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记者要有电视意识

电视新闻记者要有电视意识
电视新闻记者要有电视意识

电视新闻记者要有电视意识

新闻性、艺术性、技术性三者兼备,应该是电视新闻区别其它媒介的重要特征;而更为重要的是采制电视新闻的记者必须有电视意识。

像所有记者一样,电视记者必须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热爱本职工作,忠于事实,敢于负责,淡泊名利,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不畏权威等等;但这还不够,电视记者还必须具备电视意识,包括:熟知并掌握电视传媒的特性和整个流程;必须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必须同电视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有良好的合作关系;电视记者还必须具备胜任电视工作的技能和健康体魄,即所谓“铁脚、马眼、神仙肚。”一句话,电视记者必须电视化。

遵命意识。鲁迅自称所写的都是遵命文学,遵无产阶级大众之命。电视记者也要遵命,因为电视记者首先是党的工作者。要吃透党的方针政策,吃透精神,始终与中央宣传口径保持一致,始终与地方党委中心工作步调一致。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受众也就是大众负责,对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要适度,对负面问题的报道比重也要适度,并要预先考虑到报道后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策划意识。策划绝不是造假。它只是依据当时当地的实际状况,顺应上、下各方面的需求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找准新闻切入口。比如,无锡电视台在无锡市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当日,为配合代表、委员的参政、议政和两会的召开,曾策划举办了“假如我是市长”的市民街头参政、议政活动,在市中心三个点设立了摄像点,结果一个半小时内就有近100人争相勇敢地走到摄像镜头前,畅谈自己对全市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内容涉及了市长形象、廉政建设、社会风气、科技教育、工农业生产、公共交通、群众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电视台当天晚上先播放了这一活动的新闻,第二天又在“市人代会专题报道”中播放了更为详尽的专题片,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人民日报》、《中国日报》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报道这一活动的大幅照片。

画面意识。电视记者与文字记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只需要文字语言考虑,前者则要用画面考虑,要运用形象思维,不断地“过电影”。比如接报拍摄消防救灾新闻,电视记者在路途中必然要事先考虑到一些典型画面:燃烧的全景,或冒烟、滴水的细节,消防车,获救伤员,以及需要采访的相关人员等等。

调研意识。调查研究同样应该是电视记者应有的工作作风和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1)对本地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要胸有全局。(2)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或某一行业深入调研,成为行家。(3)对当前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情况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剖麻雀。(4)同各种调研机构建立联系、合作,借助调研成果和智慧。这四个方面的调研实质上也是发现新闻线索,寻找重大题材的新闻策划、采访过程。

出镜意识。

(1)选择合适的电视采访对象,这包括对你所要了解的问题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也适宜出镜。

(2)对所要采访的问题最多给出一个大致范围,以避免事先准备而失真。

(3)提问要简洁扼要,口子要小而精,不要总是“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说几句话”等等,忌大而空或罗嗦。

(4)电视记者的采访不同于其他媒介记者,必须而且应该自己拿着话筒,走向镜头,走进画面进行采访,或现场报道。这是电视新闻的一个最大优势和长处,故要善于应用、多多应用。但这样做,就要求记者提问及现场语言表达要得体外,还要注意善于在镜头前控制自我,调节自我。

平衡意识。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报道要求客观、公正。电视记者在遇到有矛盾、有冲

突的新闻题材时,切记要注意采访的平衡原则,也就是矛盾的当事双方都一定要采访到,给他们平等的机会,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比如一方不愿接受采访,也应该至少在报道中说明原因,以示媒体的客观公正,切不可先入为主,甚至偏向一方。

法律意识。虽然我国至今还未有新闻法,但是相关的法规条款还是有的,切不可越过法律和道德底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保护意识。比如,对未成年人、嫌犯等等,必须打上马赛克,既是对当事人的一种保护,也是电视媒介的一种自我保护。又比如,暗访暗拍,又称非正常采摄,极易造成侵权,故运用时更是要慎之又慎。

家庭收看意识。“小屏幕,近距离”的收看方式是电视新闻乃至所有电视节目传播、收看的一个特征。而这一特性就决定了电视节目包括电视新闻收看环境主要是家庭。“家庭”这一框架必然对电视新闻这一“内核”撞击出一种独特的“冲击波”。这就要求电视记者在采制、传播电视新闻时,应该而且必须充分注意到电视新闻在家庭这一特定环境中收看的特定心态,力求让电视新闻涂上一种“家庭味”。具体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1)贴近。贴近家庭也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观众、贴近日常生活。电视新闻理所当然要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吸引观众的关注。“民生新闻”的兴起并大受欢迎,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2)参与。现代观众的主体意识已经大大增强。他们一般都不喜欢被动地接受媒体提供的现成结论或答案,而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参与来得出自己的判断。故除了可以不定期组织大型活动外,更大量、更普遍、更常用的还是如何在日常新闻中更多、更好地采用“现场报道”、“同期声采访”、“体验式报道”等方式,让观众能眼观其景、耳听其声、身临其境、参与其事,以满足观众的参与意识。

(3)文明。无锡台曾播出一条新闻“城市粪便重新受到农村欢迎”,应该说,主题好,角度巧,可惜,许多镜头都是管子抽取大粪的特写镜头,新闻又正好是在家庭吃晚饭的时间播出,画面就显得很不雅观,时间显得也很不适宜。同理,诸如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凶杀、车祸等一系列新闻题材,也要考虑千家万户不同家庭成员收视心理,千万不能搞感官刺激、人为涂抹血淋淋的恐怖色彩。

(4)保护。对被采摄者加强保护意识,不仅是法制的要求,也是新闻职业操守的需要。电视作为声画合一的现代化传媒,其传播优势的正负效应都可能会出乎传播者的预料。这方面不乏教训。某电视台曾播出一条新闻,采访一位轮渡客,批评轮渡公司管理混乱,服务差,造成渡客挤伤事故,由于新闻播出时未打马赛克,被批评单位少数人居然事后准备对这位渡客动粗。尊重被采访者的意愿,并切实履行对他们的承诺,应该是“保护”的重要题中之义。

(5)温和。这里涉及电视新闻的“形象”。很大程度上电视新闻可看作登门入室的“客人”,故始终要摆正位置,切忌反客为主,喧宾夺主,在人家家里高人一等、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即便新闻内容是批评,也应该是善意的、平等的、叙家常及谈心的方式,所谓循循善诱的、劝导式的“软调子”,忌讳锋芒毕露的、训斥式的“硬调子”。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特别适宜搞一些“软调子”批评,也就是倾向带有普遍性、共同性,但一般不涉及具体人和单位。对于确实需要的“硬批评”,也可以或者采取引用权威部门、权威人士说法的客观报道式或者本台评论等方式。

(6)服务。一天紧张工作之余,晚上在家庭这个温馨、安乐的小窝里观看电视,恐怕很少有人首先是来接受教育的。观众都程度不同地希望电视节目能给自己以某种服务、帮助:或娱乐休闲,或提供信息,或指导消费,或反映呼声,或解决疑难。

(7)观赏。新闻作为一个节目,理所当然应同其它各类节目一样具有观赏性,有它的审美价值。这也是电视新闻具有造型特点所决定的。故电视新闻除了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要注意画面构图、用光外,还应比报纸、电台更注重一些文体新闻、社会新闻和趣闻、珍闻。

(作者单位为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传媒学院)

作者:石佩芝何锡君

浅谈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_贾蓓蓓

2015.5News Dissemination 新闻传播应用研究 记者被称作无冕之王,因为其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质。 但即便如此,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刻苦钻研仍是从业的基本要求。电视新闻中常常可以看到出镜记者,它可以起到增加新闻现场感的作用。但是,一些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却暴露出来很多问题:如背稿子,表情动作机械呆板,措辞不当,出错穿帮,固定机位,视觉疲劳,信息量少等等。 一、出镜记者存在的问题 目前,通过长期的调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大大地影响了我们工作的效率,对于不足之处做了以下的归纳: 一是缺乏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这一方面主要从两个角度体现。第一方面,有的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经常会被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左右,从而干扰自身的思维;第二方面,记者完全脱离新闻事件,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进行采访,这样就很难采访到最真实新闻。记者在现场要把握好情绪,要与情境相吻合。记者太沉闷,显得与己无关,游离于现场之外,记者太亢奋又显得不够理性客观。因此,关键是要掌握好分寸。 二是无法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采访过程中,记者总是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总是凌驾于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语言不够平实亲切,问题不够深入浅出,因此采访达不到预期效果。记者必须摆正心态,端正态度,视角平和,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采访才能更好地进行,采集的信息才真实可看,新闻报道才能更生动打人。 三是不会倾听。记者所提问题平白无味,有的甚至是废话,或者盲目打断被采访者的话语,这样采访到的新闻事件是不连贯的,更容易遗漏信息。记者应当提高提问的能力,问题要有针对性。多提开放性的问题,与被采访者多交流沟通,学会倾听,同时要带动采访气氛,一次采访其实是一次新闻事件的回放,非常重要。 四是缺乏背景的选取。在很多的实际工作中,很多的背景选取是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如对某个工程采访的过程中,很多的记者会把镜头放在负责人的办公室,但是很难让观众真切地感觉到工程的情况,一旦不留神就会不知道说的什么,假如我们把背景确定在工程整体的位置上,就会使人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在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举一个例子吧,三峡工程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工程,资深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通常会在大坝的前面,很大的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大大提升了表达的效果。 五是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言论自由在不断的放开,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在很多的领域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着这样的竞争一些不法分子就会采用各种的新闻对其进行负面的影响,最终赢得市场竞争。在这样的事例中我们的记者同时充当着帮凶的角色,大大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问题非常严重,是一项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的行为。应该加强法律观念与意识,正确地看待问题,处处工作在法律的框架内开展,必须要改变当前的状态。 二、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1.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记者的工作,非常重要的就是进行沟通与交流工作,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关键,通常要求语言表达流利,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做朴实的一面展现给人们。在今天的观众眼里,非常反感作秀的记者,喜欢朴实的语言,这样才会受到更好的欢迎。 2.要重视荧屏形象。出镜记者的形象问题一直是我们外界关注的,穿着一定要大方得体,语言以及外在的气质一定要好,最为关键的就是亲和力,在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让观众有一种拉近距离的感觉。记者现场出镜要注意发型与着装,要与现场相协调。不可以太过休闲,随意,暴露,夸张,不可浓妆艳抹,首饰不可过多,可以穿单位准备的衣服或者着工装、户外服出镜。 3.要有新闻现场判断力。镜头能表达的就没有必要说。还有“记者在现场看到”等话都是多余的表述。涉及到专业的术语(如法规法条)拿不准的数据不要说,这应该由专业人士来作说明。现场听到的,触摸到的,以及镜头无法呈现的才是突出的重点内容。要依托道具,空间,背景来说话。比如谈到某项工程高度,可以用自己的身高作为参归照物,让受众有直观的感受。 4.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出镜。现场出镜多是在重大赛事,重发事件时采用,用来补充画面以外的信息。如果能用话外音和解说词交代清楚的事件,那么现场出镜就失去了意义,就没有出镜的必要。把握细节是现场报道的生命线原则,善于在现场抓细节的记者才是 浅谈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贾蓓蓓 (黑龙江农垦广播电视台哈尔滨150000) 【摘要】时代在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如今,信息传递可谓“一瞬千里”,信息传递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之一。电视离不开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离不开记者报道。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报道要求强烈的现场感,新闻从业者有句名言:“最好的新闻在现场”,可见它的重要性。正因为此,电视新闻报道对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出镜记者的行为规范进行探讨,希望对初入行的记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出镜;记者;改革;问题 (下转第99页)

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总结800字五篇

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总结800字五篇 电视新闻记者工作总结1 今年以来,广播电台在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节目创优、创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节目质量有了大的提升,收听率节节攀升,广播剧《木箱子的秘密》获得__年度山东广播文艺奖三等奖,同时获得滨州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节目《零距离夜话---兰州老人砸车》获得__年度山东广播电视奖外宣奖三等奖;节目《范跑跑本能遭遇到的拷问》获得__年度山东省县(市区)级广播电视作品奖(协会奖)二等奖;消息《土地银行让老于轻松奔小康》获得__年度山东省县(市区)级广播电视作品奖(协会奖)二等奖。今年共创收220余万元,创历史新高。 一、加强工作纪律建设,领先半步,从8小时工作外要效益。 __年广播电台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适应新的媒体竞争形势,首先从工作时间上做了调整。春节后,我们全体人员提前一天上班,每周只过一个休息日,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岗,当别人还在上班路上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快节奏的工作时间,有力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完成,每月创收增幅都在30%左右。 二、换跑道竞争,换模式发展。从复制到创意,从创意到创新。 面对多媒体竞争格局,认真分析广播的属性,研发了一大批适合广播的节目。广播电台从单一的传播、互动到走入市场进入社会,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深化。维权节目《小鹿热线》、导购类节目《快乐购购购》、餐饮节目《天天美食》、汽车节目《957汽车俱乐部》、服务类节目《信息直通车》,这几档节目从衣、食、住、行、维权帮办等几个方面对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直接的便利,成了听众不可缺失的广播好节目,电台节目从原来的赏析转向了贴心、服务,广播成为许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4321130.html,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作者:刘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0期 摘要: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技能,新闻采访的质量直接决定观众的观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目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主要技巧进行分析,总结其中需要重视的注意事项,提升整体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质量,为相关新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技巧;注意事项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对传统媒体形成产生较大的冲击,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是新闻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媒体从业者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过程汇总,提升自身的采访技巧,保证这个采访过程的流畅度,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有价值信息是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能。在采访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采访者心理素质良好,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了解相关的注意事项,避免采访过程产生尴尬,制作高质量的新闻素材。 1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注意事项 1.1 避免采访前准备工作不足 在实际新闻采访过程中,绝大部分没有获得理想的采访效果的情况都是由于没有做好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出现临时问题时得不到有效的处理,最终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受到影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人员需要首先对整个时间的原因、经过、发展过程以及当前情况进行了解,围绕问题为中心进行采访,流程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将信息正面的进行报道。如果遇到需要涉及经济问题、法律问题时,采访人员必须掌握充分基本知识,清晰完整的展示整个事件的真实情况,避免出现主观情绪的带入使采访偏向其他方向。 1.2 避免采访偏离主题 提问是整个采访过程中起到良好的到相爱能够作用,电视新闻采访需要根据事情的重点内容进行访谈,根据事件的中心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将提问的质量提升,使问题能够反映到实际社会问题中,向受众传递获得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偏离主题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采访者没有掌握全面的采访技巧,缺乏新闻事件的了解深度,导致无法长期紧扣主题进行访谈,个人经验不够丰富。如果采访主题偏离,不仅浪费被采访者的时间,同时也没有获得有效信息,甚至被采访者无法了解采访者的意图,沟通环节出现问题。另外,本身这样的新闻质量不高,因此也很难广泛的传播,没有良好的社会价值。采访过程中必须在适合的时间抛出问题,采访者自身必须对事件有所了解,不可贸然提问。盲目的进行提问可能导致被采访者无法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摘要:现场报道反映的是正在停止的新闻事情,它把信息同步播放给听众,让信息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传送。由于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情现场边察看、边采录、边听、边口述,因而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可以表现播送特征,深受听众喜欢。 关键字:记者出镜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但出现如此重大的报道事故,究其根源只能怪记者学艺不精。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这两者缺一不可。而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出镜记者不在这方面下苦工夫,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现场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的一种形式。从一定意义来讲,现场报道就是一场小型的现场直播,或者说是一种事情发生现场的再现。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解说、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界。观众通过屏幕就能感受新闻现场气氛,缩短现场与观众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因此,现场报道凭借时效性快、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电视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电视特色,广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一、记者要在现场报道之前做好充沛准备,把握好选材关 播送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事前都要做好充沛的准备,即便是面对突发事情,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现场报道准备决不是事前想像似的拟好稿子,到现场去变相地播读给听众听,而是要事前理解行将发作的新闻的背景、环境、人物、内容。包括:(1)新闻事情的选择。其一,必需是新闻价值大,是人们关怀的热点、焦点问题。其二,应该契合现场报道采、录、播同时停止的特性,即新闻事实的开展过程主线单一、层次清楚,所展开的画面集中、明晰,便于记者察看、采访和录音。(2)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事情的心理准备。(3)访谈对象的准备。由于播送新闻现场报道采访是不加剪裁而与新闻事情的发作同步报道进来的,所以要选择有典型性的访谈对象。(4)新闻传播工具的准备。必需充沛应用现代化通讯手腕,让现场报道和事情现场停顿同步,从而加强可听性和鲜活感。 二、记者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记者通过短时间调查告诉观众事件发生的整个情况,这样的现场报道使新闻报道变成了直接的人际化交流。“说什么”是记者必须解决的问题。记者要对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新闻现场及结果进行概括描述,甚至要展开即时的评述,不仅要说出来,而且要说得明白,说得流畅,同时引导观众去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其内容不能脱离现场和事件本身。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发现报道线索的新闻捕捉能力、快速整合新闻信息的能力、积极洽当的镜头前表现力和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电视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最新】电视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尤其是在__年的新闻报道中,时间更是过得特别快.回顾这一年的新闻工作,我个人可谓感受良多,既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还感到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这一年中,我与的和领导们,共同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落实,从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在领导的部署和指点下,完成了很多意义深远的新闻报道工作. 在去年的4月份,天津首届津洽会期间,面对本市有历以来,规模最大,品牌阵容最强的展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会展的前期报道和各项活动中去.从3月中旬就开始为津洽会的前期报道开辟专栏,本人在对津洽会的报道中也受益匪浅.据统计,快报经济部共在津洽会期间跟踪报道了2____篇新闻,完整.真实的记载了津洽会的盛况和成果.并受到市商务委和报业集团领导的好评.此外,经济部还积极参与到津洽会的活动中去,与津洽会组委会共同主办了城市.聚焦连锁加盟以及天津车展评选等多个精彩的活动.真正做到关注事实.并参与事实.我本人也从中增强了组织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并从中对报道大型活动新闻和现场纪实有了很多的体会,增强了写作能力,对新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正是报社给了我这样的参与和学习机会. 在去年7月报社为增强版面可读性和新闻的力度,鼓舞的士气,在报社的各新闻部门中间开展了当日新闻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的积极性.在这次活动中,在领导的指教和策划下,我的几篇稿件也有幸获奖,但回顾获奖的经历却感慨万千.其中,狗不理在海外遭遇抢注的报道,功夫在于平日于口内的积极联系和多新闻的不懈追踪.而探秘商场假货内幕的稿件,获奖原因主要是能够生动.深刻的挖掘行业内幕.该稿件报道后,也引起了市商业部门.市工商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还特此对本市商业市场进行了更严格的强化管理.这我从中也体会到,作为一名与事实.新闻和服务社会中紧密而有益的联系.随后,我的又一篇报道,关于对本市商家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调查,也获得了好评.并且部门随后还专门开设了关注未成年人消费的专题报道.但在撰写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部门领导和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我也经常漏洞百出,有时还会犯错别字.语句不通等很低级的错位,如果没有

浅谈电视新闻人物采访中的情感互动

浅谈电视新闻人物采访中的情感互动 一、我国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人的视角不断拓宽,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参与热情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需要媒体提出质疑、传达心声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电视人物访谈是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就预先设定的问题在演播室进行讨论,借助电视媒体将二人的讨论现场向大众进行传播,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话题或舆论导向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可以说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是中国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开启之标志。经过近年来此类电视节目的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200多个类似的新闻访谈类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对话》、《小崔说事》,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等等,形成了各地电视收视的新景象。由于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发展较晚,在推陈出新的同时此类节目也出现诸多问题,如节目缺乏个性、话题缺乏深度,现场缺乏互动、采访者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节目更具有可观性一直是学术界在讨论的话题,本文就电视新闻人采访中的访者与受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来进行探讨,望能给相关从业者以启示。 二、电视新闻人物采访中做好情感互动的意义 (一)消除受访者心理障碍的力量来源于情感 电视新闻人物采访中由于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人生经历等因素造成了受访者的复杂性,而这些因素往往使得受访者自身出现了心理障碍,此时便需要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障碍,而这种力量的来源最终要归于情感,只有情感的力量才能促进双方心灵上的沟通,促使对方心理上的转化,进而引发受访者交谈的愿望及兴趣。 (二)交谈的原动力来源于情感 电视新闻人物采访通俗点说就是人与人的人际交流,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采访过程中,采访者的一言一行无形中在向受访者传递某种信号,对于那些表现积极的受访者,这些信号会起到正面促进作用,采访过程往往会顺利一些,如果这些信号中有否定或质疑的声音往往会遇到受访者的抵制或不配合。受访者面对采访者时,只有当对方感觉到好感时才会有表达的愿望。所以,只有让采访者和受访者之间的情感接近并得以有效沟通,才会使受访者产生“自己人效应”,这样对方就会愿意交谈,愿意说出心里话,只有记者以真实的情感和真诚的态度才有可能使得交谈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情感上的沟通从而达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三)最佳的访谈效果源于融洽的情感互动 采访的效果好不好往往取决于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合作的程度,而情感方面的因素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电视新闻人物采访中,由于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引领者,是节目的灵魂,如何让受访者快速消除对主持人在心理上的陌生感是关键环节。主持人要客观的分析受访者的心理,及时的与受访者达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只有采访的主客体之间在某一思想、某一问题、某一情感上达成共识,让受访者不再把记者当做外人、生人看待,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和情感互动,才有可能完成一次成功的人物采访,进而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我国电视新闻业的竞争报告书

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报告(一) 内容摘要:新世纪以来,在经历过综艺娱乐节目的你上、我上、大伙儿一起上的热潮之后,在电视剧你播、我播、大伙儿一起播的现实背景下,各家电视台重新查找竞争利器差不多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新闻才是以后电视业竞争的真正战场”的话不再是什么预言,也不再是有识之士进行呼喊时的引语,而成为了一种共同而普遍的认识。“央视为主,一家独大”的旧的电视单极格局被打破,并逐渐形成央视、省级卫视、省级非卫视频道、都市台和境外电视媒体五足鼎立,多元进展的新格局,同时催生了中国电视新闻竞争新的态势,新闻的竞争相应呈现多元化、层级化趋势。本报告试图描述当前中国电视新闻的新竞争格局以及这种格局背景下呈现的竞争态势,同时分时段较全面地考察了当前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现状。 一、频道数量激增,观众分流,电视媒体竞争加剧 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呈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特之处,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类似中国如此众多大大小小、级不错综复杂的电视台混战的局面。依照《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2

年》最新的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国共有电视台357座,承载着2,194套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其中国家级电视台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每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每个地级或以上都市差不多都有至少一座电视台。除此之外,在全国2,083个县(县级市)中还有1,262座广播电视台。即60%的县有一个广播电视台,其中绝大数为转播或差转台,只承担播出功能,没有自办频道的许可和能力。在上星电视方面,除了中央台的12套节目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的2套节目上星外,我国大陆所有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都有一套节目上星,内蒙古、西藏和新疆的上星节目还不止一套。 频道数量激增,造成观众分流,电视媒体竞争加剧。调查结果显示: 2002年,电视观众家中可接收到的频道数量,全国平均为16个; 城镇平均为24个。从1997年-2002年这5年的时刻里,观众家中平均能够接收到的频道数量增加了一倍。中央电视台总编室每5年进行一次的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1997年,全国有10.94亿人能够看到电视; 到2002年,全国的电视观众数量达到11.15亿人。五年时刻仅增加了2000万人,电视观众的数量增长接近极限。正如当年电视机差不多普及之

浅谈电视出镜记者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浅谈电视出镜记者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成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出镜记者的诞生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调查节目中,他们其实和观众一样,都是以一种未知的心态寻找答案,在体验式的过程中一步步去探寻真理。因而比起主持人,他们扮演的角色更多,所负载的任务也更多,他们不仅具有媒介形象的传播功能,也代表着观众,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保持着自身的个人魅力。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开播,正是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闻栏目催生出了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他们的杰出表现已得到受众的认可,好评不断。中央电视台一位领导曾说:“当下中国的新闻资源极大丰富,是记者的黄金时代,之前没有,之后可能也不会有,足可以做十年。”2002年下半年北京广播学院筹办第一期“出镜记者”班,它的直接生存目标直指5年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耐人寻味的是,第一批“出镜记者”尚未“出徒”,就已被北京电视台“订购一空”,其迫切心情可见一斑:“你培养多少,我需要多少”,大有“一网打尽”的架势。从长远意义上来看,这预示着出镜记者的队伍将在我国电视新闻界进一步发展壮大。 记者出镜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报道内容,同时也能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向观众提供正在发生的现场新闻。我们看到在以往的电视新闻作品中,的确有很多新闻由于一些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在其中的出色表现而增色。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由于记者在现场的表现大失水准,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的作品仍然大量存在。目前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出镜记者大多是从主持人或普通记者转过来的,但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主持人都能当好记者,也不是所有的记者都适合出镜。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内在的新闻品格,外在表现(就是记者的提问和现场行为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而一个出镜记者对自身职业角色的准确定位是需要在这两方面内外兼修的。那么具体起来讲,一个出镜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从而为自己找到准确的角色定位呢。 下面,我们就结合目前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出镜记者暴露出来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寻答案: 一、缺乏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 新闻判断能力是新闻记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又分为两个层次:事实判断力和价值判断力。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我们有很多主持人凭着优越的外在因素走进了出镜记者的行列。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实际的新闻训练,虽然有着清新的形象、伶俐的口齿,具备一定的镜头感,但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者事件突发变故,他们就会变得语言迟滞、神态窘迫,甚至完全丧失对新闻的判断力。 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新闻事件形形色色,现场情景纷繁复杂,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善于观察,捕捉有

某电视台新闻记者年终工作总结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匆匆过去了。在这短暂的一年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圆满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为了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完成任务,我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 作为一名记者,要有宏观意识,要胸怀大局,了解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新精神和新要求,善于透过事物现象预见其本质和未来,从而挖掘出有社会价值的新闻题材。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已的各项素养。 为了提高政治素质,我要求自已做到:在思想上和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我认为,记者讲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做到正确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记者 心理素质包括:好奇心理、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些心理素质是成为一名记者的必备条件。所以,我始终不忘提高自已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摄像记者,光有较强的政治和心理素质还远远不够,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于是,我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寻找各种与业务有关的资料,如《新闻学理论》、《采访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专业书籍,并不断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坚持每天认真观看各大电视台的新闻栏目,边学边实践,使自已学到的每一点先进技术都落到实处。 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我还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实,讲真话,主持正义,坚持真理;报道内容健康,有益社会进步;讲究文德,反对以稿谋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处理好与同事间的关系等。 二、敢于吃苦,勇于实践。 新闻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缺乏对社会的基本了解的人是没有资格做一名优秀的新闻人的,记者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拍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拍的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就在于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实践出真知”、“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影响面大、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新闻作品,都是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 了丰富的新闻素材,进行了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两不怕”,即“脑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对得到的新闻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到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内容为止。 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春天,是我们台管理机制改善的春天,改变了我台以往等新闻、派新闻的被动局面,给所有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等竞争、平等提高的良好机会。今年八月份,我代表镇妇联参加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必备的能力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记者一旦出镜,就意味着自身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不仅能为节目增光添彩,还能让观众看到其健康阳光的形象,但同时也有部分出镜记者不具备相关的能力和技巧,既缺乏对采访现场的观察,也未能很好把握节目的特点和性质,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本文详细分析出镜记者现存的问题,并就优秀出镜记者必备的能力提出几点看法。 电视新闻节目中 出镜记者现存的问题 1.现场驾驭能力不足 不可否认,有一些主持人是凭着自己先天的外在因素走进出镜记者的行列的,而有一部分人则是从新闻播音行业转行到记者行业的,因此他们中有些人缺乏合格记者的出镜主持技巧和能力,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或稍微复杂的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完全丧失对新闻事件和现场的驾驭能力和判断力。因此,记者在采访前应翔实把握了解新闻事实的背景,预设好采访的角度和方向,在事先构成的框架中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全景,这样才能在新闻现场快速准确地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较好地完成在电视镜头前的采访报道。 2.自身情感极端化 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表达者,对于某些新闻事件,需要电视出镜记者将原固有事物软化,这样纔能与受众有直接真实的交流。然而,有些出镜记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何种环境下,都始终保持同一表情或沈迷于现场,容易被现场气氛所左右。这一情况的存在,造成了记者与受众之间的隔阂,由于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关系的模糊,使得采访缺乏深度,采访角度不够准确,采访内容不够深刻。因此,出镜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首先必须具备新闻职业的基本素养,进行情感的客观控制,这样纔不至于被环境牵着鼻子走;其次,出镜记者还需以一个常人的态度去看待周围的环境事务,与受众保持统一的情感水平,做到客观性。 3.过分关注自身形象 记者在出镜时要求穿着、举止大方得体,特别要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环境相吻合,应根据年龄、身份、场合选择合适的服饰及得体的肢体语言,将自己融入到环境中,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情绪、表情和语速,以感染电视机前的观众。出镜记者应当注重新闻事件本身的状态和发展,注重被采访者的心理和态度的转变。 4.倾听意识不足 在谈话中,记者真诚的倾听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对方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接受他的思想的人,是一个具有信任感的记者。受众与记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记者需要从受众身上得到新闻最直接最真实的资料,而受众需要的是从记者

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 电视新闻记者主要是指直击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和新闻当事人,对现场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实时报道。新闻记者作为新闻现场的第一见证人、播报人,他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该条新闻节目的质量。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电视新闻记者要不断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这样才能够做出更好的良心新闻。 一、电视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现状和主要形成原因: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记者的素养普遍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在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电视新闻往往是自动送上门来的,新闻记者只要到新闻现场拍几个照片、镜头就可以带回稿件回去做新闻了。 2、會议新闻普遍较多,电视新闻记者到达拍摄现场拍摄几组镜头,带回几份拍摄材料,从中摘取组装就变成一条可以报道的新闻。 3、很多新闻报道缺乏新意。现有一些新闻报道只是按部就班的让新闻记者走个过场、记几句台词,采访内容没有新意显得暗淡无味不切入主题,显得新闻可以可无。 4、在有些新闻事件中新闻记者为了节目效果,在到达新闻现场后指导新闻当事人,这样就使新闻丢失了他原本的意义,更谈不上让当事人独立思考了。 5、新闻记者水平良莠不齐。近些年的一些新闻记者写不出成型的新闻稿件,还有一些新闻记者虽然具有良好的摄影和文字功底但是却没有直面新闻现场的能力。 6、现在有些电视新闻记者不到现场脚踏实地的进行采访取证,而是直接向采访单位要材料要报道的情况居多,直击现场获得一手材料的少。 7、制作专题片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专题片的制作充分体现一个电视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在这方面各台的电视节目现状是良莠不齐,俩极分化十分严重,导致这些粗制滥造的作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的匮乏。 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笔者主要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新闻记者中很多都是半路出家,很多人没有系统的学过电视新闻的相关专业,新闻专业知识素养较差。 2、现在很多电视台不重视职工的素质培养。很多电视新闻记者都是自己利

[中国电视新闻三“病”]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流变

[中国电视新闻三“病”] 中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流变 与国外先进的新闻制作理念比较,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水平急待提高。代表国内最先进制作水准的央视新闻频道(2003年5月1日试播,比CNN晚了整整23年)的节目,不要说与CNN这样的世界级电视新闻媒体比较有多么大的差距,就是跟日本普通商业电视台的节目相比也是差了一截。以目前的制作水平来判定,我国还没有进入到“电视新闻报道时代”。因为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有一条无法越过的“鸿沟”,就是不能达到“实时现场直播(声音与图像的同时传播)”,更没有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道机制。作为新闻媒体,电视新闻的优势不突出。除此之外,目前的电视新闻制作现场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因素,也阻碍了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懒惰的电视新闻制作人 早上6点钟,全国上下四五十个频道的电视新闻制作人还在呼呼大睡,早起的观众看不到任何早间新闻节目,只有1、2、3的健身操。到了6:30,有的电视台刚刚开张,有的倒是新鲜出炉,像黑龙江电视台的《共度晨光》、山东卫视的《早间新闻》、广东卫视《岭南早晨》等直播新闻。有的则是昨晚的残羹再给热一遍,北京电视台二套重播前一天的《晚间新闻报道》,节目结束说的还是“祝您晚安”。有的是前一天做好早上“微波”了一下(前一天录制第二天播出),例如北京电视台一套的《北京您早》、央视的《东方时空》。有的台则是一觉睡到7点钟,例如重庆卫视、天津卫视、湖北卫视等。

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播出的高峰时间是7点钟。央视综合频道的《东方时空》、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上海东方卫视的《看东方》、北京电视台一套的《北京您早》、央视五套的《早安中国》、吉林卫视的《早安吉林》、湖北卫视的《新闻早班车》等。2003年10月先后开播的《第一时间》和《看东方》是目前国内节目时间最长的两档大型的早间新闻节目,属于简明新闻的堆积整理型,节目形式也没有根本性的突破。等到早上8点钟,央视的《新闻早8点》和《第一时间》、上海东方卫视《看东方》、北京电视台的《世界你好》、凤凰卫视重播的《凤凰早班车》还在播早新闻,而其它频道的电视剧场早就迫不及待地开板唱戏了。 笔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深深感受到日本的电视台之间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竞争的激烈。NHK电视台的新闻从5点钟直播到8点15分,其它的商业电视台是从5:30开始。电视新闻就是LIVE已是圈内共识,而像《北京您早》录播式节目是日本20世纪50年代草创期的行为。在摆满鲜花明亮的演播室里,NHK电视台名为《日本您早》的电视新闻直播节目每天如约而至。新闻内容除了硬性的政治、经济、外交、犯罪、体育新闻报道之外,还包括国际新闻、亚洲特集、新闻事件解说(NHK新闻解说员来完成),最具特色的是来自日本各地的最新动态报道。这些动态报道几乎全部采用实时直播,不论是在富士山上还是海底,电视新闻工作者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将真实的世界展现给观众。来自直升飞机的直播报道向观众展现的是一股股晨风,清晨的朝阳泻在壮观的跨海大桥留给我的印象极为深刻。东京总局演播室的节目主持人与做现场直播报道的记者互动式会话轻松、愉快。来自地方台的直播内容大多以软性新闻为主,例如樱花盛开、夏天的祭祀活动,有时还有现场制作当地的小吃以及刚刚打捞上来的新鲜鱼虾等。通常在凌晨发生的突发事件,在节目中会有来自现场的直播报道。另外在画面左上角滚动着日本各地当天的天气情况,包括气温、上午和下午的降水率、道路交通信息。遇到因地震、台风而受到影响的新干线、高速路交通运营情况等突发事件,电视台都将以最快速度告知观众。

电视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docx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尤其是在XX年的新闻报道中,时间更是过得特别快。回顾这一年的新闻工作,我个人可谓感受良多,既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还感到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这一年中,我与的和领导们,共同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落实,从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在领导的部署和指点下,完成了很多意义深远的新闻报道工作。 在去年的4月份,天津首届“津洽会”期间,面对本市有历以来,规模最大,品牌阵容最强的展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会展的前期报道和各项活动中去。从3月中旬就开始为“津洽会”的前期报道开辟专栏,本人在对“津洽会”的报道中也受益匪浅。据统计,快报经济部共在“津洽会”期间跟踪报道了2xxxx篇新闻,完整、真实的记载了“津洽会”的盛况和成果。并受到市商务委和报业集团领导的好评。此外,经济部还积极参与到“津洽会”的活动中去,与“津洽会”组委会共同主办了“城市.聚焦连锁加盟”以及“天津车展评选”等多个精彩的活动。真正做到关注事实、并参与事实。我本人也从中增强了组织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并从中对报道大型活动新闻和现场纪实有了很多的体会,增强了写作能力,对新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正是报社给了我这样的参与和学习机会。 在去年7月报社为增强版面可读性和新闻的力度,鼓舞的士气,在报社的各新闻部门中间开展了当日新闻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的积极性。在这次活动中,在领导的指教和策划下,我的几篇稿件也有幸获奖,但回顾获奖的经历却感慨万千。其中,狗不理在海外遭遇抢注的报道,功夫在于平日于口内的积极联系和多新闻的不懈追踪。而探秘商场假货内幕的稿件,获奖原因主要是能够生动、深刻的挖掘行业内幕。该稿件报道后,也引起了市商业部门、市工商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还特此对本市商业市场进行了更严格的强化管理。这我从中也体会到,作为一名与事实、新闻和服务社会中紧密而有益的联系。随后,我的又一篇报道,关于对本市商家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调查,也获得了好评。并且部门随后还专门开设了关注未成年人消费的专题报道。但在撰写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部门领导和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我也经常漏洞百出,有时还会犯错别字、语句不通等很低级的错位,如果没有领导和的把关,就不会有合格满意的报道。 去年中秋节前夕,作为快报经济部负责商业的,我也积极的与行业不盟联系,通过报社给予的优厚条件,与家乐福超市进行了月饼置换。使得报社20xxxx、在中秋节前夕每人都能有月饼与家人共享佳节。而在这些与外界积极交流的活动中,部门领导总是给予最大能效的支持,使得对外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经济部能够促成很多活动的主要因素。在一年一度报纸发行的高峰期,报纸的发行量对于今年快报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关乎我们每个切身利益的大事。在报社部署的整个发行工作中,我虽然完成了订阅的定额,但在订阅数量上,与部门的其他一些仍有差距,这还需要在今年的新闻采访工作中,与各部门各企业间加强协作,再接再厉。 此外,在个人工作方面,我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努力的地方。例如,对新闻点的把握方面,有时脑筋比较死,对市场现象的捕捉不够及时和灵敏。在日常采访中虽能够主动积极跑动,但对问题背后的深入思考较少,这些都将阻碍作为一名经济的发展。同时,在稿件撰写方面有时还存在粗枝大叶和偷懒的毛病,这些都应该在今年的新闻工作中加以克服和改进。此外,在今年的新闻采访工作中,还应该加强采访的深入,透过问题的表面对加强深入报道,而不能将新闻仅仅停留在消息快、不漏词的初级阶段。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浅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 韩玲萍 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新闻节目中,除演播室主持人以外,在事件现场以报道突发事件或新闻事件为目的,用声音语言和表情传递信息的电视工作者。 一、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 电视媒体呈现给受众的是以画面和声音符号为主的信息,作为出镜记者的传播者是与信息共同出现在受众感知里。随着记者的口述,画面由记者不加切换地转入新闻事件现场的真实场景,并跟随记者对现场的当事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进行采访。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地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从而有效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的距离。 二、角色定位准确与否奠定记者出镜成败。 面对镜头,记者是一个带领(或代替)观众在新闻现场感知信息的人,有责任交代镜头捕捉不到的信息,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职业角色。另外,出镜记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去接触某一事件,不自觉地会做出自己对事件的第一反应,如恐惧、感动或惊讶等,这表现为出镜记者的个性角色。 三、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在新闻事件现场出镜的记者,就是新闻事实的见证人,甚至还是参与者。记者在现场边观察,边报道,记者看到听到的,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如,在今年春节的元宵灯会上,我台在各个展区和活动地点都策划安排记者出境,通过各现场的记者报道把整个活动串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真实、丰富、现场感强的新闻报道。 四、出镜记者的素质要求 细节是新闻现场报道最重要的生命线,所以出镜记者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现场反应力。例如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这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白岩松有一段现场出镜是站在“欢迎再到北川来!”的横标前方完成的,当时他这么表述到: “在平常的《新闻1+1》节目结束时从没用过一段语言来收尾,但是当我们结束对北川的采访将离开北川县境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个牌子(他指着身后的横标),在平常的日子里,它只是当地一个带着热情的客套话,欢迎再来北川!但是今天老北川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欢迎天下所有的客人,将

电视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电视新闻记者个人工作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自从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时间转瞬即逝。尤其是在**年的新闻报道中,时间更是过得特别快。回顾这一年的新闻工作,我个人可谓感受良多,既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也还感到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在这一年中,我与的和领导们,共同经历了很多新闻事件的报道和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落实,从中体会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尤其在领导的部署和指点下,完成了很多意义深远的新闻报道工作。在去年的4月份,天津首届津洽会期间,面对本市有历以来,规模最大,品牌阵容最强的展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会展的前期报道和各项活动中去。从3月中旬就开始为津洽会的前期报道开辟专栏,本人在对津洽会的报道中也受益匪浅。据统计,快报经济部共在津洽会期间跟踪报道了2xxxx篇新闻,完整、真实的记载了津洽会的盛况和成果。并受到市商务委和报业集团领导的好评。此外,经济部还积极参与到津洽会的活动中去,与津洽会组委会共同主办了城市.聚焦连锁加盟以及天津车展评选等多个精彩的活动。真正做到关注事实、并参与事实。我本人也从中增强了组织能力和协调配合能力,并从中对报道大型活动新闻和现场纪实有了很多的体会,增强了写作能力,对新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正是报社给了我这样的参

与和学习机会。在去年7月报社为增强版面可读性和新闻的力度,鼓舞的士气,在报社的各新闻部门中间开展了当日新闻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的积极性。在这次活动中,在领导的指教和策划下,我的几篇稿件也有幸获奖,但回顾获奖的经历却感慨万千。其中,狗不理在海外遭遇抢注的报道,功夫在于平日于口内的积极联系和多新闻的不懈追踪。而探秘商场假货内幕的稿件,获奖原因主要是能够生动、深刻的挖掘行业内幕。该稿件报道后,也引起了市商业部门、市工商局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主管部门还特此对本市商业市场进行了更严格的强化管理。这我从中也体会到,作为一名与事实、新闻和服务社会中紧密而有益的联系。随后,我的又一篇报道,关于对本市商家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调查,也获得了好评。并且部门随后还专门开设了关注未成年人消费的专题报道。但在撰写这些新闻报道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感受到部门领导和给予我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受到个人能力的限制,在很多新闻报道中我也经常漏洞百出,有时还会犯错别字、语句不通等很低级的错位,如果没有领导和的把关,就不会有合格满意的报道。去年中秋节前夕,作为快报经济部负责商业的,我也积极的与行业不盟联系,通过报社给予的优厚条件,与家乐福超市进行了月饼置换。使得报社20xxxx、在中秋节前夕每人都能有月饼与家人共享佳节。而在这些与外界积极交流的活动中,部门领导总是给予最大能效的支持,使得对外没有后顾之忧。这也是经济部能够促成很多活动的主要因素。在一年一度报纸发行的高峰

电视新闻稿范文

范文1:事件报道: 我国长江流域出现日全食天文奇观 (导语)今天上午,长近1万公里、宽约25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解说)“日全食带”早上7点58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40多个城市,中午11点多钟进入太平洋。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时期。 (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14家地方电视台,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 (现场)记者:…… (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到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42个城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看到了日偏食的美妙景色。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 分析: 1、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日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影响,属于直接式导语。 2、第二段解说词介绍日食的过程、引用背景材料介绍日食的原理,与模拟动画、 录像资料、各地不同日食的录像相呼应; 3、第三段是记者在飞机上的报道,声音与机上能看到的壮丽景色、飞机现场音响 是同步的,视听结合,使人印象深刻; 4、最后解说词介绍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人们的观看日食情况, 也是对应画面内容。 范文2:人物报道: “80后”交警孟昆玉:群众需要是最大的幸福 (导语)这几天,一位普通的年轻交警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他的工作和生活见诸互联网,这位“民选”的“北京最帅交警”感动了许多人。 (解说)在搜索引擎输入“北京最帅交警”就能找到孟昆玉,他的十几段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网友们用“阳光、帅气”来形容他。 (解说)其实从警校毕业开始,小孟就是队里出了名的“好琢磨”,和平门路口左转弯待转信号灯只有10秒钟,每次只能停三四辆车。记者发现,小孟常把自己的站位让给车辆。 (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值勤时的小孟是个“分秒计较”的人,为此记者也给孟昆玉算了一笔账:一个信号灯周期,打手势25到30次。一个岗下来,同样枯燥的动作就要重复900 多次。而这个28岁的小伙子,已在这个路口风雨无阻地坚守了八年。 (解说)夜查是交警工作最苦的活,不仅要熬夜,还可能会面对酒后司机的种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