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投喂技术
鱼类颗粒饲料的投喂技术

二 、投 喂场 所
这里的投喂时间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每天投喂的
时 问节 点 ,另一 个 是指 每次 投 喂所 用 的时 间 。每天 投喂
对投喂颗粒饲料的精养池塘 ,应该搭建饵料 台。饵 料台应选择在池塘的下风头或偏下风头处,~般 水深在
10 15 处 为宜 ,饵 料 台 附近 要底质 硬 、 无淤 泥 。 因 .~ .米
时间应掌握在 日出后两小时至 日落两小时之 间投喂的原 则,夜间不宜投喂。每两次投喂时问间隔应控制在3 ~4 小时之 间。如1 : 0 5 0 ( 曰2 ;8 0 、1 : 0 0 、1 : 0 每 次) :0 2 0 、 1 :0 每 日3 ;8 0 、1 :0 4 0 、1 :0 0 60 ( 次) :0 1 0 、1 :0 7 0
( 日4 ) 每 次 。每 次投 喂 以3  ̄ 4 分钟 为宜 。 0 0
为池塘下风头处,浮游植物量大,溶解氧高,光合作用 强,对鱼类摄食非常有利 。注意投饵台要伸 向塘面3 ~4 米 ,离最高水面3 ̄5厘米为宜,过短、过高如遇风吹 0 0 则很容易将碎料刮到岸上 ,造成不必要 的损失。
四 、投 喂 时 间
成饵料系数增高、鱼病 多发、水质恶化等问题 ,最后还 不知道 问题到底出在哪。为此 ,笔者将鱼类投 喂颗粒饲 料的技术介绍如下,供从业者参考。
一
、
投 喂 原则
投喂颗粒饲料 时要认真贯彻四定,即定时、定量、 定质 、定位 ,和三看 ,即看天气 、看水质、看鱼的吃食
园地f 编 栏目 辑周 侠 燕
囊—■■■豳 壤 ——■—豳 鬻
一
我们在给高密度养殖户服务时,经常见到有的养殖 户在投喂颗粒饲料时不是根据鱼的生长特 点和营养需要
池塘养鱼饲料投喂原则方法

池塘养鱼饲料投喂原则方法摘要:投饲时间研究证明,鱼在吃饱以后,摄食就会有一个间歇期。
如果每天投饲一次,则以中午为宜;投饲两次,第一次投饲可于上午9时左右,第二次可在下午4,5时。
在这两次之间可投喂1,2次。
1.投饲原则为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投喂饲料时必须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2.投饲场所投喂颗粒饲料的精养池塘,投喂食场的选择很重要。
食场应选择在池塘的下风头或偏下风头处,一般投水深在0.8,1.5米处为宜,食场处底质较硬,淤泥少。
水过深时,光合作用弱,溶氧不足,对鱼类摄食不利。
而池塘下风头处,浮游植物量大,溶解氧高,光合作用强,对鱼类摄食非常有利。
对于夜间需要投饲的鱼类,投喂场所应选择在池塘的上风头处,因夜间上风头处溶解氧相对比较高。
3.投饲数量投饲数量的多少,主要受鱼的种类、规格、大小、水温、水质、饲料质量等诸因素的影响。
不同鱼类因对其饲料的消化利用能力不同,摄食量亦异,故对投饲量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草食性鱼类的摄食量高于杂食性负类和肉食性鱼类。
随着鱼类的生长,体重增加,摄食量增大,绝对投饲量增高。
但随着鱼体重的增加,投饲率反而下降,鱼类的摄食量与体重呈负相关。
池塘水质好环对鱼类摄食量影响很大,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鱼类摄食量大。
4.投饲计算日投饲量一般根据鱼的体重和投饲率计算。
鱼类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可根据鱼的饲养尾数、鱼的平均尾重和投饲率计算:日投饲量=鱼的平均尾重×尾数×投饲率。
对于快速生长的养殖鱼来说,应经常根据池塘鱼的增重与水温、溶氧调整投饲率,并计算出下一段的投饲量,如按日调整的公式:当日投饲量=(池鱼原重,前日投饲量/预计饲料系数)×日投饲率。
5.投饲次数投饲次数主要取决于鱼类消化器官的特征和摄食的特性。
如虹鳟:虹鳟在鱼苗阶段,日投饲6,8次;开始8次,以后6次。
对于鱼种池,以保证每日4次以上为宜。
长至10克左右,每日投饲两次即可。
罗非鱼的饲料配合和投喂技术

罗非鱼的饲料配合和投喂技术一罗非鱼的营养需要不同品种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别。
尼罗罗非鱼小苗最适蛋白需求为35%~40%,50克以上鱼种则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小苗最适蛋白需求为36%,鱼种、成鱼为26%~36%;罗非鱼养成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25%以上;集约化养殖时,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30%;饲料中动、植物蛋白的比例应以1∶2.8~3.4为好;饲料中脂肪含量为4%~6%,纤维素含量范围为5%~20%;饲料中混合无机盐的需要量为3%~5%;对磷的适宜范围为0.54%~1.14%。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通过摄食天然饵料而满足维生素的需要。
在集约化养殖时,维生素的添加量约为鲤鱼维生素添加量的一半,也可通过结合青饲料的投喂,起到添加维生素的相同作用。
1、糠麸类南方多用米糠,北方多用小麦麸皮。
2、油饼类油类饼粕都是鱼类的好饲料。
北方多用大豆饼粕、胡麻饼粕、向日葵饼粕;南方则多用菜籽饼、棉籽饼粕,此外,还有麻饼及花生麸等,这些较为大宗。
饼粕类蛋白质含量高,但也含有不利于鱼类生长的有毒因子。
如大豆饼粕中含有尿素酶、抗胰蛋白酶等,使用时应加热成熟饼为好。
胡麻及菜棉籽饼粕亦有芥子甙、游离棉酚等有毒因子。
在使用时,应将几种饼类与糠麸并用,以减少单一品种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配方中,棉饼成分用量达到50%时,将会对罗非鱼繁殖有影响。
3、水陆生植物饲料水陆生植物中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是罗非鱼苗种和成鱼阶段所喜食的饲料。
水浮莲、凤眼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将其切碎,或打浆后投喂或掺入配合饲料中使用,也都是罗非鱼的好饲料。
罗非鱼的苗种和成鱼,对池塘中的微囊藻、蓝藻类等藻类都能很好地摄食和消化。
4、糟渣类和谷食类饲料糟渣类也可作为罗非鱼的饲料。
谷实类饲料最好以麦芽、谷芽的形式投喂为好。
这里所指麦芽、谷芽是指麦、谷刚见水萌动发芽而未出苗者,即可作为饲料,是极好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激素类的补充物。
斑节对虾养殖技术-饲料投喂

天气与水质因素考虑
天气因素
在阴雨天或台风季节,适当减少投喂量, 以避免水质恶化。
VS
水质因素
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氨氮、亚硝酸盐等 ,以确保水质稳定,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04
饲料选择与质量保证
优质饲料的选择
01
02
03
营养成分
选择含有高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 矿物质的饲料,以满足斑 节对虾的营养需求。
02
幼虾阶段的蛋白质需求较高, 通常为35%~40%,成虾阶段 为25%~30%。
03
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导致对虾生 长缓慢、抗病能力下降;过高 则会造成浪费,并可能污染水 质。
脂肪需求
脂肪是斑节对虾体 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并参与细胞结构 和功能的调节。
适量的脂肪摄入有 助于提高对虾的繁 殖性能和抗病能力 。
饲料优化管理
根据斑节对虾的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合理调整 饲料的种类和投喂量。
定期评估
定期评估斑节对虾的生长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 整饲料的投喂策略。
失败案例一:饲料污染导致养殖失败
饲料质量问题
使用了质量差的饲料,导致斑节对虾生长缓慢,甚至引 发疾病。
饲料污染
饲料中混入了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对斑节对 虾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记录数据
定期记录每池虾的投喂量、水温、pH值、 氨氮等数据,以及天气变化等环境因素。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分析虾的摄食习性、生 长速度和环境对虾的影响。
调整投喂量与频率
根据观察与记录调整
根据对虾的观察和记录数据,调整每天的投 喂量和投喂频率。例如,在虾快速生长的阶 段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而在虾摄食不积极 或环境变化时可以减少投喂量或投喂频率。
颗粒饲料养鱼投饲技术

颗粒饲料养鱼投饲技术由于硬颗粒饲料是沉性的,投入水中时下沉速度较快,其水溶性又不可能太高,易溶于水的营养成分一经浸泡,损失较大,投饲技术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饲料的饲养效果。
因此,要做到让鱼吃饱吃好,各品种各规格鱼均匀吃食,互不影响生长,饲料不浪费,既保证鱼病降低减少,又避免水质因投饵不当而恶化,掌握高超的投饵技术就显得特别关键。
一:必须掌握好投饲技术:(1)可以减少人为浪费。
据测,硬颗粒饲料投饲过程中的人为浪费占整个饲料利用率的15%以上,既升高料饲料的饵料系数,又增加了养殖成本,还造成了水体污染。
(2)可以有效的发挥颗粒饲料、青草等的协同作用,降低养殖成本。
(3)可以人为控制鱼类生长速度,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4)可以有效预防鱼类的营养病,降低死亡率。
(5)可以降低饵料系数,保持良好生态环境。
二:饲料产品有效选择的原因:1:如何做好产品组合:(1)水温是第一决定因素:(2)饲养品种是第二选择因素:或专用料,或混养料。
(3)放养模式是第三选择因素:密度大,轮捕,用料要高档;密度小,集中捕捞,用料要低一些。
(4)市场消费习惯是第四选择因素。
(5)商品鱼市场行情是第五选择因素。
(6)鱼体大小是第六选择因素。
2:饲料直径选择的根据:(1) 30毫米以前,以浮游生物和微粉碎精饲料为主。
(2) 30毫米---30克以小破碎料为主。
(3)30---50克以大破碎或直径1.5---1.8颗粒饲料为主。
(4)50---100克以1.5---2.0 颗粒饲料为主。
(5)100---250克以2.0---3.0颗粒饲料为主。
(6)250---500克以2.5---3.0颗粒饲料为主。
(7)500克以上以3.0---4.0颗粒饲料为主。
3:用于养鱼的饲料质量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饲料必须制成颗粒状(沉性或浮性均可)(2)只能采用符合质量(充分满足鱼类营养需求)和物理性质(细度、熟糊化程度、料径、水溶性等)2 / 5。
饲料投喂技术PPT课件

7、饲料的溶失量
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溶失重要来源于颗粒 在沉降过程中的溶失和饲料沉入水底后 的溶失。
31
饲料入水后在水中的损失量(%)
人工投喂
随意性
随人的情绪变化
饲料在水中分布面积 小
饲料分布均匀性
不均匀
颗粒进入水中落点 经常变化
摄食鱼群密度
相对集中大
投饲频率稳定性
不稳定
鱼体个体差异
大
机械投喂 固定 成扇形,投饲面积大 均匀 相对固定 分散,密度小 固定 规格整齐
24
饥饿的鱼群
25
26
投饲机投喂饲料
27
28
6、投喂次数
投喂次数的确定应该根据鱼体的摄食节 律相适应。
“吃一斤长一斤”还不是最好的。
4
利用率为什么这样Βιβλιοθήκη ?1)饲料投喂过程中饲料损失20-30%; 2)进入鱼体的饲料消化率80-85%,饲
料形成的粪便为15-20%; 3)正常鱼体代谢使被吸收的氮50%被排
出体外。
5
饲料投喂过程中的损失量分析
6
损失量的大小
饲料投喂过程中损失的饲料-占投喂量的 20-30%
定量投饲率表的科学制定。
16
限量投喂
关于鲤鱼鱼体的饱食量与鱼体体重的关系: logF=0.9488 logW~1.5538, 其中F为摄食量,
W为鱼体体重。 限量投喂饲料的投饲量的确定: 投饲率(%)=[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g/
日.kg鱼)]/[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消化 率%×100] 这是限量投喂的饲料量的计算公式,对于一般 情况较难掌握。
因为在有颗粒饲料和粉末饲料、碎粒饲料时鱼 群一般选择颗粒饲料摄食,再加上如果有风时 粉末饲料也会随风飘走散布在水面或陆地上。
投饲技术

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 正确合理地选用 饲料,采用科学投饲技术, 可促进鱼体生 长,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投饲技术应包括确定投饲量、投喂次数、 投喂时间以及投喂方法
我国传统养鱼生产中, 讲究的“ 四定” 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 三看” 即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的投饲原则, 这是对投饲技术的高度概括。
水温
鱼类是变温水生动物, 水温是影响鱼类新 陈代谢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对摄食量影响 更大, 一般在适温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加 为满足鱼类营养的需要, 应根据不同水温 确定投饲率, 在一年当中, 各月水温不同, 其投饲量的比例也有变化。
溶氧
水中的溶氧也是影响鱼类新陈代谢主要 因素之一。水体中溶氧含量高, 鱼类的摄 食旺盛,消化率高, 生长快, 饲料利用率也 高;水体中溶氧含量低, 鱼类由于生理上 的不适应, 使摄食和消化率降低, 呼吸活 动加强消耗较多的能量。因此, 生长缓慢, 饲料效率低下。
投饲量
投饲率是指投给水体中鱼饲料占鱼体重 的百分数。投饲量是根据水体中载鱼量 在投饲率的基础上换算出来的具体数值。 随着水体中载鱼量而变动。它受饲料的 质量、鱼的种类、鱼体大小和水温、溶 氧量、水质等环境因子以及管理技术等 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种类
不同种类的养殖鱼类食性复杂、生活习 性、生长能力以及最适生长所需的营养 要求也不同因此, 它们的争食能力, 摄食 量也不相同。如在同一水温条件(15℃) 下, 50-100g克的鲤鱼的投饲率为2.4%, 而虹鳟则为1.7%。
我国的池塘养鱼对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 总投饲率应掌握在3-6%为宜。当水温在 15-20℃时, 可控制投饲率在1-2%, 水温 在20-25℃时, 可控制投饲率在3-4%, 水 温在25℃以上时, 可控制投饲率在4-6%。
养殖场精准投喂精确计量饲料的投喂技术

养殖场精准投喂精确计量饲料的投喂技术养殖业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产业之一,而精准投喂和精确计量饲料的投喂技术则是养殖场保证动物饲料供给和健康成长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养殖场精准投喂精确计量饲料的投喂技术,通过介绍相关技术和案例,以期为提高养殖场生产效益和动物福利提供指导。
一、精准投喂技术的意义和必要性精准投喂技术指的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精确计算和投喂饲料,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精准投喂技术的意义在于提高饲养效益,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并改善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在过去,人们常常凭经验和感觉投喂饲料,这种方式存在误差较大和浪费饲料的问题,而精准投喂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养殖场的效益。
二、精准投喂技术的相关技术和应用案例1. 电子饲料计量系统电子饲料计量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对饲料的精确计算和投喂的技术。
它通过设置合适的参数,根据动物的品种、规模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自动计算和控制饲料的投喂量。
这种技术可以准确投喂适量的饲料,有效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场的效益。
目前,已有一些养殖场使用电子饲料计量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光学识别技术光学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光电传感器实现对动物的识别和投喂的技术。
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在投喂过程中对动物进行精确识别,根据动物的需求和性别等因素,实现精确的饲料投喂。
例如,针对母猪饲料的投喂,通过光学识别技术可以根据母猪的体重和妊娠阶段,计算出适量的饲料并投喂,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健康发育。
3. 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技术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技术是指通过对养殖场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实现饲料投喂的精确计量和控制的技术。
通过收集和分析养殖场的各项数据,如动物的饮食量、生长情况和环境参数等,可以建立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结果进行精确的饲料投喂。
这种技术可以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环境变化,实时调整饲料的投喂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三、养殖场精准投喂精确计量饲料的投喂技术的挑战和展望尽管养殖场精准投喂精确计量饲料的投喂技术可以带来许多益处,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
20.8
22
27.1
34.4
90.4
90.3
90.7
91
92.8
44.6
49.8
55.4
63.9
68.1
含粉末、碎粒饲料愈多在很短时间内损 失的饲料量愈大,如筛出的粉状饲料在 入水后15分钟损失的饲料量为90.45%、 含25.1%粉料的饲料为34.5%、而过筛 后的颗粒饲料的损失量为19.7%。
水产饲料投喂技术
一、水产饲料的利用情况
总体利用率为30%左右
1、以饲料系数2计算,干重为1.72kg, 1kg鱼的干重为0.3kg,利用率为17%。 饲料蛋白质沉积率(0.3×0.7)/(1.72 × 0.32)=0.38 “吃一斤长一斤”还不是最好的。
利用率为什么这样差?
1)饲料投喂过程中饲料损失20-30%; 2)进入鱼体的饲料消化率80-85%,饲 料形成的粪便为15-20%; 3)正常鱼体代谢使被吸收的氮50%被排 出体外。
对策
选择易于消化的饲料原料组成饲料配方, 配合饲料的消化率可以大大提高。 体外消化率在饲料质量检验中的应用。
排泄量大小分析
鱼体对摄入体内的总氮有40~50% 的量要作为排泄物排出体外而进入 水中。
氮的排泄量
鱼种类 Salmo gairdneri 虹鳟(Rainbow trout) Salvelinus fontinalus 溪点红 鲑(Brook trout) 红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nerka(Sockeye salmon) 鳗鲡 Anguilla anguilla (Common eel) 美洲鳗鲡 Anguilla rostrata (American eel) 大西洋鳕 Gadus morhua (Atlantic cod) 鲤鱼 Cprins carpio Commnon ( carp) Oreochromis mossombicus 金头鲷 Sparus aurata Gilthead ( bread) 排泄物 NH3 尿素 总N NH3 NH3 NH3 尿素 NH3 NH3 NH3 NH3 NH3 排泄率(g/kg.fish /d) 0.36~0.74 0.034~0.22 0.51~0.96 0.077~0.086 0.2~0.84 0.12~1.20 0~0.6 0.17~0.41 0.30~0.99 0.11~0.58 0.04 0.60~1.68
2、投饲量的适时变化
投喂量没有根据饲料质量的变化进行调 整:如粗蛋白质25%、30%的饲料均按 照是否吃饱为准显然不科学。 应该根据饲料质量的变化,同时还要根 据鱼体生理状态和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 对投饲量进行适时的调整。
3、饲料粉末的浪费
在颗粒饲料生产出厂时粉末料一般在2%以下, 但是在运输过程中这部分料可能增加到2%以 上。如果没有在投喂时去除这部分饲料就会出 现很大的浪费,3-4%。 因为在有颗粒饲料和粉末饲料、碎粒饲料时鱼 群一般选择颗粒饲料摄食,再加上如果有风时 粉末饲料也会随风飘走散布在水面或陆地上。 正确的方法是在投喂时应该过筛,筛除的粉末 饲料用于培关于鲤鱼鱼体的饱食量与鱼体体重的关系: logF=0.9488 logW~1.5538, 其中F为摄食量, W为鱼体体重。 限量投喂饲料的投饲量的确定: 投饲率(%)=[鱼类对蛋白质的需要量(g/ 日.kg鱼)]/[饲料中粗蛋白质%×粗蛋白质消 化率%×100] 这是限量投喂的饲料量的计算公式,对于一般 情况较难掌握。
小网箱饲料投喂
消化效果分析
消化率大小
杂食性鱼类的消化率大约在80%,肉食 性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通常高于90%, 植物食性鱼类对饲料的消化率一般在 80%以下。对于鲑鳟鱼类,对商品饲料 的消化率大约是74% 。
饲料消化率过低
一般情况下鱼对饲料的消化率可以达到 75%~80%以上,那么形成的粪便的量就 为20~25%左右。消化率提高,产生的粪 便量减小。
7、饲料的溶失量
颗粒饲料在水中的溶失重要来源于颗粒 在沉降过程中的溶失和饲料沉入水底后 的溶失。
饲料入水后在水中的损失量(%)
投喂方法 15分 含25.1%粉 料的饲料 过筛后的颗 粒饲料 筛出的粉状 饲料 粉料加水搅 拌后的饲料 34.5 30分 36.6 饲料在水中停留的时间 2小时 42.1 6小时 44.1 12小时 50.2
投饲料时水面上的饲料末
4、颗粒规格与鱼体摄食口径的 匹配
饲料颗粒与鱼的有效摄食口径:正常口径的 25%为颗粒饲料的直径,颗粒径长比为1:2 颗粒的硬度和比重影响到在水中的沉降速度, 对摄食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颗粒太硬时需 要吸收一部分水分变软后再被鱼体摄食,如果 在沉降过程中没有被鱼摄食而一旦沉入水底就 会浪费(作为肥料了)。 颗粒的适口性对摄食产生影响。
饲料投喂过程中的损失量分析
损失量的大小
饲料投喂过程中损失的饲料-占投喂量的 20-30%
真有这么大的损失量?
国外的资料分析
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 淡水网箱养殖 海水网箱养殖 海水网箱养殖 种类 虹鳟 虹鳟 虹鳟 虹鳟 鲑鱼 鲑鱼 饲料类型 野杂鱼 湿饲料 干饲料 干湿饲料 干湿饲料 干湿饲料 投喂方式 人工手投 投饲机投喂 投饲机投喂 损失的饲料量% 10~30 5~10 1~5 30 20 15~20
鲫鱼颗粒规格与鱼体大小的关 系
颗粒直径 mm 尾重 g/尾 0.5-1 1-3 0.8-1.5 1.5-2.4 2.5-3.4 3.5 3-7 7-12 12-50 50-100 体长 cm 4.5-5.8 5.8-7.4 7.4-9.4 9.4-15 15-18
5、饲料投喂方式影响饲料的损 失量
从上表可以发现,网箱养殖损失的饲料 量(30%)高于池塘精养损失的饲料量 (10-30%);同时,对于池塘精养手工 投饲的饲料损失量(10-30%)大于机械 投饲损失的饲料量(5-10%)。
国内资料分析
投饲量 八成饱 全饱
箱号 83-2 83-3 83-3
水温 0C 27.0 27.0 26.6
在排泄的氮素中以NH3作为主要的排泄物, 如虹鳟NH3的排泄量是尿素排泄量的10倍 以上。 对于鲤鱼每天每kg鱼排泄的NH3量为 0.11~0.58g,则每吨鲤鱼每天的量达到 0.11~0.58 kg。
养殖对水域中氮、磷的输入量
鱼名 虹鳟(网箱)
罗非鱼(网箱)
鲤鱼(网箱)
饲料 系数 1.0 1.5 2.0 2.5 2.0 2.5 3.0 3.5 1.5 2.5 2.5 3.0
总结
在饲料投喂过程中损失的饲料达到20~30%的 量,包括直接损失和在水中的溶失量;形成鱼 粪便量约为20~25%。这两项之和为 40%~55%,这是未能被鱼摄食和吸收的饲料 物质的量。 被吸收的量为投喂的饲料量的45%~60%。按 照一般规律推算,被吸收的饲料物质又有 40%~50%的量被排泄排出鱼体外,这个量占 饲料总量的18%~30%。 如果再加上前面损失的饲料量合计可以达到 58%~85% 。
投饲量 g 1750 1850 3300
干饲料 g 1467 1549.9 2513.4
收集鱼粪 重g 84.5 110.7 110.7
收集物总 重g 287.89 366.0 691.0
饲料损失 率% 13.87 16.47 23.09
上表是吴遵霖在16平方米的网箱养鲤鱼 作的关于投饲损失量的测定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八成饱”损失的饲 料为14~16%,而“全饱”损失的饲料 达到23%,稍有疏忽就会增加饲料的浪 费。 有这麽多的饲料未能被鱼摄食而浪费掉, 这既增加了养殖的饲料成本投入,又增 加了养殖渔业对水域环境的污染。
2.17 2.27 3.07 2.44 2.04 2.4 2.1 2.76 2.1
0.0299 0.0316 0.0451 0.0344 0.0277 0.0339 0.0287 0.0399 0.0288 0.03
池塘生产1吨虹鳟,总P和总N的负载量分 别是25.6kg和124.2kg 。 以四川的9个水库网箱养殖鲤鱼的平均 值来看,每产出1kg的鲤鱼就要向水体输 入0.03kg的总磷,0.0822 kg/kg的总 氮。
如何评价配合饲料的质量
生长速度:尽早达到上市规格,生长速 度快(鱼体规格整齐) 饲料利用效率高:饲料系数低 鱼体品质好:内脏重量小、鱼肉脂肪含 量低、含水量低 抗病能力强、耐运输 单位产量的鱼养殖饲料成本低
可以自己作试验进行测定
池塘摄食观察台设置
损失量原因分析
1、投喂量过大。 常规的“八成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很难掌握。在生产中养殖户为了单纯最 求生长速度而尽可能多喂料。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限量投喂”
饲料投喂量的确定
限量投喂原理:根据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阶 段营养需要量和配合饲料的质量水平确定每天 的饲料投喂量,根据此量每天限量投喂,改变 以“吃饱”为准的饲料投喂定量原则。 根据饲料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投饲率的调整: (标准投饲率的蛋白质含量实际蛋白质含量) 标准投饲率 定量投饲率表的科学制定。
0.1242 0.750 0.0822
Foy and Rosell Ketola Penczak 林永泰等(黑龙滩水库网 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利渔业,1995,6: 6~11) 根据陈义煊等 1992(四 川省水库富营养化现状 和养殖容量研究)的资料 计算得来
网 箱 养 鲤
红光水库 山门峙水库 山珍水库 高中水库 老鹰水库 水磨滩水库 黑龙滩水库 三叉水库 鲁班水库 平均