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各年龄期保健重点

合集下载

儿童年龄分期和保健

儿童年龄分期和保健

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二)喂养方法
1.喂奶次数
2.喂奶时间 3.断奶
(三)代乳品及其调配方法 1.应用原则
2.代乳品
3.参考用量 人工喂养
<1月 50~120ml/kg.d
1~2月 120~150ml/kg.d 3~4月 150~180ml/kg.d 5~6月 200ml/kg.d
混合喂养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着床开始一直到出生断脐,约280天 (40 周)。 保健重点:重视 孕母的保健,尤其是在妊娠早期 (胚胎期,受孕的前3个月),尽量避免感染、放射 线、营养不良、药物等致病因素。
围生期:孕期28周~生后7天,又称“围产期”。 早产儿:胎龄未满 37 周,体重 <2500g ,身长 <46cm 。
五、学龄前期(幼童期) 从3周岁到7周岁。 生理特点和保健重点:①加强教育,思想 品德和生活习惯教育;②防止意外伤害; ③预防传儿童期、小学学龄期)
从7周岁到青春期来临以前。
生理特点和保健重点:①保护牙齿防止 龋齿;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近视 与脊柱弯曲;③此期发病率明显下降。
二、新生儿期 从出生断脐到满28天。
有些特殊的生理现象,不可误认为病态: 保健重点:①做好新生儿出生时的处理;② 加强保暖、护理;③重视喂养;④预防感染。
三、婴儿期 从出生后28天到满1周岁。 保健重点:①重视合理喂养,最主要; ②搞好预防接种。
附:乳婴儿的喂养
(一)喂养方式
七、青春期(少年期,相当于中学学龄期) 女孩从11~12岁到17~18岁;男孩从13~ 14岁到18~20岁。 生理特点和保健重点: ①第二性征出现, 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容易出现功能紊乱; ②加强教育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保健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保健

其他器官和系统发育




牙齿:5-7个月开始,2岁半出齐 胃:出生时呈横位,逐渐变直立 消化液: 初生时:胃液、胃酸已存在 3个月:唾液大量分泌→流涎 肠道:粘膜层发达而肌肉层薄→腹胀
婴儿心理行为发育

语言准备 游戏活动 情绪和社会化发育 气质
语言准备
(Language Preparation)
婴儿保健
每天睡眠时间(小时) 20(每次持续60分钟) 16.5-18.5 14-15
俯卧对婴儿有利
婴儿保健
(Infant Health Care)



伤害的预防:在婴儿死因中位于前3位。婴儿 伤害的危险因素来源于自身、环境和父母。 预防接种: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乳牙萌出卫生:餐后喝水、清洁口腔、提供咀 嚼的机会 定期体检和生长发育监测:每3个体检1次,评 价体格发育、智能发育等,以早期发现异常。
第三节 幼儿和学龄前期保健



身体发育 心理行为发育 幼儿和儿童保健
身体发育 (Body DEvelopment)




体格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运动发育 视觉与听觉发育
体格发育
(Physique Development)
年龄(岁) 身长(cm) 体重/出生 体重 头围(cm)
1
↑10
2
↑8 3 2.5
体温管理
(Temperature Management)

发热的处理原则 : (1)居住室温22~25℃ (2)物理降温为主(头部枕冷水袋、 温 水浴或温水擦浴,忌用酒精擦浴) (3)慎用各种退热药
新生儿行为功能评定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儿科护理学重点(2017)

★★第一章绪论儿童年龄的分期及保健重点: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

保健重点: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后28天。

保健重点:强调护理,如保暖、喂养、消毒隔离、清洁卫生等。

3、婴儿期: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

保健重点:①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②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③重视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

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满3周岁之前。

保健重点:①注意智力开发;②注意饮食习惯的培养;③注意防病治病,防止意外。

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入小学前。

保健重点:①继续生长监测;②重视早期教育;③加强体格锻炼,注意防病治病。

6、学龄期:自6-7岁入小学始到进入青春期前。

保健重点:①加强教育,促使全面发展;②注意安排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炼,避免思想过度紧张;③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7、青春期:年龄范围一般为10-20岁。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

保健重点:①保证足够营养、休息;②因神经内分泌对内脏调节不稳定,可出现良性甲状腺肿、贫血、女孩有月经不规则、痛经等,注意防治。

③并根据心理精神特点注意教育和引导,保证身心健康。

儿童免疫特点:新生儿血清IgM浓度低,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1、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2、实施身心整体护理;3、减少创伤和疼痛;4、遵守法律和伦理道德规范;5、多学科协同护理。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规律: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淋巴系统先快后慢。

3、生长发育的顺序性: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一般规律。

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潜力)和环境因素(营养、疾病和孕母情况)。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儿科学-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今天为大家带来《儿科学》第一部分——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的相关知识点整理。

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数据非常多,且零碎、难以记忆,然而又是考试重点,需要反复多次学习。

另外首先说明:基础知识整理的推文中,绝对重点的内容以红色粗体标出,相对重点的内容以黑色粗体标出。

一、儿童年龄分期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为止。

受精后前8周为胚胎发育期。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至出生28天。

其中,第1周为早期新生儿期。

婴儿期:从生后满28天至1周岁的时期,为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易患消化和营养紊乱疾病、急性传染病。

(注:此为北医第4版对婴儿期的定义,人卫第9版规定婴儿期为出生至1周岁,即新生儿期属于婴儿期,考试时以此为准)幼儿期:1周岁后至满3周岁前的时期,此期智能发育加快。

易发生意外事故,同时也易患消化和营养紊乱疾病、急性传染病。

学龄前期:3岁至6~7岁入学前的时期,为智能发育最快的时期。

传染病明显减少,免疫性疾病、外伤、食物中毒、龋齿、弱视等发生率相对增大。

学龄期:进入小学以后到青春期前的时期,一般是自6~7岁至11~12岁,为学习的重要时期。

(以上“m”代表月,“y”代表岁数,下同)实际上老版本的教材上数据是“3、6、9、12”,但近几年做了修改。

可记住出生时的平均体重(3.25kg),后三个即为 3.25不同时段身高增加速率亦不同:0~6个月:增长2.5cm/m6~12个月:增长1.5cm/m1~2岁:增长1cm/m2~12岁:增长6~7cm/m头围非常生动地诠释了“前3个月生长的指标≈后9个月生长的指标”这一规律。

4. 胸围反映胸廓与肺的发育。

出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岁时两者近似相等(46cm)。

胸围≈头围+年龄-1。

5.上臂围可筛选营养不良儿童。

1~5岁儿童上臂围多在12.5~13.5cm,>13.5cm表示营养良好,<12.5cm表示营养不良。

6. 骨骼囟门闭合早,警惕小头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脑积水、克汀病等。

儿童保健科考试重点汇总(三)

儿童保健科考试重点汇总(三)

儿童保健学考试重点儿童眼保健知识点1.儿童视觉发育行为:新生儿:对光已有反应,在强光刺激下会闭上眼睛2-3个月:柏‘了砌视物体的能力,目光能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4—6个月:出现手一眼协调运动7-9个月:会察言观色,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能同时玩弄两个以上的物体l岁左右:能用手指端准确取起细小的物体,如黄豆,花生米1.5岁:会翻、看图书,会搭积木,会识别简单的形状2岁以后:模仿画线条3岁左右:能认识更复杂的形状,如菱形,椭圆形等,能识别颜色,能区分色彩的不同饱和度等2.新生儿眼病筛查流程:病史询问,外眼检查,眼前段检查,红光发射,视动性眼震,高危儿散瞳检查眼底,转诊及临床干预。

3.婴儿的早期视力检查方法:防御性瞬目反射,瞳孔对光反射,注视反射(固视力),追视,视动性眼球震颤,嫌恶反射,VEP,红光反射。

4.幼儿的早期视力检查方法:选择性观看卡,点状视力表,儿童图形视力表,红光反射,屈光筛查。

5.红光反射:应用直接眼底镜,+6D~十12D,在离眼球10~15cm左右处照射瞳孔区,观察单眼红光反射O~+ID,在距离眼球I米处观察双眼红光反射。

瞳孔区存在均匀红橙色反光为正常,标示为阴性;若出现暗点、一侧减弱、红光反肘消失或出现白光反射均为异常,标示为阳性。

6.VEP: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幅反应刺激后引起同步性放电视神经元数量的多少;潜伏期反应视神经传导速度的快慢。

7.不同年龄儿童的视力发育水平:8.屈光不正的概念:当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臼S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作用,不能在黄斑中心川形成焦,乜此眼的光学状态称为非正视状态,即屈光不正。

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三大类。

9.近视:调节松弛时,无穷远处平行光线纶过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前。

分为轴性、屈光性两种。

近视度数高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Ⅱ醍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出血、视网膜周边部格子状变性、囊样变性,狂年轻时即发生玻璃体液化。

10.近视分级:轻度近视<低于-3.OOD,-1J皮-3.OOD~-6.OOD,重度>-6.OOD 11.远视:当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后,ljk )clclll'I<J讥洲咐”M近不清,视远不清。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各年龄阶段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各年龄阶段

儿童保健工作对象:0-14岁儿童。重点 为7岁以下儿童
儿童保健工作内容:
1、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不 断提高儿童体格生长、智能发育和社会适应能 力。 2、研究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提高儿 童的营养水平。 3、研究儿童心理发育规律,识别儿童发育和 行为的偏离与异常。 4、研究各种儿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预防 接种、先天性疾病的筛查、健康促进与健康教 育。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
(一)、小儿体格生长发育的规律
1、头尾规律:即头部领先生长,其次为 躯干,最后为四肢。 2、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有阶 段性。小儿体重、身高在婴儿头三个月 发育最快,以后逐渐减慢,2岁至青春前 期较稳定,,到青春前期又开始加速, 至成年发育停止。
3、各个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 头2年最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时期发育及 其迅速,于青春前期达顶峰,以后减慢;生殖 系统至青春期才迅速发育至成人水平。 4、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小儿的生长发育由 于受遗传、环境、营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随年龄 增加,越来越明显,至青春发育期差异最大。
囟门的大小与骨缝闭合的情况也可衡量 颅骨的发育。前囟为额骨与顶骨之间形 成的菱形 隙,出生时约1.5-2.0厘米,11.5岁闭合;后囟是顶骨和枕骨间形成的 三角间隙,出生时很小,一般6-8周闭合。 骨缝在出生时稍分开,3-4个月闭合。囟 门早闭常见于头小畸形,晚闭多见于佝 偻病、脑积水或克丁病。
4、胸围:是指围绕乳头下缘及肩胛下角下缘 一周的长度,代表胸廓与肺的发育。小儿出生 时头围大于胸围1-2厘米,一般1岁后胸围赶上 头围,称头、胸围交叉,其后胸围发育较快, 在1岁至青春期前,胸围—头围=周岁数—1。 头围、胸围交叉时间与儿童的营养状况密切相 关,营养状况好者,头、胸围交叉时间提前, 营养状况差者,因肌肉与脂肪的发育差,胸围 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

儿童保健完整ppt课件

• 筛查的目的;是促进高危儿的健康成长, 减少由于脑损伤所致的疾病和残障的发生
ppt课件完整
10
高危因素
• 有脑瘫病史,家族遗传病史:生母智力低下、发育畸形;
• 早产(胎龄小于37周)、过期产(胎龄大于等于42周)、 多胎;
• 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巨大儿(出生体重 大于等于4000克);
• 健康体检报告的管理
ppt课件完整
7
二、新生儿访视
• 访视时间:出院7日内,出生28-30日 • 访视次数:足月新生儿不少于2次 • 访视目的: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
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 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 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 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儿童保健
L/O/G/O
ppt课件完整
1
儿童保健的需求
•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儿童保健需求的提高, 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 要求进一步控制对儿童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的 各种疾病,儿童心理、智能、行为的全面发展 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不仅要体 格健壮,还要有很好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ppt课件完整
12
四、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 生长:是指数和量的变化,能够用度量衡 测量
• 发育:是指质的变化,是指各组织器官生 理功能的变化
ppt课件• 生长的程序:一般规律(上到下、近到远、
粗到细、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 个体差异
ppt课件完整
14
生长发育监测指标-1
体重:是身体各组织、器官系统、体液的综合重量。 是最容易获得、反映儿童生长与近期营养状况的 重要指标。测量方式:<3岁卧位法,3岁站立法

石大儿科护理学讲义03儿童保健

第三章儿童保健儿童保健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对其采取各种措施,不断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使儿童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一、儿童保健的内容:必须根据国家或地方的具体情况,制订儿童保健的重点内容,一般而言,营养、教养和预防传染病及意外是最重要的。

第一节各年龄期保健围产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死亡率高。

最多的死亡原因是窒息缺氧、宫内生长障碍、早产、产伤和感染。

主要是通过孕妇的产前保健达到保护胎儿健康成长的目的;进行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产科实行母婴同室,早喂奶以促进乳母的乳汁分泌等。

新生儿期的保健: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要经历一系列重要的调整和复杂变化,才能适应新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健康发展。

由于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此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是儿童期最高的。

第一年婴儿死亡中有2/3死于出生后28天内,尤以第一周最高.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新生儿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评价妇幼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要继续降低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必须加强新生儿保健工作。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以先天畸形、早产、窒息、出血和感染等最常见,故新生儿期保健应与围生期护理紧密衔接,建立孕期和新生儿期家庭访视制度。

儿童保健护士应与产科护士紧密合作,掌握每一个孕妇的预产期。

在孕妇妊娠末期。

应至少做一次家庭访视,评估孕妇的健康状况,胎儿的发育和家庭生活环境等情况。

了解家庭成员构成,以及他们为即将出生的婴儿所做的思想与物质准备工作。

同时,评估家庭对小儿发育和育儿知识的了解程度,向孕妇进行关于新生儿喂养、护理和预防疾病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新生儿在出生后就能获得适当的照顾。

新生儿自医院回家后,保健人员要及时进行家庭访视。

并建立新生儿健康管理卡和预防接种卡。

由于新生儿7天内死亡率最高,一般应在新生儿出院后24小时内访视,不得超过72小时。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


学龄前期保健重点
学前教育 合理膳食及生活作习制 防病、防意外 定期体检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例3 女 4岁半
脾气不好2月
父母请家教让小孩学练钢琴半年,每周三 次, 但小孩一直表现不愿学琴。近2月来发现 小孩脾气变坏,已偷偷将琴键破坏。
G2 P1 ,足月顺产,产重3.5kg 生后人工喂养,现小儿饮食仍专门制作,并由小保姆喂饭 未进行过儿保检查 1岁1月走、说。现会跳舞,喜欢画画,可数数1-20,20以后不 连贯家长担心小孩记忆力差,数学不好,能自己穿衣,性格内向 既往少病 父母大学毕业,父亲与祖父的职业为美术专业,母在合资企业 工作,父母与小儿在一起的时间较少,未进幼儿园,常一人与小 保姆在一起,与小朋友交往少。 查体 : W 17.2Kg L107.4cm。被动少语,牙20枚,心肺、腹 (-),下肢(-)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
(结合实例讨论)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保科
例1 男 4个半月 体检 G1 P1,足月顺产,产重3Kg 生后因母患感冒,采用人工喂养,一周后又改为母奶每4小时哺 乳一次,中间加金银花糖水,1月后母奶渐少,即加用牛奶;2月后完 全人工喂养,并开始加米粉,一个蛋黄;现牛奶每日2磅,米粉4斤/月 放糖少;生后1月间断加鱼肝油2-3滴/日;现已加骨头汤、菜汤。 未进行过儿保检查 可抬胸,不会翻身,家长常让小孩站立,可抓物,发音,会笑 已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生后常感冒,至今洗澡2-3次,平时仅换衣、擦身。 家居九楼,祖母照料,较少下楼玩耍;父母每1-2周回家探视一次 查体 W 8Kg L 62cm 一般可,体胖,面色较苍白,前囟2cm,头皮可见较多脂溢性 分泌物。枕骨乒乓感可触及,枕秃(+),未萌牙,心肺(-),肝肋 下3cm,脾1cm,余(-)。 实验室:Hb 85g/L 血Ca : 1.8mmol/L,P 1.2mmol/L,AKP 35金氏单位 骨X线 左桡骨可见小钩.

婴儿期(0-1岁)儿童的保健重点

婴儿期(0-1岁)儿童的保健重点自出生到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infant period)。

这个时期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阶段,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此时,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虽然也在持续进行,但是不够成熟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常常难以适应对大量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疾病。

同时,婴儿体内来自母体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较弱,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性疾病。

1.合理喂养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荐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母乳喂养可持续至2岁。

母乳是最适合婴儿发育的天然食品。

6个月以后开始添加辅食,推荐以富含铁的米粉作为首次添加的食品,辅食的添加遵循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原则。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婴儿出生数天后,即可给予400IU/d(10ug/d)的维生素D补充剂,并推荐长期补充,直至儿童和青少年期。

足月正常出生体重婴儿,在保证维生素D的前提下,母乳及配方奶中的钙足以满足其需要,不必额外补充。

2.定期体检6个月以下婴儿建议每月一次体检,6个月以后2-3个月一次体检,对于婴儿体检应坚持使用生长发育监测图,观察生长及营养状况,及时矫正偏高。

生后6个月建议进行血红蛋白检查。

增加户外活动可增加皮肤合成维生素D3。

但考虑到紫外线对儿童皮肤的损伤,目前不建议6个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

3.定期预防接种预防感染在一岁内完成基础免疫疫苗接种,增强传染病的免疫力。

坚持母乳喂养也是增强婴儿抵抗力的重要因素。

4.培养生活技能、促进各项技能发育培养良好的进餐、睡眠技能。

父母与婴儿面对面的交流以及皮肤与皮肤的接触,是最好的早期感知觉和情感发育的促进因素。

利用色彩鲜艳、有声的玩具促进婴儿的视听觉发育和各种运动能力的发展。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自己活动发展各项技能,而不要长期怀抱。

根据不同阶段运动发育的特点,可以针对性地进行一些身体活动训练,例如训练抬头、俯卧支撑、独坐、爬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