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移位判断方法·下载
骨盆PPT精选课件

骨盆常见疾病及诊断
系统介绍了骨盆骨折、骨盆肿瘤、骨盆炎症等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骨盆影像学检查与评估
深入讲解了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骨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和解读。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床上活 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形
成的风险。
物理预防措施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穿弹力 袜等物理方法,降低静脉血液淤滞 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预防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使用抗 凝药物或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 形成。
神经损伤恢复及功能重建
01 神经损伤评估
通过临床检查和神经电生理检 查,对神经损伤进行准确评估 ,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骨盆肿瘤
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骨 软骨瘤、骨肉瘤等。临床表现为 局部肿块、疼痛和功能障碍,恶 性肿瘤还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
、消瘦等。
03
诊断方法与评估标准
X线检查及CT/MRI应用察骨盆 环完整性、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CT扫描
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骨折细节,对复杂骨 折分型、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价值。
新型技术在骨盆领域应用前景
01
3D打印技术在骨盆手术中的应用
探讨了3D打印技术在骨盆手术中的优势,如提高手术精度、减少手术
时间和并发症等,并展望了其未来在个性化手术设计和复杂骨盆手术中
的应用前景。
02
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盆领域的应用
介绍了机器人辅助手术在骨盆手术中的发展现状和优势,如提高手术稳
定性、减少医生疲劳和辐射暴露等,并展望了其未来在远程手术和智能
骨盆前移前倾区别

骨盆前移前倾区别 锐博康复陈老师 国家卫生部认证康复治疗师,擅长运动损伤康复,术后康复。185****3171
24人赞同了该回答 一、什么是骨盆前移(swayback) 骨盆前移又称为懒汉站姿或是摇摆背,是指骨盆相对于足部向前推出。相对于正常人的骨盆位置,骨盆前移者的骨盆会离身体中线位置偏前一点,与此同时胸廓位置也是可能形成相对后移的代偿体态。
二、如何判断自己骨盆前移 说到骨盆前移,一定要在辨别时,加上一个“相对”。如下图所示的小伙伴,他的骨盆就相对于双足发生了前移。 当然有些时候骨盆前移还伴有膝超伸,臀部扁平的情况。 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骨盆前移呢?呐呐呐!这时候就要敲黑板,画重点啦!
【髂前上棘】到【耻骨联合】的平面垂直于地面。 髂前上棘:手掐腰手指落到的身体前侧的突起。 耻骨联合:大腿根最私密的地方的突起的骨骼。 二者形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说明骨盆没有前倾。但如果你的肚子向前顶,屁股向后撅,像这样↓
是不是觉得自己瞬间拥有了翘臀,这种撅出来的其实是骨盆前移,如果长期保持这种体态,很容易导致腰椎生理曲度增加,甚至腰突。
三、骨盆前移的常见人群(对号入座) 以下2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较为常见的,但它们并不一定会同时出现。
(1)含胸驼背,头部前伸(久坐人群)
长时间保持这种含胸驼背,头前伸的状态,容易导致骨盆前移胸廓后移的体态。
(2)骨盆相对前移(孕妇以及大腹便便的男士)
孕妇由于胎儿的身体重量,会被迫通过前移骨盆来承担过大的胎儿重量。所以孕后期的准妈妈,抱孩子的妈妈们都容易发生这个体态。
同上,对于男士来说,把胎儿重量理解成肚子上的脂肪便可。 四、如何来调整骨盆前移 ◆阔筋膜张肌-髂筋束的放松 1.用泡沫轴或是网球,置放于大腿的外侧,进行放松和按摩缩短的髂胫束以及上方的阔筋膜张肌。
◆仰卧交替抬腿 下肢有神经症状的朋友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动作 1.平躺,双膝弯曲,前脚掌着地; 2.深呼吸,将肚脐拉向脊椎,同时抬起右腿,膝盖朝向胸部的方向;当膝盖抬到最高点时,保持此姿势不动。
警惕!!!出现这些问题说明你盆骨变形了

警惕出现这些问题说明你盆骨变形了产后骨盆变形主要分为骨盆前倾,骨盆后倾,骨盆旋移也叫骨盆旋转错位。
骨盆后倾者较少。
怀孕期间,会分泌一种激素(relaxin),可以将耻骨联合、骶髂关节、腰骶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以利于胎儿生长和分娩,但是同时也影响了骨盆各关节的稳定性,所以在怀孕期间和产后的一段时间内,最容易出现骨盆关节半脱位。
产后半年内是最佳修复期。
骨盆错位最简单的识别方法1.当人体俯卧平躺放松时,可明显看出”长短脚”。
2.当人体平躺仰卧放松时,可看出两脚掌外翻的角度.(60度为标准)。
3.当人体站立时,可发现高低肩。
4.当人体站立时,可发现裤管一边高一边低。
5.用手摸摸自己的腰部下面两侧,是否一侧胖一侧瘦。
6.仰面向上躺在床上,看看左右脚踝倾斜的角度是否不一致。
7.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腰部以下,两边是否有不对称的情形,比如腿关节是否突出,两边臀部是否一样大。
8.从侧面看腰部及臀部的曲线弧度是否过大(侧面看起来臀部特别翘,腰部后面弯曲度特别大)。
具体测试方法:一,普通测法:贴墙站立如果腰部中间能插入一个手掌为正常,如果能插入一个拳头宽度为骨盆前倾,后面第三个没有缝隙为骨盆后倾。
Ps.此法对于臀部发达的人有些误差二,骨盆前倾的三角平面测试把两个手掌放在小腹上,掌根放在髂骨(骨盆最突出的位置)的位置,大拇指指尖相对,中指放在耻骨的正上方,两只手合拢成一个倒三角形造成骨盆变形的因素有:1. 怀孕生育2. 习惯跷二郎腿3. 长期穿紧身衣4. 长期穿高跟鞋5 床垫软硬不适6 .长时间保持不良站姿、走姿、坐姿7.抱娃姿势不注意骨盆变形的危害有:▶人体比例的失衡及下半身肥胖骨盆变形引起内脏下垂,小腹凸起、臀部横向发展、下垂等,进而破坏身体曲线。
另一方面,骨盆与脊柱大腿骨等骨骼联动。
如果骨盆出现变形,这些骨骼也会随之产生畸变而妨碍其发挥正常作用,不仅会给位于其附近的腹部周围和臀部,甚至为全身的比例均衡带来恶劣的影响。
骨盆的关节错位诊断

骨盆的关节错位诊断
骨盆的关节错位临床十分常见特别是女性因其骨盆较为宽大加上妇科炎症和生产及外力等因素错位就更容易发生
1. 一般的常用检查
有慢性颈腰椎病史及慢性膝关节踝关节病史的一般都有骨盆关节的问题
骶髂关节线压痛臀中小肌阳性体征腹斜肌止点阳性体征股内侧肌群阳性体征
双肩不等高歪臀长短脚
骶髂关节实验床边实验“4”字实验骨盆挤压试验单腿跳跃试验等阳性体征2.髂骨
病变侧髂后上嵴不等高+凹陷+下肢变长为骶骨前错位如病变侧髂后上嵴至后正中线距离变宽则提示髂骨前外侧错位如变狭窄则提示髂骨前内侧错位
病变侧髂后上嵴不等高+突起+下肢变短为骶骨后错位如病变侧髂后上嵴至后正中线距离变宽则提示髂骨后外侧错位如变狭窄则提示髂骨后内侧错位
3. 骶骨
病变侧髂嵴上移+L5-S1间隙变狭窄+耻骨上移+下肢变短提示骶骨向后上错位病变侧髂嵴下移+L5-S1间隙变宽+耻骨下移+下肢变长提示骶骨向前下错位
骶骨仰头和点头错位
4.耻骨
骶髂关节错位会导致耻骨联合发生前后上下旋转及分离错位
注:临床很多患者骨盆的关节错位是多个关节的混合错位上面的症状可能会相互交叉
4. X线
正位:两侧骶嵴耻骨坐骨结节不等高-长短脚
L5-S1椎间隙不等宽耳状面改变耻骨联合改变-骶骨错位
髂骨旋前时横径变小闭孔变大旋后反之
侧位:可见仰头点或头错位
矢状位:可见耻骨错位。
一个方法就能判断骨盆是否正位

一个方法就能判断骨盆是否正位 我们时常说,在瑜伽体式的练习中要保持骨盆的正位,那么为什么要一再强调骨盆的正位呢? 因为骨盆所在的髋关节属于人体较大的关节,上支撑着上半身的力量,下连接着双腿。打个比方,我们把骨盆比作花盆,上半身就仿佛在花盆中向上生长的植物,一旦花盆倾斜歪扭,盆中的植物势必会跟着一起长歪,无法茁壮生长。 所以说养在花盆中的植物和骨盆与上半身是一个原理,如果骨盆不端正,原本正常的脊柱就会出现歪斜,腹腔内的器官也会受到挤压。 因此骨盆的顺位就变得至关重要,只有在瑜伽的练习中和日常生活中保持骨盆端正,脊柱才会竖直,身体内的血液才能畅通,各项机能才能够正常运转,而且于外来说,整个人也会越发挺拔有气质。 练习技巧 一般来说,骨盆是否正位通过肉眼是很难观察出来的,除非是有明显的歪斜,比如骨盆前倾、后倾和骨盆歪斜。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测试,首先坐山式,屈双膝脚掌相对并靠近会阴,适当挪动臀部让两侧坐骨均匀触地,然后双手比出剪刀手(尽力开到极限),然后双手指尖相互靠近但不触碰。这时候伽人们可以观察,如果双手比出的菱形边长是对等的,那么骨盆则是正位的;如果一侧手打开程度宽于另一侧,则说明骨盆存在一定程度的倾斜,且打开程度窄的那侧腹斜肌是过于紧张的。 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小办法,去改善骨盆的不正位。 仰卧垫面,双臂侧平举,手掌心朝下;屈双膝双腿朝上,假如在刚刚的测试中左边的手指打开比右边宽,让右腿来到左腿上并且右脚勾住左腿小腿肚。 然后左脚脚尖触地,呼气,扭转下半身向左侧,保持上半身不动,去感受和拉伸右侧腰部的腹斜肌,改善腹斜肌的紧张和僵硬。可以随着每次呼气,扭转,吸气回归,然后练习后,再进行上述的小测试,就会发现一侧的腹斜肌没有那么紧张了。
骨折移位的判断标准

骨折移位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症状:骨折是由严重外伤引起,会造成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被破坏,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如果骨折处发生移位,通常会使疼痛和肿胀的症状更加明显。
X线检查:X线检查能有效判断骨折移位的程度,包括内侧、外侧或角位移或缩短、分离移位等,并能发现外观基本正常时发现不了的位移。
对于股骨颈或手腕骨折,不能通过外观判断移位,需要积极完善CT检查才能判断。
医生检查:医生会通过触诊骨折部位,检查是否有骨擦音或者是骨擦感,这是骨折移位的典型表现。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肢体活动进行检查,观察是否有畸形或者是异常活动。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或检查异常,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以进行诊断和治疗。
3个方向判断骨盆是否正位?看完秒懂!

3个方向判断骨盆是否正位?看完秒懂!
在说到骨盆歪斜的不同方向之前,先了解一下身体的3个运动切面:
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
骨盆在冠状面、水平面、矢状面3个面上发生不同程度的歪斜:- 1 -
冠状面
骨盆在冠状面会发生左高右低或者右高左低的情况,会导致腰椎左右两侧不均匀延展,导致脊柱侧弯,出现长短腿的情况。
避免骨盆左右高低不平的建议:
•少背单肩包
•站立时双腿均等用力
•不要跷二郎腿
- 2 -
水平面
骨盆在水平面会发生左前旋或者右前旋,这会导致臀部肌肉左右不均匀,髋关节左右灵活性不一。
避免骨盆左右前旋的建议:
•走路时骨盆左右摆动均匀
- 3 -
矢状面
骨盆在矢状面上会发生前倾或者后倾,主要会导致腰椎曲度过弯或者过直,导致髂腰肌紧张或者臀部肌肉紧张,严重的会导致腰痛。
避免骨盆前后倾的一些建议:
•避免久坐,多拉伸腿部和髋部
•适当建立核心肌肉力量,稳定骨盆
练习瑜伽可以很好地预防骨盆的歪斜及缓解骨盆歪斜的情况,通过对应肌肉的拉伸和启动,让骨盆回到正位,建立核心稳定骨盆。
骨盆内旋和外旋判断标准

骨盆内旋和外旋判断标准
骨盆内旋和外旋是指髋骨在冠状面上的旋转运动。
鉴别骨盆内
旋和外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静态姿势观察,站立时,观察骨盆前倾和后倾的程度。
骨盆
内旋时,髋骨向前倾,臀部向后突出,腹部凸出;而骨盆外旋时,
髋骨向后倾,臀部向前突出,腹部凹陷。
2. 动态观察,观察行走、跑步或进行其他动作时骨盆的运动状态。
骨盆内旋时,髋骨会向内旋,臀部会向内收缩,膝盖会向内倾斜;而骨盆外旋时,髋骨会向外旋,臀部会向外张开,膝盖会向外
倾斜。
3. 肌肉活动观察,观察与骨盆内旋和外旋相关的肌肉活动情况。
骨盆内旋时,臀部内收肌(臀中肌、臀小肌)活动增加;而骨盆外
旋时,臀部外展肌(臀大肌、腰方肌)活动增加。
4. 疼痛和不适感觉,鉴别骨盆内旋和外旋还可以通过观察个体
在不同动作中是否出现疼痛或不适感。
比如在骨盆内旋时,可能会
加重腰部或髋部的不适感;而在骨盆外旋时,可能会加重臀部或髋
部的不适感。
总的来说,骨盆内旋和外旋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观察静态姿势、动态运动、肌肉活动以及个体的疼痛和不适感觉。
需要综合考虑这
些方面的表现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如何自我发现骨盆移位 骨盆的前后、上下移位可引起下肢关节变长或缩短。这些改变有时不一定明显,但在日常生活、动作中会出现一系列有密切相关的变化,按照下面列出的条目逐一对照,根据自己属A或B的多少,便可以识别那一侧变长或缩短。再结合疼痛的部位,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骶髂关节是前或后移位。
1.站立时: A.用右腿支持体重。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左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右腿支持体重。
B.用左腿支持体重。虽然有意识地把身体的重心移至右腿,也会很快无意识地以左腿支持体重。
2.上下楼梯或走路迈出第一步时: A.前进时从左腿开始,后退时从右腿开始。 B.前进时从右腿开始,后退时从左腿开始。 3.回头向后看时: A.颈部向右侧旋转。 B.颈部向左侧旋转。 4.坐位和仰卧位时腿的搭法: A.总喜欢把左腿搭在右腿上。 B.总喜欢把右腿搭在左腿上。 5.蜷腿坐时: A.总是把两腿尖放在身体的右外侧。 B.总是把两腿尖放在身体的左外侧。 6.盘腿坐时: A.把左腿盘在里面。 B.把右腿盘在里面。 7.侧卧睡眠时: A.向右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右腿前。 B.向左侧卧易入睡,弯曲左膝并放在左腿前。 8.弯腰蹲下: A.把左膝向前突出,朝向右斜前方。左脚放得比右脚略靠前。 B.把右膝向前突出,朝向左斜前方。右脚放得比左脚略靠前。 9.笔直地站立时: A.脸向左侧倾斜,或左肩下垂,左侧的腰带较高。 B.脸向右侧倾斜,或右肩下垂,右侧的腰带较高。 10.裤子或裙子的穿脱次序: A.先穿左腿,后穿右腿。 B.先穿右腿,后穿左腿。 11.口唇的歪斜与脸的大小: A.在说话唇的右侧向上吊起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右侧脸较大。 B.在说话唇的左侧向上吊起或笑时表现得更明显,左侧脸较大。 12.臀部外形: A.俯卧位,右臀部隆起。 B.俯卧位,左臀部隆起。 13.大腿外形: A.仰卧时,右大腿较粗。 B.仰卧时,左大腿较粗。 14.提重物走路: A.总用左手提。 B.总用右手提。 15.跨越物体时: A.先跨左腿,后跨右腿。 B.先跨右腿,后跨左腿。 16.扫地时: A.从左侧向右侧扫。 B.从右侧向左侧扫。 17.肩酸痛、耳鸣或耳聋、偏头痛、背痛、腰痛、牙痛的部位: A.先在右半身出现症状,右侧牙痛。 B.先在左半身出现症状,左侧牙痛。 18.食欲与性欲: A.食欲差,喜欢清淡的食物,有偏食习惯,但喜好的东西不稳定;性欲弱。 B.食欲旺盛,喜欢气味浓厚的食物;性欲强。 以上的条目中如A占绝大多数时,是左腿长右腿短。 若B占绝大多数时,则是右腿长左腿短。 再结合疼痛的部位,若疼痛在右侧,而右腿长,那是右侧骶髂关节向前下移位;若疼痛在右侧,但右腿短,那是右侧骶髂关节向后上移位。
除用以上对照条目的方法观察骨盆移位外,还可以对着镜子观察腰骶或骨盆部的骨性标志的变化,判断骨盆正常与否。
腰骶部有菱形窝,是骶部4个小窝组成的菱形四边形,其上角的小窝为腰上棘突所在处,约在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与两髂嵴连线中点之间;两侧角的小窝在髂后上棘处;其下角在臀沟上端终点处,相当于骶尾关节处。其上角为直角,下角为锐角,两侧角为钝角。菱形窝两侧角的连线为菱形窝横径,正常平均为9.4cm;上下角连为竖径,正常平均为10.5cm。正常菱形左右两半对称(图4-10)。当骨盆移位后,左右两半就失去对称关系,脊柱随之侧凸。
从前方观察,以髂前上棘为主要标志。髂前上棘至剑突的距离,应两侧相等,如果一侧短一侧长,表示骨盆移位(图4-11)。走路呈“歪臀跛行”姿势。 七、骨盆移位的诊断 大家知道,骨盆正常的人是很少的,而骨盆移位是万病之源。因此,及早发现骨盆是否移位和确定属何种移位,对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按照下面介绍的方法,自己就能确定骨盆是否移位,而且还能确定属何种类型的移位。 1、一看就知道有移位的表现 不论是左侧骨盆还是右侧骨盆移位,在面部和身体的动作中都有所表现。 图1-2 (1)在面部的表现 通常,人体以矢状面为界,左右是对称的,当然,脸部也不例外。如果骨盆移位时,就会失去这种对称性。具体表现如下: 一只眼睛细小,上眼睑一双一单,下眼睑一个肿胀,一个舒展,一侧眉毛下垂,单侧额皱纹下垂,单侧出现眉间纵向皱纹,鼻梁不垂直,呈歪斜状,鼻孔不等大,人中沟不直,一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不在同一水平,下巴偏向一侧,两耳不在同一水平、有一侧下垂(如图1-2)。以上表现,若在面部出现一个或几个,就是诊断骨盆移位的证据。 (2)在身体上和动作时的移位迹象除面容外,从身体的其他部位和微小的动作中,也能表现出骨盆移位的迹象。只要稍加留心,不管是谁都能注意到以下的表现。 头形不正、一眼就能看出单肩下垂、两臂不等长、水蛇腰、K型腿、D型腿、O型腿、X型腿、双脚不等大、腰带不呈水平、斜颈、只能脸朝下或侧卧睡觉、一眼看去就发现走路不自然,总是同一腿或脚受伤、单侧乳房明显小、有难产史。在身体上和动作时出现以上特征,就可确定为骨盆移位。 2、根据姿势的特点诊断骨盆移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一些无意识的姿势和动作。分析这些姿势和动作,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骨盆移位的类型。 (1)右侧骨盆移位型的表现 ①俯卧位:髂嵴连线偏向右上。用双手拇指按压髂嵴,就能感到右侧偏高,按压时形成的皮肤皱纹亦偏向右上(如图1-3)。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因为右侧骨盆偏向上,右腿也随着向上,所以,当左右脚跟并拢时,就可看出右腿比左腿短(如图1-4)。 右侧骨盆移位时,右侧骨盆周围发生慢性血液循环不良,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和僵硬,因此右髋关节难以张开。俯卧时,右臀部明显偏上(如图1-5)。 右侧骨盆移位的人俯卧睡眠时,左腿会无意识地弯曲,右腿伸直(如图1-6)。 ②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如图1-7A);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如图1-7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如图1-7C)。 图1-7 ③侧卧位 侧卧时,双腿交叠,左脚在上(如图1-8)。 ④坐椅子的姿势 坐椅子时,因为右腿不够长,所以上半身向右歪。为了维持上半身的平衡,头就会自然向左歪斜(如图1-9)。 图1-8 图1-9 由于右髋关节难以张开,双腿交叉时,右腿总是在后(如图1-10A)。如有意识地把右腿放在左腿前,就有不自然的感觉;如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就有困难的感觉,而且易疲劳(如图1-10B)。双腿不交叉时,左腿比右腿外展明显(如图1-11A)。两腿并拢时,左脚尖位于右脚尖前方(如图1-11B)。
图1-10 图1-11 ⑤站立姿势 因为右腿变短,双脚站立时,则左侧骨盆变高,髂嵴连线左高右低。请注意,这与俯卧位时有所不同(如图1-12A)。稍息时总是先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外伸出,等疲劳后双脚才互相交换。这是因为左髋关节容易张开的缘故(如图1-12B)。女性双腿交叉站立时。也多以右脚为持重脚,左脚交叉至前方的姿势(如图1-12C)。 图1-12 图1-13 右侧骨盆移位的人,行走时因右腿难以持重,人体重心只好偏向左腿。 图1-14 图1-15 为了保持平衡,脊柱则向右弯曲,身体向左倾斜。受其影响,左肩也下垂。为了取得全身的平衡,头反而向右偏斜(如图1-13)。一眼就能看出肩下垂的人,其骨骼已弯曲得相当严重,应尽早进行调整骨骼的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有200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的太久、缺乏运动引起的。
骨盆旋移症: 腰4、5和骶骨至髂后上棘处可触及紧张肌肉和突起的骨性物.多由骶髂关节错位或腰突症或腰椎后关节错位所致.表现为腿有长短,且多有内旋或外旋,臀部和大腿后方或侧方肌肉紧张.腰易酸,类似腰肌劳损。 骨盆旋移征可出现长、短脚及阴阳脚。当骨盆错位纠正后,双脚位置恢复正常,而患者原有一些膝、踝关节痛(膝关节骨关节病、慢性滑膜炎、跟骨骨剌、 蹠 痛症等)亦随之消失。反之,足部病变(马蹄足、扁平足、内翻足、膝部病变以及阔筋膜张肌、股直肌、股二头肌、梨状肌等病变)都会引起骨盆旋移,其病理变化互为因果。而骨盆旋移又可引起脊柱侧弯,导致腰、胸、颈以及颅骨位置改变,继而产生脊柱相关疾病。因此在治疗时就不能光治脊柱,要溯本求源。
骨盆移位的诊断
骨盆正常的人是很少的,而骨盆移位是万病之源,因此,及早发现骨盆
是否移位和确定属何种移位,以便及时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根据姿势的特点诊断骨盆移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一些无意识的姿势和动作。分析这些姿势和动作,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骨盆移位的类型。 (1)右侧骨盆移位型的表现 ①俯卧位 髂嵴连线偏向右上。用双手拇指按压髂嵴,就能感到右侧偏高,按压时形成的皮肤皱纹亦偏向右上(图8)。 图8 图9
因为右侧骨盆偏向上,右腿也随着向上,所以,当左右脚跟并拢时,就可看出右腿比左腿短(图9)。 右侧骨盆移位时,右侧骨盆周围发生慢性血液循环不良,周围的肌肉出现紧张和僵硬,因此右髋关节难以张开。俯卧时,右臀部明显偏上(图10), 图10 图11 右侧骨盆移位的人俯卧睡眠时,左腿会无意识地弯曲,右腿伸直(图11)。 ②仰卧位 仰卧位时,右侧骨盆移位的患者习惯采取以下三种姿势:两脚交叠时,左腿在右腿上(图12A);右腿伸直,左腿弯曲(图12B);左脚外展,脚尖接近于床板,而右脚尖与床板尚有一段距离(图12C)。 图12 ③侧卧位 侧卧时,双腿交叠,左腿在上(图13)。 图13
图14 图15 ④坐椅子的姿势 坐椅子时,因为右腿不够长,所以上半身向右歪。为了维持上半身的平衡,头就会自然向左歪斜(图14)。 由于右髋关节难以张开,双腿交叉时,右腿总是在后(图15A)。如有意识地把右腿放在左腿前,就有不自然的感觉;如把左腿放在右腿上,就有困难的感觉,而且易疲劳(图15 B)。 双腿不交叉时,左腿比右腿外展明显(图16A)。两腿并拢时,左脚尖位于右脚尖前方(图16 B)。如为女性,并拢两腿时,身体就会向左侧倾斜。 图16 ⑤站立姿势 因为右腿变短,双脚站立时,则左侧骨盆变高,髂嵴连线左高右低。请注意,这与俯卧位时有所不同(图17 A)。稍息时总是先以右脚为轴,左脚向外伸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