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2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新版)语文版

合集下载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12 为人民服务一、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①他又一次坐上了这趟回家的夜行列车。

②他的座位对面坐着父子俩,从上车起,少年就和父亲闹着别扭。

那父亲脾气极好,也不急躁,极有耐心地哄劝。

少年嘟着嘴不理,脸上是厌烦。

列车快停靠站时,父亲又急步向外走去,准备下车给儿子买吃的东西。

他对少年说:“你父亲真好。

”③少年看了一眼他,不说话。

他忍不住继续说:“小伙子,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

”本来是随口说的一句话,说完,他的心却倏地疼了起来。

④别欺负最爱你的那个人——他忽然觉着这句话其实是对多年前的自己说的!在他过往的青春岁月里,他曾翻来覆去地伤害最疼爱他的人,而那人即使伤心到心碎,也停不下爱他的脚步。

⑤他幼年丧母,父亲在电器厂做工,每天夜里12点多才下班。

但每天刚蒙蒙亮,小巷深处一响起卖牛奶的敲梆声,父亲就会立即拿起缸子,轻手轻脚下楼,为他打上半斤新鲜的牛奶。

每当他捧起碗把牛奶喝完,父亲总会拿毛巾为他擦净嘴角的奶渍,喜滋滋地说:“俺小嘉肯定能长高个儿。

”⑥那淳香的牛奶滋养了他的生命,贯穿了他整个童年、少年的快乐时光,可是他从没有用心注意过父亲困倦的双眼,疲累的身体和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外套。

⑦读初中后,他的身高果然向上猛蹿了很多,只是处在青春期的他,极度叛逆,尤其是迷上网络游戏后,学习一落千丈,和父亲的话也少了许多。

看他荒废学业痴迷游戏,父亲打过骂过也求过他,但他不为所动。

高考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上网。

父亲找到他,拉着他回家。

他愤怒地冲父亲喊:“回家我也不学!”父亲的脚步趔趄了两下,站在昏黄的路灯下回头看他,嘴唇气得发抖,眼中满是无助和绝望。

⑧高考后,他毫无悬念地落榜了。

父亲送他到省城高中复读。

但他的心思仍不在学习上,常找借口向亲戚要钱上网。

在穿着打扮上,他留最酷的发型,非名牌不穿;省城到家只三个小时的车程,每次也是必坐动车。

一次他和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动起手来,老师斥责他,他和老师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 为人民服务导学案

12、为人民服务学习目标:1、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剥削、兴旺、哀思、炊事员、精兵简政”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学习重点: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学习难点:1、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2、对文体(论述文)的了解,学会写作时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写作的方法。

学习方法:引导点拨、合作探究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相关的资料2、视频、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新课,激起学生认识。

课间我们听了一首歌,这首歌老师特别喜欢,有同学知道歌名吗?(《为了谁》)还记得里面的歌词吧“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心里会有丝丝的感动。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一群人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默默的奉献他们是青春,甚至生命!今天我想让同学们牢牢地记住几个字: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这口号,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走到今天,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响彻云霄、深入人心!而这口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来,整齐而响亮地读一读。

2、介绍课文背景“为人民服务”这一口号同学们曾在那些地方看到过或者听过?(学生自主回答),那同学们知道这个口号出自哪里吗?《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的演讲。

现在啊,同学们一定和老师一样心里有很多很多的疑惑:张思德是谁?主席为什么会为他开追悼会?在追悼会上主席都讲了那些呢?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张思德同志。

(出示张思德简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位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好战士张思德。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希望本篇文 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1、巴东三峡(刘大杰) 2、周庄水韵(赵丽宏) 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 4、*走进纽约(刘成章) 第二单元 5、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 6、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 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
5、英雄落泪的游子思乡之情,许多古人描述过,你一定读过此类的古代诗 词,不妨写上一两句。 6、美的句子我从不放过,仿佛粒粒珍珠,闪现在我眼前,任我挑选,供我 玩赏。我对下面的句子爱不释手,请让我告诉你这句话美在哪里。 庙里的钟声有些凄凉。 7、文中说到刘备白帝托孤以及八阵图的历史遗迹,这不由使我想起一个人 来,这个人是 ,我知道关于他的故事不少,比如 , 。(说出两个故事名称 即可) 8、古时候,三峡中猿啼,犹如闪电划破山谷,惊心动魄,余音缭绕,成为 峡谷中强劲的音符!因而,在很多诗作中都能捕捉到猿啼之音。请你写出几句 这样的诗句。 2、周庄水韵 教师寄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习目标: 1、了解景物描写的时间和空间顺序。 2、体味欣赏散文清新优美、抒情性强的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真情实感。
是。 ④作者用 、 两个词概括巫峡山水。 3、学生独立解决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师生共同解疑 五、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句话我们曾在七年级接触过,你 还记得是哪篇吗?作者是谁?你还能默写其中的几句话吗? 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是杜甫的名诗,请查阅相关资料找出 组诗的其他几首。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七、当堂训练 1、给生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 为人民服务2(学生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 为人民服务2(学生版)

(提出问题) (3)
论题(
)
(3-4)如何为人民服务 ① (分析问题) ②
- 1 -
(4) ③
(5)(解决问题) (二)精读第二段,梳理第二段论证思路(全段共四句,先标句子 ) ....
①句总的说明
②句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了
③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具体说明了
④句得出结论: 思考:第二段文字是( )角度论述“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的。
2.研学:议一议 辩一辩 3.展学:展一展,评一评:(展示评价) 4.巩固检测:查一查,改一改:(修改完善)
三、交流备展: 四、展示 五、完善导学案 六、作 业: (三)精读第三 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 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 办。⑤“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
③要提高勇气,文中所说的“勇气”指的是怎样的勇气.
- 3 -
- 4 -
- 2 -
处,我们就采用了。⑥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 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思考: 1.①句讲
②句讲
③句“说的对例子,具体论证了
⑥得出结论: (四)精读第四段 ①共同的革命目标指的是(结合第一段)
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该怎么做?
课题 课型 学习目标
为人民服务 2 预习展示
授课时间 授 课 人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段意,理清论证思路。 2.精读语段,体会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环节
1. 导入并解读目标
2. 独学
3.交流展示
4.总结完善导学案

12为人民服务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

12为人民服务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阅读次数:230]12.《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 1.生字:迁、鸿、鼎、铭。

2.新词:鸿毛、泰山、寄托、哀思、追悼会、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3.理解重点句、段:(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阅读次数:1184]瑞安市实验小学陈莉莉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迁、鸿、鼎、炊;学习词语:泰山、鸿毛、寄托、哀思、精兵简政、五湖四海。

2. 结合事例,理解重点句段。

3. 受到革命的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举例说明来理解重?..•为人民服务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次数:462]教学要求: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2、结合课文理解“泰山”、“鸿毛”、“兴旺”等双音词和成语“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3、理清课文层次,初步子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4、根据课文联系的具体事...•[阅读次数:1154]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点学难重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阅读次数:370]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点学难重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阅读次数:1443]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导学案(语文版)第一单元1、巴东三峡(刘大杰)2、周庄水韵(赵丽宏)3、*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冯君莉)4、*走进纽约(刘成章)第二单元5、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6、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等)7、*生命之舟(梁家新等)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谭士珍.第三单元9、纪念白求恩(毛泽东)10、*谈语言(王力)11、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2、*懒惰的智慧(凯利)第四单元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14、范进中举(吴敬梓)15、*选举风波(秦文君)16、*山米与白鹤(贝特西?贝尔斯)第五单元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18、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巴里.19、*海洋是未来的粮仓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杨振宁)第六单元21、小石潭记(柳宗元)22、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3、*游恒山记(徐霞客)24、*满井游记(袁宏道)25、诗词五首第七单元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7、曹刿论战《左传》28、*干将莫邪(干宝)29、*劳山道士(蒲松龄)30、诗词五首1、巴东三峡教师寄语:生命的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学习目标:1、揣摩词义,理解文中关键句的含义。

2、抓住景物的特色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及表达手法的多变。

3、了解三峡,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今天,让我们跟着作家刘大杰逆流而上,去欣赏一下三峡的秀丽风光。

二、明确目标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渺小()浣妆()滟()青葱()峰巅()玲珑()2、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①巴东三峡巫峡长,。

②,也有垂杨也有花。

③,生长明妃尚有村。

④青滩叶滩不算滩,。

3、揣摩下列加点词的意思①庙的颜色和样式,同那里的山水,非常调和,带着浓厚的江南风味。

调和:②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2 为人民服务(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
编写人:
审稿人:
编写时间:
14年月日
使用时间:
14年月日
编号

使用班级
小组:
成员姓名:
课题:12为人民服务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会组词,能理解“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死得其所”“精兵简政”等词语的意思。
2我要理清课文层次,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进行论述的。
3、教师简介张思德同志生平事迹。(学生可看书中插图)
新课知识:
1、提出探究问题: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2、默读课文,思考毛主席是怎样围绕“为人民服务”把几个意思讲清楚的?每层意思又是怎样讲清楚的。
二、导学模块
【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一段。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2本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句和后面三句是____________关系。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课后反思:
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下面练习
1.先解释下列加粗的字,再说说全句的意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第二段。
(1)朗读课文,划出中心句。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2 为人民服务-人教新课标

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
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
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根据词语的意思并选词填空。

鸿毛死得其所追悼会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追悼哀思
鸿雁的毛愈事物微不足道。

()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所:处所、地方。

( )
泛指全国各地。

( )
开沉痛的怀念死者的会。

( ) 、
悲哀思念的感情。

( )
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
三、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人总是____,但死的意义____。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____一死。

或____,或____。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____还重;替____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

《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

互动拓展
回顾课文,体会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的?
(要使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讲的五个问题,都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标准,从不同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联系实际,谈学习体会
可以和家长讨论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和和平年代涌现出来的模范,谈一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可以和家长结合现在疫情,讨论谁在为人民服务。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
思考各句之间的关系。
递进关系。
三、学习第四都分(第四自然段)。
1、思考: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理解复杂句子的意思。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就照你的办。
思考: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会接受、照办。)
读这段话,注意句中三组关联词语。
(3)填写关联词
4.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不理解的句子记录下来。
1、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为分析课文做好准备。
利用和家长进行交流,回顾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导入新课
回顾课文
1.回顾课文的论述观点是什么?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 12 为人民服务 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

导学流程设计
一、基础过关(自主学)
1、我能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bō xuē xīng wàng jiě jiù āi sī
( ) ( ) ( ) ( )
chuī shì yuán zhuī dào huì zhòng yú tài shān
( ) ( ) ( )
qīng yú hóng máo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sǐ dé qí suǒ
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三、拓展生活(延伸学)
小练笔:假如张思德同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我来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吧!(字数:100字左右)
四、回顾总结(反思学)
根据学习目标,我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授课反思:
( ) ( ) ( )
2、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为人民服务》在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文中,司马迁曾说过:。
二、合作探究(互助学)
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我知道死的意义有哪两种不同?
4、我知道为人民服务,应该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
5、理解句子:“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得人都要互相关心,
语 文 导 学 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科
语 文
编制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审核人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新 课
课 题
12 为人民服务
学 习 目 标
1、我能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2、我能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能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学 习 重 点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习 难 点
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为人民服务》
学习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积累演讲知识。

2.理清各段的内容,弄清作者的演讲思路。

3.理解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法指导
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1.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村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作品有《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实践论》等等。

毛泽东的诗词也很有名,如《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长征·七律》等。

时代背景
张思德生平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是个孤儿。

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33年10月第一个报名参加仪陇县的少先队,后加入红军,在战斗中立过功,因在战斗中浑身是胆,被战友们誉为“小老虎”。

1935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

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春调往延安,在中央警卫营任通讯班长。

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完成塌方,
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的一生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

写作背景
这篇演讲词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的会议上的讲演。

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下午1时以后,毛泽东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在本文中,毛泽东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文体常识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词的特点是:㈠针对性,听众是什么人,听众兴奋点在哪里;㈡可讲性,演讲的本质在于“讲”,而不在于“演”,它以“讲”为主、以“演”为辅;㈢鼓动性,内容要丰富、深刻,见解精辟,语言富有感染力,洋溢激情。

2.给下列加横线注音
3.词语解释。

寄托:
合作探究
第一课时
探究一:初读课文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
思是什么?
探究二:再读课文
演讲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其论辩就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为了获得这种力量,就要让道理说话,就要让事实说话。

请说出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第二课时
探究一:析读课文
1.在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提到了“精兵简政”这一建议,这和本段的中心有什么关系?
2.文中第四自然段内容丰富,作者主要讲了哪些方面,请梳理出几个主要的观点给本段分出层次?
①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怎么理解这里的“共同的革命目标”?
4.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本文是针对张思德同志的牺牲发表的一篇演讲,那么作者在第五段是怎么揭示主题和照应开头的?
探究二:品读课文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的“完全”和“彻底”怎么理解?
2.“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中的“只要……就……”是什么关系的复句,有什么作用?
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探究三:拓展迁移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句古老的话,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

我的收获
1.学习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
2.作为一个中学生怎样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2.为人民服务
【预习导学】
1、生字正音。

鸿毛(hóng)鼎铭(dǐngmíng)追悼.(dào)
2、词语解释。

鸿毛:鸿雁的毛,常用来比喻事物轻微或不足道。

精兵简政:现多指缩小机构,减少工作人员,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哀思:悲哀思念。

本课指对死者的悲哀的思念之情。

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探究一:初读课文
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

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探究二:再读课文
演讲要能为听众所接受并心悦诚服,其论辩就要有雄辩的逻辑力量,为了获得这种力量,就要让道理说话,就要让事实说话。

请说出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引用论证,引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来论证死的意义不同。

对比论证——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
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进一步论证死的意义不同,揭示了革命的生死观
举例论证
第二课时
探究二:析读课文
1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这是本文的事实论据,它论证了我们对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这一中心,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 . ①②③ // ④⑤⑥ // ⑦⑧ // ⑨
⑴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⑵我们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与光明,提高勇气;
⑶我们要努力奋斗,奋斗就难免有牺牲;
⑷我们应该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⑸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大家要互相关心、爱护、帮助。

3.是指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4.道理论证。

5.文在讲演结束时仍回到追悼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探究二:品读课文
1、“完全”就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也没有任何别的目“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2.选择关系的复句,它准确地表达出了为人民服务和我们队伍建设的关系。

3.句话对完成争取全民族的解放这一革命任务提出了要求。

本句有三个“要”。

前两个是讲在困难面前应该采取的态度,最后一个是讲这样做的目的。

“勇气”指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探究三:拓展迁移
1.略
2.出有关奉献的名言警句。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于索取。

——张海迪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