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闽台经济与文化)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闽台区域文化任务一参考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任务一参考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任务一参考答案主观题共17题〔总分值100分〕一、名词解释〔共题,每题5分〕BD第1题(已答). 布袋戏【参考答案】布袋戏或称掌中戏。

福建掌中戏,产生在泉州一带,有三百年历史,19世纪中叶以后,漳、泉、潮掌艺名师辈出,随移民传入台湾,先有泉州调的,后有潮州调的。

都属南管系统善于文戏,多节义和爱情故事,台湾目前分南管、北管和潮调三种布袋戏。

CH第2题(未答). 出海大傩【参考答案】傩是古时驱除疫鬼的仪式,有天子傩和乡人傩之分。

乡人傩在民间举行。

在福建和台湾瘟疫比拟流行,对人民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为驱疫保平安,沿袭古傩的某些形式,称之为出海大傩。

在送瘟神疫鬼时,由20多人组成舟歌队,一人打鼓并领唱,其余人以号子伴唱,演唱者手持纸糊的船浆,边唱边作划船的样子。

演唱内容均为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故事,配合舞蹈队表演,寓意以英灵来威慑瘟神疫鬼。

DB第16题(已答). 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局部,及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FB第5题(已答). 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大坌坑文化完毕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及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年。

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

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含答案

闽台经济与文化复习含答案

闽台经济与⽂化复习含答案“闽台经济与⽂化”复习题集⼀、填空题1.台湾与福建距离甚近,最近处从福建平潭岛到台湾新⽵市,相距仅130公⾥左右,每逢天⽓晴朗的时候,站在福建这边的⾼⼭上,就可以隐约望见台湾岛上那⾼耸挺拔的⼭峰。

2.距今约300万⾄1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有⼀条东⼭陆桥,是古⼈类进⼊台湾海峡的必经之地。

3.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新⽯器时代晚期同步进⼊了农耕社会,福清东张遗址发现稻草痕迹,台湾凤⿐头遗址陶⽚上有稻⽶的遗留,说明当时的闽台先民已经开始种植⽔稻。

4.五代⼗国时期的闽国,经济上的突出特点是发展海上贸易交通,因⽽此时闽、台经济交往均有所发展。

5.宋时⼤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发⽣在⼤陆⼈民和澎湖 (主要是福建的移民)之间。

6.在荷据38年间,殖民主义势⼒对⼤陆、福建与台湾的经济往来、政治领属构成重⼤威胁。

7.1895年甲午战争后,⽇本占据了台湾,直到 1945 年,台湾才回到祖国的怀抱。

8.公元1087年,宋政府于泉州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然也管理澎湖列岛。

此时澎湖逐渐成为泉州与南洋贸易之中转站及两岸互市之枢纽。

9.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台湾增设彰化县及淡⽔厅。

雍正五年(1727年)改分巡台厦道为分巡台湾道,增设澎湖厅,正式统称为台湾。

10.清末及民国时期,台海航运从两⽅⾯的资料可见其概貌,⼀是厦门海关关册,详细记述清宣统三年⾄民国29年(1911—1940年),厦门赴台湾,台湾赴厦门的客流量;⼀是清宣统三年⾄民国31年(1911—1942年)台湾总督府指定的闽台航路表。

11.清末及民国时期,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有福州与台湾、厦门与台湾两条航线。

12.1981年1⽉,经国务院批准,平潭县东澳港率先开辟为台湾渔船停泊点,建⽴平潭县台湾渔民接待站。

13.厦门成为⼤陆引进台资最多、最集中的地⽅。

14.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定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范区,1997年7⽉,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台办(简称“两部⼀办”)⼜将其批准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

电大考试闽南地域文化考题库及答案

电大考试闽南地域文化考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许地山一生创作以小说、散文为主。

小说多以闽、台、粤和南亚、东南亚、印度为背景,有鲜明的浪漫传奇色彩和馥郁的异域情调;散文富有平民气息、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倾向。

( V )苏颂有《苏魏公文集》72卷。

其中收录20余首科学诗,题材涉及天文、地理、农牧、矿产、动植物等自然科学领域,是古代诗海中的瑰宝,足证苏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写作科学诗的人。

( V )蔡其娇是对中国当代诗坛有着重要影响的闽南籍诗人。

1987 年英国欧罗巴出版的《世界名人录》收入了蔡其矫等7位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 V )林语堂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

( V )在国内,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和浙江。

( V )李贽以“童心说”改变历来轻视通俗文学的偏见。

肯定传奇、院本、杂剧的价值,进而把《西厢记》、《水浒传》列为“古今之至文”。

( V )在上世纪“最接近诺贝尔奖的7位中国作家”(鲁迅、林语堂、巴金、老舍、王蒙、北岛、李敖)中,林语堂是唯一一位获得4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人,这源于其长篇小说《京华烟云》在世界尤其是西方的广泛影响力。

( V )闽南文学产生的前提、基础在于中原文化的南移和闽南方言(河洛话)的形成,同时还基于以中原文化为基本框架和核心价值内容、又融合了百越海洋文化性格的闽南文化的形成。

( V )林语堂长篇小说虽然以英语写作,在国内的影响远不如在国外影响大,但小说中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丝毫不逊色于任何现代汉语作品。

()吴鲁《百哀诗》是闽南近代著名感时伤世的爱国诗歌,分上下两卷,集中反映八国联军攻掠津京,慈禧太后挟帝出奔,人民备受凌虐的悲惨情况;同时有力鞭挞那些丧师失地、媚外辱国的奸佞之徒。

()闽南舞蹈上身动作十分讲究“摆”和“浪”的韵律特点。

摆”似蛇的静态;而“浪”则似蛇爬行时的动态。

闽台经济与文化作业三答案(最全)

闽台经济与文化作业三答案(最全)

闽台经济与文化作业三答案(最全)第 1 大题: 1 . ( 应得 ( 4 得 40 分 实得 ) 4 单选题 分 ) 台湾文学大约在 19 世纪中叶开始,兴起( )创作,它 分,的出现是由福建诗钟的传入引起的。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A . 2 . (击钵吟 骊歌 大戏 小戏应得4分,实得4分) ()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海上保护神。

传说是五代福建都巡检林惟悫的女儿,或说是宋初的民间女子,玉皇大帝的小女儿等等。

据说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 年),逝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 年),生前能“言人休咎”,“知人祸福”,精通治病防疫,擅长海上救护, 通晓天文气象,深受人民爱戴。

她死后,乡人在湄洲岛建小庙奉祀以示感念。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3 . (临水夫人 妈祖 清水祖师 陈靖姑应得4分,实得4分) ()位于宏伟壮观,为我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孔庙。

A .莆田孔子文庙B . C .泉州孔子庙 福州文庙D . 正确答案: B . 4 . (漳州孔子庙应得4分,实得4分) 闽南、台湾有些节庆习俗是其他地方罕见的,饶有情趣。

台湾有俗话说:“偷得一根葱,嫁个好老公;偷得一根菜,选个好女婿。

”菜园主人成人之美,往往主动放 开菜园,任人去偷。

这反映的是( )节庆活动的习俗。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5 .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应得4分,实得4分) 以下反映福建佛教和台湾佛教密切关系的提法错误有()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6 . (台湾庙的创建,与福建人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

台湾佛教的派系仅有部分与福建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闽台两地在修建佛寺时经济上相互支持。

闽地僧人入台定居弘法。

应得4分,实得4分) ()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B . 7 . (佛教 道教 天主教 基督教应得4分,实得4分) 闽台植物崇拜突出地表现在()崇拜上。

闽台文化往年试卷

闽台文化往年试卷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开放教育(本科)《闽台区域文化》模拟试题一、填空1.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狭处只有130千米,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____ 最近。

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50米至100米_______ 。

2. 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纹身,是一个善于舟楫的民族。

3. 隋朝时,陈棱从台湾掳回的数千人口,就近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和第一次。

4. 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

这是中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________ 的开始。

5. 泉州自古佛教兴盛,被誉为”宗教博物馆”素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之称。

二、名词解释1.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答:二^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 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 九大门派: 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 五大团体: 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

这些山头、门派、团体, 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 打尾牙答: 是闽台方言, 意为当年最后一次打牙祭, 初二、十六以酒肉款待店员为”牙祭” 。

闽台方言称正月初二的牙祭为”头牙” , 腊月十六的最后一次牙祭为”打尾牙” 。

打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牙祭, 便格外隆重。

闽台两地各家各户都摆出香案, 陈列鸡鸭肉, 祭祀土地公, 店主祈求财运亨通。

老板经理宴请伙伴朋友, 欢庆一年的劳动业绩, 以示酬谢, 并祝愿来年有更大的成果。

答: 即”忌讳” , 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便是禁忌。

完整地表述就应该是: 由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和对危险事物的畏惮以及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敬所产生的禁制便是所谓禁忌三、论述题1、概括台湾人与闽南人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答: 闽南人与台湾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是在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交融中形成的, 闽台文化养育着她们, 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塑造并影响着闽台人的心理行为方式, 使闽台人的思想、信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大陆内地其它文化的人。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

闽台文化作业答案闽台文化作业答案闽台区域文化第一章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东山陆桥”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

这道浅滩平均水深不超过40米,最浅的地方只有10米。

这道浅滩曾经在过去的冰川时期,因海退而变成陆地,成为连接闽台两地的陆桥。

大约在距今32000年,福建沿海的部分陆地是与台湾陆地相连的,但到了12000年前,由于气候逐渐变暖,“东山陆桥”逐渐被海水覆盖。

在多次冰期,反复出现的海退与海浸现象时,“东山陆桥”曾经多次露出海面。

“东山陆桥”的存在说明闽台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关系。

2、左镇人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

“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

“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

“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万多年。

3、台湾文化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延伸,文明同源、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民间信仰是叶与根的关系、以儒学“开化”台湾、在习俗生活方式方面保留和延续大陆的传统;其地域特征是糅合各种文化的多元性特征和传统文化因台湾的自然、社会环境形成适应性发展与选择性传承。

4、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是古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具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它来源于中原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有自身特色的地域文化,是台湾文化的主要影响源,只有了解闽南文化才能全面认识闽台文化。

闽台移民往来,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交融,形成闽台文化共同的地域属性。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主要包括:闽南方言、口传文学、民俗、生活文化、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民间信仰习俗、民间工艺,以及闽南学术著述和闽南人的思想性格。

二、简答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闽台在史前就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福州鸡鸣,基隆可听”这句谚语,说明了台湾和福州与大陆有“不可分离,难舍同枕”的地理位置。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

地域文化期末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A. 地理环境B. 历史传统C. 政治制度D. 经济发展水平2. 地域文化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共同作用?A. 单一因素B. 多种因素C. 偶然因素D. 人为因素3. 地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A. 阻碍社会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无关紧要D. 仅在特定时期发挥作用二、填空题1.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的核心是________,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3. 地域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地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有哪些?3. 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论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请分析这种地域文化是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

2. 某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地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请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地域文化的建议。

六、综合题1. 请设计一个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调查问卷,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2. 假设你是一名文化研究者,你将如何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七、思考题1.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为什么?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应该如何发展和创新?八、附加题1. 请列举你所在地区的三种地域文化特色,并简要说明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你认为地域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请给出你的理由。

地域文化作业(4)

地域文化作业(4)

《地域文化》形成性考核作业1一、填空题1、据地质学家研究,台湾和台湾海峡,本来就是和福建相连的华夏古陆的一部分。

台湾是以 大陆 为根生成的一个岛屿,在地缘上与大陆是不可分的。

“东山陆桥” 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

P1-22、春秋至秦汉时期,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文身,他们不少人迁徙到时台湾岛,成为台湾 高山族 族的祖先。

P7 3、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的第一次是隋炀帝时期武贲郎 陈棱 从台湾掳回数千人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

此人被后世奉祀为台湾的“开山祖”,郑成功在台湾为他修“ 开山宫”以为纪念。

P94、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厦门)。

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P125、 明代中叶 ,政府的文件中正式使用台湾这一名称。

P56、民族英雄郑成功是明末之际抗清名将,也是台湾省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

他对收复和开发台湾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台胞尊称为“ 开台圣王”。

P157、 朱熹于绍熙间任漳州知州,他笃意学校,力倡儒学;使“漳民独蒙大儒之泽”,造就一些文人学者,文化发昌盛,文化教育普及。

P378、 八宝印 是漳州文化的缩影,与水仙花、片仔癀合称“漳州三宝”。

P389、泉州别称“刺桐城”“ 鲤城 ”“温陵”,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P39二、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的名称有( ABCDEFG )P6A蓬莱B贷舆C员峤D瀛洲E 岛夷F 夷州G琉求2、从现存文献看,福建汉族人民较大规模迁居台澎是从 ( C )朝开始的。

P10A 唐B五代C宋D元3、清朝统一台湾的时间是(D)P16A1680年 B1681年C1682年 D1683年4、泉州可称是“宗教博物馆”,以下哪个是泉州所信奉的宗教(ABCDEFG)P41A 佛教B 道教C 伊斯兰教D 景教E 明教F 天主教G 印度教三、名词解释1、东山陆桥: 是闽台地缘关系的见证,在碧波万顷的台湾海峡上,有一道浅滩发端于福建东山岛,经澎湖列岛,抵达台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