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的酶学特征及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研究现状及进展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研究现状及进展
余涛;黄美雄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年(卷),期】2006(9)4
【摘要】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和活性的增高往往预示预后不良,但同时TP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氟尿嘧啶类药物在结直肠癌的化疗中是最常使用的药物,因此,TP相关临床药物的研究受到大家关注。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的TP研究进展及其临
床应用前景。
【总页数】3页(P193-195)
【作者】余涛;黄美雄
【作者单位】北京医院,普外科,北京,100730;北京医院,普外科,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相关文献】
1.胸苷酸磷酸化酶在胃肠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J], 鲁明骞;徐光川
2.胸苷磷酸化酶表达与结直肠癌关系研究进展* [J], 叶钿均;张继民
3.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酸合酶(TS)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J], 蒋飞飞;郑玲
4.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J], 宋永光
5.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J], 宋永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与前瞻性研究

结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与前瞻性研究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也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消除肿瘤细胞,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癌症治疗方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结肠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前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结肠癌中的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能够阻断T细胞上调节抑制信号通路的药物。
该类药物通过抑制PD-1和CTLA-4等分子对于T细胞功能发挥的限制,恢复免疫系统对于肿瘤细胞的攻击能力,从而起到治愈或控制结肠癌的作用。
PD-1/PD-L1通路是调节T细胞活化和免疫耐受的重要信号通路。
结肠癌细胞常常通过高表达PD-L1来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得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攻击肿瘤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与PD-1或PD-L1相结合,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对于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已有研究证实,使用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治疗具有微卫星不稳定状态(MSI-H)的结肠癌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在一个相关临床试验中,超过50%的MSI-H患者在接受Pembrolizumab治疗后出现了肿瘤缩小或消失的情况。
除此之外,该药物也被证明安全可靠,并且不同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对其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CAR-T细胞治疗在结肠癌中的应用CAR-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是一种工程化的T细胞,能够通过改造其表面上的受体提高其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
CAR-T细胞治疗利用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针对结肠癌细胞,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
近年来,CAR-T细胞治疗在癌症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一项针对结肠癌的临床实验发现,通过将CAR-T细胞与具有结肠癌特异性抗原的抗体相连,并注射到患者体内后,可以使得CAR-T细胞更加精准地攻击并杀死肿瘤细胞。
AMPK的激活调节COX-2表达在结肠癌中的作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AMPK的激活调节COX-2表达在结肠癌中的作用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高。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究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AMPK是腺苷酸甘露醇激酶的缩写,近年来被认为与肿瘤生长和转移有关。
COX-2(环氧化酶-2)是一种促炎症因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AMPK对COX-2表达的
调节作用对于治疗结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探究AMPK对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1. 细胞培养:使用结肠癌人类细胞系HCT-116进行实验。
2. 细胞处理:将细胞分成6组,分别处理为:正常对照组、AMPK激活剂处理组、COX-2抑制剂处理组、AMPK激活剂+COX-2抑制剂处理组、COX-2诱导组、AMPK激
活剂+COX-2诱导组。
3. 蛋白质分析:使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COX-2蛋白的表达水平。
4. 细胞增殖实验:使用CCK-8试剂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期结果:
AMPK的激活能够抑制COX-2表达,从而减少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意义:
本研究可以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可以为AMPK和COX-2的研究提供新的证据和基础。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Ⅰ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19卷第98期 125·综述·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I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张毅峰,陆肖枫*(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 苏州)摘要: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I(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I, PKGI)参与结肠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
然而,因PKGI存在两种亚型,即PKGIα和PKGIβ,且其在不同肿瘤组织中呈现抗肿瘤或促肿瘤的不同效应,为深入研究PKGI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构成了极大困扰。
本文依托cGMP/PKGI信号通路,综述PKGI在肿瘤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为进一步阐释PKGI(PKGIα和PKGIβ)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同时为靶向cGMP/PKGI信号通路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肿瘤;cGMP依赖的蛋白激酶I(PKGI);抗肿瘤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8.055本文引用格式:张毅峰,陆肖枫. 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I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98): 125-127, 131.Adances in Study of 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I in CancersZHANG Yi-feng, LU Xiao-feng*(Suzhou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ABSTRACT: 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I (PKGI) i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olon cancer, breast can-cer, ovarian cancer and other cancers. However, there are two subtypes of PKGI (PKGIα and PKGIβ), exhibiting different biological effects of anti-cancer or cancer-promoting in different tumors, which causes great difficulty in finding the deep mechanisms of PKGI (PKGIα and PKGIβ) in the pathogenesis of cancers. This article relies on cGMP/PKGI signal pathway, reviewing the latest advances about PKGI in cancer research, which can furnish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role of PKGI in cancer pathogenesis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ment of anti-cancer drugs targeted cGMP/PKGI signal pathway.KEY WORDS: Cancer; PKGI; Anticancer0引言环鸟苷-3,5-单磷酸(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又称蛋白激酶G(cG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PKG),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1]。
血清胸苷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673 8640(2012)12 1080 02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血清胸苷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李青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TK1)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20例结直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K1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
结果 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TK1水平为2.49(1.36~3.89)pmol/L,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1.19(0.73~2.08)pmol/L]和正常对照组[1.09(0.69~2.01)pmol/L,P均<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为1.61(1.22~2.53)pmol/L。
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直肠癌组血清TK1阳性检出率为58.3%,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13.0%)和正常对照组(14.1%)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EA18.3%、CA19915.0%,P均<0.01)。
结论 血清TK1水平对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苷激酶;结直肠癌;结直肠良性疾病作者简介:李青峰,男,1967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早期诊断率低。
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内窥镜活检,但由于该技术难度、操作复杂性及患者痛苦性相对较大,因此难以进行定期的、大规模的筛查检测。
为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胸苷激酶(TK1)是嘧啶合成的补救酶,是催化胸腺嘧啶核苷转为单磷酸胸腺嘧啶的关键酶[1],为DNA的合成提供原料,是衡量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2]。
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论文标题: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摘要: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种分子生物学机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研究,人们对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本文将系统地综述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致癌基因的突变、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肿瘤微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以期为结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 引言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到多种分子生物学机制。
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为我们深入了解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本文将系统地综述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价值。
2. 结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中包括基因突变、DNA甲基化、染色体重排、基因表达异常等多种分子生物学变化。
这些变化导致了多种致癌基因的激活或失活,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以及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最终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3. 结肠癌的致癌基因突变结肠癌的致癌基因突变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常见的致癌基因突变包括APC基因、KRAS基因、TP53基因等。
APC基因的突变是结肠癌的早期事件,可以导致Wnt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和肿瘤细胞的增殖。
KRAS基因的突变与E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和抗EGFR治疗的耐药性密切相关。
TP53基因的突变则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
4. 结肠癌的信号通路异常除了致癌基因的突变外,结肠癌还涉及到多条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如Wnt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
这些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并参与了抗肿瘤药物的耐药性。
5. 结肠癌的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环境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血管新生、免疫逃逸等肿瘤微环境因素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性密切相关。
了解肿瘤微环境的变化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持续上升。
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作为结肠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研究进展对于结肠癌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
一、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1. CD133CD133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它的高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CD133阳性的结肠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能够在体内形成肿瘤并导致转移,因此成为结肠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之一。
2. Lgr51. Wnt/β-catenin通路Wnt/β-catenin通路是结肠癌干细胞中的一个重要信号通路,它的异常活化与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Wnt/β-catenin通路能够促进结肠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从而导致肿瘤的快速生长和转移。
针对Wnt/β-catenin通路的治疗策略成为了当前结肠癌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2. Notch通路针对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干细胞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干细胞治疗主要通过干细胞的培养和植入来治疗结肠癌,靶向治疗主要通过针对干细胞标记物和相关通路的药物来治疗结肠癌,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来治疗结肠癌。
这些治疗策略的出现为结肠癌的治疗和预防带来了全新的希望。
结肠癌干细胞标记物及其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为结肠癌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干细胞的识别和分离技术仍不够成熟,靶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仍难以保证等。
未来的研究仍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努力,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结肠癌的最终战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

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吴静;杨睿;刘树业【摘要】Protein kinase C (PKC) is a group of phospholipid-dependent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 which togeth-er with protein kinase A (PKA) and protein kinase G (PKG) constitute a superfamily of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AGC. PKC includes classic PKC, novel PKC, atypical PKC and some members of kinase associated with PKC (PRK). PKC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mmalian tissues and cell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biological role in growth and metabolism,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ells. A series of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variations of multiple cells,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diseases are related to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PKC. Therefore, designing and searching for efficient PKC inhib-itors have very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ynthesis of many kinds of effective drugs and treatment of a variety of clinical dis-eases including cancer, cardiovascular, and hypertension, et al.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PKC inhibitor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have reported many kinds of effective PKC inhibi-tors, and analyzed their function site, mechanism, clinical trial data and so on. The discovery of these PKC inhibitor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PKC and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So in this paper, the efficient PKC inhibi-tors are summarized.%蛋白激酶C(PKC)是一组磷脂依赖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与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G (PKG)共同构成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GC超家族.PKC包括传统型PKC、新型PKC、非典型PKC和与PKC相关的一些激酶(PRK)成员.PKC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组织和细胞中,对细胞的生长代谢、增殖分化等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表明,多种细胞的变异和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PKC的异常表达有关.因此,设计和寻找高效的PKC抑制剂对于多种有效药物的合成和临床上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关于PKC抑制剂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大量文献报道了多种有效的PKC 抑制剂,并对其作用位点、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试验数据等进行了分析.这些PKC抑制剂的发现对于PKC的结构分析和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对这些高效的PKC抑制剂进行综述.【期刊名称】《天津医药》【年(卷),期】2016(044)001【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蛋白激酶C;酶抑制剂;胰蛋白酶抑制剂;蛋白激酶抑制剂;肿瘤;综述【作者】吴静;杨睿;刘树业【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检验科 300170;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心转化肿瘤学实验室;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检验科 3001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3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是由Nishizaka等于1977年首次发现的一组磷脂依赖性的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中,对细胞的代谢生长、增殖和分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67・
・综述・讲座・ PKC的酶学特征及在结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范桂莲 王玉国 何 苗
PKC的酶学特征 PKC的超家族成员 根据不同亚单位在结构和功能上
蛋白激酶C(PKC)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家族成
1 1.1
员,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等信号转导均起重要作用。因而
J01anda H.LioneI G,Erik
tion B,et aI.Protein
PKC与结肠癌细胞的分化
Rickardl等H1在人类结肠
上皮细胞的体外研究还发现PKC的激活可以增加丁酸盐诱
导的细胞分化和更新。丁酸盐是一个潜在的分化因素,在结 肠癌细胞中,它能促进许多细胞分化标记物的表达,包括碱性
c activa—
upregulation interceIlular adhesion of Catenin—negetive
colon
cancer
huma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ell
va
riants
via
induction
116
of
desmosomes
[J].Cell Biol,1997,137(5)11 103—1
PKC的结构及调节
对PKc各亚单位分子的结构分
析表明,PKC分子中有4个相对保守的区域,从氨基端到羧
基端分别命名为C1一C4结构域。C1是DAG的结合位点,
C2是ca”的结合位点,C1和C2合称PKc的调节区。C3有 一个ATP结合基序,为PKC提供能量和磷酸基团,c4是底 物结合区,C3和C4合称为PKC的催化区。
收稿日期2010一02~22
万方数据
!!!竺!!!919i!!!坚型!!!鱼!虹!:!!!!!!!!:!!!丝!:!
临床应用方面受到很大局限。
2
能。因此,整合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特定的配体对PKC介
导的转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检测到PKC能激活MAP
(mitogen—activated
PKC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2.1
PKC与结肠癌细胞的粘附作用
细胞粘附对于各种调
含有大量PKC/口1整合素的小囊结构的聚集,这种现象是正 常暂时的再循环间隔。若去除PKC的抑制,含有PKC/81整 合素的小囊结构则分离。
2.4
节和生长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恶性肿瘤中,细胞间粘附的
抑制作为转移的第一步是必不可少的。Hengel等:一23分析了
型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有不同的表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PKc各亚型在正常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生长调控和结肠癌
位;aPKC包括≮、x亚单位。这些亚单位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不同,详见表1。最近又发现了与PKC相关的一些激酶
(PRK),如PRKl、PRK2,也属于PKC家族。
变中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衷1
PKC亚单位在哺乳动物体内的分布
Jarn∞MM.Kathleen VL.Nicole
G,et
aL
Incrc”ed
t曲t
juncti0Il
pe咖忸bility
tion柚d Ne、Il,Y0rk
can
r皓ult
f姗pmtein
l【iI诅鸵C activation/tra璐lo∞一
event
act as a
tuflm pronlotional
[7]Baron PL,Koretz MJ,carchman RA・et a1.1nduc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iation—related
antigens
on
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s by stimulating Surg,1990,125:344—350
hIbi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Differ,1993,4:495—501
in
induces
growth
in—
HT一29
cells[J].Cell
Growth
胞株HT29一D4中在粘附、播散和转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实验发现,给予PMA后能增加细胞播散的速率,并且能诱导 这些细胞朝着纯化的基质蛋白移动。PMA诱导的效应是
esters、TPA、brostatins、AA、cal—
phostinc等;抑制剂包括非特异性抑制剂staursporine、H7、
GFl09203等和特异性抑制剂(抑制cPKCs)G06976、
ly333531。而针对于某一种同工酶的抑制剂,尚未见报道。 由于缺乏特异的PKC同工酶抑制剂,同工酶功能的研究及在
DG,二酰甘油(diacylglycer01);PS,磷脂酰丝氨酸(phos— phatidilserine);FFA。顺式不饱和脂肪酸(cis unsaturated fatty acid);LysoPC。溶血磷脂胆碱(1ysophatidylcholine)。
1.2
用。PKC是促癌剂PMA(phorbol,12一myristate—13一ace— tate,即佛波醇一12一豆蔻酰一13一乙酸)细胞内受体,PKC
整合素依赖细胞的活动力。PKC的表达可以上调细胞表面 的B1整合素,而PKC的激活可以诱导其通过胞饮作用实现
内吞。胞饮作用的阻断能使PKC增加的转移应答受到抑制。 Ivaska等[12]也发现PKC的抑制能降低细胞的活力,并导致
现,PKC广泛存在于结肠上皮细胞和结肠肿瘤细胞中.对其
生长调控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的过度表达导致细胞生长紊乱,并且触发肿瘤的形成。PKC
的激活被认为是ca”和磷脂依赖性的,尤其是磷脂酰丝氨酸 (PS)及其应激状态的各种产物(如DAG)在PKC的激活及其 发挥生理机能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异常持续的PKC激 活,可导致细胞功能失调。为保持细胞间功能的协调,机体常 通过内源性机制使PKc的活性下调,PKC被激活后活性下 调的现象称为“PKC的限制性调节”。PKC的活性下调还有 激酶专一性和亚型专一性。夏保云等[1 3发现PMA对人7721 肝癌细胞只引起PKC而不引起PKA和TPK(酪氨酸蛋白激 酶)的下词,PKC的非特异性抑制剂槲皮素和特异性抑制剂 D一鞘氨醇能大部分取消PMA对PKC的下调,用HL一60 细胞能证明PMA只对含量丰富的PKCa和PKCBⅡ亚型而 不对含量很少的PKCB I亚型发生下调,说明PMA对蛋白激 酶的下调有激酶和亚型专一性。
in
epithelial∞noers[J].
活性的影响,它说明丁酸盐不是被PKC信号通路直接调节
的。这与其他细胞株中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包括恶性T淋 巴母细胞株MOLT一3[6]和结直肠癌细胞株Sw一48口3和Ca—
co一2[“。 2.3
Acad啪y of
ScieI艄,2000。915:231—236
PY,et
[4]
Kurt LR,Peter RG.Graeme
a1.Activation of
protein
kinase C augument butyrate—induced differentiation and tum—
over
in
human colonic epjthelial ceIls
in
磷酸酶和癌胚抗原,5]。近来的研究还发现丁酸盐在生理浓度 可以促进各种细胞的凋亡。Rickardl等的实验结果表明, PKC在调节丁酸盐的各种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 分化和细胞更新。PKc的激活,能明显提高细胞对丁酸盐的 敏感性。但是,激酶的抑制,并不能改变丁酸盐对碱性磷酸酶 [3]
kinase
在外界刺激作用下,PKC移位(translocation)到细胞膜而被
激活。短暂的PKc激活,在信号传导通路中所致的短期事件 (如离子内流,分泌等)方面似乎起着重要作用;持续的PKC 激活,可能在细胞增殖,分化及肿瘤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病理科 邮
编163001
PKC的调节剂可分为作用于催化区和调节区两类。其 中激活剂包括phorbol
有丝分裂的信号通路。近两年也有人报道,PKC定位在细胞 基侧,可以抑制上皮细胞的分泌功能;若定位在顶侧,则可以 降低细胞的屏障功能,同时也表明这两种功能被不同的PKC
异构酶所调节i-“]。 此外,临床组织标本研究中也发现,在正常粘膜、癌周及 癌组织这一连续过程中,PKC的活性是逐渐降低的,且以细 胞膜下降为主[1“。还有报道称,PKC的表达仅与肿瘤组织分
的存在是必需的。但Mullina等_1研究却发现,在LLC—PKI
上皮细胞中,PKC的激活或移位可以增加紧密连接的通透
性,这种通透性的增加可以使盐、糖和大分子通过,它并作为
上皮肿瘤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促进因素。
2.2
特异的抗癌药物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参 [1] 考 文 献 夏保云,李忠,张帆,等.佛波酯引起蛋白激酶c下降调节的专一 性[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998,14(2):218—221 [2]
阻断能引起细胞转移的丧失。所以,PKC引起的整合素的联
合以及MAP激酶途径的激活对于促进HT29一D4细胞的转 移是必需的。这与Klemke等[10]的报道一致。Tony等[“]研
究也发现,PKc能通过整合素交通的关联和控制来调节8l
殖、分化和转移中也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
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均可见到PKC活性表达异常。我们也发
蛋白激酶C(PKC)作为机体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中心产 物,存在于多种组织中,通过催化多种生理活性蛋白,PKC广
泛参与一系列与细胞生命活动相关的过程。它不仅在正常细 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基因表达、膜转运和信号传导等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且,在细胞癌变以及肿瘤细胞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