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FZ /QDJ12 —A

热处理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热处理设备评定、操作规范的内容和准则。

2、引用标准

API Spec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

3、总则

产品的热处理必须在已经过定期检定并合格的热处理设备中进行。炉子的检定周期为半年。

4、对热处理炉及监控设备的要求

4.1、对热处理炉的要求

4.1.1、炉衬完好,无明显损坏;

4.1.2、电阻丝齐全,电极接触牢固;

4.1.3、炉底平整,无裂纹;

4.1.4、保温材料完好无损;

4.1.5、热处理炉各处的温度应分度均匀,温差不大于14℃(这就需要炉子空间的前、后、左、右及底部都要有电炉丝分布,炉膛的功率密度一般在100-110kw/m3左右)

4.1.6、温度传感器(热电偶)插点正确(在工作区域)并且分布均匀、合理。馈线两端(热电偶与圆盘平衡记录仪或温度显示器)连接可靠。

4.2、仪表

4.2.1、温度控制器的控制精度为:±5℃;

4.2.2、温度显示器(平衡记录仪)以及热电偶,必须在检定有效期之内。检定周期为一年。

5、装炉

5.1、装炉前的准备工作

5.1.1、检查设备、仪表是否正常,尤其是注意炉门起闭自动断电装置是否良好,并将炉膛清理干净。

5.1.2、核对任务单与待处理工件以及工艺卡是否相符,检查工件最大壁厚与工艺是否相符。

5.1.3、熟悉工艺全过程,考虑好装(出)炉方法,并准备好必要的工夹具及吊具,保证在淬火时工件能快速浸入淬火液中。

5.1.4、对不允许表面氧化脱碳的工件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如在加热炉内装入适量的木炭或铸铁屑等。

5.1.5、如果是热炉装炉,检查炉温是否与工艺要求相符。

5.2、装炉温度

5.2.1、对于截面>250mm的大型铸钢件、形状复杂的铸钢件、高温钢、高碳钢、铸铁件的退火、正火、淬火等采用≤250℃装炉,随炉缓慢升温或分段升温。

5.2.2、对于一般工件的退火,采用550-560℃装炉,装炉后保温1小时左右再随炉升温。

5.2.3、对于一般低碳钢及低合金钢且形状简单的中小型铸件的正火、淬火及退火,为减少氧化脱碳,采用到工艺设定温度或高于工艺设定温度100-300℃装炉。

5.2.4、如果工艺文件上对装炉温度另有规定时,则按工艺文件之规定执行。

5.3、铸件在炉中的摆放

5.3.1、根据热处理种类(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等),铸件的结构特点和批量大小,设定摆放形式。淬火处理需要考虑方便地在高温下快速吊运。

5.3.2、铸件应均匀摆放在炉中的有效加热区内。离底面距离不小于30mm,叠放整齐稳固,高度低于炉门开启高度,宽度小于炉膛最小宽度。

5.3.3、装炉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炉体。严禁采用投掷形式装炉。

5.3.4、为避免在加热过程中,铸件在自重或它压作用下发生变形,装炉时对于某些铸件应有适当的支撑。支撑距离按图1、图2方法确定。铸件的摆放和支撑应有利于其均匀受热和炉气的流通。

5.3.5、铸件需要分层叠放时,应遵循“大不压小,重不压轻”原则。需要垫铁时,应按照5.3.4方法进行,并且上下层垫铁不能错开(应在同一垂直投影面上)。

L≤3H L≤H

图1图

5.3.6、箱筒形的铸件内一般不允许杂乱堆放小铸件,有时为了利用炉膛空间需要摆放小铸件时,应认真摆放平稳并认真垫好垫铁,不使箱筒形铸件产生变形。

5.3.7、细长的铸件应尽量垂直摆放或吊挂在加热炉中,由于炉膛条件限制,无法垂直摆放或吊挂而需要平放时,必须采取必要的必要的措施,(如:按5.3.4采取支撑)防止铸件变形。

5.3.8、同一热处理炉中的铸件,其壁厚差别不能太悬殊。由于实际需要,将壁厚相差悬殊的铸件放于同一炉中热处理时,大截面的铸件应放在炉膛里面,以便薄壁铸件先出炉,大截面的铸件推进继续加热。厚壁与薄壁铸件的保温时间分别计算。

5.4、炉门的关闭

5.4.1、铸件摆放好后,将板车缓慢开进炉内,同时严密监视板车上的铸件,是否会碰擦炉壁及炉门。如果有碰擦现象应立即停止,等碰擦部位排除后再将板车开进。

5.4.2、板车开到底后再关闭炉门。认真检查板车及炉门是否到位,确保炉内与外界密封。

6、工艺参数的确定

所谓工艺参数是指:热处理过程当中的加热速度、工艺温度、保温时间及冷却方式等相关数据。应由工艺员确定。工艺曲线图见图3

保温时间按要求确定保温时间按要求确定

图3 工艺曲线图

6.1、加温速度的确定

6.1.1、对于截面>250mm的大型铸钢件、形状复杂的铸钢件以及高温钢(如:Cr5Mo、15Cr1Mo1V等)、高碳钢、铸铁件的退火、正火、淬火。采用50-70℃/h的加热速度,加温至660-680℃时保温2h,然后按与原来相同的速度继续加温至设定温度。

6.1.2、对于一般合金钢及低碳钢以炉子最大功率连续升温至工艺设定温度。

6.2、工艺温度的确定

所谓工艺温度是指热处理加热后的恒温温度,根据热处理要求及铸件材质等因素确定其值。一般的原则:含碳量愈低工艺温度愈高;合金元素愈多含量愈高工艺温度愈高。常用阀门用钢的热处理工艺温度见表3。

6.3、保温时间的确定

铸件升温到工艺温度时需要有一定的保温时间。时间的长短根据

铸件的主要壁厚(一般按阀体的法兰厚度)计算。并根据铸件在炉内堆放密度引进修正系数加以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τ=(δ×β)×λ(min)

τ-铸件在设定温度下的保温时间,单位min

δ-铸件的主要最大壁厚,单位mm

β-保温系数(与热处理种类有关),具体数据见表1

λ-与铸件在热处理炉中的堆放密度有关的修正系数,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保温时间系数

表2 铸件堆放密度修正系数

表3 常见阀门用钢热处理温工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