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柱的发展与生产实践

合集下载

选矿讲稿(5)-浮选

选矿讲稿(5)-浮选

第六章浮选第一节浮选概述一、浮选定义及基本方法1.定义:浮选,亦称泡沫浮选,是根据各种矿物的表面性质的差异,从矿浆中借助气泡浮力,分选矿物的过程。

2.方法:一定浓度的矿浆并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在浮选机内产生大量的弥散气泡,于是,呈悬浮状态的矿粒与气泡碰撞。

下一步选择性分离。

二、浮选过程:矿物的浮选过程是在固(矿物)、液(水)和气(气泡)三相界面上进行的,进行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矿物表面性质(润湿性)差异,从矿浆中析出足够量的稳定而细小的气泡;有用矿物(欲浮矿物)有充分的机会与气泡群碰撞,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被浮到矿浆的表面,脉石矿物虽有机会与气泡碰撞,但不粘附,遗留在矿浆中,在这里气泡是分选的媒介,同时又是运载工具。

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下列工序:1)矿石原料的准备,包括磨矿和分级,使入选矿物单体分离负荷浮选要求。

2)矿浆的调整并加入浮选药剂。

3)搅拌并造成大量气泡。

向浮选机中引入空气并形成气泡,使矿粒在矿浆中悬浮,造成矿粒与气泡接触的机会。

4)气泡的矿化。

即矿粒向气泡附着。

5)矿化泡沫的形成和刮出。

图选矿过程示意图◆正浮选:上浮的泡沫产品为目的矿物的浮选过程。

◆反浮选:上浮的泡沫产品为脉石矿物的浮选过程。

◆优先浮选:将多种有用矿物依次分选为单一的精矿。

◆混合浮选:将有用矿物共同分选出来,组成混合精矿,然后将混合精矿加以分选。

三、浮选发展的三个阶段1 全油浮选:1860年由英国人Willian Haynis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油-水界面发生,疏水矿粒进入油相,亲水矿粒进入水相。

1898年这种工艺用于工业生产。

2 表层浮选:1907年由马克魁斯通(Macquiston)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水-气界面发生,疏水矿粒浮在水面上,亲水矿粒沉入水中。

•以上两种浮选因其是在两相界面发生,因此又称为界面浮选。

3 泡沫浮选:1902年由Potter首先取得专利权。

分选作用主要在气-水-固三相界面发生,疏水矿粒念附气泡上浮,亲水矿粒留于水中。

旋流微泡浮选柱在东曲选煤厂的应用

旋流微泡浮选柱在东曲选煤厂的应用

旋流微泡浮选柱在东曲选煤厂的应用安利军﹙东曲矿选煤厂主洗车间﹚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旋流-静态微泡柱分选方法及应用优势,并论述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混合充填模式,以及体现其突出特点的强化回收机制。

详细介绍了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以东曲矿选煤厂生产应用实践阐述了该浮选柱可以实现尾煤大量回收,提高精煤产率的同时可以降低介洗水浓度,给选煤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旋流微泡浮选柱煤泥浮选经济效益1、概况:我厂是一座年入洗原煤400万吨的大型矿井选煤厂,选煤工艺采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精选-TBS分选-煤泥浮选”的工艺流程。

原尾煤回收设备采用七台XJX-T12型四室浮选机,从投产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运行,设备老化,导致尾煤回收不彻底,浮选精煤损失严重,特别是严重恶化了洗水,严重制约了我厂的正常生产,为此2007年我厂开始对浮选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运用2台微泡浮选机和4台微泡浮选柱代替XJX-T12型四室浮选机进行浮选尾煤回收。

旋流微泡浮选柱是中国矿业大学生产的一种回收精度高的尾煤回收设备,由于其分选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近年来被各大选煤厂广泛应用。

它采用充气、搅拌、刮泡为一体化设计制造,进料方式为通过矿浆预处理器加药剂搅拌后给入浮选柱,特点是浮选度快,分选效果好、处理能力大,通过全面生产实践,可进一步提高浮选精煤抽出率。

2、浮选柱技术特征、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2.1 表2-1 FCMC-4000I型旋流微泡浮选柱的主要性能参数:名称单位数据柱体直径(mm) 4000柱体高度(m) 6800入料粒度(mm) -0.5入料浓度(g/l)50--120处理能力(矿浆)(m3/h) 400---500 处理能力(干量)(t/h)30--45微泡发生器工作压力(Mpa)0.16—0.20 微泡发生器的个数(个)24配套电机功率(kw)1602.2 浮选柱技术特征: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图2-1这种多孔管微泡发生器是在压力管道上设一微孔材质的喉管,喉管通过密封的套管同压缩空气相连,煤浆由上部柱高2/3处给入,泡沫层厚度0.6~0.8m,用直径2.4m的微泡浮选柱处理高灰(60 %)、细粒(小于150目)、低浓度(3%~6%固体)、曾用大型浮选机处理得不到合格指标的煤泥水时,一次分选便得出灰分10%、可燃体回收率60%的好指标。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矿产综合利用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矿产综合利用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赵敏捷 1,方建军 1,李国栋1,张琳1,张铁民2( 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093;2 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黄石 435005) 摘要:简要介绍了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结构、浮选原理及优缺点,针对该设备的研究进展,从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及自动化、结构优化研究、机柱联合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分别总结了该设备在金属矿选矿、选煤及非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情况。

指出该设备未来的几个研究方向,同时指出该设备将更广泛地应用于选矿业。

关键词: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浮选;微细粒Doi:10.3969/j.issn.1000-6532.2016.04.00x中图分类号:TD9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532(2016)04-00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但矿产分布不均衡,人均占有量低。

许多矿物的嵌布粒度越来越细,传统的分选设备无法进行有效的回收。

选煤工业中,很多微细粒煤得不到有效分选,煤泥利用率低下。

因此亟待开发适合微细粒矿物和煤泥的新型高效分选设备,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简称FCSMC)应运而生。

该设备是由中国矿业大学刘炯天院士牵头,根据我国的煤质特征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分选设备,目前不仅在煤炭浮选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而且已经广泛应用在钼、钨、铁、金、铜、铝等金属矿选矿中[2]。

文章主要针对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设备研究现状以及在煤炭分选和金属矿选矿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1 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1.1设备结构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分为柱浮选段、旋流段、管流矿化段三大部分[3]。

设备主体呈柱形,由上至下分别为柱浮选段、旋流分选段,管流矿化段由旋流段下部引出,管路间设置一个气泡发生器,再沿切向与旋流分选段上部连接。

设备顶部设计有冲洗水喷淋装置和精矿收集槽,在柱体2/3高度处布置给矿管,最底部设计尾矿排矿装置。

浮选柱的介绍

浮选柱的介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浮选柱的介绍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portant;word-wrap: break- word !important;”>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portant;word- wrap: break-word !important;”>portant; word-wrap: break- word !important;”>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portant;word- wrap: break-word !important;”>portant;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简要介绍了浮选柱的分类、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等; 重点阐述了浮选柱设备的发展,包括浮选柱的关键部件----气泡发生器和柱体, 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最后,指出了浮选柱未来的发展方向: 自动化控制系统、新型气泡发生器的研发、浮选柱数学模拟以及短流程的浮选柱分选工艺是将来浮选柱技术及设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浮选柱; 设备; 气泡发生器; 发展; 趋势浮选柱自从上世纪60 年代发明以来, 经历了40 年曲折的历程。

伊始, 浮选柱以其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精矿质量好等优点, 促成了世界上第一次的研究热潮。

当时我国数十家选煤厂和选矿厂都安装了浮选柱, 但由于气泡发生器易堵塞、易磨损等缺点导致了浮选柱没有推广下去; 20 世纪80 年代,随着气泡发生器问题的解决, 出现了浮选柱的第二次研究热潮[ 1 ], 出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浮选柱,如加拿大CFCC浮选柱, 德国的KHD 浮选柱, 美国的Flota ir 浮选柱、VPI 微泡浮选柱、MTU充填介质浮选柱和Wemco 利兹浮选柱, 前苏联的乌克兰浮选柱, 澳大利亚的詹姆森浮选柱等。

浮选柱原理

浮选柱原理

浮选柱原理浮选柱是一种常用的矿石分选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矿石与气泡的附着性差异来实现矿石的分选。

在浮选柱中,矿石被破碎、磨矿后,与药剂一起注入浮选槽中,通过气泡的作用使有用矿物颗粒吸附在气泡上浮出水面,从而实现矿石的分选。

浮选柱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气泡生成、气泡与矿石颗粒的接触和矿石颗粒的分选三个过程。

首先,气泡生成。

在浮选柱中,通过给水槽注入空气或者向水中注入气泡生成器产生气泡。

气泡的生成对于浮选柱的工作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气泡的大小、密度、均匀性等参数都会影响到矿石的分选效果。

其次,气泡与矿石颗粒的接触。

矿石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是浮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浮选柱中,矿石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是通过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实现的。

矿石颗粒在与气泡接触的过程中,如果其表面有一层水,那么气泡就会附着在矿石颗粒上,从而使矿石颗粒浮出水面。

最后,矿石颗粒的分选。

在浮选柱中,矿石颗粒的分选是通过气泡的作用实现的。

有用矿物颗粒吸附在气泡上浮出水面,而其他杂质矿物则沉入底部。

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矿石颗粒的分选。

浮选柱的工作原理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金属矿山、非金属矿山和化工等领域。

在实际生产中,浮选柱的工作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气泡的生成、矿石颗粒的性质、药剂的种类和用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浮选柱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分选效果。

总的来说,浮选柱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石分选设备,其工作原理简单清晰,操作方便,广泛应用于矿山和化工领域。

通过对浮选柱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积累,可以更好地发挥浮选柱在矿石分选中的作用,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为矿山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浮选工艺和实践

浮选工艺和实践

浮选工艺和实践————————————————————————————————作者:————————————————————————————————日期:1第4章浮选工艺和实践(P495-516,21页两次课)4.1影响浮选的工艺因素 4.2原煤性质对浮选的影响 4.3粒度特性对浮选的影响4.4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 4.5矿浆液相组成对浮选的影响 4.6浮选药剂及影响4.7浮选流程(506) 4.8煤炭浮选脱硫(512) 4.9煤泥浮选工艺效果检查和评定4.1影响浮选的工艺因素图4-4-1 影响煤泥浮选的工艺因素【前边已介绍,在此简略介绍即可】4.2原煤性质对浮选的影响4.2.1煤的变质程度对浮选的影响【煤的变质程度及其特点介绍】变质程度(煤化程度)→成煤阶段→煤阶→不同煤种→不同表面性质和可浮性〖低变质程度时〗孔隙率高、含氧官能团多,亲水性强、可浮性差→达焦煤阶段疏水性最好,可浮性最好→变质再增加孔隙度又增加,侧链减少、炭链变短,疏水性又降低。

各煤阶煤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用接触角定性说明:图4-4-2.【成分理论或假说及要点】—不同煤阶或不同煤种表面的亲、疏水性,难于定量解释。

目前公认是“以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数据为基础的经验式,称为成分理论或假说”〖要点〗煤—不均匀物质组成—自然可浮性由亲、疏水性两部分比例决定→可浮性好坏。

〖经验公式与接触角关系〗基本为线性。

4.2.2煤的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煤的相对密度增高的原因】①煤基元灰分高;②煤—矿物质连生体存在;③煤的显微组分不同○注意当中间密度级含量高时,难于同时得到低灰精煤和高灰尾煤。

—同重选原理联系解释。

4.2.3煤的显微组分对浮选的影响—影响显著,通常镜质组分含量越高,其可浮性越好,而丝炭化(丝质体)和壳质体含量高时,可浮性差。

4.2.4煤的矿物组成对浮选的影响—矿物质有两大类:泥质矿物和流化矿物。

—前者影响可浮性,尤其是泥化后,影响浮选过程。

高效浮选柱在黄金选矿中的应用

高效浮选柱在黄金选矿中的应用

高效浮选柱在黄金选矿中的应用摘要:在本文中,笔者以某黄金矿山工程生产实例,介绍在选厂原矿处理规模从1000t/d扩产至2000t/d时,采用新增浮选柱工艺的柱机联合浮选系统,使得浮选金精矿产品技术指标大幅提升。

针对该矿山原矿性质,首先进行了浮选柱小型工业试验,确定其原则工艺流程。

然后深入探讨该新增系统设备配置情况,最后通过扩产后实际生产情况,与扩产前产品技术指标进行充分对比论证。

关键词:黄金选矿;高效浮选柱;应用某金矿进行由l000t/d至2000t/d选矿扩建.为了确定改扩工艺,使工艺更合理更先进,本着工艺先进、设备高效的改造原则。

针对金矿矿石进行了浮选柱分选半工业试验研究,通过试验探讨浮选柱在金矿浮选中应用的可行性。

并为金矿选矿厂2000t/d改扩建提供设计依据。

一、工艺流程与设计指标对于某金矿矿石进行了小型工业性试验,结论如下:①粗磨分级溢流直接入浮可以获得高品位精矿,但回收率难以达到理想指标。

粗磨条件下直接浮选难以达到粗磨抛尾的目的。

②分流矿浆细磨一粗一扫流程回收率水平高于同期浮选机生产指标.但精矿品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

③分流矿浆细磨一粗一精一扫流程,可以在获得高回收率的同时精矿品位也符合要求,但考虑到柱粗扫选配置的能耗过高。

因而也不是最理想的流程。

④分流矿浆细磨采用浮选柱一粗一精及浮选机扫选流程可以保证精矿品位在50g/t以上的同时获得高的回收率。

可以充分发挥浮选机在粗粒回收及浮选柱在细粒回收、分选选择性方面的优势,能耗也较低。

⑤由于分流工业试验系统均为小型设备,柱壁效应强。

二、柱机联合工艺流程该矿山原浮选工艺为一粗一精一扫传统浮选流程,采用传统浮选机作为浮选作业的主体设备。

根据上述试验研究成果,经充分反复论证后,决定采用传统浮选机和浮选柱联合浮选工艺,实施该矿山改、扩建工程技术改造。

原浮选流程中金粗选和金扫选之间增加了柱浮选(一粗一精)作业,原流程已经产出部分高质量的金精矿,可将该产品灵活添加进新增柱浮选流程,进一步提高其产品技术指标。

浮选柱在浮选中的应用及特点

浮选柱在浮选中的应用及特点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浮选柱在浮选中的应用及特点
1.浮选柱应用范围及特点是什么?浮选柱也叫柱式浮选机,是一种深槽型充气式浮选机,是我国新型浮选设备之一。

许多选矿厂经试验研究已用于各种浮选作业之中,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有些浮选流程中能基本代替机械搅拌式浮选机或与一些其它型浮选机联合使用。

目前大部分是将浮选柱用在粗选作业上,而在精选作业上是不太适用的。

主要是浮选精矿质量和回收率均不如浮选机,尤其是精矿质量。

浮选柱的技术规格,常以浮选柱的直径D 和高度H 表示,目前有园型和上
方下园二种。

浮选柱的特点是: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生产维护容易,节省动力,占地面积小,基建费用低,上马快。

但浮选柱也有其缺点:主要是充气装置易结钙和堵塞,工作不稳定。

这是值得研究加以改进的主要问题。

2、浮选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浮选柱在工作时,将矿浆加入浮选药剂进行强烈搅拌,由中心给矿装置送入柱内。

由于矿浆的重力作用,从柱内缓缓下降。

压缩空气经过充气装置弥散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均匀地分布在柱的整个断面上并徐徐上升。

矿浆与气泡形成对流运动。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可浮性矿物附着于气泡而上浮至矿浆上面形成矿化气泡,从泡沫流槽自行溢出或用刮板将泡沫刮出,即为精矿。

另一部分不浮的脉石不能附着于气泡上,从尾矿提升装置排出或进入下一作业处理,即为尾矿。

3、浮选柱在开停车时注意事项是什么?
浮选柱在开车时,先向充气管送风,经检查没有问题后,向柱中加清水,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天采矿技术2005年第2期。选矿口二程・浮选柱的发展与生产实践

刘广龙(金川集团公司选矿厂,甘肃金昌737104)

摘要:介绍了浮选柱发展历史、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结合国内外研制进展和生产实践,分析其优势与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浮选柱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选矿;浮选柱;精矿;品位中图分类号:TD 9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一9816 (2005) 02一0029一04

1前言 浮选工业化进程已有100年历史,在工艺、药剂和设备3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但随着矿物加工领域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矿物组成复杂的难选矿石所占比例日益增大,传统浮选机的局限性日益剧增。为提高浮选作业技术经济指标,矿业发达国家纷纷将研究目光投向富集比大、产能高、投资小、运行费用低的浮选柱,在基础理论、结构、发泡方式和自动控制与检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使浮选柱在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成为研制和使用热点。 富集比取决于浮选时间和浮选柱工艺原理。其工艺效果与气泡特性、矿物粒级密切相关。分选细粒级矿物群是浮选柱的最大优点,其分选的适宜粒级为0.001一0.100 mm。粒级过粗,质量大,易从气泡上脱落;粒级过细,质量轻,表面活性高,会吸附大量药剂和无选择性地a附在其它矿粒表面而恶化浮选过程。2浮选柱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 浮选柱为竖立长筒形结构,一般柱高9一15 m,直径0.5一3.0 m,断面为矩形、圆形或上方下圆形, 收稿日期:2004-12-07 作者简介:刘广龙((1973-),男,甘肃镇原人,选矿工程师,主要从事选矿科研、技改和生产管理等工作,发表技术、管理论文40余篇.以圆筒形居多。圆筒形柱体底部一般为圆锥体。圆筒形浮选柱主要由筒体、给矿机构、气泡发生器和精尾矿排矿装置组成。直径2.0 m以上的浮选柱内轴向多安装有整流板,矿浆从上部约1/3处位置给入,通过在柱内设置的分布器,从底部导入空气。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微泡在浮力作用下自由上升,而矿物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降,上升的气泡与下降的矿粒在捕收区接触碰撞,疏水性矿粒被捕获、附着于气泡上且矿化(捕收区);载有有用矿物的矿化气泡继续浮升进入精选区,并在柱体顶部聚集成厚度Im左右的泡沫层,冲洗水清洗泡沫层中被夹带的脉石颗粒,从而获得高品位泡沫产品(精选区);没有在气泡上附着的矿粒作为尾矿从下部排出。2.1常规浮选柱 常规浮选柱采用逆流浮选原理,在柱底部装有可从外部拆装检修的气体分散器或气泡发生器。气泡发生器(分散器)主要有多孔文丘利管式、在线混合器式和涡旋气泡式3种类型,全过程在“正偏流”条件下进行。2.2矮型浮选柱 矮型浮选柱高度约lm,是常规浮柱的1/10,也是该类浮柱的结构特点之一。另一技术特点是矿浆与空气的接触方式与常规浮柱截然不同,经调浆的矿浆用泵送入下降导管顶部的混合头,在此形成负压区,从而使空气吸入并产生气泡,形成稳定的气、液、固三相混合流,并沿下降导管向下运动而进入分选槽。气泡对矿粒的捕收过程发 29露天采矿技术2005年第2期生在下降导管中,矿浆在下降导管中停留时间极短(约10s),气泡矿化非常快,柱体只起到矿化与分离作用,因此可大大减小柱体的高度。2.3浮选柱参数 浮选柱参数较多,作为浮柱设计、制造、选型、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数主要有承载能力、表观给矿速率、充气荷载和泡沫堰负荷。 (1)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指泡沫区单位槽面积所能承载的最大精矿量,单位为t/ (h"m2),该参数与被选矿物的粒度和密度成正比,受品位的影响较大。 (2)表观给矿速率。表观给矿速率表示浮柱捕收区矿浆向下流动速度,为给矿矿浆体积与浮柱截面比值,单位为cm/s, (3)充气荷载。充气荷载是指单位体积的充气气体从柱中带出的最大固相质量,单位为k留m3. (4)泡沫堰负荷。泡沫堰负荷是指单位长度泡沫堰单位时间内从柱中排出的矿化气泡最大量,单位为t/ (h"m)。3浮选柱的发展及国外应用概况 在浮选工艺中强烈搅拌与浮选分离是一对矛盾。强烈搅拌不仅使设备叶轮磨损严重和消耗大量电能且使泡沫层极不稳是,尤其在精选阶段使得精选效率很低。因此浮选柱应运而生,其实质是一种具有柱型槽体的无机械搅拌充气式浮选机。 加拿大在1961年发明了浮选柱,经过多年的研究完善于1983年成功用于莱斯加斯佩矿山钥精选。很快成为钥精选的标准设备。其后世界主要国家也进行了浮选柱的研究与制造,使该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3.1浮选柱分类 早期浮选柱可分为加拿大型、Flotaire(佛洛泰尔)型(美国),Leeds型(英国)和。JI型(俄罗斯)4大类。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发泡器、给料方式的逐步改进和流体动力研究成果(如射流理论)的应用,降低柱体高度取得较大进展。近年,充气方式出现了喷射和剪切法,采用喷射原理的有USBM/Cominco和Minnvex浮柱,30应用剪切原理的有Microcel和Pneumatic浮柱。属于矮型浮柱类的还有德国的“自由喷射浮选机”、俄罗斯的“串接充气浮选机”。 加拿大研制的接触型浮柱,用水一气喷射充气器使空气与水作用产生气泡,浆气混合是在柱外安装的接触槽中进行,尔后进入浮选柱。接触槽压力0.7一2.7个大气压,槽内矿浆流速3 m/s,以防气泡兼并。Cominco Engnieering Service公司研制的水一气喷射充气器,在柱外产生气一水混合物,通过多孔金属管分散到柱中,在300一600kPa下运转,气泡直径0.3一0.4 mm,因多孔金属管可更换因而浮柱运转率高。该类设备在北美、南美和南非有广泛应用。 Flotaire型(美国Deister Concentrator公司)充气器是把加压空气从外部分散器通过柱内的充气板分散到槽内,在300一480 kPa和气水流量比约30倍情况下运转,产生O.lmm左右微小气泡。该类浮柱在欧、非各地应用较多。 Leeds浮选柱是下部充气且具有Agitair型叶轮机构的浮柱,将搅拌机构用于浮柱中,可改善粗粒浮选效果。Wemco-Leeds浮柱内安装有比重不同的棒,可提高精选效果。Hydrochem浮柱的中央有垂直轴,在轴上可设置数个(最多8个)叶轮,并在叶轮间安装固定盖板,以隔开搅拌区。 俄罗斯气升式浮选柱的关键部件为充气器,其充气装置随着浮柱容积的不同有所变化。气升式充气器可促进矿浆循环和形成液气混合体,对逆流、顺流或混合状态浮柱都适用。从上部或上部和中心同时给浆,通过改变充气器的空气流量及压力可调节泡沫的二次矿化过程及精矿的质量与产率。泡沫在环形溜槽中通过泡沫溢流散板自流排矿,泡沫排出速度的变化依靠安装在柱中心的推泡板和内部流槽装置来实现。借助阀箱和闸板槽间隔室使矿液面保持在固定水平。 充填介质浮选柱没有发泡器,在柱内装有多层波形介质以构成更多有规则的迁回曲折通道,空气从下部进入,经过通道时形成均匀气泡并携带疏水矿粒上浮。 搅拌式浮选柱是浮柱与浮机的优化产物,可改善粗颗粒的悬浮,有利于提高++150ilm粒级回收率。以加拿大研制的多层搅拌浮柱为代表,在露天采矿技术2005年第2期

金矿获得成功应用。 电解浮选柱在其底部装有电极,靠电解水产生的微小氢气泡、氧气泡碰撞并附着疏水颗粒上升,对细粒级浮选效果特好。 在旋流浮选柱内矿浆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给入,空气从柱的多孔壁进入,泡沫产品通过内螺旋运动向上排出,粗粒级从底部排出,设备生产率高,但内壁磨损严重。3.2浮选柱在国外应用情况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了浮选柱选矿技术。采用该技术提高了精选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如波里拉斯(Polaris)选厂应用浮柱使方铅矿精矿品位从76%提高到79.3%. Los Bronces安装的D6一8浮柱,使铜精矿品位提高1.5%, 加拿大鹰桥公司斯特拉斯康纳选厂处理萨德伯里地区5个矿山的硫化铜镍矿石,原矿铜、镍品位分别为1.4%,1.5%。该厂利用氰化法,在pH二12.0一12.5条件下,从镍黄铁矿、磁黄铁矿和

非硫化矿物脉石中分离黄铜矿。1989年,该厂用2台D2.1浮柱代替浮机,铜精矿中镍由0.78%降至0.48%. 1993年又安装了1台D3.0浮柱,使铜精矿产量增加54%,铜精矿平均含镍0.37%,累计含镍降至0.42%。浮柱相对浮机的铜品位提高1.9%、回收率下降1.27%;平均镍品位由0.87%降到0.51%,回收率下降幅度为42.5%. 巴布亚新几内亚奥克特迪采矿公司对浮机和D3.7浮柱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是浮柱流程铜精矿品位提高4.5%,铜、金回收率提高0.1%,1.8%.智利拉埃斯康迪达选厂原矿铜品位2.85%,为半自磨+浮选流程,1994年使用2mx2mx12m充填式浮柱进行试验,入选粗精矿含铜16%,经浮柱后铜精矿品位47%、回收率75%。美国亚利桑那州塞浦路斯矿业公司西耶里塔(Sierrita)铜选厂处理斑岩型铜矿石,经浮柱与浮机进行平行试验,在回收率相当情况下,浮柱铜精矿品位28%-29%,而浮机为26%一27%.按比例放大等)未能得到解决和造成选别指标低、操作管理困难等因素,进入80年代,除几家洗煤厂仍在用之外,大部分选厂将浮柱拆除。国内研制的向下顺流喷射浮选柱利用射流原理引人空气,圆锥形收缩管和喇叭管在空室中间相连,当高速水流由圆锥形收缩管流向喇叭管时,因水流断面逐渐缩小,在圆锥形收缩管出口处形成较大流速,致使该处压强降至大气压以下,在空室中形成负压,使空气从外部进入空室。在分选槽底部装有反射假底,其作用是将高速水流所携带的空气粉碎成气泡,进而弥散到整个分选槽。该类浮柱产生的气泡直径小、空气保有量高、空气分散均匀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运动部件,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其用于有色重金属分选可以取得较好指标。 国内某单位用矮型浮柱对铜绿山铜铁矿石(铜品位1.14%)进行试验,获得铜精矿品位24.99%和回收率90.75%的良好指标。浮柱相当于该矿用普通浮机二次粗选、二次扫选、一次中矿再选、三次精选的选别指标。某厂从国外引进1台D2.4 x 10 m浮柱替代二步铜硫分离一系列精二作业2台浮机,与对比系列精二作业比,铜精矿品位提高4.97%,铜、金回收率提高3.89%,4.06%;与对比系列精四作业比,铜精矿品位提高0.27%。二步铜精矿品位及总铜精矿品位达到22.09%,25.43%,与对比系列累计值比,二步铜精

矿、总铜精矿品位提高0.33%,0.16%,铜、金回收率提高0.18%,2.83%。浮柱精矿中++400目各粒级产率、铜品位和回收率均比浮机高,浮柱系列总回收率比对比系列高2.13%,说明浮柱中矿浆与气泡对流碰撞比浮机中矿浆与气泡同步旋转的矿化效果好。

5浮选柱特点

4国内研制应用情况 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70年代初用户达20多家,但由于技术问题(充气器、控制、 优点:①创造适宜的气泡和颗粒动态碰撞以及气泡、颗粒结合体静态分离环境,具有富集比大、回收率高、运行费用低、特别适合于处理微细粒级及易于自控和大型化;②浮选速度快、简化浮选流程,不仅能减少浮选作业次数(段数),还能代替联合流程,例如采用充填介质浮柱取得与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