乐市在2016年6月底前完成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工作,其它县2016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正定新区2016年底前开工建设不少于1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2017年底前开工建设不少于20公里,并于2020年底前投入运营。

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晋州市、新乐市2017年底前开工建设不少于2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2020年底前投入运营。

其它县也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力争2020年底前建成投用部分综合管廊。

二、工作要求(一)科学编制综合管廊专项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组织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明确五年项目滚动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

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20-05-25T04:46:12.181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4期作者:沈俊宝[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提升,我国人口激增,这对城市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的提升,我国人口激增,这对城市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尤其是城市排水系统工程的建设,他与人们生活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为了保障人们生活的基本水平,必须将城市排水问题重视起来。

在排水工程中运用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不但可以降低施工对周围的影响,还能将整个排水工程的质量进行提升,排水工程的施工,不但包括前期的选址、施工,还涉及对日常排水情况巡检等等,所以,必须重视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这样才能确保国民日常的排水情况可以正常进行。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引言:在我国城市建设迈入新时期的同时,市政给排水系统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般来讲,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功能分为给水功能、排水功能以及循环水功能三项,每一项功能都直接影响着市民用水。

因此,此类工程的施工也就尤为重要。

长距离顶管技术目前是一种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对给排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大影响。

1概述1.1我国大多数排水管道施工现状国地域辽阔,地理特征多样化,但不同地区的居民都有同样的需求,既生活排水问题。

当前,我国排水仍存在很多问题,如:排水系统不管用、不耐用,多数不能发挥自身作用,如同虚设;排水时易出现堵塞现象;排水管道漏水时,抢修不及时,易造成极大的危险等等。

从这些内容中不难看出,我国的排水系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这需要国家大力加强市政工程的建设,对排水系统的管理力度也要增加,设计更严格的排水管理系统,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对整个施工的排水工程做好疏通引导工作。

市政做好带头作用,对排水工程的施工内容做好把控工作,用最科学的办法对排水系统进行作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市政工程的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沿线电力线路迁改穿越铁路工程1-1.95m防护涵施工组织设计中铁六局集团2013年1月17日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方案……………………………………………………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五、施工安全措施………………………………………………六、应急措施……………………………………………………七、用电安全控制措施…………………………………………八、附表…………………………………………………………一、编制依据1、沿线电力线路迁改穿越铁路工程1-1.95m防护涵施工设计图纸;2、《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二、工程概况:沿线电力线路迁改穿越石家庄良村热电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结构型式为1-1.95m钢筋混凝土管,与铁路90°相交,穿越铁路线1股道,同时穿越既有公路,与既有公路相交90°,全长59.938m。

此工程按设计要求采用顶管方法施工,管材选用京桥通-5002《铁路顶管通用图》,管型为1950T4-S,管接口为双插式,防护涵出入口均设直径为3m的检查井,井壁上设宽1m、高0.5m的穿线孔。

建筑场地属Ⅱ类,基本承载力150kpa,为黄土状粉土,黄褐色、稍湿、稍密,局部夹粉质粘土,未见地下水出露,防护涵基底部处理,两端检查井基底换填1m厚三七灰土夯实。

设计控制顶力为1080t,设计总顶力为936t,设计采用分段顶进法施工。

三、施工方案1.为确保施工顺利实施,需进行以下前期工作:(1)施工进场前我单位与铁路相关各站段签订施工安全协议,办理铁路顶管相关审批手续及铁路慢行计划申请,得到路局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2)施工前需提前与铁路有关单位联系,施工进场后由铁路有关单位配合挖验地下供电、通信、电务等管线设施,摸清具体位置和标高,待各种管线确认后方可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如有问题与建设单位协商顶管高程和位置的变更。

(3)按设计要求做好实地测量工作,对顶管的方向进行测量放线,确保顶管的中心线准确无误。

(4)平整施工场地、设立施工围挡,搭设现场办公及生活用房。

(5)设正式电源100千伏,另备1台120千瓦发电机。

2.施工顺序(见顶进涵管施工程序图所示):⑴、基坑放线:在既有线南侧设工作坑实施顶进作业,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涵管中心线位置及设计涵管管顶覆土深度进行放线,由建设单位审查放线位置正确后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⑵、工作坑采用插打P50kg钢轨桩进行支护,支护完成进行工作坑的开挖,工作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将基坑整平夯实,上设20厘米厚C20混凝土滑板,滑板上密铺枕木,设置导轨。

基坑:长7.4m×宽8.0m×深4.40m⑶、工作坑打钢轨桩:钢轨桩桩长7m,采用正倒排15根/m进行打入。

⑷、开挖基坑:根据设计基坑至自然地面开挖深度5.0m,开挖采用人机配合。

在基坑开挖时,必须按要求的尺寸、高程开挖,设专人对槽底标高随挖随测,以免超挖。

基坑开挖的土方填筑于后背,以增加后背强度。

基坑内设置两道框架支撑,当工作坑开挖至1m深的位置时设置第一道圈梁支撑,开挖至3m深的位置时设置第二道圈梁,选用双钢轨做支撑,四角做八字支撑,加强基坑四周钢轨桩的稳定性。

当机械开挖距设计基底标高200mm以上时,停止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基底应力。

3.后背梁及导轨基础:㈠、后背制作:(1)、后背墙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长7.4m×高2.1m×厚1.0m,后背梁与顶镐之间加300mm厚钢后备梁(见照片);⑵、采用0.5m厚的顶靴,设置在顶镐与涵管之间以保证在顶进中涵管管壁均匀受力(见施工照片)。

㈡、导轨基础:⑴、基坑内铺设300mm厚碎石垫层,整平夯实。

工作面浇筑C20混凝土,厚度为500mm;⑵、底板上预埋锚栓与导轨进行焊接,底板底部每间隔2m,设一道地锚梁,共二道。

根据管底设计高度,将导轨基础,按照管底的设计高度进行布置,铺设坡度为3‰上坡,采用60kg钢轨。

4.顶进施工:⑴、在首节涵管前安装导向机头,采用机头切土顶进的方法。

当导向机头顶入土内400~~600mm后,只开挖机头内的土方确保路基土方稳定(见施工照片)。

⑵、顶进过程中选用4台500t千斤顶,水平对称设置于基坑内。

⑶、涵管顶进前根据管径及长度计算出土量,并计算出每顶进0.5m所需的计划出土量,从而控制顶进期间的实际出土量(虚方量按30%计算),防止土方超挖。

并在顶进期间记录出土时间、及出土量。

5.减阻措施:为减少涵管与土之间的摩擦阻力,在管外壁上,均匀涂刷石蜡和机油熬成的润滑剂,以减少涵管顶进中对后背的阻抗力矩(见照片)。

6.精度调整:在导向机头内安装4台50T 液压千斤顶,对精度随时调整(见导向机头图示、施工照片)。

⑴、若圆管顶进过程中出现向左(向右)的偏转,可开动①号③号(②号④号)液压千斤顶,使导向机头向右(向左)调整方向,进行纠偏。

⑵、若圆管顶进过程中出现向上(向下)的偏转,可开动①号②号(③号④号)液压千斤顶,使导向机头向下(向上)调整方向,进行纠偏。

导向机头示意图③号液压千斤顶①号液压千斤顶钢网结构导向机头剖视图④号液压千斤顶导向机头钢网结构④号液压千斤顶②号液压千斤顶②号液压千斤顶7、检查井施工防护涵两端设置检查井,检查井采用大开挖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检查井总高5.13m,井壁、盖板、井筒均采用C30钢筋混凝土(1)钢筋制作现场设置临时钢筋加工场进行钢筋加工,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模板安装模板采用木模板,方便拆装,根据检查的尺寸大小,模板尽量选用小尺寸模板,方便拆除模板支护保证足够的刚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变形。

(3)混凝土浇筑检查井现浇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利用混凝土泵车进行浇筑。

四、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参考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1、在顶进施工中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每班设一名技术人员,负责质量监测及技术故障处理,并做好记录;2、导轨的安装:导轨材料必须顺直,安装时应严格控制高程、轨距及中心线,按管节的外径制作弧形样板,检查导轨铺设的误差。

导轨高程及轨距容许误差为±2mm,中心线容许误差3mm,管节外径距底板面不得小于20mm;3、钢筋砼管节接口处为两节涵管中间加设承插口钢套环(见照片);4、管节安放:将涵管摆放在导轨上,测量涵管前端和后端的高程及管节的中心线,合格后方可进行顶进。

5、管节顶进:在顶进首节涵管时,每顶进200~300mm,对中心线及高程测量一次。

其后每顶进400~600mm测量一次。

工作坑内应设置稳固的水准点,以便测量及时校核;6、顶进施工应昼夜不停,但在顶进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顶进,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完善后再继续顶进:⑴、顶管前方发生塌方或遇到障碍;⑵、后背发生严重变形;⑶、管位偏差过大,而且校正无效;⑷、顶力超过管口容许承受能力发生损伤;7、后背及滑道保证全线管线顶力,备齐可能出现管口破损加固的钢轨内涨圈。

8、允许偏差:涵管直径Φ1950mm×10%=195mm。

MPa,最大1.5MPa;扩散半径按0.5米考虑;地基土浆液注入率采用15%。

9、岗位责任制:现场负责人:主要负责工程全面统一协调工作。

技术组及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三班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全过程的具体技术工作,施工中涵管测量、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请示领导,同时拿出处理解决的办法,掌握涵管顶进时的技术数据、质量和进度及现场施工各项安全规范的检查落实。

监护检查铁路几何尺寸变化情况,确保行车绝对安全。

施工班组(三班带班人):主要负责组织施工人员按照方案要求的顺序施工,指导顶进方向的土方开挖,纠偏的技术措施,检查掌握顶进中线路运行情况及起道整修标准,工作进度、质量、安全及交接记录的填写。

材料组(材料员):主要负责现场施工所用的各种材料及回收清点。

机电组(电工):主要负责各种机械安装和使用,确保顶进施工中机械正常运转,随时检查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修,并配合顶进施工。

安全室:主要负责施工中的安全质量检查与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后及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甲、乙、丙三班施工人员:按照带班人分配的工作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挖验电缆和管线,基坑打桩、制作、降水、套管顶进、土方清运等工作。

五、施工安全措施:1、线路加固:根据北京铁路局工务处关于《既有线顶进桥涵施工安全措施》试行办法,采用3-5-3吊轨加固法加固线路。

(1)吊轨加固采用50kg/m钢轨、加固长度25m,共加固1股道;(2)在施工地点每条线路两侧各100m范围,做好线路防爬锁定。

(3)涵管中心两侧各10m范围内每条线路及两侧路肩上,分别设固定观测点,观测点纵向间隔5m,每股道设5个观测点,选择一个固定水准点,采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当涵管顶进至路基坡脚时开始观测,每日白天每2~3小时观测一次,夜间每5小时观测一次,要求由施工监护带班负责人负责观测点检测工作,并真实准确填写好记录,发现线路变化较大时,及时采取整修措施,确保既有线路行车安全。

(4)防护人员要精神集中,随时注意来车方向,发现列车开来及时通知施工人员、按指定地点避车,确保人身安全;(5)顶进期间三班负责人员要随时注意观察线路方向、高低、水平变化情况,并与顶进人员保持联系,发现问题立即停止顶进抢修线路,待线路达到运行条件时再开始顶进施工。

(6)拆除加固设备期间,需对线路进行道床清筛、捣固、顺坡整平并补充道碴。

(7)顶进就位后,拆除木枕应严格执行隔六换一的操作规程,换好一根捣固一根后才能进行下一组作业。

2、慢行防护:需要限速45km/h慢行施工。

认真执行京铁师【2008】435号文件“关于公布《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按照“运统-46”规定,安排车站驻站员提前2天与车站联系确认预登记,施工当日提前1小时到车站正式登记,准确传达调度下达的命令。

顶进就位后及时消点。

(1)严格按照京铁师【2008】424号“关于转发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358条修改内容的通知”文件规定,既有线上施工给点慢行后施工地点设置T字牌、慢行牌、减速地点标,T字牌设置距离2000m、慢行牌设置距离800m、减速地点标距施工现场20m的规定插拔作业防护标志牌。

(2)根据文件规定:移动减速信号牌使用反光涂料,在移动减速始点标处设置防护员(24小时),在减速地点标处设置防护员负责接车(24小时),并在车站安排驻站员24小时向施工现场通报列车运行情况。

(3)线上作业人员下道避车应按照《安规》要求,V max≤120km/h时作业人员距线路外侧钢轨2m以外;作业人员下道避车时应面向列车认真了望,防止列车上的抛物、坠落物或绳索伤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